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和珅的大管家,一个家奴刘全,为何能有20万两银子?没办法,只能怪主子太厉害了。谁让刘全跟了和珅呢?刘全的20万两银子,相比和...
权臣和珅的大管家,一个家奴刘全,为何能有20万两银子?
没办法,只能怪主子太厉害了。谁让刘全跟了和珅呢?刘全的20万两银子,相比和珅的8亿两银子来说是小巫见大巫。
一、刘全的身份决定了他的财富没错,刘全就是一个小小的家奴,可是呢家奴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家奴的地位是主子决定的,主子的地位高,家奴的地位也就高,一个一品官员家的家奴绝对高于一个三品家的家奴。
刘全是和珅家的家奴,和珅又是乾隆的宠臣,在朝廷上地位也是无人可以撼动。而身为和珅家家奴的刘全,谁敢惹呢?不管是一品二品三品的官员都得敬着刘全,吏部库房也得敬着和珅身边的家奴刘全。得罪刘全就相当于得罪和珅,得罪和珅就相当于得罪乾隆,试想谁愿意多一事呢?
更何况很多官员都是需要和珅的,都想打通和珅这条关系的,所以他们看到刘全就如同看到了和珅。把刘全伺候好了,自己那点小心事也就好办了。
当时一名知县想升官发财,求和珅,和珅爱搭不理。最后这位知县反过来去求刘全给了一笔好处费,没多久就升官发财了。
二、刘全的能力决定了他的财富刘全是和珅的主子,从和珅还未发家之前就跟随,一直到老也侍奉和珅左右,是一位十分忠心的奴才。刘全跟和珅多年,已经不是一位普通的家奴,他的眼光和格局都十分非常远大的。
刘全不仅有很多钱,他还会投资,什么钱庄、药铺、镖局等等,各行各业里刘全全面撒网投资,每年就这些投资赚来的钱就不是一笔小数目。
刘全20万两银子对于和珅的8亿两银子来说简直就是毛毛雨,刘全是家奴不错,但是他的地位和能力其实本可以拥有的更多。
可是刘全再有能力,地位再高,也是建立在和珅的基础上,和珅最后被打到了,刘全接着也就倒了,最后惨死在狱中。
吕布是三姓家奴,刘备也曾投奔过很多人,为何却没人说刘备是几姓家奴呢?
说到“三姓家奴”,实际上是张飞给吕布取的外号,连吕布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根据张飞的解释,无外乎就是骂吕布如同“易涨易退山溪水,易返易得小人心”,说吕布是小人一枚,恰好吕布原本姓吕,曾认丁原为义父,后被董卓策反,收为义子。
如果看过三国演义关于吕布背叛丁源的情切,那是非常让不所不齿的。
当时丁原与董卓对峙,大将吕布出来搦战,董卓一方无人可抵挡,被打得落花流水,于是董卓就叹息
“吾观吕布非常人也,吾若得此人,何虑天下哉?”
虎贲中郎将李肃愿意去劝降吕布,向董卓要了:一匹汗血宝马、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就这些,便让吕布心动了,什么父子情之类全忘记了。
是夜二更时分,布提刀径入丁原帐中。原正秉烛观书,见布至,曰:“吾儿来有何事故?”布曰:
“吾堂堂丈夫,安肯为汝子乎!”这话太自欺欺人了。
堂堂大丈夫,不为丁原之子;然而一堂堂丈夫,又何独为董卓之子乎?总而言之,是金银、珠宝、赤兔在起了作用而已。
到董卓帐中,“公若不弃,布请拜为义父。”,拜董卓为义父,刚杀一义父,又拜了一个义父。杀也杀得容易,拜亦拜得容易。
虎牢关吕布与张飞见面时,还没有因为貂蝉而背叛董卓,但他的行为已经让天下人所无容忍,因此,张飞一见吕布之面,便大声喊到:“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
从此,三家姓奴就成了吕布的外号。而后来,又因一女子而背叛了董卓,因为一点小利而反了刘备,种种行为,让吕布千年以来成了小人的代言人,实在是无法共事。以至于在被曹操擒拿之后,推出去的杀头,白门楼前,吕布看到昔日的刘备在一边。想请刘备求个情,免自己一死。谁知道刘皇叔来了一个神补刀:
布告玄德曰:“公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玄德点头。及操上楼来,布叫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布言如此,备愈不肯出言相宽矣。操回顾玄德曰:“何如?”操意已动。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纵使曹操有十个胆也不敢留下吕布性命,更不敢把把吕布留在身边重用。
那为什么刘备在赤壁之战前夕,曾投奔过刘表、袁绍、吕布、陶谦、曹操、和公孙瓒,而没有人说他是小人呢?
道理非常简单,除了在袁绍帐下时,因关羽的原因,刘备自告奋勇去守汝南,而借机离开了袁绍之外,离开曹操时有点秘密行动,其余的都是光明磊落的行为,此处留爷,自有留爷处而已。
但从来没有想过想谋害自己的领导。更没有因为某些蝇头小利而背叛对方。他的行为算得上是大丈夫行为,更重要的一点,刘备重来没有随便认人为“义父”。就以这一点而言,无论如何“几姓家奴”的帽子也无法戴在刘备的头上。
因此,做人第一,做事第二。这个道理用于现代还是一点都不过时的
汉室功臣吕布,为何被后人评价为“三姓家奴”呢?
无论是什么样的时代,人们总是对稀缺的东西充满渴望。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规律。
乱世,社会动荡不安、人心难测,此时的人们对安定、人们之间的信任极度渴望。
在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无论朝堂上,还是江湖上诸侯们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尽管如此,诸侯们总是希望别人能够对自己忠心,无条件的信任。但是他们自己内心坚持着“宁可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做事准则,不过这一切都是他们内心的想法,表面上所有人都推崇忠心朝廷、真心待士。
信义是这个人心动乱的时代生存的根本。
就在这样一个动乱时代,人人将忠义、信任挂在脸上的时代,吕布却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忠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的面纱撕了开来,赤裸裸的将人性的丑恶暴露在世人之前。
杀丁原、诛董卓,每次吕布的荣华富贵都是踩在前任主子的头颅上。寄人篱下,伺机反噬,在袁绍麾下伸手要军权,在刘备身边乘机夺取徐州。这样的吕布试问天下那个诸侯敢放心收留,即使留下,重用就会乘机恃功自傲、飞扬跋扈,难以掌控;不重要就会产生嫌隙,犹如饿虎时刻待在身边。
“三姓家奴”就是时刻背在吕布的标签,姓吕,丁原待其如子,结果被杀了;董卓待其如子,结果也是被杀了。也就是说,谁当吕布的义父,将来肯定要倒霉。
张飞虽然面相粗鄙,但是还颇有文化修养,他给吕布取的“三姓家奴”外号,真可谓入木三分,让人听了忍俊不禁。三姓也就罢了,关键是“家奴”二字,吕布好歹是人家的义子,却被形容为“家奴”,充分体现了吕布在丁原、董卓、王允那里的地位。也就是说丁原、董卓、王允三人虽在名义上将吕布视作义子,但实际上不过把他当一把刀在用。三人的传承不可能给吕布,如果吕布有任何不忠的表现,那么三人必然把吕布当个奴隶一样杀了。因此吕布听到张飞称他为“三姓家奴”后,他怒不可遏,说到了痛处了,揭人短了,吕布就必杀张飞泄恨。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