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评价一下宋神宗我个人很喜欢宋神宗这个皇帝,因为他机智,恭敬并且敢于变法,为了国家强盛他付出了太多了。我想听听大家的评价,最好...
大家评价一下宋神宗
我个人很喜欢宋神宗这个皇帝,因为他机智,恭敬并且敢于变法,为了国家强盛他付出了太多了。我想听听大家的评价,最好是自己的评价。 是宋朝有抱负、有作为的皇帝。
妻
钦圣宪肃皇后向氏
钦成皇后朱氏
钦慈皇后陈氏
贤妃林氏
惠穆贤妃武氏
贵妃宋氏
宋神宗生有14子,其中能活到成年的仅有6位。
长子---赵佾,早殇,封成王
次子---赵仅,早殇,封惠王
三子---赵俊,早殇,封唐哀献王
四子---赵伸,早殇,封褒王
五子---赵僩,早殇,封冀王
六子---赵煦,宋哲宗,母钦成皇后朱氏
七子---赵价,早殇,封豫悼惠王
八子---赵倜,早殇,封徐冲惠王
九子---赵佖,吴荣穆王,母惠穆贤妃武氏
十子---赵伟,早殇,封早殇仪王
十一子---赵佶,宋徽宗,母钦慈皇后陈氏
十二子---赵俣,封燕王,母贤妃林氏
十三子---赵似,封楚荣宪王,母钦成皇后朱氏
十四子---赵偲,封越王,母贤妃林氏
神宗十女。
周国长公主,母钦圣宪肃皇后向氏
楚国公主,早亡
唐国长公主
潭国贤孝长公主,母贵妃宋氏。下嫁王遇。
郓国公主,早薨。
潞国公主,早薨。
邢国公主,早薨,母贤妃林氏
邠国公主,早薨。
衮国公主,早薨。
徐国长公主,母钦成皇后朱氏。下嫁郑王潘美之曾孙意。
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讳顼,原名仲针,英宗赵曙长子,母曰宣仁圣烈皇后高氏,仁宗庆历八年(1048)四月戊寅生于濮王宫。嘉佑八年(1063)受封光国公;后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受封淮阳郡王;治平元年(1064)进封颍王。治平三年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为神宗,时年20岁。起用新人,推行新政,在位十八年。
据《宋史》记载,赵顼自幼“好学请问,至日晏忘食”。当太子时就喜读《韩非子》,对法家“富国强兵”之术颇感兴趣;还读过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对王安石的理财治国思想非常赞赏。神宗即位时,北宋的统治面临一系列危机,军费开支庞大,官僚机构臃肿而政费繁多,加上每年赠送辽和西夏的大量岁币,使北宋财政年年亏空,据《宋史·食货志》记载,至治平二年(1065)亏空已达1570多万。广大农民由于豪强兼并,高利贷盘剥和赋税徭役的加重,屡屡暴动反抗。值此内外忧患,财政困乏之际,神宗没有气馁,力图“思除历世之弊,务振非常之功”,表现出“励精图治,将大有为”,“奋然将雪数世之耻”的政治气概。
赵顼在即位之前已闻知王安石的政治抱负和才能,并“由是想见其人”,因此即位不数月,就让王安石出任江宁知府。几个月后,又召王安石为翰林学士兼侍讲,寄以治国安邦的厚望。神宗对王安石的器重,引起了在朝老臣的不满。宰相韩琦执政三朝,本该辅佐新帝,有所作为,然而见神宗提拔新人,却坚辞相位,出判相州。神宗问:“卿去谁可属国者?王安石何如?”韩琦说:“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表明了他反对王安石执政的态度。元老重臣富弼在罢相位时,也不同意任用王安石,而推荐了文彦博。对此,神宗或以不答相对,或以默然置之,坚持了自己的想法。除老臣外,当朝大臣如参知政事吴奎、御史中丞吕诲、参知政事唐介、侍读孙固等也都以王安石“护前自用”、“论议迂阔”、“狷狭少容”等为理由,极力反对王安石为相。面对种种阻挠,神宗不以为然,力排众议,于熙宁二年(1069)二月果断地拜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委以重任,从而揭开了变法图治、富国强兵的序幕。
为了及时有效地制定和推行新法,神宗还特命设置了“制置三司条例司”,即制定户部、度支、盐铁三司条例的专门机构,由王安石和知枢密院事陈升之主持。在这个机构中,神宗听从王安石的推荐,进一步起用了吕惠卿、章敦、蔡确、曾布、吕嘉问、沈括、薛向等一批新人,这些人都有一定的实际才干,对于协助王安石拟定和贯彻新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变法的过程中,神宗以君权的力量,保证了一系列新法的推行。熙宁二年,新法逐渐出台、实施,但是马上遭到朝内外一批守旧势力的攻击。他们不仅从新法的内容和效益上提出非难,而且在思想、道德上指责王安石“变祖宗法度”,“以富国强兵之术,启迪上心,欲求近功,忘其旧学”,“尚法令则称商鞅,言财利则背孟轲,鄙老成为因循,弃公论为流俗”。在朝议纷纷面前,神宗虽曾一度犹豫,但终不为所动。至于学术、道德上的争论,神宗则认为“人臣但能言道德,而不以功名之实,亦无补于事”。他讲求道德与功名并重,对守旧势力反对变法,空言道德,在政治上无所作为甚为反感。在王安石的解释下,他能理解王安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主张,并继续支持新政。在王安石与守旧势力的斗争中,神宗支持王安石,先后罢退一批反对变法的官员。如御史中丞吕公著“以请罢新法出颍州”;“御史刘述、刘琦、钱镠、孙昌龄、王子韶、程颢、张戬、陈襄、陈荐、谢景温、杨绘、刘挚,谏官范纯仁、李常、孙觉、杨宗愈皆不得言,相继去”;“翰林学士范镇三疏言青苗,夺职致仕”;欧阳修乞致仕,“乃听之”;“富弼以格青苗解使相”;文彦博言市易与下争利,“出彦博守魏”。相反,熙宁三年(1070)神宗进一步提升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安石居相位,有了更大的权力,于是,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先后颁行天下,变法进入了高潮。
神宗在即位之初,耳闻目睹积贫积弱的困境,望治心切,他对王安石富国强兵的变法主张极为欣赏,并在变法的前一阶段,即熙宁七年(1074)以前,对新法的推行给予大力支持。如果没有神宗的支持与配合,王安石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变法是不可能的。宋神宗的政治抱负和锐意改革的正确决策,保证了变法的成功,这对于改善当时的社会生产条件,增强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新政维艰,元丰改制变法虽然在前一阶段取得胜利,但守旧势力的攻击并没有停止,特别是随着变法的逐步深入,触及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越严重,守旧势力的进攻就越猛烈。于是,神宗开始左右摇摆,他希望在平衡各派势力的情况下,勉力维持新政 熙宁七年春,天大旱,久不雨,朝内外守旧势力以“天变”为借口,又一次掀起对变法的围攻。这一次围攻得到了仁宗曹后、英宗高后和神宗向后的支持。以太皇太后曹后为首的外戚参与反对变法,不能不对神宗产生巨大影响,这是因为英宗、神宗一系实非仁宗嫡嗣,只是由于仁宗无子,才把英宗选为皇储最后继承皇位,所以仁宗的曹后和神宗之母高后对神宗有较大的威慑力量。神宗由是开始动摇。当王安石对所谓的“天变”据理反驳时,神宗不再听从王安石“天变不足惧”的解释了,相反他认为“天变”不是小事,是因人事不修所致,“今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四月,神宗终于在曹后、高后再次流涕,向神宗哭诉“安石乱天下”的情况下,罢王安石相,改知江宁府,使变法遭受挫折。虽然熙宁八年(1075)二月神宗重新起用王安石,但随着守旧派势力的增强,变法派内部意见的分歧,神宗对王安石专用信任的程度大大降低,“王安石再相,上意颇厌之,事多不从”,变法不能推进。熙宁九年(1076),天上出现彗星,守旧派又以“天变”对变法提出非议,神宗更加动摇。他对王安石说:“闻民间殊苦新法”。十月,王安石不得不复求罢相,出判江宁府。
王安石两次罢相,都是神宗向守旧势力妥协的结果。神宗的政治目标是希望通过变法富国强兵的,但他一怕得罪两宫太后,二怕出乱子。当“人情咨怨”、朝议汹汹,变法碰到较大阻力时,他就退却了。他要调整政策,相对平衡地对待要求变法的新党和主张守旧的旧党两股势力。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给自己留有余地;一方面则仍然体现了自宋太祖起就有的“异论相搅”的传统家法。其实,在神宗全力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就注意抚慰旧党中罢退的元老重臣,以示恩眷。韩琦罢退河北,上疏反对青苗法,神宗虽然最终没有接受,但一开始仍夸奖曰:“琦真忠臣,虽在外,不忘王室。”熙宁七年八月,则特遣宦官李宪往相州赐韩琦诏书和汤药。熙宁六年(1073)文彦博罢枢密使,便诏与其子孙推恩,特表恩宠。元丰三年(1080)文彦博朝觐,神宗“赐宴琼林苑,两遣中谒者遗诗祖道,当世荣之”。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神宗任用貌似“中立无与”,实际上则为守旧势力的吴充为相。又先后重新起用曾被罢退降职的旧派人物吕公著、冯京、孙固等,以平衡新派、旧派的力量。
