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祁镇被蒙古人掠走一年多,在那里过着怎样的生活呢?明英宗朱祁镇算是明朝皇帝中的一朵奇葩了,说他是整个大明朝的罪人都不为过,...
明宣宗朱祁镇被蒙古人掠走一年多,在那里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明英宗朱祁镇算是明朝皇帝中的一朵奇葩了,说他是整个大明朝的罪人都不为过,他在大明朝国力蒸蒸日上、正要到达顶峰的时候,昏头地御驾亲征,不仅让大明朝损失了数十万精锐,让大明朝由盛转衰,自己还落入了瓦剌手中,然后在那边当了一年的俘虏,又被放回来了,他在当俘虏期间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朱祁镇虽然当了俘虏,日子过得却不算差。因为当时的瓦剌俘虏了他之后,如获至宝:这可是大明朝的皇帝啊!打算用他当筹码,找大明朝索要好处,因此生怕他出什么意外,好吃好喝地给他供着,除了没有自由,日子倒也舒坦。
朱祁镇本人更是一个极度昏庸、怕死的人,一直任由瓦剌摆布,竟然一度同意瓦剌的要求,随着瓦剌大军一起去进攻明朝。大军一路来到明朝城外,朱祁镇在城下喊城里人开门,把地方献给瓦剌,好在明朝守军拒绝了他,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事实上,虽然朱祁镇被俘虏的时候是皇帝,但这个时候大明朝的人已经不认他了。早在土木堡之变刚发生,于谦就在北京城力排众议,坚持死守北京,并拥立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帝,并严格下令,所有边境将领,不得跟瓦剌接触,也不要听从所谓的皇命。
这样一来,蒙古人利用朱祁镇破城的意图就不攻自破了,他们只能把朱祁镇带回蒙古,蒙古人依然好吃好喝供着他,想着能不能榨取点其他价值出来。而朱祁镇在瓦剌甚至还交到了一大堆朋友,不得不说,这种俘虏生活,不算一般的安逸。
然而,因为朱祁钰和于谦在北京稳住了阵型,朱祁镇在瓦剌手里就跟一块鸡肋一样了,拿来用吧,什么也换不到,丢了吧,又有些可惜。再加上后来大明朝重振旗鼓,跟瓦剌打起仗来一点也不吃亏,甚至还打了不少胜仗,最终瓦剌没办法,决定放朱祁镇回国。
朱祁镇回国的时候,他的弟弟朱祁钰已经坐稳了帝位,所以他的处境也十分尴尬,毕竟曾经的皇帝是他,他也没死,也不是他主动让位的。没办法,朱祁钰也不可能把皇位还给他,于是就给他软禁了起来。
原本可能朱祁镇就要被这样软禁一辈子了,结果没想到的是朱祁钰竟然比他先死,然后朱祁镇就趁机在一些忠于自己的人(也许不是忠于他,而是想捞好处)的支持下,发动政变,重新夺回了皇位。
明英宗丢掉了多少土地?他有没有反思过土木堡之变?单论政绩不论人品,他是昏君吗?
明英宗在土木之变中丢失的领土并不多。(主要是瓦剌很快内讧)
主要的领土丢失:
三征麓川没有取得完全胜利,名义上的胜利不仅使得明朝军力疲敝,麓川从属国关系变为脱离。而且宣宗时期丢的安南彻底必须放弃了。
进一步内迁奴儿干都司,东北控制力减弱(但此时依旧拥有名义上领土所有权)
富饶的河套三千里竟然赤地千里,渐渐被蒙古诸部占据,史称“河套之患”
然后你要问明英宗是不是昏君吧……
自己杀了有功于国的于谦之后,之后借着石曹之变把奸臣一并除了。
停止野蛮的殉葬制度
任用了几个还算不错的良将贤相…………
然后没了。
比起他干的好事,包含但不限于土木之变,以及之后充当汉奸带路党苟且偷生(宋高宗再怎样都没做到这高度),天顺弊政(大规模清洗朝堂,重用锦衣卫),处置流民不当,大肆为战犯招魂,轻信“换道入贡”,纵容女真……
反思土木堡之变?!
