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强的十位军事,有谁呢?诸葛亮能排到第几呢?三国时期的战争与其说是武力上的对抗,不如说是人才之间的博弈。谁拥有更多的人才,谁就...
三国强的十位军事,有谁呢?诸葛亮能排到第几呢?
三国时期的战争与其说是武力上的对抗,不如说是人才之间的博弈。谁拥有更多的人才,谁就能取得战略的先机。那么在三国这个大舞台上,最强的十位军师,分别有谁呢?
贾诩
排名第一的是曹操手下的贾诩,“毒士”一词是对他最好的形容,他曾经在董卓,张绣手下都谋过事,是一个可以为了自身利益卖主求荣的谋士,但是他的军事能力和政治才能确实是首屈一指的。
法正
排名第二的是刘备手下的法正,当年刘备取得益州有法正一半的功劳,他很早的就看出了刘璋懦弱的性格难成大事,便主动邀请刘备入军巴蜀。后来的汉中之战中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帮助了黄忠斩杀了夏侯渊。
庞统
排名第三的是刘备手下的庞统,帮助刘备开拓益州的除了有法正以外,庞统的功劳也不可磨灭,庞统的军事能力远胜于诸葛亮,这也是为什么刘备带庞统入川的一个原因。只可惜天妒英才,庞统死得太早了。
鲁肃
排名第四的是孙权手下的鲁肃,他是孙刘联盟的有效促成者,他的眼光十分的长远,他很早的就看出了孙刘联手抗曹的必要性,后来还帮助了江东要回了荆州三郡。
司马懿
排名第五的是魏国的司马懿,司马懿身上最具有特点的形容词是隐忍,不然后来的天下也不会沦为司马氏。
诸葛亮
排名第六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诸葛亮,他作为刘备身边最重要的谋士,或许他和刘备之间的关系已然超越了君臣,但是诸葛亮的能力确实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无论是在军事能力上,还是在外交能力,又或者是内政的管理能力。
沮授
排名第七的是沮授,他是袁绍手下最重要的谋士,袁绍之所以能在汉末雄踞北方,这个人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只可惜袁绍这个人不是一个明君,在官渡之战中拒绝了沮授的建议,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溃败。
徐庶
排名第八的是徐庶,作为刘备平生所遇的第一个谋士,徐庶对刘备的影响十分巨大,只是后来被迫到了曹营,但是徐庶在三国也是有谋略的。
郭嘉
排名第九的是郭嘉,作为曹操帐下首屈一指的大谋士,很多人或许会质疑他的排名,可惜的是他英年早逝,不然也可以在曹魏政权中建功立业。
陈宫
排名第十的是陈宫,此人是曹操年轻时结识的伙伴,为什么他可以榜上有名,主要还是他辅佐了一个有勇无谋的吕布,并且帮助吕布得到了兖州和徐州。
刘备的军事能力到底怎么样?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刘备几乎白手起家,一路从低层军官做到县令,靠的是战功,不是仁义——虽然只是剿灭河北黄巾军,而不是和什么正规部队作战。
后来董卓入京,祸乱朝廷,袁绍兄弟拉诸侯会盟,刘备带着兄弟在老校友公孙瓒名下,好像也没什么建树——呐,如果你非说演义里的三英战吕布也算是战绩的话~其实讨伐董卓最光彩的应该是孙坚。
而后刘备继续跟着公孙瓒混,直到感觉这家伙在与袁绍的争霸战争中药丸,说河北这边有老哥你在一定稳了,我去支援一下南边吧。注意,在军事才能中,准确的战略预判很重要,林彪就曾预测过德军将会绕过法国的马其诺防线,法国短期内将会溃败。显然,刘备也具备这样的能力,而且证据不止这一个。
在公孙瓒被袁绍击败的时候,刘备已经在徐州站稳了脚跟,作为公孙瓒曾经的客将,刘备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多凶险呢?西面的曹操刚刚把吕布赶出兖州,坐定中原,随时要东进徐州,以了上次没能灭掉陶谦还被吕布抄后路的仇。进占了青州的袁绍与刘备不温不火,但也绝非盟友,南面的袁术与刘备在淮河流域刀枪相向,吕布在小沛心怀鬼胎。
即便如此,刘备还是能在淮河流域和袁术僵持着(至于辕门射戟的桥段,更多是演义),在被吕布抄了后路之后,刘备只能投奔和吕布都有仇的曹操——如果刘备只是个政治正确的旗杆皇叔,他顶多会像孔融一样被安排在许昌养老,然后不知何时被按个罪名干掉,而不是后来还有机会跟着曹操一起杀回徐州灭了吕布。
后来刘备又接下了衣带诏,带兵重夺徐州,干掉车骑将军,拉起旗帜与曹操彻底翻脸,总共也没用多久——难度当然比孙策拿下江东低了许多,但这也是很漂亮的突袭。所以,刘备的战役指挥能力和战略眼光一样好。
在被曹操赶出徐州后,刘备投奔袁绍,没过多久就发现袁绍迟早药丸,于是刘备对袁绍说了和对公孙瓒说的话——要不,我去南方开辟第二战场吧?
进军豫州(事实上只有汝南)的刘备也根本无力偷袭许昌(想想他收编的那些个黄巾余党的战斗力吧,只能用乌合之众形容,他自己核心的老部队是不会拿来冒这样的风险的),退一步说,刘备即使孤注一掷把许昌拿下,也很难有足够部队守住许昌,或者带汉帝南下襄阳。饶是如此,刘备在汝南还是经营得不错——直到曹操干掉了袁绍。
后来在新野的一系列战役和行为说明了刘备是非常清醒而且果决的军事领袖,火烧博望和火烧新野并不是演义里诸葛亮的出山之作,而是刘备一手导演的,在博望坡烧的是刘备自己的军营,并不是少了夏侯惇。至于裹挟新野百姓南下襄阳,口号当然要政治正确了,其实谁都知道百姓就是乱世最重要的资源,没了人口就等于没了根基,也就别打仗了。只是撤退途中发现襄阳蔡家夺权,荆州当局直接倒向曹操了,刘备在襄阳外边的处境就和敦刻尔克大撤退前的联军一样,只是曹操不是希特勒,发现灭了刘备的机会直接就派兵追上去了。
而没了落脚地的刘备只能转道去江夏,但路途遥远,刘备的步兵加民众大军被迫与曹军打了几次阻击战,当然,阻击部队打一次就被冲夸一次(老婆孩子都打散了,可见当时有多乱),不过即便如此,刘备还是在关羽的接应下成功跑路——也不是所有将军都是常胜不败,在那样的绝境下逃出生天,已经是奇迹,一个好的将军,不仅要在胜利中得到最大的战果,也要在败仗中保存尽可能多的实力。
而后刘备与江东联手,在赤壁大战后趁周瑜和曹仁争夺荆州时巧夺江陵,又靠手下一干人才的外交手段稳住了孙刘联盟,随后迅速发兵南下夺取荆南四郡,奠定一方基业——后面三足鼎立的故事不再多说。
刘备这样的枭雄如果不会打仗,或者军事才能一般,是不可能在汉末那样的险境中生存下来,并成为一方霸主的,他的时运和能力比曹操差了一些,但综合军事能力(战略眼光和战术技巧)绝对比同时期大部分的君主要好。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