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什么仍然在破坏环境,论点,正方:人类是大自然的保护者,两种思路:,1.人类曾经因为侵犯大自然受...

为何从保护自然,爱护生态环境的方向考虑,下面的放生行为和做法中比较科学且较为合理的是C项,对此怎么看

人类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什么仍然在破坏环境 论点

  正方:人类是大自然的保护者
  两种思路:
  1.人类曾经因为侵犯大自然受到惩罚,只有成为大自然的保护者才能赎清自己的罪过、继续生存发展.
  (本思路实际上不排除人类即是大自然的保护者又是大自然的破坏者,过去曾经是破坏者,而现在是保护者,未来也必将是保护者.缺陷是既是保护者又是破坏者总让人有些别扭,并且可能被对方转化为“你说的是价值上应该成为保护者,但事实还是破坏啊”)
  2.作为大自然的一环,人类一直在用自己的自觉行为、自己的方式保护大自然,维护自然系统的稳定、平衡与发展.
  (这个思路是我下面会比较多阐释的)
  3.破坏自然的根源是人类的动物性(欲望膨胀与非理性),保护自然的根源是人类理性,对人类来说理性占据主导,所以人类是自然保护者.

  两种论证标准:
  1人类既有保护大自然行为,又有因为自己的错误破坏大自然的行为,我们看的是谁为主流.
  类比:警察也会失手打死平民,但警察仍然是人民的保护者.
  2人类是一个整体,尽管部分人有破坏自然的行为,但从整体上看,人类是大自然的保护者.
  论证方法(下面的分论点几乎是每种论证方法都要运用的)
  1人类是大自然的一环,保护自然利益直接关系人类切身利益(需要)
  2人类能通过自身理性认识到保护自然的意义,并诉诸主观能动的行为(需要).
  3人类是有理性的,有能力通过自己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借助规律保护自然(能力).
  4.人类的有感情的,保护大自然表现了人类对家园的热爱.
  反方: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保护者
  两种思路:
  1正是因为认识到了人类还没有担当起保护大自然的职责,我们才要更多的去关注自然保护自然
  (这个思路仍然是事实价值之争)
  2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环,应该崇敬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妄想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保护自然(这个思路的核心是根本否认人类能保护大自然,因为要讲清楚他需要更多的时间,没关系,下面我会详细阐述)
  两种论证标准:
  1人类既有保护大自然行为,又有因为自己的错误破坏大自然的行为,我们看的是谁为主流.
  类比:警察也会失手打死平民,但警察仍然是人民的保护者.
  2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各自特性决定人类不能成为保护者.
  论证方法:
  1人类的利益与保护大自然有不可协调的矛盾(意识)
  2人类的价值理念与大自然的规律不可统一(意识)
  3人类的能力再强也强不过自然力,无法保护整个大自然(能力).
  4大自然有规律指引下的自我修复机制,不需要保护者

  二.概念界定:
  (正方反方都是从思路2出发的)
  正方:
  1改变不等于破坏
  人类从产生之初就一直在改变周围的环境,原来的森林消失了,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人类从产生之初就一直在攫取自然资源,利用自然.
  可是这些可以叫破坏自然吗,不一定吧.
  如果改变和利用等于破坏的话,那么一只老虎吃掉一只鹿,这算不算得上是破坏呢?
  所以破坏大自然是要看是否破坏了自然系统的稳定、平衡与发展.
  在不破坏这些DD的范围内的行为都不是破坏自然.
  2人类行为不等于人的行为
  我今天看一个日本人不爽,打了他一顿,这是我的行为还是国家行为呢?
  同样的道理,一部分人的破坏行为能不能被叫做人类的破坏行为呢?
  人类是一个整体概念(当然这个点是要用类比加固的,对方完全可以大胆的说人类就是种群行为,举个例子说,人类的足迹到了月球,难道是每个人都上月球了吗?反击是登月宇航员的行为已经不仅仅代表自己,也代表了整个人类的进步啊)
  如果打整体,就可以说人类具有整体理性的特征(从每个人的角度,每个人心中都有理性;从整体角度,人类制定了法律道德等保证了人类的总体理性),不可能出现一个整体的不理性(那人类就灭亡了)
  反方:
  1生态环境不等于大自然
  大自然就是自然界,是整个地球生物圈.
  大自然由各种生态环境组成,是生态环境的总和.
  生态环境只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与大自然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各位业内人士,如果能找个比“生态环境”更好的词论证这种部分整体关系的,不妨在下面说说,小生谢谢了)
  以此我可以说人类保护环境的行为实际上都是保护某个自然生态系统的行为,但因为人类的局限,他们永远也无法承担起保护整个大自然整个地球生态圈的职责.
  打一个类比,美国能为世界的和平在一定领域做贡献,但谁都不能说美国保护着世界,美国是世界和平的保护者.
  2弥补不等于保护
  保护是尽量照顾,免受破坏,前提自然是破坏未发生.
  而弥补则是在破坏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降低破坏带来的损失.
  人类很多行为实际上都是建立在自己已经破坏自然的基础上,弥补自身行为带来的罪过.这是将功补过,不是保护.

