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哪七位悍将的震慑,导致没有异族在内乱时趁机入侵?汉末三国时期,是一个真正的乱世——在那个时代,因为枭雄的野心,无数百姓被迫...
因为有哪七位悍将的震慑,导致没有异族在内乱时趁机入侵?
汉末三国时期,是一个真正的乱世——在那个时代,因为枭雄的野心,无数百姓被迫拿起武器,与自己的同胞开战,开始杀人或者被杀。说白了,那是华夏民族的内斗,是炎黄子孙的自相残杀。然而,我们在痛心之余,可能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当时中原内乱不断,为何四周的蛮夷,没有像五胡乱华一样,趁虚而入呢?对于这个问题,用当今非常流行的一句经典语录来回答,再合适不过,那就是“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
虽然彼时的华夏大地,称不上岁月静好,但是异族未能入主中原,使乱世雪上加霜,离不开一部人的努力,他们就是为汉室,或各方诸侯戍守边疆的名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其中最卓越的七人。
一、公孙瓒
公孙瓒曾是一方诸侯,据有幽州,最终败于袁绍之后,先杀家人,继而自尽,这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是抛开他汉末诸侯的身份不谈,他还是一员戍守边疆的名将,曾对鲜卑人进行了大力打击。《三国志》记载,有一次他率数十骑巡边,遇上了一支百余人的鲜卑骑兵,却敢于主动迎战,用自己的一半兵马,换了对方一半的损失,使“鲜卑惩艾,后不敢复入塞”。
另外,他一直以来,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态度,都非常强硬,每次听到敌袭,都疾言厉色,每次与对方开战,都全力以赴,从而威震塞外。只不过,他的民族情怀,虽值得我们敬服,他的处理方式却并不完美。
二、夏侯渊
夏侯渊,字妙才,是曹操的嫡系将领之一,提到他,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他在定军山被黄忠斩杀,想起曹操称他为“白地将军”。其实夏侯渊,并非只会逞匹夫之勇的莽夫,他只不过是最擅千里奔袭罢了。而且虽然他在三国争霸中的战绩,不如曹仁等名将突出,但是他在打击异族方面的贡献,却不容忽视——他曾剿灭了割据三十余年的宋建势力,也曾数度大败马超及其部将,甚至重新打通了河西走廊,恢复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被评价为“虎步关右”。
三、曹彰
曹彰是曹操的儿子,因为胡子是黄色的,被曹操戏称为“黄须儿”,他虽然也曾有过,成为曹操接班人的野心,例如在曹操去世之后,先曹丕一步逼贾逵交出玺绶。但他并不像曹丕、曹植、曹冲等人一样,以才智或政治才能著称,而是一员大将。据记载,他“膂力过人,喜搏猛虎”,当初乌桓叛乱,他前去平定,当他还没集结好兵马的时侯,胡人骑兵到来。他先用田豫之计,将敌军击退,之后“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最终他大胜而归,不但平定了乌桓,还吓得本来持观望态度的,鲜卑统领轲比能再度归降。
四、田豫
田豫,字国让,年少时依附于寄公孙瓒篱下的刘备,后来因奉养老母,离开刘备,为公孙瓒效力。公孙瓒败亡之后,他才投奔了曹操,并逐渐成为了曹魏在北方的屏障。他对蛮夷的态度,不是一昧的打击——他一面对当地的少数民族恩威并施,树立威望,一面挑拨各部族之间的矛盾,让少数民族自相攻伐,消耗兵力。当然了,该强硬的时候,他也绝不手软。据记载,有一次他与敌军交战,“豫将精锐从北门出,鼓噪而起,两头俱发,出虏不意,虏众散乱,皆弃弓马步走,追讨二十余里,僵尸蔽地。”他的软硬兼施,造就了他在北地的威名。
五、牵昭
牵昭,字子经,是一个胆识过人的名将,最初他在袁绍帐下效力之时,就敢于对袁绍的近臣先斩后奏,投奔曹操之后,则曾替曹操出使乌丸,在对方不知该助曹操还是助袁尚时,用自己的胆魄震慑了对方。不仅如此,在此之后,他还像田豫一样,被派往北疆,抵御蛮夷,立下了赫赫战功。《三国志》记载:“招在郡十二年,威风远振。其治边之称,次于田豫,百姓追思之。”
六、秦朗
