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单纯禅让制!那从黄帝到禹时期的继承制是怎样的?提到禅让制,一定会想起上古三皇五帝时期尧、舜、禹三朝,按照《史记》的说法,禅让...
并非单纯禅让制!那从黄帝到禹时期的继承制是怎样的?
提到禅让制,一定会想起上古三皇五帝时期尧、舜、禹三朝,按照《史记》的说法,禅让制是尧开启的,尧在自己执政的中后期就开始寻找继承人,尧先是问自己的大臣放齐:谁能继承自己的事业?放齐推荐了尧的儿子丹朱,尧认为丹朱愚妄不顺就拒绝了,后来经大臣们推荐共工、鲧(gǔn),共工直接被尧拒绝了,鲧还经过九年的试用期,仍然被尧排除了继承人资格。
后来,直到大臣们推荐舜为继承人,舜是个盲人的儿子,之所以能被选中是因为舜的品德非常高尚,舜的父亲愚昧,母亲顽固,弟弟傲慢,经常迫害舜,可舜总把他们当成亲密的家人对待,是出了名的孝顺,这是大臣们推荐舜的理由,尧为了考查舜,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舜,用了三年时间,才决定禅让部落首领之职给舜,经过一系列的考察,于是舜就成为下一代的华夏部落首领。
三皇五帝
舜即位到了中后期,又用类似的方法传位给禹,同样是禅让制,不过等到禹死后,就结束后禅让制,把部落首领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这就是夏朝的开始,如果属实的话,那历史上也不过只有尧传舜、舜传禹是禅让制,也就是说整个中国历史上就只有这两次禅让制是真正的禅让制,至于后世出现的战国时期燕王哙禅让子之和汉献帝刘协禅让曹丕,那不过是逼迫罢了,谁都明白是什么回事,原本道德楷模的禅让制到了后世朝代居然成为权臣改朝换代的工具,充斥着阴谋、政治斗争与权力之争。
一、分析尧、舜、禹禅让制的流程
从尧传舜、舜传禹这两个禅让制的例子中都能看出,禅让制的流程是:
1、推荐继承人选。
首先由手下大臣来推荐人选,继承人选的资格似乎与出身没有关系,可以是首领的儿子或者亲人,也可以是朝中大臣,更不可思议的是连普通平民百姓也有资格,至少从舜的例子就能看出,舜是盲人的儿子,没有地位,在当时就是普通民众,居然也能被选中为继承人,换句话说,继承人选的资格是能者居之,人人可选。
同样从舜的例子也能看出,舜之所以能被大臣们推荐为继承人选,原因就是因为舜有道德,有孝顺的贤名,可以引申到整个继承人选的推荐标准就是:道德。包括尧拒绝丹朱和共工,也是因为道德原因拒绝的。
尧帝
2、考核继承人选。
从史记的记载来看,帝位继承人的人选主要是靠大臣的推荐,然后再经过一系列的考核,史记记载了驩兜(huān dōu)推荐共工为继承人,尧不同意,但是驩兜不听,仍然让共工为官,后来被证明共工不具备资格,被取消继承人,还有四岳曾推荐鲧为继承人,尧不同意,但四岳偏要试试看,最终的结局是所有的百官认为鲧不合适,于是鲧也被取消继承资格。
经过了第一道考核关,就开始进入实地考核期,如果说第一道考核的标准是道德的话,那么第二道考核的标准就是能力,就是看你的执政能力,比如舜,尧先是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再次考察舜的德行,合格后,尧再让舜参与执政,考察舜的执政能力,经过层层数年的考核,最终才确定传位于舜。你会发现,考核继承人的标准就是道德+能力,也就是德才兼备,这与后世汉朝提拔人才的标准是一致的,甚至放到今天的社会,也是同样适用的。
从这个继承人选推荐考核制度来看,你会发现身为部落首领的尧在推荐人选上,几乎没有决定权,尧否认的继承人,但在大臣们的强力支持下,也能进行第二轮的考核,直到考核不合格,才被取消资格,这就意味着继承人选的最终决定,不是某个人可以干预的,包括部落首领,而是以最终实际政绩、道德来决定的。
尧舜禅让
再来看舜考核继承人的标准更是如此,舜任命”禹“担任司空,负责治理水土;任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任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任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任命”垂“担任”共工“,掌管工匠;任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任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任命”夔“(kuí)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任命”龙“担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