  三.具体阐述
  正方:
  我主要阐述一下人类的理性问题吧.
  人类群体有整体理性的特征,非理性只是部分人的行为.
  1理性是人类的本质属性
  2人类的道德法律教育等机制保证部分人的非理性不会扩大到人类整体.
  以核战为例子,人类担心核战争由来以久,为什么从来没有最后爆发核战呢?
  为什么尽管有恐怖分子科学狂人但最后没有出现他们按下核按钮毁灭世界呢?
  是因为人类有整体理性,严格制约了少数人的非理性行为,
  如果人类整体进入非理性,不需要核武器,每个人拿把刀就能毁灭全人类了.
  反方:
  1人类的利益与保护大自然有不可协调的矛盾
  当保护自然与人类利益冲突时,人类会选择什么?
  如果有一家人快饿死了,只有杀一只保护动物一种方法能拯救他们,你会选择什么?
  地球只能承载20亿人口,但现在有了60亿,那40亿怎么办?
  在这里,人类是无奈的,考虑自身利益使他们不能放手去保护自然、从自然出发.
  2人类的价值理念与大自然的规律不可统一
  人类的价值观念往往是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而自然规律是优胜劣态.
  按照自然规律绝症病人该死去,而人类却会尽一切努力拯救,
  这种矛盾导致人类同样不能放开手从大自然出发保护大自然.
  以上2点也正是当今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
  3价值理念
  人类说自己是大自然的保护者,就相当于美国说自己是世界的保护者一样
  是建立在相信自己的能力比大自然强的基础上的
  这说白了还是征服自然的观念在作祟,
  而今天我们应该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一种虔诚的态度而不是保护者的态度去面对自然(这个点价值升华用的,结辩前别提,免得挨打)
贪婪

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人们应该怎样做?

一、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人们应该倡导以下做法:
1、生命离不开水。我们不但要节约用水,而且要保护水不受污染。
2、废弃物对生态系统有致命的伤害。我们要减少废弃物,并尽量回收利用。
3、农药和汽车尾气污染大气。要尽量少使用农药,短距离的路途尽量不乘汽车。
4、加强环保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
二、普及环保知识
人类为了生存所进行的资源及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所有开发和利用都应当从整个自然界,尤其是地球环境的生态系统,即所谓生物圈的平衡状况加以全面地和科学地考虑,然后再在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多样性的基础上,达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
当前,不但要加强和扩大那些具有原始性状,即受人类影响较少的生态系统,通过人为的保护和再建、使其维持原始的自然面貌,保持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平衡,而且要重视人类在认识化学物质毒性问题上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对于各种比学物质,从生产到废弃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一个防止污染环境的安全措施,更应当寻求无污染的生产方法,制取无毒性的化学产品,显然,这是给化学工作者提出的一个更高、更难的任务。
我国宪法第二十六条已经明确指出:“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这样,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领导下,我们要大力宣传和普及“环保”知识、为创造一个无污染和公害、生态保持平衡和优美的环境而共同努力。
地球受到破坏,我们为了自己和其他人的将来幸福,该如何保护地球环境呢?以下是一些日常生活的绿色策略,建议您细细思量,逐步尝试实行!
一、善行由家里开始
1:打扫清洁家居,减少使用化学清洁剂或杀虫剂
2:用柠檬及炭等消除异味,代替化学空气清新剂
3:食具不大油腻时用暖水清洗,减少使用洗洁精
4:室内外多种植物可使周围阴凉,减少开风扇、冷气
5:时常留意保养电器 (特别是冷气机),减少耗电
6:选用效能好的电器用品 (参考消委会的介绍)
7:非必需的电器 (电动牙刷等)可以少买
8:若不是太热时,用电风扇代替冷气较省电
9:冰箱放在阴凉角落可省电,开门取物后尽快关上
10:冰箱不贮存太多食物,这样省电又减少中毒危险
11:使用日光灯及省电灯炮较省电,更可多利用天然光
12:离开房间时关掉电灯和冷气机
13:冷天多穿衣服,必要时才开暖炉
14:储积一机的衣物才开洗衣机,既省水、省电又省工夫
15:多用淋浴少用浴缸,可省下许多水
16:多用快锅或闷烧锅煮食,既省燃料又省时间,更保存营养
17:多用蒸、煮、炒的方法煮食,可节省燃料
18:厨房里用餐布一样卫生,不必用大量的纸巾
19:煮食时份量不必过多,以免浪费
20:尽量用密封盒或瓶装食物,减少消耗保洁膜
21:采买用可回收材质包装的商品,少买其他包装
22:不买象牙筷子或其他稀有动物的产品
23:药物及残余食物不要冲入厕所,应包好放垃圾箱
24:选购白色卫生纸,可以减少颜料污染,用草纸更好
25:用电动剃须刀,不用刀片剃,减少浪费金属资源
26:多用自然物才料,少用塑胶及人造纤维
27:必要时才采购,选购耐用又款式不会过时的一类
28:采用这二手家俱,减少不必要的购买
29:采用乳胶漆少用磁漆,因为水溶性油漆污染较少
30:不要取电话簿,减少消耗纸张
环境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出现,有大自然演化的因素,也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进程相关。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活动深刻地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变迁,从而成为环境问题变得突出的决定性因素。工业文明带来了科技的巨大进步,推动了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然而,当人们还陶醉在工业化的巨大胜利时,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已经不期而至,并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而加剧,甚而形成了大面积、全球性公害。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环境公害事件层出不穷,致使成千上万的人身陷病魔,甚至死于非命。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在一周内60多人死亡。1936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有毒烟雾刺激人的眼、喉、鼻,引发眼病、喉头炎和头痛等症状,致使当地死亡率增高。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短短几天内,4000多人相继死亡。1963年至1968年,日本“富山事件”,258人患上因中毒而引起的“骨痛症”,死亡人数达128人…… 20世纪后半叶,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沉降”,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地球环境造成了危害。环境问题带来的惨痛现实,令国际社会开始反思已有的发展模式。20世纪50、60年代,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开始组织专门性的环境问题调查与研究,声势浩大的环境保护运动逐渐兴起。1972年,联合国大会确定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强调经济发展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社会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国环境问题的形成以及相关对策的制定,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20世纪50至70年代,由于当时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我们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这一赶超型发展战略,使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较快地步入工业化进程,但由此自然资源和环境也承受了过重的压力,局部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改革开放之后,经过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日渐合理,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依然比较突出。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加快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总体上日益加剧,长期积累的环境危机逐步呈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地摆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 当星空不再蔚蓝,当河流不再清澈,当土地变成荒漠,人类将何以生存,何以面对养育自己的地球母亲? 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 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节约用水、用电,不乱排污水,不乱扔垃圾。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教育,让孩子们都懂得环保的重要性(这一点我觉得政府做得不错)。
总而言之,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尽可能做到保持原始生态的平衡就行了