说起秦朗,可能很多人会首先想到他的父母——其母杜夫人,先被关羽觊觎,后被曹操收入后宅,成为了曹操的宠妾;其父秦谊,人称秦宜禄,被曹操夺了妻子,还愿为曹操效力,最终死于张飞之手。至于他本人,关注度则比较低。虽然比起曹操的其他养子,诸如曹真、何晏,他知名度的确不高,但是他能力却不容小觑。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间,秃发树机能叛乱,秦朗奉命讨伐,一战便威震北疆。
七、马忠
当然了,彼时不仅有西北方向的少数民族虎视眈眈,南方的蛮人,也不甘落后,相信大多数人都记得,被诸葛亮亲自率兵讨伐的孟获。不过,除了诸葛亮之外,还有不少蜀汉名将,出兵平定过南中,其中最著名的一人,原名狐笃,后改名马忠。他既曾派张嶷,平定过汶山郡的叛羌,也曾代替张冀,斩杀刘胄,平定南中。而越巂郡的失地,也是他主持收复的。当时的他,有“蜀汉南方屏障”之称。
《三国志》记载:“是时,邓芝在东,马忠在南,(王)平在北境 ,威著名迹。”
只可惜,江东一个与他同名同姓的小卒,因为擒关羽有功,知名度非常高,能力更卓越的他,却被抢尽了风头。
三国乱世中中原地区纷争一片,为何没有遭到游牧民族的伺机侵入呢?
为何没有遭到游牧民族的伺机侵入呢?三国虽然是乱世,但是没有游牧民族趁机入侵,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三国时期虽然是分裂状态,但是也是继承了汉代军事传统,甚至在军事上比汉代更要厉害。黄巾起义以后,政府为了压制叛乱,放开地方允许私自招募士兵。这也打开了地方兵力的阀门。比如曹操,袁绍等人就可以放开手脚大肆的招揽地方军事人才。
这种兵力的迅速扩张再加上长时间的军事训练,导致三国时期的军阀势力都不可小视。从公孙旦到袁绍再到董卓,各个军阀都因为长期的战争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再加上汉代以来崇尚武力的传统,这也导致三国时期外族入侵成功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我们再来看一下当时的游牧民族,那时的匈奴还处于曹操的严格管理体系之下。曹魏政权对于匈奴的统治模式依然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并且保留的匈奴各地方的习俗,成功的对匈奴进行的掌控。
再来看一下鲜卑人,虽然在东汉末年建立了鲜卑联盟,但是其部落联盟的统治基础相当薄弱,仅仅维持了两代就分崩瓦解。各个部落之间经常互相攻击。他们也隶属于魏国的监管之下。
三国时期的政权虽然是分裂状态,但是隐藏着极大的战斗力和军事潜力。随后统一的西晋王朝更是自认为太平盛世而自费武功。汉末三国的少数民族基本上处于相互分散的状态,并且被其他各个王朝进行了严密的监控而不能伸展。所以就导致了他们没有机会入侵中原。
为何三国从来就没有外族入侵?
咋能没有呢!不过是没细说而已,毕竟演义讲的是中原大地上的事儿,如果想看外族入侵,可以去看《星河战队》系列。
三国时代的少数民族,被描述最多的就是诸葛亮南征时候遇到的那群人了,有个统一的称呼叫南蛮。
领头儿的叫孟获,有个老婆是火神后羿,叫祝融夫人,他们想扩充一下地盘,于是就打起了蜀汉边境的主意,只不过踢到了铁板,在诸葛亮的地头儿还敢炸毛,分明 就是找削嘛,所以诸葛亮不辞劳苦,亲自去了一趟,玩了七次抓坏人的游戏之后孟获玩不下去了,说我服了,以后再也不敢了,然后诸葛亮才收兵回成都。
除此之外,西北也有少数民族的麻烦,但当时那个年代并没有分的那么清楚,不同民族都是杂居在一起的。马超就有少数民族血统。而且在少数民族人民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被羌人称之为“神威天将军”,有马超在,羌人就不敢来犯。
东南面孙权那里以及曹操的北方,同样也有少数民族的入侵,只不过都被打退了而已。毕竟和称霸中原相比,那些少数民族的入侵都是小事儿,稍微花点精神打退了就是了。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引发的一系列诸侯讨伐战,紧接着就是各路诸侯纷纷割据混战,初步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可以说汉末一百多年是一段纷争不断的乱世,为什么就没有外族大面积入侵?
