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退位时,大清朝的12名铁帽子王的态度如何?礼亲王世铎:1911年,礼亲王世铎已经被以摄政王载沣为首的清廷少壮派赶到弼德院当顾...
溥仪退位时,大清朝的12名铁帽子王的态度如何?
礼亲王世铎:
1911年,礼亲王世铎已经被以摄政王载沣为首的清廷“少壮派”赶到弼德院当顾问去了,对醇亲王一系一肚子意见,什么都没说,他说了也不算,就这么看着隆裕皇太后宣布宣统帝退位。
郑亲王昭煦:
自从郑亲王端华和胞弟肃顺在辛酉政变中被慈禧处死后,郑亲王一系虽然“铁帽子”没有丢,但是已经完全是黑的不能再黑的“空桶子”亲王,除了领亲王俸禄什么差使也没有。
1911年时,第十代郑亲王昭煦只有11岁,他能有什么意见?他就算有意见,又有谁会听他的呢?
睿亲王魁斌:
睿亲王这一系承袭的是多尔衮的血脉,大家也都知道多尔衮和顺治帝的关系,所以多尔衮死后他儿子(多铎之子过继)就被革除了睿亲王爵位,降为贝勒。
之后睿亲王一系一直很落寞,一直到乾隆时期,乾隆帝觉得多尔衮毕竟有大功于清朝,于是就恢复了多尔衮这一支睿亲王的爵位,依旧是世袭罔替。
但是大家都懂的,睿亲王这一系从顺治帝开始一直到乾隆四十三年恢复睿亲王爵位,差不多有一百多年,一直和皇室关系不亲密,所以即使在乾隆四十三年恢复了睿亲王世职,睿亲王一系也一直是在清廷担任礼仪性质的职务。
比如魁斌在光绪二年袭爵后一直担任什么管宴大臣、镶白旗都统这样的职务,后来干脆做了资政院议员,睿亲王这一系本来和皇室主脉仁宣系就不亲密,辛亥时更不可能找睿亲王来商量,睿亲王也就是听从旨意的份儿。
豫亲王懋林:
多尔衮、多铎两兄弟在顺治帝亲政后都遭到了清算,一直到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才恢复了多尔衮睿亲王、多铎豫亲王世职。
所以豫亲王这一支也和仁宣系不亲密,豫亲王懋林于1892年才袭爵,基本上和睿亲王魁斌、郑亲王昭煦一样,是典型的“空桶子”王爷,除了王爷俸禄以外,没有什么实际职务。自然,溥仪退位这件事情上,豫亲王懋林也没有任何发言权。
肃亲王善耆:
肃亲王和睿亲王、豫亲王不一样,是皇太极长子豪格血脉,而且豪格又被多尔衮整的“自尽”,所以肃亲王这一支很受皇室重视。
肃亲王善耆也算是清廷“少壮派”一支,而且也比较开明,在1911年,他和良弼、溥伟、铁良等人还组织了“宗社党”,属于满清强硬派。在隆裕太后召开宗室会议上,善耆也极力表示要和同盟会战斗到底,但是善耆的主张并没有被采纳,1912年2月,善耆带着子女离开京师,发誓要恢复“清朝”。
庄亲王载功:
庄亲王这一系是皇太极第五子硕塞的血脉,但是在雍正元年,雍正帝以庄亲王博果铎无嫡子为借口,安排自己十六弟,也就是康熙帝十六子允禄过继给了庄亲王。
从此,庄亲王这一支就从皇太极第五子血脉传承变成了康熙帝第十六子血脉传承。庄亲王这一系在雍正、乾隆两朝都非常显赫。
1900年庚子国变时,慈禧重用几个载字辈皇亲,其中就有庄亲王载勋,慈禧还任命他为九门提督,主管京师治安,但是他却非常信服义和团,极端排外,结果八国联军事变后,列强把载勋列为“祸首”,一定要惩办,慈禧只能让载勋自尽。
庄亲王爵位也由载勋弟弟载功继承,因为庄亲王这一脉和义和团牵涉太深,又是列强点名要杀的“祸首”,所以庄亲王载功在1900—1911这最后十年完全成了小透明,也因此在宣统帝退位问题上他也毫无发言权。
克勤郡王晏森:
克勤郡王大家可能不熟悉,克勤郡王是礼亲王代善长子岳托的血脉。在乾隆四十三年以前一直称平郡王,乾隆四十三年恢复为克勤郡王。
最有名的平郡王是福彭,福彭不但是乾隆帝的伴读,更重要的是他还是曹雪芹的表弟。是的,福彭的母亲是江南织造曹寅的女儿。
1910年的时候,十四岁的晏森承袭了克勤郡王爵位,第二年就辛亥革命了,估计他有什么看法都不重要了,也不会有人听他的。
顺承郡王讷勒赫:
顺郡王传承也是代善一系,是代善第三子萨哈璘的血脉。
