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是黎族的传统节日吗

发布时间: 2023-05-06 17:00:2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2

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有什么活动?,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是,壮族、汉族、瑶族、侗族、苗族、布依族、...

三月三是黎族的传统节日吗

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有什么活动?

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三月三是 壮族、汉族、瑶族、侗族、苗族、布依族、畲族、黎族、土家族 等少数民族的节日。其中以广西壮族最为典型。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壮族重要的传统习惯节日,主要集中在南宁、柳州、百色、河池、崇左、来宾、钦州、防城港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梧州、玉林、贺州等一些汉族地区。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

各民族庆祝三月三的活动

1、壮族
三月三是广西壮族的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会用植物的汁液和 糯米 混合,做五色 糯米 饭,这是一种吉祥的象征,据说吃了这种饭可以身体健康。农历三月初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除此之外,壮族在三月三还会有歌圩活动,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2、瑶族
瑶族的三月三为纪念民族英雄,人们把这天取名为三月三,又名干巴节。每年三月三之前,瑶族男人都提前一个星期到老林狩猎、捕杀野兽,下河捞鱼摸虾,且烤成干巴带回家,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妇女们上山采摘小靛叶等天然染料,煮水后染成红、黄、蓝、紫四种颜色的糯米饭,用于敬献盘古。节日当天,瑶族人民放下手中的农活,集体休息一天,男人们读经书、喝酒、娱乐,姑娘和小伙子们则相约到寨子边的荒山上、树林里对歌、玩耍、谈情说爱。
3、黎族
农历三月三是黎族人民追念祖先、喜庆新生、赞美生活、追求爱情的传统吉祥节日。天人们都要早早起床,妇女忙着舂山栏糯米,准备过节食品,姑娘们上山采撷染饭的树叶,男人们则合伙上山放狗打猎,下水抓鱼。家家户户杀鸡买肉备好酒,姑娘们穿上盛装,披金戴银,且歌且舞,欢庆一年一度的三月三节。三亚、保亭、陵水等地的黎族人民每逢三月三节,人们以 猪头 、米酒和饭团为祭品,前往三亚落笔洞、甘什岭山洞等地祈求祖先赐平安。

三月三的风俗有哪些?黎族的三月三有什么意义?

三月三的风俗

1、壮族
三月三是广西壮族的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会用植物的汁液和 糯米 混合,做五色 糯米 饭,这是一种吉祥的象征,据说吃了这种饭可以身体健康。农历三月初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除此之外,壮族在三月三还会有歌圩活动,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2、黎族
农历三月三是黎族人民追念祖先、喜庆新生、赞美生活、追求爱情的传统吉祥节日。天人们都要早早起床,妇女忙着舂山栏糯米,准备过节食品,姑娘们上山采撷染饭的树叶,男人们则合伙上山放狗打猎,下水抓鱼。家家户户杀鸡买肉备好酒,姑娘们穿上盛装,披金戴银,且歌且舞,欢庆一年一度的三月三节。三亚、保亭、陵水等地的黎族人民每逢三月三节,人们以 猪头 、米酒和饭团为祭品,前往三亚落笔洞、甘什岭山洞等地祈求祖先赐平安。
3、布依族
三月三又是布依族的扫寨、祭山节,祭祀时,庙里和寨中都忌任何响声,不能说话。祭祀完后分吃祭品时,不能使汤、屑滴掉在衣裤上,否则以后上山砍柴做活,将受豺狼袭击,牲口将受到虎豹伤害。祭山这天,严禁外寨外乡人进寨。如果外人来踩山 ,祭山就不灵, 预示遭灾,要由踩山人负全部责任, 或出钱重新祭山。七月十五是鬼节 ,白族人在这天接祖宗,因此忌外出,否则路遇鬼魂,不吉利。

黎族三月三的意义

三月三是黎族和苗族人民追念祖先、喜庆新生、赞美生活、追求爱情的传统吉祥节日。关于黎族三月三的起源,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远古时一对男女为了躲避洪灾,躲进大 葫芦 ,从昌化江口登上海南岛,尔后在这荒岛上生儿育女,繁衍后代。黎族人便将三月三这天定位节日,纪念先祖,
三亚、保亭、陵水等地的黎族,每逢三月三,人们以 猪头 、米酒和饭团为祭品,前往三亚落笔洞、甘什岭山洞等地祈求祖先赐平安。五指山地区的黎族过三月三时,在亩头家杀猪摆酒席,聚众敲锣打鼓欢跳祭祖舞蹈,庆贺春天带来的福气,为末怀孕的妇女招福魂,祝愿来日生儿育女。

黎族最重要的节日

就是黎族的节日嘛

黎族最重要的节日是:上巳节,俗称三月三。

节日习俗:节日那天,黎族人民集合在一起,预祝“山兰”(山地旱稻)、狩猎双丰收。老人们携带腌好的山味和酿好的糯米酒,来到村中最享众望的老人家里,席地围坐,在芭蕉叶和木瓜叶上痛饮。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节又称女儿节。

上巳节还是中国三大传统情人节之一。前文《诗经·郑风·溱洧》描写了郑国三月上巳日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边游春的情景。男女青年借此机会互诉心曲,表达爱情。古人用芍药中的“药”(通“约”)字代表相约,芍药也是男女间定情的象征。


扩展资料

上巳节的来源

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黎族

百度百科-上巳节

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和春节是海南黎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
在三月三期间,人们要举行歌舞盛会。夜晚山坡上、河岸边,青年男女燃起一堆堆篝火,姑娘身着七彩衣裙,配戴各式装饰,小伙子腰扎红巾,手执花伞跳起了古老独特的竹竿舞、银铃双刀舞、槟榔舞等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舞蹈,歌声此起彼伏,通宵达旦。男女青年各坐一边,互相倾诉爱慕之情,如果双方感情融洽,就相互赠送信物相约来年再会。在这一天黎族人民对歌、摔跤、拔河、射击、荡秋千尽情地欢庆着,用歌声用舞蹈表达对生活的赞美,对劳动的热爱,对爱情的执著追求,整个节日,气氛欢快热烈,令人陶醉。
黎族民间过春节称为过旧年,从除夕至初四止。黎历把元月称为年月,是过年的休闲月,是一年的开始。春节节日的本意,在于除旧布新,送往迎来。黎族各家老少都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欢天喜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黎族习惯不在异地过年,大年三十都要回家吃年饭。年初一,大清早要给牛栏、猪舍、谷仓、果树贴红符,表示财物有主。还要在河边或水井喧放一个铜钱和年糕,祭祀河神才可挑水。这一天一般全日闭户不外出,不许打骂人,不讲污秽语言,只能说吉利的话,年初二开始,亲戚朋友互贺新喜,敬酒对歌或开展各种文体比赛活动,气氛活跃,人们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杀鸡宰猪,裹糯米粽子,跟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
黎族是中国岭南民族之一。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 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黎族语言为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不同地区方言不同。在接近汉族的地区和各民族杂居的地方,黎族群众一般都能讲汉语(指海南方言)、苗语等,同时黎语也吸收了不少汉语的词汇,尤其是解放后吸收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新词汇就更多了。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建国后逐渐通用汉文。1957年曾创制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方案。
三月三爱情节

黎族的节日与其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除夕”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2021年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祭祀大典实录

三月三
本文标题: 三月三是黎族的传统节日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0708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我觉得曹操、刘备、孙权都没啥本事,但沙瑞金、高育良、李达康、祁同伟、高启强却个个都是狠角色造血功能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