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如果成功继位,秦朝的结局会不会改变?秦朝的结局可能会改变,根据各种相关史料记载秦始皇嬴政是拿一个继承人培养标准来培养扶苏的,...
扶苏如果成功继位,秦朝的结局会不会改变?
秦朝的结局可能会改变,根据各种相关史料记载秦始皇嬴政是拿一个继承人培养标准来培养扶苏的,扶苏为人仁善,性格刚毅,学了一身的好武术,而且能够信人善用人。他的理念和秦王嬴政不同,扶苏自小跟从一代大儒,倡导儒家,而秦王嬴政倡导的是法家,如果扶苏上位,儒家可以帮助扶苏干大事,而且如果能按照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其实是能改变秦朝的局面。
再加上有蒙恬的兵力,而且秦始皇已经弄了好久的预防外敌工事,实际上就是为了秦的千秋霸业打基础,但是扶苏最终还是死掉了,被最宠爱的儿子和赵高同谋害死,而蒙恬也随着扶苏的死去自杀了。
作为一个少时受辱,长大之后统一六国的帝王会没有一点识人之心吗?最宠爱的儿子自小在秦王的宠爱下长大,而这时他最优秀的儿子扶苏,正在学习百官之事,在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下成长。两者相比之下,孰优孰差看一眼不就知道了吗?历史上的焚书坑儒一事认为扶苏得罪了秦始皇嬴政,秦始皇一怒之下就把扶苏赶到了蒙恬那里,可是要想一下,蒙恬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他是唯一一个能够在外领兵的将领,这足以看到始皇帝对这员大将的重视,把扶苏放到这员大将身边实则是深有用意的,扶苏在蒙恬这里不仅能够得到领兵打仗的知识,还能够学到如何树立自己在军中的威望,并且能够和蒙恬打好关系,这样的话,扶苏继位的时候可以得到蒙家的支持,要知道蒙家出名的可不止蒙恬一个,而且在朝中担任着要职。
扶苏为人敦厚,却不懂得杀戮,做事优柔寡断常怀仁厚之心,这样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是不好的,在军中,大将要做到杀伐果断才能够得到军中将士的尊敬,所以把扶苏派遣到那里也是情有可原,可是秦始皇万万没有想到最后他最宠爱的儿子居然伙同宦官一起把扶苏给杀了,也没有想到李斯居然会为了高官厚禄假传圣旨。所以说万事都靠天算。
扶苏,是始皇长子,秦国公子。因为扶苏的母亲郑妃喜欢吟唱《山有扶苏》,始皇就将二人之子取名为扶苏。而扶苏有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可见其父亲对他的无限期望。 扶苏小时候及其聪明,有政治头脑,但有一副善良的心肠,因此有时候和自己的父亲秦始皇的一些暴虐的政策不和。但是扶苏这个人比较人善,如果是他继承秦始皇的位置,秦朝的结局也肯定会不一样。
扶苏认为秦朝的治国理政太过于暴虐、严苛,自己主张爱戴百姓,扶苏也劝阻秦始皇焚书坑儒,而秦始皇却认为扶苏的性格软弱,想要将其锻炼一下,就下旨让其和大将军蒙恬到北方去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匈奴,希望其可以成长为性格刚毅果敢的人,同时也想磨练一下扶苏,想帮助扶苏可以得到军队资源和帮扶。扶苏也没有让其父亲失望,几年的边塞生活使扶苏快速成长,扶苏变得勇猛、刚毅,打仗的时候身先士卒,立下了赫赫战功。
同时扶苏对作战的观察力和对军队的出色指挥也让众将领自叹不如。扶苏在边境时对待子民善良,友爱,谦逊待人,获得了边境子民的爱戴。而相较于胡亥,靠着赵高的奸计,成为了秦王。但是秦王胡亥却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人,其只是赵高控制秦朝的工具。赵高通过假诏书让扶苏自裁,虽然蒙恬在那时候劝阻了扶苏,但是扶苏当时不知道父亲已经去世的事,使者也让扶苏执行诏书的任务,扶苏也认为自己和父亲的主张多次不和,也和始皇多次顶撞,对诏书不在怀疑,就拔剑自尽了。
而胡亥当了皇帝之后是一个昏君,重用赵高打压群臣,不理治国,使百姓痛苦不堪。于是各地百姓起义,反抗秦朝。胡亥应对不及,最后被赵高所杀,子樱投降,秦国几百年的努力成果就此灭亡。而如果扶苏继位成为了秦朝皇帝,那么以扶苏的能力,可以把秦朝治理的很好,而秦朝也不会灭亡。
如果是扶苏做皇帝,秦朝是不是就不会那么快灭亡呢?