1911年时顺郡王是讷勒赫,讷勒赫先后任“鸟枪管理大臣”、阅兵大臣、禁烟大臣、镶黄旗都统这些闲职,并不是清廷“少壮派”核心,虽然比之前几个“空桶子”王爷要强,但是强的有限,所以他在宣统帝退位问题上估计也是“随大流”,顺便说一句,顺郡王王府是现在全国政协办公地点。
怡亲王毓麒:
(左六·怡亲王毓麒)
怡亲王就不说了,实在太知名了,是“十三爷”胤祥的血脉。
可能是因为胤祥实在太显赫了,乾隆帝继位后比较忌惮怡亲王这一支,所以很快就借着收拾康熙帝废太子长子弘晳的机会,把弘晓也捎带收拾了,不但停了弘晓的俸禄,还让他担任乾清门侍卫。就这样,怡亲王这一支在乾隆帝时期就沉寂下去。
但是到了咸丰时期,第六任怡亲王载垣深得咸丰帝信任,最后竟然成了顾命大臣,可倒霉催的遇到了辛酉政变,被慈禧赐死了。
到了1900年,怡亲王溥静又跟着端郡王、庄亲王等勋贵支持义和团,结果事后被革爵。怡亲王爵位落到了他侄子,2岁的毓麒头上。
1911年毓麒才13岁,宣统帝退位这件事情上,毓麒的意见重要吗?
恭亲王溥伟:
恭亲王溥伟当时和肃亲王善耆一样,是宗室里的强硬派,但是悲剧的是从载沣开始,醇王系的人都防备着溥伟,所以溥伟虽然是恭亲王,但是没有什么实权。他虽然极力反对宣统帝退位的决定,但没有任何作用。
不过1911年后,溥伟和善耆一样,成了一心想复辟清朝的“强硬派”。
溥伟最好玩的事情是张勋复辟时,溥伟根本不管张勋手握重兵,而且才复辟了清朝,居然公开责怪张勋一个“直隶总督”居然敢不和他这个铁帽子王商量就仓促复辟,擅断国事,结果直接被张勋扇了两大耳光。
另一件值得一说的事情是溥伟很长一段时间被日本人当做了溥仪的备胎,日本人在鼓动溥仪逃去关外时经常拿溥伟吓唬他,说溥仪要是不去关外,他们就拥立溥伟
庆亲王奕劻:
庆王一脉是乾隆帝十七子永璘的血脉,到了光绪二十四年,慈禧才奖赏庆亲王奕劻听话,而授予庆亲王奕劻“世袭罔替”的殊荣。
在1911年的时候,庆亲王奕劻正和以载沣为首的少壮派斗的不可开交,在庆亲王奕劻看来,只要能打击到载沣,哪怕是拖着整个清王朝陪葬也在所不惜。
所以,辛亥革命爆发后庆亲王奕劻强烈要求袁世凯复出主持大局,并且要求隆裕太后赶走载沣。
如果不是庆亲王奕劻有宁愿便宜袁世凯,也不愿意载沣兄弟得势的心态,袁世凯还没那么容易出山。
在宣统帝退位问题上,庆亲王奕劻是完全支持袁世凯的,也就是他支持宣统帝复辟。
醇亲王载沣:
载沣这个人,很复杂,他的生平经历我就不介绍了,在1911年的时候他才在和奕劻、袁世凯斗争中输得干干净净,被迫“归政太后”,辞掉了摄政王的职务。所以,在宣统帝退位与否的问题上,就算他持反对意见,也不好意思明说了。
以上就是宣统帝退位时清朝铁帽子王们的反应。
铁帽子王是皇帝封给皇室宗亲和有功大臣们的一种封号,被封王的人享有封地,俸禄等一系列特权,而且还是世袭,子子孙孙都可以继承王位,一般情况下不会剥夺。
大清在开国前期和统治时期,皇室宗亲一共有12个人被封王,因为可以世袭,所以人们把他们叫铁帽子王。
在溥仪被迫退位的时候,铁帽子王总内心来说是不情愿的。皇帝是他们的保护伞,没有了皇帝,所有特权都不复存在,兔死狐悲,他们的态度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要说的,是掌握实权最大的铁帽子王、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 ,此人在严峻的形势面前,觉得自己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于是就选择急流勇退,同意儿子溥仪退位。其余十一个铁帽子王是什么态度呢?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处境不同,在溥仪将要退位的时候,采取的策略和立场也各不相同,总的来说有三种态度。
一、旗帜鲜明、誓死保皇
