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9世纪英国收留了被德国和法国驱逐的以色列人马斯克和日耳曼人恩格斯

发布时间: 2023-01-13 19:03:0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6

谁能给我大致讲讲英国的文化和历史???急!!!!!!!!!!!!!!!不要太简略,最好能应付那种英国文化小测,事情的年代人物最好...

为什么19世纪英国收留了被德国和法国驱逐的以色列人马斯克和日耳曼人恩格斯

谁能给我大致讲讲英国的文化和历史???急!!!!!!!!!!!!!!!

不要太简略 最好能应付那种英国文化小测 事情的年代人物最好都说一下 谢谢rn如果很好的话重赏!!!!!!!!!!!!!!!!!!!!!!!!!!!!
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1.手工工场的建立和扩展: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制呢业迅速发展,手工工场建立。并扩展到采煤、炼铁等领域。
  2.圈地运动是对农业进行的一场资本主义改造运动,它使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发展了农业,积累了原始资本,也造就了大批的自由劳动力。极大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海外贸易、殖民掠夺、黑奴交易是16世纪英国商人海外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原始资本的积累。
  4.都铎王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同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如:(1)16世纪宗教改革后,英王成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削弱和限制了旧的封建势力。(2)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不仅增强了国力,且对资本原始积累起着保护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势力的壮大。(3)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英国历史,开始树立海上霸权。17世纪初,开始向印度和北美殖民。
  5.17世纪上半期,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触犯了资产阶级利益。(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在“君权神授”思想下,厉行专制,极大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宗教专制下,严厉对待非国教徒,尤其是迫害其中的清教徒,造成政治局势的紧张。(由于清教徒中反对封建限制,希望取得经济只有的要求正适合资产阶级需要,因而清教徒的主张成了资产阶级、新贵族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1640年,资产阶级联合新贵族,带领广大人民,在社会矛盾尖锐的情况下,通过议会斗争、内战、共和国建立、克伦威尔军事独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年),直到“1688年光荣革命”,历经半世纪的曲折斗争,完成革命,最终推翻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成为英国历史的分水岭。如:1689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他们在议会中的权利,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17—18世纪又逐渐确立内阁制、两党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又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在当时,尤其欧洲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资本主义发展壮大已成为不可逆转历史潮流的形势下,英国革命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世界的要求。英国作为欧洲一个重要的、有影响的国家,率先完成这一转变和过渡,无论理论上或实践上都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范例。此后,欧洲和其他地区一些国家都在其影响下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使世界进入一个新时代。所以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世界殖民霸权的建立
  (17世纪中—18世纪末中)
  这一阶段,在亚洲、北美进行殖民扩张,与荷兰、法国等展开激烈争夺。通过三次英荷战争(分别是1652-1654年;1665-1667年;1672-1674年),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后改名纽约),进一步确立海上霸权,荷兰则丧失了欧洲强国地位。
  “七年战争”(1756-1763年)是英法争夺印度和北美殖民地的最后较量,结果,法国丧失在北美的加拿大、新法兰西等大片殖民地,在印度也仅留存本地治理等据点。至此,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  英国历史殖民霸权地位,并雄霸欧洲。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18世纪中-19世纪中)
