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有几个?他们分别是谁?,唐朝简介,(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太宗李世民李渊于618...
唐朝皇帝有几个?他们分别是谁?
(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称神都,史称武周,也称“南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89年,传了21位皇帝(加武则天则为22位皇帝)。
1.唐高祖李渊唐高祖李渊(566年出生於长安,635年逝世于长安)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2.唐太宗,名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他还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3. 唐 代 皇 帝。 唐 太 宗 李 世 民 第 九 子。 字 为 善。 贞 观 五 年 (631) 封 晋 王。 十 七 年 立 为 太 子。 二 十 三 年 即 位。
4.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
5.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唐朝第五位皇帝(如不将武则天算为唐朝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
6. 李重茂(695年—?),唐中宗幼子,为韦后所生,前身为温王。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
7.李隆基(685年~762年),唐朝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又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后封元圣文神武皇帝。
8.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57年——762年在位)
9.唐代宗李豫(726年-779年),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封广平王,唐朝第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63年—779年在位),在位17年,享年54岁。
10.唐德宗李适(742年-805年)(适发音为Kuò),唐代宗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80年——805年在位),在位26年。享年64岁。
11.唐顺宗李诵(761年-806年),唐德宗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05年在位)。大历十四年(779年)立为皇太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即位,改元永贞。
12.唐宪宗李纯(出生于778年,逝世于820年),唐朝第11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他的统治时期是从805年到他逝世。
13.唐穆宗李恒(795年-824年),原名宥。元和七年(812年)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恒。他是唐朝第12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0年-824年在位),在位4年,享年30岁。
14.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朝皇帝。唐穆宗长子。他是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4年-826年在位),在位3年,享年19岁。
15.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第二子。唐敬宗之弟。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被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他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7年-840年在位),在位14年,享年32岁。
16. 唐宣宗李忱(810年 ——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除去武则天以外),初名怡,前身是光王,在位13年。
17.唐懿宗李漼(833年11月14日~873年),唐朝第十七位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860年——873年在位),在位14年,终年41岁。
18. 唐僖宗李儇(862年——888年)(儇发音为喧Xuān),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年-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
19.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原名杰,又名敏,是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89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
20. 唐哀帝李拀(892年-908年),原名祚。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第二十代,去武则天以外,904年—907年在位),在位3年,被废。次年死,享年17岁,葬于温陵。
庙号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高祖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 618年-626年 武德 618年-626年
太宗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世民 627年-649年 贞观 627年-649年
高宗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李治 650年-683年 永徽 650年-655年
显庆 656年-661年
龙朔 661年-663年
麟德 664年-665年
干封 666年-668年
总章 668年-670年
咸亨 670年-674年
上元 674年-676年
仪凤 676年-679年
调露 679年-680年
永隆 680年-681年
开耀 681年-682年
永淳 682年-683年
弘道 683年
中宗
(为武后所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684年,
(以及705年-710年) 嗣圣 684年
睿宗
(为武后所废)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684年,
(以及710年-712年) 文明 684年
则天顺圣皇后 武曌 684年-705年 光宅 684年
垂拱 685年-688年
永昌 689年
载初 690年
武周(690年-705年)
则天大圣皇帝 武曌 684年-705年 天授 690年-692年
如意 692年
长寿 692年-694年
