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最聪明的人是谁?贾诩,郭嘉,司马懿,诸葛亮,亦或是曹操,刘备。说为什么只要是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聪明,但那只是被罗...
三国里最聪明的人是谁?
贾诩,郭嘉,司马懿,诸葛亮,亦或是曹操,刘备。说为什么只要是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聪明,但那只是被罗贯中尊刘抑曹的思想神话了。事实上我认为郭嘉才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谋士;先简要说下郭嘉这个人:1.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早年出仕袁绍,但看出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纳才而不知用,难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遂去之。(从他能在袁绍强极一时的时候做出脱离袁绍投奔曹操就可以看出他的政治眼光,事实也证明他是对的);2.战功:灭吕布,伐袁绍。平乌丸。助曹操统一中国北方。(而他能过在当时混乱的局势中指引曹操称霸也证明了他的军事才能也是不可小觑的)重点是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他是个近乎完美的人,但事实上三国演义误导了我们看清诸葛亮:三国中胜仗不断:火烧博望坡 火烧新野 定西川 七擒孟获 空城计 六出祁山里的收姜维 斩王双 杀张合,太多了!但是有多少是真实的呢?我就稍微列举几例吧: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诸葛亮就来了三把火: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火烧赤壁!1.查《三国志·先主传》,的确有火烧博望坡一事,但并非像《三国演义》说的那样。《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刘表)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三国志·李典传》也有同样的记载:“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曹操)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
从这两段记载可以看出,事实与《三国演义》的火烧博望坡还是有很大出入的:这次战役不是曹操杀奔新野,而是刘表派刘备主动出击到叶县;刘备也确曾设了伏兵,把曹兵引到路窄草深的南道,战争中也使用了火烧,但用火并不是烧曹兵的,而是刘备自烧营屯,假败引曹兵进入伏击圈的;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一战并非发生在诸葛亮出山之后,而是发生在他出山之前,而火烧博望坡也不是诸葛亮干的,火烧博望坡的是刘备自己。
2.《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中说是诸葛亮计烧新野城,大败曹仁等。从史料中考察,事实却好像并非如此。
<1>《三国志�6�1先主传》载:“十二年,……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这段史料说明,曹操亲自南征荆州的时候,刘备屯扎在樊城,而非新野,也就无从由新野逃至樊城。而且这则史料也说明,此时刘备对于曹军的动向是不清楚的,甚至“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同时,刘备此时应该没有和曹军交战,而是“遂将其众去”,仓皇撤退。
<2>《三国志�6�1武帝(曹操)纪》载:“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亦佐证,刘备当时没有屯驻在新野,而是在樊城。同时,当曹操进驻新野之后,刘琮这才投降的;而并非如演义中所说,刘琮先投降曹操,曹军才和刘备在新野打了一仗。
<3>《三国志�6�1诸葛亮传》载:“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这则史料同样印证刘备驻扎樊城,而且没有诸葛亮用兵的痕迹。作为胜利者,如果战争属实,在其纪传中应该会记录下来。顺便一说,此亦载徐庶并非那么早就离开了刘备,其与诸葛亮还是共事过一段时间的。
<4>《三国志�6�1曹仁传》载:“从平荆州,以仁行征南将军,留屯江陵,拒吴将周瑜。”没有记录平荆州时,曹仁有过什么战斗。
<5>《三国志�6�1许褚传》中没有一个字提及他参与过平定荆州的战役。
综上所述,新野之火,子虚乌有耳。 3.火烧赤壁确有其事,但是更诸葛亮没有太大关系,他只是代表刘备去谈判的。但是谈判的舌战群儒那是子虚乌有的,更别说借东风,草船借箭也都是杜撰的,其实赤壁之战最大功臣是周瑜,诸葛亮只是配角.4.三气周瑜中又是诸葛亮把我们的周公瑾打压下去了:体现出周瑜的小气,失策,自食其果;事实也是没有这种事的,周瑜是个英俊潇洒,气量大的帅哥,怎么会被诸葛亮气的吐血而死呢,周瑜其实是自己病死的,更诸葛亮没任何关系。5.七擒孟获更假了:七擒孟获就当时蜀国国力而言,是不可能的。当时,以诸葛亮的才智而言,不可能为了一个孟获而一而再的浪费国力。第一:因为刘备入川时,封赏群臣,已经弄得财政运作不灵活;第二:刘备才死不久,刘禅权威不够,无法控制国内形势;第三:蜀军远征,士卒思乡,后勤困难,无法进行长期作战;第四:吴魏两国对蜀虎视眈眈,长期作战必定会引起其他两国的攻击,到时首尾不能两顾,蜀军必败。6.而空城计据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讲,空城计不是诸葛亮的计谋,不过曹操倒用过类似的计谋;7.火烧上方谷,这是一场差点将司马懿灭了的战役,只是可惜因为一场雨给浇灭了。其实,这一情节完全是虚构的。据《三国志˙蜀书˙後主传》、《诸葛亮传》、《魏书˙明帝纪》、《晋书˙宣帝纪》等史籍,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时,魏明帝明令司马懿坚壁拒守,以逸待劳,司马懿也自知不敌诸葛亮,故魏军虽然偶尔曾与蜀军交锋,但基本上却是坚守不出。诸葛亮屡次挑战,甚至命人给司马懿送去妇女衣饰,以图激怒之,司马懿仍不为所动。魏明帝又命辛毗为大将军军师,持节前往,禁止出战。两军相持百馀日,诸葛亮始终未能与司马懿展开决战,终於因病重而死於五丈原。由此可见,《三国演义》第102回所写的蜀军兵败於渭桥、魏将郑文诈降被识破、司马懿被诱劫寨大败而回,以及第103回所写的火烧上方谷等情节,均属虚构。
然而,作为小说家,罗贯中如果完全依照史实来叙述,那麼,诸葛亮的最後一次北伐岂不是太平淡、太沉闷了吗﹖诸葛亮之死岂不也会因此显得黯淡无光了吗﹖罗贯中当然不愿这样。於是,为了圆满地塑造诸葛亮「智绝」的形象,罗贯中充分发挥浪漫主义想像,精心设计了上述情节。特别是「火烧上方谷」,先写司马懿仔细打听诸葛亮的行踪,直到他确信诸葛亮在上方谷後,又设声东击西之计,可谓十分小心,十分稳妥﹔然後写司马懿终究还是中了诸葛亮设下的圈套,只得在熊熊大火中抱著二子放声大哭,坐以待毙。这一生动而曲折的情节,再一次表明诸葛亮之智高出司马懿一筹,使其神机妙算又一次大放光彩。
不过,蜀、魏两军相持不战的史实毕竟制约著罗贯中﹔特别是身为魏军主帅的司马懿,以後还有一系列重大斗争与功业等待著他﹙司马懿卒於251年﹚,罗贯中不可能像对潘璋、麋芳、秦朗等次要人物那样,虚构其被擒被杀的结局。因此,尽管罗贯中可以虚构一场惊心动魄的火烧上方谷,让诸葛亮在斗智中再一次取得胜利﹔却又不得不安排一番骤雨浇灭大火,让司马懿父子死裏逃生,而让诸葛亮喟然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这个「天」不是冥冥中的上帝,而是无情的历史。由此可见,无论历史演义的作者有多少想象的天才和虚构的自由,在基本史实面前都会感到难以任意发挥的无奈﹗
不管怎样,「火烧上方谷」这个虚构的情节大起大落,使读者时而紧张,时而兴奋,时而遗憾,情绪剧烈震汤,产生了很好的阅读效应。更重要的是,这一情节与後面悲壮动人的「秋风五丈原」形成强烈的对照,从而为完成诸葛亮这个才华盖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英雄形象作了有力的铺垫,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总的来说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干的事几乎全是杜撰,而且也有许多失误,比如那个关键的子午谷奇谋,如果采纳了魏延的方法说不定有很大的成效,但是他也放弃了!诸葛亮北非没有才能,只是他的才能体现在了政治外交上了,个人是不觉得他在军事上有太大才能,至少绝对比不上鬼才郭嘉!所以我还是认为郭嘉比诸葛亮更胜一筹!!! 原创答案专属:深深入戏 ノ,仿冒必究
《三国志·李典传》也有同样的记载:“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曹操)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
从这两段记载可以看出,事实与《三国演义》的火烧博望坡还是有很大出入的:这次战役不是曹操杀奔新野,而是刘表派刘备主动出击到叶县;刘备也确曾设了伏兵,把曹兵引到路窄草深的南道,战争中也使用了火烧,但用火并不是烧曹兵的,而是刘备自烧营屯,假败引曹兵进入伏击圈的;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一战并非发生在诸葛亮出山之后,而是发生在他出山之前,而火烧博望坡也不是诸葛亮干的,火烧博望坡的是刘备自己。
2.《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中说是诸葛亮计烧新野城,大败曹仁等。从史料中考察,事实却好像并非如此。
<1>《三国志�6�1先主传》载:“十二年,……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这段史料说明,曹操亲自南征荆州的时候,刘备屯扎在樊城,而非新野,也就无从由新野逃至樊城。而且这则史料也说明,此时刘备对于曹军的动向是不清楚的,甚至“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同时,刘备此时应该没有和曹军交战,而是“遂将其众去”,仓皇撤退。
<2>《三国志�6�1武帝(曹操)纪》载:“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亦佐证,刘备当时没有屯驻在新野,而是在樊城。同时,当曹操进驻新野之后,刘琮这才投降的;而并非如演义中所说,刘琮先投降曹操,曹军才和刘备在新野打了一仗。
<3>《三国志�6�1诸葛亮传》载:“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这则史料同样印证刘备驻扎樊城,而且没有诸葛亮用兵的痕迹。作为胜利者,如果战争属实,在其纪传中应该会记录下来。顺便一说,此亦载徐庶并非那么早就离开了刘备,其与诸葛亮还是共事过一段时间的。
<4>《三国志�6�1曹仁传》载:“从平荆州,以仁行征南将军,留屯江陵,拒吴将周瑜。”没有记录平荆州时,曹仁有过什么战斗。
<5>《三国志�6�1许褚传》中没有一个字提及他参与过平定荆州的战役。
综上所述,新野之火,子虚乌有耳。 3.火烧赤壁确有其事,但是更诸葛亮没有太大关系,他只是代表刘备去谈判的。但是谈判的舌战群儒那是子虚乌有的,更别说借东风,草船借箭也都是杜撰的,其实赤壁之战最大功臣是周瑜,诸葛亮只是配角.4.三气周瑜中又是诸葛亮把我们的周公瑾打压下去了:体现出周瑜的小气,失策,自食其果;事实也是没有这种事的,周瑜是个英俊潇洒,气量大的帅哥,怎么会被诸葛亮气的吐血而死呢,周瑜其实是自己病死的,更诸葛亮没任何关系。5.七擒孟获更假了:七擒孟获就当时蜀国国力而言,是不可能的。当时,以诸葛亮的才智而言,不可能为了一个孟获而一而再的浪费国力。第一:因为刘备入川时,封赏群臣,已经弄得财政运作不灵活;第二:刘备才死不久,刘禅权威不够,无法控制国内形势;第三:蜀军远征,士卒思乡,后勤困难,无法进行长期作战;第四:吴魏两国对蜀虎视眈眈,长期作战必定会引起其他两国的攻击,到时首尾不能两顾,蜀军必败。6.而空城计据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讲,空城计不是诸葛亮的计谋,不过曹操倒用过类似的计谋;7.火烧上方谷,这是一场差点将司马懿灭了的战役,只是可惜因为一场雨给浇灭了。其实,这一情节完全是虚构的。据《三国志˙蜀书˙後主传》、《诸葛亮传》、《魏书˙明帝纪》、《晋书˙宣帝纪》等史籍,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时,魏明帝明令司马懿坚壁拒守,以逸待劳,司马懿也自知不敌诸葛亮,故魏军虽然偶尔曾与蜀军交锋,但基本上却是坚守不出。诸葛亮屡次挑战,甚至命人给司马懿送去妇女衣饰,以图激怒之,司马懿仍不为所动。魏明帝又命辛毗为大将军军师,持节前往,禁止出战。两军相持百馀日,诸葛亮始终未能与司马懿展开决战,终於因病重而死於五丈原。由此可见,《三国演义》第102回所写的蜀军兵败於渭桥、魏将郑文诈降被识破、司马懿被诱劫寨大败而回,以及第103回所写的火烧上方谷等情节,均属虚构。
然而,作为小说家,罗贯中如果完全依照史实来叙述,那麼,诸葛亮的最後一次北伐岂不是太平淡、太沉闷了吗﹖诸葛亮之死岂不也会因此显得黯淡无光了吗﹖罗贯中当然不愿这样。於是,为了圆满地塑造诸葛亮「智绝」的形象,罗贯中充分发挥浪漫主义想像,精心设计了上述情节。特别是「火烧上方谷」,先写司马懿仔细打听诸葛亮的行踪,直到他确信诸葛亮在上方谷後,又设声东击西之计,可谓十分小心,十分稳妥﹔然後写司马懿终究还是中了诸葛亮设下的圈套,只得在熊熊大火中抱著二子放声大哭,坐以待毙。这一生动而曲折的情节,再一次表明诸葛亮之智高出司马懿一筹,使其神机妙算又一次大放光彩。
不过,蜀、魏两军相持不战的史实毕竟制约著罗贯中﹔特别是身为魏军主帅的司马懿,以後还有一系列重大斗争与功业等待著他﹙司马懿卒於251年﹚,罗贯中不可能像对潘璋、麋芳、秦朗等次要人物那样,虚构其被擒被杀的结局。因此,尽管罗贯中可以虚构一场惊心动魄的火烧上方谷,让诸葛亮在斗智中再一次取得胜利﹔却又不得不安排一番骤雨浇灭大火,让司马懿父子死裏逃生,而让诸葛亮喟然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这个「天」不是冥冥中的上帝,而是无情的历史。由此可见,无论历史演义的作者有多少想象的天才和虚构的自由,在基本史实面前都会感到难以任意发挥的无奈﹗
不管怎样,「火烧上方谷」这个虚构的情节大起大落,使读者时而紧张,时而兴奋,时而遗憾,情绪剧烈震汤,产生了很好的阅读效应。更重要的是,这一情节与後面悲壮动人的「秋风五丈原」形成强烈的对照,从而为完成诸葛亮这个才华盖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英雄形象作了有力的铺垫,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总的来说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干的事几乎全是杜撰,而且也有许多失误,比如那个关键的子午谷奇谋,如果采纳了魏延的方法说不定有很大的成效,但是他也放弃了!诸葛亮北非没有才能,只是他的才能体现在了政治外交上了,个人是不觉得他在军事上有太大才能,至少绝对比不上鬼才郭嘉!所以我还是认为郭嘉比诸葛亮更胜一筹!!! 原创答案专属:深深入戏 ノ,仿冒必究
有关诸葛亮是否最聪明的争论,我认为三国时诸葛亮一定是最聪明的人,不管是陈寿的《三国志》还是易中天的《评三国》怎么说,我仍然认为诸葛亮是最聪明的人。
有人说三国时最聪明的人是郭嘉,有人说是贾诩,有人说是荀彧,而且都能说出那几回他们聪明了,当他们打败仗时是他们主子的错,当他们帮曹操打胜仗时又全是他们的功劳,我想,当他们打败仗时真没他们什么错吗?共产党当初那么弱小,又打了那么多败仗,而且越打越壮大,最后夺得天下,胜败乃兵家常事,关键是胜要尽量扩大战果,败要尽量减少损失。纵观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有此能力者只有曹操,刘备,诸葛亮,司马懿四人,郭嘉,荀彧,贾诩之流有此能力吗?稍大一点的败仗他们就无法东山再起,只有另投高明。到了曹操手下,虽然他们给曹操献了些计策,也帮了曹操不少忙,难道这些是他们一个人的功劳吗?很多时候他们的想法只是和曹操不谋而合罢了,又或是曹操多种想法中的一种,曹操只是选择了少数服从多数而已。就好比,我向公司提了点建议最后成功了,那我是这公司最聪明的人吗?肯定不是。最聪明的是这公司的领导人,这个建议采纳选择,如何正常实施,运作,管理,需要领导人的聪明比那个建议的人要多得多,所以曹操集团聪明的是曹操,而不是郭嘉,荀彧之流。所以我说三国时一流聪明的人是曹操,刘备,诸葛亮,司马懿四人。二流聪明的是孙权,周瑜,鲁肃,陆逊,徐庶,庞统,三流聪明的才是郭嘉,荀彧等,一个没有单独统兵作战能力的人说成是最聪明的人,是一个只读死书或是涉世不深的人做出的判断。而在这些人中超一流聪明的人无疑只有诸葛亮,所以诸葛亮是当时最聪明的人。
就拿三国志来说吧,陈寿说诸葛亮能力不够,偏要强攻魏国,致使蜀国国力衰退,以致灭亡。我们试想一下,陈寿当时所处环境,顶头上司是司马懿的子孙,他敢说司马懿比诸葛亮笨吗?但是他在字里行间表现出对诸葛亮的佩服之情,而魏国人人认可,一个能力让对手都佩服的人一定是超级聪明厉害的人。整个三国志里透露出诸葛亮是他最佩服的人,历朝历代的文人巨匠都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杜甫的诗句:“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而三国演义出自元朝,难道这些唐宋和之前的人是受了元朝的三国演义影响吗?与其说我们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还不如说罗贯中受了前人的影响。而实际上刘备对诸葛亮也是防着的,当他没能力时大胆的用诸葛亮,当他有能力,又把诸葛亮放一边,以免诸葛亮功高盖主。诸葛亮对这些当然也心知肚明。只是诸葛亮天性忠厚,不与计较罢了。所以诸葛亮的聪明还被掩盖了不少。
再说说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的事,当时弱小的蜀国打强大的魏国,而魏国只有被动防守挨打,没有进攻还手之力,难道不是诸葛亮的能力吗?如果诸葛亮能力真一般,强大的魏国还不轻易就灭了蜀国,还用等三十多年后再灭蜀国吗?
