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郭沫若坚持挖掘明定陵,却不挖长陵和永陵?1955年,郭沫若与北京市副市长吴晗起草了一份《关于挖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经过有关...
为何郭沫若坚持挖掘明定陵,却不挖长陵和永陵?
明长陵是明十三陵之首,乃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的合葬墓,其规模非常大,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无论是从建筑用料,还是施工的精密度来看,明长陵都是非常值得考究的。可是郭沫若在挖掘明长陵时出现地宫塌陷的事故,由于陵墓年代过于久远,考古过程中还是出现了问题。由于不知道皇陵中出现什么问题,郭沫若便将目标转向明定陵,并坚持要对明定陵进行考古挖掘
当年考古挖掘技术不完善,对文物的保护方式比较粗糙,导致很多文物出土后出现不可修复的损伤。郭沫若在中国文学领域有非常高的地位,他也是一位考古学家,可为何他要坚持挖掘明定陵,还会出现如此巨大的问题呢?有考古学界的专家表示:你看他祖上是谁,就明白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提起郭子兴也有很多人有过了解,朱元璋还未发迹时曾投奔郭子兴,后来还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朱元璋。
郭子兴病逝后,朱元璋继承了他大部分的势力,正因为有郭子兴的军队作为根基,他最终才能在乱世中立足。可是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害怕权力丢失,于是将他的两个儿子全部处死,郭家凡是有威胁的势力全部铲除,可还是遗漏了一个人,此人便是郭子兴的小妾李氏的儿子郭老舍。由于马皇后向朱元璋求情,最终才得以保留郭子兴家族最后一条血脉。
郭沫若曾公开表示过郭子兴是自己的先祖,正因为有这一层的关系,郭沫若才坚持要挖掘明定陵。对于郭沫若而言,这一次的考古挖掘意义非凡,他可以通过考古来更加深入了解自己先祖的历史,这也是他“寻根问祖”的方式。
郭沫若为什么要执意挖皇陵
郭沫若执着于挖明皇陵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永乐大典很有可能在长陵里,这是朱棣一生杰出的成绩之一,带一份陪着自己很有可能,而永乐大典在清末年间已经被毁,它倘若被发现全本,也是国宝级别的,郭沫若想要的便是它。但在后世的研究中,他或许还有另一个私心,这个私心跟他的祖上有关,有人通过一系列的考证,认为郭沫若是郭子兴的后人。
郭子兴对于明史来说是一个必提的人物,他是元末的群雄之一,也是朱元璋崛起的重要人物。一定程度上来说,没有郭子兴,便没有后来的朱元璋。但功绩太大也不是好事,郭子兴是病逝,可他的三个儿子,一个战死,另外两位皆是死于朱元璋。老朱还将郭家斩草除根,为的是想让他绝后,其实郭子兴并不止一个老婆,他的小老婆还给他生下过一个儿子。
这个儿子名叫郭老舍,他躲过一劫活了下来。郭老舍便是郭沫若的祖上,郭沫若自己也曾亲口提过。朱家斩郭家祖辈,郭家又刨了朱家的坟,所以不少人都认为郭沫若挖掘明皇陵是有私心的。不过这有待考证,毕竟郭沫若自己没有说出来,也没人知道他执着于明皇陵的真实意图。
在挖掘明定陵的时候,其实受到了不少的人的坚决的反对,理由很简单,在1955年时期,国家根本就不具备保护文化的能力和条件,而如此冒失的挖掘,虽然能够了解一部分历史的真相,但是失去的绝对会比得到的更多,最终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这是一次“无法挽回的错误”。
明定陵挖开后,大量文物立即被氧化、破坏,各种珍贵字画、丝织品顷刻间灰飞烟灭,令人痛心不已。它成了中国考古史上的第一件悲剧,这件事令国人心痛,也一度受到嘲讽。从这以后,便留下了一个规定,那便是禁止挖掘任何的帝陵,而考古也逐渐从主动挖掘变成抢救性发掘。如此惨痛的代价,郭老却没有死心,1965年,他再次申请挖掘长陵。这件事自然没有同意,他只得到了一句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
明长陵是明十三陵之首,乃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的合葬墓,其规模非常大,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无论是从建筑用料,还是施工的精密度来看,明长陵都是非常值得考究的。可是郭沫若在挖掘明长陵时出现地宫塌陷的事故,由于陵墓年代过于久远,考古过程中还是出现了问题。由于不知道皇陵中出现什么问题,郭沫若便将目标转向明定陵,并坚持要对明定陵进行考古挖掘
当年考古挖掘技术不完善,对文物的保护方式比较粗糙,导致很多文物出土后出现不可修复的损伤。郭沫若在中国文学领域有非常高的地位,他也是一位考古学家,可为何他要坚持挖掘明定陵,还会出现如此巨大的问题呢?有考古学界的专家表示:你看他祖上是谁,就明白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提起郭子兴也有很多人有过了解,朱元璋还未发迹时曾投奔郭子兴,后来还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朱元璋。
郭子兴病逝后,朱元璋继承了他大部分的势力,正因为有郭子兴的军队作为根基,他最终才能在乱世中立足。可是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害怕权力丢失,于是将他的两个儿子全部处死,郭家凡是有威胁的势力全部铲除,可还是遗漏了一个人,此人便是郭子兴的小妾李氏的儿子郭老舍。由于马皇后向朱元璋求情,最终才得以保留郭子兴家族最后一条血脉。
郭沫若曾公开表示过郭子兴是自己的先祖,正因为有这一层的关系,郭沫若才坚持要挖掘明定陵。对于郭沫若而言,这一次的考古挖掘意义非凡,他可以通过考古来更加深入了解自己先祖的历史,这也是他“寻根问祖”的方式。
为什么大文豪郭沫若热衷于挖坟?
关于郭沫若挖陵墓的事,最流行的说法是说他想找到《兰亭集序》真迹。
郭沫若除了是位文学家,还是个历史学家,他对历史挖掘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常跟随考古队一起考古。比较出名的是明定陵,也就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墓的挖掘事件。1956年,郭沫若和考古学家一起进入地下玄宫进行考古工作,并发现了大量的陪葬物品,金器、银器、珠宝、凤冠等各类文物上千件,这着实是一次激动人心的发现,因为这将为研究明朝提供更有力的事实依据。
网上广泛流传的说法是,当时由于保护技术手段不足,尸身及某些珍贵的字画类文物被挖开后遭到腐蚀,一批文物还没有来得及研究就受到破坏,考古工作也因此被叫停,而郭沫若身为带头人之一,被怀疑带有私心,不顾文物的保护,因此遭到唾骂。
但其实真相如何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明定陵确实遭到了很大破坏,然而那也与随后发生的文革有莫大关系,事实上,定陵在文革期间被视批斗,万历皇帝和皇后的尸体也一度被抬出批斗并焚毁,墓中的文物也都遭到了大小不一的破坏。
后来,郭沫若想再次挖掘长陵,因为据说《兰亭集序》就在此墓中,而此次行动却受到周总理的制止。实际上,长陵发掘委员会由吴晗等7人组成,郭沫若应该只是参考陪同,他可能也是想挖掘的,但主要的敲定意见不在他那,可能因为他名气大,加上当时确实使文物受到了损坏,因此他才成了众矢之的。
网络上关于郭沫若的骂言有很多,几乎一边倒,但实际的情况是,这件事并非郭沫若一人所为,他是建议发掘者没错,但现在几乎所有的锅都让他背,似乎有些不稳妥。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