生态环境产生的原因 应如何解决

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环境问题的解决进行阐述
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可实现“双赢”,处理不好则两败俱伤。这一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富民强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良好的环境是高质量生活的必要条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悖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初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反过来会制约经济的增长,甚至制约一些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经济增长不足或增长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贫困地区毁林开荒、草原过牧、陡坡种粮等,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把环境成本外部化,不考虑资源更新的速度及生态服务价值。低成本的工业扩张,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短缺的根源所在。

第三,发展经济要有可持续性。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给后代人留下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我们必须负起的历史责任。

第四,环境问题是发展带来的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加以解决。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缺乏改善环境的条件和资金的支持,保护环境难以奏效。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程度密切相关,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才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综上所述,保护和改善环境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解决今天的环境问题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及如何发展的问题。

二、当前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对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制定了法律,设置了机构,逐步增加了投入,加大了重点地区的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初步控制,一些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进展。但是,当前环境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形势严峻。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废水排放量2003年达到460亿吨,其中主要污染物化学耗氧量(COD)1333.6万吨,超过环境容许量68%。城市垃圾产生量已接近每年1.4亿吨,处理率仅54.2%,无害化处理率更低。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每年约1000万吨,1/3没得到安全处置。

水和大气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地区相当严重。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五类,一类水最好,源头没有任何污染,三类以上的可作饮用水源,最差的五类可以用于农业灌溉。2003年七大水系407个监测断面中一至三类的水仅占38.1%,劣五类的水占29.7%,即近1/3的水用于农业灌溉都不合格,可见污染之重。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三级,一级标准空气质量最好,长期生活在超过三级标准的大气中,身体会受到伤害。2003年国家掌握监测数据的340个城市中达到空气质量标准二级以上的城市有142个,占41.7%;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91个,占26.8%。

目前新的环境问题已经凸现,环境污染呈现复合型、压缩型,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我国江河湖海有机污染依然严重,同时湖泊和海域又出现以氮、磷为主要污染物的富营养化问题。不少城市饮用水源地已监测到许多微量的有毒有害化合物,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大气中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污染尚未解决,大城市由于机动车的快速发展,氮氧化物及其带来的光化学烟雾污染呈明显加重趋势。除了大气和水污染之外,土地污染也日益突出,直接影响食品安全。废旧汽车、家电造成的污染也成为新的环境问题。放射性污染威胁也在增加,国内已有6万多枚各类放射源,每年还以15%的速度增加,尚有上万枚废弃源未得到合理收贮,几乎每月都发生放射源被盗事件上,威胁公众安全。

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土地资源破坏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特别是后者,目前面积仍在扩大。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增长质量下降并存的局面,草原退化面积大、程度重。水生态系统严重失调,北方更为突出,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地下水下降、湿地干涸,旱灾、水灾不断,损失越来越大。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目前破坏很严重,珍稀物种处于濒危状态,有些已经绝迹,品种资源锐减,野生种源大量流失,外来物种危害加剧。

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首先是经济损失巨大。我国专家上世纪90年代中期和2001年的研究表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当年GDP的3~4%。世界银行1997年发表的报告测算,中国仅大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就约540亿美元(以1995年计),占同期GDP的8%。据国家环保总局2001年调查,西部9省区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494亿元,占9省区GDP的13%。如果从微观上分析,水质污染导致饮用水和企业生产用水处理成本增高;超标的污水用于农灌,既减少农作物的产量,又降低其品质。今年3月份由于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化肥厂违法排污造成沱江严重污染,仅初步调查,损失就达二亿多元。

其次,环境污染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成为群众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局部地区土法冶炼金属已造成周围人群患病。中国与美国的一项联合研究证明,我国一些城市的大气污染已影响到儿童的肺功能。世界银行上个世纪末一项研究表明,我国主要城市中,每年约有17.8万人由于大气污染的危害过早死亡,每年由于大气污染致病而造成的工作日损失达740万人年。

第三,环境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由于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众来信来访呈显著上升趋势,经常发生因污染问题企业与周边群众矛盾尖锐。上下游水污染和跨界污染纠纷近年来日益增多,甚至造成不同地区之间的冲突。法院审理涉及环境保护的各类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呈上升趋势。

目前,我国已签署和批准了30多项国际环境公约,履约任务繁重。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我国际形象,同周边国家存在的环境问题处理不好会成为外交摩擦的隐患。我国工农业生产过程和产品环境标准低,有些还没有环境标准,直接影响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不断受到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解决环境问题应从经济发展入手

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明确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实现的。这不仅制约经济持续增长,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二要转变体制和机制,经济体制的转变既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又要符合生态环境的规律,干部政绩考核不仅要考核GDP是否增长,还应考核环境质量变化的指标和环保法规执行的情况。三要制定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政策,包括各种资源能源节约的政策、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的鼓励政策、排污收费制度等。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资源―――产品―――消费―――废弃物,转到新的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模式: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强调的原则是,资源“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从国内和国际一些试点的经验看,在企业层次可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审计,最大限度减少生产中原材料的消耗,不用或少用有毒有害的原材料,不排或少排废弃物。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园或把不同企业联合起来,相互利用生产的废弃物,从而减少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深化生态省、生态市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并扩展到消费领域,建立循环型社会。

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际研究表明,国家发展有四类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加工资本(实物)和自然资本。如果在经济增长中其他资本增加了,而自然资本减少了,总资本量可能不是增加而是减少。如果单纯用GDP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就可能导致不计代价片面追求GDP增长速度,忽视经济的结构、质量和效益,忽视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等后果。

2.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着眼于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要求。

要做到环境信息公开,公开发布国家和各地区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状况,公开政府在环保方面采取的措施,让人民群众了解当前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和政府为此做出的努力。还要依法公开企业排污行为,发动广大群众和社会舆论进行监督。