延载 694年
证圣 695年
天册万岁 695年-696年
万岁登封 696年
万岁通天 696年-697年
神功 697年
圣历 698年-700年
久视 700年
大足 701年
长安 701年-704年
唐朝复辟
中宗(重祚)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见684年,)
705年-710年 神龙 705年-707年
景龙 707年-710年
少帝 李重茂 710年 唐隆 710年
睿宗(重祚)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见684年,)
710年-712年 景云 710年-711年
太极 712年
延和 712年
玄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李隆基 712年-756年 先天 712年-713年
开元 713年-741年
天宝 742年-756年
肃宗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李亨 756年-762年 至德 756年-758年
干元 758年-760年
上元 760年-761年
代宗 睿文孝武皇帝 李豫 762年-779年 宝应 762年-763年
广德 763年-764年
永泰 765年-766年
大历 766年-779年
德宗 神武孝文皇帝 李适 780年-805年 建中 780年-783年
兴元 784年
贞元 785年-805年
顺宗 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李诵 805年 永贞 805年
宪宗 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李纯 806年-820年 元和 806年-820年
穆宗 睿圣文惠孝皇帝 李恒 821年-824年 长庆 821年-824年
敬宗 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湛 824年-826年 宝历 824年-826年
文宗 元圣昭献孝皇帝 李昂 826年-840年 宝历 826年
大和 827年-835年
开成 836年-840年
武宗 至道昭肃孝皇帝 李炎 840年-846年 会昌 841年-846年
宣宗 圣武献文孝皇帝 李忱 846年-859年 大中 847年-859年
懿宗 昭圣恭惠孝皇帝 李漼 859年-873年 大中 859年
咸通 860年-873年
僖宗 惠圣恭定孝皇帝 李儇 873年-888年 咸通 873年-874年
干符 874年-879年
广明 880年-881年
中和 881年-885年
光启 885年-888年
文德 888年
昭宗 圣穆景文孝皇帝 李晔 888年-904年 龙纪 889年
大顺 890年-891年
景福 892年-893年
干宁 894年-898年
光化 898年-901年
天复 901年-904年
天佑 904年
哀帝 昭宣光烈哀孝皇帝* 李柷 904年-907年 天佑 904年-907年
李柷原谥曰哀皇帝,后唐明宗李嗣源改谥曰昭宣光烈哀孝皇帝
2.唐太宗,名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他还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3. 唐 代 皇 帝。 唐 太 宗 李 世 民 第 九 子。 字 为 善。 贞 观 五 年 (631) 封 晋 王。 十 七 年 立 为 太 子。 二 十 三 年 即 位。
4.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
5.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唐朝第五位皇帝(如不将武则天算为唐朝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
6. 李重茂(695年—?),唐中宗幼子,为韦后所生,前身为温王。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
7.李隆基(685年~762年),唐朝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又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后封元圣文神武皇帝。
8.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57年——762年在位)
9.唐代宗李豫(726年-779年),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封广平王,唐朝第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63年—779年在位),在位17年,享年54岁。
10.唐德宗李适(742年-805年)(适发音为Kuò),唐代宗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80年——805年在位),在位26年。享年64岁。
11.唐顺宗李诵(761年-806年),唐德宗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05年在位)。大历十四年(779年)立为皇太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即位,改元永贞。
12.唐宪宗李纯(出生于778年,逝世于820年),唐朝第11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他的统治时期是从805年到他逝世。
13.唐穆宗李恒(795年-824年),原名宥。元和七年(812年)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恒。他是唐朝第12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0年-824年在位),在位4年,享年30岁。
14.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朝皇帝。唐穆宗长子。他是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4年-826年在位),在位3年,享年19岁。
15.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第二子。唐敬宗之弟。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被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他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7年-840年在位),在位14年,享年32岁。
16. 唐宣宗李忱(810年 ——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除去武则天以外),初名怡,前身是光王,在位13年。
17.唐懿宗李漼(833年11月14日~873年),唐朝第十七位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860年——873年在位),在位14年,终年41岁。
18. 唐僖宗李儇(862年——888年)(儇发音为喧Xuān),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年-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
