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中三元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都有谁得此殊荣

发布时间: 2022-12-11 09:01:1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5

连中三元三元指的是哪17人连中三元三元指的是张又新、崔元翰、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孟宋献、王宗哲、黄观、商辂、钱...

连中三元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都有谁得此殊荣

连中三元三元指的是哪17人


连中三元三元指的是张又新、崔元翰、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孟宋献、王宗哲、黄观、商辂、钱檠、陈继昌、戴衢亨、尹凤十七人。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共有17人连中三元,也就是三元及第,他们分为是文科和武科两个类别。此外,历史上也出过3位“武三元”。第一位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尹凤,连中武科三元,官拜参将,辅于大逑在福建、浙江沿海的抗倭战争中屡建战功。



连中三元三元指的是张又新、崔元翰、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孟宋献、王宗哲、黄观、商辂、钱檠、陈继昌、戴衢亨、尹凤十七人。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共有17人连中三元,也就是三元及第,他们分为是文科和武科两个类别。此外,历史上也出过3位“武三元”。第一位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尹凤,连中武科三元,官拜参将,辅于大逑在福建、浙江沿海的抗倭战争中屡建战功。

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指的哪三元?历史上都有谁连中三元?

我们都知道科举制度是自隋唐到清末时期的官方考试制度,数千年来无数寒门子弟本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挤破头颅置身科举都是为了通过考试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能够高中进士者便能步入仕途,而“连中三元”者更是能够光宗耀祖、平步青云。那么“连中三元”中的“三元”又指的是什么呢?

所谓“连中三元”,是来自科举考试,指考生连续考中“解元”、“会员”、“状元”。

在科举考试中,有着一套规定的程序,以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完备成型为例,考生必须先通过地方主持的科举考试如县级的,即“童试”,通过者便成为“秀才”。

成为“秀才”之后,便资格参加省城举办的科举考试:乡试。在乡试中入取的学员为“举人”,而考取第一名的考生则为“解元”。这便是连中三元中的第一元。

在乡试中通过后的举人(包括解元)便又有资格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会试。之所以说他更高一级,是因为他的考试地点在京城,同时考生为百里挑一的“举人”,这些举人在会试中考取通过后便称为“贡生”,而第一名则称之为“会员”。这又是连中三元中的第二元。

在会试中考中的考生大致为三百名,这三百名考生将参加最后一场也是最重要的一场考试:殿试。殿试由皇帝主持,在殿试中几百名考生经过筛选后录取的则称之为“进士”,需要说明的是,在古代能考中进士的已是相当了得,同时在殿试中又分为“三甲”,三甲中的第一甲录取名额只有三名,而第一甲的第一位则为“状元”,也就是连中三元中的最后一元。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状元,也不见得能够连中三元,因为连中三元需要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同时考取第一名。

那么一千多的科举考试中有没有连中三元的考生呢?这还真有!

这里以文试为例,在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中,有18名考生曾连中三元。虽然这些考生不见得是名垂青史的大人物,但他们寒窗苦读考取功名的精神完全值得我们去认识。

唐朝三名:崔元翰、武翊黄、张又新。

宋代六名:孙何、王曾、宋庠、杨寊、冯京、王岩叟。

辽代一名:王棠。

金代一名:孟宋献。

元代一名:王崇哲。

明代三名:黄观、李骐、商辂。

清代三名:陈沆、钱棨、陈继昌。

科举考试在清末1905年废除,新中国成立后,在1952年建立了“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时至今日,仍旧是无数考生改变命运的途径,虽然没有了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会试”“殿试”,“解元”“会员”“状元”之说,但同样十分残酷,比如考取名校“清华大学”,在几百万考生中只招取近3000人左右而已。那么考取清华大学与连中三元哪个更难呢?

由于时代背景的原因,我们就以明代为例,隆庆四年,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大约为4万人,连中三元者理论上为一名,那么它的概率为:0.0025%。而高考我们就以这几年的平均来看,大约每年考生950万,而录取清华的考生大约3500人,那么考中清华的概率为:0.036%

由此可见,单从概率来讲,连中三元比考进清华要难许多,但是这还仅仅是理论上来讲,因为实际上,并不是每次科举考试都有连中三元者,即便是状元,也不能保证在乡试和会试中考得第一名,而清华大学每年都有规定的招取人数!所以,从各方面分析,连中三元比考取清华大学要难得多。

其实无论科举还是高考,都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笔者也是曾是万千考生中的一员,深知寒窗苦读之艰难,在此,笔者预祝今年的高考考生们能够金榜题名,考取自己向往的高校!

三元是指解元,会元,状元。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取第一名叫“连中三元”,历史上连中三元的有:崔元翰,冯京,王宗哲,孟宗献。
科举考试中的连中三元指的是科举制度中的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为解元、会元、状元,由此称为三元。 连中三元的有崔元翰、王崇哲等十余人。
三元分别是解元,会元,状元。历史上连中三元的有:孙何,蔡州汝阳人。王曾,青州益都人。宋庠,开封雍丘人。

历史上连中三元者都有谁?

