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否有和《梨俱吠陀》同时期字数相当地位相当的文学典籍

发布时间: 2023-04-18 18:01:1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4

细数婆罗门教的经典文献,印度的一些教义和思想派别,还有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印度经历了数千年的,渐渐的形成了婆罗门教,这也代表了印度...

中国是否有和《梨俱吠陀》同时期字数相当地位相当的文学典籍

细数婆罗门教的经典文献

  印度的一些教义和思想派别,还有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印度经历了数千年的,渐渐的形成了婆罗门教,这也代表了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开始。婆罗门教的根本经典是吠陀,演变至今会有多少经典文献呢?一起来 婆罗门教文化 中看看。

  吠陀本集
  分《梨俱吠陀》、《耶柔吠陀》、《娑摩吠陀》、《阿闼婆吠陀》4部。这4部书又可分为两组,前3部是一组,《阿闼婆吠陀》是另一组。《梨俱吠陀》是吠陀中最古老的本集,约在公元前20世纪末形成,但其中部分可能出现于公元前20世纪中叶;全书共10卷,收集了对于自然诸神的赞歌和祭祀祷文共1028首。《娑摩吠陀》是把《梨俱吠陀》中的绝大部分赞歌配上曲调的歌曲集或旋律集,在祭祀时用来歌唱,共1549首。

  《耶柔吠陀》的内容主要是说明在祭祀时如何应用这些诗歌,其中大多数赞歌亦出《梨俱吠陀》本集中。《婆摩吠陀》、《耶柔吠陀》出现的时间较《梨俱吠陀》为晚,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以后。《阿闼婆吠陀》约形成于公元前10世纪前后,是巫术、咒语的汇集,共20卷,收集赞歌730首,记录了各种巫术和咒法;它与民间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主要记录的是巫术、神话,但亦包含着一些天文学、医学思想的萌芽。

  吠陀本集的汉译名,中国古代各个时期不尽相同如三国的《摩登伽经》译为赞诵、祭祀、歌咏、禳灾;南朝宋的译为忆力、阿他、耶训、三摩;梁陈的《金七十论》分别译四吠陀为娑摩夜集力(第四部名称原缺);隋《百论疏》译为荷力、冶受、三摩、阿闼;唐译为寿、祠、平、术;《金光明经疏》译为颜力(寿明)、耶树、娑摩、阿闼(术明)。这些不同译名,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对婆罗门教的理解。

  梵书
  说明与吠陀本集有关的祭祀的起源、目的、方法及赞歌、祭词、咒术的意义的文集。4部吠陀本集都有各自的梵书。尚存14~15部,如《爱达罗氏梵书》是《梨俱吠陀》的梵书,《百道梵书》是《耶柔吠陀》的梵书。由于对梵书的解释或流行地区的不同,还形成了众多的派别。梵书的主要内容虽然是宗教仪式、神话、巫术,但也涉及到当时的社会生活、历史和自然科学。形成年代约在雅利安人从次大陆西北五河流域渐次向东南迁移,定居在恒河和朱木那河流域以后,年代一般推定为公元前10~前8世纪前后。

  森林书
  梵书的附属部分。因在森林中传授而得名。它不仅包括对祭祀的仪式和方法的说明,同时也涉及到祭祀的意义,宇宙和人生的奥秘,人和自然、神的关系等哲学问题。

  奥义书
  森林书的附属部分,也是吠陀的最后部分。它往往和森林书相混,不易辨别。它的梵文原义是“近坐”、“秘密的相会”,引申而成为师生对坐所传的秘密教义。奥义书也被称为“吠檀多”(意为“吠陀的末尾”或“吠陀的最高意义”)流传下来的奥义书有200多种,一般认为成书于公元前7~前5世纪,最晚的是16世纪的作品,内容极为庞杂,且相互矛盾;其中最古的部分据考证为13种,重要的有《广森林奥义》和《唱徒奥义》等。奥义书在很多方面已开始摆脱宗教神话的内容,以探讨人的本质、世界的根源、人和精神世界的关系、死后的命运等哲学问题。因此,有人认为奥义书的哲学思辨是和吠陀的祭祀仪式主义相对立的。

  传承经典
  除吠陀本集、梵书、奥义书等所谓天启圣典外,还有另一种称作经书(契经)的传承(圣人学者所传承)经典。这种经典是婆罗门学者在讲解吠陀时的记述或教科书。经书文体简短,中国唐代高僧曾在中谓其“略诠意明”。

  内容大致分为:1、法经。对四种姓的义务(法)、行为和行事等规定的汇集,后世又有解释法经的法论;2、天启经。祭官所司重要祭事的说明;3、家庭经。家长所司重要祭事的说明;4、祭坛经(准绳经)。对祭场、祭坛、祭火等的设置规定。以上四者总称为祭事经,着作年代大概在奥义书之后,即公元前6~前2世纪之间或更后一些时间,另外还有解释吠陀的吠陀辅助学,即从经书发音、诗韵、语法、字源和天文学等方面解释吠陀的分类着作。