19.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原名杰,又名敏,是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89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
20. 唐哀帝李拀(892年-908年),原名祚。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第二十代,去武则天以外,904年—907年在位),在位3年,被废。次年死,享年17岁,葬于温陵。
(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称神都,史称武周,也称“南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89年,传了21位皇帝(加武则天则为22位皇帝)。
1.唐高祖李渊唐高祖李渊(566年出生於长安,635年逝世于长安)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2.唐太宗,名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他还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3. 唐 代 皇 帝。 唐 太 宗 李 世 民 第 九 子。 字 为 善。 贞 观 五 年 (631) 封 晋 王。 十 七 年 立 为 太 子。 二 十 三 年 即 位。
4.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
5.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唐朝第五位皇帝(如不将武则天算为唐朝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
6. 李重茂(695年—?),唐中宗幼子,为韦后所生,前身为温王。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
7.李隆基(685年~762年),唐朝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又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后封元圣文神武皇帝。
8.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57年——762年在位)
9.唐代宗李豫(726年-779年),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封广平王,唐朝第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63年—779年在位),在位17年,享年54岁。
10.唐德宗李适(742年-805年)(适发音为Kuò),唐代宗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80年——805年在位),在位26年。享年64岁。
11.唐顺宗李诵(761年-806年),唐德宗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05年在位)。大历十四年(779年)立为皇太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即位,改元永贞。
12.唐宪宗李纯(出生于778年,逝世于820年),唐朝第11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他的统治时期是从805年到他逝世。
13.唐穆宗李恒(795年-824年),原名宥。元和七年(812年)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恒。他是唐朝第12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0年-824年在位),在位4年,享年30岁。
14.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朝皇帝。唐穆宗长子。他是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4年-826年在位),在位3年,享年19岁。
15.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第二子。唐敬宗之弟。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被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他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7年-840年在位),在位14年,享年32岁。
16. 唐宣宗李忱(810年 ——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除去武则天以外),初名怡,前身是光王,在位13年。
17.唐懿宗李漼(833年11月14日~873年),唐朝第十七位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860年——873年在位),在位14年,终年41岁。
18. 唐僖宗李儇(862年——888年)(儇发音为喧Xuān),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年-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
19.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原名杰,又名敏,是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89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
20. 唐哀帝李拀(892年-908年),原名祚。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第二十代,去武则天以外,904年—907年在位),在位3年,被废。次年死,享年17岁,葬于温陵。
庙号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高祖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 618年-626年 武德 618年-626年
太宗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世民 627年-649年 贞观 627年-649年
高宗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李治 650年-683年 永徽 650年-655年
显庆 656年-661年
龙朔 661年-663年
麟德 664年-665年
干封 666年-668年
总章 668年-670年
咸亨 670年-674年
上元 674年-676年
仪凤 676年-679年
调露 679年-680年
永隆 680年-681年
开耀 681年-682年
永淳 682年-683年
弘道 683年
中宗
(为武后所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684年,
(以及705年-710年) 嗣圣 684年
睿宗
(为武后所废)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684年,
(以及710年-712年) 文明 684年
则天顺圣皇后 武曌 684年-705年 光宅 684年
垂拱 685年-688年