  1.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从棉纺织部门新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开始到机器制造业的出现,英国最早进行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和“世界工厂”,实力盛极一时。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同时,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2.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发展壮大。一方面,他们对维也纳体系下的封建专制不满,要求更多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积极展开争取政治权利的自由主义改革和革命运动。如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资产阶级通过和平手段取得更多的权利。另一方面,为巩固和加强自身政治、经济地位,资产阶级强烈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要求进一步接触封建束缚,实现自由竞争,自由经营和自由贸易。1776年《国富论》一书的发表标志着经济政策由传统保护主义到“自由竞争”的重大转变。
  3.工业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日益对立,矛盾尖锐。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正是这一矛盾激化的产物,它标志英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4.为满足工业发展和资产阶级的需要,通过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方式,抢占原料产地,拓展商品市场。如:19世纪中期完全占有印度、占领新加坡;发动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割占香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在大洋州,据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非洲,英国势力渗入埃及;在拉美,加紧对新生国家进行经济侵略。
  5.这一时期,为防止法国称霸欧洲,英国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美国的独立使英国丧失了17世纪初到18世纪30年代建立的北美大西洋沿岸的13个殖民地和新法兰西。
资产阶级革命
  近现代英国历史起始于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是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的时期。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死后无嗣,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继承英国王位,称詹姆斯一世(1603~1625在位),开始斯图亚特王朝统治(1603~1649,1660~1714)。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前半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越来越不能忍受封建王权的专制统治。但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无视这些变化,坚持“君权神授”,大力加强英国国教,迫害要求"纯洁"教会的清教徒,并出售工商业专卖权,恢复早已废弃的苛捐杂税,致使矛盾激化。1628年,议会反对派提出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  英国历史权利请愿书》,国王遂解散议会,实行11年无议会统治。为筹集军费镇压苏格兰长老派(清教中的保守派)教徒起义,查理一世被迫于1640年4月召集议会,3周后又解散议会,史称此届议会为“短期议会”。同年11月,查理被迫第2次召集议会,这届议会一直存在到1653年,史称“长期议会”,是革命的领导中心。它的召开被认为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1641年11月,议会向国王提出《大抗议书》;翌年1月,国王企图逮捕议会反对派首领未逞,逃出首都, 8月在诺丁汉向议会宣战。
第一次内战初期
  ,议会军节节失利。O.克伦威尔率领的主要由信仰清教的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的一支骑兵队伍,1644年取得马斯顿大捷,扭转战局,被誉为“铁军”。1645年初,议会按照克伦威尔的要求改组军队,建立“新模范军”,新模范军在1645年6月纳斯比战役中击败王党军队。翌年,国王被俘,第1次内战以议会军胜利告终。内战期间,议会先后通过法令,没收王党分子土地,拍卖给资产阶级,废除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但农民一无所得。战争结束后,革命阵营内部长老派、独立派和平等派之间矛盾激化。1647年底,查理国王逃跑,1648年2月,王党势力乘机又挑起内战,在独立派、平等派联合打击下,王党势力复被击败,第2次内战结束。1648年12月,克伦威尔清除了议会中的长老派;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斩首(见彩图),同年宣告建立一院制共和国。资产阶级共和国先后镇压平等派和掘土派,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打败荷兰和葡萄牙。1707年,苏格兰正式并入英国,英国从此亦称大不列颠。1653年4月,克伦威尔驱散残余议会,12月建立护国政府,实行军事独裁。