在政治上神宗还是勉力维持新政局面的。在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后,守旧势力以为时事将有大变。神宗却明确下诏说明新法“间有未安,考察修完,期底至当。士大夫其务奉承之,以称朕意。无或狃于故常,以戾吾法。敢有弗率,必罚而不赦”。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终神宗朝,除方田法罢废及部分新法条文被稍作调整外,新法基本上得以贯彻执行。神宗对在外地任职的王安石也多有关照,如熙宁十年(1077)以王安石为集禧观使;元丰元年(1078)以王安石为尚书左仆射、舒国公、集禧观使;元丰三年改制,则以王安石为特进,改封荆国公。
元丰年间,神宗亲自主持改制,希望在保持新法既得成果的基础上,在某些方面使改革有所推进。他绕开容易引起争论的理财问题,而把注意力放在整顿冗官和强化军兵保甲问题上。冗官冗费是宋朝官僚政治的毒瘤,宋初,太祖、太宗二朝为了加强皇权,广授官职以分宰相和省、部、寺、监之权,授官制度复杂,有官、职、差遣之分,造成机构重叠,闲官冗费等弊端。元丰三年八月,神宗正式启动官制改革,他首先从积弊最深的差遣制度入手,诏令撤销只领空名的官职,原作为虚职的省、部、寺、监各官皆实际任事。并采用旧文散官的名称编成官阶,作为官员俸禄及升降的品阶标准。元丰五年(1082),以《唐六典》为蓝本,颁行三省、枢密、六部新官制。元丰年间中央官制的改革,虽然局限性很大,但表现了神宗维持新政,继续改革的心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宋初以来混乱的官僚体制,奠定了北宋后期和南宋中央官制的基本构架。
神宗在元丰年间强化军兵保甲的措施,目的在于对外增强对辽、西夏的战斗力,并镇压各地的武装反抗,巩固统治。但是,这些措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没有任何实际效果。在熙宁变法期间,王安石任用王韶为秦凤路沿边安抚使,出兵抗御西夏,拓地五州,形成对西夏的包围,史称“熙河之役”。元丰四年(1081),西夏皇室内乱,神宗以为有机可乘,遂出兵五路进攻西夏,围灵州城(今宁夏青铜峡东)十八日不能下,深入夏地各军因粮草不济,冻馁死伤,先后溃退,无功而返。元丰五年(1082),神宗又听给事中徐禧之计,筑永乐城,谋攻占西夏横山地区,进逼西夏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西夏发30万大军围攻永乐城,城陷,徐禧等战死。宋军两次战败,损失军兵、民夫及助战的羌兵数十万人。神宗闻永乐城陷,“早朝,对辅臣恸哭”。至此,神宗希望攻夏雪耻,节省“岁赐”白银7万两、绢15万匹的计划彻底破产。 三月,神宗病逝。死后葬永裕陵。子赵煦嗣,是为宋哲宗。神宗在位十七年,“不治宫室,不事游幸”,致力于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他支持王安石变法,抑制了豪强兼并和高利贷者的活动,使自耕农的生产条件得到保证,中央和地方财政大大改善。在守旧势力的反对下,神宗虽然摇摆于新旧两党之间,但他维持新政、坚持变革的决心不变,确是宋朝有抱负、有作为的皇帝。
妻
钦圣宪肃皇后向氏
钦成皇后朱氏
钦慈皇后陈氏
贤妃林氏
惠穆贤妃武氏
贵妃宋氏
宋神宗生有14子,其中能活到成年的仅有6位。
长子---赵佾,早殇,封成王
次子---赵仅,早殇,封惠王
三子---赵俊,早殇,封唐哀献王
四子---赵伸,早殇,封褒王
五子---赵僩,早殇,封冀王
六子---赵煦,宋哲宗,母钦成皇后朱氏
七子---赵价,早殇,封豫悼惠王
八子---赵倜,早殇,封徐冲惠王
九子---赵佖,吴荣穆王,母惠穆贤妃武氏
十子---赵伟,早殇,封早殇仪王
十一子---赵佶,宋徽宗,母钦慈皇后陈氏
十二子---赵俣,封燕王,母贤妃林氏
十三子---赵似,封楚荣宪王,母钦成皇后朱氏
十四子---赵偲,封越王,母贤妃林氏
神宗十女。
周国长公主,母钦圣宪肃皇后向氏
楚国公主,早亡
唐国长公主
潭国贤孝长公主,母贵妃宋氏。下嫁王遇。
郓国公主,早薨。
潞国公主,早薨。
邢国公主,早薨,母贤妃林氏
邠国公主,早薨。
衮国公主,早薨。
徐国长公主,母钦成皇后朱氏。下嫁郑王潘美之曾孙意。
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讳顼,原名仲针,英宗赵曙长子,母曰宣仁圣烈皇后高氏,仁宗庆历八年(1048)四月戊寅生于濮王宫。嘉佑八年(1063)受封光国公;后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受封淮阳郡王;治平元年(1064)进封颍王。治平三年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为神宗,时年20岁。起用新人,推行新政,在位十八年。
据《宋史》记载,赵顼自幼“好学请问,至日晏忘食”。当太子时就喜读《韩非子》,对法家“富国强兵”之术颇感兴趣;还读过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对王安石的理财治国思想非常赞赏。神宗即位时,北宋的统治面临一系列危机,军费开支庞大,官僚机构臃肿而政费繁多,加上每年赠送辽和西夏的大量岁币,使北宋财政年年亏空,据《宋史·食货志》记载,至治平二年(1065)亏空已达1570多万。广大农民由于豪强兼并,高利贷盘剥和赋税徭役的加重,屡屡暴动反抗。值此内外忧患,财政困乏之际,神宗没有气馁,力图“思除历世之弊,务振非常之功”,表现出“励精图治,将大有为”,“奋然将雪数世之耻”的政治气概。
赵顼在即位之前已闻知王安石的政治抱负和才能,并“由是想见其人”,因此即位不数月,就让王安石出任江宁知府。几个月后,又召王安石为翰林学士兼侍讲,寄以治国安邦的厚望。神宗对王安石的器重,引起了在朝老臣的不满。宰相韩琦执政三朝,本该辅佐新帝,有所作为,然而见神宗提拔新人,却坚辞相位,出判相州。神宗问:“卿去谁可属国者?王安石何如?”韩琦说:“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表明了他反对王安石执政的态度。元老重臣富弼在罢相位时,也不同意任用王安石,而推荐了文彦博。对此,神宗或以不答相对,或以默然置之,坚持了自己的想法。除老臣外,当朝大臣如参知政事吴奎、御史中丞吕诲、参知政事唐介、侍读孙固等也都以王安石“护前自用”、“论议迂阔”、“狷狭少容”等为理由,极力反对王安石为相。面对种种阻挠,神宗不以为然,力排众议,于熙宁二年(1069)二月果断地拜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委以重任,从而揭开了变法图治、富国强兵的序幕。
为了及时有效地制定和推行新法,神宗还特命设置了“制置三司条例司”,即制定户部、度支、盐铁三司条例的专门机构,由王安石和知枢密院事陈升之主持。在这个机构中,神宗听从王安石的推荐,进一步起用了吕惠卿、章敦、蔡确、曾布、吕嘉问、沈括、薛向等一批新人,这些人都有一定的实际才干,对于协助王安石拟定和贯彻新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变法的过程中,神宗以君权的力量,保证了一系列新法的推行。熙宁二年,新法逐渐出台、实施,但是马上遭到朝内外一批守旧势力的攻击。他们不仅从新法的内容和效益上提出非难,而且在思想、道德上指责王安石“变祖宗法度”,“以富国强兵之术,启迪上心,欲求近功,忘其旧学”,“尚法令则称商鞅,言财利则背孟轲,鄙老成为因循,弃公论为流俗”。在朝议纷纷面前,神宗虽曾一度犹豫,但终不为所动。至于学术、道德上的争论,神宗则认为“人臣但能言道德,而不以功名之实,亦无补于事”。他讲求道德与功名并重,对守旧势力反对变法,空言道德,在政治上无所作为甚为反感。在王安石的解释下,他能理解王安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主张,并继续支持新政。在王安石与守旧势力的斗争中,神宗支持王安石,先后罢退一批反对变法的官员。如御史中丞吕公著“以请罢新法出颍州”;“御史刘述、刘琦、钱镠、孙昌龄、王子韶、程颢、张戬、陈襄、陈荐、谢景温、杨绘、刘挚,谏官范纯仁、李常、孙觉、杨宗愈皆不得言,相继去”;“翰林学士范镇三疏言青苗,夺职致仕”;欧阳修乞致仕,“乃听之”;“富弼以格青苗解使相”;文彦博言市易与下争利,“出彦博守魏”。相反,熙宁三年(1070)神宗进一步提升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安石居相位,有了更大的权力,于是,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先后颁行天下,变法进入了高潮。