永昌 689年
载初 690年
武周(690年-705年)
则天大圣皇帝 武曌 684年-705年 天授 690年-692年
如意 692年
长寿 692年-694年
延载 694年
证圣 695年
天册万岁 695年-696年
万岁登封 696年
万岁通天 696年-697年
神功 697年
圣历 698年-700年
久视 700年
大足 701年
长安 701年-704年
唐朝复辟
中宗(重祚)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见684年,)
705年-710年 神龙 705年-707年
景龙 707年-710年
少帝 李重茂 710年 唐隆 710年
睿宗(重祚)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见684年,)
710年-712年 景云 710年-711年
太极 712年
延和 712年
玄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李隆基 712年-756年 先天 712年-713年
开元 713年-741年
天宝 742年-756年
肃宗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李亨 756年-762年 至德 756年-758年
干元 758年-760年
上元 760年-761年
代宗 睿文孝武皇帝 李豫 762年-779年 宝应 762年-763年
广德 763年-764年
永泰 765年-766年
大历 766年-779年
德宗 神武孝文皇帝 李适 780年-805年 建中 780年-783年
兴元 784年
贞元 785年-805年
顺宗 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李诵 805年 永贞 805年
宪宗 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李纯 806年-820年 元和 806年-820年
穆宗 睿圣文惠孝皇帝 李恒 821年-824年 长庆 821年-824年
敬宗 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湛 824年-826年 宝历 824年-826年
文宗 元圣昭献孝皇帝 李昂 826年-840年 宝历 826年
大和 827年-835年
开成 836年-840年
武宗 至道昭肃孝皇帝 李炎 840年-846年 会昌 841年-846年
宣宗 圣武献文孝皇帝 李忱 846年-859年 大中 847年-859年
懿宗 昭圣恭惠孝皇帝 李漼 859年-873年 大中 859年
咸通 860年-873年
僖宗 惠圣恭定孝皇帝 李儇 873年-888年 咸通 873年-874年
干符 874年-879年
广明 880年-881年
中和 881年-885年
光启 885年-888年
文德 888年
昭宗 圣穆景文孝皇帝 李晔 888年-904年 龙纪 889年
大顺 890年-891年
景福 892年-893年
干宁 894年-898年
光化 898年-901年
天复 901年-904年
天佑 904年
哀帝 昭宣光烈哀孝皇帝* 李柷 904年-907年 天佑 904年-907年
李柷原谥曰哀皇帝,后唐明宗李嗣源改谥曰昭宣光烈哀孝皇帝
(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称神都,史称武周,也称“南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89年,传了21位皇帝(加武则天则为22位皇帝)。
1.唐高祖李渊唐高祖李渊(566年出生於长安,635年逝世于长安)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2.唐太宗,名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他还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3. 唐 代 皇 帝。 唐 太 宗 李 世 民 第 九 子。 字 为 善。 贞 观 五 年 (631) 封 晋 王。 十 七 年 立 为 太 子。 二 十 三 年 即 位。
4.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
5.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唐朝第五位皇帝(如不将武则天算为唐朝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
6. 李重茂(695年—?),唐中宗幼子,为韦后所生,前身为温王。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
7.李隆基(685年~762年),唐朝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又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后封元圣文神武皇帝。
8.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57年——762年在位)
9.唐代宗李豫(726年-779年),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封广平王,唐朝第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63年—779年在位),在位17年,享年54岁。
10.唐德宗李适(742年-805年)(适发音为Kuò),唐代宗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80年——805年在位),在位26年。享年64岁。
11.唐顺宗李诵(761年-806年),唐德宗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05年在位)。大历十四年(779年)立为皇太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即位,改元永贞。
12.唐宪宗李纯(出生于778年,逝世于820年),唐朝第11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他的统治时期是从805年到他逝世。
13.唐穆宗李恒(795年-824年),原名宥。元和七年(812年)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恒。他是唐朝第12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0年-824年在位),在位4年,享年30岁。
14.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朝皇帝。唐穆宗长子。他是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4年-826年在位),在位3年,享年19岁。
15.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第二子。唐敬宗之弟。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被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他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7年-840年在位),在位14年,享年32岁。
16. 唐宣宗李忱(810年 ——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除去武则天以外),初名怡,前身是光王,在位13年。