首先:各诸侯虽然互相争斗,但是对待外族态度始终如一的强硬
中原怎么打是自己的事情,但是外族想要入侵,门都没有。虽然没有签订什么协议,但是各地诸侯都默契的统一战线。更加令人惊讶的是,蜀、魏、吴巴不得外族过来入侵。当时长期战乱,兵源损失非常严重,为了补充兵源,蜀国把人家孟获都给打得没有脾气,最后乖乖来投降。
外族实力尚且不足。
汉末三国混战时期,外族的实力尚且不。在汉朝初期和中期,外族遭遇汉王朝严重打击,基本都分化各各部落,无论是匈奴、还是鲜卑族,基本是内部分裂,混乱不堪,各自为政,一盘散沙。武器方面,外族缺乏重要的铁材,导致武器设备都很落后。
三国实力强大,外族看不到希望
三国国家的智囊团人才不少,兴建水利,屯田储粮做起来他们一点都不生疏。更主要的是三个政权的军队都是在战乱中实战过来的,并不是只会吃粮的大头兵。吴国也有周瑜、吕蒙、陆逊等人的压阵。这些武将无不是在战场建立战功才人所熟知的,这样豪华的阵容可是甩了外族几条街。
曹操在一统北伐之后,就大力发展经济,对内屯田,重视农业。曹魏的实力可以达到了巅峰。曾多次派名将,镇守北疆,征代郡乌桓,阻挡了胡人的南下和骚扰。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发起的反抗晋王朝的战争,最终还是被晋将马隆所败。基本在整个乱世,外族的侵扰,实在无胜算。
三国时期蜀魏吴三国天天忙着窝里斗,但咋就没有外族趁火打劫呢?原因有下几点,我们来细细分析:
(1)三国时期也是受到汉朝的影响,我们都知道汉朝时期对于外族,那是嫉恶如仇,你敢对我不尊敬,我就派兵打你,汉朝卫青霍去病都将匈奴打的不敢入境,好不容易嚣张一会,就又被一个陈汤打的几十年不敢入境,也正是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让外族闻风丧胆,即使到了三国动乱的年代,也没有人敢带兵犯境。
(2)就算蜀魏吴三国再怎么斗,如果一旦有外族犯境,都会一致对外,中原是咱们自己的,你要敢来第一个让你丧命于此,所以蜀魏吴联合对外的战略方针也使得不敢犯境。
(3)蜀魏吴三国的实力强劲,也使得外族不敢硬碰硬,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有几个外族入境,但都抵不过三国,被一一打退,三国时期兵强马壮,也使得敌军不敢犯境。
整个来说,三国时期内部动乱,但外患始终没有,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汉朝的没有力量只有挨打的意识传下来,也是汉朝传下来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震撼人心。
三国打成一锅粥,结果没有外族入侵。
为什麽东汉末年如此乱世,却始终没有外族敢
汉朝初期和中期,外族遭遇汉王朝严重打击,基本都分化各各部落,无论是匈奴、还是鲜卑族,基本是内部分裂,混乱不堪,没有形成统一的战斗力。
二:对外族一直强硬,以及打击力度大
汉末三国虽然各自为政,之间也有大战,但是对待外族却是一直的强硬,曹操北抗匈奴,孙权灭百越,刘备西抗羌戎,基本上算是统一战线,对凡是想染指中原大地的外族,魏蜀吴三国不遗余力的打击。
三:曹魏和西晋初期势大,外族无人能敌
到了晋朝,哪怕是在西晋发生秦凉之变,鲜卑首领发起了的反抗晋王朝的战争,最终还是被晋将马隆所败,旋即为叛徒所杀。基本在整个乱世,外族的侵扰,实在无胜算。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可不是口号,而是打出来的威风。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门生遍天下,为何在汉末乱世败亡的如此迅速?
