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区最初的历法是怎么确定的,像热带这样终年炎热,季节不明显的地区用什么来划分一年

发布时间: 2023-10-22 10:00:2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5

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温度带划分的依据主要是根据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和气候特点,以及气温、降水和日照等关键气象要素的分布规律来确定...

各地区最初的历法是怎么确定的,像热带这样终年炎热,季节不明显的地区用什么来划分一年

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温度带划分的依据主要是根据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和气候特点,以及气温、降水和日照等关键气象要素的分布规律来确定的。

1、地球上的不同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这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导致的。这种辐射分布的不均匀导致了各地的气候差异。根据这种差异,全球可以划分为几个大的温度带。

2、气温是温度带划分的主要依据。不同地区的气温特征有显著差异,如赤道地区的终年高温,极地地区的常年低温。此外,降水和日照也是温度带划分的重要参考因素。例如,在温带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冬季则相对干燥;而热带地区则全年降雨较多,但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季节。

3、基于以上因素,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将全球划分为几个主要的温度带。这些温度带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和自然环境。例如,赤道附近地区属于热带气候,这些地区的气温常年较高,降水丰富,日照时间长。而极地地区则属于极地气候,气温常年较低,降水少,日照时间短。

4、温度带的划分不仅反映了各地气候的差异,也反映了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为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提供了基础。同时,温度带划分对于农业、城市规划、能源利用等许多人类活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温度带的含义

温度带是气象和地理学上的一个概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地球的气候和自然环境。此外,温度带也是农业、城市规划、能源利用等许多人类活动的重要参考因素。

温度带是以全球各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根据≥10℃的积温的多少,可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地球上五带如何划分,各带气候特征是什么

地球上五带是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将地球表面有共同特点的地区,按纬度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即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世界上气候带的分布是非常有规律的,它们的排列与纬线平行,而且南北半球对称。

1、位于赤道两侧,南、北纬2326之间的地带是热带;

2、位于南、北纬66°34到南、北极之间的地带是寒带,北半球的叫北寒带,南半球的叫南寒带;

3、位于南、北纬2326'~66°34之间的地带是温带,北半球的叫北温带,南半球的叫南温带。

把世界气候划分为五个气候带,是最基本的划分方法,说明:一个地方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对气候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那就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五带的划分只能说明世界各地冷热的基本情况,但由于地球上有水、陆分布的差异,地形高低的不同,地面植物状况也不一样,所以,世界上的气候是千变万化的,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就是在同一个气候带中各地的气候也不会都是一样的。

扩展资料

1、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地处赤道两侧,南北跨纬度46°52’,占全球总面积39.8%。本带太阳高度终年很大,在两回归线之间的广大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机会,太阳高度角在90°-43°8’之间变化。

在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向南、北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渐增,但最长和最短的白昼时间仅差2小时50分。所以热带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变幅很小,只有相对热季和凉季之分或雨季、干季之分。

2、温带: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的中纬地带。南、北温带各跨纬度43°8’,南、北温带的总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52%。

本带内太阳高度变化很大,在回归线上的变幅为90°-438’之间,随纬度增高,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到极圈的变幅在46°52’-0°之间。太阳高度一年之中有一次由大到小的变化,气温也随之出现一高一低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也很大,到极圈增加到24小时。可见,在温带太阳高度比热带小,获得热量少于热带,温度低于热带。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非常显著,所以四季分明是温带的特点。

3、寒带:分别以南北极为中心,极圈为边界的地带,仅占全球总面积的8.2%。本带太阳高度终年很小,在极圈上最大高度为46°52',在极地最大高度仅为2326',且有负值出现。

极昼和极夜现象随纬度的增高愈加显著。极昼时期由于太阳高度很低,地面获得热量很少,极夜时期,地面没有太阳辐射。

所以这一地带是地球表面气温最低的地带,一年之中只有冬、夏之分,而无春、秋之别。在地球表面上,热带、温带、寒带的空间分布,表明了热量的不均匀分布状况。

热带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热源,两极是最大的冷源,所以赤道与两极地区之间的热量传输与交换对全球性的大气环流、洋流的形成与分布具有决定意义,广大的温带地区正是冷暖气流接触和热量交换的地带,在那里形成四季分明多变的天气特征。

扩展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带

人们根据各地获得热量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热带、北温带、 北寒带、南温带和 南寒带。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回归线,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是极圈 。
热带气候:终年炎热;
温带气候:夏季高温,冬季气温明显比较低,四季分明;
寒带气候:终年寒冷。
回答问题,回答个反的,我问的是五代,分别会有什么样的气象邂逅现象,你回答了一个热带嗯,北南寒带北南温带北南温带

各个气候带的分布特征是什么?

四季是怎么形成的?

多类,急需

一年四季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而形成的。

地球上某一平面气温高低与太阳光是直射还是斜射有关。当有一束固定大小的光束,直射在某一平面时,光斑将是一个正圆,而斜射时,光斑将是一个椭圆,而且越斜椭圆越大,也就是说,斜射时同样多的光能量照在了更大的面积上。

可以理解为,斜射时光斑区的单位面积内的受热少一些,直射时光斑区的单位面积内的受热多一些。因而太阳光直射的地方气温要高一些,斜射的地方气温要低一些。

气温是决定季节的主要因素,所以太阳光直射的地方,是夏季,而斜射得最厉害的地方将是冬季,两者之间的是春季或秋季。

扩展资料

3月21日左右,地球公转到黄经0度位置时,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时南北半球的阳光是斜射的,北半球温带区正是春分日,进入春季。南半球温带区此时正是秋分日,进入秋季。