17.唐懿宗李漼(833年11月14日~873年),唐朝第十七位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860年——873年在位),在位14年,终年41岁。
18. 唐僖宗李儇(862年——888年)(儇发音为喧Xuān),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年-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
19.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原名杰,又名敏,是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89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
20. 唐哀帝李拀(892年-908年),原名祚。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第二十代,去武则天以外,904年—907年在位),在位3年,被废。次年死,享年17岁,葬于温陵。
庙号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高祖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 618年-626年 武德 618年-626年
太宗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世民 627年-649年 贞观 627年-649年
高宗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李治 650年-683年 永徽 650年-655年
显庆 656年-661年
龙朔 661年-663年
麟德 664年-665年
干封 666年-668年
总章 668年-670年
咸亨 670年-674年
上元 674年-676年
仪凤 676年-679年
调露 679年-680年
永隆 680年-681年
开耀 681年-682年
永淳 682年-683年
弘道 683年
中宗
(为武后所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684年,
(以及705年-710年) 嗣圣 684年
睿宗
(为武后所废)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684年,
(以及710年-712年) 文明 684年
则天顺圣皇后 武曌 684年-705年 光宅 684年
垂拱 685年-688年
永昌 689年
载初 690年
武周(690年-705年)
则天大圣皇帝 武曌 684年-705年 天授 690年-692年
如意 692年
长寿 692年-694年
延载 694年
证圣 695年
天册万岁 695年-696年
万岁登封 696年
万岁通天 696年-697年
神功 697年
圣历 698年-700年
久视 700年
大足 701年
长安 701年-704年
唐朝复辟
中宗(重祚)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见684年,)
705年-710年 神龙 705年-707年
景龙 707年-710年
少帝 李重茂 710年 唐隆 710年
睿宗(重祚)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见684年,)
710年-712年 景云 710年-711年
太极 712年
延和 712年
玄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李隆基 712年-756年 先天 712年-713年
开元 713年-741年
天宝 742年-756年
肃宗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李亨 756年-762年 至德 756年-758年
干元 758年-760年
上元 760年-761年
代宗 睿文孝武皇帝 李豫 762年-779年 宝应 762年-763年
广德 763年-764年
永泰 765年-766年
大历 766年-779年
德宗 神武孝文皇帝 李适 780年-805年 建中 780年-783年
兴元 784年
贞元 785年-805年
顺宗 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李诵 805年 永贞 805年
宪宗 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李纯 806年-820年 元和 806年-820年
穆宗 睿圣文惠孝皇帝 李恒 821年-824年 长庆 821年-824年
敬宗 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湛 824年-826年 宝历 824年-826年
文宗 元圣昭献孝皇帝 李昂 826年-840年 宝历 826年
大和 827年-835年
开成 836年-840年
武宗 至道昭肃孝皇帝 李炎 840年-846年 会昌 841年-846年
宣宗 圣武献文孝皇帝 李忱 846年-859年 大中 847年-859年
懿宗 昭圣恭惠孝皇帝 李漼 859年-873年 大中 859年
咸通 860年-873年
僖宗 惠圣恭定孝皇帝 李儇 873年-888年 咸通 873年-874年
干符 874年-879年
广明 880年-881年
中和 881年-885年
光启 885年-888年
文德 888年
昭宗 圣穆景文孝皇帝 李晔 888年-904年 龙纪 889年
大顺 890年-891年
景福 892年-893年
干宁 894年-898年
光化 898年-901年
天复 901年-904年
天佑 904年
哀帝 昭宣光烈哀孝皇帝* 李柷 904年-907年 天佑 904年-907年
李柷原谥曰哀皇帝,后唐明宗李嗣源改谥曰昭宣光烈哀孝皇帝 赞同0| 评论
公元618年,李渊废掉杨侑,称帝建国,改义宁二年为武德元年,定国号为唐,都长安。李渊是为唐高祖。
武德九年(626年),秦王李世民先发制人,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瑾等人设伏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将一同参加早朝的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射杀,并挟持了唐高祖,发动了夺权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六月九日,李世民登基于显德殿,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元为贞观元年。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病逝,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死洛阳,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
684年,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另立四子李旦为皇帝,是为唐睿宗,但政事皆决于武则天,武则天开始临朝称制。
载初元年(690年)九月,武则天再废睿宗为皇嗣,宣布改唐为周,自称皇帝,以洛阳为神都,改元天授。
神龙元年(705年),82岁的武则天身染重病,宰相张柬之、崔眩暐联络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拥兵入宫,强迫武则天传位于中宗李显,复唐国号,并把政治中心移回长安。