  1660年2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尽管查理二世和詹姆斯二世(1685~1688在位)力图复辟旧秩序,但革命期间发生的社会经济变革已不可逆转。1679年,围绕王位继承问题议会分成辉格和托利两派,是为近代政党的起源。1688年6月,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国王老年得子。为阻止天主教信徒继承王位,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行动,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来英国即位,11月,威廉率舰队在英国登陆,推翻复辟王朝。1689年2月,威廉和妻子玛丽同时登位,威廉称三世(1689~1702在位);玛丽称二世(1689~1694在位)。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是地主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开始,它所宣布的《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此后,英国议会君主制逐渐形成和发展,辉格和托列两党进行长期争权夺利的斗争。1714年,汉诺威王朝入主英国,辉格党取得长达60多年的政治优势。在R.沃波尔任内,国王的主要咨询机构枢密院发展成内阁,内阁首脑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内阁对议会负责。沃波尔实际是英国第1任首相(见表)。
  英国历史
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本原始积累更加迅速。议会法令使圈地合法化,圈地规模迅速扩大。在广大被圈占土地上建立起资本主义农场或牧场,被剥夺生产资料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扩大。1689~1763年间,英法为争夺殖民地屡开战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英国政府在1793~1815年期间,积极组织并参加反法联盟。在整个18世纪,英国成为贩卖黑奴的国际中心。在国内,政府实行保护关税政策,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输入,奖励本国工业品出口,以低税保护本国工商业发展。以上种种原始积累手段为工业生产的变革提供了前提。18世纪后半叶,在工业生产中出现并开始使用机器,这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变革首先发生在棉纺织业。1733年织机中开始采用飞梭,60~70年代纺纱机普遍采用;80年代,蒸汽机投入使用。随着蒸汽机采用范围的扩大,特别是机器制造业的出现,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到各部门。到19世纪30~40年代,各主要工业部门都采用机器,大机器生产在纺织业中已占主导地位。英国从农业国发展成工业国,工业革命至此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面貌,西北地区兴起一批工业大城市,人口也向那里集中。19世纪中叶,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1个工业强国。工业革命造就了两个新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他们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成为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议会改革与宪章运动
  随着工业革命的勃兴,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渐渐壮大。他们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但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权利。18世纪60~70年代,围绕J.威尔克斯和《北不列颠人报》事件,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言人资产阶级激进主义者抨击国王的专横和议会的腐败,要求改革选举制度,取消“衰败选区”,扩大选举权,在议会中增添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的主张受到为乔治三世国王(1760~1820在位)所不信任的辉格党贵族的支持。辉格党人采取一些措施,进一步限制王权。18世纪末,在法国革命影响下,下层人民群众掀起争取改革的运动,他们希望获得参政权以改善自己的经济地位,并对后来的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1830年,在各阶层人民压力下,辉格党C.格雷政府提出议会改革法案,经过一年多的斗争,1832年6月,改革法案经议会两院通过、国王批准成为法律。1832年第1次议会改革法稍稍调整扩大了选举权,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政治权利,开始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 议会改革未给工人带来任何好处,他们为争取普选权进行新的斗争,宪章运动兴起。1838年,伦敦工人协会提出《人民宪章》,要求按民主原则改革议会。1840年成立全国宪章协会。1840、1842和1848年,宪章派在全国掀起3次群众性的向议会请愿运动,在请愿书上签名者达数百万人,但请愿书都被否决,运动被镇压。1848年以后,运动转入低潮,逐渐销声匿迹。宪章运动虽未成功,但为工人阶级留下了宝贵的斗争遗产。