我就问问现在北京智化寺里的那个颂扬王振公公君臣大义的功德纪念碑是个神马玩意?!
如果明英宗都能不是昏君,我瞬间觉得汉灵帝,唐僖宗之流太高尚了。
揭秘:明朝十六位皇帝在位期间表现如何?
1:朱元璋小时候的经历,比汉高祖刘邦更坎坷
说起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谁才是得位最正,朱元璋绝对是首屈一指。汉高祖刘邦从这一点上来看,和明太祖朱元璋远远不能相比。刘邦之前好歹在秦朝担任过小小亭长,多多少少管着秦朝一亩三分地,担任过秦朝官员。小时候朱元璋念了一会私塾,没钱上学被逼给地主家放牛,后面因为家乡闹灾荒父母都死了。无奈只好投身皇觉寺,由于连年战乱,寺庙里没有多余的粮食供养他。
2:游方和尚,当兵努力一跃成为开国皇帝
那时候的他只好当起了游方和尚,这几年让朱元璋成熟了不少,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小时候有一个小伙伴叫汤和,他写信邀请他来当兵。从一个小兵开始,通过数年的努力发展成为了一方军事统帅。上游击败陈友谅,下游消灭张士诚,第二年称帝北上攻取了元大都,从而统一全国。日月重开大宋天,意思就是说明继承宋的事业。很明显比宋更好,一举收复了云南,幽云十六州,河套平原等。
3:登基后重视休养生息,开启了“洪武之治”的局面
由于连年战乱,老百姓生活很艰难,新的朝代建立,朱元璋更加重视休养生息。在位三十一年间,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多方面入手。因其年号叫洪武,我们把这一时期统称为“洪武之治”。
第二位:建文帝朱允炆
朱元璋死后,由于他的长子朱标英年早逝。故立朱标的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由于他听信谗臣齐泰,黄子澄等人建议削藩。开始又不敢从燕王朱棣开始削,把他的五位弟弟逼得家破人亡。藩王上下本来站在朝廷的立场下,这一下子人心惶惶,于是纷纷投效到燕王朱棣账下。最典型的就是宁王朱权,他手上握有重兵,对朝廷构成一定威胁。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建文帝的皇位被叔叔朱棣无情夺走。没做什么事情,但不能说是昏君,只是个平常的庸君。
第三位:明成祖朱棣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洪武初年被朱元璋分封到北平。小的时候就发现和诸位藩王不同,很有城府想要做一番事业。不过一直隐忍等待时机,洪武末年太子,秦王,晋王相继去世。燕王朱棣自然而然成为藩王之首,打了四年的靖难之役,把侄子建文帝朱允炆赶下台,自己当上皇帝。
同年,改年号为“永乐”。由于得位不正,朱棣迫切想希望用自己的历史功绩证明他是优秀帝王。经济方面延续了洪武初年的一系列改革,重视农桑,发展教育;文化方面编修古今第一奇书“永乐大典”,包含了三皇五帝到明朝的许多古典书籍;军事方面五征蒙古,虽然后面三次赢得不怎么光彩,前两次有效打击了蒙古部落势力,恢复了边境数十年的和平;政治方面迁都北京,疏通南北运河,保证粮草供应;外交方面派遣郑和六下西洋,把中原和平文明传播到海外诸国;堪称一代雄主。
第四位:明仁宗朱高炽
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早在“靖难之役”时屡立战功。朱高煦朱棣父子在外征战,朱高炽则保卫北平,有效拖住了朝廷主力。他登基为帝后,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军事上,他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为“仁宣之治”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五位: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是朱高炽的长子,朱棣最疼爱的一个孙子。之所以传位,多多少少和朱瞻基有点关系。只可惜朱高炽英年早逝,只当了一年不到的皇帝悄然驾崩。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叛乱,被他悄无声息平定,另外裁撤安南。重视和整顿吏治,施行休养生息,缓解社会矛盾。励精图治,知人善任。文有“三杨”,夏原吉等;武有于谦,张辅等。使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史称“仁宣之治”。
