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海南那几年,读得最多的除了三毛,就是林清玄和毕淑敏的作品。他们的文字可以慰藉人心,有疗伤的功能。毕淑敏会从你从未关注或想到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很多话让纠结彷徨的你有茅塞顿开之感,另辟蹊径给痛苦的人一线光明和希望。而林清玄则用感性真诚的语言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对生活的看法和见解。有哲理,有禅
刚来海南那几年,读得最多的除了三毛,就是林清玄和毕淑敏的作品。他们的文字可以慰藉人心,有疗伤的功能。毕淑敏会从你从未关注或想到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很多话让纠结彷徨的你有茅塞顿开之感,另辟蹊径给痛苦的人一线光明和希望。而林清玄则用感性真诚的语言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对生活的看法和见解。有哲理,有禅味,有意蕴,有智慧。看完后心情平静通透。那几年庆幸有林清玄文字的陪伴。后来又买了他的《菩提十书》,随着心情和心态的不断好转,只看了两三本便放下了。以为可以了,但几年后拿出来再读,觉得自己进步并不大。某些心态还在磕磕绊绊中,甚至原地打转。
曾经是把他的文字当作药来吃,有点儿如饥似渴,如今,唯一进步的地方就是我能用更加平静的心思和目光浅斟慢酌,同样产生了很多共鸣,但了悟更深透了。同时,发现自己其实在很多地方还没有走出来。他在文中讲了这样一则故事:一日,白云禅师和师父杨岐禅师对坐,杨岐问说,听说你从前的师父曾说了一首偈,你还记得吗?白云毕恭毕敬地回答,记得,那首偈是~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杨岐听后大笑数声离去。白云怔坐当场,不知道师父为何发笑,心中疑惑愁闷,整日思索,那天晚上也辗转难眠,苦苦参了一夜。第二天实在忍不住了,便大清早就去请教师父。师父对着眼眶发黑的弟子笑得更开心了。
他说。原来你还比不上一个小丑,小丑不怕人笑,你却怕人笑。白云听了。豁然开悟。白云把自己的心思寄托在别人的一言一行上,因为别人的言行而苦恼,真的还不如小丑笑骂由他,言行自在。又如何了生脱死,见性成佛呢?此故事让我感同身受。实际生活也是如此,我们常常会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笑谈,一个动作而心不自安,甚至茶饭不思,睡不安枕。其实,这些眼神笑谈和动作在很多时候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之所以心为之动乱,只是由于我们在乎。在现实生活中不畏人言人笑,确实不易。阮玲玉就是因为人言可畏而自杀的,有更多的人纠缠在这些是非里无法自拔。
曾写过一篇文字《有些事情我不想知道》,不愿意听见那些是是非非,蜚短流长,不想看见尔虞我诈,两面三刀,更厌恶仨人一伙五人一串的躲在角落里搬弄是非,窃窃偷笑,唯恐天下不乱。只想找一个安静的空间安静的度日。现在想一想,其实就是在逃避。听了心会乱,见了心更烦,所以宁可置身事外,假装什么都听不见,看不到。只是真的能如所愿吗?身在是非人间,又怎能摆脱得了这是非之事呢?林清玄说,认识自我,回归自我,反观自我,主掌自我,就成为智慧开启最重要的事。小丑由于认识自我,不畏人笑,故能悲喜自在。成功者由于回归自我,可以不怕受伤,反败为胜。禅师由于反观自我入空明之镜,可以不染烟尘,直面世界。所以,认识回归反观自我都是通向自己做主人的方法。人间的一切喜乐我们都要看清,生命的苦难我们也该承受,因为在终极之境,喜乐是映在镜中的微笑,苦难是水面偶尔飞过的鸟影。流过空中的鸟影令人怅然,镜里的笑痕令人回味,却只是偶尔的一次投影啊!
任何一个外在因缘而使我们波动都是无明,如果能止息外在所带来的内心波动,则无明即止,心也就清明了。生活中多留一些自己给自己。不要千丝万缕地被别人牵动,在觉性明朗的那一刻,或也能看见般若之花的开放。是这样啊!也曾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忿忿,也曾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而心神不宁,更会因为一件无法忘却的事而耿耿于怀……都是身外事,看淡了吧,或许会快乐很多,很多。做一个像水一样的人,任何容器,任何形状。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