要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推动环保事业最强大的力量。要发动群众为环保献计献策,鼓励群众对违法排污企业检举报告。要支持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支持和引导环保社团和环保志愿者开展的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倡导和鼓励绿色消费,关注并采取措施解决老百姓关心的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室内污染和白色污染等问题。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发展环保标志产品和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认证工作,推广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政府要带头制定绿色采购政策,扶持有利于环境的产品占领市场。

3.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环境保护跨越发展

严重的环境污染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我们不能再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初期严重污染环境、后来再治理恢复的路子。如何走出一条新路子,实现环保跨越式发展?一靠机制、体制创新,二靠科学技术进步。今后技术进步应更加重视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这既有利于缓解资源不足,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国际上有学者提出四倍跃进的观念,即通过采用新技术,可以做到消耗一份能源或资源,创造目前四倍的经济增长。

建立一个节约型社会是当前非常紧迫的问题。由于管理和技术水平的落后,我国工业生产无论是单位产品还是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水资源和一些原材料都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GDP占世界的3%左右,而每年消耗的钢材、水泥分别占到世界的25%和50%。建立节约型社会,除了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制定法律和各项经济政策,确定合理的资源价格外,更重要的是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能源和资源及资源综合利用、回收利用的技术,发展静脉产业。

4.做好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

企业的行为对环境质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要健全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其配套的制度和标准,严格查处违法排污企业,提高处罚标准,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要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收费制度,从机制上促进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要有各种引导措施,激发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努力实现双赢。要逐步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即生产某些耐用消费品和对环境有影响产品的企业,要负责这些产品使用后回收和处理,能再利用的再利用,能作为资源回收的,处理后作为资源再用,无法回收利用的做到无害化处理。

5.增加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

政府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增加对环境保护投入是非常关键的措施。这一方面是政府实施公共财政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环境问题往往表现为外部的不经济性。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尽可能减少在环境方面的投入是其自发倾向。政府为维持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必须加大法制的力度,严格要求企业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政府自身也应加大投入,起到引导促进作用。城市集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特别是国家为民族长远利益建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和珍稀物种保护、环境执法能力建设等,都需要政府的投入。除了政府增加投入外,要通过各项政策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社会资本投入环境保护,推动污染治理的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国家还应探讨设立环境税和环保专项基金的可能性,为保护和治理环境建立可靠的资金渠道。