关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事,那是因为南方人普遍比北方人个子小,因为南方平均气温比北方高,南方人要早熟两年,个子偏矮小,所以才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是地理气候导致而不是国力导致。我来说说我的人生经验吧,早年我在上海宝山的一个市场做小生意,我是四川人,一米六几的个子,我们市场只有一个一米七几的四川人,我们市场四川人比山东人多,山东人多数一米七几,有几个一米八几的,还有两个一米九左右的人,虽然四川人多,但经常受山东人欺负,山东人在这里欺行霸市,常常两三个山东人欺负五六个四川人,别人人高马大,真要打起来,五六个四川人确实不是山东人对手,这要是冷兵器时代,四川人再多也会被山东人征服的。由此我想到古时候打仗,不是游牧民族打仗比农耕民族厉害,而是北方人打仗比南方人厉害。因为北方人比南方人平均身高高大很多,试想双方打仗,一边两万人的大个子,一边五万人的小个子,在冷兵器时代,人高马大的一方首先气势上就胜了一大截,请问没气势的军队还能打胜仗吗?然而诸葛亮带的就是这样一支没气势的军队,所有顶尖大将都来自北方,四川人没一个顶尖大将,为什么?就因为南方人普遍比北方人个子小,所以诸葛亮说如果偏安一隅,只能保二十年的和平,因为这二十年有他在,有北方能打仗的老兵在,二十年后他和那些北方老兵都不在了,蜀国也就保不住了,所以诸葛亮只有抓紧北伐。又因为南方人个子小,诸葛亮知道他的士兵单兵作战力不如魏国的兵,所以他必须小心翼翼,必须在他和其他几个大将的亲自指挥和鼓舞下才能发挥整体优势,所以他不能让魏延去冒险,虽然魏延的想法不错,这就是诸葛亮小心谨慎的愿因,只要士兵不脱单,诸葛亮有战略战术的优势,有阵法,武器的先进(八阵图,和诸葛连弩),诸葛亮只有靠这些来打败魏国,只要诸葛亮在,八方豪强无人敢动蜀国,难道这些还不能说明诸葛亮是最聪明的人吗?诸葛亮说刘巴比自己聪明,那只是客气话,也是为了帮刘备尽可能的招揽人才,没有任何一件说明刘巴比诸葛亮聪明。
易中天照搬三国志,不去理解当时地理环境和社会中人与人的相处之道,郭嘉,荀彧之流顶多就现代军队中的一个参谋长,连个集团军司令都比不上,何能成为最聪明的人,虽然三国演义神化了诸葛亮,虽然鲁迅说诸葛亮聪明的像妖怪,但也说明三国时只有诸葛亮值得被神化。我想起我以前对别人说,你总聪明不了我的一倍,当我看了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后,我才知道有人比我聪明几十倍,几百倍,因此即使把三国演义里面神化诸葛亮的部分去掉,诸葛亮任然是三国时最聪明的人。诸葛亮以弱兵战胜魏国的强兵,诸葛亮的统兵作战能力无人可比,更不是郭嘉,荀彧之流只动嘴不动手那点能力能比的,诸葛亮的军事实践理论和统兵作战能力郭嘉荀彧之流相差很远,能勉强一比的只有毛泽东,毛泽东的军事实践理论和统兵作战能力和诸葛亮很相像,然而遗憾的是诸葛亮相对毛泽东有几大致命弱点,1:冷兵器时代南方兵因为个子小不如北方兵,而热兵器时代个子越大目标越大,越容易挨枪子。2:三国时通讯不如近代,如果没电台,红军能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吗?三国时如果有电台,孟达起义不就成功了吗?诸葛亮也就敢放开魏延去冒险,还用那么小心翼翼吗?3:毛泽东命长,诸葛亮命短,(用现代的医学说,诸葛亮早就患了肺结核,以当时的医学无法治疗,到了晚期再转肺癌自然就死,所以诸葛亮并不是累死的,而是病死的),以当时魏国被动挨打的情况,诸葛亮能再活二十多年,可能历史又将改写。
我们都知道,战争中的战略战术,统兵作战是极其复杂的事,主帅在整理,选择各种建议,最后实施这些建议的过程中,而且战场瞬息万变,主帅所付出的心思和聪明要比那个提建议的人多得多,把动动嘴提建议的人说成是最聪明的人,岂不是孩童之言,除非建议者也是实施者,然而郭嘉,荀彧,贾诩等人并没有这种能力,却把他们说成最聪明的人,岂不是不懂世故,贻笑大方。
有人说三国时最聪明的人是郭嘉,有人说是贾诩,有人说是荀彧,而且都能说出那几回他们聪明了,当他们打败仗时是他们主子的错,当他们帮曹操打胜仗时又全是他们的功劳,我想,当他们打败仗时真没他们什么错吗?共产党当初那么弱小,又打了那么多败仗,而且越打越壮大,最后夺得天下,胜败乃兵家常事,关键是胜要尽量扩大战果,败要尽量减少损失。纵观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有此能力者只有曹操,刘备,诸葛亮,司马懿四人,郭嘉,荀彧,贾诩之流有此能力吗?稍大一点的败仗他们就无法东山再起,只有另投高明。到了曹操手下,虽然他们给曹操献了些计策,也帮了曹操不少忙,难道这些是他们一个人的功劳吗?很多时候他们的想法只是和曹操不谋而合罢了,又或是曹操多种想法中的一种,曹操只是选择了少数服从多数而已。就好比,我向公司提了点建议最后成功了,那我是这公司最聪明的人吗?肯定不是。最聪明的是这公司的领导人,这个建议采纳选择,如何正常实施,运作,管理,需要领导人的聪明比那个建议的人要多得多,所以曹操集团聪明的是曹操,而不是郭嘉,荀彧之流。所以我说三国时一流聪明的人是曹操,刘备,诸葛亮,司马懿四人。二流聪明的是孙权,周瑜,鲁肃,陆逊,徐庶,庞统,三流聪明的才是郭嘉,荀彧等,一个没有单独统兵作战能力的人说成是最聪明的人,是一个只读死书或是涉世不深的人做出的判断。而在这些人中超一流聪明的人无疑只有诸葛亮,所以诸葛亮是当时最聪明的人。
就拿三国志来说吧,陈寿说诸葛亮能力不够,偏要强攻魏国,致使蜀国国力衰退,以致灭亡。我们试想一下,陈寿当时所处环境,顶头上司是司马懿的子孙,他敢说司马懿比诸葛亮笨吗?但是他在字里行间表现出对诸葛亮的佩服之情,而魏国人人认可,一个能力让对手都佩服的人一定是超级聪明厉害的人。整个三国志里透露出诸葛亮是他最佩服的人,历朝历代的文人巨匠都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杜甫的诗句:“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而三国演义出自元朝,难道这些唐宋和之前的人是受了元朝的三国演义影响吗?与其说我们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还不如说罗贯中受了前人的影响。而实际上刘备对诸葛亮也是防着的,当他没能力时大胆的用诸葛亮,当他有能力,又把诸葛亮放一边,以免诸葛亮功高盖主。诸葛亮对这些当然也心知肚明。只是诸葛亮天性忠厚,不与计较罢了。所以诸葛亮的聪明还被掩盖了不少。
再说说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的事,当时弱小的蜀国打强大的魏国,而魏国只有被动防守挨打,没有进攻还手之力,难道不是诸葛亮的能力吗?如果诸葛亮能力真一般,强大的魏国还不轻易就灭了蜀国,还用等三十多年后再灭蜀国吗?
关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事,那是因为南方人普遍比北方人个子小,因为南方平均气温比北方高,南方人要早熟两年,个子偏矮小,所以才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是地理气候导致而不是国力导致。我来说说我的人生经验吧,早年我在上海宝山的一个市场做小生意,我是四川人,一米六几的个子,我们市场只有一个一米七几的四川人,我们市场四川人比山东人多,山东人多数一米七几,有几个一米八几的,还有两个一米九左右的人,虽然四川人多,但经常受山东人欺负,山东人在这里欺行霸市,常常两三个山东人欺负五六个四川人,别人人高马大,真要打起来,五六个四川人确实不是山东人对手,这要是冷兵器时代,四川人再多也会被山东人征服的。由此我想到古时候打仗,不是游牧民族打仗比农耕民族厉害,而是北方人打仗比南方人厉害。因为北方人比南方人平均身高高大很多,试想双方打仗,一边两万人的大个子,一边五万人的小个子,在冷兵器时代,人高马大的一方首先气势上就胜了一大截,请问没气势的军队还能打胜仗吗?然而诸葛亮带的就是这样一支没气势的军队,所有顶尖大将都来自北方,四川人没一个顶尖大将,为什么?就因为南方人普遍比北方人个子小,所以诸葛亮说如果偏安一隅,只能保二十年的和平,因为这二十年有他在,有北方能打仗的老兵在,二十年后他和那些北方老兵都不在了,蜀国也就保不住了,所以诸葛亮只有抓紧北伐。又因为南方人个子小,诸葛亮知道他的士兵单兵作战力不如魏国的兵,所以他必须小心翼翼,必须在他和其他几个大将的亲自指挥和鼓舞下才能发挥整体优势,所以他不能让魏延去冒险,虽然魏延的想法不错,这就是诸葛亮小心谨慎的愿因,只要士兵不脱单,诸葛亮有战略战术的优势,有阵法,武器的先进(八阵图,和诸葛连弩),诸葛亮只有靠这些来打败魏国,只要诸葛亮在,八方豪强无人敢动蜀国,难道这些还不能说明诸葛亮是最聪明的人吗?诸葛亮说刘巴比自己聪明,那只是客气话,也是为了帮刘备尽可能的招揽人才,没有任何一件说明刘巴比诸葛亮聪明。
易中天照搬三国志,不去理解当时地理环境和社会中人与人的相处之道,郭嘉,荀彧之流顶多就现代军队中的一个参谋长,连个集团军司令都比不上,何能成为最聪明的人,虽然三国演义神化了诸葛亮,虽然鲁迅说诸葛亮聪明的像妖怪,但也说明三国时只有诸葛亮值得被神化。我想起我以前对别人说,你总聪明不了我的一倍,当我看了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后,我才知道有人比我聪明几十倍,几百倍,因此即使把三国演义里面神化诸葛亮的部分去掉,诸葛亮任然是三国时最聪明的人。诸葛亮以弱兵战胜魏国的强兵,诸葛亮的统兵作战能力无人可比,更不是郭嘉,荀彧之流只动嘴不动手那点能力能比的,诸葛亮的军事实践理论和统兵作战能力郭嘉荀彧之流相差很远,能勉强一比的只有毛泽东,毛泽东的军事实践理论和统兵作战能力和诸葛亮很相像,然而遗憾的是诸葛亮相对毛泽东有几大致命弱点,1:冷兵器时代南方兵因为个子小不如北方兵,而热兵器时代个子越大目标越大,越容易挨枪子。2:三国时通讯不如近代,如果没电台,红军能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吗?三国时如果有电台,孟达起义不就成功了吗?诸葛亮也就敢放开魏延去冒险,还用那么小心翼翼吗?3:毛泽东命长,诸葛亮命短,(用现代的医学说,诸葛亮早就患了肺结核,以当时的医学无法治疗,到了晚期再转肺癌自然就死,所以诸葛亮并不是累死的,而是病死的),以当时魏国被动挨打的情况,诸葛亮能再活二十多年,可能历史又将改写。
我们都知道,战争中的战略战术,统兵作战是极其复杂的事,主帅在整理,选择各种建议,最后实施这些建议的过程中,而且战场瞬息万变,主帅所付出的心思和聪明要比那个提建议的人多得多,把动动嘴提建议的人说成是最聪明的人,岂不是孩童之言,除非建议者也是实施者,然而郭嘉,荀彧,贾诩等人并没有这种能力,却把他们说成最聪明的人,岂不是不懂世故,贻笑大方。
自从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说了句“在我看来,贾诩大概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就被一些“易粉”奉若圣经。其实,他们不知道,易中天在央视网上聊天、被三国迷质疑时曾回答道:“贾诩是聪明,而诸葛亮是智慧。”
贾诩是小聪明,孔明是大智慧:贾诩有奶便是娘,不辨忠奸,孔明天下为己任,义薄云天;曹操用贾诩,有他不多、没他不少,刘备得孔明,如鱼得水、片刻难离;贾诩对曹操,有计便说,无计可缄口,孔明对刘备,事必躬亲,无不亲历为。
刘备在得到孔明之前,东投西靠,如丧家之犬;得孔明之后,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硬是在天下已基本被瓜分完毕的形势下“先取荆州后取川”,实现了《隆中对》中的预言。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更是亲率千军万马“安内”之后,打得强大的曹魏惶惶不可终日。这难道仅靠政治和外交才能就可以做到而不需要军事才能吗?这样的伟绩,不要说区区贾诩,就是三国所有人物乃至中国历代贤臣良将,有谁比得了?
有些人(包括那个现在火得不可一世的易中天)根据陈寿《三国志》里一句“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便否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实在是荒唐的很。稍微动下脑子就能明白,作为西晋臣子,如果不这样说,那末,他将置其主子——宣帝司马懿于何地?即使如此,他也不得不通过司马懿之口夸赞诸葛亮:《三国志*诸葛亮传》:“亮...卒...。及军退,宣王(司马懿)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这难道不是在称赞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而是在夸奖他的政治和外交才能吗?
让我们看看蜀、晋之外的第三方人士吴人张俨怎样评价的吧——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吴大鸿胪张俨作默记,其述佐篇论亮与司马宣王书曰:...魏氏跨中土,刘氏据益州,并称兵海内,为世霸主。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讬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汉,或册名於伊、洛。丕、备既没,后嗣继统,各受保阿之任,辅翼幼主,不负然诺之诚,亦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也。历前世以观近事,二相优劣,可得而详也。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
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今仲达之才,减於孔明”——这才是客观的评价。
还有些人认为诸葛亮的声誉是被《三国演义》捧起来的,这更是荒唐之极:“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给诸葛亮这样高评价的人是谁,诗圣杜甫。难道唐朝的杜甫也会受明朝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
游过成都《武侯祠》的人都知道它门前有座建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碑文的作者斐度是中唐时期功绩卓著的名宰相;书写者柳公绰是柳公权的哥哥,也是位大书法家,刻碑者鲁建是当时碑刻者中的绝顶高手。因文、书、刻历来为人们称绝,所以此碑被称为“三绝碑”。如此兴师动众,难道也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碑文言道:“尚父(姜子牙)作周,阿衡(伊尹)佐商,兼齐管、晏,总汉萧、张,异代而生,易地而理,遭遇丰约,亦皆然矣。”如此高的评价,难道也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其实,与其说后人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不如说罗贯中、毛宗岗等人受了前人的影响更确切。
颠覆历史已经成了今天历史学家或历史爱好者们的特征,为什么?因为,有许多历史人物已经被评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如果不颠覆历史,不和传统的历史评价唱唱反调,如何能一鸣惊人,如何能引人瞩目。所以,过去说好的历史人物,我一定要找点毛病出来;过去说不好的历史人物,我也一定要为他找一些好处。于是,历史学界也不是清水衙门了,历史学家们也照样可以成为先富起来的人。只是,历史真的可以随意颠覆来颠覆去吗?
贾诩是小聪明,孔明是大智慧:贾诩有奶便是娘,不辨忠奸,孔明天下为己任,义薄云天;曹操用贾诩,有他不多、没他不少,刘备得孔明,如鱼得水、片刻难离;贾诩对曹操,有计便说,无计可缄口,孔明对刘备,事必躬亲,无不亲历为。
刘备在得到孔明之前,东投西靠,如丧家之犬;得孔明之后,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硬是在天下已基本被瓜分完毕的形势下“先取荆州后取川”,实现了《隆中对》中的预言。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更是亲率千军万马“安内”之后,打得强大的曹魏惶惶不可终日。这难道仅靠政治和外交才能就可以做到而不需要军事才能吗?这样的伟绩,不要说区区贾诩,就是三国所有人物乃至中国历代贤臣良将,有谁比得了?
有些人(包括那个现在火得不可一世的易中天)根据陈寿《三国志》里一句“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便否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实在是荒唐的很。稍微动下脑子就能明白,作为西晋臣子,如果不这样说,那末,他将置其主子——宣帝司马懿于何地?即使如此,他也不得不通过司马懿之口夸赞诸葛亮:《三国志*诸葛亮传》:“亮...卒...。及军退,宣王(司马懿)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这难道不是在称赞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而是在夸奖他的政治和外交才能吗?
让我们看看蜀、晋之外的第三方人士吴人张俨怎样评价的吧——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吴大鸿胪张俨作默记,其述佐篇论亮与司马宣王书曰:...魏氏跨中土,刘氏据益州,并称兵海内,为世霸主。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讬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汉,或册名於伊、洛。丕、备既没,后嗣继统,各受保阿之任,辅翼幼主,不负然诺之诚,亦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也。历前世以观近事,二相优劣,可得而详也。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
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今仲达之才,减於孔明”——这才是客观的评价。
还有些人认为诸葛亮的声誉是被《三国演义》捧起来的,这更是荒唐之极:“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给诸葛亮这样高评价的人是谁,诗圣杜甫。难道唐朝的杜甫也会受明朝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
游过成都《武侯祠》的人都知道它门前有座建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碑文的作者斐度是中唐时期功绩卓著的名宰相;书写者柳公绰是柳公权的哥哥,也是位大书法家,刻碑者鲁建是当时碑刻者中的绝顶高手。因文、书、刻历来为人们称绝,所以此碑被称为“三绝碑”。如此兴师动众,难道也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碑文言道:“尚父(姜子牙)作周,阿衡(伊尹)佐商,兼齐管、晏,总汉萧、张,异代而生,易地而理,遭遇丰约,亦皆然矣。”如此高的评价,难道也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其实,与其说后人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不如说罗贯中、毛宗岗等人受了前人的影响更确切。
颠覆历史已经成了今天历史学家或历史爱好者们的特征,为什么?因为,有许多历史人物已经被评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如果不颠覆历史,不和传统的历史评价唱唱反调,如何能一鸣惊人,如何能引人瞩目。所以,过去说好的历史人物,我一定要找点毛病出来;过去说不好的历史人物,我也一定要为他找一些好处。于是,历史学界也不是清水衙门了,历史学家们也照样可以成为先富起来的人。只是,历史真的可以随意颠覆来颠覆去吗?
那要看你如何定义聪明二字。
贾文和的聪明,在于他的洞悉人性。轻易不出主意,和谁都不一伙。但是一出手,就是必杀之局。咱们看曹魏的谋士,最后也就他得了个善终。你没看荀文若,立下赫赫功劳,还不是身死道消。
郭奉孝的聪明,在于他的机变无双。郭奉孝的急智是三国谋士中顶尖的,越是死局,他越能发挥作用。官渡之战,曹袁兵力相差十倍,郭奉孝提出十胜十败之论,助曹孟德一举平定河北。之后又有著名的郭奉孝遗计定辽东,这等人物若是不死,赤壁之战又是一番景象。
司马仲达的聪明,在于他的隐忍。这个人啊,鹰顾狼视之像,他当年但凡有点啥举动老曹都不能留着他,但是他太善于隐忍。后期五丈原两军阵前,诸葛丞相给他送来女子衣衫,他真就能穿上出去扭去。这哪是一般人能干出来的事。最后怎么样,大汉四百年基业,终于曹魏,却落入司马氏的手中。
诸葛亮的聪明,就像是有超能力一样,不管什么事情都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且大局观极其出色,曹操八十三万大军南下,他直接一手连吴抗曹,把力气用在了最关键的节点上,化解了危局。曹孟德败走华容道,他不杀曹操,不是因为怕与曹魏结死仇,更不是为了给关羽做人情,是因为他知道,曹操一死,北方失控,变数太大他控制不了,而且他们当时是弱势,曹操一死,孙吴扭头就会打他,他能干那傻事么?再看他后来一系列动作,都是围绕他前期的隆中对开展的,可见他对时局的掌控能力。 所以我认为没有最聪明,那些成名的人物没有不聪明的,只不过看你从什么角度来理解。
贾文和的聪明,在于他的洞悉人性。轻易不出主意,和谁都不一伙。但是一出手,就是必杀之局。咱们看曹魏的谋士,最后也就他得了个善终。你没看荀文若,立下赫赫功劳,还不是身死道消。
郭奉孝的聪明,在于他的机变无双。郭奉孝的急智是三国谋士中顶尖的,越是死局,他越能发挥作用。官渡之战,曹袁兵力相差十倍,郭奉孝提出十胜十败之论,助曹孟德一举平定河北。之后又有著名的郭奉孝遗计定辽东,这等人物若是不死,赤壁之战又是一番景象。
司马仲达的聪明,在于他的隐忍。这个人啊,鹰顾狼视之像,他当年但凡有点啥举动老曹都不能留着他,但是他太善于隐忍。后期五丈原两军阵前,诸葛丞相给他送来女子衣衫,他真就能穿上出去扭去。这哪是一般人能干出来的事。最后怎么样,大汉四百年基业,终于曹魏,却落入司马氏的手中。
诸葛亮的聪明,就像是有超能力一样,不管什么事情都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且大局观极其出色,曹操八十三万大军南下,他直接一手连吴抗曹,把力气用在了最关键的节点上,化解了危局。曹孟德败走华容道,他不杀曹操,不是因为怕与曹魏结死仇,更不是为了给关羽做人情,是因为他知道,曹操一死,北方失控,变数太大他控制不了,而且他们当时是弱势,曹操一死,孙吴扭头就会打他,他能干那傻事么?再看他后来一系列动作,都是围绕他前期的隆中对开展的,可见他对时局的掌控能力。 所以我认为没有最聪明,那些成名的人物没有不聪明的,只不过看你从什么角度来理解。
此人乃是贾诩。
第一:为人灵活,擅长权变。在一起奔波的人都被叛贼杀了以后,他只撒了一个小小的谎言就免掉了刀光之灾。智慧能够救人,在他的身上得到直接的体现。
第二:在董卓被杀,其部下李傕、郭汜等已经解散武装准备微服回家的时候,劝他们回去集合部队,奉国家以征天下,这样不但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而且还可以掌握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
第三:在他感觉到李傕、郭汜等不能依托以干大事的时候,他又准备开溜,投奔到段煨部下,但是虽然在这里得到了尊重,又看到了段煨对他的猜忌,于是为了保全自己和家人起见,又投奔到张绣门下,为他出谋划策,事后的情况证明他的确是高明的。
第四:在张绣门下,先劝张绣反叛曹操,利用计谋差点把曹操杀死,后在曹操攻打张绣的时候二劝张绣追击曹操,一败一胜,显示出其神机妙算智慧过人的一面。让张绣折服的五体投地。
第五:后来,又为张绣谋求最佳的生路,即投奔曹操,结果不但保全了自己和张绣,而且让曹操感动极了,其计谋筹划达到如此境界,的确不易。
第一:为人灵活,擅长权变。在一起奔波的人都被叛贼杀了以后,他只撒了一个小小的谎言就免掉了刀光之灾。智慧能够救人,在他的身上得到直接的体现。
第二:在董卓被杀,其部下李傕、郭汜等已经解散武装准备微服回家的时候,劝他们回去集合部队,奉国家以征天下,这样不但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而且还可以掌握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
第三:在他感觉到李傕、郭汜等不能依托以干大事的时候,他又准备开溜,投奔到段煨部下,但是虽然在这里得到了尊重,又看到了段煨对他的猜忌,于是为了保全自己和家人起见,又投奔到张绣门下,为他出谋划策,事后的情况证明他的确是高明的。
第四:在张绣门下,先劝张绣反叛曹操,利用计谋差点把曹操杀死,后在曹操攻打张绣的时候二劝张绣追击曹操,一败一胜,显示出其神机妙算智慧过人的一面。让张绣折服的五体投地。
第五:后来,又为张绣谋求最佳的生路,即投奔曹操,结果不但保全了自己和张绣,而且让曹操感动极了,其计谋筹划达到如此境界,的确不易。
如何看待三国演义里的曹操
如何看待三国演义里的曹操东汉末年的三国,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的魏、蜀、吴三家,为争夺全国的统治权,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生死大搏斗。“若建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三国的创立者,都知道人才对他们功业的极端重要。他们在争夺人才中争天下,在争夺天下中争人才。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三国的纵横捭阖、军事较量,是一场争夺人才的大战。“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三国志·武帝纪》
曹操在革新吏制中选贤任能,使用得当才问后代江山打下了基础。
曹操在收编了三十万青洲军后,有了一只具有战斗力的强大部队。有了部队还不行,还需要能够调度管理这些士兵的将领,这时曹操便在衮洲招闲纳士,进行了交谈之后,对子良赞道“这是我的子房啊。”子房便是张良,此人便是日后汉高祖的主要谋士之一,列位于“汉初三杰”之首位,可见人们对他的评价有多么的高。张良又把很多人才推荐给咳曹操,这些人于是组成了曹操的骨干,为曹操东征西伐,平定中原,出谋划策。每每在战争的关键时刻,这些人给曹操以有力的支持,使曹操坚持了下来,并赢的了最后的胜利。
这些谋士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自然给予的待遇不低。
曹操对于人才没有感但过剩的时候,多多易善。知道司马懿有才干,便让他出来做官。可司马懿称病不出,曹操便吓他说不出来就收监,司马也只好出来了。
曹操对于人才,没有阅历和门第的偏见。
那么同时从 历史上也可以看出人才对于曹操的重要:
建安十三年,曹军南下,攻占刘表之子刘琮所据的荆州。依托于荆州的刘备向南奔逃。江东的鲁肃受孙权之命与刘备会晤,商讨对策,诸葛亮又受刘备之命,于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与孙权结盟,共抗曹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水师于赤壁(一般认为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迫使曹军退回中原。这就是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曹操北归以后,用兵于关中、陇西,把统一范围扩及整个北方。汉延康元年(220)正月,曹操死;十月,子曹丕称帝(即魏文帝曹丕),国号魏,都洛阳,建元黄初。魏国建立不久,政权开始腐败。齐王芳在位时发生了辅政的宗室曹爽和太尉司马懿的权力之争。当反抗力量都被消灭以后,司马氏乘时立功,于魏景元四年(263)出兵灭蜀。两年后,司马炎以接受禅让为名,代魏为晋。魏国历五帝,共四十六年。
三国是兵慌马乱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三国演义》是乱世的故事;乱世之中,人最聪明,计策最多,策略最绝,人物在最富有色采的。但这些计策,策略,人物都在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应付日趋复杂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具有借鉴。
易中天对于曹操的用人之道有如下评论:
曹操前期的五位重要谋士——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都是主动投奔曹操的,其中有四个人来自曹操的对手的阵营,郭嘉和荀彧是从袁绍那里投奔曹操的。郭嘉临走的时候跟袁绍的谋士说了一番话,这番话很重要,郭嘉是这么说的,他说:“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郭嘉的这段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一个智慧的人,尤其是一个准备做谋士的人,要能够善于为自己选择一个好老板。你要是老板选错了,那你这一肚子的学问、知识、谋略,那你就没有用武之地;如果你老板选对了,那你就可以功成名就。第二层意思,袁绍不是一个好老板,为什么呢?袁公徒效周公之下士,那么周公是如何下士的呢,“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就是说他正在洗头,突然有人通报说有一个人才来了,马上停止洗头,把头发抓住去接见。正在吃饭的时候,有人通报说人才求见,马上把嘴巴里的饭吐出来,然后出去接见。洗一次头他三握发,吃一餐饭他三吐哺,他非常尊重人才,求贤若渴。郭嘉说,这个样子袁绍是学会了,但是没有学到周公的精髓,所以袁绍的礼贤下士是靠不住的,何况袁绍本人还有一些什么毛病,所以袁绍不是好老板。还有第三层意思,郭嘉没有明说,我们可以猜出来,那就是曹操是个好老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谋士郭嘉的眼里,曹操才是一个能够成就大事的人,所以他才毅然决然地离开袁绍投奔曹操。也就是说,人才都是择贤主而归附的,因为人才只有在一个好老板手底下才会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做一个好老板呢?易中天先生又为什么认为曹操是一个好的老板呢?
