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斯图亚特王朝是历史上最不成功的王朝?不知道王朝的成功与否怎么定义…是维持万世一系坐稳江山,还是治下国力蒸蒸日上?对于...
为什么有人说斯图亚特王朝是历史上最不成功的王朝?
不知道王朝的成功与否怎么定义…是维持万世一系坐稳江山,还是治下国力蒸蒸日上?
对于前者,斯图亚特王朝自然很失败,遭遇两次革命,还有个国王被审判斩首了,在西欧算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弑君篡位的不算)。生育子嗣也成问题,六代君主里查理二世、威廉与玛丽、安妮都没有子嗣。
对于后者,可以见仁见智。斯图亚特王朝结束的1714年,英国俨然已是欧洲列强之一,经济社会科学等蓬勃发展,皇家学会、英格兰银行都是斯图亚特王朝的遗产。对于国力增长,国人最喜欢看的莫过于开疆拓土。斯图亚特王朝治下,不算新大陆殖民地,英国在地中海夺取了直布罗陀、米诺卡以及一段时间的丹吉尔(相比之下,前朝都铎丢掉了欧洲大陆最后一个据点加莱),更重要的是后来英国本土版图基本由斯图亚特王朝奠定,1603年共主邦联、1707年联合法案最终让英格兰苏格兰成为一个国家。
所以我觉得斯图亚特王朝最大的失败在于,不知道怎么治理自己扩大的领地,反而最后两次把自己搭进去。相比哈布斯堡家族能长期维持甚至都不连在一起的帝国,确实比较失败。
后来的汉诺威王朝用新教、商业、航海、自由四大支柱,成功把斯图亚特留下麻烦不断的几块领地整合、扩张成日不落帝国。不过这不太能算王朝本身的功劳。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的历史是怎样的?
英国确立怎么的政治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的英国国王的地位如何?
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1.
:
民起义
2.资产阶级革命战争阶段 ①背景 17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变成拥有广大殖民地的海上强国。市场扩大了,财富也随之增加了,同时国内工场手
工业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强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当时英国的封建经济基础瓦解了,但是保护它的上层建筑却不愿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这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阻碍。也是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之一。 1603年,苏格兰国王詹姆士·斯图亚特继承了英国王位,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詹姆士一世登台便鼓吹"君权神授'的说法,声称国王是上帝派到人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他根本不把议会放在眼里,曾三次解散议会;他不关心英国的海上贸易,不重视建设海军;这些政策大大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强烈不满。查理一世继位后,大肆搜刮钱财,仍然独断专行,由于议会不同意他随意收税,他竟多次解散议会,结果形成多年无议会统治的局面。此时的英国,一方面王室生活极度腐化,挥霍无度,国家处在无序之中;另一方面国王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压榨劳动人民,大量工人失业,反对封建压迫的农民要求取消地租,获得土地,革命运动随之逐渐蓬勃兴起,越演越烈。城市平民和失业的手工业者为生活所迫时常暴动,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使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迅速激化。 ②1640-1642年 议会斗争:资产阶级、新贵族控制下的下议会要求限制王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查理一世为了筹划军费,镇压起义,被迫于1640年恢复长期关闭的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利用议会同国王进行斗争,起草了《大抗议书》,抨击查理一世暴政,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取消国王的专卖权,监督国王和大臣的活动。查理一世拒绝接受《大抗议书》,最终和议会决裂。 ③1642-1649年 内战 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了内战,组织王军,向议会军发起进攻。1643年,克伦威尔前往英格兰东部,募集了一支主要由自耕农和城市平民组成的骑兵,在马斯顿
战役(1644.7),纳西比战役(1645)等战役中屡次击溃王党军。内战结束后,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处死。英吉利共和国时代开始。 ④1649-1660年 克伦威尔独裁时期 1653年4月30日,克伦威尔发动政变,解散议会。12月16日,他正式宣布自己就任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1649年占)的“护国主”,英吉利共和国时代结束,以克伦威尔的个人军事独裁为特色的护国政体时期开始。 1658年,克伦威尔病逝。英国重新进入混乱时期。