景龙四年(710年),韦氏恐其丑行暴露,同时安乐公主想要韦氏临朝,自为皇太女,遂合谋毒死了中宗,韦后临朝摄政,李重茂为帝,是为唐少帝。
同年(710年),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发动禁军攻入宫城,杀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及诸韦氏子弟,迫少帝让位,拥相王李旦(李隆基之父)复位为帝,即唐睿宗。
太极元年(712年)八月,李隆基在姚崇、宋璟等人支持下,先发制人,铲除太平公主门下实力,太平公主也被赐死,不久,李隆基即位,改元开元,是为唐玄宗,亦即唐明皇。
安史之乱后期,太子李亨在宦官李辅国等人的簇拥下北逃至灵武(今甘肃灵武),于乱中登基即皇位,并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
宝应元年(762年),唐宫廷发生政变,宦官李辅国率禁军杀死张皇后,肃宗受惊而死,李辅国拥立太子李豫即帝位,是为唐代宗。
代宗的继任者是他的长子李适(多音字,念kuo,读四声),是为德宗。李适于广德元年(764年)被立为皇太子。由于德宗皇位不稳固,他在贞元十二年(796年)设置了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由宦官担任。宦官势力的增强为唐后期的宦官祸乱埋下了隐患。手握禁军的贞观二十一年,德宗因病逝世,时患重病的太子诵即位,是为顺宗。
顺宗在位一年即因身体欠佳而退位,由顺宗之子广陵王即位,是为宪宗。史称“永贞内禅”。
元和时,宪宗立遂王宥为太子。到后来宪宗病危时,太子得到手握禁军的宦官王守澄等的有力支持登上皇位,是为穆宗。
长庆四年正月,穆宗因病逝世,皇太子即位,是为敬宗。
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宦官刘克明、苏佐明杀害敬宗,王守澄等合谋率禁军迎接穆宗次子江王李涵即位,是为文宗,即位后改名为李昂。
开成五年(840年)正月,掌握实权的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治假传圣旨,将文宗五弟颖王立为皇太弟,迎入宫中。文宗驾崩后,颖王即位,是为唐武宗。
会昌六年(846年)三月二十三日,武宗驾崩,但他一生没有太子。这时神策军中尉马元贽拥立宪宗之子、武宗之叔李忱为皇太叔,在武宗驾崩后即位,是为宣宗。
大中十三年(859年),握有禁军重权的王宗实等假传圣旨,抢先立郓王为皇太子,并很快即位,是为懿宗。
咸通十四年(873年),懿宗病危,神策左军中尉刘行深和右军中尉韩文约为了方便继续控制朝政,便一同策划杀了懿宗年长的儿子,转立年纪尚小的五子晋王俨为皇太子,是为僖宗。
文德元年(888年),僖宗病危,群臣请立皇弟寿王杰,于是三月下诏,立其为皇太弟,僖宗驾崩后由其即位,改名为敏,后又改名为晔,是为昭宗。
光化三年(900年)十一月,昭宗被软禁,拥立太子裕为帝。
公元904年,昭宗复位,但次年,唐朝便被朱温灭了。
如何评价唐肃宗李亨
唐朝皇帝排序
麻烦准确点唐朝共历二十一帝,依次为: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废帝李重茂、唐玄宗李隆基 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
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晔、唐哀帝李柷。
1、李渊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唐朝开国皇帝、军事统帅,唐国公李昞之子。
出身北周关陇贵族家庭,袭封唐国公。深得隋文帝和文献皇后(姨母)垂爱,起家千牛备身,历任谯州、陇州、岐州刺史。大业九年(613年),迁卫尉少卿。隋炀帝东征高句丽时,负责督运粮草。
大业十一年(615年),率兵击破毋端儿起义军。大业十二年(616年),率兵抵御突厥,屡传大捷。大业十三年(617年),升任太原留守。
面对隋朝土崩瓦解,杀死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起兵于晋阳。建立大将军府,带领李建成、李世民等率兵南下,攻克霍邑,斩宋老生;招降关中孙华起义军,顺利攻取长安。
拥立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年号义宁,自领大丞相,加封唐王。隋炀帝遇弑后,逼迫隋恭帝杨侑禅位,建立唐朝,年号武德。
命秦王李世民统兵作战,击败陇西的李轨和薛举父子、击退并州的刘武周和宋金刚、擒获洛阳的郑王王世充和河北的窦建德,迫降王世充,平定各地农民起义及地方割据势力,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玄武门之变后,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不久传位,自称太上皇。
贞观九年(635年),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献陵。上元元年(674年),尊号神尧皇帝。天宝十三载(754年),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2、李治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祖籍陇西成纪,唐朝第三位皇帝(649至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与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为同母兄弟。
贞观二年(628年)六月,李治出生于东宫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年)被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太子李承乾与四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唐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
由于他勤于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高宗还在废立皇后问题上坚持自己的主张,排除了元老派的干扰。
显庆五年(660年)以后,高宗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武皇后乘机开始参与国家大事。高宗的健康状况不佳,政权由高宗向武则天手中转移的趋势逐步形成。
唐高宗在位期间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灭高句丽(668年)。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三十二年。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去世,享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天宝八年(749年)增谥为天皇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再增谥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3、李旦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初名李旭轮、李轮,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第四子,唐中宗同母弟。
龙朔二年(662年),生于长安。谦恭好学,精通书法,历封殷王、冀王、相王、豫王,领洛州牧。
嗣圣元年(684年),登基即位后,皇太后武则天垂帘听政。武周建立后,降为皇嗣,复封为相王,囚禁于宫中。参与神龙政变,实现大唐光复。