那么曹操怎么就是个好老板呢?也有以下几点表现:
第一是:知人善任,唯才所宜。唯才所宜是荀彧和郭嘉这两个人对曹操用人之道的评价,唯才所宜和知人善用或者知人善任,是统一的。什么叫知人善任?包括三个内容:第一是,知道哪些人是人才;第二,知道这些人是哪方面的人才,或者那种类型的人才;第三,知道把这些人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这就叫做知人善任,知人善任第一是知人,第二是善任,而善任就要唯才所宜。比方说我们一再提到的崔琰和毛玠,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呢?作风正派,清正廉明,曹操就让他们去主持组织部和干部部的工作,选拔官员,果然他们两个选拔推荐上来的那都是德才兼备的。再比方说枣祗和任峻这两个人,这两个人的特点是什么呢?任劳任怨,曹操就让他们去屯田,结果曹操的屯田制得到了贯彻和落实,曹操获得了丰厚的粮草和经济基础。这就是曹操用人的第一个特点,知人善任、唯才所宜。这个特点,连最讨厌曹操的人,比方说写《容斋随笔》的洪迈,他也承认,洪迈对曹操的用人也有这么一个评价:“智效一官,权分一郡,无小无大,卓然皆称其职”,就是说他不管安排什么人做什么事都非常地合适,都非常地称职,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推诚取信,用人不疑。这个是用人的一般原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会用人的人都是这么做的。但是曹操这里有一点特殊,特殊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于曹操第一他身处乱世,乱世的特点是什么呢,人心浮动,人际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和诚意,用曹操的话说这叫做“上下相疑之秋也”,大家都不信任,这是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是曹操的双重角色,曹操这个人用周瑜的话说叫“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当然这个事情我们现在也不能肯定地说那曹操到底是不是汉贼了,至少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曹操在前期他还是想把汉王朝维护下去的,他后期的个人野心膨胀,变成奸雄,想取而代之。但是即便在前期曹操也未尝没有自己的小算盘,他名义上是为汉王朝招纳人才,实际上它是希望这些人才为他所用。但是这样一来,他又一个优势,他也有一个劣势,就是曹操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或者说“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又优有劣,优势是什么呢?他可以利用中央政府、大汉王朝、现任皇帝的名义,以及这个政府的官位、爵位、俸禄来招揽人才,比刘备比孙权要方便一些;他的劣势是什么呢?就是他弄不清楚他招来的是为谁服务的,是效忠皇帝的还是效忠他的,搞不清楚,这就难免会有猜疑。第三个特点就是曹操阵营复杂,他这个阵营里面有原来东汉王朝的官员,有新招聘和新选拔的官员,有曹操自己带出来的人,也有别人阵营里面的投靠曹操、投降曹操、投奔曹操的。那么这些人之间也是互相猜疑,也就是说对于曹操来说,信任和诚意在这个时候、在这个环境、在这个条件下格外地重要。而曹操在这个时候作为一个领导人,一定要表现出自己的宽容和诚意。
我们前面一再讲曹操对那些包括背叛他的人都那么宽容,他对张绣,对魏种,对毕谌,还有对曾经恶毒攻击他的人,比方说陈琳,对这些人这么宽容,他是为什么?他就是要向天下人表示,我曹操这个人确确实实是真心诚意地希望天下的人才都到这里来为国家效劳,我是非常诚恳的,哪怕你们背叛了我,我也不在乎,也不后悔,也不计较,甚至我也不惩罚,只要你再来,他就是为了表达这个诚意。那么这样的一种信任和诚意,他换来的是什么呢?换来的是忠诚。比方说于禁,于禁是曹操自己亲手从行伍当中提拔起来的将领。曹操第一次南征张绣的时候,张绣不是投降了曹操然后又反叛了吗,反叛的时候就打得曹操有点落花流水了,这时曹军是很混乱的,但是唯独于禁的这个队伍非常地整齐,一路整理着自己的队伍,一路敲着鼓,有秩序地撤退。撤退的路上碰到几个其他人手下的士兵,衣衫不整狼狈不堪的样子,于禁就问他们怎么回事,他们说,我们被青州兵抢劫了,青州兵是什么呢?青州兵就是投降曹操的黄巾军,这个黄巾军投降曹操以后曹操把他们收编为青州兵,曹操对他们特别宽容,这些人一看曹操打败了就起来作乱,就把曹操其他的队伍抢劫了。于禁一看这还得了,既然都是曹公的队伍怎么可以这样做!然后队伍开过去把青州兵整治了一顿,再往回撤。这时候青州兵挨了于禁的整,就赶紧跑到曹操那儿告了于禁一刁状,等到于禁回到大本营的时候,上上下下已经是沸沸扬扬了,但是于禁仍然首先整顿好自己的队伍,安下营寨,没有及时去见曹操。当时就有人跟于禁说,青州兵都告了你了,你还不去向曹公说清楚,你现在在安营扎寨干这些事干什么?于禁说,敌兵在后,说来就来,我们不做好准备怎么迎敌呢?公事要放在前面,我于禁的个人的进退荣辱要放在后面,再说了,曹公是何等英明的人,他怎么会听信谗言呢?安顿好部队以后,做好了战斗准备以后,于禁才去见曹操,曹操大加表扬,说于将军你真是有古之良将的风度,太好了。这是什么?信任换忠诚。
曹操在对待人才上能够量才而用,并以相互信任架起了与人才沟通的最佳桥梁,因此曹操手下人才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所以曹操往往在失败的边缘能够与众将领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尤其是在一个尔虞我诈的乱世,这更显出了曹操的诚意与宽容。可是宽容只是表现了曹操的人情,有人情味的军队就能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吗?曹操又是依靠什么样的用人之道来树立自己的权威的呢?
曹操用人的第三个特点是:令行禁止,赏罚分明。曹操治军是很严的,多次下达和颁布各种命令,要求严明军纪。因为曹操很清楚,一支没有纪律的队伍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而且曹操还能够做到以身作则。有一个有名的故事,可能观众朋友们都很熟悉,就是有一次在行军的时候曹操下达了一个命令,不得践踏农田,他要保护农民,谁的马如果踩了麦田那是杀头的罪,所以曹操的那些骑兵全部下马步行,一只手牵着马,另外一只手用武器,用戈啊什么东西把麦子护住,小心翼翼地走。曹操自己没有下马,结果马惊了,一家伙跳到麦田里面,曹操的马践踏了麦田。曹操马上下马,把军法官叫来说,该当何罪?军法官说,杀头。曹操说那就请你行刑吧。唉呦,那怎么可以呢,反正古代有这个传统,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法不施于尊者,统帅怎么能够杀头呢。曹操说那没有办法,那就割一把头发吧,自己拔出剑来把头发割了一片扔在地上,表示受过罚了。这个故事是记载在一部对曹擦很不友好的书里面,这个书的名字叫《曹瞒传》,用来说明什么呢,说明曹操虚伪,奸诈,说你下道命令说踩了麦田就要杀头,结果你弄个头发下来。其实不然啊,曹操这个也是受刑的,叫髡刑,髡刑就是把头发剃掉,因为古人认为这个身体肤发受之父母,是不可以放弃的,而且髡刑是带有侮辱性的这样一个刑罚,所以他还是受了刑的,还是表现了曹操的执法严明。
那么曹操罚得重,赏得也不含糊。曹操奖赏部下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像某些豪帅那样,凭一时的兴致。我们知道军阀混战的时候会有很多所谓豪帅,一仗打下来以后,这仗打赢了,来,来,来,哥几个,分了,这个给你,这个给你,这个给你,随便拿,好像很豪爽,其实没道理。曹操如果要奖赏一个人,肯定有两条,第一,这个人一定是立下了赫赫的功劳;第二,曹操的奖励一定十分到位,就是曹操给你的奖励一定超过你希望的那个份额,他加码,他在奖励你的时候他考虑得周到,可能周到得连你自己都想不到,曹操是一个非常会做人情的人,他不做则矣,人情一定是做得足足的。曹操作为一个统帅,他有一个过人之处,就是从来不和部下争风头、争面子、抢功劳,他所有的功劳都归于部下;第二个,他的奖励绝不走过场,一定让你实实在在地得到好处,曹操是一个非常非常实在的人,正是这种实在的作风使得大家觉得跟着曹操确实是跟对了。
第四个特点是:虚怀若谷,见贤思齐。曹操不和部下争风头、争面子、抢功劳,这且不说,而且部下给他提意见,如果他没有采纳,犯了错误他一定检讨,他一定把过错都揽到自己身上。当然在很多情况下曹操是虚心纳谏的,这也是吸引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作为一个人才来说他固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劳、智慧换取他应得的报酬,这是他的一个希望,但是他更希望的是自己能够施展才华,自己的建议、策划能得到采纳。我们读史书可以看到,大量的这样的记载,太祖听之,从之,善之,当然也有不听的时候,也有太祖不听,如果不听而决策错误,曹操一定检讨。有一次曹操打孙权的时候,曹操就做了一个决定,就准备把淮南的老百姓都迁移到北方去,当时有个叫蒋济的人就不赞成。曹操说你看上次我跟袁绍官渡之战的时候我就把白马的老百姓迁移到延津,蒋济说,曹公,现在这个情况和你跟袁绍打白马的时候不一样了,再说老百姓他都是恋土的,恋家的,谁愿意搬来搬去,不要迁移他们。曹操不听,不听以后这些老百姓一听曹操要把他们迁移到北方去,呼啦啦都跑到孙权那儿去了。所以后来蒋济去见曹操,曹操听说蒋济来了以后马上出门迎接,然后呵呵呵地笑着,拉着蒋济的手说,哎呀蒋济,你看你看这事我弄得,我本来是想让他们躲避一下孙贼的,谁知道把他们都赶到孙贼那去了,你看我干的这事,检讨。而且我们还要学他一点,就是检讨也用不着总是哭丧着脸,我们现在一些当领导的犯了错误不愿意检讨就是因为一检讨好像就要痛哭流涕,深刻解剖自己,检讨也有各种感情,你也可以笑着检讨,笑着检讨你也不丢面子,接受你检讨的人他也还是觉得你是有诚意的。
这就是曹操在用人方面的四个特点,根据这四个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八句话:
真心诚意,以情感人;推心置腹,以诚待人;开诚布公,以理服人;言行一致,以信取人;
令行禁止,依法治人;设身处地,以宽容人;扬人责己,以功归人;论功行赏,以奖励人。
曹操作为一个好老板,是非常会用人的,他十分清楚“争天下必先争人”。可是身处乱世,老伴选择人才,人才也选择老板,这就类似于今天的双向选择,因此争取人才必须先征服人才的心。而易中天先生认为曹操能够恩威并举,并善于自我批评和将心比心,这难道就是曹操争取人心的独家秘诀吗?那么,曹操那么多用人之术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其实重要的不是曹操怎么做,而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也就是说重要的不是用人之术,而是用人之道。“道”是什么呢?道就是人性,就是人心。曹操用人之道的核心就是:洞察人性,洞悉人心。他太了解人是怎么回事了,他知道他的将士们跟着他出生入死是为了什么,因此有“以功归人,以奖励人”。他知道人都是有弱点的,也都是有缺点的,因此有“以法治人,以宽容人”。他也知道人是理性的动物,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情达理的,因此有“以理服人,以信取人”。他还知道人是有感情的,有时候感情的维系比利益的维系更重要,更起作用,因此有“以诚待人,以情感人”。所以曹操了不起的地方,不在于他的术,那些具体的做法,而在于他的道,而在于他对人心、人性的透彻地理解和把握。
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就是官渡之战之后,曹操缴获了袁绍大量的图书、资料、文件、书信,就发现其中有自己的人写给袁绍的信。按照一般人的反应,这是通敌的证据,这是背叛的证据,应该把这些信都拿出来一个一个地按图索骥,把那些叛徒,把那些有二心的,把那些动摇分子,都给我揪出来,曹操没有,曹操发现有这么一堆书信以后,看都不看,立即下令全部烧毁。曹操这个事情做的是太漂亮了,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就问曹操,你为什么要把这么重要的证据都毁掉了?曹操说,哎呀,算了吧,说老实话我和袁绍作战是以弱胜强,袁绍是强势,我是弱势,那个时候连我曹操自己老实说心里都没底,我都没有把握能不能打胜这一仗,何况大家呢?很正常嘛!曹操这手做得实在是聪明,聪明在什么地方呢?他很清楚,当时的形势就是他说的那个情况,那么既然是那样一个情况,当时秘密和袁绍有来往的,肯定不是一个小数,不是一个两个、三个五个,弄不好就是几十个、上百个,这些人你都清算,你清算不了,既然清算不了,不如干脆不清算,我不但不清算,我连把柄我都不拿在手里,我当着你的面我没有拆封,我没有看,我不知道有谁在勾结袁绍,我现在把证据全部烧毁,大家放心好了,只要以后你跟着我曹某人,忠心耿耿,以前的事我不知道,人情做到底了。曹操很清楚,在这样复杂的政治斗争当中,有些时候是要装糊涂的,装糊涂才能宽容人,宽容人才能得人心,得人心才能的天下,所以叫做老白姓有句话说“不哑不聋不做阿公”,有时候就是要装聋作哑。洞悉人心、洞察人性已经不容易,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就更不容易,更为难得的是曹操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比方说他销毁这些证据,他奖励他手下的将领,他给自己的缺点错误做检讨,他感谢那些给他提意见的人,他做这些所有事情的时候,他做得坦诚,大气,自然,实在,一点没有装腔作势的样子,这就太难了。
曹操能够洞察人性,洞悉人心,也就掌握了用人之道。曹操掌握了用人之道,也就知道了手下的人才最需要什么。当曹操知道了人才的需求,也就知道了他能够给予人才什么。因此说到底,曹操的用人之道也就是他的做人之道,那么曹操的做人之道究竟是什么呢?
曹操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几个原因,第一点,曹操聪明,他知道一个搞政治斗争的人,一个在战场上作战的的人,全讲真话那是不可能的,全讲假话是行不通的,这样一个人必须把握什么时候说真话,什么时候说假话,对谁说真话,对谁说假话。对敌人,你肯定要说假话,兵不厌诈嘛,你不能说实话;但是你对你自己的谋士,他们可都是聪明人,那你要说真话,你说真话你才能换取信任,你换取了信任他才会尽心竭力地为你出谋划策,你才能克敌制胜。曹操他能够把握这个真假之间的这个度,这叫做聪明。
第二个原因就是随和,曹操这个人性格里面有很好的一面就是他是个性情中人,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个诗人,他身上既有军事将领的素质,他也有诗人的气质,他只要不是在正式办公、正式作战的时候,他为人是很随和的,他会跟大家说说笑话,开开玩笑,打打哈哈,这样他就有了一种亲和力。一个做领导的,太严肃了不好,太严肃了,人家觉得你不可亲近;太随便了也不好,太随便了你没有威望,最好是像曹操这样,需要威望的时候他是不怒而威,平时的时候他又亲切随和,这样就使自己的下属既尊敬他,又爱戴他,这个分寸,曹操也把握得很好。所以曹操经常把正经事用开玩笑的口气来说,比方说他有一个人在他敌人那边,自己的父亲被曹操下了大狱,曹操就给他写封信说,令尊大人在我的监狱里日子过得还不错,不过呢,国家也不能老掏钱替人家的爸爸养老啊,你看着办吧,非常好玩儿。
第三个原因,他的真诚,曹操是真心诚意、实实在在希望有很多人来帮助他,他确实感到自己一个人是孤单的,是势单力薄的,这是他的真话。曹操有一首诗叫《短歌行》,里面有这样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翻译过来就是,青青的是你的衣衿啊,悠悠的是我的爱心,只是由于你的原因啊,让我思念到如今。思念着谁?不是情人,不是小蜜,是能够帮助他成就一番事业的朋友,这个感情是真实的,所以第三个原因是他的真诚。
第四个原因是深沉,曹操是一个很深沉的人,我们去看一下这首《短歌行》,他的开头的句子是什么呢?“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人生是很短的,我们应该利用这短暂的人生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因此需要有大量的人才、朋友来帮助我。所以他的用人之道是站在这样一个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的高度产生出来的,绝非一般意义上的用人之道,所以曹操这个人是很随和的,也是很深沉的。郭嘉对曹操有这样一个评价,叫“外易简而内机明”,就是表面上看着他随随便便,实际上里面内心深处很深很深,他可以和你握手言欢,他可以和你谈笑风生,他可以和你嘻嘻哈哈,他可以和你勾肩搭背,但是请你注意,当他和你握手言欢嘻嘻哈哈的时候,他在观察着你,而且看人看得入木三分,他会把他对面的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烂在肚子里,然后他知道怎样来对待你,或者说怎样来对付你。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三国志·武帝纪》
曹操在革新吏制中选贤任能,使用得当才问后代江山打下了基础。
曹操在收编了三十万青洲军后,有了一只具有战斗力的强大部队。有了部队还不行,还需要能够调度管理这些士兵的将领,这时曹操便在衮洲招闲纳士,进行了交谈之后,对子良赞道“这是我的子房啊。”子房便是张良,此人便是日后汉高祖的主要谋士之一,列位于“汉初三杰”之首位,可见人们对他的评价有多么的高。张良又把很多人才推荐给咳曹操,这些人于是组成了曹操的骨干,为曹操东征西伐,平定中原,出谋划策。每每在战争的关键时刻,这些人给曹操以有力的支持,使曹操坚持了下来,并赢的了最后的胜利。
这些谋士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自然给予的待遇不低。
曹操对于人才没有感但过剩的时候,多多易善。知道司马懿有才干,便让他出来做官。可司马懿称病不出,曹操便吓他说不出来就收监,司马也只好出来了。
曹操对于人才,没有阅历和门第的偏见。
那么同时从 历史上也可以看出人才对于曹操的重要:
建安十三年,曹军南下,攻占刘表之子刘琮所据的荆州。依托于荆州的刘备向南奔逃。江东的鲁肃受孙权之命与刘备会晤,商讨对策,诸葛亮又受刘备之命,于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与孙权结盟,共抗曹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水师于赤壁(一般认为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迫使曹军退回中原。这就是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曹操北归以后,用兵于关中、陇西,把统一范围扩及整个北方。汉延康元年(220)正月,曹操死;十月,子曹丕称帝(即魏文帝曹丕),国号魏,都洛阳,建元黄初。魏国建立不久,政权开始腐败。齐王芳在位时发生了辅政的宗室曹爽和太尉司马懿的权力之争。当反抗力量都被消灭以后,司马氏乘时立功,于魏景元四年(263)出兵灭蜀。两年后,司马炎以接受禅让为名,代魏为晋。魏国历五帝,共四十六年。
三国是兵慌马乱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三国演义》是乱世的故事;乱世之中,人最聪明,计策最多,策略最绝,人物在最富有色采的。但这些计策,策略,人物都在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应付日趋复杂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具有借鉴。
易中天对于曹操的用人之道有如下评论:
曹操前期的五位重要谋士——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都是主动投奔曹操的,其中有四个人来自曹操的对手的阵营,郭嘉和荀彧是从袁绍那里投奔曹操的。郭嘉临走的时候跟袁绍的谋士说了一番话,这番话很重要,郭嘉是这么说的,他说:“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郭嘉的这段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一个智慧的人,尤其是一个准备做谋士的人,要能够善于为自己选择一个好老板。你要是老板选错了,那你这一肚子的学问、知识、谋略,那你就没有用武之地;如果你老板选对了,那你就可以功成名就。第二层意思,袁绍不是一个好老板,为什么呢?袁公徒效周公之下士,那么周公是如何下士的呢,“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就是说他正在洗头,突然有人通报说有一个人才来了,马上停止洗头,把头发抓住去接见。正在吃饭的时候,有人通报说人才求见,马上把嘴巴里的饭吐出来,然后出去接见。洗一次头他三握发,吃一餐饭他三吐哺,他非常尊重人才,求贤若渴。郭嘉说,这个样子袁绍是学会了,但是没有学到周公的精髓,所以袁绍的礼贤下士是靠不住的,何况袁绍本人还有一些什么毛病,所以袁绍不是好老板。还有第三层意思,郭嘉没有明说,我们可以猜出来,那就是曹操是个好老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谋士郭嘉的眼里,曹操才是一个能够成就大事的人,所以他才毅然决然地离开袁绍投奔曹操。也就是说,人才都是择贤主而归附的,因为人才只有在一个好老板手底下才会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做一个好老板呢?易中天先生又为什么认为曹操是一个好的老板呢?