  19世纪下半叶 19世纪50~70年代,是英国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时正值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有“维多利亚时代”之称。这个时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其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进出口贸易占世界总额的1/3以上,伦敦成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1832年议会改革后,托利党和辉格党逐渐改造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政党──保守党和自由党,两党轮流执政。由于经济地位巩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开放较多的民主自由。1858年取消对犹太人政治权利的限制。1867年和1884年进行了第2次、第3次议会改革,使城乡工人阶级上层获得选举权。1872年,议会开始实行秘密投票。资产阶级政府还改革教育制度、文官制度、司法制度和军队。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从当时的经济繁荣中得到好处的主要是统治阶级,广大劳动群众劳动强度大,生活非常贫困。但资产阶级从他们的高额利润中分出少许份额给工人阶级上层和熟练工人,使这部分工人的条件得到改善。这些人因而倡导阶级合作,主张通过协调解决劳资纠纷,主张工人组织的活动内容应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争取改善劳动条件及其他福利,反对进行罢工及其他旨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阶级斗争。19世纪中叶以后,涌现出一批这样的工会组织,混合机器工人协会(1851)可作为一个代表。它们按行业(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组成,只吸收熟练工人,排斥非熟练工人参加。它们沿着争取改良的工联主义道路发展,因而被称为“新模范”工会。
  60年代初,在K.马克思、F.恩格斯帮助下,英国工人投身政治斗争,支持美国、波兰人民的斗争,参与创建第一国际,在国内开展争取普选权的斗争。1868年召开工会第1次全国代表大会,要求政治权利。80~90年代,社会主义运动复兴,出现了社会民主联盟(1884)、费边社(1884)、独立工党(1893)等社会主义组织。工人运动中也出现新气象,广大非熟练工人纷纷组织起来,开展罢工斗争,号召工人队伍团结。1900年,工会和社会主义组织、政党的代表共同组成“工人代表委员会”,1906年委员会更名为“工党”。工党初建时只吸收团体会员,是各团体的选举联盟。1911年,成立英国社会党。
殖民扩张
  英国的殖民地在19世纪猛烈扩张。1801年合并爱尔兰,英国的正式名称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对亚洲的侵略继续扩大。19世纪中叶,发动两次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参与镇压中国太平天国革命;镇压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强化对印度的统治。1876年,保守党B.迪斯累里内阁为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使其成为印度女皇。此后英国又称为大英帝国(或英帝国)。此外,在伊朗、缅甸、南非、埃及、东非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也扩大侵略,还逐步对南美洲进行渗透,成为那里最大的投资者。1867年,加拿大成为英国第1个自治领。
  19世纪末期,英国殖民扩张的重点转移到非洲。它从法国手中夺得了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进而占领埃及(1882)和苏丹(1899),积极参加殖民列强瓜分西非、东非和中非的争夺战,参加1884~1885年列强分赃的柏林会议(1884~1885)。为实现帝国主义分子C.J.罗得斯提出的修建一条从开普敦到开罗纵贯非洲大陆的大铁路的所谓"二C计划"(开普敦和开罗的英文写法第一个字母都是“C”),加紧侵略南非,1899年爆发英布战争,英国并吞奥兰治和德兰士瓦。19世纪末,在亚洲控制缅甸、阿富汗,1900年参与镇压中国义和团运动,并染指中国西藏。截至1914年,英国的殖民地已广布世界各大洲,殖民地面积计达335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人口达3.94亿,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向帝国主义过渡,1902年国内已出现57家托拉斯及其他垄断组织,某些部门还加入了国际垄断联盟;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溶合,财政寡头与大银行控制一切;资本输出大量增加。1899年时食利者收入超过外贸收入的4倍。
  19世纪,英国科学文化取得辉煌成就。C.R.达尔文以其《物种起源》(1859)奠定了生物进化论的基础。才华盖世的诗人G.G.拜伦以其浪漫主义的卓越诗篇著称于世,他用诗抨击贵族的反动,支持民族解放斗争。因此他被统治者逐出祖国,英年早逝于异邦。C.J.H.狄更斯是英国文学史中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和最著名代表、英国人民的作家,其作品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极盛时期下层劳动群众的苦难。F.哈代、萧伯纳和J.高尔斯华绥等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著名代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