神宗在即位之初,耳闻目睹积贫积弱的困境,望治心切,他对王安石富国强兵的变法主张极为欣赏,并在变法的前一阶段,即熙宁七年(1074)以前,对新法的推行给予大力支持。如果没有神宗的支持与配合,王安石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变法是不可能的。宋神宗的政治抱负和锐意改革的正确决策,保证了变法的成功,这对于改善当时的社会生产条件,增强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新政维艰,元丰改制变法虽然在前一阶段取得胜利,但守旧势力的攻击并没有停止,特别是随着变法的逐步深入,触及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越严重,守旧势力的进攻就越猛烈。于是,神宗开始左右摇摆,他希望在平衡各派势力的情况下,勉力维持新政 熙宁七年春,天大旱,久不雨,朝内外守旧势力以“天变”为借口,又一次掀起对变法的围攻。这一次围攻得到了仁宗曹后、英宗高后和神宗向后的支持。以太皇太后曹后为首的外戚参与反对变法,不能不对神宗产生巨大影响,这是因为英宗、神宗一系实非仁宗嫡嗣,只是由于仁宗无子,才把英宗选为皇储最后继承皇位,所以仁宗的曹后和神宗之母高后对神宗有较大的威慑力量。神宗由是开始动摇。当王安石对所谓的“天变”据理反驳时,神宗不再听从王安石“天变不足惧”的解释了,相反他认为“天变”不是小事,是因人事不修所致,“今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四月,神宗终于在曹后、高后再次流涕,向神宗哭诉“安石乱天下”的情况下,罢王安石相,改知江宁府,使变法遭受挫折。虽然熙宁八年(1075)二月神宗重新起用王安石,但随着守旧派势力的增强,变法派内部意见的分歧,神宗对王安石专用信任的程度大大降低,“王安石再相,上意颇厌之,事多不从”,变法不能推进。熙宁九年(1076),天上出现彗星,守旧派又以“天变”对变法提出非议,神宗更加动摇。他对王安石说:“闻民间殊苦新法”。十月,王安石不得不复求罢相,出判江宁府。
王安石两次罢相,都是神宗向守旧势力妥协的结果。神宗的政治目标是希望通过变法富国强兵的,但他一怕得罪两宫太后,二怕出乱子。当“人情咨怨”、朝议汹汹,变法碰到较大阻力时,他就退却了。他要调整政策,相对平衡地对待要求变法的新党和主张守旧的旧党两股势力。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给自己留有余地;一方面则仍然体现了自宋太祖起就有的“异论相搅”的传统家法。其实,在神宗全力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就注意抚慰旧党中罢退的元老重臣,以示恩眷。韩琦罢退河北,上疏反对青苗法,神宗虽然最终没有接受,但一开始仍夸奖曰:“琦真忠臣,虽在外,不忘王室。”熙宁七年八月,则特遣宦官李宪往相州赐韩琦诏书和汤药。熙宁六年(1073)文彦博罢枢密使,便诏与其子孙推恩,特表恩宠。元丰三年(1080)文彦博朝觐,神宗“赐宴琼林苑,两遣中谒者遗诗祖道,当世荣之”。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神宗任用貌似“中立无与”,实际上则为守旧势力的吴充为相。又先后重新起用曾被罢退降职的旧派人物吕公著、冯京、孙固等,以平衡新派、旧派的力量。
在政治上神宗还是勉力维持新政局面的。在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后,守旧势力以为时事将有大变。神宗却明确下诏说明新法“间有未安,考察修完,期底至当。士大夫其务奉承之,以称朕意。无或狃于故常,以戾吾法。敢有弗率,必罚而不赦”。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终神宗朝,除方田法罢废及部分新法条文被稍作调整外,新法基本上得以贯彻执行。神宗对在外地任职的王安石也多有关照,如熙宁十年(1077)以王安石为集禧观使;元丰元年(1078)以王安石为尚书左仆射、舒国公、集禧观使;元丰三年改制,则以王安石为特进,改封荆国公。
元丰年间,神宗亲自主持改制,希望在保持新法既得成果的基础上,在某些方面使改革有所推进。他绕开容易引起争论的理财问题,而把注意力放在整顿冗官和强化军兵保甲问题上。冗官冗费是宋朝官僚政治的毒瘤,宋初,太祖、太宗二朝为了加强皇权,广授官职以分宰相和省、部、寺、监之权,授官制度复杂,有官、职、差遣之分,造成机构重叠,闲官冗费等弊端。元丰三年八月,神宗正式启动官制改革,他首先从积弊最深的差遣制度入手,诏令撤销只领空名的官职,原作为虚职的省、部、寺、监各官皆实际任事。并采用旧文散官的名称编成官阶,作为官员俸禄及升降的品阶标准。元丰五年(1082),以《唐六典》为蓝本,颁行三省、枢密、六部新官制。元丰年间中央官制的改革,虽然局限性很大,但表现了神宗维持新政,继续改革的心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宋初以来混乱的官僚体制,奠定了北宋后期和南宋中央官制的基本构架。
神宗在元丰年间强化军兵保甲的措施,目的在于对外增强对辽、西夏的战斗力,并镇压各地的武装反抗,巩固统治。但是,这些措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没有任何实际效果。在熙宁变法期间,王安石任用王韶为秦凤路沿边安抚使,出兵抗御西夏,拓地五州,形成对西夏的包围,史称“熙河之役”。元丰四年(1081),西夏皇室内乱,神宗以为有机可乘,遂出兵五路进攻西夏,围灵州城(今宁夏青铜峡东)十八日不能下,深入夏地各军因粮草不济,冻馁死伤,先后溃退,无功而返。元丰五年(1082),神宗又听给事中徐禧之计,筑永乐城,谋攻占西夏横山地区,进逼西夏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西夏发30万大军围攻永乐城,城陷,徐禧等战死。宋军两次战败,损失军兵、民夫及助战的羌兵数十万人。神宗闻永乐城陷,“早朝,对辅臣恸哭”。至此,神宗希望攻夏雪耻,节省“岁赐”白银7万两、绢15万匹的计划彻底破产。 三月,神宗病逝。死后葬永裕陵。子赵煦嗣,是为宋哲宗。神宗在位十七年,“不治宫室,不事游幸”,致力于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他支持王安石变法,抑制了豪强兼并和高利贷者的活动,使自耕农的生产条件得到保证,中央和地方财政大大改善。在守旧势力的反对下,神宗虽然摇摆于新旧两党之间,但他维持新政、坚持变革的决心不变,确是宋朝有抱负、有作为的皇帝。
宋神宗(1048年-1085年)名赵顼,又名仲针,谥号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北宋第六代皇帝,1067年-1085年在位。即位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而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振兴北宋王朝,是为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惟操之过急,不得其法,失败收场,不过神宗还是维持新法将近二十年。时值夏惠宗在位,母党梁氏专权,西夏国势日非,图一举歼灭羌夏。在庆州(今甘肃庆阳)大破夏军,占领西夏二千里土地。不过后来在永乐城之战中惨败,灭夏之举未能实现。事后,宋神宗在朝中当众痛哭。他有抱负,励精图治,想灭西羌,惜壮志未酬,于元丰八年饮恨而殁,享年三十八岁。其子宋哲宗亲政后,竭尽所能完成父亲遗志。
神宗名顼,原名仲针,英宗长子,生母为高皇后。治平三年(1066)十二月立为皇太子。英宗死后继位。在位19年,终年38岁,葬于永裕陵。
神宗继位之时,宋朝统治将近百年。宋初制定的许多政策,其弊端已经渐渐显露出来,官场腐败盛行,财政危机日趋严重,百姓生活困苦,各地农民起义不断,辽、西夏在边境虎视眈眈。面对这种情形,神宗对太祖、太宗皇帝所制定的“祖宗之法”产生了怀疑。年轻的神宗有理想,勇于打破传统,他深信变法是缓解危机的惟一办法。在王安石的辅助下,开始了一场两宋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大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对赵宋王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神宗进行变法并非一时冲动,早在少年时代,神宗就已经心怀壮志,希望能改变国家的命运。在成长的过程中,神宗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直接决定了他当政之后务实、创新的治国理念。