6月22日左右,地球转到黄经90度位置时,此时也是地球与太阳最远处,称为远日点。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北纬23度26分)上,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温带区进入夏季,。而南半球温带区正即为冬至日,南半球温带区进入冬季。

9月23日左右,地球转到黄经180度位置时,阳光又直射到赤道上,北半球即为秋分日,北半球温带区进入秋季,。南半球为春分日。南半球进入春季。

12月22日左右,地球转到黄经度数270度位置时,此时也是地球与太阳最近处,称为近日点。阳光直射到南回归线(南纬23度26分)上,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则进入夏季。北半球冬至日,温带区进入冬季。

接下来就进入了新的一年,新一轮的四季交替又要开始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年四季

我们的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的同时,也在绕自身的地轴自转,不过地轴并不垂直于公转轨道面,而是有一个23度27分的倾角。正是因为这个倾角的存在,才会使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因此就有了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

在气候上,四个季节是以温度来区分的。在北半球,一般来说每年的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在南半球,各个季节的时间刚好与北半球相反。南半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时,北半球是夏季。在各个季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季节的转换是逐渐的。


扩展资料:

一、变化规律

从春分经夏至到秋分,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南半球处于冬半年。在此期间,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处于极昼,南极处于极夜;北回归线以北的太阳高度始终大于平均值,南回归线以南则小于平均值。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于东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于西北方的地平圈上。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均升起于正东方,降落于正西方。

从秋分经冬至到春分,北半球处于冬半年,南半球处于夏半年。在此期间,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极昼极夜和太阳高度,都同上述情况相反。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于东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于西南方的地平圈上。

从夏至经秋分到冬至,北半球由夏半年变为冬半年,南半球由冬半年变为夏半年。在此期间,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极昼带逐渐缩小;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极夜带逐渐缩小。北回归线以北太阳高度一直在减小,南回归线以南则在增大。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出升方向由东北变为东南,降落方向由西北变为西南。秋分日由正东升起,正西降落。

从冬至经春分到夏至,北半球由冬半年变为夏半年,南半球由夏半年变为冬半年。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极昼极夜和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上述情况相反。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的方向由东南变为东北,降落方向由西南变为西北。

从冬至到春分和从夏至到秋分,全球各地昼长都向平均值(12小时)接近,极昼、极夜的范围都逐渐缩小。北回归线以北和南回归线以南的太阳高度都在向平均值接近。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方向逐渐接近正东,降落方向接近于正西。

从春分到夏至和从秋分到冬至,全球各地昼夜长短都在向极值变化,极昼、极夜的范围都逐渐扩大。北回归线以北和南回归线以南的太阳高度也趋向极值。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落的方向,分别向东北、东南和西北、西南移动。

由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较复杂,所占篇幅较多,我们没有充分地说明,读者自行总结出规律来也是不难做到的。在分析的时候,最好能分成几个阶段来进行。

例如,在北半球,可以从春分到太阳直射该地算做一个阶段,再到夏至为第二个阶段,夏至以后到再次太阳直射为第三个阶段,以后可以把到冬至作为下一个阶段,由冬至到春分是最后一个阶段,太阳完成了一次回归运动。每个阶段昼夜长短、太阳高度、太阳的升落方向及正午时太阳的方向(例如,北半球夏至时,太阳在正午时位于天顶以北,冬至时则在天顶以南),等等,都有较大的变化。

二、四季划分:

四季是根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划分的。在四季的划分中,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为界限。但是,东西方各国在划分四季时所采用的界限点是不完全相同的。

第一种

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如春季立春为始点,太阳黄经为315°,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太阳黄经变为45°,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了90°。这是一种传统的,常见的方法。

第二种

天文学分类法(即西方分类法)四季划分更强调四季的气候意义,是以二分二至日作为四季的起始点的,如春季以春分为起始点,以夏至为终止点。这种四季比我国传统划分的四季分别迟了一个半月。

第三种

为了准确地反映各地的实际气候情况,划分四季常采用气候上的方法既近代学者张宝坤分类法,采用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并且规定:候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的时期为夏季,小于或等于10℃的时期为冬季,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季或秋季。

按此标准划分四季,中纬地区季节与气候相一致,低纬地区和极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温度变化很不明显。同时,在中纬地区,各季的长度也不一样。这就是气候四季。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这种方法,可以结合各地的具体气候,农业,故运用较多。

第四种

气候统计法,因为一般以1月份为最冷月,因此,春季,为3,4,5月.夏季,为6,7,8月.秋季,为9,10,11月.冬季,为12,1,2月.这种四季分类法,比较适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

浅论

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都等于全年的平均值,具有从极大值(或极小值)向极小值(或极大值)过渡的典型特征。因此,把春分作为春季的中点,和把秋分作为秋季的中点是非常合理的;夏季里,昼最长,夜最短,太阳高度最大的是夏至那一天,该日地表获得太阳能量是最多的。所以,夏至作为夏季的中点是很合理的;同理,冬至作为冬季的中点也是很科学的。

但是,从实际气候上讲,夏至并不是最热的时候,冬至也不是最冷的时候,气温高低的极值都要分别推迟1~2个月。我国有“热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说法。因此,把夏至和冬至分别安排为夏季和冬季的开始日期,与实际气候能更好地对应。

所以,西方四季划分更能体现实际的气候意义。 无论是我国的具有天文意义的四季划分,还是西方具有气候意义的四季划分,都是天文上的划分方法。这是因为,二分、二至和四立在天文上都有确切的含义,都是把全年分成大体相等的四个季节,每个季节三个月,太阳在黄道上运行90°。它们都不能反映各地气候的实际情况。通过这种方法划分的季节,就是天文四季。