那么曹操怎么就是个好老板呢?也有以下几点表现:
第一是:知人善任,唯才所宜。唯才所宜是荀彧和郭嘉这两个人对曹操用人之道的评价,唯才所宜和知人善用或者知人善任,是统一的。什么叫知人善任?包括三个内容:第一是,知道哪些人是人才;第二,知道这些人是哪方面的人才,或者那种类型的人才;第三,知道把这些人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这就叫做知人善任,知人善任第一是知人,第二是善任,而善任就要唯才所宜。比方说我们一再提到的崔琰和毛玠,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呢?作风正派,清正廉明,曹操就让他们去主持组织部和干部部的工作,选拔官员,果然他们两个选拔推荐上来的那都是德才兼备的。再比方说枣祗和任峻这两个人,这两个人的特点是什么呢?任劳任怨,曹操就让他们去屯田,结果曹操的屯田制得到了贯彻和落实,曹操获得了丰厚的粮草和经济基础。这就是曹操用人的第一个特点,知人善任、唯才所宜。这个特点,连最讨厌曹操的人,比方说写《容斋随笔》的洪迈,他也承认,洪迈对曹操的用人也有这么一个评价:“智效一官,权分一郡,无小无大,卓然皆称其职”,就是说他不管安排什么人做什么事都非常地合适,都非常地称职,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推诚取信,用人不疑。这个是用人的一般原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会用人的人都是这么做的。但是曹操这里有一点特殊,特殊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于曹操第一他身处乱世,乱世的特点是什么呢,人心浮动,人际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和诚意,用曹操的话说这叫做“上下相疑之秋也”,大家都不信任,这是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是曹操的双重角色,曹操这个人用周瑜的话说叫“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当然这个事情我们现在也不能肯定地说那曹操到底是不是汉贼了,至少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曹操在前期他还是想把汉王朝维护下去的,他后期的个人野心膨胀,变成奸雄,想取而代之。但是即便在前期曹操也未尝没有自己的小算盘,他名义上是为汉王朝招纳人才,实际上它是希望这些人才为他所用。但是这样一来,他又一个优势,他也有一个劣势,就是曹操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或者说“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又优有劣,优势是什么呢?他可以利用中央政府、大汉王朝、现任皇帝的名义,以及这个政府的官位、爵位、俸禄来招揽人才,比刘备比孙权要方便一些;他的劣势是什么呢?就是他弄不清楚他招来的是为谁服务的,是效忠皇帝的还是效忠他的,搞不清楚,这就难免会有猜疑。第三个特点就是曹操阵营复杂,他这个阵营里面有原来东汉王朝的官员,有新招聘和新选拔的官员,有曹操自己带出来的人,也有别人阵营里面的投靠曹操、投降曹操、投奔曹操的。那么这些人之间也是互相猜疑,也就是说对于曹操来说,信任和诚意在这个时候、在这个环境、在这个条件下格外地重要。而曹操在这个时候作为一个领导人,一定要表现出自己的宽容和诚意。
我们前面一再讲曹操对那些包括背叛他的人都那么宽容,他对张绣,对魏种,对毕谌,还有对曾经恶毒攻击他的人,比方说陈琳,对这些人这么宽容,他是为什么?他就是要向天下人表示,我曹操这个人确确实实是真心诚意地希望天下的人才都到这里来为国家效劳,我是非常诚恳的,哪怕你们背叛了我,我也不在乎,也不后悔,也不计较,甚至我也不惩罚,只要你再来,他就是为了表达这个诚意。那么这样的一种信任和诚意,他换来的是什么呢?换来的是忠诚。比方说于禁,于禁是曹操自己亲手从行伍当中提拔起来的将领。曹操第一次南征张绣的时候,张绣不是投降了曹操然后又反叛了吗,反叛的时候就打得曹操有点落花流水了,这时曹军是很混乱的,但是唯独于禁的这个队伍非常地整齐,一路整理着自己的队伍,一路敲着鼓,有秩序地撤退。撤退的路上碰到几个其他人手下的士兵,衣衫不整狼狈不堪的样子,于禁就问他们怎么回事,他们说,我们被青州兵抢劫了,青州兵是什么呢?青州兵就是投降曹操的黄巾军,这个黄巾军投降曹操以后曹操把他们收编为青州兵,曹操对他们特别宽容,这些人一看曹操打败了就起来作乱,就把曹操其他的队伍抢劫了。于禁一看这还得了,既然都是曹公的队伍怎么可以这样做!然后队伍开过去把青州兵整治了一顿,再往回撤。这时候青州兵挨了于禁的整,就赶紧跑到曹操那儿告了于禁一刁状,等到于禁回到大本营的时候,上上下下已经是沸沸扬扬了,但是于禁仍然首先整顿好自己的队伍,安下营寨,没有及时去见曹操。当时就有人跟于禁说,青州兵都告了你了,你还不去向曹公说清楚,你现在在安营扎寨干这些事干什么?于禁说,敌兵在后,说来就来,我们不做好准备怎么迎敌呢?公事要放在前面,我于禁的个人的进退荣辱要放在后面,再说了,曹公是何等英明的人,他怎么会听信谗言呢?安顿好部队以后,做好了战斗准备以后,于禁才去见曹操,曹操大加表扬,说于将军你真是有古之良将的风度,太好了。这是什么?信任换忠诚。
曹操在对待人才上能够量才而用,并以相互信任架起了与人才沟通的最佳桥梁,因此曹操手下人才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所以曹操往往在失败的边缘能够与众将领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尤其是在一个尔虞我诈的乱世,这更显出了曹操的诚意与宽容。可是宽容只是表现了曹操的人情,有人情味的军队就能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吗?曹操又是依靠什么样的用人之道来树立自己的权威的呢?
曹操用人的第三个特点是:令行禁止,赏罚分明。曹操治军是很严的,多次下达和颁布各种命令,要求严明军纪。因为曹操很清楚,一支没有纪律的队伍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而且曹操还能够做到以身作则。有一个有名的故事,可能观众朋友们都很熟悉,就是有一次在行军的时候曹操下达了一个命令,不得践踏农田,他要保护农民,谁的马如果踩了麦田那是杀头的罪,所以曹操的那些骑兵全部下马步行,一只手牵着马,另外一只手用武器,用戈啊什么东西把麦子护住,小心翼翼地走。曹操自己没有下马,结果马惊了,一家伙跳到麦田里面,曹操的马践踏了麦田。曹操马上下马,把军法官叫来说,该当何罪?军法官说,杀头。曹操说那就请你行刑吧。唉呦,那怎么可以呢,反正古代有这个传统,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法不施于尊者,统帅怎么能够杀头呢。曹操说那没有办法,那就割一把头发吧,自己拔出剑来把头发割了一片扔在地上,表示受过罚了。这个故事是记载在一部对曹擦很不友好的书里面,这个书的名字叫《曹瞒传》,用来说明什么呢,说明曹操虚伪,奸诈,说你下道命令说踩了麦田就要杀头,结果你弄个头发下来。其实不然啊,曹操这个也是受刑的,叫髡刑,髡刑就是把头发剃掉,因为古人认为这个身体肤发受之父母,是不可以放弃的,而且髡刑是带有侮辱性的这样一个刑罚,所以他还是受了刑的,还是表现了曹操的执法严明。
那么曹操罚得重,赏得也不含糊。曹操奖赏部下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像某些豪帅那样,凭一时的兴致。我们知道军阀混战的时候会有很多所谓豪帅,一仗打下来以后,这仗打赢了,来,来,来,哥几个,分了,这个给你,这个给你,这个给你,随便拿,好像很豪爽,其实没道理。曹操如果要奖赏一个人,肯定有两条,第一,这个人一定是立下了赫赫的功劳;第二,曹操的奖励一定十分到位,就是曹操给你的奖励一定超过你希望的那个份额,他加码,他在奖励你的时候他考虑得周到,可能周到得连你自己都想不到,曹操是一个非常会做人情的人,他不做则矣,人情一定是做得足足的。曹操作为一个统帅,他有一个过人之处,就是从来不和部下争风头、争面子、抢功劳,他所有的功劳都归于部下;第二个,他的奖励绝不走过场,一定让你实实在在地得到好处,曹操是一个非常非常实在的人,正是这种实在的作风使得大家觉得跟着曹操确实是跟对了。
第四个特点是:虚怀若谷,见贤思齐。曹操不和部下争风头、争面子、抢功劳,这且不说,而且部下给他提意见,如果他没有采纳,犯了错误他一定检讨,他一定把过错都揽到自己身上。当然在很多情况下曹操是虚心纳谏的,这也是吸引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作为一个人才来说他固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劳、智慧换取他应得的报酬,这是他的一个希望,但是他更希望的是自己能够施展才华,自己的建议、策划能得到采纳。我们读史书可以看到,大量的这样的记载,太祖听之,从之,善之,当然也有不听的时候,也有太祖不听,如果不听而决策错误,曹操一定检讨。有一次曹操打孙权的时候,曹操就做了一个决定,就准备把淮南的老百姓都迁移到北方去,当时有个叫蒋济的人就不赞成。曹操说你看上次我跟袁绍官渡之战的时候我就把白马的老百姓迁移到延津,蒋济说,曹公,现在这个情况和你跟袁绍打白马的时候不一样了,再说老百姓他都是恋土的,恋家的,谁愿意搬来搬去,不要迁移他们。曹操不听,不听以后这些老百姓一听曹操要把他们迁移到北方去,呼啦啦都跑到孙权那儿去了。所以后来蒋济去见曹操,曹操听说蒋济来了以后马上出门迎接,然后呵呵呵地笑着,拉着蒋济的手说,哎呀蒋济,你看你看这事我弄得,我本来是想让他们躲避一下孙贼的,谁知道把他们都赶到孙贼那去了,你看我干的这事,检讨。而且我们还要学他一点,就是检讨也用不着总是哭丧着脸,我们现在一些当领导的犯了错误不愿意检讨就是因为一检讨好像就要痛哭流涕,深刻解剖自己,检讨也有各种感情,你也可以笑着检讨,笑着检讨你也不丢面子,接受你检讨的人他也还是觉得你是有诚意的。
这就是曹操在用人方面的四个特点,根据这四个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八句话:
真心诚意,以情感人;推心置腹,以诚待人;开诚布公,以理服人;言行一致,以信取人;
令行禁止,依法治人;设身处地,以宽容人;扬人责己,以功归人;论功行赏,以奖励人。
曹操作为一个好老板,是非常会用人的,他十分清楚“争天下必先争人”。可是身处乱世,老伴选择人才,人才也选择老板,这就类似于今天的双向选择,因此争取人才必须先征服人才的心。而易中天先生认为曹操能够恩威并举,并善于自我批评和将心比心,这难道就是曹操争取人心的独家秘诀吗?那么,曹操那么多用人之术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其实重要的不是曹操怎么做,而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也就是说重要的不是用人之术,而是用人之道。“道”是什么呢?道就是人性,就是人心。曹操用人之道的核心就是:洞察人性,洞悉人心。他太了解人是怎么回事了,他知道他的将士们跟着他出生入死是为了什么,因此有“以功归人,以奖励人”。他知道人都是有弱点的,也都是有缺点的,因此有“以法治人,以宽容人”。他也知道人是理性的动物,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情达理的,因此有“以理服人,以信取人”。他还知道人是有感情的,有时候感情的维系比利益的维系更重要,更起作用,因此有“以诚待人,以情感人”。所以曹操了不起的地方,不在于他的术,那些具体的做法,而在于他的道,而在于他对人心、人性的透彻地理解和把握。
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就是官渡之战之后,曹操缴获了袁绍大量的图书、资料、文件、书信,就发现其中有自己的人写给袁绍的信。按照一般人的反应,这是通敌的证据,这是背叛的证据,应该把这些信都拿出来一个一个地按图索骥,把那些叛徒,把那些有二心的,把那些动摇分子,都给我揪出来,曹操没有,曹操发现有这么一堆书信以后,看都不看,立即下令全部烧毁。曹操这个事情做的是太漂亮了,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就问曹操,你为什么要把这么重要的证据都毁掉了?曹操说,哎呀,算了吧,说老实话我和袁绍作战是以弱胜强,袁绍是强势,我是弱势,那个时候连我曹操自己老实说心里都没底,我都没有把握能不能打胜这一仗,何况大家呢?很正常嘛!曹操这手做得实在是聪明,聪明在什么地方呢?他很清楚,当时的形势就是他说的那个情况,那么既然是那样一个情况,当时秘密和袁绍有来往的,肯定不是一个小数,不是一个两个、三个五个,弄不好就是几十个、上百个,这些人你都清算,你清算不了,既然清算不了,不如干脆不清算,我不但不清算,我连把柄我都不拿在手里,我当着你的面我没有拆封,我没有看,我不知道有谁在勾结袁绍,我现在把证据全部烧毁,大家放心好了,只要以后你跟着我曹某人,忠心耿耿,以前的事我不知道,人情做到底了。曹操很清楚,在这样复杂的政治斗争当中,有些时候是要装糊涂的,装糊涂才能宽容人,宽容人才能得人心,得人心才能的天下,所以叫做老白姓有句话说“不哑不聋不做阿公”,有时候就是要装聋作哑。洞悉人心、洞察人性已经不容易,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就更不容易,更为难得的是曹操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比方说他销毁这些证据,他奖励他手下的将领,他给自己的缺点错误做检讨,他感谢那些给他提意见的人,他做这些所有事情的时候,他做得坦诚,大气,自然,实在,一点没有装腔作势的样子,这就太难了。
曹操能够洞察人性,洞悉人心,也就掌握了用人之道。曹操掌握了用人之道,也就知道了手下的人才最需要什么。当曹操知道了人才的需求,也就知道了他能够给予人才什么。因此说到底,曹操的用人之道也就是他的做人之道,那么曹操的做人之道究竟是什么呢?