富国强兵:神宗与王安石的理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庆历二年,22岁的王安石考中进士,历任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地方官。在任期间,他体察民间疾苦,对基层社会情况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这为他此后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王安石文学造诣也十分深厚,与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人并称“唐宋八大家”。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赞叹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意思是后来人是无法超越王安石的文学成就的,评价之高,不难想见。
王安石对仕途的规划与他人不同,绝大多数官员都争着做京官,而他却屡次辞去进京升官的机会,选择在地方上埋头苦干近20年之久。许多人推荐他,王安石托故不出。像欧阳修、文彦博这样的朝廷大员,也三番五次地希望他出任京职,都被他拒绝了。嘉佑三年(1058)十月,在多次推辞无效的情况下,王安石被调到京城,担任三司度支判官。由于政绩突出,嘉佑五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同修起居注。这一官职是清要之职,晋升的机会很大,但王安石多次推辞,不肯受命。最后朝廷实在没办法,派人把委任状送到王安石家,王安石竟然躲进厕所之中。朝廷一再下令,王安石才被迫接受这一官职。
多年的地方官经历,使得王安石对北宋社会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政治上也逐渐成熟起来。在京期间,王安石将多年来的想法,写成了著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这份《言事书》指出,宋王朝内部潜伏着诸多矛盾与危机,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具体意见和办法,希望能扭转积贫积弱的局面。这篇万言书不仅是王安石本人政治立场和见解的高度概括,而且成为此后指导变法的总路线,对宋代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仁宗似乎并无进取之心,加之忙于立储之事,王安石的这份万言书没有引起仁宗和执政大臣的重视。
嘉佑八年(1063),王安石因母亲去世而离职。在此后的4年间,王安石在金陵兴办书院,收徒讲学,陆佃、龚原、李定、蔡卞等人此时都是王安石的弟子,这为后来变法培养了一批人才,也为变法作了舆论上的准备。
虽然王安石当年所上的《万言书》没有引起仁宗的注意,要求改革的愿望未能实现,但他因此受到主张改革的士大夫的广泛关注,成为这一群体的代表人物。大家把变法图强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一时间天下公论:“金陵王安石不做执政大臣,是王安石的不幸,也是朝廷的不幸。”朝野上下舆论纷纷扬扬,王安石身价倍增,一时间成为妇孺皆知的名人。
神宗对王安石也是倾慕已久。在未继位之前,神宗就看过王安石的那篇《言事书》,非常赞赏王安石的见解。神宗身边的亲信韩维也是王安石的崇拜者,在给神宗讲解史书时,每每到神宗称好时,就说:“这不是我的观点,而是我的朋友王安石的见解。”这样,虽然神宗没有见过王安石,但王安石在神宗心目中的形象已是非常高大。
王安石的性格比较执拗,人称“拗相公”。他一心治学而不修边幅,经常蓬头垢面出现在众人面前。仁宗在世的时候,有一天宴请群臣,大臣们在池塘钓鱼。王安石对钓鱼没什么兴趣,专注思考其他事情,竟然把盘子里的鱼饵都吃光了。仁宗以为,误食一粒鱼饵尚情有可原,但是把整盘鱼饵都吃光,实在不合常理,他感觉王安石是个奸诈之人,很不喜欢他。在保守传统的人们眼中,王安石是个古怪的人,甚至有人从王安石的面相上断言其“眼中多白”,是奸臣之相。以张方平、苏洵为首的官员反对神宗重用王安石。但这些沸沸扬扬的议论并没有动摇神宗的决心,他决定把王安石召到身边亲自考察。
神宗先是任命王安石为知江宁府,几个月之后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1068)四月,王安石入京受命。神宗一听王安石来京,异常兴奋,马上召其进宫。神宗与王安石晤面,听取王安石有关政治、财政经济以至军事上的改革谋略之后,深感王安石就是能与自己成就大业的人才。而王安石亦被神宗励精图治、富国强兵的远大抱负所折服,君臣二人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走到了一起。不可否认,神宗的改革理想之所以在继位之初就能付诸实施,与王安石的支持有着密切关系。
熙宁二年二月,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要负责变法事宜。同时调整了人事安排,组成新的执政班子。神宗任命的五位执政大臣有“生老病死苦”之称。“生”指王安石,他正生机勃勃地筹措变法。“老”指曾公亮,他年近古稀。“病”指富弼,他因为反对变法而称病不出。“死”指唐介,他反对变法,每日忧心忡忡,变法刚开始就病死了。“苦”指赵抃\(biàn),他不赞成变法,但又无力阻止,成天叫苦不迭。
王安石要求变法,既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也不是为了满足个人野心,完全是出于一片报国之心。虽然贵为宰相,王安石在生活方面却极为朴素,他从未贪污一分钱,也不接受别人的礼物。金钱对他似乎毫无吸引力,他连自己俸禄的数量都不清楚,拿回家之后,任家人随便花销。王安石这种无私为国的精神感动了神宗,在他眼里,王安石不是普通的臣子,而是自己的良师益友,两人之间的关系已经超出了君臣之谊。变法前期,神宗对王安石言听计从,几乎所有大事都要与王安石商量。新法实行之后,引发了巨大的反对声浪,矛头直指王安石。神宗虽然有过迟疑和动摇,但最终还是坚定地站在王安石一边。
熙宁重宝正是因为神宗对王安石的信任,使得变法得以迅速实行。在王安石的主持下,均输、青苗、农田水利、免役、市易、保甲、方田均税、保马等诸项新法相继出台。这些新法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几乎涵盖社会的各个方面。
这场变法使得宋王朝又重新恢复了生机与活力。新法的实行,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垦田面积大幅度增加,全国高达7亿亩,单位面积产量普遍提高,多种矿产品产量为汉代、唐中叶的数倍至数十倍,城镇商品经济取得了空前发展。宋朝军队的战斗力也有明显提高。然而,变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坎坷,神宗和王安石不得不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曲折实践:风云涌动的朝廷与后宫
司马光手迹神宗与王安石等人大张旗鼓地改变祖宗以来沿袭已久的各种制度,势必激起朝野内外的强烈反响。朝中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反对王安石进行的变法,每一项新法颁布之后,朝廷中都会出现近乎白热化的争论。
在现代许多人的心目中,司马光是个因循守旧、顽固不化的守旧分子,其实不然。面对严重的社会问题,司马光也主张改革现状,并提出自己一整套治国主张。司马光不止一次向神宗进言,要从用人、理财等方面缓解已经出现的各种弊端。但随着变法的深入,司马光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之间分歧越来越大。就其竭诚为国来说,二人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措施上,各有偏向与侧重。