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苛政和滥用劳力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秦始皇死的时候,这种情况已经抑制不住了。所以就算是扶苏继位,最多也就是晚几年灭亡,他改变不了天下局势。
要想秦朝不灭亡,最起码要解决这两件秦朝自身的问题,还要有平叛的实力,但扶苏根本不具备这些条件。
废除秦法
商鞅变法让整个秦朝变成了一个庞大的战争武器,所向披靡,最终一统天下。乱世用重典,秦法完全是为乱世订制出来的。
可经过了春秋战国500多年的战乱,天下百姓渴望的是修养生息,渴望的是仁政。这时秦法已经不能适应大一统的局面了,时代需要新的统治思想。
所以就算扶苏继位,他能在极短时时间内废除法家思想,找到新的思想来统治秦国?显然不可能。这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秦国只是在吕不韦当政时,有向儒家思想转变的苗头,但随着吕不韦的死这棵火苗也熄灭了。
滥用劳力
扶苏继位短时间也解决不了滥用劳力这个问题,当时主要是阿房宫、秦始皇陵、和长城的修建。
首先就是秦始皇陵,你能停?秦始皇刚死,扶苏就和天下说他父亲的陵不修了?不但要修,还要大修快修。这个劳力省不了,省了就是不孝。
再说长城和阿房宫,这快建完了,把它们停掉?拆掉?只会适当减少劳力,延长修建时间,不会停掉不建的。
平叛的实力
扶苏继位无非多一个名将蒙恬,还有人才吗?张良、萧何、韩信、会投靠秦朝吗?蒙恬是名将,但能有项羽、韩信名吗?
所以我认为,就算扶苏成功继位,秦朝无非多苟活几年,给项羽和刘邦增加点任务难度,秦国灭亡的结果依然无法改变。
如果当年上位的是扶苏,秦朝将会变成怎样?
虽然历史已经离现在很遥远,但是有些时候人们还是觉得那里存在着遗憾。如果当时人物换一个,或者是时间改变一下,也许以后的事情就与现在截然不同。秦国作为一个非常引人注视的朝代,假设当初是他上了皇位,秦朝会不会变得更好呢?
我们都知道,秦朝这个朝代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正是因为有了秦朝的出现,各个诸侯国才得到了统一,天下才结束了混乱的局面。所以说秦朝存在的意义是不可忽略的,不过唯一让人觉得遗憾的就是,这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当然至于为什么存在的时间太短,这里面有很多因素在影响着。
至于秦始皇嬴政这个人,我们还是不能否定他的才能的,他对历史的贡献更是不可忽略。不过要是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说的话,秦始皇在后来的时候真的是非常无道,这一点我们也不能否认。他在秦朝后期的时候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从前那样头脑清醒,而是整天忙着求药。并且秦国能够统一也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正好赶上了嬴政这一代而突然屹立起来了。
其实在嬴政刚刚登上王位的时候,秦国就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底蕴,这是前几任君主的励精图治得来的,再加上嬴政自己本身也很努力,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成功。在以前封建王朝的时候,人们打的每一场战争都需要强大的国力来支撑,不然根本没有办法取胜。其实在前期的时候秦国发展得也不是那么顺利,因为它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不好,秦人也因为这个缺点而受尽了苦楚。
不过人们总是会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既然自然的条件不够优秀,那就提升自身的实力。时间久了人们慢慢就发现,秦人在作战能力这方面非常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勇猛的士兵,国内的制度和生产力都比较先进,所以秦国才能在作战当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战斗力比其他很多人都要强。
但是在统一之后,秦始皇就变了一个人似的,也不像原来那样努力了。毕竟是刚刚统一,很多诸侯国的民众都要对身份的转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种关键的时刻就需要休养生息。
这个时候大家对秦国的归属感并不强,所以想要让国家稳定下来,至少需要两三代君主的努力才能达到这个目标。但是嬴政却开始往反的方向走,实行文字狱还有焚书坑儒这些策略,把本来已经快倒下的国家更是推向了深渊。
当时嬴政确立的继承人是扶苏,但是因为一些小人在里面作祟,后来就变成了胡亥。假如当时上位的人是扶苏的话,秦朝不一定就会走向灭亡。因为扶苏这个人在民间的威望非常高,并且人也非常仁慈,和儒生的关系非常好。一个国家的治理是离不开文人的帮助的,他是不会做出杀害读书人的事情的。
怎奈历史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如今我们做出再多的假设也无法让它变成现实。这大概也是历史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地方吧,它能够警醒后人吸取教训,不再犯前人犯过的错误。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