  英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逐渐丧失工业垄断地位。后起的德国、美国逐步赶上并超过英国,导致相互间矛盾的空前激化。20世纪初,德国成为英国最危险的竞争对手。面对严峻的形势,英国政府积极扩充军备,尤其是海军。1908年,自由党政府决定对海军实行“双强标准”原则,即英国军舰吨位不能少于两个最强的海军大国军舰吨位的总和。H.H.阿斯奎斯自由党内阁还进行了一些旨在改善劳动群众状况的改革,以安定后方。1914年,议会通过爱尔兰自治法案,后因大战爆发,自治法到1921年才付诸实施(见彩图)。爱尔兰本部获得自治,成立爱尔兰自由邦,北部6个郡仍归英国。此后英国正式国名改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为对付德国,英国放弃19世纪奉行的““光辉孤立””外交政策,1907年以后,英、法、俄“三国协约”实际上已经形成。它同已经形成的德、奥、意“三国同盟(1882)”相对峙。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大战期间,英国派远征军到欧洲大陆,是西线战场主要参战国之一。1916年5月,英德海军为争夺海上霸权,在北海进行日德兰大海战。1917年,英国最终击败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维护了它的制海权。战争中英帝国参战人员阵亡总数达50万以上。大战初期,自由党联合保守党、工党组成联合内阁,1916年自由党人D.劳合·乔治继任首相,组成5人集体内阁,总揽大权。为了争取群众、特别是妇女群众对战争的支持,1918年第4次改革议会选举法,实行全体成年男子和30岁以上妇女的普选权。1928年选举权扩大到全体成年妇女。1918年11月,大战以德国等同盟国的失败告终
公元前地中海的伊比利亚人、比克人、凯尔特人,先后来到不列颠。公元1-5世纪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为罗马帝国统治。罗马人撤走后,欧洲北部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相继入侵并定居。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并成七个王国,争雄达200年之久,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英格兰统一  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8世纪末遭丹麦人侵袭,1016年至1042年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其后经英王短期统治,1066年诺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兰。1215年约翰王被迫签署大宪章,王权遭抑制。1338年至1453年英法进行“百年战争”,英国先胜后败。1536年威尔士与英格兰合并。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败。英国于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并于1921年至1922年允许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治,成立独立国家。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随着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到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1973年1月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 历史上,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是四个国家。后来英格兰和威尔士由联姻合并,再后来,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伊里莎白一世无后,便传位给她的外甥,苏格兰国王詹姆士,于是苏格兰和英格兰合并。后詹姆士的儿子查理被克伦威尔的革命军推翻,克伦威尔统治期间武力征服了爱尔兰。1923年,英国国会决定将爱尔兰分为2部分,南部的23个郡独立为爱尔兰共和国,北部的4个郡作为北爱尔兰仍留在英国。大不列颠是一个岛屿,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共同组成,所谓UK是United Kingdom的缩写,也就是联合王国的意思。
通法系,苏格兰实行民法法系,北爱尔兰实行与英格兰相似的法律制度。司法机构分民事法庭和刑事法庭两个系统。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民事审理机构按级分为郡法院、高等法院、上诉法院民事庭、上院。刑事审理机构按级分为地方法院、刑事法院、上诉法院刑事庭、上院。英国最高司法机关为上院,它是民、刑案件的最终上诉机关。1986年成立皇家检察院,隶属于国家政府机关,负责受理所有的由英格兰和威尔士警察机关提交的刑事诉讼案。总检察长和副总检察长是英政府的主要法律顾问并在某些国内和国际案件中代表王室。英国陪审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至今已经是其刑事法制根深蒂固的组成部分了。
  司法组织 根据1971年的《法院法》,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法院主要分民事、刑事和专门法院三个组织系统。民事法院系统包括郡法院、高等法院、民事上诉法院和上院,刑事法院系统由治安法院、皇家刑事法院、刑事上诉法院和上院组成,专门法院系统主要有军事法院、少年法院、劳资关系法院和行政法庭等。苏格兰有自己独特的法院组织系统:郡法院仅管辖民事案件,郡官法院兼管辖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苏格兰高等法院是苏格兰民事、刑事案件的最高审判机关,但民事案件还可上诉到上院。苏格兰还有特设的土地法庭。此外,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是英联邦某些成员国、殖民地、保护国和托管地法院的最高上诉法院,受理不服当地法院判决的上诉案件。行政诉讼由普通法院管辖,适用一般的法律规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行政裁判所发展很快,但一般都不具有终审管辖权,不服裁判所裁决的当事人有权向普通法院上诉。
  法官一律采用任命制。大法官、法官上院议员、上诉法院法官由首相推荐,英王任命。英国没有司法部,大法官拥有对司法人员的任免权。法官必须是“法律协会”的出庭律师,并有一定年限的司法实践。法官一经任命,非经本人同意,一般不能被免职。最高法院法官则为终身职。地方法院法官72岁以后才可以退休。法官薪水很高,待遇优厚。[3]
编辑本段
经济、军事