曹操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几个原因,第一点,曹操聪明,他知道一个搞政治斗争的人,一个在战场上作战的的人,全讲真话那是不可能的,全讲假话是行不通的,这样一个人必须把握什么时候说真话,什么时候说假话,对谁说真话,对谁说假话。对敌人,你肯定要说假话,兵不厌诈嘛,你不能说实话;但是你对你自己的谋士,他们可都是聪明人,那你要说真话,你说真话你才能换取信任,你换取了信任他才会尽心竭力地为你出谋划策,你才能克敌制胜。曹操他能够把握这个真假之间的这个度,这叫做聪明。
第二个原因就是随和,曹操这个人性格里面有很好的一面就是他是个性情中人,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个诗人,他身上既有军事将领的素质,他也有诗人的气质,他只要不是在正式办公、正式作战的时候,他为人是很随和的,他会跟大家说说笑话,开开玩笑,打打哈哈,这样他就有了一种亲和力。一个做领导的,太严肃了不好,太严肃了,人家觉得你不可亲近;太随便了也不好,太随便了你没有威望,最好是像曹操这样,需要威望的时候他是不怒而威,平时的时候他又亲切随和,这样就使自己的下属既尊敬他,又爱戴他,这个分寸,曹操也把握得很好。所以曹操经常把正经事用开玩笑的口气来说,比方说他有一个人在他敌人那边,自己的父亲被曹操下了大狱,曹操就给他写封信说,令尊大人在我的监狱里日子过得还不错,不过呢,国家也不能老掏钱替人家的爸爸养老啊,你看着办吧,非常好玩儿。
第三个原因,他的真诚,曹操是真心诚意、实实在在希望有很多人来帮助他,他确实感到自己一个人是孤单的,是势单力薄的,这是他的真话。曹操有一首诗叫《短歌行》,里面有这样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翻译过来就是,青青的是你的衣衿啊,悠悠的是我的爱心,只是由于你的原因啊,让我思念到如今。思念着谁?不是情人,不是小蜜,是能够帮助他成就一番事业的朋友,这个感情是真实的,所以第三个原因是他的真诚。
第四个原因是深沉,曹操是一个很深沉的人,我们去看一下这首《短歌行》,他的开头的句子是什么呢?“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人生是很短的,我们应该利用这短暂的人生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因此需要有大量的人才、朋友来帮助我。所以他的用人之道是站在这样一个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的高度产生出来的,绝非一般意义上的用人之道,所以曹操这个人是很随和的,也是很深沉的。郭嘉对曹操有这样一个评价,叫“外易简而内机明”,就是表面上看着他随随便便,实际上里面内心深处很深很深,他可以和你握手言欢,他可以和你谈笑风生,他可以和你嘻嘻哈哈,他可以和你勾肩搭背,但是请你注意,当他和你握手言欢嘻嘻哈哈的时候,他在观察着你,而且看人看得入木三分,他会把他对面的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烂在肚子里,然后他知道怎样来对待你,或者说怎样来对付你。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奸雄不假,但雄更胜于奸。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是曹操小的时候别人给的评价。但究其根源,当时并非治世,所以曹操只能是奸雄。
三国演义中对曹操奸的描写有很多,比如衣带诏,再比如宁教我负天下人,勿教天下人负我。甚至于曹操后期对东汉政权近乎法西斯的统治都能看出奸。
但雄是很多人忽略的曹操最原始的本质,试想如果曹操不是雄,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才都供其驱策?如果曹操不是雄,又为什么他的实力在三国中最强,在战争中一般都处于主导地位。很明显的,曹操是“雄”。曹操的识人用人,对战争及其的理解和操纵,政治方针的选择和使用,谋划与决断,作为领导的气质等等。都是非常杰出的。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是曹操小的时候别人给的评价。但究其根源,当时并非治世,所以曹操只能是奸雄。
三国演义中对曹操奸的描写有很多,比如衣带诏,再比如宁教我负天下人,勿教天下人负我。甚至于曹操后期对东汉政权近乎法西斯的统治都能看出奸。
但雄是很多人忽略的曹操最原始的本质,试想如果曹操不是雄,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才都供其驱策?如果曹操不是雄,又为什么他的实力在三国中最强,在战争中一般都处于主导地位。很明显的,曹操是“雄”。曹操的识人用人,对战争及其的理解和操纵,政治方针的选择和使用,谋划与决断,作为领导的气质等等。都是非常杰出的。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东方的屋大维,太有性格,太有才了。当然演绎历史作了夸张处理。
多疑之小人 但是旗下谋士 勇士 甚多 真是为人之羡慕啊
楼主问的不对哦~~三国演义里的曹操自然是不好,奸臣,但是历史上的曹操可是一个英雄
谈谈三国谋士------郭嘉
曹操为什么要在赤壁之战战败后哭忆郭嘉如果在身边,就不会至此;很多人都认为郭嘉谋略不足,或许都是抄袭别人的言语,那为什么曹操跟他同进同出,同坐同谈,甚至曹操对他言听计从的甚;rn有的人拿俸禄以及赏赐好坏高低来评价曹操对郭嘉的待遇,如果郭嘉不是个隐士,行为思想不同常人,放纵的很,也就是不在乎世俗人的看法,那么他会在意名利的东西吗???曹操如果赏识了解郭嘉这人,那还会用什么官位、俸禄、排名来衡量郭嘉这人吗;rn贾诩和其他谋士,是不同寻常,而且谙于世故,懂的明哲保身,那为什么不在赤壁之战前夕拼死阻拦曹操一意孤行开战呢,为什么看不出对方的火攻呢;rn郭嘉,军事方面的才能,难道可以被忽略吗?每每有大的军事政策,都要出现独到的见解,而且没有分析错,实施后都见奇效,如果他活着,他能不看出赤壁之战火攻的战术,他分析问题一般很独到的,能看不出玄机;rn但是由于郭嘉的不拘一格,跟一般人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大相径庭,他会在乎什么职务,什么待遇,什么流言蜚语???只要曹操赏识他,重要他,采纳他的意见,并且信任他,能让他充分发挥才能,他还在乎其他身外之物,因为从他20岁隐士到从袁绍那里辞职不干,就说明,他不在乎名利,也不在乎钱财,而是希望发挥自己的才能,只要能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且让自己无拘无束的生活,其他的什么的都是次要的。rn这些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思想境界。 特别喜欢郭嘉,个人认为他“站错了队”,如果他在蜀汉这方,必将会被后人大肆赞美,而且,我认为他的才能胜过诸葛亮,诸葛亮有才,但更多的是吹捧出来的,比如后出师表就是后人伪造的,不是诸葛亮写的,诸葛亮五次北伐五次败北,让蜀汉最后灭亡,诸葛亮罪大了。但是,后人却赞美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儒教是最讨厌人的。
赤壁之战,战败的根本原因是血吸虫病在曹操军中流行,而火烧战船是曹操自己烧的,撤退前烧的,三国演义完全是小说艺术创造,为了神化诸葛亮。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今河南禹州市),本属于东汉末年群雄袁绍麾下,后成为曹操麾下重要谋士,任司空军祭酒,封洧阳亭侯,死后谥为贞侯。
弱冠隐居
郭嘉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于弱冠(二十岁)后便隐居,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197年,郭嘉二十七岁时,被辟为司徒府,投于袁绍帐下,但认为袁绍没有决断力及用人之才,难成大事,便离开袁绍。后郭嘉得曹操谋士荀彧的推荐,代替早逝的戏志才,曹操与郭嘉讨论天下大事后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令我成就大业的人,必定是这个人。)”而郭嘉出门后,亦高兴的说:“真吾主也。(真是我的君主。)”便被表为司空军祭酒。
出谋献策
刘备被吕布袭击,依附于曹操。谋士程昱向曹操建议杀死刘备,以绝后患,曹操便问郭嘉有何意见,郭嘉认为:“有是。然公提剑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诚仗信以招俊杰,犹惧其未也。今备有英雄名,以穷归己而害之,是以害贤为名,则智士将自疑,回心择主,公谁与定天下?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的确。但曹公举剑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出诚信用以招揽英雄俊杰,但仍未做到。现今刘备有英雄名声,他在穷途末路时投靠我们而我们将他杀害,这是杀害贤士的恶名,那智者、将士都会自疑,再次想选择谁作主人,那曹公要和谁平定天下?所以除掉一人之患,而危害到四海的声望,安危的选择,不可以不察觉!)”曹操亦有感于此,便不杀刘备。
不过,郭嘉亦认为刘备有万人敌关羽、张飞跟随,而刘备得人心,不会为人之下。所以向曹操上谏“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古人有说:‘一日放纵敌人,便成数世的祸患。’,宜早些建立恰当的位置。)”意思就是要软禁刘备,但曹操却不接纳软禁刘备的计谋,为了使他心服于自己,反而对刘备更亲近。196年,曹操东征吕布,吕布固守城池,曹军疲乏,曹操有意退兵,但郭嘉与荀攸都认为吕布必败,建议用水计强攻,果然攻克吕布。不久,刘备藉攻打袁术而离开曹操,程昱、郭嘉曾再劝阻曹操:“放备,变作矣!(放走刘备,会生变量了!)”但当时刘备已走,而且果然夺了下邳,对抗曹操,曹操大叹不应放走刘备,便决定与袁绍开战前,先东征刘备,众将领都担心袁绍会南下,但曹操不认同,郭嘉亦认为先东征较为务实。最后曹军遂大破刘备,解决了东边的问题。
算尽袁家
官渡之战前,曹操担心势力不及袁绍,郭嘉与荀彧便分析出曹袁间的十胜十败,令曹操信心大增。开战后,两军于官渡对峙,江东之主孙策有意北上,攻击曹操根据地许都,曹营众人皆感恐惧,但郭嘉研判孙策喜欢轻骑单出,必为刺客所害。果然,孙策在一次狩猎中被仇敌许贡的食客所杀。
200年,曹操大败袁绍。不久袁绍死去,曹操出兵讨伐袁绍儿子袁谭、袁熙、袁尚,节节胜利,众人都认为应该乘胜追击,唯独郭嘉则认为应退兵,令其自相残杀,曹操从计,南击刘备。袁谭、袁尚果因争夺冀州而开战。可是袁谭为袁尚所败,出走平原,并派遣辛毗向曹操求降。曹操便进攻邺城,将袁尚赶向北走。不久曹军又击败袁谭,平定冀州。郭嘉被封为洧阳亭侯。
曹操继续北上,讨伐袁尚及外族乌桓,曹营中都怕荆州的刘表会派刘备偷击许都,但郭嘉又认为刘表与刘备实是不和,所以应尽快解决北方事宜,更建言要兵贵神速,宜留辎重,轻骑兼程,出其不意,果然大破敌军,斩杀蹋顿,一路追杀袁尚。袁熙、袁尚前去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公孙康将他们杀死,表示归附曹操,曹操成功统一北方。
惜哉奉孝
当曹操自柳城北还时,郭嘉得了重病,曹操非常担心,不断前去探望。可惜,郭嘉回天乏术,死时三十八岁。曹操到其丧礼时,大感哀痛,对荀攸等说:“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各位年纪都是我的一辈,唯独奉孝最幼少。当天下定了后,想嘱托他后事,但他中年夭折,真是天命呀!)”谥郭嘉为贞侯。208年,曹操于赤壁之战大败,大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而后也经常怀念起他,如“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262年,因功而受到曹奂于曹操庙庭祭祀的礼遇。
特征
郭嘉体弱多病,行为不太检点,就算被陈群检举,但仍不作改变,不过曹操爱惜郭嘉的才能而不加责备。看其弱冠后隐居,可见他喜爱不受拘束。此外他有远见,对他人的心理与性格都能推测清楚,如刘表、刘备、孙策、袁绍、袁谭、袁尚等都被其推测过,极其准确,又能精确的表达事情,曹操也大赞他“唯奉孝为能知孤意。”
家庭
子
郭奕,郭嘉之子,继嗣。任太子文学,早卒。
孙
郭深,郭奕之子,继嗣。
郭敞,有才识,任散骑常侍。
曾孙
郭猎,郭深之子,继嗣。
评价
三国志评曰:“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曹操:“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唯奉孝为能知孤意。”、“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曹操表郭嘉:“臣闻褒忠宠贤,未必当身,念功惟绩,恩隆后嗣。是以楚宗孙叔,显封厥子;岑彭既没,爵及支庶。故军祭酒郭嘉,忠良渊淑,体通性达。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自在军旅,十有余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东擒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桓,震威辽东,以枭袁尚。虽假天威,易为指麾,至于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由嘉。方将表显,短命早终。上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丧失奇佐。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户,褒亡为存,厚往劝来也。”、 “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
曹操书信给荀彧,追思郭嘉:“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难,皆共罹之。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凝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悲痛伤心。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于人。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此为不但见计之忠厚,必欲立功分,弃命定。事人心乃尔,何得使人忘之!”
---
三国志/卷14
郭嘉字奉孝,颖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先是时,颖川戏志才,筹划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颖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语在《荀攸传》。
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宫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又从攻谭于南皮,冀州平。封嘉洧阳亭侯。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惧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大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太祖曰:「难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天折,命也夫!」乃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谥曰贞侯。子奕嗣。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初,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奕为太子文学,早薨。子深嗣。深薨,子猎嗣。
赤壁之战,战败的根本原因是血吸虫病在曹操军中流行,而火烧战船是曹操自己烧的,撤退前烧的,三国演义完全是小说艺术创造,为了神化诸葛亮。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今河南禹州市),本属于东汉末年群雄袁绍麾下,后成为曹操麾下重要谋士,任司空军祭酒,封洧阳亭侯,死后谥为贞侯。
弱冠隐居
郭嘉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于弱冠(二十岁)后便隐居,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197年,郭嘉二十七岁时,被辟为司徒府,投于袁绍帐下,但认为袁绍没有决断力及用人之才,难成大事,便离开袁绍。后郭嘉得曹操谋士荀彧的推荐,代替早逝的戏志才,曹操与郭嘉讨论天下大事后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令我成就大业的人,必定是这个人。)”而郭嘉出门后,亦高兴的说:“真吾主也。(真是我的君主。)”便被表为司空军祭酒。
出谋献策
刘备被吕布袭击,依附于曹操。谋士程昱向曹操建议杀死刘备,以绝后患,曹操便问郭嘉有何意见,郭嘉认为:“有是。然公提剑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诚仗信以招俊杰,犹惧其未也。今备有英雄名,以穷归己而害之,是以害贤为名,则智士将自疑,回心择主,公谁与定天下?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的确。但曹公举剑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出诚信用以招揽英雄俊杰,但仍未做到。现今刘备有英雄名声,他在穷途末路时投靠我们而我们将他杀害,这是杀害贤士的恶名,那智者、将士都会自疑,再次想选择谁作主人,那曹公要和谁平定天下?所以除掉一人之患,而危害到四海的声望,安危的选择,不可以不察觉!)”曹操亦有感于此,便不杀刘备。
不过,郭嘉亦认为刘备有万人敌关羽、张飞跟随,而刘备得人心,不会为人之下。所以向曹操上谏“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古人有说:‘一日放纵敌人,便成数世的祸患。’,宜早些建立恰当的位置。)”意思就是要软禁刘备,但曹操却不接纳软禁刘备的计谋,为了使他心服于自己,反而对刘备更亲近。196年,曹操东征吕布,吕布固守城池,曹军疲乏,曹操有意退兵,但郭嘉与荀攸都认为吕布必败,建议用水计强攻,果然攻克吕布。不久,刘备藉攻打袁术而离开曹操,程昱、郭嘉曾再劝阻曹操:“放备,变作矣!(放走刘备,会生变量了!)”但当时刘备已走,而且果然夺了下邳,对抗曹操,曹操大叹不应放走刘备,便决定与袁绍开战前,先东征刘备,众将领都担心袁绍会南下,但曹操不认同,郭嘉亦认为先东征较为务实。最后曹军遂大破刘备,解决了东边的问题。
算尽袁家
官渡之战前,曹操担心势力不及袁绍,郭嘉与荀彧便分析出曹袁间的十胜十败,令曹操信心大增。开战后,两军于官渡对峙,江东之主孙策有意北上,攻击曹操根据地许都,曹营众人皆感恐惧,但郭嘉研判孙策喜欢轻骑单出,必为刺客所害。果然,孙策在一次狩猎中被仇敌许贡的食客所杀。
200年,曹操大败袁绍。不久袁绍死去,曹操出兵讨伐袁绍儿子袁谭、袁熙、袁尚,节节胜利,众人都认为应该乘胜追击,唯独郭嘉则认为应退兵,令其自相残杀,曹操从计,南击刘备。袁谭、袁尚果因争夺冀州而开战。可是袁谭为袁尚所败,出走平原,并派遣辛毗向曹操求降。曹操便进攻邺城,将袁尚赶向北走。不久曹军又击败袁谭,平定冀州。郭嘉被封为洧阳亭侯。
曹操继续北上,讨伐袁尚及外族乌桓,曹营中都怕荆州的刘表会派刘备偷击许都,但郭嘉又认为刘表与刘备实是不和,所以应尽快解决北方事宜,更建言要兵贵神速,宜留辎重,轻骑兼程,出其不意,果然大破敌军,斩杀蹋顿,一路追杀袁尚。袁熙、袁尚前去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公孙康将他们杀死,表示归附曹操,曹操成功统一北方。
惜哉奉孝
当曹操自柳城北还时,郭嘉得了重病,曹操非常担心,不断前去探望。可惜,郭嘉回天乏术,死时三十八岁。曹操到其丧礼时,大感哀痛,对荀攸等说:“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各位年纪都是我的一辈,唯独奉孝最幼少。当天下定了后,想嘱托他后事,但他中年夭折,真是天命呀!)”谥郭嘉为贞侯。208年,曹操于赤壁之战大败,大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而后也经常怀念起他,如“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262年,因功而受到曹奂于曹操庙庭祭祀的礼遇。
特征
郭嘉体弱多病,行为不太检点,就算被陈群检举,但仍不作改变,不过曹操爱惜郭嘉的才能而不加责备。看其弱冠后隐居,可见他喜爱不受拘束。此外他有远见,对他人的心理与性格都能推测清楚,如刘表、刘备、孙策、袁绍、袁谭、袁尚等都被其推测过,极其准确,又能精确的表达事情,曹操也大赞他“唯奉孝为能知孤意。”
家庭
子
郭奕,郭嘉之子,继嗣。任太子文学,早卒。
孙
郭深,郭奕之子,继嗣。
郭敞,有才识,任散骑常侍。
曾孙
郭猎,郭深之子,继嗣。
评价
三国志评曰:“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曹操:“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唯奉孝为能知孤意。”、“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曹操表郭嘉:“臣闻褒忠宠贤,未必当身,念功惟绩,恩隆后嗣。是以楚宗孙叔,显封厥子;岑彭既没,爵及支庶。故军祭酒郭嘉,忠良渊淑,体通性达。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自在军旅,十有余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东擒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桓,震威辽东,以枭袁尚。虽假天威,易为指麾,至于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由嘉。方将表显,短命早终。上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丧失奇佐。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户,褒亡为存,厚往劝来也。”、 “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
曹操书信给荀彧,追思郭嘉:“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难,皆共罹之。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凝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悲痛伤心。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于人。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此为不但见计之忠厚,必欲立功分,弃命定。事人心乃尔,何得使人忘之!”
---
三国志/卷14
郭嘉字奉孝,颖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先是时,颖川戏志才,筹划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颖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语在《荀攸传》。
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宫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又从攻谭于南皮,冀州平。封嘉洧阳亭侯。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惧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大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太祖曰:「难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天折,命也夫!」乃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谥曰贞侯。子奕嗣。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初,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奕为太子文学,早薨。子深嗣。深薨,子猎嗣。
郭嘉
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阴翟(今河南禹县)人,东汉末年曹操手下著名军事家、谋士。
郭嘉初投袁绍,袁绍对其非常恭敬。郭嘉住数十日后,对袁绍谋士辛评、郭图说:“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还说:“吾将更举以求主,子盍去乎!”二人却说:“袁氏有恩德于天下,人多归之,且今最强,去将何之”(《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二》)!郭嘉知二人还没发现到袁绍的短处,不再多言,遂离绍而去。
起初,颍川名士戏志才为曹操谋士,曹操对他甚为器重。无奈戏志才早逝,曹操便写信给谋士荀彧,书中说:“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颖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荀彧见信后,向曹操推荐了郭嘉。曹操召见郭嘉,与其共论天下大事,高兴地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会见后,郭嘉也非常高兴地说:“真吾主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曹操遂任郭嘉为司空军祭酒,时为建安元年(196年)。自此,郭嘉以多谋善断而深得曹操倚用。
同年,吕布以辕门射戟的方式解救了刘备,刘备不久便又得兵万余人,引起吕布妒恨,率兵攻打刘备。刘备逃走,归降曹操,曹操待其甚厚,让刘备豫州牧。有人对曹操说:“备有英雄之志,今不早图,后必为患。”曹操问郭嘉该当如何,郭嘉说:“有是。然公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诚杖信以招俊杰,犹惧其未也。今备有英雄名,以穷归己而害之,是以害贤为名也。如此,则智士将自疑,回心择主,公谁与定天下乎!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也,不可不察。”曹操含笑而说:“君得之矣”(《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二》)!于是给刘备增兵增粮,派其至沛(今江苏沛县),收集散兵以对付吕布。
建安二年(197年),袁绍休书与曹操,辞语骄慢。曹操大怒,对荀彧、郭嘉曰:“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二人回答说:“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故羽虽强,终为所禽。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得策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也;绍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不为虚美,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也。”曹操笑着说:“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郭嘉又说:“绍方北击公孙瓒,可因其远征,东取吕布。若绍为寇,布为之援,此深害也。”荀彧说:“不先取吕布,河北未易图也。”曹操操说:“然。吾所惑者,又恐绍侵扰关中,西乱羌、胡,南诱蜀、汉,是我独以兖、豫抗天下六分之五也。为将奈何?”荀彧说:“关中将帅以十数,莫能相一,唯韩遂、马腾最强。彼见山东之争,必备拥众自保,今若抚以恩德,遣使连和,虽不能久安,比公安定山东,足以不动。侍中、尚书仆射钟繇有智谋,若属以西事,公无忧矣”(《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二》)。曹操于是上表封钟繇为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钟繇至长安,移书写信给韩遂、马腾等,二人遂各遣子入京为人质。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征讨吕布。吕布败退固守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曹军久攻不克,将士疲惫,曹操想罢兵撤退。郭嘉与荀攸指出:“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夫陈宫有智而迟,今及布气之未复,宫谋之未定,进急攻之,布可拔也”(《三国志·魏书·荀攸传》)。曹操点头称是,于是,曹军乃引沂水、泗水灌城。经月余,吕布更加困迫。十二月,吕布部将侯成、宋宪、魏续等叛变,引曹军攻入下邳,吕布被围在白门楼,被迫投降。曹操下令诛杀吕布、陈宫、高顺等,传首许都,凯旋班师。此役,曹操歼灭了劲敌吕布,为扫灭袁绍等割据势力,完成统一北方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建安四年(199年),曹操奉迎汉献帝迁都许昌(今河南许昌东)后,独掌军政大权,总揽朝政,皇帝成为傀儡。车骑将军董承接受皇帝衣带诏,与刘备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服等,密谋除掉曹操。刘备恐曹操猜忌,欲伺机脱离曹操控制,趁右将军袁术溃败,主动请求跟大将朱灵前去截击。郭嘉、程昱、董昭等闻后,都说:“备不可遣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曹操后悔,立即派人去追,已然不及。后袁术南逃寿春(今安徽寿县),朱灵班师回朝。十二月,刘备乘曹操部署对袁绍作战之时,袭斩徐州(治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刺史车胄,又击败曹操派去讨伐的司马长史刘岱军,据有徐州、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等地,背叛曹操,响应袁绍。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车骑将军董承等企图刺杀曹操的计划泄露,董承、王服、种辑皆被屠灭三族,唯参与密谋的刘备侥幸逃脱,且势力越来越大。曹操欲亲自征讨刘备,部将们担心袁绍从背后攻击,都进言说:“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曹操则说:“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郭嘉也认为:“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三》)。曹操为剪除后患,遂亲率大军东征刘备。冀州别驾田丰劝说袁绍,乘机袭击曹操后方,袁绍却以幼子重病为由不肯出兵。刘备惊悉曹操军将至,亲率数十骑出城观察,果然望见曹军旌旗,只得仓猝应战,被曹军击溃,刘备妻子被俘。曹操接着攻陷下邳,迫降刘备部将关羽,又进击依附刘备的昌稀等,将其击破。刘备逃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投奔袁绍,逐渐收集溃散的残兵败将,成为袁绍大举攻曹的力量。此战,曹操迅速击溃刘备,避免了在官渡之战中两面作战的局面。
自兴平二年(195年)起,孙策从袁术处借兵,渡江征讨江东(参见孙策平江东之战),至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已尽得江东之地,成为割据一方的豪强。此时孙策闻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欲率军渡江北袭许昌。曹军皆惊,唯郭嘉说:“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孙策果被郭嘉言中,后为刺客所杀。
同年,郭嘉随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建安七年(201年)5月,袁绍因军败愤愧呕血而亡,少子袁尚继大将军及冀州牧位,令长子袁谭率少数兵力防守黎阳。九月,曹军渡黄河攻黎阳,谭请增兵,尚恐谭兵多后夺其权,遂自率军来援,与曹军相持于黎阳。
建安八年(203年)二月,曹军发起总攻,大战于黎阳城下,袁军战败,袁尚、袁谭弃城逃邺,曹军占领黎阳。四月,曹操进军邺城,为充实军粮,抢收小麦。袁军乘机发起反击,曹军小挫。曹操本拟重新组织攻城。郭嘉认为:“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曹操纳其计。五月,撤军返许昌(今河南许昌东),留部将贾信屯兵黎阳,监视袁军。
建安九年(203年),袁尚、袁谭果然发起内讧,袁谭为袁尚所败,派辛毗向曹操乞降。曹操遂以支援袁谭为名,攻打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七月,袁尚军溃散逃往中山(今河北定州),辎重尽为曹军所获。邺城守军闻汛瓦解。十月,袁尚势力基本上为曹操所消灭。
在曹操围攻邺城时,原已归降曹操的袁谭,又背叛曹操,乘机攻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间等地,并进攻逃至中山(今河北定州)的袁尚,迫使袁尚再逃故安(今河北易县东固安),投奔幽州(治今北京城西南)刺史袁熙。袁谭收袁尚残部,驻扎龙凑(今山东平原东南)。曹操在击垮袁尚后,按各个击破的方针,以袁谭背盟为借口,出兵进攻袁谭。建安十年(204年)正月,曹操进攻南皮,大破袁军,占领南皮,袁谭出逃,被曹军追上杀死。袁谭所属各郡、县尽归顺曹操。郭嘉对曹操说:“多辟青、冀、幽、并名士以为掾属,使人心归附”(《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四》)。曹操为安抚地方,采纳了郭嘉的建议,稳定了统治。冀州平定,郭嘉因攻被封为洧阳亭侯。
时辽西少数民族乌桓部落乘中原战乱,掳迁汉族边民10余万户。曹操取冀州,杀袁谭后,袁熙、袁尚逃往乌桓,二者联结,不断侵扰边境。曹操为统一北方,于建安十二年(207年)秋,开始远征乌桓的作战。刘备闻讯,立即赶往荆州,劝刘表趁曹操北征乌桓之机夺取许都(今河南许昌东),迎献帝,兴汉室。曹操甚为担心,诸将皆说:“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唯郭嘉认为:“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惧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曹操听罢,茅塞顿开,遂立即挥师北上,进至易(今河北雄县西北)时,郭嘉又献策说:“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曹操依计而行,亲率轻骑兵,昼夜兼程,疾速行军。在白狼山(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东境白鹿山)歼灭乌桓主力和袁尚、袁熙残余势力,斩蹋顿及名王以下10余人,俘虏20余万人(参见白狼山之战)。袁尚、袁熙投奔辽东郡太守公孙康。曹操再次采纳谋士郭嘉之计,没有继续追击,而是坐观局势,声言等待公孙康把二袁首级送来。九月,曹操从柳城撤军,不久,果然公孙康伏杀袁尚、袁熙及辽东单于速濮丸。
至此,曹操逐袁术、败张绣、灭吕布、破袁绍、击刘备,又北征乌桓(参见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国北方只剩荆州刘氏。
郭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曹操说:“难奉孝为能知孤意”(《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在北征途中,郭嘉染病,回师不久逝世,年仅38岁。曹操哀痛不已,对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三国志·郭嘉传》)!乃表告天下:“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于是上表谥郭嘉为贞侯,其子郭奕嗣。
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慨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当初,陈群责怪郭嘉不治行检,多次在朝中控诉郭嘉,郭嘉却神色自若。曹操则更加重用郭嘉,而陈群能持正,曹操也很高兴。
点评:郭嘉身为谋士,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壮志未踌,实为可惜。
三国志评曰: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曹操表郭嘉「闻褒忠宠贤,未必当身,念功惟绩,恩隆后嗣。是以楚宗孙叔,显封厥子;岑彭既没,爵及支庶。故军祭酒郭嘉,忠良渊淑(淑:大都指女人的善、美 BY国语日报字典),体通性达。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自在军旅,十有余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东擒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桓,震威辽东,以枭袁尚。虽假天威,易为指麾,至於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由嘉。方将表显,短命早终。上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连毒恨这个字眼都出现了,可见其心目中的重要性)丧失奇佐。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户,褒亡为存,厚往劝来也。」
曹操因为痛失军师而频频书信给荀彧,追思郭嘉:「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难,皆共罹之。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凝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悲痛伤心。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白话来说就是郭嘉是少数能够完全理解、谅解曹操的贤内助),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於人。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因为郭嘉不能去南方,所以主公平天下都是往北方平的,真疼军师呀)。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此为不但见计之忠厚,必欲立功分,弃命定。事人心乃尔,何得使人忘之!」