正是因为如此,变法派与守旧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不仅朝中的司马光、范镇、赵瞻纷纷上书陈述对新法的不同看法,就连在京外的韩琦、富弼等元老重臣也不断向神宗表达自己对王安石及其新法的不满。司马光与吕惠卿为了青苗法还在神宗面前争辩不已。神宗虽预料到实行变法会遇到阻力,但守旧派反对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却是他始料未及的。与此同时,另一股势力也在影响着神宗,那就是来自后宫的巨大压力。
新法的实行,触及到了宗室、外戚的切身利益。例如,神宗和王安石变革宗室子弟的任官制度,使不少远房的金枝玉叶失去了得到官职的机会,因而招致他们的强烈不满。这些宗室子弟不仅向朝廷上书,甚至围攻王安石本人,拦住他的马,对他说:“我们和皇帝都是同一祖先,相公不要为难我们。”王安石严辞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人群才不得不散去。朝廷没收了向皇后父亲的部分财产,曹太后的弟弟也受到了违犯市易法的指控,他们自然十分仇视王安石。以两宫太后及皇后、亲王为首的宗室外戚抓住一切机会诋毁新法。一次,神宗同弟弟岐王赵颢、嘉王赵頵一起玩击毬的游戏,双方以玉带为赌注,嘉王却说:“我若胜了,不求玉带,只求废除青苗、免役法。”曹太后是个认为“祖宗法度不宜轻改”的守旧派,在变法争论最为紧张激烈之时,两宫皇太后就常常在神宗面前哭泣,曹太后更是对神宗说:“王安石是在变乱天下呀!”神宗与祖母之间感情极好,见到祖母如此伤心难过,心里必是十分内疚,恰恰此时,岐王赵颢也从旁劝说神宗应该遵从太后的懿旨,新法是不会带来什么好处的。神宗心烦意乱,怒斥歧王道:“是我在败坏天下,那你来干好了!”这是将心中的怒气和痛苦发泄在了弟弟身上。岐王诚惶诚恐,失声痛哭。神宗面临朝廷和后宫的双重阻力,内心的烦躁、矛盾可想而知。
巧合的是,自从新法颁行之后,各地就不断有异常的自然现象出现,如京东、河北突然刮起大风,陕西华山崩裂,一时间人心惶惶。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这些抨击变法,说这些是上天对人间的警告。熙宁七年(1074),北方大旱,民不聊生。神宗为此忧心忡忡,他也开始相信这是上天的某种预警,并对自己继位以来所实行的一系列新法进行反思。正在此时,一个叫郑侠的官员向神宗上了一幅流民图,图中所描绘的景象使神宗大受震动,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卖儿鬻(yù)女,惨不忍睹。神宗本想通过变法,使百姓安居乐业,他万万没想到竟然会是这样的结局。第二天,神宗就下令暂罢青苗、免役、方田、保甲等18项法令。尽管这些法令不久在吕惠卿、邓绾等人的要求下王安石手迹恢复,但是,神宗与王安石之间开始出现裂痕,互相的信任也受到严峻的考验。这对变法派而言,无疑是不祥的讯息。
反对势力当然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他们继续大肆抨击王安石及其新法。在这种巨大压力下,王安石向神宗提出了辞呈。神宗最初没有同意,但在王安石的坚持下,最终同意并要王安石推荐官员代替自己的职务,这表明神宗并未完全放弃富国强兵的理想,而是要继续推行变法。王安石安排韩绛和吕惠卿主持朝廷事务。熙宁七年四月,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出知江宁府。
王安石离京之后,变法运动由韩绛、吕惠卿等人负责。此时,变法派的中坚力量为了各自的利益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吕惠卿是个极有野心的人,王安石离开后,他提拔亲族吕升卿、吕和卿等人,扶植自己的势力。同时打击变法派内部的其他成员,妄图取代王安石的地位。他打着变法的招牌,肆意妄为,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韩绛等人强烈请求王安石返京复职。神宗也认为,只有王安石,才能挽回局面。熙宁八年二月,召王安石回京复职。
王安石虽然回京了,但吕惠卿没有放弃自己的野心。他再也不是当年那个积极帮助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助手。吕惠卿不仅不协助王安石推行新法,反而处处防碍,公然挑拨神宗与王安石的关系。神宗发觉了吕惠卿的阴谋,将他贬出京城,但变法派阵营已经分裂。神宗此时将近而立之年,近10年的经历使得这位少年天子日趋成熟,对于变法有了自己更深的理解和打算,不再事事依靠王安石。君臣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因而改革之路越走越艰难。
熙宁九年六月,王安石的爱子王雱(pānɡ)病逝,这对王安石的打击极大。王安石坚决求退,神宗于十月第二次罢免了王安石的相位。王安石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和满腹的伤悲离开了京城,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退居金陵,潜心学问,不问世事。
王安石离开了,但神宗并未放弃改革的既定路线。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的第二年,神宗改年号为“元丰”,从幕后走到前台,亲自主持变法。然而,变法依旧伴随着反对的声音,神宗亲自主持的新法同样遇到朝中群臣的异议。失去了王安石,神宗本就很伤心,现在又要独自面临巨大的压力,不免有些恼火。他决定实行更为强硬的手段来推行新法,严惩反对变法的官员。苏轼不幸成为这次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苏轼是北宋文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号称“三苏”,其文章为天下所传颂。但这位名满全国的才子在仕途上颇不得志,在他将近40年的官宦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贬谪中度过的。
元丰二年(1079),也许是苏轼一生中最黑暗的岁月。四月,苏轼调任湖州,他按照惯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谢表中有“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多少带点发牢骚的意味。主张变法的一些人抓住这个机会,指责苏轼以“谢表”为名,行讥讽朝廷之实,妄自尊大,发泄对新法的不满,请求对他加以严办。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更从苏轼的其他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取义,罗织罪名。如“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说苏轼是指责兴修水利的措施;苏轼歌咏桧树的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被人指称为影射皇帝:“皇上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之心,莫过于此!”朝廷便将苏轼免职逮捕下狱,押送京城,交御史台审讯。与苏轼关系密切的亲友,如苏辙、司马光、张方平,甚至已经去世的欧阳修、文同等20多人受到牵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是御史台的别称,据《汉书·朱博传》记载,御史府(台)中有许多柏树,常有数千只乌鸦栖息在树上,晨去暮来,号为“朝夕乌”。因此,后人将御史台称为“乌台”。
苏轼下狱后,其长子苏迈一直照顾他。在等待最后判决的时候,苏迈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由于父子不能见面,暗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早做心理准备。有一天苏迈有事,不能去给父亲送饭,就托一个朋友代劳,但苏迈忘记告诉朋友这个约定,偏巧朋友给苏轼送去了一条鱼。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难逃一死,便写了两首绝命诗给弟弟苏辙: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忘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苏辙看到哥哥的两首绝命诗,痛哭流涕,悲伤不已。他立刻上书神宗,希望能以自己的官爵赎去其兄之罪。神宗欣赏苏轼的才华,并没有将其处死的意思,只是想借此警告那些反对变法的官员,颇有杀鸡给猴看的政治意味。神宗读了这两首绝命诗,感动之余,也不禁为苏轼苏轼《赤壁赋》的才华折服。加上朝廷中有多人为苏轼求情,赋闲在家的王安石也劝神宗,圣朝不宜诛杀名士,就连重病在床的太皇太后为此事也责备神宗,神宗遂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贬其为黄州团练副使。经过100多天的牢狱生活,苏轼离开京城,前往黄州。巨大的挫折并没有改变苏轼豪爽的性格,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反而激发了他创作的热情,在黄州的日子,苏轼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脍炙人口的诗词。