第六位:明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堪称明朝历史上的耻辱,宠幸宦官王振便是从他这里开始的。正统十四年,听信宦官王振建议攻打瓦剌部,不听从忠臣樊忠建议,执意绕道而行。结果主力被瓦剌围歼,皇帝被生擒。孙太后和于谦等人商议拥戴朱祁钰登基,是为景泰帝。
没过多久,瓦剌方面觉得朱祁镇不管用。于是把他放回,景泰帝把他安置在南宫,朱祁镇是为太上皇。几年之后发动夺门之变,景泰帝被哥哥朱祁镇所杀,晚年废除殉葬制度。
第七位:明代宗朱祁钰
朱祁钰本来在国家为亡之际,力挽狂澜登基为帝。他在位期间,知人善任,励精图治,重用于谦等人,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对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推动明朝政治由乱而治,开启了中兴的局面,算得上英明之主。关于他的死因很蹊跷,二十九岁的时候英年早逝,政治权利间的斗争可谓残酷不已。
第八位:明宪宗朱见深
朱见深是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一度被废,等到父亲重登大位后,又被立为太子。幼小时的经历给了朱见深很深刻的影响,被万贞儿抚养长大,不管群臣反对,硬是要娶大自己十几岁的宫女万贞儿为妻。他登基后为人英明宽仁,在位初年恢复了明代宗朱祁钰的皇帝称号,平反了于谦的冤案。对外方面成化犁亭,鞑靼等多部遭到沉重打击。收复自明英宗朱祁镇丢失的河套地区,文治武功显著。另外还解决了自元代以来的荆襄流民问题,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只不过后期任用汪直等奸臣,仍不失为一代明君。
第九位:明孝宗朱佑樘
幼小时的经历对朱佑樘影响深远,万贞儿受到父亲朱见深宠爱。多次对皇帝子嗣给予打击,小时候的他在别人的暗中保护下慢慢长大后。登基后一生只立了一个张皇后,再也没有立过子嗣,只生育了朱厚照一个儿子。他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勤于政事,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廷腐败情况;励精图治,任用刘大夏等忠臣,因其年号叫弘治,史称“弘治中兴”。
第十位:明武宗朱厚照
说到中国历史上最爱折腾的皇帝莫过于明武宗朱厚照,早在还是太子期间就爱胡闹,明孝宗朱佑樘偏偏对他宠爱有加。他在位期间,宠幸刘瑾,张永等八虎,祸乱朝政,朝廷上下一片乌烟瘴气。本人好色,好酒,对一些新鲜的时期比较好奇。由于连年晃荡不羁,导致29岁英年早逝,死的时候没有子嗣,让堂弟朱厚熜占了大便宜。
第十一位:明世宗朱厚熜
自明武宗之后,明朝的皇帝基本上一个比一个奇葩。他的堂弟朱厚熜继位之初,内阁大臣杨廷和要他认弘治皇帝为父,自己父亲为皇叔父。十几岁的嘉靖皇帝已经把政治玩的很娴熟,这些大臣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在位早期他英明苛察,整顿朝纲,减轻赋税,开启了“嘉靖中兴”的大好局面。后期宠幸严嵩等奸臣,沉迷道教,用宫女经血炼丹。于嘉靖二十一年爆发壬寅宫变,从此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不上朝。同时北方有俺答汗犯边,浙东沿海地区有倭寇作乱,派戚继光等将领打击倭寇,后驻守长城。
第十二位:明穆宗朱载坖