3.1660年,斯图亚特封建王朝(查理二世)复辟,他们推行反动政策,实行血腥报复,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4.1688年,支持议会的辉格党人与部分托利党人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时任荷兰奥兰治执政的女婿威廉(后来的玛丽三世和
)回国执政,发动
,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统治,这次政变没有流血而获得成功,因此史称“
”。
5.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标志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国王没有实权,只是国家的象征。
英格兰国王查理一世在位时的政绩怎样?查理一世的历史评价
查理一世,又译查尔斯一世(Charles I,1600年11月19日-1649年1月30日),英格兰斯图亚特王朝国王,詹姆斯一世和丹麦公主安妮次子,英国历史上唯一被公开处死的国王,欧洲史上第一个被公开处死的君主。在位24年。
查理一世在位期间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混乱的宗教冲突。臣民们普遍对他们国王的信仰持不信任态度,一方面,在三十年战争中,他的失误成功的帮助了新教势力,然而另一个事实却是,他迎娶了一位罗马天主教的公主。
查理一世还重用当时具有争议的教会人物。他的许多臣民都以为这样做使得英格兰教会与罗马天主教会的关系太紧密了。此后,查理一世还试图迫使苏格兰进行宗教改革,从而引发了主教战争。这一切都使英格兰和苏格兰国会更加坚定了自个的立场,最终促成了查理一世的灭亡。
在查理一世最后的几年中,他与国会之间爆发英国内战。同时他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宗教政策,引起了以清教徒为代表的加尔文教派的不满。查理一世在第一次英国内战(1642年 - 1645年)中被击败后,国会希望他能够接受君主立宪制。
然而查理一世执迷不悟,他与苏格兰结盟,并逃到了怀特岛郡,这种行为彻底激怒了国会,从而导致了第二次英国内战(1648年 - 1649年)。查理一世再次被击败,随后他被捕,并在不久后以叛国罪被处死。时年49岁,君主体制随即土崩瓦解,英格兰成立了共和国,名为英格兰联邦。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克伦威尔空位期。查理一世的长子查理二世,在其父死后继承了王位,直到1660年复辟后才行使决定权。
1633年查理,查理任命高教徒威廉·劳德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并在其协助下开始向苏格兰教会强加伦敦草就的祈祷书,以便把两个王国的宗教活动统一起来。苏格兰低地地区的居民被激怒,他们宣誓拥护体现忠于苏格兰长老教会的国民誓约,公开拒绝新祈祷书。查理勃然大怒,派兵去苏格兰实现自个的意愿。但是在这第一次的主教战争中查理被打败了。
为了要钱打第二次主教战争,查理不得不再次召集议会。但是议员们要求在讨论拨款前讨论被抑制的种种抱怨。但是几个礼拜后查理再次解散了议会,这就是"短期议会"。查理第二次派兵讨伐苏格兰,这壹次彻底失败了,誓约派在诺森博兰和达勒姆占据了英格兰的领土,国王被迫缴纳赔款。1640年国王再次召集议会,这壹次叫做"长期议会",此时的国王就任议会摆布了。
在"长期议会"和"短期议会"之间,国王的 *** 被迫采取非常多很的方法筹款:将都铎时代沿用的"造船税"的征收从沿海扩大到内陆城市以维持海军需要;非法征收关税(吨税和磅税);征收各种不得人心的中世纪税收,例如对拒不接受爵士封号的乡绅课以罚金等。这样导致国王的 *** 与由新兴的乡绅、商人、律师组成的下院对立起来,他们以为国王的所作所为违反宪法。有人也越来越担心国王要动用北部的军队和戍守爱尔兰的军队将他的意志强加给议会,但是查理却从来没有这种想法,但是查理的最能干的斯特拉福德伯爵被下院选做了替罪羊,斯特拉福德伯爵是爱尔兰的总督,他和劳德大主教被议会认定为国王的"狗头军师",接下来下院向上院检举斯特拉福德有叛逆罪。
此时的查理也清楚下院的目的,但是他寄希望于斯特拉福德能够为被证明为无罪,这样国王的 *** 的权威也可以保住。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国王被要求签署一项剥夺公民权利的法案,根据这项法案可以不经合法判决而处死斯特拉福德。此时上院被暴动的市民所威胁,国王则被自个所爱的天主教徒的王后的危险境地所威胁,无奈之下国王签署了这个法案。接下来国王放弃了"造船税",并且同意:没有议会自己的同意,这壹次长期议会不得解散。国王在两个问题上没有向议会领袖屈服:一是苏格兰教会的改革,他们认定英格兰的教会正在被国王的高教会主教加以天主教化;二是对国民军的控制,那是国王近卫军以外的唯一常备军。
评价
查理一世有许多的优秀品质,他随和而一本正经,是个忠诚可爱的丈夫和父亲,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还是一个审美者,愿意为美妙东西花钱。他把许多优秀的艺术家文学家请到宫廷。但是他也有严重的不足之处,不勤快、缺乏幽默感。他还以为,只要能赢取战争并重新获得自个的绝对权威,任何手段都是正确的(类似马基雅维利的观点)。因此他向苏格兰的长老派、英国的圣公会、爱尔兰的罗马天主教徒和议会军的清教徒领袖做出各种互相矛盾并且不打算遵守的许诺。这样他逐渐丧失了所有人的信任。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