天文四季是半球统一的。在半球的范围内,每个季节有统一的开始和结束的时刻,并且在半球范围内,每一地点均存在着这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是等长的。天文四季具有理论意义,气候四季具有实用价值。天文四季是气候四季划分的基础。

天文四季是半球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气候四季则是局部区域(中纬地区)统一的。天文四季的划分取决于天文现象的变化,气候四季的划分取决于气温的变化。无论哪个半球的哪个地点,都有等长的天文四季;而气候四季则在同一地点也不一定等长。这是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的主要不同之处。

三、从五带看四季:

热带终年炎热,寒带终年寒冷,四季不明显。而温带的平均气温不热又不冷,但冬夏温差较大,四季变化明显。值得一提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很小,而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的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很大。

四、中国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季节

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和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表明季节,划分一年为四季的。二分、二至是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因为是从天文角度上来划分的,所以适用于中国全部地区。

四立便不尽然。尽管也从天文上反映季节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气候的季风性和大陆性都极为显著,各地气候悬殊,因此各地四季开始日期和其持续时间并不相同,有些地区四季分明,有些地区不甚明显,甚至某一整个季节都不出现。

例如黑龙江省瑷珲以北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带便没有夏季。青藏高原上流传着:“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华南福州以南没有冬季,有些地区几乎全年都是夏季,真是“草经冬不枯,花非春亦放”,“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云贵等高原又是一番景象,冬短而无夏,昆明就有“四季如春”之称。所以四立虽是从天文上划分得来,却有很强的地区性,它不能适应于全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季

四季的形成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

地球一直不断自西向东自转,与此同时又绕太阳公转。而地球公转的轨道又是一个椭圆的形状,太阳始终位于一个焦点上。地球在不断公转的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始终会保持66°34′的交角,即地球始终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因为地球公转的原因,致使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发生变化。

到了每年6月22日前后,地球就是位于远日点。太阳会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夏至日。与此同时北半球得到的热量最高,白昼最长,而且气候也炎热,属于北半球的夏季,但南半球正处于寒冷的冬季。

扩展资料:

我国传统上比较确切的划分,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立春是春季的始点,立夏是夏季的始点,立秋是秋季的始点,立冬是冬季 的始点。

对应公历(阳历)的日期立春为2月3或4或5日,立夏为5月5或6或7日,立秋为8月7或8或9日,立冬为11月6或7或8日。

所以也有简单的以2~4月为春季、5~7月为夏季、8~10月为夏季、11~1月为冬季。差不多对应农历的划分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季

1、由于地球是倾斜着绕太阳公转的,这使得太阳光的直射以赤道为中心,在南北回归线内来回移动,每年一次,循环不断,从而形成了 地球上一年四季不断交替的现象。

2、当阳光直射赤道时, 南北半球的阳光是斜射的。在3月21日前后, 北半球时值春季,而南半球则是秋季;当地球公转到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时,时间是6月22日 左右,北半球进入夏季,南半球进入冬季;当 阳光再次直射赤道时,时间是9月23日前后, 北半球进入秋季,南半球则转为春季;当阳光 直射南回归线时,时间是12月22日前后,北 半球进入冬季,南半球则进入了夏季。依次循环, 四季便出现了。

资料拓展:

1、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而且与其自转的平面有一个夹角。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因此就有了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

2、在气候上,四个季节是以温度来区分的。在北半球,一般来说每年的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在南半球,各个季节的时间刚好与北半球相反。南半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时,北半球是夏季。在各个季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季节的转换是逐渐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季

由于地球是倾斜着绕太阳公转的,这使得 太阳光的直射以赤道为中心,在南北回归线内 来回移动,每年一次,循环不断,从而形成了 地球上一年四季不断交替的现象。

具体情形是这样的:

当阳光直射赤道时, 南北半球的阳光是斜射的。在3月21日前后, 北半球时值春季,而南半球则是秋季;当地球 公转到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时,时间是6月22日 左右,北半球进入夏季,南半球进入冬季;当 阳光再次直射赤道时,时间是9月23日前后, 北半球进入秋季,南半球则转为春季;当阳光 直射南回归线时,时间是12月22日前后,北 半球进入冬季,南半球则进入了夏季。依次循环, 四季便出现了。

拓展资料:

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在天文上,季节划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位置确定的。

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产生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地球上的四季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它影响或者决定地球环境中很多事物的运动节律,尤其是生物适应最为明显。

参考资料:地球上四季气候形成说-中国知网

地理学中的气候类型分为哪几种?

每种分布在哪些地方?每种气候的特点?
一、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
全球气候是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根据世界各地区气候基本特征及其成因的差异性,可将全球气候分成若干气候带。在同一气候带内,一方面气候具有某些相似性;另一方面,由于带内各地的海陆位置、距海远近、洋流性质、地势高低和局部环流状况等的不同,气候又存在差异性。据此,可将有的气候带分出若干气候型,例如,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内,一般都可划分出东岸、内陆和西岸三种气候型。