6.开展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许多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国际社会为解决这些全球环境问题制定了几十个环境公约和议定书。我们应该积极参加这些公约和议定书的谈判和相关项目的合作。一方面维护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合法的环境权益,一方面对外介绍我国的环保工作,消除中国环境威胁论的影响,努力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国际交往中需要处理好环境与贸易的关系。我国不少产品特别是农牧产品,由于环境污染或产品不符合对方的环境标准而被发达国家限制进口。这一方面需要提高我国产品的环境质量要求,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外交手段,消除发达国家有意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实质上是要处理好眼前和长远利益、局部和全局利益的关系,我国党和政府已经做出了正确选择,各级政府和部门要通过各项具体工作认真加以落实。
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富民强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良好的环境是高质量生活的必要条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悖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初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反过来会制约经济的增长,甚至制约一些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经济增长不足或增长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贫困地区毁林开荒、草原过牧、陡坡种粮等,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把环境成本外部化,不考虑资源更新的速度及生态服务价值。低成本的工业扩张,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短缺的根源所在。
第三,发展经济要有可持续性。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给后代人留下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我们必须负起的历史责任。
  经调查研究,目前我国存在的生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我国土地广袤、幅原辽阔,国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但是可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当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778平方米,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实施《土地管理法》之后,耕地减少速度趋缓,但仍为减少趋势。
  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建筑占地最为严重,包括住房、工厂等的修建。在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荒村或者是“村中荒”现象。荒村现象大多是由于整村迁移导致的。“村中荒”则是由于宅基地外要导致的,村子面积不断扩大,但村中间的老宅或倒塌、或用来放置废弃物品。这些都体现了农村建设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其次是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占地。例如青藏铁路的修建,不可避免的占用了部分耕地资源。
  二、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我国目前有沙漠化土地约7.1×105km2,占国土面积的7.4%;戈壁面积5.7×105km2,占国土面积的5.9%。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沙漠化土地每年正以2.1×103km2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减少两个香港的土地。政府虽然实施了相关政策,如退耕还林,但效果微乎其微。
  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原本就处于干旱和半干旱的脆弱生态环境之下,由于缺水,动植物多样性不像其他地区那么丰富。再加上人类的过度开发, 如伐木毁林,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质量退化,最终变成沙漠。可以说我国土地沙漠化主要是由于过度的人类活动引起的。
  三、森林资源缺乏且急剧减少
  经统计,在世界160个国家或地区中,我国森林覆盖率位居第120位,人均占有林地面积位居第128位。可见,我国森林资源极度缺乏,是世界森林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森林资源的缺乏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缺乏、林地面积急剧减少是由于人类过度的伐木开垦、毁林造田,以及火灾、病虫害等原因引起的。森林面积的减少同时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灾害。
  四、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约为50亿吨,属于世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
  造成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两个方面,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从自然方面来看,主要有多山,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冲刷;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刷力强;植被稀少,对地面的保护性差,易造成水土流失。从人为方面来看,主要有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及其他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五、 淡水资源严重缺乏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奇缺的国家。虽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 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拥有十三亿人口,若按人均计,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淡水资源奇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总体而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春冬少,这导致有些地区水灾频发,有些地区又极度干旱。二是人为因素,我国国民惜水、节水意识薄弱,节水措施不到位,这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随处可见。
  六、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大量物种面临灭绝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近年来我国生物多样性成骤减趋势,且大量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同时也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我国生物多样性骤减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种生存环境的改变与破坏,人类掠夺式的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或不合理的引种等,此外人类非法收集、采挖、走私等行为也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七、各种污染严重
  在我国,各种污染日趋严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其中,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尤为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心,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大肆发展第二产业,人们长期只片面的注重经济效益而置社会整体效益于不顾,先污染后治理曾是我们一度采用的发展策略。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不仅带来的是没有发展的增长,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止于此,而以上所提到的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如何防治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践证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此外,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缺点,因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我们还要积极主动的学习科学发展观,明确其基本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重在贯彻与落实,我们要在其指导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整体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们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此外,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还有利于我们防污治污能力的提高,我们可以把科技成果运用到生态环境保护上来,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国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我国国民环保意识薄弱是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应当在这一方面多做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增强国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可以通过大众传媒等渠道,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还可以通过完善法制、加强监管等方式来督促人们的行为。个人则需要将思想意识落实到行为活动,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保护环境,爱护自然。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方针政策,将生态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我们一部分领导人已经看到了我国面临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计划,如倡导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填海造陆、海水淡化,制定《野生动物保护法》、《土地管理法》等,但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个人认为政府应将这些政策方针进一步科学化、具体化,形成硬性要求,针对各地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任务分配,并按时进行成果验收,未完成任务指标的地区政府,应给与适当的惩罚。
  总而言之,实现防污治污,环境保护的方法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认识到生态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做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实话实说—探索中国生态之路!
中国环保路线错,都为环保来献策;
环保理论西洋派,中国处处闹灾害;
污水都往河里排,千年传统遭破坏。
政府带头排污水,死猪污染长江水!
环保大法不科学,死鱼再多都没错!
“达标排放”珍禽亡,沙漠排污却遭殃。
污水集中危害大,环境灾难让人怕;
集中污水七百亿(吨),能使东海升9厘(米),
蒸发降水是平衡,无蒸发来无降水,
玉龙雪山白变黑,山东水库见了底。
赤道离咱太遥远,厄尔尼诺是诡辩。
污厂运营B O T, 滴滴污水都是利。
污水黑色利益链,官商学界都喜欢。
三湖藻灾二十年,污厂依然在大建。
昆明大建污水厂,滇池藻灾二十芳。
云南大建污水厂,大旱大灾闹水荒。
无锡建厂来水荒,太湖鱼儿死光光。
青岛奥帆(建厂)来浒苔;至今浒苔年年来。
北京奥运(建厂)来雾霾;千治万理还是霾;
历史记录到元代,大旱之年才有霾;
大气湿度连年降,无水尘飞雾霾来。
全国大建污水厂,冻雨溜冰闹南方,
地下水枯大树亡,南涝北旱救灾忙。
1A万亿未见效,三湖依然劣五类。
别向农民泼污水,‘’蓝藻是因用化肥‘’。
人人交纳排污费,毒米毒气与毒水,
喝一口来洗个澡,教授官员都吓跑。
分散处理德国人,中水含有富氮磷,
蓝藻根源污水厂,中水不再河里淌。
月亮并非西方圆,茅坑大树数千年;
造纸皮革与印染,自古就是高污染;
阴阳平衡人人念,污水自家茅坑填;
茅坑水井数千年,育我中华千千万。
碧水蓝天N年前,小河嬉水在童年。
排污管道来中国,黑水臭沟真是多。
搬来西洋污水厂,蓝藻浒苔惊中央,
青岛浒苔年年猖,旱涝冻雨雾霾狂。
专家媒体不可靠,无磷洗粉不见效。
温室气体是谬论,雪融海升是伪证,
气候大会要钱狠,碳交易来是骗人。
菌藻关系新理论,浒苔不再是飘来;
浒苔成因不难题,除蓝妙招再不提。
山东浒苔告江苏,却因文章得平息。
生活污水是有机,污厂中水为无机;
分解有机靠菌类,菌类污染水臭黑。
吸收氮磷靠藻类;藻类污染草原水;
菌类藻类相阴阳,有机无机是平衡,
江河湖海天然态,排进污水坏生态。
海洋赤潮与绿潮,形成机理详介绍。
请您告诉奥巴马,亚洲鲤鱼不能杀,
污厂中水长蓝藻,吃掉蓝藻全靠它。
科学探索爱环保,欢迎大家都来聊。
快转微群朋友圈,青山绿水为子孙。

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关键是保护什么?