经济
  英国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其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5。英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降;服务业和能源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其中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发展较快。 旅游业是英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年产值700多亿英镑,旅游收入占世界旅游收入的5%左右。与以风光旅游为主的国家不同,英国的王室文化和博物馆文化是旅游业的最大看点。主要旅游点有伦敦、爱丁堡、加的夫、布赖顿、格林威治、斯特拉福、牛津、剑桥等。英国是世界第四大贸易国,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以上,商品和劳务出口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
  英国主要出口机械、汽车、航空设备、电器和电子产品、化工产品和石油,主要进口原材料和食品。英国还是世界第六大海外投资国和第六大对外援助国。伦敦是世界性金融和贸易中心。旅游业是英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 2001年,旅游业产值达728亿英镑;从旅游收入上计算,2001年,英国是世界第七大旅游国,收入占世界旅游收入的3.4%。2002年3月,从业人员205.6万,其中自由职业者约为14.8万人。2001年英国国内旅游产值约595亿英镑。2001年,到英国的外国游客达2280万,比2000年减少9%。其中西欧游客比上年减少8%,为1287万人,北美游客比上年减少13%,达423万人,其他地区游客减少9%,达375万,海外旅游总收入为 113亿英镑。商务旅游收入34亿英镑,占海外旅游总收入的30%,并有继续发展趋势。2001年,国内游客收入595亿英镑。2000年,全英酒店业总营业额为566亿英镑,比2000年增长7.2%。2001年,全英有各类旅馆6万多家;注册餐饮业企业有51500家,总营业额为182亿英镑,比 2000年增长12.1%;各类酒馆共有约49500家,自1990年以来减少8%。2001年2月疯牛病的爆发和“9·11事件”严重影响英国旅游业,损失达150亿英镑。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业、零售业、旅游业和商业服务(提供法律及咨询服务等)。近年来发展迅速,到2001年底从业人员达2280万,占总就业人口的77.5%。2001年总产值比2000年增加1%,其增加值占国内总产值增加值的71.4%。伦敦是世界著名金融中心,从事跨国银行借贷、外汇交易、国际债券发行、基金投资等业务,同时也是世界最大保险市场,最大黄金现货交易市场及船贷市场以及重要非贵重金属交易中心。
  金融业是英国贸易平衡的主力,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以上,从业人员10
公元前第3千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克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
公元43年—407年,罗马征服统治不列颠;
5—6世纪,日耳曼人入侵, 入侵者洗劫城镇和乡村,不列颠人被杀戮或沦为奴隶,有的被驱赶到西部、西北部山区,分人同入侵者融合,形成后来的英格兰人,或称英吉利人。到7世纪初,入侵者先后建立起7个强国,即“七国时代”;
从8世纪末开始,以丹麦人为主体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屡屡入侵英国。为抗击丹麦人,威塞克斯王国国王埃格伯特于827年统一七国,建立统一的英格兰王国;
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于1066年率军入侵,同年10月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1066~1087在位),史称“征服者威廉”,诺曼王朝(1066~1154)由此建立;
亨利七世即位(1485~1509在位),开始了都铎王朝的统治;
17世纪上半期,斯图亚特王朝;
1640年—1688年,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后,国王接受了《权利法案》,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担任实际行政职责。
近代早期,英国对外贸易同海盗劫掠相联系,因而有“海盗大国”的称号;17世纪,英国实力增强,为了争夺贸易优势和更多殖民地,进行了一系列商业战争;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定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并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18世纪中期,英国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经济突飞猛进。
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逐渐丧失工业垄断地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后英国经济困难,“英帝国”的称谓改成了“英联邦”。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二战爆发,战后英国更加削弱,降为二等强国。
经济: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确立了机器生产的主导地位,财富随之剧增,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社会阶级结构方面形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城市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文明在欧美国家确立,东西方社会发展差距加大,东方国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变成外国列强地原料场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政治: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作用:
1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保证
2各派可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其政治斗争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对社会稳定起着较大的作用
3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大大削弱国王的议会与政府逐步掌握治理国家权力,虽有局限性,但结束了封建主义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4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为他国树立模式
生活文化:福利国家、撒切尔夫人改革
福利国家:消灭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重国家负担、影响经济发展
撒切尔改革:
1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重视市场
3非国有化政策
4压缩国家福利财政支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犹太人为何不假装不是犹太人以避免被处决?

