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流放具体是怎么回事流放其实就是强迫你到一个边远地区受苦受难,收到身心的折磨然后希望你能够得到反省,使用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压迫...
古代的"流放"具体是怎么回事
而流放制度其实不仅仅是存在于我国,世界各国都有流放的刑罚,而刑罚的地点各国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偏远坏境恶劣,如大英帝国会将犯人选择流放到澳大利亚(按照澳大利亚的沙漠面积就可想而知当时是多么的荒凉),俄罗斯帝国多半是把异端分子迁徙发配到西伯利亚,日本因为是幕府掌握实权一般流放的都是公卿和武士,发配到北海道,大清帝国初期的时候一般都是将罪人流放到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宁古塔(约今天的牡丹江市一带)、尚阳堡(今辽宁市清河区境内),到了中叶流放地就到了伊利和乌鲁木齐。
中国古代流放政策的具体情况:
首先,先说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们,为了践行仁慈的形象,煞(sang)费(xin)苦(bing)心(kuang)地开创了流放等刑罚,为了使“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创造了多种流放形式,在流放地的选择上也算得上是机关算尽。不过这些流放地,也因为流人的开发,呈现了不同的生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流放文化,海南等地就需要感谢流人的积极贡献。
流放在中国古代的刑罚中,长期与笞、杖、徒、死并列的重刑。自北周开始,流放按照距离远近被划分为5等:自皇城呢过2500里起,每加500里为一等,称为卫服、要服、荒服、镇服、藩服。而到了隋唐时期,则将流放分为三等,即2000里、2500里和3000里。此种分类为后世历代王朝所采用。
流放虽然不让你立刻死,但是还不如死了干脆。这种刑罚实际上给流人带来的是终生的痛苦:
1.流放旅途艰险,被罚流放的犯人在去往流放之地的一路上全靠步行,流人每天的食物,均由当地政府供给,犯人经常受到担负递解任务的解役兵丁肆意虐待,即便抵达戍所,贫苦、饥饿等一再威胁性命。例如清初诗人吴兆骞在给其母的信中说:“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这就算了,有时还需要戴枷前行,如《水浒传》中林冲、武松发配时就需要戴枷锁前行,这种痛苦岂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不少流人就因为难以忍受折磨而在途中死去;
2.古代那交通也不像现在,人那时候都是我要是想你了,就背着行囊翻过千山万水去看你,浪漫着呢,但是流放可不是,那可是被迫地背井离乡、妻离子别、抛父弃母,今生今世就此一别何日相见,足以让人肝肠寸断;
3.前面也说了,统治者们为了选择合适的流放地绞尽脑汁啊,流放地都是蛮荒瘴疬之地,能活下来就不易,生活上根本就不能奢望能与原来相比。
除了这些之外,宋代的时候在流放加入了独特的刑罚——刺配,柔和了前代的流放刑罚,集刺、杖、流于一身,主要是在发陪着脸上刺字,外加杖背而后流配充军,刺配这直到清朝都在援用。刺字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便于追逃,以及再犯罪的认定;另一个是通过这种方式,让被刺字人在人格上受到贬损,精神上受到打压,这可是是终身的烙印。不过,后来因为刺字使得罪犯无法融入正常的生活,自暴自弃,官府进行了改良,针对不同的犯罪情节对受刺人采取手臂、颈部等地方的选择。
被流放的人物身份复杂,既有王公大臣,也有一般百姓,有汉人,也有满人和其他民族,由于清代实行“一人犯法,诛连九族”的连坐法,因此流放人的数量很大,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发遣分为当差、为奴、种地等情形,一般而言,职官及生员以上的人犯罪,发遣当差的较多,一般人犯罪,则多为奴,无论当差还是为奴,都是在边地服劳役,为当地驻军提供服务。迁徙,则是作为流放的刑罚之一,是将犯人及家属或受株连的人一起迁离乡土的惩罚形式。清代一般迁徙者要离开家乡六百里以外。
至于具体操作,我举例刺配,如下:
第一步 杖脊
官府断刑之后,杖击罪犯的背部。以常行杖,一般击打13-20下,“常行官杖如周显德五年制,长三尺五寸,大头阔不过二寸,厚及小头径不过九分。”在行刑过程中,很多人在这一步就已经人受不了死亡了,后来河北提点刑狱陈纲请命,将杖的重量统一规定为15两,后来又加规定“笞杖不得留节目,亦不得钉饰及加筋胶类”。
第二步 刺面
宋代的黥刺方法,以“烧炙涂药”而成,用金针刺之,所以在宋朝刺面也叫“打金印”。宋代刺墨的位置有刺面、刺额角和刺耳后的区别,哲宗元丰八年十二月癸酉的诏令中“犯盗刺环于耳后,徒流以方,杖以圆;三犯杖,移于面。径不得过五分”,这是史书关于北宋时期刺配最详细的规定了。而刺面的纹络也不一样,有的刺字有的刺图案,刺墨的深度也按照发配的远近有所不同。
第三步 配役
杖脊、刺字之后,就要“量地方远近”,将罪犯押送配所收管服役。宋代有司配有专人行使监送职
责,并对解送犯人规定了严格的交割手续和监押将校的职责,按编敕规定“配送犯人,须分明置历管系,候到配处,画时具交割月日,回报元配之处。若经时未报,即移文根问,若在路走失者,随处根逐,元监送人紧行捕捉。”也就是说:配送犯人,要做好相关的登记,送至配所之后要取得配所处的牒文回报原配之处,如路上犯人走脱,监送人要承担缉捕之职。在宋代,往南发配属于大趋势。
而被发配之后也不是完全的没有了希望,每个朝代都会有大赦。像是两宋就经常会有大赦的情况,一般2-3年会有一次赦免,如果赶上了,就可以回家团聚。比如大诗人李白,因为李磷发配到夜郎,一把老骨头了去了就甭想回来了,温和如杜甫也忍不住了:“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走半路了,唐肃宗大赦天下,重获自由,九死一生的李太白又回来了!在船上作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将已定刑的人押解到荒僻或远离乡土的地方,以对案犯进行惩治,并以此维护社会和统治秩序。作为一种刑罚,流放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流放刑罚在我国起源很早,并且沿用历史悠久。从远古流放之刑出现,到清末被废除,历经几千年。
古代四大流放地在哪里?流放地怎么挑出来的?
古代四大流芳地要么就是特别苦寒之地,要么就是原始森林野兽出没之地,或者是地理环境极其不好有瘴气毒虫之地。
先说第一大流芳地,这就是位于湖北神农架附近的房陵一带
房陵是中国四大流放地之一,因为它离中原的位置比较近,所以是很多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的流放地。这一带物产丰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相对于其他流放地这里条件还算可以。
历史上著名的奸臣嫪毐和吕不韦就曾经被流放在这里,当时太后很宠爱嫪毐,所以助长了嫪毐的势力。嫪毐 还大胆的跟太后生了两个孩子。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当皇帝,嫪毐就准备策划谋反,想杀了秦王嬴政。但秦王嬴政识破了嫪毐的毒剂,于是先下手为强把嫪毐和吕不韦困在了宫廷之内。
但嫪毐逃跑了,吕不韦被抓,太后被秦王嬴政关在了冷宫里。后来嬴政全国通缉嫪毐把他抓到之后,秦王嬴政就发配流放了吕不韦及嫪毐全族共14,000人去往房陵。
第2大流放地就是海南
别以为海南是旅游胜地,在古时的海南生存条件极其艰苦。海南其实就是一个岛屿,只要进了海南几乎就跟内地隔绝了,除非是特赦可以出来,否则一辈子都要待在那里。
虽然海南那里景色优美,被誉为天涯海角,但是当时那里人的思想还处于蛮荒的阶段。但也正因为汉人被流放在海南,才促进了海南文化的发展。
第3个流放地就是烟瘴西南
烟瘴西南就是现今的潮州境内的瘴江,这里瘴气严重,而且毒虫非常厉害,只要被叮咬没有几个月是好不了的,重则可能会要了人的性命。
第4个流放地就是黑龙江宁古塔
这个在甄嬛传里面也说了,那里是极其苦寒之地,在中国的最北边也是最冷的地方。
古代有哪些流放地?为什么这些地方会成为流放地?
流放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的一种刑罚。五千年的历史中,流放作为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也形成了自己的一种文化。中国古代有四大流放地,都位于偏远地区,那么这些流放地是以什么样的标准选出来的呢?