三国志记载: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傅子曰:嘉少有远量。汉末天下将乱。自弱
冠匿名迹,密交结英隽,不与俗接,故时人多莫知,惟识达者奇之。年二十七,
辟司徒府。】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
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
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於是遂去之。先是时,颍川
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
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 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
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
祭酒。【傅子曰:太祖谓嘉曰:“本初拥冀州之众,青、并从之,地广兵强,而
数为不逊。吾欲讨之,力不敌,如何?”对曰:“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
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虽兵强,无
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
此义胜二也。汉末政失於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
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
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
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
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
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
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於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於大事,
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
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绍是非不可知,
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
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太祖笑曰:“如卿所
言,孤何德以堪之也!”嘉又曰:“绍方北击公孙瓒,可因其远征,东取吕布。
不先取布,若绍为寇,布为之援,此深害也。”太祖曰:“然。”】
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
之,遂禽布。语在荀攸传。【傅子曰:太祖欲引军还,嘉曰:“昔项籍七十馀战,
未尝败北,一朝失势而身死国亡者,恃勇无谋故也。今布每战辄破,气衰力尽,
内外失守。布之威力不及项籍,而困败过之,若乘胜攻之,此成禽也。”太祖曰:
“善。”魏书曰:刘备来奔,以为豫州牧。或谓太祖曰:“备有英雄志,今不早
图,后必为患。”太祖以问嘉,嘉曰:“有是。然公提剑起义兵,为百姓除暴,
推诚仗信以招俊杰,犹惧其未也。今备有英雄名,以穷归己而害之,是以害贤为
名,则智士将自疑,回心择主,公谁与定天下?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
安危之机,不可不察!”太祖笑曰:“君得之矣。”傅子曰:初,刘备来降,太
祖以客礼待之,使为豫州牧。嘉言于太祖曰:“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
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
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是时,太祖奉天子以号令天下,
方招怀英雄以明大信,未得从嘉谋。会太祖使备要击袁术,嘉与程昱俱驾而谏太
祖曰:“放备,变作矣!”时备已去,遂举兵以叛。太祖恨不用嘉之言。案魏书
所云,与傅子正反也。】
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於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
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
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
必死於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傅子曰:太祖欲速征刘备,
议者惧军出,袁绍击其后,进不得战而退失所据。语在武纪。太祖疑,以问嘉。
嘉劝太祖曰:“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此
存亡之机,不可失也。”太祖曰:“善。”遂东征备。备败奔绍,绍果不出。臣
松之案武纪,决计征备,量绍不出,皆出自太祖。此云用嘉计,则为不同。又本
传称【自】嘉料孙策轻佻,必死於匹夫之手,诚为明於见事。然自非上智,无以
知其死在何年也。今正以袭许年死,此盖事之偶合。】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
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
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
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
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又从攻谭
於南皮,冀州平。封嘉洧阳亭侯。【傅子曰:河北既平,太祖多辟召青、冀、幽、
并知名之士,渐臣使之,以为省事掾属。皆嘉之谋也。】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
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
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
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
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
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
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
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
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嘉深通有算略,达於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
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
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乃
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
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
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魏书载太祖表曰:“臣闻褒忠宠贤,未必当身,
念功惟绩,恩隆后嗣。是以楚宗孙叔,显封厥子;岑彭既没,爵及支庶。故军祭
酒郭嘉,忠良渊淑,体通性达。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自
在军旅,十有馀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东禽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
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丸,震威辽东,以枭袁尚。虽假天威,易为指麾,
至於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由嘉。方将表显,短命早终。上为朝廷悼
惜良臣,下自毒恨丧失奇佐。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户,褒亡为存,厚往劝来也。”】
谥曰贞侯。子奕嗣。【魏书称奕通达见理。奕字伯益,见王昶家诫。】
后太祖征荆州还,於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傅子曰:太祖又云:“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初,陈群非嘉不
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傅子
曰:太祖与荀彧书,追伤嘉曰:“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
难,皆共罹之。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凝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
悲痛伤心。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
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又与彧书曰:“追惜奉孝,不能去
心。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於人。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
不生还’。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此为不但见计之忠厚,必欲立功分,弃命
定。事人心乃尔,何得使人忘之!”】奕为太子文学,早薨。子深嗣。深薨,子
猎嗣。【世语曰:嘉孙敞,字泰中,有才识,位散骑常侍。】
曹操表版本一: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
曹操表版本二:臣闻褒忠宠贤,未必当身,念功惟绩,恩隆后嗣。是以楚宗孙叔,显封厥子;岑彭既没,爵及支庶。故军祭酒郭嘉,忠良渊淑,体通性达。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自在军旅,十有馀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东禽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丸,震威辽东,以枭袁尚。虽假天威,易为指麾,至於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由嘉。方将表显,短命早终。上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丧失奇佐。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户,褒亡为存,厚往劝来也。
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阴翟(今河南禹县)人,东汉末年曹操手下著名军事家、谋士。
郭嘉初投袁绍,袁绍对其非常恭敬。郭嘉住数十日后,对袁绍谋士辛评、郭图说:“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还说:“吾将更举以求主,子盍去乎!”二人却说:“袁氏有恩德于天下,人多归之,且今最强,去将何之”(《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二》)!郭嘉知二人还没发现到袁绍的短处,不再多言,遂离绍而去。
起初,颍川名士戏志才为曹操谋士,曹操对他甚为器重。无奈戏志才早逝,曹操便写信给谋士荀彧,书中说:“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颖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荀彧见信后,向曹操推荐了郭嘉。曹操召见郭嘉,与其共论天下大事,高兴地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会见后,郭嘉也非常高兴地说:“真吾主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曹操遂任郭嘉为司空军祭酒,时为建安元年(196年)。自此,郭嘉以多谋善断而深得曹操倚用。
同年,吕布以辕门射戟的方式解救了刘备,刘备不久便又得兵万余人,引起吕布妒恨,率兵攻打刘备。刘备逃走,归降曹操,曹操待其甚厚,让刘备豫州牧。有人对曹操说:“备有英雄之志,今不早图,后必为患。”曹操问郭嘉该当如何,郭嘉说:“有是。然公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诚杖信以招俊杰,犹惧其未也。今备有英雄名,以穷归己而害之,是以害贤为名也。如此,则智士将自疑,回心择主,公谁与定天下乎!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也,不可不察。”曹操含笑而说:“君得之矣”(《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二》)!于是给刘备增兵增粮,派其至沛(今江苏沛县),收集散兵以对付吕布。
建安二年(197年),袁绍休书与曹操,辞语骄慢。曹操大怒,对荀彧、郭嘉曰:“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二人回答说:“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故羽虽强,终为所禽。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得策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也;绍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不为虚美,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也。”曹操笑着说:“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郭嘉又说:“绍方北击公孙瓒,可因其远征,东取吕布。若绍为寇,布为之援,此深害也。”荀彧说:“不先取吕布,河北未易图也。”曹操操说:“然。吾所惑者,又恐绍侵扰关中,西乱羌、胡,南诱蜀、汉,是我独以兖、豫抗天下六分之五也。为将奈何?”荀彧说:“关中将帅以十数,莫能相一,唯韩遂、马腾最强。彼见山东之争,必备拥众自保,今若抚以恩德,遣使连和,虽不能久安,比公安定山东,足以不动。侍中、尚书仆射钟繇有智谋,若属以西事,公无忧矣”(《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二》)。曹操于是上表封钟繇为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钟繇至长安,移书写信给韩遂、马腾等,二人遂各遣子入京为人质。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征讨吕布。吕布败退固守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曹军久攻不克,将士疲惫,曹操想罢兵撤退。郭嘉与荀攸指出:“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夫陈宫有智而迟,今及布气之未复,宫谋之未定,进急攻之,布可拔也”(《三国志·魏书·荀攸传》)。曹操点头称是,于是,曹军乃引沂水、泗水灌城。经月余,吕布更加困迫。十二月,吕布部将侯成、宋宪、魏续等叛变,引曹军攻入下邳,吕布被围在白门楼,被迫投降。曹操下令诛杀吕布、陈宫、高顺等,传首许都,凯旋班师。此役,曹操歼灭了劲敌吕布,为扫灭袁绍等割据势力,完成统一北方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建安四年(199年),曹操奉迎汉献帝迁都许昌(今河南许昌东)后,独掌军政大权,总揽朝政,皇帝成为傀儡。车骑将军董承接受皇帝衣带诏,与刘备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服等,密谋除掉曹操。刘备恐曹操猜忌,欲伺机脱离曹操控制,趁右将军袁术溃败,主动请求跟大将朱灵前去截击。郭嘉、程昱、董昭等闻后,都说:“备不可遣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曹操后悔,立即派人去追,已然不及。后袁术南逃寿春(今安徽寿县),朱灵班师回朝。十二月,刘备乘曹操部署对袁绍作战之时,袭斩徐州(治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刺史车胄,又击败曹操派去讨伐的司马长史刘岱军,据有徐州、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等地,背叛曹操,响应袁绍。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车骑将军董承等企图刺杀曹操的计划泄露,董承、王服、种辑皆被屠灭三族,唯参与密谋的刘备侥幸逃脱,且势力越来越大。曹操欲亲自征讨刘备,部将们担心袁绍从背后攻击,都进言说:“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曹操则说:“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郭嘉也认为:“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三》)。曹操为剪除后患,遂亲率大军东征刘备。冀州别驾田丰劝说袁绍,乘机袭击曹操后方,袁绍却以幼子重病为由不肯出兵。刘备惊悉曹操军将至,亲率数十骑出城观察,果然望见曹军旌旗,只得仓猝应战,被曹军击溃,刘备妻子被俘。曹操接着攻陷下邳,迫降刘备部将关羽,又进击依附刘备的昌稀等,将其击破。刘备逃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投奔袁绍,逐渐收集溃散的残兵败将,成为袁绍大举攻曹的力量。此战,曹操迅速击溃刘备,避免了在官渡之战中两面作战的局面。
自兴平二年(195年)起,孙策从袁术处借兵,渡江征讨江东(参见孙策平江东之战),至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已尽得江东之地,成为割据一方的豪强。此时孙策闻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欲率军渡江北袭许昌。曹军皆惊,唯郭嘉说:“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孙策果被郭嘉言中,后为刺客所杀。
同年,郭嘉随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建安七年(201年)5月,袁绍因军败愤愧呕血而亡,少子袁尚继大将军及冀州牧位,令长子袁谭率少数兵力防守黎阳。九月,曹军渡黄河攻黎阳,谭请增兵,尚恐谭兵多后夺其权,遂自率军来援,与曹军相持于黎阳。
建安八年(203年)二月,曹军发起总攻,大战于黎阳城下,袁军战败,袁尚、袁谭弃城逃邺,曹军占领黎阳。四月,曹操进军邺城,为充实军粮,抢收小麦。袁军乘机发起反击,曹军小挫。曹操本拟重新组织攻城。郭嘉认为:“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曹操纳其计。五月,撤军返许昌(今河南许昌东),留部将贾信屯兵黎阳,监视袁军。
建安九年(203年),袁尚、袁谭果然发起内讧,袁谭为袁尚所败,派辛毗向曹操乞降。曹操遂以支援袁谭为名,攻打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七月,袁尚军溃散逃往中山(今河北定州),辎重尽为曹军所获。邺城守军闻汛瓦解。十月,袁尚势力基本上为曹操所消灭。
在曹操围攻邺城时,原已归降曹操的袁谭,又背叛曹操,乘机攻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间等地,并进攻逃至中山(今河北定州)的袁尚,迫使袁尚再逃故安(今河北易县东固安),投奔幽州(治今北京城西南)刺史袁熙。袁谭收袁尚残部,驻扎龙凑(今山东平原东南)。曹操在击垮袁尚后,按各个击破的方针,以袁谭背盟为借口,出兵进攻袁谭。建安十年(204年)正月,曹操进攻南皮,大破袁军,占领南皮,袁谭出逃,被曹军追上杀死。袁谭所属各郡、县尽归顺曹操。郭嘉对曹操说:“多辟青、冀、幽、并名士以为掾属,使人心归附”(《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四》)。曹操为安抚地方,采纳了郭嘉的建议,稳定了统治。冀州平定,郭嘉因攻被封为洧阳亭侯。
时辽西少数民族乌桓部落乘中原战乱,掳迁汉族边民10余万户。曹操取冀州,杀袁谭后,袁熙、袁尚逃往乌桓,二者联结,不断侵扰边境。曹操为统一北方,于建安十二年(207年)秋,开始远征乌桓的作战。刘备闻讯,立即赶往荆州,劝刘表趁曹操北征乌桓之机夺取许都(今河南许昌东),迎献帝,兴汉室。曹操甚为担心,诸将皆说:“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唯郭嘉认为:“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惧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曹操听罢,茅塞顿开,遂立即挥师北上,进至易(今河北雄县西北)时,郭嘉又献策说:“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曹操依计而行,亲率轻骑兵,昼夜兼程,疾速行军。在白狼山(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东境白鹿山)歼灭乌桓主力和袁尚、袁熙残余势力,斩蹋顿及名王以下10余人,俘虏20余万人(参见白狼山之战)。袁尚、袁熙投奔辽东郡太守公孙康。曹操再次采纳谋士郭嘉之计,没有继续追击,而是坐观局势,声言等待公孙康把二袁首级送来。九月,曹操从柳城撤军,不久,果然公孙康伏杀袁尚、袁熙及辽东单于速濮丸。
至此,曹操逐袁术、败张绣、灭吕布、破袁绍、击刘备,又北征乌桓(参见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国北方只剩荆州刘氏。
郭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曹操说:“难奉孝为能知孤意”(《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在北征途中,郭嘉染病,回师不久逝世,年仅38岁。曹操哀痛不已,对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三国志·郭嘉传》)!乃表告天下:“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于是上表谥郭嘉为贞侯,其子郭奕嗣。
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慨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当初,陈群责怪郭嘉不治行检,多次在朝中控诉郭嘉,郭嘉却神色自若。曹操则更加重用郭嘉,而陈群能持正,曹操也很高兴。
点评:郭嘉身为谋士,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壮志未踌,实为可惜。
三国志评曰: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曹操表郭嘉「闻褒忠宠贤,未必当身,念功惟绩,恩隆后嗣。是以楚宗孙叔,显封厥子;岑彭既没,爵及支庶。故军祭酒郭嘉,忠良渊淑(淑:大都指女人的善、美 BY国语日报字典),体通性达。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自在军旅,十有余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东擒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桓,震威辽东,以枭袁尚。虽假天威,易为指麾,至於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由嘉。方将表显,短命早终。上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连毒恨这个字眼都出现了,可见其心目中的重要性)丧失奇佐。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户,褒亡为存,厚往劝来也。」
曹操因为痛失军师而频频书信给荀彧,追思郭嘉:「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难,皆共罹之。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凝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悲痛伤心。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白话来说就是郭嘉是少数能够完全理解、谅解曹操的贤内助),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於人。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因为郭嘉不能去南方,所以主公平天下都是往北方平的,真疼军师呀)。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此为不但见计之忠厚,必欲立功分,弃命定。事人心乃尔,何得使人忘之!」
三国志记载: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傅子曰:嘉少有远量。汉末天下将乱。自弱
冠匿名迹,密交结英隽,不与俗接,故时人多莫知,惟识达者奇之。年二十七,
辟司徒府。】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
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
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於是遂去之。先是时,颍川
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
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 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
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
祭酒。【傅子曰:太祖谓嘉曰:“本初拥冀州之众,青、并从之,地广兵强,而
数为不逊。吾欲讨之,力不敌,如何?”对曰:“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
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虽兵强,无
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
此义胜二也。汉末政失於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
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
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
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
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
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
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於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於大事,
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
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绍是非不可知,
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
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太祖笑曰:“如卿所
言,孤何德以堪之也!”嘉又曰:“绍方北击公孙瓒,可因其远征,东取吕布。
不先取布,若绍为寇,布为之援,此深害也。”太祖曰:“然。”】
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
之,遂禽布。语在荀攸传。【傅子曰:太祖欲引军还,嘉曰:“昔项籍七十馀战,
未尝败北,一朝失势而身死国亡者,恃勇无谋故也。今布每战辄破,气衰力尽,
内外失守。布之威力不及项籍,而困败过之,若乘胜攻之,此成禽也。”太祖曰:
“善。”魏书曰:刘备来奔,以为豫州牧。或谓太祖曰:“备有英雄志,今不早
图,后必为患。”太祖以问嘉,嘉曰:“有是。然公提剑起义兵,为百姓除暴,
推诚仗信以招俊杰,犹惧其未也。今备有英雄名,以穷归己而害之,是以害贤为
名,则智士将自疑,回心择主,公谁与定天下?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
安危之机,不可不察!”太祖笑曰:“君得之矣。”傅子曰:初,刘备来降,太
祖以客礼待之,使为豫州牧。嘉言于太祖曰:“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
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
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是时,太祖奉天子以号令天下,
方招怀英雄以明大信,未得从嘉谋。会太祖使备要击袁术,嘉与程昱俱驾而谏太
祖曰:“放备,变作矣!”时备已去,遂举兵以叛。太祖恨不用嘉之言。案魏书
所云,与傅子正反也。】
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於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
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
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
必死於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傅子曰:太祖欲速征刘备,
议者惧军出,袁绍击其后,进不得战而退失所据。语在武纪。太祖疑,以问嘉。
嘉劝太祖曰:“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此
存亡之机,不可失也。”太祖曰:“善。”遂东征备。备败奔绍,绍果不出。臣
松之案武纪,决计征备,量绍不出,皆出自太祖。此云用嘉计,则为不同。又本
传称【自】嘉料孙策轻佻,必死於匹夫之手,诚为明於见事。然自非上智,无以
知其死在何年也。今正以袭许年死,此盖事之偶合。】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
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
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
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
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又从攻谭
於南皮,冀州平。封嘉洧阳亭侯。【傅子曰:河北既平,太祖多辟召青、冀、幽、
并知名之士,渐臣使之,以为省事掾属。皆嘉之谋也。】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
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
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
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
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
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
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
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
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嘉深通有算略,达於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
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
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乃
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
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
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魏书载太祖表曰:“臣闻褒忠宠贤,未必当身,
念功惟绩,恩隆后嗣。是以楚宗孙叔,显封厥子;岑彭既没,爵及支庶。故军祭
酒郭嘉,忠良渊淑,体通性达。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自
在军旅,十有馀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东禽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
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丸,震威辽东,以枭袁尚。虽假天威,易为指麾,
至於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由嘉。方将表显,短命早终。上为朝廷悼
惜良臣,下自毒恨丧失奇佐。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户,褒亡为存,厚往劝来也。”】
谥曰贞侯。子奕嗣。【魏书称奕通达见理。奕字伯益,见王昶家诫。】
后太祖征荆州还,於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傅子曰:太祖又云:“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初,陈群非嘉不
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傅子
曰:太祖与荀彧书,追伤嘉曰:“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
难,皆共罹之。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凝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
悲痛伤心。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
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又与彧书曰:“追惜奉孝,不能去
心。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於人。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
不生还’。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此为不但见计之忠厚,必欲立功分,弃命
定。事人心乃尔,何得使人忘之!”】奕为太子文学,早薨。子深嗣。深薨,子
猎嗣。【世语曰:嘉孙敞,字泰中,有才识,位散骑常侍。】
曹操表版本一: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
曹操表版本二:臣闻褒忠宠贤,未必当身,念功惟绩,恩隆后嗣。是以楚宗孙叔,显封厥子;岑彭既没,爵及支庶。故军祭酒郭嘉,忠良渊淑,体通性达。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自在军旅,十有馀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东禽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丸,震威辽东,以枭袁尚。虽假天威,易为指麾,至於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由嘉。方将表显,短命早终。上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丧失奇佐。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户,褒亡为存,厚往劝来也。
一个可以和诸葛亮比的智者,我感觉他的能力应该不在诸葛亮之下
占个位置,明天来说
正所谓时事出英杰,三国时代的人物可能是真实的故事,也可能是危言耸听夸张的描述,我研究过三国,他们的思想主张并不是当代所能想的到的.因为他们的思想是受当时特定环境影响而产生的...至于咱们这些后人只能是望而兴叹...