一、目光短浅
在当时的时代袁绍他本来是特别的不错,但是他的为人目光特别短浅,他认为只要在能够后领大家在政治上失去了一定的优势,袁绍不屑他的一个做法,根本就不尊重别人,对别人做一些不好的事,认为自己全部是对的,没想到他的这样反而害了自己。
二、优柔寡断
在那时候整个战争中燃烧的地位也是非常的高,当时他太多的疑心对别人都是特别猜疑的,而且是特别优柔寡断的,在整个战争中暴露出自己的愚蠢,其实我个人认为,也许就是袁绍太过自大了,使自己成为了人们的一个笑柄。
三、势力受损
在大战中元素死了以后,袁绍的势力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虽然说他的儿子也是特别优秀,但是通过一些极端的生存能力,使他的这个势力明显的受到了损失,使整个家族遭到了更大的伤害,让他们整个变得特别的衰败。
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古代还是现在一个人,必须要有远大的目光,千万不能优柔寡断,最好是要做一个特别斩钉截铁的人,让人们对你也有一个特别崇高的敬佩,如果目光短浅的人最后总是会受到伤害的,有个远大的志向才能够征服大家,让大家才能够特别的相信你,不管在什么时候,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要保住自己的地位,一定要对你手下的人或者是身边的人更好付出自己的一切,他们才会对我们有更大的回报。
因为其多疑的性格决定了他无法在乱世长存。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前期势力最大的枭雄有董卓和袁绍,而袁绍的家族在汉代多朝担任官职,人称“四世三公”。多年的朝廷重臣为袁绍积攒了庞大的人脉关系和武器粮草,天下大乱开始袁绍就奠定了其在天下的霸主地位,但好景不长,在群雄逐鹿的时代,袁绍却被早早地淘汰。
但为何这么庞大的势力在汉末群雄角逐中快速败亡呢?原因有两点:
第一,袁绍生性多疑且优柔寡断,对自己麾下的多数良将不信任,最终导致多数良将谋士投靠他人来对付自己。
例如许攸,叛逃至曹操阵营,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官渡之战,此战之后,袁绍的霸主地位不复,最终影响了他最后的结局。而在这场战争中袁绍的优柔寡断使他错过了一个挽救乌巢甚至是挽救整个局面的机会,在乌巢失火的时候,将军张郃是坚决反对的郭图的建议,但袁绍犹犹豫豫的听信了郭图的建议最后导致乌巢失守,乌巢失守后郭图怕袁绍降罪于他就在袁绍面前打小报告说张郃幸灾乐祸,袁绍便相信了。张郃知道后心灰意冷就率自己的部下投靠了曹操。
第二,袁绍目光短浅,没有看到长远利益。
袁绍本可以采纳部下的计谋控制皇帝来进一步扩大自己势力,巩固自己在政治上的地位。袁绍却不屑于这么做,他认为皇帝只是傀儡,没有必要借助他来命令各方诸侯,但最后曹操这么做后使他的势力迅速扩张,威胁到了袁绍。
最后袁绍在官渡之战后两年病死,袁绍的死也导致袁绍家族在历史舞台上失去地位,后面袁氏家族起内乱,曹操渔翁得利夺取袁氏政权,袁氏家族覆灭。
所以在各方诸侯争霸的时代,袁绍的性格是他覆灭的最主要的原因。
袁绍家在三国众军阀中是最为显赫的氏族,他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但是袁绍的性格优柔寡断,行事目光短浅,关键时刻优柔寡断、有谋无断,最终导致了袁家势力的彻底失败。
在三国初期,袁绍的势力最为强大,因为他家四世三公,人脉广、威望高,所以在各路盟军一起讨伐董卓时,袁绍被推为盟主,但是身为盟主的袁绍却不思进取,天天和各路军阀首领饮酒取乐,毫无斗志,让天下英雄对他大失所望,反倒是他的部下曹操和袁术的部下孙坚表现出众,引人瞩目。
袁绍这个人做事贪图虚名,目光短浅,当初就是他劝何进召董卓进京,曹操曾经感叹说“乱天下者,必进也”。实际上袁绍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董卓被杀后,李傕郭汜相互攻打,皇帝百官流离失所,袁绍帐下谋士沮授劝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袁绍拒绝,结果被曹操抢占了先机,从此曹操在政治上取得名正言顺的优势,而袁绍却悔之莫及。
