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什么不削藩

发布时间: 2022-12-01 00:59:5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0

平定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什么不削藩(1)七王之乱后,汉武帝又行使推恩令,逐步虚弱了地方诸侯势力,而且中央权力也是达到鼎盛,军队战力强...

唐朝为什么不削藩

平定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什么不削藩

(1)七王之乱后,汉武帝又行使推恩令,逐步虚弱了地方诸侯势力,而且中央权力也是达到鼎盛,军队战力强,兵权在手。安史之乱后唐朝当时国力大损已经进入衰退期了,中央出现宦官把握军事、政治,甚至连皇帝生死也把握在他们手上,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藩镇割据的形势已经形成。君主用宦官打藩镇、藩镇打藩镇,结果二者越来愈强大、而皇权却日益削弱。唐德宗还力图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乱。发生奉天之难。战争持续了5年,最后虽然朱泚和李希烈等败死,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条件是取消王号,朝廷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权。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
(2)汉朝是分封制,战后汉景帝还是能力掌控住局面,中央实力强劲,七国之乱后进行的是削藩。
唐朝的是节度使,盛唐遭安史之乱重创,国立转衰,对各个节度使的控制力消弱,采取的是绥靖政策,以致最终分崩解离。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什么不撤销藩镇呢?

首先,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追溯唐朝藩镇制度的产生原因和历史背景。在唐朝建立后,比如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等皇帝在位时,主要采用的是之前朝代都经常实行的府兵制度。这些府兵拥有自己的耕地,在战争时走向前线,而且平时则不用缴纳赋税。在唐朝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中,特别是唐高宗和武则天在位时,西边的吐蕃,东边的高句丽、百济,北边的后突厥,乃至后起的东北的契丹,都对唐朝的边防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彼时,府兵在面对这些强敌时逐渐有些吃力了。

在此基础上,因为战争的频繁和防御压力的增大,唐朝需要更多长期驻扎在边境的士兵。在唐玄宗李隆基这位皇帝在位时,唐朝不仅采用了募兵制(在各个边防地区常备一定数量的军队),而且同时设立了10个节度使。这些节度使不仅掌控了一个地区的兵权,还掌握了地方的财税和人事任免上的权力,可谓一方诸侯了。长此以往,唐朝的藩镇制度就此形成。所以,非常明显的是,只要唐朝在边境地区存在吐蕃、突厥、高句丽等众多强敌,藩镇制度就是不能轻易废除和撤销的。

当然,对于藩镇制度下的节度使,因为掌握了强大的兵力,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并且还会威胁到唐朝皇室的安慰。比如在安史之乱中,安禄山因为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所以拥有10多万大军,可以和唐玄宗李隆基争夺天下。但是,在安史之乱的平定上,唐肃宗李亨还是需要依赖于安西、北庭、河西、陇右和朔方等节度使的兵力。因为各个节度使和藩镇下都存在一定的利益群体,比如大量的士兵只听命于节度使,而不是唐朝皇帝。所以唐朝全面撤销藩镇的话,因为会损害到这些将士的利益,很可能引起新的叛乱。

最后,总的来说,唐朝因为疆域辽阔,边境存在多个强敌,确实需要一定数量的藩镇,以此巩固或者扩大自己的边境地区。换而言之,藩镇制度的存在,是有利有弊的。在安史之乱后,唐朝想要压制住各个节度使,需要在都城建立一支直属于皇帝的军队。比如唐宪宗时期建立了一支强大的神策军,促使各地的藩镇都比较服从皇帝的命令。并且,唐宪宗为了削弱藩镇势力,将唐朝的藩镇数量从十个变成了四十多个。但是,因为唐朝朝廷能够掌握的财富比较有限,比如远远不如后来的宋朝,所以即便强行废除节度使,也很难直接负担各个边境士兵的军饷。进一步来说,唐朝脆弱的税负体系,导致朝廷无法直接负担庞大的边防军队,所以需要藩镇制度的存在,即便这也是“饮鸩止渴”。