湖北(房县)房陵流放文化
房陵,是中国四大流放地之一。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流放到这里的都是帝王将相、达官贵族,从先秦到宋朝,就先后有两位皇帝十王一驸马一丞相共14人流放房陵。在任皇帝流放,后来又回去当皇帝的,历史上只有唐中宗李显一人,其余将相王候不是老死山林,便是被杀死在房县。这些帝王将相举家迁徙最多时达一万四千余人。
海南的流放文化
对海南来说,这一切都是上天赏赐的福气。
多少文人豪杰被流放到海南这个自古被称为“天涯海角”的孤悬海外边陲蛮荒的偏安之地,为海南带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促进了海南的发展。
早在两千年以前,三亚就已经归入中央朝廷管辖。三亚古称崖州。秦始皇时期,南方设置三郡,崖州就属于其中之一的象郡;西汉两伏波将军平定南疆,在海南全境建置郡县,在三亚设立了珠崖郡治;隋设临振郡,唐代改为振州。在古代,因三亚远离帝京,孤悬海外,一直被认为是边陲蛮荒的“天涯海角”,长期被作为贬黜罪臣的流放之地。古代一批名臣学士因政治斗争被贬黜到三亚谪居,据典籍记载,从汉代到明朝,被贬黜流放到崖州的贤相名臣学士就有15人之多,其中有10人长年居留今崖城镇的水南村,包括唐高宗太子冼马兼侍读刘纳言、唐代两朝宰相李德裕,北宋太祖时的宰相卢多逊、宋仁宗时的宰相丁谓,南宋参知政事赵鼎、李光,秘书少监、起居郎胡铨,元代宰相王仕熙,明代广东电白名儒莫蔡等。他们大多是中原杰出人物,被蒙冤贬谪流放三亚期间,他们积极传播中原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推出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南宋谪臣胡诠被贬崖州后,寄居在水南村裴闻义家中,他缘结乡里,兴建学堂,亲自执教,“日以经训传经书为事”,为当地黎、汉村民培养了大批学子。据水南村民介绍,当地村民非常重视子女教育,自古以来就出了不少读书人,目前也是三亚文化氛围最为浓郁的一个村庄,这与历代的名臣学士谪居于此积极传播中原文化有密切关系。
两千年的历史积淀,两千年的流陡不断。古代名臣被贬谪的悲歌与血泪,化成了无数的诗词歌赋与文章,这是一笔不可多得的人类精神财富。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烙下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这是三亚流放文化源远流长而又丰富多彩的深刻内涵。
追寻历代名臣学士贬谪的足迹,细细地梳理他们寓居在三亚的生活故事,人们仿佛就走进了一个深邃迷离的历史时空隧道,让人领略到中国历史的悠远和三亚旅游文化的深刻厚重,这也许是许多中外游客慕名到三亚旅游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烟瘴西南
提起潮州,就不能不提起地处潮州境内的瘴江,瘴江今天已经因为一个人而易名为韩江,这个人就是唐代的大诗人韩愈。
韩愈,字退之,号昌黎,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其诗文磅礴隽永而名扬天下。韩愈是正统儒学大家。他以孔孟之道,反对盛极一时的佛门道院之玄学。宪宗十四年(819年),他担任监察御史时,上书阻谏宪宗皇帝兴师动众去奉迎一块佛骨,因而被贬官流放到粤海之边的潮州。
在流放的路上,马过秦岭时韩愈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曰: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此诗,是写给前来为他送行的侄子的。字里行间,除了透骨的悲凉之外,还咏叹地预言:他的一把老骨将埋葬于出使的潮州瘴江。诗中表现了作者无罪被贬,英雄虽然失意,但仍刚正不阿的精神。
黑龙江宁古塔流放文化
宁古塔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流放地。据介绍,宁古塔为蛮夷音,实意不是一个塔,而是一个地方的名称,原址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公元1666年迁到黑龙江省宁安市。明末清初大批受到朝廷刑罚的官员将领被发配到宁古塔,特别是清朝顺治年间至乾隆年间,成千上万的人被流放到东北。
渤海文化、金元文化和宁古塔流放人文化被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誉为黑龙江三大历史文化亮点,这其中渤海文化和宁古塔流放人文化发源于牡丹江流域。据介绍,宁古塔流放人文化对东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过不小的影响。流放人不仅在这里种植粮食,还养蜂熬蜜,采药制药。一些文人雅士写诗著书,使这里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明末兵部尚书张缙彦在清朝时被发配到宁古塔,他组织的"七子诗会"是黑龙江省第一个诗社,他写的散文集《意外集》是黑龙江第一部散文集。
彭水郁山是唐朝流放之地,原属黔州府。
黔州唐朝南方流放之都
黔州,原名奉州,是北周武帝保定四年(公元564年),涪陵“蛮帅”田思鹤在今郁山所置,后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公元574年)改为黔州。
郁山一直为黔州府所在地,黔州府曾统领现重庆渝东南、贵州铜仁、湖北鄂西、湖南新晃、广西玉林等地。黔州因盐丹而繁荣,也成了朝廷被贬官员的主要流放地。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