在后来袁绍与曹操的对战中,袁绍几次错失良机,袁绍手下谋士众多,其中不乏高谋远虑之人,比如田丰、沮授、许攸等人都非常有见识,但是袁绍自己表面上礼贤下士,实际上心胸狭隘,妒忌贤能,爱听奸邪小人的奉承和挑拨,关键时刻举棋不定,最终总是选择眼前利益而做出错误判断,所以曹操说他是“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
曹操的谋士郭嘉对于曹操和袁绍曾有十胜十败的评价,他认为曹操务实,袁绍慕虚;曹操政令严明,袁绍宽松无度;曹操用人不疑,唯才是用,袁绍外宽内忌,任人唯亲;曹操随机应变,聪明果断,袁绍临事无策、优柔寡断;曹操明辨忠奸,袁绍惑于谗言。郭嘉指出袁绍这些性格政令上的缺陷也正是袁绍失败的主要原因。
在三国时期有英雄也有奸雄,也有枭雄,其中袁绍,袁术和董卓无疑就是当时枭雄的代表。董卓是当时西北的军阀,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而袁绍和袁术可以成为那个时代的枭雄的代表,和他们的家族是分不开的。四世三公这个背景使得袁绍和袁术成为了东汉末年很有地位的士人家族。因此袁绍才有资格成为联盟的盟主。
那么袁绍为什么在这么强大的家族背景之下,能够没落得那么快呢?袁绍太过自负,太过骄傲自满,他的目光很短浅。当时袁绍并不听取谋士的建议,假如听取了谋士的建议,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就不至于在政治立场上失去了优势,但是袁绍却不这样做。
没想到的是,这个机会却被曹操给抢走了,袁绍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袁绍特别多疑,优柔寡断,大家都知道,官渡之战在三国之中决定了袁绍和曹操的最终地位,袁绍也就是在官渡之战,充分暴露了自己的愚蠢。许攸在官渡之战的关键阶段投奔了曹操,因此完全的改变了曹操的处境。
那么许攸为什么会叛逃呢?最有可能就是因为在袁绍那里得不到自己才能的发挥。许攸最后告诉了曹操袁绍囤积粮食的地方。后来袁绍就失败了,失败之后袁绍回到了河北,两年之后,就因为悲愤和惭愧而去世了。他的兄弟下场更惨,袁术也是割据一方的军阀。有人说,他是活活饿死的。
针对袁绍为什么会败亡,我们可以从历史背景来推断袁绍的个人性格特点,来分析他失败的原因。
袁绍自幼贾诩显赫,在汉代时候家族袁安已经是刘章的重臣,所以袁绍才很顺利的坐上了关东联军盟主的位置。但是最终却没有落得好下场。
在三国时代,整个社会分崩离析,群雄并起,其实袁绍也是可以靠着自己这么大的实力去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但是袁绍呢,他比较自负,他觉得这样会在政治立场市区优势,他觉得当皇帝就要当让万人敬仰的皇帝,这么背信弃义的当上皇帝会被的大家所不齿,所以白白的浪费了这个机会。不过如果没有袁绍的这么自负,我们大概也看不到曹操的雄才大略了。所以,袁绍的败亡,他的自负是一个暗藏的隐患。
此外,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和袁绍的最终地位,有两个人个人我们不得不提,就是许攸和张郃,许攸这个人小肚鸡肠,对曹操不满,许攸说要火烧乌巢,乌巢是袁军囤军粮的地方,一旦被毁袁绍的死期也就不远了。袁绍没有相信将军张郃,而是相信了郭图,去攻打许都以救乌巢之急,乌巢失守,张郃投奔了曹操。袁绍欲哭无泪,这大概就是多疑的袁绍应有的下场吧。
最后,袁术是袁绍的亲兄弟,但是袁术这个人更是自私,在袁绍计划另立皇帝时拒绝帮助袁绍,而且自己称帝了。
从这三个方面,就是袁绍和自负和多疑,袁术的自私,导致了袁绍家族的败亡。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