世界气候带分布特征

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划分,关键是确定气候带与气候型的界线。然而迄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这是因为在自然界所有的气候带和气候型都是渐变的,不存在明显的分界线,至于气候类型分布图上的分界线,是人为划分出来的,实际上是具有一定宽度的过渡带。当前气候带的划分通常以等温线为指标,而气候带内气候型的划分,通常考虑降水和地形因子等的作用。
气候学上通常用等温线作为划分气候带的界线。一般用最热月均温10º等温线作为寒带和温带分界线,用最冷月均温18º等温线作为温带和热带分界线。温带所跨纬度最宽,高、低纬之间气温差别很大,所以习惯上又在温带范围内进一步划分出亚寒带和亚热带。前者是温带向寒带的过渡地带,后者是向热带的过渡地带。在每个气候带内,根据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不平衡分布的特点,又进一步划分出各种气候类型。从世界气候分布图上可以看到,各大陆气候类型的排列、组合尽管复杂多样,但是纬向地带性规律的烙印仍然清晰可见,从赤道到极地,各种气候类型基本上是按纬度更替的。
在大陆的低纬和高纬地带,气候的纬向地带性表现得尤其明显,因为在这两个纬度地带,冷与暖的矛盾处于比较稳定有常的状态。前者接收太阳光热多,暖空气是矛盾主要方面,全年高温,长夏无冬;后者接收太阳光热少,冷空气是矛盾主要方面,全年低温,长冬无夏。因而在低纬和高纬地带,各种气候类型均按纬度南北更替,多呈带状分布,有的甚至横贯大陆东西。例如低纬地带的赤道多雨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高纬地带的极地冰原气候、极地长寒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等,都是体现纬向地带性较显著的气候类型。
气候分类法有多种,各有利弊。我国气候学家以斯查勒的动力气候分类法为基础,加以适当修改,将全球气候分为三个纬度带和高地气候,在各纬度带中又分若干气候型。

(一) 陆地低纬度气候
低纬度气候主要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的控制,全年高温,月平均气温最低也在15℃以上。影响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有热带辐合带、信风、赤道西风、热带气旋和副热带高压等。这些系统的季节移动,导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陆地低纬度气候带包括赤道带和热带。它由赤道多雨气候、热带海洋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和热带干旱和半干旱等5种气候类型所组成。除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分布至南、北纬30°外,其他气候类型均出现在南、北纬25°之内。具体来说,陆地低纬度气候带包括:
1.赤道多雨气候
亦称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于赤道两侧南、北纬各5°—10°的范围内,包括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以及亚洲马来群岛的绝大部分地域。这里地处低纬,是赤道气团的源地,同时位于赤道低压带,南北半球的信风在此辐合上升,多对流雨。全年皆夏,各月平均温为25—28℃,日较差比年较差稍大。年平均降水量多在2 000mm以上,月降水量最少也超过60mm。地带性土壤为热带雨林砖红壤。

2.热带干湿季气候
亦称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于赤道多雨气候区的外围,一般可达南、北纬15°左右,也可伸至25°左右。包括非洲的苏丹草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的北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和奥里诺科平原、中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以及澳大利亚北部等地区。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干季时受信风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雨季时则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赤道气流辐合带移来时,湿润多雨。植被土壤类型为热带稀树草原红棕色土。
3.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主要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内陆和西部,大体介于南、北纬15°—30°之间。典型的热带干旱气候区包括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卡拉哈里沙漠和纳米布沙漠,西亚的阿拉伯大沙漠,南亚的塔尔沙漠,澳大利亚西部和中部沙漠以及南美西海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等。这里常年处于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之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候炎热干燥。例如,世界“热极”和“干极”都出现于本类型区内,非洲索马里半岛北部的柏培拉,曾有极端最高气温63℃的记录,成为世界“热极”;南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年平均降雨量接近于0(阿里卡城实测为0.7 mm),从1845年至1936年的91年间从未下雨,被称为世界“干极”。至于热带半干旱气候则分布于干旱气候区的外缘,分别向热带干湿季气候区和亚热带夏干气候区过渡。植被土壤类型为热带荒漠(或荒漠草原)荒漠土。

4.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于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在太阳高度角大的季节,赤道低压槽向北伸展到北纬30°左右,加上海陆热力因子的影响,在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形成一个热低压,此时盛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即夏季风,因降水量多,形成雨季;而在太阳高度角小的季节,赤道低压槽南移,再加上海陆热力的差异,次大陆的西北部有弱高压发育,此时就盛行东北季风,即冬季风,因降水量少,形成千季。此外,有的地区还可细分为凉季和热季。本区气候长夏无冬,年平均温在2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1 500—2 000 mm,甚至更多。
5.热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分布于南、北纬10°—25°信风带的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若干岛屿,包括中美洲东岸和西印度群岛、南美巴西高原东侧沿岸的狭长地带、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沿岸地带以及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岛等。这些地区均处于信风的迎风海岸,终年盛行热带海洋气团,加之信风登陆后遇到沿海山地而抬升,故形成高温多雨的气候,具有海洋性的特点。这里形成的植被土壤类型与赤道多雨气候条件下相同,为热带雨林砖红壤。

(二)陆地中纬度气候
中纬度地带是热带气团和极地气团相交绥的地带,影响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有极锋、盛行西风、温带气旋和反气旋、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等,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均较大。陆地中纬度气候带是冷、暖气流相互角逐的地区,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非周期性变化都很显著。按热量情况,陆地中纬度气候带分为陆地温带和亚热带。由于全球大陆在中纬度地区被海洋分割得最为厉害,所以往往出现大陆东、西两岸和大陆内部不同的气候现象和特征,而表现出干湿带性,并由此影响到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
1.陆地温带气候
陆地温带主要分布在35°~60°N的地区,南半球由于只有较小的陆地延伸到40°N以南地区,所以温带面积不大。由于受大洋分割作用的影响,温带地区存在着明显的东西分异现象。一般在大陆东岸为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或温带季风气候,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二者之间的内陆为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1)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
主要分布在35°~55°N之间的北美大陆东部和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即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和北美大陆100°W以东大约在40°~60°N的地区等。这种气候的气温、降水状况与温带季风气候有些相似,但风向、风力的季节变化不如温带季风气候明显。在成因方面,它的冬季寒冷干燥不是由于大陆季风的作用所致,而是由于从海洋吹来的西风人陆已深,经过了大陆变性作用,故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夏季有对流雨,但夏雨集中程度不如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显著。