乌台诗案发生的前后,神宗没有停止改革的进程,亲自对熙宁年间的变法措施加以调整,继续推行,并着手对官制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革,使变法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变法是一条异常艰辛的道路,其间神宗虽然有过怀疑和动摇,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忧国忧民的神宗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热情都投入到这场大变法之中,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而努力着。
神宗继位之时,宋朝统治将近百年。宋初制定的许多政策,其弊端已经渐渐显露出来,官场腐败盛行,财政危机日趋严重,百姓生活困苦,各地农民起义不断,辽、西夏在边境虎视眈眈。面对这种情形,神宗对太祖、太宗皇帝所制定的“祖宗之法”产生了怀疑。年轻的神宗有理想,勇于打破传统,他深信变法是缓解危机的惟一办法。在王安石的辅助下,开始了一场两宋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大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对赵宋王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神宗进行变法并非一时冲动,早在少年时代,神宗就已经心怀壮志,希望能改变国家的命运。在成长的过程中,神宗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直接决定了他当政之后务实、创新的治国理念。
富国强兵:神宗与王安石的理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庆历二年,22岁的王安石考中进士,历任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地方官。在任期间,他体察民间疾苦,对基层社会情况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这为他此后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王安石文学造诣也十分深厚,与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人并称“唐宋八大家”。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赞叹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意思是后来人是无法超越王安石的文学成就的,评价之高,不难想见。
王安石对仕途的规划与他人不同,绝大多数官员都争着做京官,而他却屡次辞去进京升官的机会,选择在地方上埋头苦干近20年之久。许多人推荐他,王安石托故不出。像欧阳修、文彦博这样的朝廷大员,也三番五次地希望他出任京职,都被他拒绝了。嘉佑三年(1058)十月,在多次推辞无效的情况下,王安石被调到京城,担任三司度支判官。由于政绩突出,嘉佑五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同修起居注。这一官职是清要之职,晋升的机会很大,但王安石多次推辞,不肯受命。最后朝廷实在没办法,派人把委任状送到王安石家,王安石竟然躲进厕所之中。朝廷一再下令,王安石才被迫接受这一官职。
多年的地方官经历,使得王安石对北宋社会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政治上也逐渐成熟起来。在京期间,王安石将多年来的想法,写成了著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这份《言事书》指出,宋王朝内部潜伏着诸多矛盾与危机,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具体意见和办法,希望能扭转积贫积弱的局面。这篇万言书不仅是王安石本人政治立场和见解的高度概括,而且成为此后指导变法的总路线,对宋代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仁宗似乎并无进取之心,加之忙于立储之事,王安石的这份万言书没有引起仁宗和执政大臣的重视。
嘉佑八年(1063),王安石因母亲去世而离职。在此后的4年间,王安石在金陵兴办书院,收徒讲学,陆佃、龚原、李定、蔡卞等人此时都是王安石的弟子,这为后来变法培养了一批人才,也为变法作了舆论上的准备。
虽然王安石当年所上的《万言书》没有引起仁宗的注意,要求改革的愿望未能实现,但他因此受到主张改革的士大夫的广泛关注,成为这一群体的代表人物。大家把变法图强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一时间天下公论:“金陵王安石不做执政大臣,是王安石的不幸,也是朝廷的不幸。”朝野上下舆论纷纷扬扬,王安石身价倍增,一时间成为妇孺皆知的名人。
神宗对王安石也是倾慕已久。在未继位之前,神宗就看过王安石的那篇《言事书》,非常赞赏王安石的见解。神宗身边的亲信韩维也是王安石的崇拜者,在给神宗讲解史书时,每每到神宗称好时,就说:“这不是我的观点,而是我的朋友王安石的见解。”这样,虽然神宗没有见过王安石,但王安石在神宗心目中的形象已是非常高大。
王安石的性格比较执拗,人称“拗相公”。他一心治学而不修边幅,经常蓬头垢面出现在众人面前。仁宗在世的时候,有一天宴请群臣,大臣们在池塘钓鱼。王安石对钓鱼没什么兴趣,专注思考其他事情,竟然把盘子里的鱼饵都吃光了。仁宗以为,误食一粒鱼饵尚情有可原,但是把整盘鱼饵都吃光,实在不合常理,他感觉王安石是个奸诈之人,很不喜欢他。在保守传统的人们眼中,王安石是个古怪的人,甚至有人从王安石的面相上断言其“眼中多白”,是奸臣之相。以张方平、苏洵为首的官员反对神宗重用王安石。但这些沸沸扬扬的议论并没有动摇神宗的决心,他决定把王安石召到身边亲自考察。
神宗先是任命王安石为知江宁府,几个月之后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1068)四月,王安石入京受命。神宗一听王安石来京,异常兴奋,马上召其进宫。神宗与王安石晤面,听取王安石有关政治、财政经济以至军事上的改革谋略之后,深感王安石就是能与自己成就大业的人才。而王安石亦被神宗励精图治、富国强兵的远大抱负所折服,君臣二人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走到了一起。不可否认,神宗的改革理想之所以在继位之初就能付诸实施,与王安石的支持有着密切关系。
熙宁二年二月,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要负责变法事宜。同时调整了人事安排,组成新的执政班子。神宗任命的五位执政大臣有“生老病死苦”之称。“生”指王安石,他正生机勃勃地筹措变法。“老”指曾公亮,他年近古稀。“病”指富弼,他因为反对变法而称病不出。“死”指唐介,他反对变法,每日忧心忡忡,变法刚开始就病死了。“苦”指赵抃\(biàn),他不赞成变法,但又无力阻止,成天叫苦不迭。
王安石要求变法,既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也不是为了满足个人野心,完全是出于一片报国之心。虽然贵为宰相,王安石在生活方面却极为朴素,他从未贪污一分钱,也不接受别人的礼物。金钱对他似乎毫无吸引力,他连自己俸禄的数量都不清楚,拿回家之后,任家人随便花销。王安石这种无私为国的精神感动了神宗,在他眼里,王安石不是普通的臣子,而是自己的良师益友,两人之间的关系已经超出了君臣之谊。变法前期,神宗对王安石言听计从,几乎所有大事都要与王安石商量。新法实行之后,引发了巨大的反对声浪,矛头直指王安石。神宗虽然有过迟疑和动摇,但最终还是坚定地站在王安石一边。