良弼、毓朗、溥伟、载涛、载泽、铁良等六个铁帽子王态度一致,那就是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要放手一搏,孤注一掷,拼个鱼死网破。他们希望用武力来对付国民党,维护大清统治。他们为此还建立了一个保皇组织——宗社党。
宗社党的宗旨非常明了,那就是坚决拥护溥仪英明领导,坚决反对袁世凯的北洋军阀和革命党人乱。
在这些大清铁帽子王中,以恭亲王奕欣鬼子六的孙子溥伟和爱新觉罗·良弼态度最坚决。
剩下的人,也都是亲王大臣的后代,他们打算将袁世凯的内阁总理罢免,让毓朗、载泽取而代之主持内阁工作,由铁良担任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对"乱党"进行严厉打击。
但是时代车轮滚滚向前,螳臂当车粉身碎骨,宗社党头头爱新觉罗·良弼在1912年1月溥仪退位前被革命党刺杀身亡,群龙无首,作鸟兽散。
二、吃里扒外、见利忘“义”
对于大清灭亡,大多数铁帽子王都是非常悲伤的,哪怕不能表示反对,心里是无比难过的。但是却有一个人非常例外,他不能不难过,而且像过节一样高兴,这个人是庆亲王奕劻。
武昌起义前,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非常重用他,任命他为首任清朝内阁总理大臣,一度组成庆亲王内阁。
可是这个庆亲王是个跟和珅一样贪得无厌的家伙,因为太贪早已被袁世凯收买,多次吃里扒外帮袁世凯的忙,堕落成一个“内奸”。
武昌起义后,奕劻毫不掩饰跟大清作对,让袁世凯代其出任总理大臣。袁世凯逼为了逼溥仪退位,偷偷送给奕劻五十万两白银,奕劻见钱眼开,就居心叵测劝说隆裕太后,把权力转移给袁世凯,让溥仪退位。
三、审时度势、保持沉默
溥仪退位前,由于宗社党爱新觉罗·良弼被刺,铁帽子王爷被吓破了胆,他们知道大局已定,胳膊拧不过大腿,不能做无谓牺牲,所以他们就选择默不作声,听之任之。顺承郡王讷勒赫、克勤群王晏森、礼亲王世铎、郑亲王昭煦等人都是抱着这种态度,识时务者为俊杰。
无论支持也好,反对也罢,大清灭亡是大势所趋,谁也阻挡不了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12位铁帽子王中主要分为四种态度,一种是坚持支持溥仪退位,一种是坚决反对溥仪退位,一种是认为要以大局为重,既然已经无力回天了,还是退位比较好,还有一种是没有明确的态度。
“铁帽子王”不是官衔,是一种世袭制的特殊爵位,它的正式称谓叫做“大清世袭罔替君王”。寓意是永远都不会降级,一直世袭罔替。其中庆亲王就是坚持要溥仪退位的,而溥伟和善耆两人就是属于坚决反对溥仪退位的那一派,载沣就是觉得应该以大局为重的那一派,而其他几位亲王就是没有明确态度的那一派。
其实,不管是在后来坚决反对还是支持溥仪退位的亲王,他们在最开始都是一致对外坚决反对溥仪退位的,因为满清一旦灭亡,或者是换一个统治者,那么这些亲王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所以,在当时不管是这些亲王还是其他的满清王族和满人都是持反对态度的。
但是后来因为满清在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所以就逐渐发生了很多的分歧,大家的态度也没有最开始那么坚决,这其中主要以庆亲王为主要求退位,因为当时袁世凯拿了很多的钱财和利益诱惑于他,所以他就投身于袁世凯的阵队,坚持要求溥仪退位,甚至于在后来袁世凯有几次遇到危险,都是他出面保护袁世凯,所以在他死了以后,任凭其家人再三请求,溥仪都始终没有给他谥号。
在慈禧去世之后的第3年,懦弱无能腐败的清朝政府走向了覆灭。在溥仪退位前,革命党在南方不断的取得胜利。
清朝派遣袁世凯奉命镇压革命党,不过袁世凯早已和革命党的领导人士沟通好,并且达成了协议,若是他能够逼迫清朝皇帝退位的话,革命党就推举袁世凯做民国大总统。
袁世凯自然想要自己当一次老大,于是就答应了这样的一个请求。后来袁世凯巧妙的利用手中的权力逼迫了溥仪皇帝退位。
那么在溥仪皇帝退位的时候,清朝12名铁帽子王的态度又是什么样呢?