明穆宗在位期间,重用徐阶,张居正等大臣,革除前朝弊政。接着采取高拱,张居正的建议与俺答议和,史称“隆庆和议”,彻底结局了蒙古边患问题。隆庆元年,废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由于他沉迷媚药,不理朝政,一病不起,三十多岁英年早逝。
第十三位:明神宗朱翊钧
明神宗在位之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开启了“万历中兴”的局面。对外方面曾经有过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曾经他想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遭到群臣上下坚决否定。一气之下开启了长达几十年不上朝的局面,后期东北崛起了强大的后金政权,横行东北,占领了很大的地盘,明朝对于辽东的控制全盘失败。
第十四位:明光宗朱常洛
朱常洛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期间最短的一个皇帝,虽然任用贤臣,革除弊政,积极改革,拨乱反正等,但沉迷酒色导致身体日益羸弱,导致三十多岁英年早逝。
第十五位:明熹宗朱由校
木匠皇帝朱由校一直为人津津乐道,在位短短七年,一直不理朝政,做木匠活倒是很精通。当时东林党一支独大,魏忠贤把持朝政后,不断打压东林党。作为朝廷皇帝,不能让一党独大,怎么平衡各个派系之间的政治势力才是皇帝的当务之急。
第十六位:明思宗朱由检
说到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亡国之君,莫过于崇祯皇帝朱由检。十七岁继位便着急铲除了阉党,正是这种举措为明朝灭亡埋下了伏笔。人口两亿的大明帝国仅仅杀了一个人很明显摧毁不了它,内忧外患双重打击再加上瘟疫病毒横行中原,两线作战原本就是兵家大忌,陕北爆发瘟疫鼠疫更是雪上加霜。崇祯当了十七年的皇帝,最终煤山自杀以身殉国,这点骨气溥仪是比不了的。
综上所述,基本可以了解明朝皇帝都不傻。后期的皇帝只是有个人爱好,但随着内阁权利的不断加大,思想越来越自由,资本主义的萌芽开始不断完善,只可惜清军入关!
朱祁镇究竟做了什么?为何说他差点葬送了偌大的帝国?
可以说因为朱祁镇的昏庸无能,导致过于信任太监王振,所以使得在明英宗时期发生了土木堡之变,当时差点使得整个国家陷入动乱当中,也幸亏是有于谦力挽狂澜及时的扶持朱祁钰上位,另一边统治将领去对抗瓦剌的入侵,所以才能使得整个明王朝慢慢的恢复安稳的局面,当时是因为朱祁镇听信王振的谗言,所以就亲自御驾亲征,不懂得军事还瞎指挥,导致50万士兵被瓦剌2万士兵打败,自己也被俘获了,不得不说真是一种讽刺。
朱祁镇登基的时候才9岁,当时朝政是有皇太后帮忙主持,还有“三杨”三位大臣辅佐,可以说是局面稳定,国家发展比较好,但随着太后还有“三杨”几位大臣的先后去世,可以说朱祁镇这时候就开始放飞自我了,因为在小的时候身边陪伴的是太监王振,可以说也是因为这样对太监王振也是信任有加,最令人无语的是当时宫里修建好了三座宫殿,因此朱祁镇宴请百官,因为明王朝的组训里有规定这种场合太监是不能出场的,但当时王振仗着朱祁镇的喜爱,所以就开始抱怨,后来传到朱祁镇的耳里,居然大开中门请王振进去,不得不说着实是荒唐至极。
可以说王振因为朱祁镇的信任,所以在当时可谓是扰得朝政一片混乱,因为他为了铲除异己,可以说是在当时陷害杀了诸多的大臣,而且为了牟利居然还买官贩爵,可以说他的这些行为最多就是受到朱祁镇的训斥,然后也没有被惩罚,不得不说真是一种讽刺,而且王振在当时开创了“拜干爹”的风气,可以说真的是整个国家被他搞得都是乌烟瘴气了,而且当时因为瓦剌南下入侵,王振还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可以说也恰恰是这次的行动差点导致整个明王朝陷入了万劫不复当中。
王振为了抖官威,在当时可以说是瞎指挥,最后几十万士兵被2万瓦剌军打败,随行的几十位大臣自杀,而王振也是被愤怒的士兵所杀,朱祁镇则是被俘,着实是令人无奈。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