明天是传统的腊八节,每年的腊月初七这天晚上,家家都要把各种米、豆泡好,但等明天一早,就把米下锅,然后大火烧开,小火细熬。不等太阳露脸,一碗碗又香又甜的腊八粥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每个人的肚子中了。 晚上吃过饭,我拿了碗要去泡米了,还在饭桌前的婆婆说:“今年
明天是传统的腊八节,每年的腊月初七这天晚上,家家都要把各种米、豆泡好,但等明天一早,就把米下锅,然后大火烧开,小火细熬。不等太阳露脸,一碗碗又香又甜的腊八粥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每个人的肚子中了。
晚上吃过饭,我拿了碗要去泡米了,还在饭桌前的婆婆说:“今年咱不熬腊八粥了,现在也没那么多讲究了,熬不熬的也没什么,再说那些豆粒也嚼不动。”我很欣喜婆婆能说出这些话,要知道年近古稀的婆婆是很迷信的,对于传统的什么节日吃什么饭,那是很在乎的。比如元宵节一定要吃元宵和饺子,中秋节一定要吃月饼和饺子,腊八节一定要吃腊八粥。今天那么破例,真是出乎我的想象。我赶紧顺坡下驴,“不熬就不熬吧,现在吃什么都一样了,吃什么都能丰收了。”其实我是不喜欢熬腊八粥的,需要熬好长时间才行,比平时要早起半小时,还要一刻不离地在锅前看着,一个不注意就有可能熬糊了。比起熬腊八粥,我更愿意多睡会儿。
小时候,不知道腊八是一个日子,把腊八理解成拉巴(两腿向外侧撇着走路),于是每年这一天,就会和小伙伴们开玩笑,“今天你拉巴了吗?”然后,有调皮的真的就把腿向外撇着,走上几步,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后来知道了腊八是一个节日,吃腊八粥的节日。每年腊八的前一晚上,奶奶和妈妈就会带着我们姊妹几个捡豆粒,捡完黄豆捡绿豆,捡完绿豆捡小米,……那时的米和豆都是用大碾子在土地上碾出来的,会参进去一些土粒或砂粒。捡完了,妈妈会一边淘米,一边夸我们手快眼快,我们也会蹦着、跳着、高兴很长时间。
记得那时熬腊八粥,粥一定多熬,一顿不能吃完,代表着家有余粮,庄稼丰收。而且还要一定要凑够八样粮食,小米、黍米、麦子、大豆、绿豆、红豆、花生、枣、玉米粒、山芋干,是常用的,也是我们家乡出产的。经常自家的米凑不够八样,邻居们就会互通有无,有时一顿腊八粥可能会是几家的米凑的,象是百家饭了。
后来大米、江米、麦片、各色花豆从四面八方经销过来,很快加入了腊八粥的大军之中。人们不再为凑够八样发愁了,一碗粥里常常有十几样米,有的人家,还会在粥里放一些莲子、百合、银耳等中药。熬腊八粥的米也不用自己费心调制了,超市里各种口味、各种功能的八宝粥米都有,有地瓜百合粥、莲子银耳粥、滋心润肺粥、养肝明目粥,琳琅满目。还有熬好的粥,装入盒中,再加上漂亮的包装,成了馈赠佳品。
吃腊八粥的时间也不只在腊八这一天了。一年四季,想哪天吃就哪天吃,想吃几顿就吃几顿。这粥已不再是腊八的特有食物,所以名字也慢慢有了变化,叫做八宝粥了。
腊八粥的含义也就由原来的为明年五谷丰登而祈福,转到了营养健康上来了。再说现在的科技水平,五谷丰登还用得着用迷信的方式祈祷吗?
腊八节,不只喝腊八粥,还有一样好吃的,腊八蒜。这是结婚后才知道的,每年腊八这天,婆婆都要腌上一大瓶腊八蒜。把蒜瓣剥好,放进盛有醋的瓶中,密封。过春节时再打开,就着有腊八蒜的醋吃饺子,味道鲜美极了。但是我还没有亲手做过腊八蒜,总是以工作忙为借口,偷懒。就像今天,一听婆婆说不熬腊八粥了,我心中一阵窃喜。看来,我的懒散毛病还是一如从前。但是,窃喜过后心中是一阵阵的空虚,腊八节吃不到腊八粥,好像是少了点什么,临睡前还是捡了几样易熟的米,泡在了碗里。婆婆的牙不好,大豆、花生之类的就别放了,吃不动的。
腊八节,婆婆还有一项特别交代,明天不能回娘家,也不让我大姑姐回来,说是腊八是小年,不能在娘家过。我的大脑中是没有这些意识的,但是婆婆信啊!不去就不去吧,反正只有一天,后天不是就能去了吗?我宽解着自己,应了下来。
我们这里确实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按我的理解,那是古人用来形容时间过得快的一种说法,但是老人们告诉我的是,腊八是小年。老人们很重视年的概念,哪怕是小年,也要遵守一些必要的民俗,比如,过年要早起,这一天不能随便走亲戚,嫁出去的姑娘不能回娘家。虽然时代变化很快,但是有一些传统的意识还是不好改变的。
腊八节,承载着风俗的变迁,时代的变迁。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