一个可以和诸葛亮比的智者`天生奇才
晕 知道大概就行了写那么多
晕 知道大概就行了写那么多
三国演义智慧的读书笔记演讲稿 跪求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三分钟的演讲稿 不用太长,高一水平,记住是三国的智慧,是演讲稿,我还有100分,有用的我全给了!非原创的一律无视掉,要快,200分给最快最好,又是原创的。篇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三、人物与线索
《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对细节的刻画,来体现人物鲜明的特点。如,写张飞,第七十回中,作者对张飞使了一个小心眼智败张郃的战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与描写,与此同时又加入了一段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更显出了诸葛亮的智谋高超。
《三国演义》能够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就是因为作者在用笔上不仅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插叙、倒叙,还有作者采用了沿线索来记叙的文学手法。《三国演义》的主线索就是蜀汉政权的建立以及灭亡直至三分归晋的过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线索。如,赤壁之战时期,作者是从刘备、孙权、曹操三条线索来展开叙述的。而这三条线索有互有联系,不会在一个章节之中只叙述一条或两条线索,这样交织进行,就会让读者感到很连贯,而不是只读一条线索的冗长与乏味。
四、封建与王道
《三国演义》中表现的一个政治思想观就是倡导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与仁政。《三国演义》中的一大部分虚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表现这种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胆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义”的艺术形象。
首先是诸葛亮。《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特别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
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胆识谋略、能随机应变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势,就是因为它重视实践。如,在曹操攻占荆州,领兵南下时,诸葛亮曾向孙权分析当时形势,预计到曹操必败,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战争之前就已经对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弱点作了比较的缘故。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我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料知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然而,在更多的章节中,作者却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如,诸葛亮的几次“夜观天相”,几次“锦囊妙计”。而在“七星坛祭风”,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
关羽也是《三国演义》中着力描写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关羽也从《三国志》中的一名与赵云、黄忠地位相同的武将,变成了《三国演义》中勇猛忠义的大英雄。《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了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三国演义》后,关羽就成为完全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关羽在民间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者曾经几次封其为“大帝”,到处为其立庙。这就清楚的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此外,也是为了提倡为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作者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此外,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由此可知,《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
五、诗词与歌赋
《三国演义》的另一大成功便是引入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虽然数量比《红楼梦》中要少,但是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一部分诗词是为了表达情感而引入的,另一部分则是出现在人物的吟唱中或笔下。如,“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第三十七回),此乃文中诸葛亮所作。又如,“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第四十五回),此乃后人叹曹操中计误杀蔡瑁、张允之事。篇头词“临江仙”,气势磅礴,让读者感到一股浩然之气;读过之后,更有一种意犹未尽、引人入胜的感觉。篇尾诗“古风”,则把三国一个世纪的兴衰成败、长达66万字的文字概括成仅300余字的长篇叙事诗。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它却像一片押韵的后记一般,带领读者重温三国风云。其最后几句,更是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四大名著中仅次于《红楼梦》的精品小说。虽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但是它留给中华民族的意义是深远的。
篇二: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是由明朝文学大家罗贯中根据当时所流行的话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绍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争霸天下的野心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吴这三国交织而成,其中,以蜀汉为主体,所以,作者对蜀汉中的主角包括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则是赞赏有加,对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则是以贬居多。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奇书之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亦是章回小说之一,所以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评价,其中,有许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死孔明吓退活仲达等……,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有。
一、「过五关斩六将」:当时关羽因为要保护二位嫂嫂及侄儿的情况下,不得已只好屈服于曹军之下,但关羽虽处在曹营下,却无时无刻地挂念的大哥,时时打听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关羽终于知道大哥现处在河北袁绍那里,他赶快提刀跨马护送着两位嫂嫂及随行的女眷们乘车,到了东岭关口,因偏将孔秀执意要请示曹丞相之后,此时,关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两半,消息传到洛阳 ,虽洛阳守将韩福和孟垣商量对策,但哪里是关羽的对手,两人都被关羽所劈死,像这样,关羽一连闯过五个关口,杀了六员守将, 才渡过黄河,他虽然感到有些愧对曹操,但此时的他只想赶快和大哥碰面,杀了这么多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二、「的芦救主」:此时,刘备虽然对刘表的召请,心里感到疑惧,但又不得不去,所以,刘备便带着赵云,跨着的卢,向襄阳出发,蔡瑁装得非常恭谨,到了第二天早上,荆襄九郡四十二州县的文武官吏,开始参加刘备代替刘表主持的「丰年大宴」,赵云非常小心的跟在刘备身旁,于是,蔡瑁又设下计策,把赵云支开,等到酒过三巡之后,伊藉执着酒杯,个人总结走近刘备席前,悄悄地向他说过:「蔡瑁想要杀你,你赶快从西门逃走吧!」于是,刘备立即跨上的卢向西门逃出去,但没想到走不到几里路,前面有一条又深又急的河,此时,刘备只好向急流中跨下去,这时,刘备嘴里喃喃地念道:“的卢,你要救我!”的卢好像是听懂他话似的,奋力窜起来,使刘备脱离了险境。
这二则故事使我受到了启发,(一)是让我感受到关公的重义气,即使大哥在天涯海角,只要有消息,也要把两位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身外,一切以两位嫂嫂的安全为重;
(二)是让我感受到人不可只注重外表,认为它是坏的而舍弃它,就像是的卢一样,纵使它是会克主的,但刘备却不在意它,可能是刘备的仁心感动了的卢马,所以,在主人最危急之时,它无克主反而是救了主人一命。
看完三国演义,才感觉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写作能力,罗贯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关羽的义、张飞的直、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让读者都与故事的剧情融合为一体,随着故事剧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国演义」因为属于章回小说,故事具有连续性,让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故事编排得宜,紧张刺激,使人有一种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处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乱世之中,「三国演义」不仅是在当时有一种象征的功用,也是令一种体制的创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说的典范之一,所以,「三国演义」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书,每阅读一次,就感觉多了一次不同的体验,文学素养也提升了许多。
篇三: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闲来无事,捧起一卷《三国演义》,阅读之余被描写的已经很熟悉的情节再次吸引,决定重温那一段脍炙人口的风云故事。数天之后感慨颇深,记录下来,也算是收获。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下面我最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214和217年连续下了三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最值得我欣赏,是他那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篇四:
《三国演义》一书,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 现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操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篇五:
《三国演义》读后感
在短短的寒假中,我读了好多书,其中,我觉得最有意义的是《三国演义》。
这部书内容主要讲的是蜀、魏、吴三国纷争的故事。它叙述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到西晋太康元年三国统一为止。描写了近百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展示了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在书中,我知道了有像诸葛亮一样足智多谋的人,也有像董卓一样恶贯满盈的人,更有像周瑜一样小心眼的人。在《三国演义》的人物中我最欣赏的要数诸葛亮了,他通天文、知地理,不管别人有什么计谋都瞒不了他。他能利用自然环境及气候变化来完成用兵之计。而且,他还是一个大度惜才的人,曾经七次生擒孟获,而每次都因孟获不服而放走他,直到第七次才使孟获心服口服而最终投靠了诸葛亮
在书中,我觉得最精彩的故事是《草船借箭》。由于诸葛亮聪明博学,用兵如神,这便使周瑜非常的嫉妒,心怀诡计,他把诸葛亮看作是东吴一患,要找借口害他,于是对诸葛亮说在水上打仗最好的兵器是箭,这当时没有造箭的条件下却要他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弓箭,如果完不成就要严惩。但诸葛亮却胸有成竹凭他的智慧和学识,在三天内向曹操“借”了十万余支箭¬¬,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读完《三国演义》之后,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成为一个能像诸葛亮一样博学多才、聪明能干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
篇六: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为罗贯中所编写。这本书已家喻户晓,但是我初次拿着到这本书,看着看着,被里面的情节、人物深深吸引着,打动着,令我爱不释手。
孔明一生铺佐明君,为国家着想,任劳任怨,从来没有过什么要求。他常常协助使自己的国家打了胜仗,是一个出色而又尽心尽力的军师。可孔明真是不幸,偏偏遇上了一个软弱无能的阿斗皇帝,才到54岁就活活的累死了。这个名副其实的无能阿斗皇帝,还把人害死了,真是不应该呀!
刘备、关羽、张飞是在桃园结义的生死兄弟。他们在讨伐黄巾起义军胜利后,却只得了一个小小的芝麻官,真是老天无眼哪!后来,靠公孙瓒大人他们才任平原县的县令。他们三个人都是英雄豪杰。刘备是皇室后代,父亲是中山靖王,他有心去投军,为天下百姓着想;关羽也是英雄,他因为愤愤不平,而杀了家乡的解良恶霸,所以也来投军;张飞虽然说是个急性子,但是他从不向无能的人投靠,对自己的结义大哥二哥听命是从,也为百姓着想。所以,他们三人就像现代中人们的公仆,为人民服务。
其实,《三国演义》中的大人物、大豪杰、大英雄还有很多很多,多得触手可及。这些人物很值得我们学习。
平时,我不太喜欢帮助别人,如果别人遇到了难题,我就不太喜欢帮助别人,但是我看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之后,就不这么做了,好像自己变得开朗大方起来。我觉得我们应该像英雄人物一样,全心全意帮助别人,保家卫国,无私奉献,具有大无畏的精神,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读了《三国演义》之后,我觉得我似乎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样自私自利了。这本书真是知识的源泉!
篇七: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100个英雄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关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时,他因带着二嫂,所以才降汉。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保护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马”时,便立即骑着这匹“赤兔马”又去找刘备了。在山下遇见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带回去,真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好汉。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他不但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卧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我认为都不如孔明,但是他们都对刘备忠心耿耿。吴国,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
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忠义,也应该要有诚信吧。如果一个人把现实生活中最为宝贵的诚信也丢掉了,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金钱、地位、官职?这些都是次要的。诚信是一个人的永久身份证,如果没有了诚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点点,你不会难过吗?这些又岂是金钱、地位、官职能弥补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个缺点多的不胜枚举的人吧!所以,让我们打开诚信的大门,用我们永久的身份证去面对人生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三、人物与线索
《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对细节的刻画,来体现人物鲜明的特点。如,写张飞,第七十回中,作者对张飞使了一个小心眼智败张郃的战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与描写,与此同时又加入了一段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更显出了诸葛亮的智谋高超。
《三国演义》能够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就是因为作者在用笔上不仅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插叙、倒叙,还有作者采用了沿线索来记叙的文学手法。《三国演义》的主线索就是蜀汉政权的建立以及灭亡直至三分归晋的过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线索。如,赤壁之战时期,作者是从刘备、孙权、曹操三条线索来展开叙述的。而这三条线索有互有联系,不会在一个章节之中只叙述一条或两条线索,这样交织进行,就会让读者感到很连贯,而不是只读一条线索的冗长与乏味。
四、封建与王道
《三国演义》中表现的一个政治思想观就是倡导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与仁政。《三国演义》中的一大部分虚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表现这种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胆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义”的艺术形象。
首先是诸葛亮。《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特别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
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胆识谋略、能随机应变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势,就是因为它重视实践。如,在曹操攻占荆州,领兵南下时,诸葛亮曾向孙权分析当时形势,预计到曹操必败,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战争之前就已经对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弱点作了比较的缘故。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我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料知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然而,在更多的章节中,作者却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如,诸葛亮的几次“夜观天相”,几次“锦囊妙计”。而在“七星坛祭风”,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
关羽也是《三国演义》中着力描写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关羽也从《三国志》中的一名与赵云、黄忠地位相同的武将,变成了《三国演义》中勇猛忠义的大英雄。《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了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三国演义》后,关羽就成为完全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关羽在民间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者曾经几次封其为“大帝”,到处为其立庙。这就清楚的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此外,也是为了提倡为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作者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此外,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由此可知,《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
五、诗词与歌赋
《三国演义》的另一大成功便是引入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虽然数量比《红楼梦》中要少,但是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一部分诗词是为了表达情感而引入的,另一部分则是出现在人物的吟唱中或笔下。如,“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第三十七回),此乃文中诸葛亮所作。又如,“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第四十五回),此乃后人叹曹操中计误杀蔡瑁、张允之事。篇头词“临江仙”,气势磅礴,让读者感到一股浩然之气;读过之后,更有一种意犹未尽、引人入胜的感觉。篇尾诗“古风”,则把三国一个世纪的兴衰成败、长达66万字的文字概括成仅300余字的长篇叙事诗。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它却像一片押韵的后记一般,带领读者重温三国风云。其最后几句,更是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四大名著中仅次于《红楼梦》的精品小说。虽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但是它留给中华民族的意义是深远的。
篇二: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是由明朝文学大家罗贯中根据当时所流行的话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绍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争霸天下的野心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吴这三国交织而成,其中,以蜀汉为主体,所以,作者对蜀汉中的主角包括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则是赞赏有加,对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则是以贬居多。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奇书之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亦是章回小说之一,所以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评价,其中,有许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死孔明吓退活仲达等……,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有。
一、「过五关斩六将」:当时关羽因为要保护二位嫂嫂及侄儿的情况下,不得已只好屈服于曹军之下,但关羽虽处在曹营下,却无时无刻地挂念的大哥,时时打听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关羽终于知道大哥现处在河北袁绍那里,他赶快提刀跨马护送着两位嫂嫂及随行的女眷们乘车,到了东岭关口,因偏将孔秀执意要请示曹丞相之后,此时,关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两半,消息传到洛阳 ,虽洛阳守将韩福和孟垣商量对策,但哪里是关羽的对手,两人都被关羽所劈死,像这样,关羽一连闯过五个关口,杀了六员守将, 才渡过黄河,他虽然感到有些愧对曹操,但此时的他只想赶快和大哥碰面,杀了这么多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二、「的芦救主」:此时,刘备虽然对刘表的召请,心里感到疑惧,但又不得不去,所以,刘备便带着赵云,跨着的卢,向襄阳出发,蔡瑁装得非常恭谨,到了第二天早上,荆襄九郡四十二州县的文武官吏,开始参加刘备代替刘表主持的「丰年大宴」,赵云非常小心的跟在刘备身旁,于是,蔡瑁又设下计策,把赵云支开,等到酒过三巡之后,伊藉执着酒杯,个人总结走近刘备席前,悄悄地向他说过:「蔡瑁想要杀你,你赶快从西门逃走吧!」于是,刘备立即跨上的卢向西门逃出去,但没想到走不到几里路,前面有一条又深又急的河,此时,刘备只好向急流中跨下去,这时,刘备嘴里喃喃地念道:“的卢,你要救我!”的卢好像是听懂他话似的,奋力窜起来,使刘备脱离了险境。
这二则故事使我受到了启发,(一)是让我感受到关公的重义气,即使大哥在天涯海角,只要有消息,也要把两位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身外,一切以两位嫂嫂的安全为重;
(二)是让我感受到人不可只注重外表,认为它是坏的而舍弃它,就像是的卢一样,纵使它是会克主的,但刘备却不在意它,可能是刘备的仁心感动了的卢马,所以,在主人最危急之时,它无克主反而是救了主人一命。
看完三国演义,才感觉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写作能力,罗贯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关羽的义、张飞的直、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让读者都与故事的剧情融合为一体,随着故事剧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国演义」因为属于章回小说,故事具有连续性,让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故事编排得宜,紧张刺激,使人有一种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处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乱世之中,「三国演义」不仅是在当时有一种象征的功用,也是令一种体制的创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说的典范之一,所以,「三国演义」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书,每阅读一次,就感觉多了一次不同的体验,文学素养也提升了许多。
篇三: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闲来无事,捧起一卷《三国演义》,阅读之余被描写的已经很熟悉的情节再次吸引,决定重温那一段脍炙人口的风云故事。数天之后感慨颇深,记录下来,也算是收获。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下面我最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214和217年连续下了三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最值得我欣赏,是他那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篇四:
《三国演义》一书,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 现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操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篇五:
《三国演义》读后感
在短短的寒假中,我读了好多书,其中,我觉得最有意义的是《三国演义》。
这部书内容主要讲的是蜀、魏、吴三国纷争的故事。它叙述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到西晋太康元年三国统一为止。描写了近百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展示了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在书中,我知道了有像诸葛亮一样足智多谋的人,也有像董卓一样恶贯满盈的人,更有像周瑜一样小心眼的人。在《三国演义》的人物中我最欣赏的要数诸葛亮了,他通天文、知地理,不管别人有什么计谋都瞒不了他。他能利用自然环境及气候变化来完成用兵之计。而且,他还是一个大度惜才的人,曾经七次生擒孟获,而每次都因孟获不服而放走他,直到第七次才使孟获心服口服而最终投靠了诸葛亮
在书中,我觉得最精彩的故事是《草船借箭》。由于诸葛亮聪明博学,用兵如神,这便使周瑜非常的嫉妒,心怀诡计,他把诸葛亮看作是东吴一患,要找借口害他,于是对诸葛亮说在水上打仗最好的兵器是箭,这当时没有造箭的条件下却要他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弓箭,如果完不成就要严惩。但诸葛亮却胸有成竹凭他的智慧和学识,在三天内向曹操“借”了十万余支箭¬¬,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读完《三国演义》之后,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成为一个能像诸葛亮一样博学多才、聪明能干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
篇六: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为罗贯中所编写。这本书已家喻户晓,但是我初次拿着到这本书,看着看着,被里面的情节、人物深深吸引着,打动着,令我爱不释手。
孔明一生铺佐明君,为国家着想,任劳任怨,从来没有过什么要求。他常常协助使自己的国家打了胜仗,是一个出色而又尽心尽力的军师。可孔明真是不幸,偏偏遇上了一个软弱无能的阿斗皇帝,才到54岁就活活的累死了。这个名副其实的无能阿斗皇帝,还把人害死了,真是不应该呀!
刘备、关羽、张飞是在桃园结义的生死兄弟。他们在讨伐黄巾起义军胜利后,却只得了一个小小的芝麻官,真是老天无眼哪!后来,靠公孙瓒大人他们才任平原县的县令。他们三个人都是英雄豪杰。刘备是皇室后代,父亲是中山靖王,他有心去投军,为天下百姓着想;关羽也是英雄,他因为愤愤不平,而杀了家乡的解良恶霸,所以也来投军;张飞虽然说是个急性子,但是他从不向无能的人投靠,对自己的结义大哥二哥听命是从,也为百姓着想。所以,他们三人就像现代中人们的公仆,为人民服务。
其实,《三国演义》中的大人物、大豪杰、大英雄还有很多很多,多得触手可及。这些人物很值得我们学习。
平时,我不太喜欢帮助别人,如果别人遇到了难题,我就不太喜欢帮助别人,但是我看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之后,就不这么做了,好像自己变得开朗大方起来。我觉得我们应该像英雄人物一样,全心全意帮助别人,保家卫国,无私奉献,具有大无畏的精神,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读了《三国演义》之后,我觉得我似乎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样自私自利了。这本书真是知识的源泉!