吠陀经简介

吠陀经简介

  「吠陀(Vedas)」的字源是√vid,其指了解、知道之意,吠陀的原意即是「知识」。广义而言,吠陀经包含《吠陀本集》(Saṃhita)、《梵书》(Brāhmaṇa)、《森林书》(Āranyaka)和《奥义书》(Upaniṣad)。不过狭义而言,吠陀专指四部经典:《梨俱吠陀》(Ṛg Veda)、《娑摩吠陀》(Sāma Veda)、《耶柔吠陀》(Yajur Veda)、《阿暗婆吠陀》(Atharva Veda)。

  这四部吠陀经典在印度被认为是天启(śrūti),吠陀经的作者们聆听启示,并口耳相传了约三千年,一直到公元15世纪,才被写成书本。印度人之所以坚持口传,主要是因为他们相信声音的力量,认为藉由唱诵吠陀经可以获得物质和心灵的享受。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因为在没有印刷术的时代,书籍在抄写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许多错误,而这对于神圣的经典来说是绝对不可允许的事情;相较于此,借由口传所形成的集体记忆比较不容易出错。因此吠陀经又被称为「被听到的(śrūti)」,当时的祭司们有能力记得并唱诵整部吠陀经。

  4部吠陀经中当属《梨俱吠陀》(约公元前16-11世纪)最为古老,也是四部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内容主要在祭祀时赞颂诸神、讲述其事迹,其中也包含了宇宙的创造。《梨俱吠陀》中最常出现的神明是因陀罗(Indra)及阿耆尼(Agni)等,当代印度所重视的湿婆(Śiva)及毗湿奴(Viṣṇu)反而较不受重视。面对诸多神明,《梨俱吠陀》表现出包容的态度:尽管有信奉单一神明的倾向,但也不排斥其他神明的存在。从《梨俱吠陀》对于祭祀的描述可知,火焰及献祭的牺牲在祭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娑摩吠陀》和《耶柔吠陀》(两者约公元前12-10世纪)的内容大致上与《梨俱吠陀》相同,只是为了祭祀与礼拜等的方便,改编了其中的文句。最狭义的吠陀经便是指这三部,因而被合称为「三吠陀(triveda)」。《娑摩吠陀》主要赞颂苏摩(Soma),《耶柔吠陀》则记录了重要仪式的颂歌,又可分为白耶柔和黑耶柔两种。

  《阿暗婆吠陀》(约公元前12-10世纪)是四部吠陀中最晚出现的,其主要内容是各式各样的咒术,举凡消灾、治病、诅咒等和生活有关的事情都有相关的咒语,也因此是现代研究古印度医学史的重要材料之一。

  四部吠陀经又可分为两大部分:以颂文为主体的《吠陀本集》,以及解释颂文的《梵书》(约公元前9-7世纪)。《梵书》后来又发展出两大部分:《森林书》(约公元前6世纪)和《奥义书》(约公元前10-公元15世纪)。后者有时候会被包含在前者当中,也因为这层层含摄的关系,《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之间往往不能做出明确的切割。《森林书》最大的特点便是将以往繁复的祭祀内化为内在的修行,除了为年事已高、无法进行仪式的长辈提供另一个方案,也发展出了独特的祭祀理论。

  《奥义书》最重要的便是具体提出「梵我合一」的想法:最完美的仪式就是宇宙本身,而完美的仪式就是举行仪式的人们与仪式本身合而为一,如此人的真实自我(Ātman)与宇宙的梵(Brahman)便能合而为一。在后来的发展中,仪式的过程渐渐被忽略,反而变成抽象的哲学思想。《奥义书》另外一个重点业与轮回的概念,并与梵我合一结合,主张梵我合一才是脱离轮回的方法。由此可知,《奥义书》侧重于思想层面,或许可视为是印度教当时为了和佛教、耆那教等新兴宗教对抗,而有意识地从过往的经典中树立新典范的成果。

  除了上述四部吠陀经之外,也有许多经典会被称为「第五部吠陀经」,以彰显其地位。著名的《实利论》(Artha Ś āstra约公元前2-公元3世纪)、《戏剧论》(Nāṭya Ś āstra约公元前2-公元2世纪)、《摩诃波罗多》(Mahābhārata约公元4世纪)等皆是如此。

吠陀文学有哪些代表性作品?

吠陀文学是印度最早的文学,属宗教文学,其代表性作品是婆罗门教《吠陀本集》的《梨俱吠陀》和《阿闼婆吠陀》。

《梨俱吠陀》是古印度宗教经典《吠陀本集》的四部作品之一,是印度最古老的经典,也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诗歌集之一。成书时间大致在公元前1500年到前1200年间,它比希腊的荷马史诗还早了几百年。

《梨俱吠陀》是一部集体之作,共收录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颂歌或神曲1028首,分为10卷。作者都是世袭的婆罗门祭司,在公元7世纪前,古印度还没有文字记事,10卷神曲完全靠祭司们的记忆和口授,一代一代口耳相传,到后世才记载下来。