景云元年(710年),平王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后,再次成为皇帝。宠信太平公主用人干政,与皇太子李隆基争权。先天元年(712年),禅位于第三子李隆基,成为太上皇,把持朝廷大政。
李旦前后两次登基,一共在位八年,真正掌权仅有两年。开元四年(716年),病逝,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庙号睿宗,葬于桥陵。
4、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通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今山西长治)别驾。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埋下了唐朝中衰的伏笔。天宝十五载(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5、李豫
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即唐代宗,初名李俶,唐肃宗李亨长子,唐朝第八位皇帝(不计武则天和殇帝,762年-779年在位)。
原封广平王,后改封楚王。安史之乱中,以天下兵马元帅名义先后收复长安、洛阳。乾元元年(758年),被立为皇太子。宝应元年(762年)即位。
次年,安史之乱平定。李豫在位时期,改革漕运、盐价、粮价等,实行了安定社会,发展生产,“以养民为先”的财政方针。
大历十四年(779年),李豫崩逝,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葬于元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隆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豫
唐朝,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为强盛的朝代。 大唐一共289年,有20位皇帝。
唐朝 618年~690年,705年~907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高祖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 618年~626年
武德 618年~626年
太宗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世民 627年~649年
贞观 627年~649年
高宗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李治 650年~683年
永徽 650年~655年
显庆 656年~661年
龙朔 661年~663年
麟德 664年~665年
乾封 666年~668年
总章 668年~670年
咸亨 670年~674年
上元 674年~676年
仪凤 676年~679年
调露 679年~680年
永隆 680年~681年
开耀 681年~682年
永淳 682年~683年
弘道 683年
中宗
(为武后所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684年,
(以及705年~710年)
嗣圣 684年
睿宗
(为武后所废)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684年,
(以及710年~712年)
文明 684年
武周(690年~705年)
则天顺圣皇后/武周圣神皇帝 武则天 684年~705年
光宅 684年
垂拱 685年~688年
永昌 689年
载初 690年
中宗
(重新即位)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见684年,)
705年~710年
神龙 705年~707年
景龙 707年~710年
睿宗
(重新即位)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见684年,)
710年~712年
景云 710年~711年
太极 712年
延和 712年
玄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李隆基 712年~756年
先天 712年~713年
开元 713年~741年
天宝 742年~756年
肃宗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李亨 756年~762年
至德 756年~758年
乾元 758年~760年
上元 760年~761年
代宗 睿文孝武皇帝 李豫 762年~779年
宝应 762年~763年
广德 763年~764年
永泰 765年~766年
大历 766年~779年
德宗 神武圣文皇帝 李适 780年~805年
建中 780年~783年
兴元 784年
贞元 785年~805年
顺宗 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 李诵 805年
永贞 805年
宪宗 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李纯 806年~820年
元和 806年~820年
穆宗 睿圣文惠孝皇帝 李恒 821年~824年
长庆 821年~824年
敬宗 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湛 824年~826年
宝历 824年~826年
文宗 元圣昭献孝皇帝 李昂 826年~840年
宝历 826年
大和 827年~835年
开成 836年~840年
武宗 至道昭肃孝皇帝 李炎 840年~846年
会昌 841年~846年
宣宗 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 李忱 846年~859年
大中 847年~859年
懿宗 昭圣恭惠孝皇帝 李漼 859年~873年
大中 859年
咸通 860年~873年
僖宗 惠圣恭定孝皇帝 李儇 873年~888年
咸通 873年~874年
乾符 874年~879年
广明 880年~881年
中和 881年~885年
光启 885年~888年
文德 888年
昭宗 圣穆景文孝皇帝 李晔 888年~904年
龙纪 889年
大顺 890年~891年
景福 892年~893年
乾宁 894年~898年
光化 898年~901年
天复 901年~904年
天佑 904年
昭宣 光烈孝皇帝 李祝 904年~907年
天佑 904年~907年
武则天自立了周这个国号
2.唐太宗,名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他还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3. 唐 代 皇 帝。 唐 太 宗 李 世 民 第 九 子。 字 为 善。 贞 观 五 年 (631) 封 晋 王。 十 七 年 立 为 太 子。 二 十 三 年 即 位。
4.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
5.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唐朝第五位皇帝(如不将武则天算为唐朝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
6. 李重茂(695年—?),唐中宗幼子,为韦后所生,前身为温王。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
7.李隆基(685年~762年),唐朝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又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后封元圣文神武皇帝。