(2)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部,包括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部和南部,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北美加拿大科迪勒拉山地以西的太平洋沿岸、南美智利南部安第斯山脉以西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等地。这里全年盛行西风和温带海洋气团,沿岸又有暖流经过,于是形成了冬暖夏凉、年较差小、全年有降水以及秋冬季雨量稍多的气候特点。此外,这里阴雨日较多,云雾多,日照也较少。

(3)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35°—55°N左右的东亚地区,包括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域、朝鲜半岛、日本的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南部。气候成因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相似。冬季受温带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且南北气温差别大;夏季受温带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且南北气温差别小。此外,四季分明、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显著,也是温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由于上述几种温带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湿润(中国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为半湿润),因此较普遍的发育了温带阔叶林景观(中国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为森林草原景观),但也存在着某些差异。东亚的阔叶树种类较欧洲丰富,有蒙古栎、辽东栎以及槭属、椴属、桦属等杂木;欧洲西部往往形成单一树种组成的纯林,如山毛榉林、栎林等;北美洲的阔叶林景观(包括五大湖以南,直到阿巴拉契亚山脉、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大西洋沿岸低地)则以美洲山毛榉和糖槭为主。整个温带湿润阔叶林带主要发育有色棕壤和灰棕壤,半湿润的森林草原带发育的是褐土和黑土。
(4)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亦称温带荒漠和温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于亚洲和北美大陆的腹地以及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和潘帕斯等地。亚洲和北美的此类气候区距海遥远,深入内陆,四周又有山地、高原阻挡,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到达,终年盛行温带大陆气团,于是形成了冬冷夏热、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一般而言,干旱气候的年平均降水量为250 mm以下,半干旱气候则为250—500 mm。南美的此类气候区地处西风带的大陆东岸,是西风带的雨影区域,且西岸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西风过山后下沉,绝热增温,干燥少雨,加上沿岸又有寒流经过,空气稳定,降水稀少。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条件下植被稀疏,植被土地类型为温带荒漠土;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地带的植被土壤类型为温带草原栗钙土。
2.陆地亚热带气候
陆地亚热带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40°之间的地区。由于受到副热带高压和海陆位置等因素作用,在大陆东岸一般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陆西岸为亚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式气候);二者之间为亚热带大陆性干旱和半干旱气候。
(1)亚热带湿润气候
主要分布于北美大陆东部25°—35°N的地带和南美的巴西高原东南缘、巴拉那河中、下游以东和潘帕斯东部。此外,在非洲的东南海岸和澳大利亚的东南岸也有分布,但面积较小。其主要特点是冬夏温差比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小,一年中降水分配也比季风区均匀。这些地区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大陆东岸)方面,都与东亚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相似,但由于所处的大陆面积和相邻的海洋面积都较小,海陆热力差异不如后者突出,故未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
(2)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于亚热带的亚洲东部,主要包括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北的地带,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端。冬夏海陆气温不同引起气压配置的变化是形成本区气候的主要原因。冬季亚洲大陆为高气压所控制,盛吹由陆地向海洋的西北风即冬季风,降水较少;夏季亚洲大陆为低气压所控制,盛吹由海洋向陆地的东南风即夏季风,降水较多。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湿润气候和季风气候条件下的主要植被,与之相应的土壤类型为红壤和黄壤。
(3)亚热带夏干气候
亦称地中海式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的夏干气候范围最大,特征最明显,此外还包括美国西南部太平洋沿岸、智利中部、非洲南端和澳大利亚南端等地。亚热带大陆西岸的行星风系正常分布,这里气候深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季节性交替控制。夏季本区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盛行温带海洋气团,气旋活跃,降水较多。因此,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便成为地中海式气候的主要特征。该类型气候区主要形成常绿硬叶林带,以常绿灌丛林为主,发育着褐色土。

(4)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大陆的内部,包括西亚的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亚高原、美国西部的内陆高原以及南美的格兰查科等地。干旱气候的形成是由于深居内陆距海远或因有山地阻挡,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到达,又兼这里地处亚热带,故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半干旱气候属于由干旱气候向其他气候的过渡类型。这里的植被类型属于荒漠草原,通常生长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土壤属于半荒漠的淡棕色土。

(三)陆地高纬度气候
陆地高纬度气候带主要包括北半球50’N以北的亚寒带和北极圈内的陆地寒带,以及南半球的南极大陆地区。北冰洋和南极冰原分别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源地,西伯利亚和加拿大又分别是亚洲和北美洲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在冰洋气团与极地气团交绥的冰洋锋上有自西向东行进的气旋活动。这里气温低,有世界寒极、北半球寒极。主要气候类型为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长寒气候和极地冰原气候。几个气候带的特点是:
1.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亦称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一般分布于50°—70°N之间,大陆西岸则在60°—70°N之间,包括北亚大部,欧洲北部,北美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中北部。这里的气候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产生的源地。在冬季,冰洋气团侵入机会很多;在暖季,热带大陆气团也能够伸入。气候特征是大陆性强烈,冬季漫长严寒,暖季短促,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量少,集中在暖季,蒸发弱,属于冷湿环境。西伯利亚东北部的维尔霍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1月平均气温-50℃,绝对最低气温-73℃,成为北半球的寒极。维尔霍扬斯克的绝对年较差曾达101.8℃,成为全球气温年较差最大之地。