初中生物题目
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关键是保护植被。
1.生态平衡(ecological equilibrium)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2.也就是说当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
3.在生态系统内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能量与物质输入、输出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两个方面的稳定:一方面是生物种类(即生物、植物、微生物)的组成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是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阳光、水、土壤等)保持相对稳定。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比如,生物个体会不断发生更替,但总体上看系统保持稳定,生物数量没有剧烈变化。
课题 生态平衡 (复习课)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黄惠涛
一,高考能力目标:
1,理解生态平衡原理及生态平衡的维持;
2,应用生态平衡的原理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有关现实问题,热点问题;
3,人工新型,高效农业生态系统的建立及其原理分析.
二,方法:运用习题,通过提问,讨论,练习等形式使学生达到以上能力要求.
三,主线:(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四,过程:
实物投影仪打出复习题:
图示生态系统内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的关系.据图回答:
提问:①图示中A,B,C,D,E各表示生态系统的哪些成分
②用字母表示出图中的食物链,D处于第 营养级.
③图示能否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
④图示能否表示该生态系统"C"循环的主要过程 如能,①②表示的主要生理过程是什么
当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就会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叫生态平衡.怎么理解 让学生回答(结构和功能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并能抵抗一定的外来干扰,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性).假如上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B表示草,C表示鼠,D表示狐,请画出达到平衡时鼠和狐的数量变化曲线,并进行解释,说明生态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动态平衡(原因是内部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也就是对外来干扰有一定的抵抗力,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分析下图:
如图所示:X河流经某工业城市Y市.其中a处在上游,d处在下游.
根据2000年市环保局监测站对X河水质检测结果,绘制成简图如图右所示.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X河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最可能分布在( )
A,ab段 B,bc段 C,cd段 D,bd段
(2)列举造成X河污染的三种可能的污染源.
(3)d处的污染程度明显降低,请从物理,化学,生物学三方面简单分析其原因.
自然界生态系统纷繁复杂,自动调节也比较复杂,能力有大有小,以下三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北极冻原生态系统按自动调节能力由大到小排列,说明原因.所以要提高某一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最有效的是:
A,增加食物网中的生物种类 B,改变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
C,减少最高消费者的数目 D,减少分解者的数目
生态系统自动调节无论多么强,也总有一定的限度,当外来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那么破坏生态平衡的外来干扰(因素)有哪些呢 请学生回答.
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往往是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通常是人为因素强化了自然因素,引起生态平衡的失调,例如:由于人为破坏植被而造成的山洪爆发,水土流失,干旱,风沙灾害等,已经成为当前自然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重要表现.
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为(请学生回答):乱砍滥伐,乱捕滥杀,过度放牧等导致植被破坏,食物链破坏.列举现象:长江,黄河流域水旱灾害,北方的沙尘暴等;如前面讲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我们无节制地大肆捕杀草原上的狐,黄鼬等肉食动物,会导致什么结果 (请学生回答)使鼠类数量猛增,从而导致草原的退化,沙化,让学生继续完成曲线图.
工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主要由什么造成 (请学生回答)工业上"三废"的排放,农业上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所以在这里人为因素是主要的.千百年来,人类不断向大自然索取,人类的生产活动日益强烈地干扰着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尽管人类常常获得征服自然的胜利,但是自然界已经开始对我们人类进行报复.请看下面两组材料:
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998年,长江发生的全流域性特大洪水,其水量和峰高均与1954年大体相当,但水位却超过历史最高值,给两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出现这种情况与生态环境状况直接相关,据统计,近30年间,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减少一半,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一倍,中下游湖泊面积减少45.5%,湖底普遍淤高1~3米.
(1)砍伐森林,导致水患.请说明森林在防止水患方面的作用.
(2)湖泊面积减少,也是造成水灾的重要原因,湖泊在防止水灾方面有哪些重要作用
(3)灾害的发生,说明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 ,大自然已开始了对人类的报复.从惨痛的教训中,我们应当明白一个什么原理
二,酸雨是英国化学家R A Smith1872年最先提出的,一般指pH小于5.6的雨,雪,雾等大气降水.
材料一:酸雨会腐蚀植物叶面.某地一场较大范围的酸雨导致西瓜大面积绝产.
材料二:酸雨会使阳离子从叶表面析出,使镁,铁,钙等离子从土壤中迅速损失.
材料三:铝是对生物有害的元素,在土壤中以氧化铝存在,pH为5.6时几乎不溶,pH为4.6时溶解度增加100倍,并转化成硫酸铝.四川某林场因此致使96%的华山松死亡.
材料四:某校科技小组的同学采集酸雨样品,每隔一段时间测定pH,得到下表数据:
时间
开始
8小时
16小时
24小时
32小时
40小时
48小时
PH
5.0
4.8
4.5
4.3
4.2
4.0
4.0
依据材料回答:
(1)酸雨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矿质燃料燃烧使空气中SO2增加,与降水结合产生的.SO2主要影响人体呼吸全过程的 环节.
(2)酸雨腐蚀叶面,使农作物大量绝产.这种生态平衡的破坏属于( )
A,自然因素 B,食物链的破坏 C,环境污染 D,植被的破坏
(3)酸雨使铁从土壤中损失.植物缺铁时,幼嫩叶子呈淡黄色或柠檬色,老叶则仍是绿色,其原因是( )
A,幼嫩部位生长旺盛,需铁比老叶多 B,铁容易移动,由幼叶部位移向老叶
C,铁形成难溶的化合物,不能再度利用 D,幼叶细胞吸收铁的能力比老叶弱
(4)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因此,硫酸铝等引起植物的大量死亡,将最终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所以我们应当在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前提下,维护好生态系统的平衡,对破坏的生态系统必须进行治理.
(接一)国家重视环保工作,洪灾过后,又采取了包括制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在内的一系列措施,要求各地保护森林资源,在长江中上游一律停止砍伐森林,封山育林,制止毁林开垦,乱占林地行为,并对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作出安排,并在全国开展保护"母亲河"的活动.
(4)治山与治水是什么关系 这事实说明一个什么哲学原理
(5)在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中,你将做出怎样的力所能及的贡献
(接二)(5)根据你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提出一条防治酸雨的合理化建议.
因此,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必须具备明确的生态观点,必须强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只有讲究生态效益,才能维持持久稳定的经济效益;只有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结合起来,才能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并且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自然环境.
当然,保持生态平衡,并不只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原始稳定状态.人类还可以在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前提下,建立新的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朝着更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课后思考题:
1,下图是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了该地特有的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请据图回答:
(1)这种人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 ,要使它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 来源,各类生物要 .
(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其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是其在营养结构上具有 的特点.
(3)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 的作用又被桑基蔗基所利用.蚕粪中的氨经过 作用,形成 ,被植物吸收.
(4)概括地说,该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取决于它的 .
2,右图是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地和荒漠地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这对分析说明我国今春以来华北地区多次出现的沙尘暴天气有很大帮助.
(1)请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植被和沙尘暴形成的关系.
(2)请根据生态平衡原理提出治理沙尘暴的措施.
3,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
(1)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 .
(2)"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学原理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 .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关键是保护 .
(3)近来北京等地频繁出现的"沙尘暴"和"泥雨"主要来自于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这说明森林等植被在 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沙漠化加速了西部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这是因为 .
(5)西部耕地同样要做好除草,治虫等工作,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除草,治虫的目的是
.治虫措施中不宜大量喷施化学杀虫剂.控制使用化学杀虫剂的方法一是用 替代化学杀虫剂,二是采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将 转入农作物,形成新的抗虫作物品种.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相对稳定
动态平衡
生态平衡的概念
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平衡的原理
(自动调节能力有大有小且有一定限度)
外来干扰超过这 个 限 度
生态平衡的破坏
(大自然对人类进行报复)
遵循生态平衡的规律
维持
治理
建立新的生态平衡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强化)
共 同 作 用
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
工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
乱砍滥伐
乱捕滥杀
过度放牧等
工业上"三废"的排放
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使用等
Y市市区范围
左 Y市市区范围
a
b
c
d
X
污染程度
不同河段
右 污染程度
a
b
c
d
加工厂
桑基
蔗基
鱼塘
蚕茧
甘蔗
有机物质