清朝的铁帽子王更像是明朝时期的藩王,就是他们的位置也可以像皇帝一样一代一代往向下传,只不过他们没有皇帝那么有权力罢了,但是他们也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
清朝时期一般都是做出突出贡献的皇族才有机会坐上王爷。只有做出极其特殊贡献的人才,有机会被册封为铁帽子王,毕竟铁帽子王可是一个世代传承的铁饭碗。
所以在溥仪退位的时候,铁帽子王的后人自然就不乐意了,毕竟谁想将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给丢掉啊?但是无奈这些铁帽子根本没有能力反抗袁世凯,所以即便他们内心不答应也是没办法。
清朝末年的时候满清皇族一直致力于个人的享受,所以八旗子弟一个个都是“酒囊饭袋”每日纵情于声乐或鸟虫。
清朝政府所直属的八旗军由于自上而下的体制特别的腐败战斗力更是弱的不值一提。当时在袁世凯逼迫溥仪退位的时候,即便这些铁帽子王爷还有八旗子弟内心有1万个不愿意,他们也没有这个能力去反抗。
在袁世凯刚开始提出想法的时候,满清皇室有一些之人想提出反对意见,但是后来都遭到了暗杀。这些满清子弟又都是一些贪生怕死之人,他们何必要跟自己的生命过不去呢?
袁世凯在逼迫溥仪退位的时候,明确表示现在镇压在前线的清朝军队已经承受不住压力了,若是在持续打仗下去,可能会让军队发生变动,其实就是在变相的恐吓这些满清皇族们。
关于皇帝退位好几个提出反对意见的人都遭到杀害,所以大家自然也就没有了过多的想法。而袁世凯当时是一个聪明人,对于这些铁帽子王爷也都许下了一定的承诺。
比如说可以让他们在新政府中担任一定的官职,并且享受一定的俸禄。而这些前清王爷在权衡之下也就自然接受了袁世凯的和平改变,其实也是迫于无奈之举。
这些铁帽子王爷自小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以一个个的能耐和他们的祖先相比确实差了点。因此在清朝灭亡之后,大多都是靠变卖家当维持之前的奢侈生活。
不过再多的家当也撑不了多久,于是有些王爷慢慢的饿死街头。有的也另则出路,比如清朝有个铁帽子王爷“克勤郡王”就曾到街头拉人力车。
张弘范和张辅啥关系
元朝能夺取中原,主要依靠中原汉军“世侯”,尤其是张柔家族。蒙古灭金之战、蒙古攻宋之战,张柔都是前锋大将,他攻克蔡州,结束了金国的历史。
张柔是名将,第九个儿子张弘范也不差,他深得父亲的用兵精髓。此外,张弘范从小接受儒学教育,有大儒郝经教导,文学艺术水平很高,还能写诗。
1262年,张弘范迎来人生的“首秀”,他跟随蒙古军去讨伐李璮的“红袄军”。出发前,张柔告诫:“你要扎营险要之地,敌人必定来进攻,队友也会增援,你就可以立功了。”
抵达济南时,张弘范选择在城西扎营,阻断城内粮道,这是双方必争之地,也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
李璮很聪明,他率兵出击蒙古骑兵时,故意“忘记”西北军营,让张弘范放松戒备,从而便于夜袭,一战定乾坤。
将门虎子,张弘范谋略过人,他对李璮的计策了如指掌。白天,张弘范派兵挖掘壕沟,构筑防线,“红袄军”来侦查,他直接无视,不予理睬。
夜晚,张弘范将壕沟拓宽两倍,准备给李璮一个“惊喜”。李璮从侦察兵那里得知壕沟的深度、宽度,便下令士兵按照“规格”,打造飞车等工具,准备夜袭。