犹太中的人们在欧洲的历史中已经在犹太社区中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因此没有办法掩盖这种经历。户籍卷宗中还有详细记录。 犹太即使人们有这种想法,其他人也会去举报他们。

犹太人的生活方式与基督徒大不相同。主要体现在饮食上。犹太人不吃猪肉,只吃牛肉和羊肉。在某些时候不能吃发酵面包,只能吃非发酵面包。只要您观察生活方式,就可以轻松区分它。这些习惯与穆斯林基本相同。这是因为伊斯兰教实际上是从犹太教演变而来的,犹太教的意识继承了这一禁忌。

犹太人的一个非常特殊的习惯是,婴儿出生后会割下包皮。因此确定一个男人是否是犹太人的方法是检查他是否被割礼。当然,这也是穆斯林的习惯。综上所述,假装是穆斯林也就是在做无用功。

由于特定原因,实际上有少数犹太人通过多种方式拒绝了犹太身份而得以幸存。这些犹太人基本上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犹太人,他们拥有犹太族谱,但长期以来已转换为基督教,并不维护传统的犹太生活方式。但这是特例,并非通用。当时有很多人选择生存犹太。无礼是卖掉韩国人并挽救他们的生命。

哪一类犹太人在集中营中协助了士兵。集中营的人口实际上达数十万,而在德国人数特别少。早期,有人质疑为什么很少有德国人能管理这么多囚犯。实际上,有些人被选为助手是因为犹太人中有一部分去当德国人的助手了。许多可以在营地中生存的犹太人都有着臭名昭著的经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犹太人很难做到假装不是犹太人,达到避免被迫害的目的。关键就在于,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破产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采取了“温水煮青蛙”的模式。等到犹太人终于醒悟,为时已晚。为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犹太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以色列,就是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从中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犹太人遭到了欧洲人无数次迫害,二战只不过是迫害犹太人的最高峰。

首先,犹太人在欧洲经历了上千年的迫害,早就习以为常。犹太人信奉犹太教,而欧洲都是信奉基督教。按照传统观点,欧洲人迫害犹太人是因为犹大出卖了耶稣。但观趣评并不这么认为,犹大是犹太人不假,耶稣不也是犹太人吗?关键就在于,犹太人善于经商,获得了很大的财富。在中世纪,欧洲的封建领主们为了筹措资金,经常拿犹太人开刀,掠夺财富。宗教因素只不过是遮羞布,实际上都是为了钱。犹太人在欧洲经常遭到迫害,早就习以为常,恐怕没有料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纳粹会如此残忍。

其次,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是“温水煮青蛙”。在纽伦堡军事审判中,一共认定纳粹杀害了570万犹太人,这是什么概念?至今,以色列境内的犹太人才600万刚刚出口。事实上,纳粹迫害犹太人也是为了钱,其他的都是幌子。纳粹党卫军二号人物海德里希也有犹太血统,为何没有受到迫害?

最初,德国纳粹上台以后,开始派遣大量冲锋队员到犹太人的商店附近捣乱。等到了1933年6月,纳粹政府又规定犹太人不得从事教师、公务员与军人这三种职业。等到了1936年,纳粹又制定了纽伦堡法,对犹太人进一步限制。此后,纳粹又对犹太人的财产进行统计,限期不上报财产情况会予以没收。等到了1936年以后,纳粹又开始对犹太人进行迫害,成群送往集中营。

在德国纳粹迫害犹太人的过程中,犹太人为何没有逃跑?其实,很多犹太人在纳粹上台以后就跑到了海外。例如,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跑到了美国。但是,大多数普通犹太人还是没有能力逃出德国,再加上侥幸心理,就成为了德国人集中营中的冤魂!

最后,以色列为何能够打败整个中东的阿拉伯国家联盟?就是在二战中的惨痛教训让犹太人明白,必须要有自己的祖国。仅仅600万犹太人,却能够在中东建立一个强大的以色列,抗衡几十个阿拉伯国家而落下风,令人佩服,这也是曾经的困难激发了犹太人的斗志。

在二战中,纳粹犯下了许多罪行,但最令人发指的是他们对犹太人的迫害。二战虽然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其暴行至今提起依旧叫人心悸。如此大规模对一个民族进行灭绝可谓空前绝后,就连斯大林都自叹不如。