熙宁重宝正是因为神宗对王安石的信任,使得变法得以迅速实行。在王安石的主持下,均输、青苗、农田水利、免役、市易、保甲、方田均税、保马等诸项新法相继出台。这些新法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几乎涵盖社会的各个方面。
这场变法使得宋王朝又重新恢复了生机与活力。新法的实行,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垦田面积大幅度增加,全国高达7亿亩,单位面积产量普遍提高,多种矿产品产量为汉代、唐中叶的数倍至数十倍,城镇商品经济取得了空前发展。宋朝军队的战斗力也有明显提高。然而,变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坎坷,神宗和王安石不得不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曲折实践:风云涌动的朝廷与后宫
司马光手迹神宗与王安石等人大张旗鼓地改变祖宗以来沿袭已久的各种制度,势必激起朝野内外的强烈反响。朝中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反对王安石进行的变法,每一项新法颁布之后,朝廷中都会出现近乎白热化的争论。
在现代许多人的心目中,司马光是个因循守旧、顽固不化的守旧分子,其实不然。面对严重的社会问题,司马光也主张改革现状,并提出自己一整套治国主张。司马光不止一次向神宗进言,要从用人、理财等方面缓解已经出现的各种弊端。但随着变法的深入,司马光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之间分歧越来越大。就其竭诚为国来说,二人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措施上,各有偏向与侧重。
正是因为如此,变法派与守旧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不仅朝中的司马光、范镇、赵瞻纷纷上书陈述对新法的不同看法,就连在京外的韩琦、富弼等元老重臣也不断向神宗表达自己对王安石及其新法的不满。司马光与吕惠卿为了青苗法还在神宗面前争辩不已。神宗虽预料到实行变法会遇到阻力,但守旧派反对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却是他始料未及的。与此同时,另一股势力也在影响着神宗,那就是来自后宫的巨大压力。
新法的实行,触及到了宗室、外戚的切身利益。例如,神宗和王安石变革宗室子弟的任官制度,使不少远房的金枝玉叶失去了得到官职的机会,因而招致他们的强烈不满。这些宗室子弟不仅向朝廷上书,甚至围攻王安石本人,拦住他的马,对他说:“我们和皇帝都是同一祖先,相公不要为难我们。”王安石严辞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人群才不得不散去。朝廷没收了向皇后父亲的部分财产,曹太后的弟弟也受到了违犯市易法的指控,他们自然十分仇视王安石。以两宫太后及皇后、亲王为首的宗室外戚抓住一切机会诋毁新法。一次,神宗同弟弟岐王赵颢、嘉王赵頵一起玩击毬的游戏,双方以玉带为赌注,嘉王却说:“我若胜了,不求玉带,只求废除青苗、免役法。”曹太后是个认为“祖宗法度不宜轻改”的守旧派,在变法争论最为紧张激烈之时,两宫皇太后就常常在神宗面前哭泣,曹太后更是对神宗说:“王安石是在变乱天下呀!”神宗与祖母之间感情极好,见到祖母如此伤心难过,心里必是十分内疚,恰恰此时,岐王赵颢也从旁劝说神宗应该遵从太后的懿旨,新法是不会带来什么好处的。神宗心烦意乱,怒斥歧王道:“是我在败坏天下,那你来干好了!”这是将心中的怒气和痛苦发泄在了弟弟身上。岐王诚惶诚恐,失声痛哭。神宗面临朝廷和后宫的双重阻力,内心的烦躁、矛盾可想而知。
巧合的是,自从新法颁行之后,各地就不断有异常的自然现象出现,如京东、河北突然刮起大风,陕西华山崩裂,一时间人心惶惶。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这些抨击变法,说这些是上天对人间的警告。熙宁七年(1074),北方大旱,民不聊生。神宗为此忧心忡忡,他也开始相信这是上天的某种预警,并对自己继位以来所实行的一系列新法进行反思。正在此时,一个叫郑侠的官员向神宗上了一幅流民图,图中所描绘的景象使神宗大受震动,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卖儿鬻(yù)女,惨不忍睹。神宗本想通过变法,使百姓安居乐业,他万万没想到竟然会是这样的结局。第二天,神宗就下令暂罢青苗、免役、方田、保甲等18项法令。尽管这些法令不久在吕惠卿、邓绾等人的要求下王安石手迹恢复,但是,神宗与王安石之间开始出现裂痕,互相的信任也受到严峻的考验。这对变法派而言,无疑是不祥的讯息。
反对势力当然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他们继续大肆抨击王安石及其新法。在这种巨大压力下,王安石向神宗提出了辞呈。神宗最初没有同意,但在王安石的坚持下,最终同意并要王安石推荐官员代替自己的职务,这表明神宗并未完全放弃富国强兵的理想,而是要继续推行变法。王安石安排韩绛和吕惠卿主持朝廷事务。熙宁七年四月,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出知江宁府。
王安石离京之后,变法运动由韩绛、吕惠卿等人负责。此时,变法派的中坚力量为了各自的利益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吕惠卿是个极有野心的人,王安石离开后,他提拔亲族吕升卿、吕和卿等人,扶植自己的势力。同时打击变法派内部的其他成员,妄图取代王安石的地位。他打着变法的招牌,肆意妄为,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韩绛等人强烈请求王安石返京复职。神宗也认为,只有王安石,才能挽回局面。熙宁八年二月,召王安石回京复职。
王安石虽然回京了,但吕惠卿没有放弃自己的野心。他再也不是当年那个积极帮助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助手。吕惠卿不仅不协助王安石推行新法,反而处处防碍,公然挑拨神宗与王安石的关系。神宗发觉了吕惠卿的阴谋,将他贬出京城,但变法派阵营已经分裂。神宗此时将近而立之年,近10年的经历使得这位少年天子日趋成熟,对于变法有了自己更深的理解和打算,不再事事依靠王安石。君臣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因而改革之路越走越艰难。
熙宁九年六月,王安石的爱子王雱(pānɡ)病逝,这对王安石的打击极大。王安石坚决求退,神宗于十月第二次罢免了王安石的相位。王安石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和满腹的伤悲离开了京城,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退居金陵,潜心学问,不问世事。
王安石离开了,但神宗并未放弃改革的既定路线。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的第二年,神宗改年号为“元丰”,从幕后走到前台,亲自主持变法。然而,变法依旧伴随着反对的声音,神宗亲自主持的新法同样遇到朝中群臣的异议。失去了王安石,神宗本就很伤心,现在又要独自面临巨大的压力,不免有些恼火。他决定实行更为强硬的手段来推行新法,严惩反对变法的官员。苏轼不幸成为这次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苏轼是北宋文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号称“三苏”,其文章为天下所传颂。但这位名满全国的才子在仕途上颇不得志,在他将近40年的官宦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贬谪中度过的。