篇七: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100个英雄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关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时,他因带着二嫂,所以才降汉。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保护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马”时,便立即骑着这匹“赤兔马”又去找刘备了。在山下遇见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带回去,真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好汉。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他不但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卧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我认为都不如孔明,但是他们都对刘备忠心耿耿。吴国,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
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忠义,也应该要有诚信吧。如果一个人把现实生活中最为宝贵的诚信也丢掉了,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金钱、地位、官职?这些都是次要的。诚信是一个人的永久身份证,如果没有了诚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点点,你不会难过吗?这些又岂是金钱、地位、官职能弥补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个缺点多的不胜枚举的人吧!所以,让我们打开诚信的大门,用我们永久的身份证去面对人生吧!
先说一点,这个我都是一字一字的打出来的,因为我也曾经被老师逼着写过作文,所以我很理解你,希望我能够帮助你,你看过觉得有需要改动的地方,就提出意见来哈。
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三国的智慧》
一提到三国,有许多的故事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
大家敬佩作者的文采,感受文学的力量,当然,也有很多人,都在这本书里面得到了很多的知识和智慧。
在明末清初,这本书作为兵书成为女真将领的必备书,做为提高将领素质的有效手段。
在三国中,最让人佩服的智者,就是诸葛亮,他甚至已成为了中国智慧的化身。
关于他的故事很多,和智慧有关的,大概是:
未出茅庐三分天下,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孙权,智激周瑜,草船借箭,七星台借东风,空城计,七擒孟获……………..
这些故事我们都知道,但是这些,只是在具体实施当中的具体应用。
诸葛亮的真正智慧恰恰被隐藏在字里行间,如果我们不去努力的体会,是感觉不到的。
一、我认为诸葛亮的大智慧主要有一下几点:
1.择主甚明
在三国群雄并起时,英雄辈出,在这么多的领袖当中,诸葛亮并没有挑花眼,他的哥哥在孙权手下,他的妻子和刘表的妻子有亲戚关系。他的朋友也都是当今名士,但是他并没有挑选其他人,而是敏锐的挑选了当时并不起眼的刘备,在那个时候刘备只是一个到处依附别人的弱小势力。而诸葛亮竟然早就预料到将来刘备会飞黄腾达。诸葛亮的第一智慧就是选中了一个潜力股,这个本事不是一般的。
而且他一入刘备军中就被重用,刘备说得到了诸葛亮就像如鱼得水。由此可见他不但被任用,而且被重用,这个重用就是诸葛亮眼光之所在。
2.事主甚忠
他对刘备一直是忠心有加。刘备临死托孤,说“如果我的儿子可以辅佐,你就辅佐,如果不行,你就随便看着办”。这是给他极大的信任的。但是诸葛亮一直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没有任何的篡位行径。
其实这是一笔账,前提就是蜀国很弱,最后必定灭亡:
如果他篡位了:
那么第一,他得到一个坏名声,遗臭万年;
第二,他将是亡国之君,他以皇帝的身份死后必然会遭到敌国的侮辱。
可是如果他没有篡位:
第一,他的忠心将会流传,万古流芳;
第二,亡国之君的帽子会戴在刘禅的头上,蜀国之亡的责任肯定是因为刘禅没有听取他的意见,昏庸无道,而诸葛亮的美名则是尽力辅佐,可惜没成功,让后人更加敬仰他;
由此看来,篡位是很不合算的。
3.但是诸葛亮也有智慧上的失误,这个失误也能给我很大的启发:
他的失误之处就是:不能让君主完全亲近他。
他总是一本正经的训教刘禅,张口闭口总是“先帝”如何如何,陛下“不宜”怎么怎么,“诚宜”(应该)怎么怎么。用老资格教训君主,谁都会不开心的。
据说刘禅出门旅游的权利都被他剥夺了。
其实他对待君主应该像朋友那样去亲近,去探讨君主心里到底在想什么,然后先迎合再提建议,这样才能上下一心,不应该总是训斥,动不动就是“我这是为你好”。看看历史书就知道,像管仲那样,齐桓公把全国的大权都交给他,让他随便弄,那才是人才呢。
从这里我们可以学习到:和人交朋友,要能容纳他的缺点,不要太较真,就算是给别人提意见,也要有方法,要委婉。这样才能和大家相处融洽,有一个好的人缘。
二、说完了诸葛亮,也该说说曹操了,一直以来曹操都是一个被曲解的人物,他也是很复杂的,有很多人都说他是奸臣,鲁迅却说他“至少是一个英雄”。
他的人生也有许多的智慧,当然,在小说上说是“狡猾”。
他的小聪明也很多:
小时候骗叔叔,哄袁绍,杀吕伯奢,割发代首,借粱官的头………….
他的智慧呢?
他的智慧是很了不起的,要不然也不会统一北方,最后成为“魏武帝”。
曹操的智慧所在:
1.严明执法
当年曹操在做小官的时候(洛阳北部尉)用五色的大棒严明法律,把犯法的宦官的叔叔打死,给老百姓出了一口气。堪称官吏典范。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下子就把自己的名称传扬了出去。
2.安于现状、能屈能伸
在天下大乱的初期,他是想过安稳日子的,曾经想“秋冬射猎,春夏读书”。有这样的才华却甘心隐居,是明哲保身的好办法。后来朝廷征召他做典军校尉,他从军后尽力为国效力,可以说他是能屈能伸的英杰。
3.首倡义兵、迎奉天子
董卓作乱,是他在山东首先号召大家征讨董卓,给他的“大忠”树立了一面旗帜,后来他又迎接天子来到许昌,给他的起兵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奉天子以讨不臣”,这是最高明的政治智慧。他就永远站立在了正义的立场上。
4.既往不咎
官渡之战过后,他发现在打仗时他手下有好多人都私自写信给袁绍,可是他并没有追究,而是把这些书信都销毁了,这样的举动给他很好的名声,大家都赞扬他的大度,其实这也是一笔账,可以算的清的:当初手下谋士结交袁绍只是为了有一个后路罢了,现在袁绍已死,他们没有了后路,大家只能跟着他打天下,烧掉书信正好可以使众人对他更加效忠。
5.有功给人、有过给己
打仗的时候如果胜利了,功劳是他手下将军的,如果是打了败仗,那么曹操就自己承担责任,比如在和张绣的战争中,他就把失败的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赤壁大战后他也没有追究别人的责任,只是认为自己太大意了,这样的做法,会赢得更多人心,来完成他的事业。
6.不称帝
到了后期,他的野心越来越大,但是他始终没有自己当皇帝,孙权来劝他,他还笑着说:“这小子想把我放到火上面烤啊”
这就是说:他自己算过帐,篡位得到的只是一个名分,并且会使他遭到骂名,成为大家反对的对象。而不称帝,则可以得到实惠,反正他的实力已经很强大了,皇帝这个词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意义了。
7.说实话
曹操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说实话,这也是一种策略。
三国演义里面有一段原文,写的很好。
他说:我本来是想好好的读书隐居,后来朝廷叫我打仗,我打来打去,立功很多,现在如果没有我,也许有好多人都要当皇帝了,现在我的权利很大,别人要是怀疑我篡位,我是不会篡的,但是你们想要我把手中的权利交出来,我也是不交的,因为如果我不当大官,就有人要害我了,我这个人只要实惠,至于名声什么的我不在乎。
(时有王朗、钟繇、王粲、陈琳一班文官,进献诗章。诗中多有称颂曹操功德巍巍、合当受命之意。曹操逐一览毕,笑曰:“诸公佳作,过誉甚矣。孤本愚陋,始举孝廉。后值天下大乱,筑精舍于谯东五十里,欲春夏读书,秋冬射猎,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耳。不意朝廷徵孤为典军校尉,遂更其意,专欲为国家讨贼立功,图死后得题墓道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平生愿足矣。念自讨董卓,剿黄巾以来,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又复何望哉?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见孤权重,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谬也。孤常念孔子称文王之至德,此言耿耿在心。但欲孤委捐兵众,归就所封武平侯之国,实不可耳:诚恐一解兵柄,为人所害;孤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诸公必无知孤意者。”众皆起拜曰:“虽伊尹、周公,不及丞相矣。”前面这一段是原文,所以是我复制的,你在演讲时可以跳过去。)
三国的时候有许多人都喜欢说假话,张口闭口都是什么仁义道德,曹操的实在话就好比是鲁迅的刀子一样,刺破了别人的假面具,这更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曹操的智慧当然还有很多,但是我们就不一一探讨了。
当然,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这个时代有智慧的人太多了,我刚才只是简单说一下而已。因为时间的关系,我的演讲快要结束,在这里我想说:看三国能给我们带来启迪,能增长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心灵也能得到陶冶。
在这里我说最后一句话:最大的智慧,就是做人!!
谢谢大家!!!
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三国的智慧》
一提到三国,有许多的故事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
大家敬佩作者的文采,感受文学的力量,当然,也有很多人,都在这本书里面得到了很多的知识和智慧。
在明末清初,这本书作为兵书成为女真将领的必备书,做为提高将领素质的有效手段。
在三国中,最让人佩服的智者,就是诸葛亮,他甚至已成为了中国智慧的化身。
关于他的故事很多,和智慧有关的,大概是:
未出茅庐三分天下,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孙权,智激周瑜,草船借箭,七星台借东风,空城计,七擒孟获……………..
这些故事我们都知道,但是这些,只是在具体实施当中的具体应用。
诸葛亮的真正智慧恰恰被隐藏在字里行间,如果我们不去努力的体会,是感觉不到的。
一、我认为诸葛亮的大智慧主要有一下几点:
1.择主甚明
在三国群雄并起时,英雄辈出,在这么多的领袖当中,诸葛亮并没有挑花眼,他的哥哥在孙权手下,他的妻子和刘表的妻子有亲戚关系。他的朋友也都是当今名士,但是他并没有挑选其他人,而是敏锐的挑选了当时并不起眼的刘备,在那个时候刘备只是一个到处依附别人的弱小势力。而诸葛亮竟然早就预料到将来刘备会飞黄腾达。诸葛亮的第一智慧就是选中了一个潜力股,这个本事不是一般的。
而且他一入刘备军中就被重用,刘备说得到了诸葛亮就像如鱼得水。由此可见他不但被任用,而且被重用,这个重用就是诸葛亮眼光之所在。
2.事主甚忠
他对刘备一直是忠心有加。刘备临死托孤,说“如果我的儿子可以辅佐,你就辅佐,如果不行,你就随便看着办”。这是给他极大的信任的。但是诸葛亮一直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没有任何的篡位行径。
其实这是一笔账,前提就是蜀国很弱,最后必定灭亡:
如果他篡位了:
那么第一,他得到一个坏名声,遗臭万年;
第二,他将是亡国之君,他以皇帝的身份死后必然会遭到敌国的侮辱。
可是如果他没有篡位:
第一,他的忠心将会流传,万古流芳;
第二,亡国之君的帽子会戴在刘禅的头上,蜀国之亡的责任肯定是因为刘禅没有听取他的意见,昏庸无道,而诸葛亮的美名则是尽力辅佐,可惜没成功,让后人更加敬仰他;
由此看来,篡位是很不合算的。
3.但是诸葛亮也有智慧上的失误,这个失误也能给我很大的启发:
他的失误之处就是:不能让君主完全亲近他。
他总是一本正经的训教刘禅,张口闭口总是“先帝”如何如何,陛下“不宜”怎么怎么,“诚宜”(应该)怎么怎么。用老资格教训君主,谁都会不开心的。
据说刘禅出门旅游的权利都被他剥夺了。
其实他对待君主应该像朋友那样去亲近,去探讨君主心里到底在想什么,然后先迎合再提建议,这样才能上下一心,不应该总是训斥,动不动就是“我这是为你好”。看看历史书就知道,像管仲那样,齐桓公把全国的大权都交给他,让他随便弄,那才是人才呢。
从这里我们可以学习到:和人交朋友,要能容纳他的缺点,不要太较真,就算是给别人提意见,也要有方法,要委婉。这样才能和大家相处融洽,有一个好的人缘。
二、说完了诸葛亮,也该说说曹操了,一直以来曹操都是一个被曲解的人物,他也是很复杂的,有很多人都说他是奸臣,鲁迅却说他“至少是一个英雄”。
他的人生也有许多的智慧,当然,在小说上说是“狡猾”。
他的小聪明也很多:
小时候骗叔叔,哄袁绍,杀吕伯奢,割发代首,借粱官的头………….
他的智慧呢?
他的智慧是很了不起的,要不然也不会统一北方,最后成为“魏武帝”。
曹操的智慧所在:
1.严明执法
当年曹操在做小官的时候(洛阳北部尉)用五色的大棒严明法律,把犯法的宦官的叔叔打死,给老百姓出了一口气。堪称官吏典范。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下子就把自己的名称传扬了出去。
2.安于现状、能屈能伸
在天下大乱的初期,他是想过安稳日子的,曾经想“秋冬射猎,春夏读书”。有这样的才华却甘心隐居,是明哲保身的好办法。后来朝廷征召他做典军校尉,他从军后尽力为国效力,可以说他是能屈能伸的英杰。
3.首倡义兵、迎奉天子
董卓作乱,是他在山东首先号召大家征讨董卓,给他的“大忠”树立了一面旗帜,后来他又迎接天子来到许昌,给他的起兵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奉天子以讨不臣”,这是最高明的政治智慧。他就永远站立在了正义的立场上。
4.既往不咎
官渡之战过后,他发现在打仗时他手下有好多人都私自写信给袁绍,可是他并没有追究,而是把这些书信都销毁了,这样的举动给他很好的名声,大家都赞扬他的大度,其实这也是一笔账,可以算的清的:当初手下谋士结交袁绍只是为了有一个后路罢了,现在袁绍已死,他们没有了后路,大家只能跟着他打天下,烧掉书信正好可以使众人对他更加效忠。
5.有功给人、有过给己
打仗的时候如果胜利了,功劳是他手下将军的,如果是打了败仗,那么曹操就自己承担责任,比如在和张绣的战争中,他就把失败的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赤壁大战后他也没有追究别人的责任,只是认为自己太大意了,这样的做法,会赢得更多人心,来完成他的事业。
6.不称帝
到了后期,他的野心越来越大,但是他始终没有自己当皇帝,孙权来劝他,他还笑着说:“这小子想把我放到火上面烤啊”
这就是说:他自己算过帐,篡位得到的只是一个名分,并且会使他遭到骂名,成为大家反对的对象。而不称帝,则可以得到实惠,反正他的实力已经很强大了,皇帝这个词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意义了。
7.说实话
曹操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说实话,这也是一种策略。
三国演义里面有一段原文,写的很好。
他说:我本来是想好好的读书隐居,后来朝廷叫我打仗,我打来打去,立功很多,现在如果没有我,也许有好多人都要当皇帝了,现在我的权利很大,别人要是怀疑我篡位,我是不会篡的,但是你们想要我把手中的权利交出来,我也是不交的,因为如果我不当大官,就有人要害我了,我这个人只要实惠,至于名声什么的我不在乎。
(时有王朗、钟繇、王粲、陈琳一班文官,进献诗章。诗中多有称颂曹操功德巍巍、合当受命之意。曹操逐一览毕,笑曰:“诸公佳作,过誉甚矣。孤本愚陋,始举孝廉。后值天下大乱,筑精舍于谯东五十里,欲春夏读书,秋冬射猎,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耳。不意朝廷徵孤为典军校尉,遂更其意,专欲为国家讨贼立功,图死后得题墓道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平生愿足矣。念自讨董卓,剿黄巾以来,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又复何望哉?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见孤权重,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谬也。孤常念孔子称文王之至德,此言耿耿在心。但欲孤委捐兵众,归就所封武平侯之国,实不可耳:诚恐一解兵柄,为人所害;孤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诸公必无知孤意者。”众皆起拜曰:“虽伊尹、周公,不及丞相矣。”前面这一段是原文,所以是我复制的,你在演讲时可以跳过去。)
三国的时候有许多人都喜欢说假话,张口闭口都是什么仁义道德,曹操的实在话就好比是鲁迅的刀子一样,刺破了别人的假面具,这更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曹操的智慧当然还有很多,但是我们就不一一探讨了。
当然,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这个时代有智慧的人太多了,我刚才只是简单说一下而已。因为时间的关系,我的演讲快要结束,在这里我想说:看三国能给我们带来启迪,能增长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心灵也能得到陶冶。
在这里我说最后一句话:最大的智慧,就是做人!!
谢谢大家!!!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楼主 你自己写好些
三国的智慧,智慧,不是那些读后感什么东西,是智慧,什么蜀国的智慧,诸葛亮的智慧,都可以写
三国志里的谋士那么聪明 为什么都不自己单干
谋臣策士所谓的聪明,不过是足智多谋,这样的特质使得他们更适合做一个“建议者”。
而这三国之君,或者那些雄霸一方的诸侯类似孙坚,孙策,等等,他们所具有的特质却是手下的谋士所不具备的。
首先,知人善任,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刘备白帝托孤之时,曾对诸葛亮说:马谡此人言过其实,难堪大用,而果然,孔明错信马谡才能,最终导致街亭失守,所以不难看出,即便是以诸葛亮之大才,也不具备刘备这样毒辣老道的眼光。而其他雄主里,郭嘉之于曹操,太史慈之于孙策,陆逊之于孙权……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其次,人格魅力,似诸葛亮,庞统,郭嘉,周瑜等等人,都有济世匡天下之大才,但是我们可以关注一下,为什么他们会屈居于人下,无一例外们都是拜服于个子主公的人格魅力,刘备的高尚,曹操的霸气,孙权的深沉,而且据说此三人外貌奇伟,所谓奇人必有异相……
其三,胸怀大志,三国历史中,凡是能服人的君主帝王,必是心存天下之人,套用曹操的一句话,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智也,同样的,似刘表刘璋袁绍,这等偏安一隅,坐吃山空的庸主,一个真正的大智慧之人是不会追随的。
再次,旗号响亮,这是最现实的原因,招贤纳士也需要一个良性循环,你势力越大,旗号越响,就有越多的人附庸你,而刘备,打着匡复汉室的旗号,又有皇叔之实,曹操,洛阳救驾,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祖孙三代独霸江东,坐拥长江天堑。这些是招纳人才的天然有利条件。
那么,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你所说的谋士出来单干,一则他没有响亮的名头得不到贤士的认可,二则即使有人归顺与他,但他是否真的拥有那种“为上人者”的胸怀和魅力,让他可以服众,三则,就算假设以诸葛亮这等大才,可以服众,但不具备“主公”才具备的那种慧眼,也必然失败,演义中的诸葛亮后期,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所以谋士再聪明,你所说的单干也根本是行不通的。
而这三国之君,或者那些雄霸一方的诸侯类似孙坚,孙策,等等,他们所具有的特质却是手下的谋士所不具备的。
首先,知人善任,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刘备白帝托孤之时,曾对诸葛亮说:马谡此人言过其实,难堪大用,而果然,孔明错信马谡才能,最终导致街亭失守,所以不难看出,即便是以诸葛亮之大才,也不具备刘备这样毒辣老道的眼光。而其他雄主里,郭嘉之于曹操,太史慈之于孙策,陆逊之于孙权……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其次,人格魅力,似诸葛亮,庞统,郭嘉,周瑜等等人,都有济世匡天下之大才,但是我们可以关注一下,为什么他们会屈居于人下,无一例外们都是拜服于个子主公的人格魅力,刘备的高尚,曹操的霸气,孙权的深沉,而且据说此三人外貌奇伟,所谓奇人必有异相……
其三,胸怀大志,三国历史中,凡是能服人的君主帝王,必是心存天下之人,套用曹操的一句话,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智也,同样的,似刘表刘璋袁绍,这等偏安一隅,坐吃山空的庸主,一个真正的大智慧之人是不会追随的。
再次,旗号响亮,这是最现实的原因,招贤纳士也需要一个良性循环,你势力越大,旗号越响,就有越多的人附庸你,而刘备,打着匡复汉室的旗号,又有皇叔之实,曹操,洛阳救驾,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祖孙三代独霸江东,坐拥长江天堑。这些是招纳人才的天然有利条件。
那么,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你所说的谋士出来单干,一则他没有响亮的名头得不到贤士的认可,二则即使有人归顺与他,但他是否真的拥有那种“为上人者”的胸怀和魅力,让他可以服众,三则,就算假设以诸葛亮这等大才,可以服众,但不具备“主公”才具备的那种慧眼,也必然失败,演义中的诸葛亮后期,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所以谋士再聪明,你所说的单干也根本是行不通的。
三国里谋士是最不重要的,荀彧、诸葛亮这样的战略家为首选,关羽、于禁、徐晃这样的能征善战的将帅之才为其次,像乐进、凌统、甘宁这样能冲锋陷阵的为再次,谋士只负责建言,实际运用还要看实际情况
本文标题: 怎么向孩子解释「三国志里的那些谋士们那么聪明,为什么要效忠他人而不选择另一条路自己单干呢 」这个问题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4197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