中国科举史上“连中三元”的确切人数应是17位。

唐代三名

1、崔元翰,博陵安平人。名鹏,字以行。唐德宗建中二年辛酉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十七人。考官:礼部侍郎于邵。试题《白云起封中赋》等。崔元翰是中国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

2、武翊黄,字坤舆,官大理卿。府选为解头,及第为状头,宏词为敕头,时号武氏三头,生卒不详。唐官方正史记录其人其事甚少,吾在这里为其扶位正名。

3、张又新,字孔昭,工部侍郎张荐之子,深州陆泽(河北深县)人,元和九年(814年) 状元及第。生卒不详,流传诗作17首。

宋代六名

1、孙何,蔡州汝阳人,字汉公。宋太宗淳化三年壬辰科状元。英年早逝。著有《驳史通》十余篇,文集四十卷传世。

2、王曾,青州益都人,字孝先,谥号文正。宋真宗咸平五年壬寅科状元。官至宰相,为宋仁宗时名相,智除丁谓,政绩卓著,著有《王文正公笔录》传世。

3、宋庠,开封雍丘人,字公序,初名郊。宋仁宗天圣二年甲子科状元。曾因弹劾范仲淹,被贬扬州。一生久居相位,终无建树。

4、杨寊,庐州合肥人,字审贤。宋仁宗庆历二年壬午科状元。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颍州,因母亲病逝,未及赴任。

5、冯京,鄂州江夏人,字当世。宋仁宗皇佑元年己丑科状元。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多次被贬,后为司马光所看重。一生政绩平平。

6、王岩叟,字彦霖,宋代大名清平人。《宋史"王岩叟传》载:“岩叟十八、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性格耿直,刚正不阿,官至丞相。

辽代一名

1、王棠,涿州新城人,字号不详。辽兴宗重熙十五年丙戌科状元。官拜南府宰相,后病逝于任上。

金朝一名

1、孟宋献,生卒年不详。开封人,字友之,号虚静居士。金世宗大定三年癸未科状元。高中后不久,因母亲病逝,哀伤过度,在服丧期间病逝于家。

元代一名

1、王崇哲,生卒年不详。中山无极人,字元举。元至正八年左榜(即汉人、南人榜,考题较难)状元。在历史上无甚功勋。

明代三名

1、黄观,字澜伯,又字尚宾,安徽省贵池县清江人。洪武二十四年,取殿试一甲第一名,至此六次考试(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获第一名,时人称“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2、李骐,本名李马,字德良,一作彦良,福建长乐沙京人永乐十五年福建乡试第一,解元。次年会试第一,会元,廷试又第一,状元,于是“授翰林修撰,赐银带朝服,中外以为荣。”且为明代科举福建省“三元及第”唯一的人。

3、商辂,浙江淳安人,字弘载,号素庵,谥号文毅。1435年乡试第一,之后屡试不中,10年后会试第一,继而殿试第一,为明英宗正统十年乙丑科状元。严格地说商辂不能称之为“连中三元”,而应该叫做“独中三元”。

清代三名

1、陈沆,蕲水人。著名诗人,文学家,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 嘉庆十八年应试科举,县试,乡试、会试,皆名列第一名。清嘉庆二十四年,保和殿对策,陈中第一甲第一名。

2、钱棨,江南长洲人。字振威,号湘舲。清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状元,同榜进士有陈万青和汪学金等。

3、陈继昌,广西临桂人。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清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状元。同榜进士有徐乃普和陈銮等,官至江苏巡抚。

扩展资料:

清代科举制度,分三级考试,中试者的第一名分别给以“解元”、“会元”、“状元”的头衔,如应试举子在三级考试中,连取三个第一名,即所谓“连中三元”,这在封建社会是无上的荣宠。

用荔枝、桂圆和核桃各三枚表现,因这三种果实都为圆形,取其“圆”与“元”同音;亦有的用弓箭射准三个辟铜钱或三个元宝米表示。寓意“连中三元”。

“连中三元”这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连中三元”的意思是一个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科举考试制度是隋文帝杨坚创建的,在中国历史上留存长达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期才废除。以清代为例,旧时科举考试全过程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这后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正式较高级别的国家考试叫做乡试,在省城进行,赴考人是各地的秀才,考中之后称举人,第一名是“解元”;再高一级是会试,在礼部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生,第一名是“会元”;殿试则在皇上的金銮殿举行,皇帝亲自主持赴考者是贡生,此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有十七人能够连中三元,他们分别是:唐朝的张又新、准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黄观、商辂;清朝的钱檠、陈继昌、戴衢亨。大家看到这里会说:“老兄,你识不识数啊?这里只有十五位啊?!”对头,因为此外,历史上也出过两位“武三元”。他们就是:明朝的王名世;清朝的王玉璧。其一是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永嘉人王名世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秉性刚介,不媚权贵, 颇有直道君子之风。其二是清朝顺治年间,也是浙江人王玉璧,连中武科三元。此人在明末曾参加武秀才考试,射箭第一,号称“神射手”,故人们赞其为“武四元”。他虽是武士出身,但手不释卷,文笔斐然,也有文武全才之誉。传统寓意纹样:用荔枝、桂圆和核桃各三枚表现,因这三种果实都为圆形,取其“圆”与“元”同音;亦有的用弓箭射准三个辟铜钱或三个元宝米表示。寓意“连中三元”。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分三级考试,中试者的第一名分别给以“解元”、“会元”、“状元”的头街,如应试举子在三级考试中,连取三个第一名,即所谓“连中三元”,这在封建社会是无上的荣宠。
本文标题: 连中三元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都有谁得此殊荣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6309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中国人不愿意研究历史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 后人是什么样的感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