元丰二年(1079),也许是苏轼一生中最黑暗的岁月。四月,苏轼调任湖州,他按照惯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谢表中有“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多少带点发牢骚的意味。主张变法的一些人抓住这个机会,指责苏轼以“谢表”为名,行讥讽朝廷之实,妄自尊大,发泄对新法的不满,请求对他加以严办。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更从苏轼的其他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取义,罗织罪名。如“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说苏轼是指责兴修水利的措施;苏轼歌咏桧树的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被人指称为影射皇帝:“皇上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之心,莫过于此!”朝廷便将苏轼免职逮捕下狱,押送京城,交御史台审讯。与苏轼关系密切的亲友,如苏辙、司马光、张方平,甚至已经去世的欧阳修、文同等20多人受到牵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是御史台的别称,据《汉书·朱博传》记载,御史府(台)中有许多柏树,常有数千只乌鸦栖息在树上,晨去暮来,号为“朝夕乌”。因此,后人将御史台称为“乌台”。
苏轼下狱后,其长子苏迈一直照顾他。在等待最后判决的时候,苏迈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由于父子不能见面,暗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早做心理准备。有一天苏迈有事,不能去给父亲送饭,就托一个朋友代劳,但苏迈忘记告诉朋友这个约定,偏巧朋友给苏轼送去了一条鱼。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难逃一死,便写了两首绝命诗给弟弟苏辙: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忘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苏辙看到哥哥的两首绝命诗,痛哭流涕,悲伤不已。他立刻上书神宗,希望能以自己的官爵赎去其兄之罪。神宗欣赏苏轼的才华,并没有将其处死的意思,只是想借此警告那些反对变法的官员,颇有杀鸡给猴看的政治意味。神宗读了这两首绝命诗,感动之余,也不禁为苏轼苏轼《赤壁赋》的才华折服。加上朝廷中有多人为苏轼求情,赋闲在家的王安石也劝神宗,圣朝不宜诛杀名士,就连重病在床的太皇太后为此事也责备神宗,神宗遂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贬其为黄州团练副使。经过100多天的牢狱生活,苏轼离开京城,前往黄州。巨大的挫折并没有改变苏轼豪爽的性格,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反而激发了他创作的热情,在黄州的日子,苏轼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脍炙人口的诗词。
乌台诗案发生的前后,神宗没有停止改革的进程,亲自对熙宁年间的变法措施加以调整,继续推行,并着手对官制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革,使变法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变法是一条异常艰辛的道路,其间神宗虽然有过怀疑和动摇,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忧国忧民的神宗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热情都投入到这场大变法之中,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而努力着。
我自己的评价就是,他是中国第一个愤青!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但失败的伤痕累累。对王安石无以复加的信任只换来了那个固执家伙的一次次失败。
文彦博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省)人。曾经先后在四朝为官,出将入相五十多年,封潞国公,谥号为忠烈。文彦博的书法写得很好,在草法上也相当留心。黄庭坚评价他时说:“余尝谓潞公云:‘公书极似苏灵芝。’三札卷公曰:‘灵芝墨猪耳。’盖不肯与灵芝争长。”可见,他把自己看得很高。
文彦博何许人也?
文彦博,何许人也?他父母又是何方神圣?【简介】 文彦博,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卒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 [编辑本段]【家族】 文彦博的祖先源于春秋时期齐国陈公子完,卒谥“敬仲”,后世以谥为氏;五代时,曾祖父文崇远为避后晋高祖石敬瑭讳,改其氏为“文”;后汉高祖刘知远又复其旧氏“敬”;北宋太宗时,以避宋翼祖赵敬庙讳,又改为“文”。
文彦博世祖数辈受封荫,曾祖父文崇远为燕国公,祖父文锐为周国公,父文洎为魏国公。彦博有八子卅九孙,数人入朝为官,皆历要官。二子出仕江西,荣极一时。
先祖本姓敬,为避后晋高祖石敬塘之讳,取“敬”反文旁改姓文。后晋亡后,复姓敬,至北宋立国避翼祖(赵敬)庙讳又改姓为“文”。
其曾祖父与尚为河东节度使的石敬塘有“丰沛之旧”,实为其幕僚。天福初,石敬塘与唐末帝争夺政权,遣使向契丹求援,在辽太宗的鼎力协助下,石敬塘被立为皇帝,但其曾祖父并未因此而飞黄腾达,“虽幄中之助居多,而绵上之盖薄方。”仅授代州崞县令,后稍迁至并州太谷县令,以岚州录事参军终结其官宦生涯。
其祖父名锐以“荫补入官,为郊社署丞,后辟为石州军事推官。”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亲征北汉,在北汉立国二十九年之后,北汉亡于宋。尽管宋太宗对“刘氏旧臣率度材而被用,”但是文锐“以疾退便于家居,且以颐养为怀,无复出之意。”平素“以杖履浮沉于乡里,颇用文酒燕乐于朋友。”文锐卒于宋至道二年(996)九月三日,享年五十三岁,可知其应生于后晋开运元年(944)。
文锐原配为户部郎中王丕之女,有子三人,长子文洎(即文彦博之父),次子文淳,曾为郊社斋郎,三子文渊未仕而亡。王氏早逝,文锐续娶郭氏,有子一人,名文渭。文洎“以儒学进,历十三官,所至以强直勤敏、振利攘害,名闻达不可掩。判三司开拆磨勘司,终主客郎中、河东转运使。”
文洎娶妻耿氏,耿氏早亡,只留一子即文彦博。续娶申氏,申氏生一子二女,子文彦若举进士第,长女嫁曾任天章阁待制鞠咏之子鞠齐卿,次女嫁殿中丞元吉之子进士成伟。文彦博娶陈贯之女。
文彦博世祖数辈受封荫,曾祖父文崇远为燕国公,祖父文锐为周国公,父文洎为魏国公。彦博有八子卅九孙,数人入朝为官,皆历要官。二子出仕江西,荣极一时。
先祖本姓敬,为避后晋高祖石敬塘之讳,取“敬”反文旁改姓文。后晋亡后,复姓敬,至北宋立国避翼祖(赵敬)庙讳又改姓为“文”。
其曾祖父与尚为河东节度使的石敬塘有“丰沛之旧”,实为其幕僚。天福初,石敬塘与唐末帝争夺政权,遣使向契丹求援,在辽太宗的鼎力协助下,石敬塘被立为皇帝,但其曾祖父并未因此而飞黄腾达,“虽幄中之助居多,而绵上之盖薄方。”仅授代州崞县令,后稍迁至并州太谷县令,以岚州录事参军终结其官宦生涯。
其祖父名锐以“荫补入官,为郊社署丞,后辟为石州军事推官。”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亲征北汉,在北汉立国二十九年之后,北汉亡于宋。尽管宋太宗对“刘氏旧臣率度材而被用,”但是文锐“以疾退便于家居,且以颐养为怀,无复出之意。”平素“以杖履浮沉于乡里,颇用文酒燕乐于朋友。”文锐卒于宋至道二年(996)九月三日,享年五十三岁,可知其应生于后晋开运元年(944)。
文锐原配为户部郎中王丕之女,有子三人,长子文洎(即文彦博之父),次子文淳,曾为郊社斋郎,三子文渊未仕而亡。王氏早逝,文锐续娶郭氏,有子一人,名文渭。文洎“以儒学进,历十三官,所至以强直勤敏、振利攘害,名闻达不可掩。判三司开拆磨勘司,终主客郎中、河东转运使。”
文洎娶妻耿氏,耿氏早亡,只留一子即文彦博。续娶申氏,申氏生一子二女,子文彦若举进士第,长女嫁曾任天章阁待制鞠咏之子鞠齐卿,次女嫁殿中丞元吉之子进士成伟。文彦博娶陈贯之女。
文彦博,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卒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
看这里http://baike.baidu.com/view/21974.html?wtp=tt
中国历史上的酷吏有哪些?
张汤
李章
本文标题: 如何评价文彦博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9322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