8.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57年——762年在位)
9.唐代宗李豫(726年-779年),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封广平王,唐朝第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63年—779年在位),在位17年,享年54岁。
10.唐德宗李适(742年-805年)(适发音为Kuò),唐代宗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80年——805年在位),在位26年。享年64岁。
11.唐顺宗李诵(761年-806年),唐德宗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05年在位)。大历十四年(779年)立为皇太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即位,改元永贞。
12.唐宪宗李纯(出生于778年,逝世于820年),唐朝第11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他的统治时期是从805年到他逝世。
13.唐穆宗李恒(795年-824年),原名宥。元和七年(812年)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恒。他是唐朝第12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0年-824年在位),在位4年,享年30岁。
14.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朝皇帝。唐穆宗长子。他是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4年-826年在位),在位3年,享年19岁。
15.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第二子。唐敬宗之弟。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被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他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7年-840年在位),在位14年,享年32岁。
16. 唐宣宗李忱(810年 ——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除去武则天以外),初名怡,前身是光王,在位13年。
17.唐懿宗李漼(833年11月14日~873年),唐朝第十七位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860年——873年在位),在位14年,终年41岁。
18. 唐僖宗李儇(862年——888年)(儇发音为喧Xuān),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年-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
19.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原名杰,又名敏,是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89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
20. 唐哀帝李拀(892年-908年),原名祚。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第二十代,去武则天以外,904年—907年在位),在位3年,被废。次年死,享年17岁,葬于温陵。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长安
帝
王
名
号
使用的年数
元年的干支
公元纪年
一、高祖
李渊
武德
9
戊寅
五
618
二、太宗
李世民
贞观
23
丁亥
627
三、高宗
李治
永徽
6
庚戌
650
显庆
6
丙辰
656
龙朔
3
辛酉
三*
661
麟德
2
甲子
664
乾封
3
丙寅
666
总章
3
戊辰
三
668
咸亨
5
庚午
三
670
上元
3
甲戌
八
674
仪凤
4
丙子
十一
676
调露
2
己卯
六
679
永隆
2
庚辰
八
680
开耀
2
辛巳
九
681
永淳
2
壬午
二
682
弘道
1
癸未
十二
683
四、中宗
李显,又名哲
嗣圣
1
甲申
684
五、睿[ruì]宗
李旦
文明
1
甲申
二
684
六、武后
武曌[zhào]
光宅
1
甲申
九
684
垂拱
4
乙酉
685
永昌
1
己丑
689
载初
**
1
庚寅
正
690
武后称帝
改国号为周
天授
3
庚寅
九
690
如意
1
壬辰
四
692
长寿
3
壬辰
九
692
延载
1
甲午
五
694
证圣
1
乙未
695
天册万岁
2
乙未
九
695
万岁登封
1
丙申
三
696
万岁通天
2
丙申
腊
696
神功
1
丁酉
九
697
圣历
3
戊戌
698
久视
1
庚子
五
700
大足
1
辛丑
701
长安
4
辛丑
十
701
七、复唐国号,中宗
李显,又名哲
神龙
3
乙巳
705
景龙
4
丁未
九
707
八、睿[ruì]宗
李旦
景云
2
庚戌
七
710
太极
1
壬子
712
延和
1
壬子
五
712
九、玄宗
李隆基
先天
2
壬子
八
712
开元
29
癸丑
十二
713
天宝
15
壬午
742
十、肃宗
李亨
至德
3
丙申
七
756
乾元
3
戊戌
二
758
上元
2
庚子
闰四
760
——
***
1
辛丑
九
761
十一、代宗
李豫
宝应
2
壬寅
四
762
广德
2
癸卯
七
763
永泰
2
乙巳
765
大历
14
丙午
十一
766
十二、德宗
李适[kuò]
建中
4
庚申
780
兴元
1
甲子
784
贞元
21
乙丑
785
十三、顺宗
李诵
永贞
1
乙酉
八
805
十四、宪宗
李纯
元和
15
丙戌
806
十五、穆宗
李恒
长庆
4
辛丑
821
十六、敬宗
李湛
宝历
3
乙巳
825
十七、文宗
李昂
宝历
丙午
十二
826
大(太)和
9
丁未
二
827
开成
5
丙辰
836
十八、武宗
李炎
会昌
6
辛酉
841
十九、宣宗
李忱[chén]
大中
14
丁卯
847
二十、懿[yì]宗
李漼[cuǐ]
大中
己卯
八
859
咸通
15
庚辰
十一
860
二十一、僖[xī]宗
李儇[xuān]
咸通
癸巳
七
873
乾符
6
甲午
十一
874
广明
2
庚子
880
中和
5
辛丑
七
881
光启
4
乙巳
三
885
文德
1
戊申
二
888
二十二、昭宗
李晔[yè]
龙纪
1
己酉
889
大顺
2
庚戌
890
景福
2
壬子
892
乾宁
5
甲寅
894
光化
4
戊午
八
898
天复
4
辛酉
四
901
天佑
4
甲子
闰四
904
二十三、哀帝
李(木兄)左右[chù]
天佑
****
甲子
八
904
*
辛酉三月丙申朔改元,一作辛酉二月乙未晦改元。
**
始用周正,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为载初元年正月,以十二月为腊月,夏正月为一月。久视元年十月复用夏正,以正月为十一月,腊月为十二月,一月为正月。本表在这段期间内于支后面所注的改元月份都是周历,各年号的使用年数也是按照周历的计算方法。
***
此年九月以后去年号,但称元年。
****
哀帝即位未改元。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