2.极地长寒气候
亦称苔原气候,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及岛屿,纬度大致介于70°—75°N之间,这里已位于北极圈以内,所以极昼、极夜现象明显。气候特征为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为0—IO~C,降水稀少,大都属于冰洋锋上的降水,多半为降雪,云雾多,蒸发弱。
3.极地冰原气候
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北冰洋、格陵兰岛的绝大部分地区。这里纬度最高,极昼和极夜最长的时间可达半年之久。长年处在极地高压控制下,为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源地。全年严寒,降水量极少,暴风雪常见,因长年积累,形成巨厚冰原。南极地区是全球的寒极、风极和最干燥的冰雪大陆,北极地区则是冰盖和浮冰的大洋。

(四)高地气候
主要分布于亚洲的喜马拉雅山系、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系以及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等地。由于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随地势增高而呈垂直变化,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结构。不同的山地或高原具有不同的垂直气候带结构,即或是同一个山地或高原,由于其内部坡向、高度与位置等的差异,也往往具有不同的垂直气候带结构。

二、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

气候也与一切自然现象一样,它的分布和变化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异中有同,变中有常,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综合考虑形成气候诸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构成气候差异的基本矛盾,即冷与暖、干与湿以及高气压与低气压的矛盾,并结合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可以把错综复杂的世界气候加以简化和归纳,划分出若干气候型。具有相同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因而在全球大气环流中所处地位相同的地区,往往属于同一气候型,而各气候型之间的具体界线,则受制于地形等因素。所谓世界气候分布规律,直接体现在各气候型排列组合上。形成气候的主导因素,即太阳光热在地球表面的不均衡分布所引起的热力差异和由此产生的全球性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位移,导致各气候型普遍具有按纬度更替的趋向,这是世界气候分布的基本规律——纬向地带性。另一方面,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因素,又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气候的纬向地带性,使在同一纬度地带的气候,出现西岸、内陆和东岸的差异,以及由不同地形条件引起的差异,这是世界气候分布的非纬向地带性。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幅世界气候型分布图式,就是它们对立统一的产物。

(一)、气候的纬向地带性
按得到的太阳光热的多寡,地球表面被分为五个基本气候带:热带、南温带和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
在各大陆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为赤道多雨气候(也称赤道雨林气候)分布地区,它以终年高温多雨为特征,没有季节变化,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º,日较差比年较差稍大;年降水量在 2000 mm以上,最少雨月降水量也在60 mm以上,多雷阵雨。湿热的气候对植物生长非常有利,树种繁多,茂密成层,四季常青。

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大致到南、北纬15°的地带,属热带干湿季气候(也称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有大面积分布。这一气候类型的形成同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位移有密切关系。
以北半球为例,冬季阳光直射在南半球,这里处于东北信风带,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候干燥;夏季阳光直射在北半球,信风带相应北移,这里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吹来自赤道海面的西南风,降水显著增加。因此,气候有明显的干、温季之分,年降水量1000 mm左右;本带仍具有低纬地带高温的特色,但气温年较差已稍大于赤道多

雨气候。因受水分条件限制,树木渐稀,形成稀树草原景色,随着纬度升高,渐为草原取代。湿季时,生机旺盛,遍地生长稠密的高草和灌木,杂有稀疏乔木;干季来临,土壤干裂,草丛枯黄,树木落叶。

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大陆内部直到大陆西岸,平均位置约在南、北纬15°—30°间,属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也称热带荒漠气候),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热带干旱气候分布地区常年处于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流下沉,所以气候的主要特征为炎热、干燥。气温相当高,世界的“热极”(利比亚阿济济亚绝对最高气温58°)就出现在该气候类型区,但昼热夜凉,气温的日较差特别大。降水极为

稀少,一年不足 200 mm,且变率极大,甚至连续多年无雨,一年的降水往往集中在几次阵性暴雨中;加以终年万里无云,日照强烈,蒸发旺盛,更加剧了气候的干燥。热带半干旱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有一个短暂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 500 mm,它分布于热带干旱气候区外缘,分别向热带干湿季气候区和亚热带夏干气候区过渡。前者短暂雨季出现在夏季,其成因与热带干湿季气候相似;后者短暂雨季出现在冬季,气温不如前者高,其成因与亚热带夏干气候类同。
在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格陵兰、北冰洋诸岛和南极大陆,属极地冰原气候。整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夏半年虽是永昼,但阳光斜射,所得热量微弱,因而气温终年在冰点以下,在南极极点附近已观察到-94.5°的绝对最低气温,是世界“寒极”所在。地面为巨厚冰层覆盖,多凛冽风暴,植物难以生长。
冰原气候以南,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缘,延伸着一条极地长寒气候带(也称苔原气候)。它的特征是冬季酷寒漫长,夏季凉爽短暂,一年中只有2—3个月的月均温在冰点以上,但不超过10°,年降水量约 200—300 mm,以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尚能生长。

紧接极地长寒气候带的是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带(也称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约在50°—70°N间横贯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这里冬季仍然漫长严寒,但夏季已相当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高者可达18—20°,气温的年较差特别大;年降水量增至300—600 mm,以夏雨为多,因蒸发弱,相对湿度很高。在这样气候条件下,已适宜松、柏、杉一类针叶树的生长。
非洲轮廓较之世界其他大陆单一,地面起伏不大,而且主要位于低纬地区,所以气候纬向地带性体现,气候类型按纬度更替,排列近乎对称。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处于高纬,陆地宽广,气候纬向地带性也表现显明。各气候类型从北向南依次更替,特别是极地长寒气候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均呈带状分布,横贯大陆东西。