安史之乱真的结束了吗?唐政府无力彻底击败安史势力 只能向安史的手下将领妥协
原来的被安史分封将领该在哪还在哪 以前效忠于安史 现在效忠于唐朝
不光如此 当初为了消灭安史势力 唐朝还请吐蕃回纥出兵 答应事成后
长安洛阳由吐蕃回纥随意劫掠(妇女 财物)
之后皇上谁都不信 只相信宦官 天不佑唐 又发生了灾荒 各地农民起义 走向灭亡

唐朝藩镇割据严重,为何不参考类似汉代推恩令的做法削藩?

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的一种削藩政策,目前看是非常有效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诸侯王内部的权力越来越分散,封地越来越小,使其不足以对抗朝廷。唐朝时期的藩镇割据也非常严重,之所以不参考推恩令主要是因为藩镇不是封国,理论上是不允许继承的,而根本原因在于朝廷没有强大的实力压制藩镇,说白了藩镇根本不听朝廷的话。

第一,藩镇自身一种割据力量,是地方拥兵自重,想要自治而已,但大部分藩镇是不允许继承的,也没有实力继承,所以根本不可能采取让节度使的儿子们全部继承的形式,如果这么做倒是让节度使的力量分散了,可一旦让他们继承,这个危害是更大的。

因为封国的权力明显是比藩镇的更大,有些藩镇也只是财税不上缴中央罢了。

安史之乱后,虽说藩镇割据影响大,危害也大,但总体而言,要求继承的藩镇还是少数的,并非所有的藩镇都是如此,大部分还是也是中央任命的。

就算是有野心的藩镇,倒也不是天天与朝廷作对,甚至起兵反抗,所以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双方基本上处于非常微妙的关系,除了偶有的叛乱外,大部分时间里比如河朔三镇,还是听从朝廷的命令的。

第二,不管是削藩,还是推恩,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朝廷的力量要强大。汉武帝之所以强制推行推恩令,主要也是朝廷的实力在那摆着呢,谁不服就打谁。

可是唐朝后期显然是不可能的。安史之乱后,几任皇帝都进行了削藩,但效果并不明显。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朝廷依仗的力量匮乏,唯一可依靠的就是神策军以及那些听话的藩镇,但这样的力量显然不可能。

此外还有钱,没有钱打不了仗,很多藩镇的财税不上缴,使得朝廷国库不足以支撑庞大的军队。

也正是这样,唐朝与藩镇陷入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关系,那就是谁也灭不了谁,但谁也管不了谁。如果出现一个稍微强势的皇帝,可以把朝廷内部的宦官问题短暂解决的话,那么对藩镇强硬一点,藩镇的问题就会得到压制。

而最后一点不得不说,汉朝削藩成功,但也经历了几代。关键还在于这是在汉朝的中前期,几任皇帝目标坚决就是要削藩,有政策的延续性。

可是唐朝是不可能的,安史之乱后的皇帝能够稳定住当时的地盘就实属万幸了,虽说也有唐宪宗这样的皇帝在削藩上比较成功,但到了他在位后期国家又是一团糟,继任的皇帝也是一位昏君,所以唐朝后期削藩的皇帝是一任接一任,但也只能是前仆后继,始终搞不定。

因为推恩令有好处,也有坏处,因为两个朝代的国情是完全不一样的,国际发展形势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没有可比性,然后唐朝的藩镇没有独立性,相对来说比较听话,所以让很多节度使有了强大的野心,很容易独立。
这是因为唐朝和汉朝的发展情况是不一样的,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汉朝也是不同的,如果使用推恩令的话很可能会加剧社会的恶劣情况,还有可能会引发反叛的事情出现。
因为唐朝末年局势非常的动荡,没有实力也没有兵力去进行削藩。
本文标题: 唐朝为什么不削藩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5760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五胡、辽、金是中国么谁能科普下东南亚的文化,历史和科学杰出成就或名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