塘泥
塘泥
蚕粪
蔗叶
1987 1996
1987 1996
1987 1996
60-
40-
20-
时间(年)
面积(万公顷)
草地
森林
荒漠
保护自然资源。

保护  生态平衡

现在的天灾人 祸不断,大家知道,这都是我们的共业所为。什么叫共业?共业就是大家共同制 造和产生的一种业障。如果大家都在做善事,国 家也在做善事,那么,这个共业就是善共业。如果大家都在做坏事,全世界的人都在破 坏生态平衡,都在杀动物、杀 人,都在作 恶 事,这样所产生的就是恶共业。

所以我们在新的一年中,要让更多的人接受佛 法,接受共业这个理念,让大家多做善事,就如佛法界所讲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凡是恶的东西我们都不要去做,凡是善良的东西我们都要去做。

台长今天想跟大家谈谈因果。大家知道,因果定律,天地所为。就是说因果二字,遍及世间、出世及天地一切诸法。因果涉及到出世法和入世法,是我们人间、地府和天上的一切诸法。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一件事情是没有因果的。比如我们现在学佛 学 法,等到我们走的时候,我们可能就是菩萨了。如果我们在人间做恶 事,等到我们死的时候,就会变成恶 鬼。因和果不仅在今世,它在任何世和任何法 门都是定律,也是说不尽、道不完的。

并不是说只有佛教讲因果,所有的宗 教和法 门都是讲因果的,因为因果是天地之道理。

在世法为什么乐此不疲地强调因果呢?因为因果能够唤 醒众生的良心和本性。当你知道你今天种下这个因后,一定会有果,你就不敢随便去种这个因了。我们学佛 学 法要懂得因果。为什么今天我吃苦?为什么今天我享福?这都是有因果关系的。其实在儒家的书籍中,很早就有明白的训示。积善余庆,积不善为余殃。多做善事的人,家里就会有开心的事情;如果不做善事,家里经常会倒霉的。很多书上说,做善降祥,做不善降殃。就是说,当一个人做善事的时候,会有吉祥和福 分降临;

当一个人做恶 事的时候,就孕育着倒霉的事情和灾 祸的发生了。用现代话来讲,就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经常行善的人,一定会有善报的;不做善事的人,肯定得不到善报。

实际上,因果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有一句话叫现世报。什么叫现世报?现世报就是当一个人做了一件坏事情的时候,已经等不到下辈子来报应了,因为罪恶太大、孽障太深,所以,马上就要报应。同样,如果一个人做了太多的好事,也会现世报。善因种得很多的时候,报给你的善力和因缘果报的愿力就越大,人就会得到马上想拥有的好事情。举个例子,过去如果某个人想中状元,天天苦读,但是要到10年后才能够参加考 试。

这也是现世报,因为读书好,10年后科举考 试就能够中状元了。读书不好,考不上状元,也是今世的报应。

根据《春秋》、《左氏》记载,这个世界上一切奇奇怪怪、善善恶恶的事情,都是因果的真  实记录,让我们后世人诵其书,安其乐,知福祸之无常。我们现在的人,顺着因果在做事情,生活在因果之间。因为前世做坏事了,这辈子在人间就会嚐到恶 果。如果种了好的因,就会有好的果报,凛然于祸福之无常,在祸福的无常中生活着,报应丝毫不爽。聪明一点的人,都知道要自己奋斗一番的,要修点福、积点德。那么下等愚蠢的人,等他们做了鬼,才知道以后不能够做坏事情。

很多人虽然很笨,但是也害怕因果,不敢做恶 事。我们人更要明白这些道理,我们要做上智者呢,还是做下愚者呢?

因果,实为维系人心之大防,足以辅助王化所不及。懂得因果的人,就是在心中已经设立了一道防线,能够维护自己的心不去作 恶 事。这道防线是守住自己的良心和本性,不去做恶 事,足以保持国 家和名族的繁荣和稳定,这是一些国 家的政 策法 律有时都做不到的事情,但是因果能够帮助做到。

所以世间盛出圣 人,帮助众生摆脱苦恼。自古以来,国 家兴衰之关键,就是要让老百 姓多多知道因果。人人懂得因果,这个民 族就有救了。

大至世界,小至国 家,再小至家庭,有谁离得开因果?因果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今天所付出的一切,你今天所做的一切,都会有结果。懂得这个道理,坏人不敢再做坏事了,好人会充满热情地继续做好事。因果丝毫不爽。现在的世道,人的心已经暴戾到了极点,每个人心里只有钱,没有良心,不讲道 德,犹如人的心已经溺毙。很多人不懂因果,所以才敢做坏事。很多人不懂得杀 人偿命,才会去杀 人,不知道种了这个因,一定会有相应的果。

今天你在背后讲了别人,你一定会在背后被别人讲的;今天你打了别人的小报告,你一定会被别人打小报告的;今天你打了老婆,老婆一定会报复你的;你今天对老公好了,你所受的果报就会是善报。

听众朋友,因果就在我们的身边,因果就是你今天所做的事情,你今天所想的事情,你今天所思考的事情,还有你今天所说的事情。所有的这些,一定会有一个结果的。我们经常劝人不要去动因果,就是这个道理。台长希望大家好好学佛,好好懂因果,不要去动因果。佛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就是说,佛菩萨畏惧因,是因为佛菩萨做某件事情前,就知道这件事情的结果了。如果果不好,就不会去造这个因。

而众生畏果,就是说众生不明白道理,做某件事情时,没有考虑后果,所以不能够得到善果,因为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已经忘记了正在形成的这个果。