二、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

海陆的分布以及由此引起的海陆间气温、气压、风向、降水等随季节的变化,产生了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基本差异,尤其是在中纬地区,同一气候带内可以明显区分出西岸、内陆、东岸三种不同类型的气候。海洋性气候主要特征为:冬暖夏凉,秋温高于春温,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小,一年中最冷月和最热月出现时间较迟(如北半球温带地区最冷月在2月,最热月在8月);湿度大,云雾多,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冬雨较多。大陆性气候的主要特征大致和海洋性气候相反:冬寒夏热,春温高于秋温,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一年中最冷月和最热月出现时间较早(如北半球温带地区最冷月在1月,最热月在7月);湿度小,云雾少,降水不多,且集中于夏季。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在世界各大陆的分布也呈现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凡受海洋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凡受大陆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大陆性气候特点。因此,由海洋走向内陆,气候的海洋性逐渐减弱,大陆性则逐渐增强。但实际情况还要复杂一些,这特别体现在沿岸气候差异上。大陆东岸和西岸同是濒临海洋,气候却截然不同,有的具有大陆性,有的具有海洋性,还有的是海洋性与大陆性气候的混合型或过渡型。这主要由大气环流所引起的海风的向、背决定的,同时沿岸洋流性质、地形因素也产生很大影响。其次,就各纬度地带来说,如前所述,在低纬和高纬地带,尤其是在赤道多雨气候、极地长寒气候和极地冰原气候分布范围内,冷与暖的矛盾处于比较稳定、有常的状态,因而气候的海洋性与大陆性对比不明显,东、西岸的气候差异也不大。而中纬地区,冷暖空气经常处于斗争转化状态,气温、降水等季节变化和非周期变化都十分明显,加以陆地面积特别宽广(北半球),因此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对比显著,大陆性气候尤为明显,大陆东、西岸气候有重大差异。在欧亚大陆西岸,40°N以上的地区,终年处在西风带,深受海洋气团影响,沿岸有暖流经过,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在22°以下,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小;全年都有降水,秋冬较多,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在山地迎风面可达 2000—3000 mm以上,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这里植物生长茂盛,林木郁闭,遍布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在40°—30°N的地区,由于副热带高压带的季节位移,冬季处于西风带,盛行极地海洋气团,温和湿润;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炎热干燥;年降水量约750mm,70%以上集中于冬季。这是亚热带夏干气候(也称地中海式气候),它冬季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夏季具有大陆性气候特征,相应的植被类型为硬叶常绿乔木和各种灌木丛。在30°N以南的地区,终年处在信风带,东北风从大陆吹向海洋,气候极端干燥,沙漠直抵海边。这是一种沿岸型的热带干旱气候,它与同纬度内陆型热带干旱气候的差异在于沿岸因有寒流经过,所以夏季不那么炎热,年较差较小,雾日很多,相对湿度亦高,有时称其为热带多雾荒漠气候。以上几种气候类型,在地球上各大陆西岸的相应纬度内均有分布,并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热带干旱气候的次序更替,在高纬地带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在低纬地带与热带干湿季气候相连。但由于地形影响,它们分布范围却有很大不同。例如在美洲大陆西部,巨大的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南北纵贯,使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均成狭长的条带状分布,范围有限。亚欧大陆西部,地势平坦,海岸曲折,海风可以深入内陆,加之有地中海水体存在,所以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夏干气候分布范围很广。在北非和澳大利亚西部也无巨大地形障壁,西岸热带干旱气候与内陆热带干旱气候连为一体。在欧亚大陆东岸,冬夏风向和洋流分布与同纬度西岸适成显明对照,因而气温、降水及其季节分配完全不同。40°N以北的地区,冬季因为大陆上有高压存在,吹西北和北风,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加以沿岸又有寒流经过,因此寒冷而干燥,气候具有大陆性;夏季,大陆上温度高气压低,可摄引海洋的东南风登陆,降水较多。由此可见大陆东部与同纬度西岸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地区有很大差异。40°—30°N的地区,风向、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同纬度的西部地区类似,但因地处亚热带纬度,气温升高,降水增加,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冬季凉而干,夏季热而湿,这也显然有别于同纬度西岸属亚热带夏干气候。30°N以南的地区,因地处信风带东岸位置,终年面迎海风,沿岸又有暖流经过,所以气温高,降水丰沛,季节分配较均匀,但以夏雨为多,具有低纬海洋性气候特征,与同纬度西岸属热带干旱气候恰好相反。
各大陆由于面积广狭不一,在大陆东岸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有一定差异。亚欧大陆东部地处世界上最大陆地和最大海洋之间,海陆的热力差异特别大,在季节性高压和低压控制下,冬夏风向、风力、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显著,形成特殊的季风。

(1)热带雨林气候(也称赤道雨林气候)。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
(2)热带(又称热带季雨淋)气候。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
(3)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别降水更少。
(4)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也称热带荒漠气候)。它分布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
(5)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此外,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地带也有分布。
(6)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大陆西岸,南、北纬40°~60°地区。
(7)亚热带夏干气候(也称地中海式气候)。位于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之间.
(8)温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
(9)亚热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
(5)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纬35°~50°的大陆的大陆内部。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这种气候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的大陆中东部地区。
(11)极地气候(又称冰原苔原候)。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 。冰原气候与苔原其后的区别是:冰原气候区的夏季最高温度都在0°以下,而苔原气候区温度高于0°.