《梨俱吠陀》所反映的是雅利安人征服自然、征服异族,以及关于他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形态的真实历史。雅利安人是一个游牧部族,在征服印度前后处在氏族公社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当时,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使他们感到自己的渺小,于是将自然现象人格化,并向它们顶礼膜拜,渴望得到它们的赐福。主持这种膜拜的祭司们将宇宙分为三界:天界、空界和地界,每一界有11个神,三界共33个神。在《梨俱吠陀》中,作者为这些神仙们写下了许多赞美诗。在诸神中,因陀罗、阿耆尼和苏摩三位神的地位最高,歌颂他们的篇幅也最多。

因陀罗是战神、雷神,雅利安人把他奉为最高神。《梨俱吠陀》中约250首诗是颂扬他的,占诗篇总数的1/4。在诗中,因陀罗被描绘为身材高大,皮肤和须发为金色。他手持金钢杵,行走时发出雷鸣般的声音,激起的狂风震撼天地,具有无比的威力。他固定摇晃的大地,稳住颠簸的群山,伸出巨手拓宽天空。他驱逐达萨,杀死河中的巨妖,用无比的神威保护雅利安人的利益。

阿耆尼的地位仅次于因陀罗,赞颂它的诗也有200余首。阿耆尼是祭火人格化的神,他须发鲜红,尖下巴,满口金牙闪闪发光,口中喷出的火焰像咆哮的波涛,浓烟滚滚直冲天空,声音像天国的雷鸣。在雅利安人心目中,阿耆尼是维护他们家庭利益的神。诗中说,他请诸神来到雅利安人的家中,消灭雅利安人的敌人,带给他们无穷的财富,使他们的家族英雄辈出,声名远扬。

苏摩是酒神,是一种名叫苏摩的植物人格化的神。这种植物具有使人兴奋的作用。在赞美他的诗中说,发出香味的苏摩,能医治百病,不仅凡人而且天上的诸神也饮用它来强身健体。雅利安人饮用苏摩酒后,精力充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诗中的苏摩神往往以武士的形象出现,手持弯弓,射杀敌人。

除歌颂神灵外,《梨俱吠陀》也有一些赞美大自然景色的诗句,它们往往也被赋予人性化的特点。在诗中,太阳被比喻为在天空中奔驰的白马、公牛。它用火焰般的光亮照亮天地,驱散黑暗,迫使繁星像窃贼一样地逃散。还有一些诗句反映了社会劳动的情况,如说农民“系紧犁头架上轭,播撒种子在犁沟,倘若颂歌获应验,挥动镰刀迎丰收”,形象地再现了古印度人民劳作的全过程。

《梨俱吠陀》赞颂诸神和大自然的景色时,多来用比喻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并直率地表达了作者惊奇、赞叹、敬畏的心情,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已有一定的审美眼光和描绘能力。

《梨从吠陀》中还包含有婚礼、送葬、娱乐、爱情、巫术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了雅利安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录了古印度最早的社会制度、民情风俗、哲学思维和天文地理。因此,它可以说是古印度最早的百科全书。

《阿闼婆吠陀》《阿闼婆吠陀》是一部巫术咒语诗集,分20卷,731首诗,5975节,成书的时间晚于《犁俱吠陀》。与《梨俱吠陀》不同,《阿闼婆吠陀》对诸神的态度不是赞颂、乞求,而是命令和劝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雅利安人企图征服自然的愿望。《阿闼婆吠陀》的巫术诗包括防病治病、求得长生、生育子女、求取丰产和战争胜利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阿闼婆吠陀》中关于防病治病的诗篇,一般都是要疾病远离病者身躯的咒语。如一首诅咒说,咳嗽“像磨尖了的箭,迅速飞向远方。咳嗽啊,远远飞去吧,在这广阔的地面上”。而与生育子女有关的诗篇,则带有美好的祝愿之意,如“像大地孕育一切萌芽,愿你的胎儿保住,妊娠期满后生下!像大地维持森林树木,愿你的胎儿保住,妊娠期满后生下!像大地维持着崇山峻岭,愿你的胎儿保住,妊娠期满后生下”。求取丰产的咒语多与自然现象相联系,一首咒语说:“咆哮吧,雷电,让大海翻腾!雨云啊,降下乳水,滋润大地!请你倾泻,送来充足的雨水……百条、千条溪流的源泉,取之不尽,我们这千垅地,也这样取之不尽!”

咒语也用于军事,一首要战鼓发挥作用的咒语说:“森林中的野兽,看到人就发抖;鼓啊,要使敌人心恐慌,使他们的心没主张,像飞鸟见老鹰就发抖,像狮子昼夜都怒吼。鼓啊!要使敌人心恐慌,使他们心没主张。”这类咒语对鼓舞战士的士气,无疑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阿闼婆吠陀》颂神的诗,是与巫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神的作用一般不表现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控制,而是帮助人类降伏妖魔或敌人。

在艺术特点上,《阿闼婆吠陀》采用夸张、比喻等手法,词语铿锵有力。这两者的结合,形成了巫术诗歌特有的魅力。

本文标题: 中国是否有和《梨俱吠陀》同时期字数相当地位相当的文学典籍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0310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朝廷笼络节度使,给其封官有什么好处战国时期哪个国家名声最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