你今天害人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害自己。你今天做好事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帮助和改善自己的命运。所以,台长希望众生能够多多地懂得因果,明白道理。不明白道理的人,是很可怜的。只知道因,不知道果的人,也是非常可怜的。我们在劝诫别人时经常讲一句话,“你要知道这件事情的后果啊?”“我不怕。”等到他被抓紧监狱的时候,等到他被 判 刑的时候,他才知道,原来我种的这个因,得到的是这个果啊。

但是那个时候已经悔之晚矣。听众朋友,台长今天的白话佛 法节 目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好好地去理解,要明白,我们每天的生活离不开因果,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因果之中。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说出5个理由

一:保持物种丰富性 保护生物链 

二:避免索取过度 保护是为了很好更多的索取 也就是可持续发展观 

三:人类太过强大,有过太多的杀戮,应对自己的罪行做一些弥补 

四:避免一些未可知的灾难 

五:体现对大自然的关爱 爱是人类最重要的情感,是人类生存的精神基础

扩展资料

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系统、保护地球等环保理念,在人类文明史上也是最近几个世纪才出现的。从现代人类文明史来讲,应该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才出现。

工业革命之前,地球人类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往往不堪一击,匍伏或臣服于大自然的威力。这一点在希腊神话中,人们想象出了大地之神、海洋之神、以及地底之神、农业之神等一系列掌管天地自然的神祗及奥林匹斯山,其实都是对人类对早期自然力量的一种敬畏。

18-19世纪,人类在迅速强大、并初步解决温饱后,开始思考人类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开始陆续提出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系统,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等理念。这一方面是因为人类的智慧与思考,自觉与自省,另一方面则在于有部分人先意识到或认清了人类仍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仍必须与大自然共依存。

换句话说,就是人类必须依赖大自然,而大自然或地球生态系统未必需要人类。

扩展资料:百度百科-保护环境

一、 我们为什么应该保护环境?
1、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据统计,2004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254.9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15%。在全国七大水系中,根据413个水质监测断面记录,只有41.6%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比2000年下降16.1%,长江、珠江的水质较好,海河、黄河、淮河、辽河、松花江的水质较差,各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4年城市空气质量41.4%达到二级标准,比2000年的63.5%下降22.1%,*酸雨污染问题严重。城市噪声扰民较为普遍,7.3%的城市处于严重或中度污染水平。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我国进入了一个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土地退化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全国森林面积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34位,占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五省(自治区)森林覆盖率仅为5.86%,乱砍滥伐现象仍屡禁不止。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水生态系统失衡,2004年,全国有79个城市缺水,有2340万人口,1300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植物丰富区面积不断减少,乱捕乱猎和乱挖滥采现象屡禁不止。
2、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国土辽阔,海域宽广,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加之有古老的地质历史,孕育了极其丰富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拥有纷繁多彩的生态组合,是全球12个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家之一。不但野生物种和生态系统类型众多,而且具有繁多的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品种及其野生近缘种。此外,我国生物特有属、特有种多,动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珍稀物种丰富。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是生物为人类提供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药物及其他工业原料;间接使用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无论哪种生态系统,野生生物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野生生物一旦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生存环境也就
要受到影响;潜在使用价值是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目前还
不清楚。但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
无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
二、保护环境的措施有哪些?
人类为了生存所进行的资源及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所有开发和利用都应当从整个自然界,尤其是地球环境的生态系统,即所谓生物圈的平衡状况加以全面地和科学地考虑,然后再在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多样性的基础上,达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
1、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年度计划,在经济发展中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严格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的生产主体工程与防治污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使用)。现在,全国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都达到95%以上。
3、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使环境管理沿着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发展。
4、健全环境管理机构。从中央到省、市、县四级政府建立了环境管理机构,这些机构依法行使环境管理权力。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也建立了相应的环境管理机构,管理本行业和本企业的环境问题。
5、工业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6、按照环保法律有关规定,对企业浪费能源和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限期淘汰;
7、企业在生产中应该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
一:保持物种丰富性 保护生物链

二:避免索取过度 保护是为了很好更多的索取 也就是可持续发展观

三:人类太过强大,有过太多的杀戮,应对自己的罪行做一些弥补

四:避免一些未可知的灾难

五:体现对大自然的关爱 爱是人类最重要的情感,是人类生存的精神基础

扩展资料

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系统、保护地球等环保理念,在人类文明史上也是最近几个世纪才出现的。从现代人类文明史来讲,应该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才出现。

工业革命之前,地球人类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往往不堪一击,匍伏或臣服于大自然的威力。这一点在希腊神话中,人们想象出了大地之神、海洋之神、以及地底之神、农业之神等一系列掌管天地自然的神祗及奥林匹斯山,其实都是对人类对早期自然力量的一种敬畏。

18-19世纪,人类在迅速强大、并初步解决温饱后,开始思考人类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开始陆续提出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系统,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等理念。这一方面是因为人类的智慧与思考,自觉与自省,另一方面则在于有部分人先意识到或认清了人类仍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仍必须与大自然共依存。

换句话说,就是人类必须依赖大自然,而大自然或地球生态系统未必需要人类。

扩展资料:百度百科-保护环境
一:保持物种丰富性 保护生物链 二:避免索取过度 保护是为了很好更多的索取 也就是可持续发展观 三:人类太过强大,有过太多的杀戮,应对自己的罪行做一些弥补 四:避免一些未可知的灾难 五:体现对大自然的关爱 爱是人类最重要的情感,是人类生存的精神基础
一:保持物种丰富性 保护生物链

二:避免索取过度 保护是为了很好更多的索取 也就是可持续发展观

三:人类太过强大,有过太多的杀戮,应对自己的罪行做一些弥补

四:避免一些未可知的灾难

五:体现对大自然的关爱 爱是人类最重要的情感,是人类生存的精神基础
本文标题: 为何从保护自然,爱护生态环境的方向考虑,下面的放生行为和做法中比较科学且较为合理的是C项,对此怎么看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5904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有什么可以系统了解拜占庭帝国历史的书吗请问有哪些生物是从远古时期一直存活至今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