仅仅在奥斯维辛一个集中营,就有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惨死。无助的犹太人被像小鸡一样揪出来,凶狠的党卫军搜刮尽他们钱财后把他们投入毒气室,最后连个别尸体上的金牙都要敲下来,把他们的毛发编织成毛毯,连骨灰都要卖给当地农民。

这个问题似乎源于这样一个观念:犹太人是由宗教而不是种族来定义的。在希特勒之前,确实是这样。在中世纪的欧洲或沙皇俄国,一个改信基督教的犹太人不再被认为是犹太人。

当然,这样的人可能会受到比普通基督徒更严格的监视(例如,在《后征服西班牙》中),但如果这种转变被认为是真实的,那么这个转变者就成为了基督教社会的一个成熟成员。有时这种新的皈依者过于狂热,甚至成为非常臭名昭著的反犹分子。

德国人还从血统上区分犹太人。如果一个人有四分之一犹太人血统,这个人就是犹太人。总之,由于欧洲多年来的反犹传统,犹太人与欧洲本土居民本就有巨大的差别。

在纳粹的政策颁布以前,犹太人的身份就已经被社会中所有人所知晓。在纳粹开始迫害后想隐藏自己的身份,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纳粹占领巴黎并命令所有犹太人佩戴黄星以便于辨认时,一个犹太理发师召集了他的家人,告诉他们唯一的生存机会是分开,去国家的另一个地方,并隐藏他们的身份。记住-他告诉我他们永远不要告诉任何人你是犹太人。从未,给任何人。不管你是否信任这个人。

在纳粹的政策颁布以前,犹太人的身份就已经被社会中所有人所知晓。在纳粹开始迫害后想隐藏自己的身份,几乎是不可能的。二战虽然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其暴行至今提起依旧叫人心悸。如此大规模对一个民族进行灭绝可谓空前绝后。
当纳粹占领巴黎并命令所有犹太人佩戴黄星以便于辨认时,一个犹太理发师召集了他的家人,告诉他们唯一的生存机会是分开,去国家的另一个地方,并隐藏他们的身份。记住-他告诉我他们永远不要告诉任何人你是犹太人。从未,给任何人。不管你是否信任这个人。
当纳粹占领巴黎并命令所有犹太人佩戴黄星以便于辨认时,一个犹太理发师召集了他的家人,告诉他们唯一的生存机会是分开,去国家的另一个地方,并隐藏他们的身份。记住-他告诉我他们永远不要告诉任何人你是犹太人。从未,给任何人。不管你是否信任这个人。

马克思、恩格斯是犹太人吗?

卡尔·马克思 是犹太人。国籍:德国。 出生地:德国。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不是犹太人。国籍:德国。 出生地:德国。
以前读恩格斯百科的时候,书中并没有明确指出他不是犹太人。但是可以从他的家族史看出来:恩格斯家族具有普鲁士贵族血统:犹太人基本不可能有这家族地位,犹太人流亡到德国,只被允许经商,不能拥有土地和贵族官职。最重要的是,恩格斯的父亲是虔诚的基督教徒,要知道,在欧洲,基督教和犹太教可以说是势不两立的。以此判断,恩格斯不是犹太人。

现在对犹太人的定义大概就是信仰犹太教的人,再者就是家族的传承性。
顺便说一下犹太人的界定标准:1、母亲是犹太人,子女就是犹太人(见以色列 回归法 );2、父亲是犹太人,子女就是犹太人(犹太教卡拉派观点,属于少数派);3、自由派和改革派认为父母有一方是犹太人,那子女就是犹太人;4、信仰犹太教的普通人,经过教会洗礼之后,成为犹太人。
所以,一个人是德国人(国籍)的同时,不影响他是犹太人(宗教)。
因为犹太人十几个世纪以来就一直居无定所,被驱逐,流亡,国家观念开始淡薄,慢慢的,犹太人 这个词越来越偏向于宗教定义。
本文标题: 为什么19世纪英国收留了被德国和法国驱逐的以色列人马斯克和日耳曼人恩格斯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7585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想问下如何入门历史学右心房肥大有什么危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