这好像是高中地理里的知识吧!我的记得好像还是地理中的难点呢!

首先,来说一下气候形成的原因:

气候成因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气压带风带和气团、洋流、地形五类。

(1)纬度决定了热量带

(2)海陆位置大陆东西两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3)气压带、风带和气团

①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甘共苦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②风带性质信风——一般是温暖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则变性为温暖湿润西风——温凉湿润,带来温差小的阴雨天气极地东风——寒冷干燥

③气团:海洋气团和大陆气团及具体气团对气候的影响各不相同。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5)地形:地形轮廓、山脉走向、地势高低等对气候都有一定的影响。

全世界的气候类型好像一共有9种,其中热带4种,亚热带2种,温带3种.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气候

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分布规律: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

热带季风气候

形成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
分布规律: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热带沙漠气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地中海气候

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形成原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终年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规律: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形成原因: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影响
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简单地说,就是这样了.但是也有人说全球气候类型要分为16种,我也搜了一下,太多了!给你把网站链过来,感兴趣的话,自己去看看吧!

http://www.zxzsd.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88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气温在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高山气候
根据中学地理教材介绍,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从中可以细化出一种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分为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春夏秋冬四季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四季是根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划分的。在四季的划分中,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为界限。但是,东西方各国在划分四季时所采用的界限点是不完全相同的。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强调四季的天文意义,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如春季立春为始点,太阳黄经为315°,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太阳黄经变为45°,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了90°。

西方四季划分更强调四季的气候意义,是以二分二至日作为四季的起始点的,如春季以春分为起始点,以夏至为终止点。这种四季比我国划分的四季分别迟了一个半月。

从天文意义上讲,我国的以四立为划分四季界限更为科学。

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都等于全年的平均值,具有从极大值(或极小值)向极小值(或极大值)过渡的典型特征。因此,把春分作为春季的中点,和把秋分作为秋季的中点是非常合理的;夏季里,昼最长,夜最短,太阳高度最大的是夏至那一天,该日地表获得太阳能量是最多的。所以,夏至作为夏季的中点是很合理的;同理,冬至作为冬季的中点也是很科学的。

但是,从实际气候上讲,夏至并不是最热的时候,冬至也不是最冷的时候,气温高低的极值都要分别推迟1~2个月。我国有“热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说法。因此,把夏至和冬至分别安排为夏季和冬季的开始日期,与实际气候能更好地对应。所以,西方四季划分更能体现实际的气候意义。

无论是我国的具有天文意义的四季划分,还是西方具有气候意义的四季划分,都是天文上的划分方法。这是因为,二分、二至和四立在天文上都有确切的含义,都是把全年分成大体相等的四个季节,每个季节三个月,太阳在黄道上运行90°。它们都不能反映各地气候的实际情况。通过这种方法划分的季节,就是天文四季。

天文四季是半球统一的。在半球的范围内,每个季节有统一的开始和结束的时刻,并且在半球范围内,每一地点均存在着这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是等长的。

为了准确地反映各地的实际气候情况,划分四季常采用气候上的方法,例如,采用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并且规定:候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的时期为夏季,小于或等于10℃的时期为冬季,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季或秋季。按此标准划分四季,中纬地区季节与气候相一致,低纬地区和极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温度变化很不明显。同时,在中纬地区,各季的长度也不一样。这就是气候四季。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

天文四季具有理论意义,气候四季具有实用价值。天文四季是气候四季划分的基础。天文四季是半球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气候四季则是局部区域(中纬地区)统一的。天文四季的划分取决于天文现象的变化,气候四季的划分取决于气温的变化。无论哪个半球的哪个地点,都有等长的天文四季;而气候四季则在同一地点也不一定等长。这是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的主要不同之处。
由于地球是斜着身子绕太阳转,所以,地球上有些地区终年太阳很高;有些地区一年中太阳总在天边转;也有一些地区,有时是受到太阳的直射,有时又受到太阳斜射,也就是说,这些地区在各个季节中接受到的太阳光热是不一样的。根据各地区接受太阳光热的不同,地球上就划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而温带中还出现了四季气候的变化。虽然在天文上,世界各地都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节气,但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地区一年之中都可以划分四季的。寒带地区终年严寒,从无酷暑;热带地区则全年炎热,没有春秋,更没有冬季;只有温带地区才能划分出春夏秋冬四季。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时候,北半球的温带地区进入夏天,而南半球的温带地区却开始了它的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的时候,南半球的温带地区到了夏天,而北半球温带地区却正好是严寒的冬季;太阳直射赤道附近地区的时候,南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则分别是春季和秋季。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和亚热带北部,正是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的地区。

那么,一年中的四季是怎样划分的呢?

划分四季的方法有很多种:

我国古代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

在我国出版的日历上,公元纪年的日期旁边,还标着一种农历,这种历法也叫夏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阴历”。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的月份来划分四季:农历一月到三月是春季,四月到六月是夏季,七月至九月是秋季,十月到十二月是冬季。孩子们都盼着过“年”,这个“年”就是指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既是一年的头一天,也是农历季节划分上春季的开始,所以叫春节。

在天文上,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开始。

气象上,通常以阳历的3月到5月为春季,6月到8月为夏季,9月到11月为秋季,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为冬季。
说白了,就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本文标题: 各地区最初的历法是怎么确定的,像热带这样终年炎热,季节不明显的地区用什么来划分一年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3924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什么样的情况下重庆才有可能回到四川开疆拓土和侵略的区别是什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