李璮失算了,“红袄军”冲杀而来,放下“飞车”,大多掉进了壕沟。张弘范事先埋伏好士兵,从两侧冲杀而来;乱箭射击后,则是长矛猛刺,壕沟里满是“红袄军”的鲜血。
部分“红袄军”越过壕沟,杀向大营,又被弓弩手反击,全部成为靶子,纷纷倒在营垒面前,损失惨重。
平定“李璮之乱”,张弘范显示出超强的军事才干,忽必烈决定重点栽培他,让他充当征讨南宋的前锋大将。
1268年,忽必烈出兵20万,以阿术为主帅,张弘范为前锋,围困襄阳。张弘范献计:“重点攻打汉江桥梁,阻断樊城、襄阳之间联系,只要樊城拿下,襄阳不攻自破。”
阿术依计行事,夺取桥梁,攻克樊城,宋军大将牛富败亡。接着,蒙古骑兵团团包围襄阳,城内粮草断绝,吕文焕被迫投降。
攻克襄阳后,张弘范带着吕文焕去大都接受封赏,然后再次南下,与伯颜、阿术东征江浙,灭亡南宋。
1275年,窝阔台汗国的海都出兵西域、漠北,元军连战连败。此时,元军在江南又遇到瘟疫,伤亡很大,忽必烈想撤兵,接受南宋议和。
张弘范极力反对,他快马飞鞭,火速赶往大都,向忽必烈陈述自己的方案:“南宋已经穷途末路,应该先平定江南,再挥师北上,与海都决战。”
忽必烈的主力是“汉军”,张弘范是领军人物,他这么一说,忽必烈便决心灭了南宋,夺取江南财税重地,不接受议和。1276年,谢太后、宋恭帝走投无路,出城投降,南宋名存实亡。
张世杰、文天祥在江西、福建继续抵抗,拥戴幼帝。张弘范主动请缨,希望能统帅大军南下,荡平南宋余部,实现“华夏一统”,忽必烈非常高兴。
1279年,崖山之战,张弘范大破宋军,火烧军营。张世杰战败,率残部突围而出,漂浮海上,自尽而亡。
陆秀夫不甘愿受辱,背着小皇帝投海自尽。10万军民也不愿投降,纷纷追随皇帝而去,纵身跳入大海,南宋彻底灭亡。
军事上大获全胜,张弘范意气风发,便在崖山刻下碑文:“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向世人炫耀。
1280年,张弘范病逝,谥号“忠武”。张弘范死后,儿子张珪继承“爵位”,在元朝政坛活跃了几十年,位列宰相,册封蔡国公。
1327年,张珪病逝,儿子张景武承袭爵位。可惜,张景武太过张扬,自认为是汉军的“世侯”,不把蒙古人放在眼里,结果倒了大霉。
1328年,两都之战爆发,泰定帝后裔与元武宗后裔相互厮杀。起初,上都的宗王占优势,大都宗王溃败;元军撤退时,路过保定,劫掠张家的店铺。
张景武很恼火,他决定教训这些溃兵,便组织仆人,将他们暴打一顿。元军将领也先咽不下这口气,便率兵杀到保定,处死张景武5兄弟,没收家产。
史载:“也先以兵至保定,执景武兄弟五人,尽杀之,籍其家。诏以珪女归也先捏。”
张柔、张弘范、张珪祖孙三代,为元朝出生入死,后裔却落得如此下场,着实可悲了。元顺帝继位后,为了拉拢汉军“世侯”,给张景武5兄弟昭雪,退还家产。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张柔、张弘范父子打下的良好基础,张氏族人在元明两代都非常吃香。例如,朱棣麾下大将张玉,他从漠北返回中原,归顺明朝;张玉的儿子张辅收复安南,册封英国公,世袭罔替。
参考书目:《元史》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康熙生擒鳌拜后,他的妻儿后来怎么样了?
