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元末陈友谅和朱元璋互掐的时候,元朝庭在做什么?为什么不趁机出兵?元末政权当时正在走下坡路,政权内部分裂了成了两派,一派是孛罗...
请问元末陈友谅和朱元璋互掐的时候,元朝庭在做什么?为什么不趁机出兵?
当时,朱元璋和陈友谅在潘阳湖决战时,已经是至正二十三年了。当时声势浩大的刘福通被元军的孛罗帖木儿和察罕帖木儿打败,又被投靠元廷的张士诚进攻,朱元璋于是派大军增援,救出小明王,刘福通战死。虽然,在红巾军里名义上还是小明王领导,其实他已经失去军事资本了。此时,陈友谅趁机攻打朱元璋,于是酿成了一场“大决战”。其实,早在之前,朱元璋的发展中,已经和陈友谅,张士诚发生了几场战争,当时元朝政权在平北方刘福通“红巾军”叛乱,无暇顾及。
那么刘福通死后,元朝政权又在做什么呢?这时,元廷因为压力较为缓解,内部的矛盾开始“大爆发”。内乱的根源在于元顺帝杀了脱脱丞相后,宠信哈麻,修炼什么“男女双修术”,把朝政扔给皇太子爱酋识理达腊。结果皇后和太子的野心开始大了起来,想让元顺帝让位。元顺帝知道后,一万个不愿意,于是有了矛盾。在元军前线的两位大将,一个孛罗帖木儿,支持元顺帝,另外一个王保保,支持皇太子。还有陕西的军阀张良弼和李思齐也因为内乱不和,于是,元军开始了互相攻伐,自我消耗。元廷甚至一度分裂为两个朝廷,直到至正二十八年闰月,元顺帝刺杀孛罗帖木儿,才和太子,王保保和解。而此时,潘阳湖之战也差不多打完了。
那么元军在内斗,投靠元廷的张士诚呢?朱元璋在潘阳湖之战中,派徐达回到应天,就是为了看住张士诚的,以免被偷袭,结果张士诚一动也不敢动。
因为元的统治,当时已经很腐朽了,况且他在统治之初就把人分为了四等,然后把中国人分为了第三等跟第四等人,因此,中国的百姓对元帝国的统治早就深恶痛绝。而当时元帝国的政治也非常的腐朽,所以他根本不可能集中这么多的军事力量去南下中原。
元末群雄并起,为什么是出身草根的朱元璋夺了天下?
元朝时期实行“四等人制”,这本就导致元朝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到了元朝末年,统治者变本加厉向汉人收取繁重的赋税又进一步激化了矛盾。1351年,元惠宗征发民夫十五万,士兵二万,以治理黄河,百姓们本就难以承受,官员们又趁机敲诈勒索,导致大量百姓走投无路,活活饿死。
一、朱元璋的“仁”
说朱元璋“仁义”很多人可能并不认同,但老实讲,在当时的军阀中,朱元璋算是极其仁义的了。朱元璋出身贫寒,是真正的下层百姓,他当过童工,做过乞丐,深知穷苦百姓的艰难。当然,最重要的是朱元璋能够感同身受并不忘初心,他打下太平和应天后,要求军队秋毫无犯,严禁掳掠,有个别士兵犯禁,他立即将士兵处死。
在应天,朱元璋除了动员百姓恢复生产外,还推行了屯田法。朱元璋将执行能力强的将领派到各地开垦种田,并大力兴修水利,士兵们农忙时垦田,闲事训练。没几年的功夫,朱元璋的府库充盈,军粮充足。到后来,朱元璋甚至下令不再征收“寨粮”,这在当时可是独一份。朱元璋对于自己实施的军屯制十分骄傲,他曾说道:“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朱元璋极大地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所以当地的百姓非常拥护朱元璋,很多人踊跃参军,朱元璋的军队战斗力也越来越强悍。
与朱元璋相比,陈友谅就要差得多。陈友谅也是出身贫寒,甚至还不如朱元璋,他是一位渔民,在古代连农民都看不起他们。可是,出身贫寒的陈友谅发达后很快就忘记了百姓的疾苦,或者说他也不在意。
二、朱元璋的“狠”
当然,只有仁,是不可能在乱世当中杀出重围的。朱元璋能够在夹缝当中求得生存,靠的还有他的“狠”。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三人当中,陈友谅看上去最狠,但他的狠是一种急躁冒进,一种色厉内荏,真正的危急关头,他是不敢放手一搏的;张士诚是三人当中最不狠的人,他出身私盐贩子,起义后行事风格也像一位商人,从不打不准备的仗,遇事喜欢先进行观望;只有朱元璋,是真正的狠。朱元璋是从刀尖上舔血过日子的人,他白手起家,敢拼敢搏,遇到事情敢下决断。
攻打太平时,有将士缴获大量物资后想先回去享用,朱元璋直接命人砍断船缆,任由船只顺江而下,将士们见后路已断,只能一鼓作气,太平也因此成功被攻克。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陈友谅率领六十万大军围攻洪都,很多人劝朱元璋先避其缨锋,但朱元璋却率领二十万大军,破釜沉舟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展开决战。
这种在生死关头敢于拿命拼的劲头,是陈友谅和张士诚都不具备的,所以朱元璋才能在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
三、朱元璋的“智”
朱元璋的智有两种,他自己的智和他的智囊们。朱元璋本人是一个很有谋略的领导者,他对于大事不仅能够下决断,而且决断往往都是对的,这得益于他对于时局的正确分析。朱元璋狠,但不代表他不知进退,正好相反,朱元璋是一个能屈能伸的人。郭子兴死后,韩林儿命朱元璋为副统帅,他曾不满道“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但他“念林儿势盛,可倚藉,乃用其年号以令军中”。(《明史》)
当韩林儿在北方被元军击败后,朱元璋连忙向元军求和,和元军将领虚以委蛇,拖住了元军南下的步伐,给自己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朱元璋在乱世当中,以“仁”得民心,揽人才;以“狠”肃军纪,战群雄;以“智”谋大局,平天下,所以出身草根得他,最终能建立大明,成为开国皇帝。
元末和朱元璋争天下的陈友谅是什么人?
关于陈友谅的资料??元末大汉政权的建立者。湖北沔阳人。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参加徐寿辉、邹普胜、倪文俊等人领导的天完红巾军,以功升元帅。元至正十七年(1357),陈友谅袭杀倪文俊。十九年,杀害在反元战争中功劳卓著的天完将领赵普胜。同年,杀徐寿辉左右侍臣,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次年闰五月,杀徐寿辉,自立为帝。建国号大汉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