功高盖主,主少国疑历来就是封建王朝动乱的根源。秦国商鞅,西汉霍光,秦朝年羹尧都曾经为国家立下累累功绩,最终逃不妥兔死狗烹的结局。随着封建皇权的不断加强,臣子可谓是越来越难当,而权臣则更是难上加难。即便是没有反叛之心,但只要具备了反叛资本就必然成为朝廷打击的对象。鳌拜就是其中的典型。
说到鳌拜,可谓是名门之后,将门虎子。其伯父乃是当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的功臣。追随努尔哈赤征战一生,去世后被追封直义公、等信勇公并配享太庙尽,享身后哀荣。其父乃是八门提督卫齐。由此可见,鳌拜是真正的将门之后。不仅祖上成就辉煌,鳌拜本人也为清朝立下了赫赫战功。鳌拜继承了其祖先能征善战的优良基因,跟随皇太极征战四方,曾参与了松锦之战,平定农民起义等多次大规模战斗。由于其表现英勇,皇太极将其称为“满洲第一勇士”。在皇太极去世以后,鳌拜力保福临即为,以至于几乎与多尔衮的两白旗刀兵相见。在多尔衮主政时期,多次受到打压,但始终没有向多尔衮低头,保持了一个武将高尚的气节。
由于他的突出贡献,在顺治帝亲政之后,鳌拜终于有了出头之日,成为了议政大臣。康熙继位以后,受顺治帝遗诏,鳌拜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一同出任顾命辅政大臣,从此位极人臣。
随着手中的权力日益扩大,鳌拜的内心也产生了变化。利用镶黄旗的身份,鳌拜开始公然圈地。在朝中广布党羽,门生故吏遍天下,鳌拜甚至敢在朝堂之上当众顶撞皇帝,这一切都令年幼的康熙感到了巨大的威胁。当时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对鳌拜不满,上书弹劾,竟遭鳌拜打压致死。其权力之大可见一斑。首辅索尼死后,鳌拜更是无所顾忌,横行朝堂。
逐渐长大的康熙即将到了亲政的年纪,但贪恋权力的鳌拜却丝毫没有让权的意思,继续我行我素。这一切都被康熙皇帝看在眼里。为了除掉这个亲政路上最大的阻碍,康熙帝想尽了办法,但由于当时的侍卫皆为鳌拜所控制,于是康熙便秘密组织了一批少年(初为六人:魏东亭、武丹、孙殿臣、赵逢春、狼谭、穆子煦),名为练习布库(即摔跤),实则准备擒拿鳌拜(此为善扑营前身)。
鳌拜认为这是小孩子的把戏,于是便没有放在心上。岂知,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少年,将这位“满洲第一勇士”擒获。随后将其下狱候审。
此时朝中大臣眼见鳌拜要倒,便立即跟风上奏,列举鳌拜三十大罪状。若按此论罪,鳌拜自然是罪不容诛,且他的家人都将被牵连。但康熙帝念鳌拜历任三朝劳苦功高,“不忍加诛”。最后仅仅革职幽禁。最终鳌拜困死狱中。下场虽然凄惨,但相比于其他朝代权臣的结局已经是相对较好了。
在鳌拜被治罪之后,如何处置他的家人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自古以来,历代皇帝都讲究斩草除根,以免为日后患。所以才有了诛九族之法。永乐年间的方孝孺更是因为不肯为朱棣起草即位诏书而被判诛十族。而康熙帝亲征葛尔丹之时,虽将葛尔丹诛杀却没有将其后代杀尽,最终导致了第二次叛乱。那么这一次,康熙会怎么做呢?
在鳌拜被处决之后,康熙下令抄其家,但对他的家人却是称得上仁慈了。鳌拜的女婿敬谨亲王兰布仅被降为镇国公。而直系亲属,鳌拜的亲生儿子纳穆福居然也活了下来,康熙帝更是亲自对其进行审讯,同样是感念其对国家的贡献,不忍心诛杀,最后也只是囚禁了一段时间便释放了。待到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步入晚年的康熙也开始感念鳌拜当年的功劳,于是恢复了他的名爵。待到其子雍正继位之后,更是将鳌拜重新予以厚葬,并赐爵一等超武公,世袭罔替,以嘉其功。
纵观鳌拜的一生,前半生跃马疆场,杀敌建功,成为朝廷股肱之臣;后半生大权在握,结党营私,最终招致牢狱之灾。虽然结局不甚光彩,但相比于历代权臣来说,能有这种结局已经是幸运的了。甚至连鳌家人一个都没有因此被杀,更是令人意想不到。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