这些担任官职的人,都是经过大臣们的推荐,然后被舜任命为官职,先明确分工与职责,之后就进入考核期,舜就专门考核这些人,三年考核一次政绩,以考核三次政绩作为提升或罢免的理由,以考核成绩最优秀的人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最终的考核结果是”禹“的成就最大,所以最终舜以禹为继承人。
你会发现,尧舜的这种继承制,根本不是禅让制,而是一种独特的推荐考核制,所有的继承人即使被推荐了,也要经历过无数次的考核,最终继承人的确定是通过考核结果来决定人选,这不是首领们能决定的,即使首领不同意的人选,大臣都可以强行进入考核期,然后再以结果作为继承标准,对于继承人选,首领没有过多的干预权和决定权,一切以成绩和道德作为标准,这应该是五帝时期华夏部落一种独特的考核制。
上古部落
3、禅让帝位。
考核合格后,前任首领会把帝位禅让给继承人,而且是提前禅让,并不是等到自己去世后才禅让,这与之后的继承制度也不一样,后期的任何朝代,无论是父死子继还是兄终弟及,都是等到前任首领去世之后,新一任的首领才能继承帝位,但在尧舜禹时期就不同,比如尧禅让帝位给舜后,还活了28年,舜禅让帝位给禹后,还活了17年。
为何是这样?根本原因还是考核继承人,把帝位让给继承人之后的考核,但这个时期的考核,既不是考核道德,也不是考核能力,而是考核天意,考核继承人是否顺应天命,在商朝时期,任何国家大事都要进行占卜,那个时候的人是相当相信天命与鬼神的,而更早的五帝时期更是如此,基本上所有的国家大事,都要进行占卜,像继承人这种大事更是如此,所以史记中明确记载了,当尧年事已高时,就让舜代理天子的政事,借以观察他做天子是否符合天意。
考核是否符合天意的标准就比较复杂了,通过观察天上的北斗星、太阳、月亮的运行情况,以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运行是否有异常,还要举行临时的仪式祭告上天、天地四时、名山大川以及各路神仙,这同样是一整套复杂的程序。
《史记 五帝本纪》: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
黄帝
二、从黄帝到尧之间的继承制是什么
从黄帝到尧帝之间还有五位帝王,分别是:黄帝、少昊、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帝挚(zhì)。
按照《史记》的说法,黄帝去世后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高阳,也就是颛顼,但是按照先秦著作《世本》的说法,黄帝是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青阳,也就是少昊,后世多采用这种说法,颛顼去世后,传位给侄子高辛,也就是帝喾,帝喾去世后,传位给自己的长子,也就是帝挚,帝挚当了九年帝王去世后传位给自己的弟弟尧。
再来理一理这五帝的传位情况,第一个特点就是:都是先帝去世后,再传位于后一任帝王,史书也明确记载了这种情况,与尧、舜时期的禅让制不一样,尧舜时期是先帝在位就传位给后一任帝王。第二个特点就是:五帝传位下一代时,都有很亲近的血缘关系,黄帝传位给自己的嫡长子少昊,少昊传位给自己的侄子颛顼,颛顼传位给侄子帝喾,帝喾传位给长子帝挚,帝挚传位给自己的弟弟尧。
从这两个特点来看,五帝时期的继承制与尧舜时期的禅让制是不同的,五帝时期不是纯粹的禅让制,而是:父死子继、叔死侄承、兄终弟及。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继承人也是需要考察的,但并没有后期尧舜时如此强大的考核程序,能够确定的就是继承人与先帝是一定有血缘关系的。
炎黄二帝
再联想到五帝时期华夏是处于原始部落联盟时期,既然是部落联盟,其核心部落一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族为单位,当时没有家庭的观念,一切以大家族利益或者部落利益为重,因此在选择继承人,只能优先考虑血缘关系较为亲近的成员,同时需要部落成员一致认定继承人的道德和能力,因为原始社会毕竟生存下去只是第一位的,如果继承人的能力和道德都不够的话,会让部落衰弱甚至灭亡的,这是当时的局势所决定的,五帝时期的这种继承制可以称为:血缘推荐制。
总结
最后再来看尧、舜、禹的出身,尧是帝挚的弟弟,帝喾的儿子,黄帝的四世孙,标准的黄帝直系子孙。
舜的父亲是瞽叟(gǔ sǒu),一个盲人,舜的五世祖是穷蝉,穷蝉是颛顼的儿子黄帝的曾孙,标准的黄帝直系子孙,只不过其家族没落了而已。
禹的父亲是鲧,还记得这个鲧吗?四岳曾推荐鲧为继承人,但尧不同意,四岳强行考核试用,经考核不及格被取消资格,鲧的出身同样不一般,他是颛顼的玄孙,黄帝的六世孙,标准的黄帝直系子孙。
黄帝世系图
换句话说,从黄帝之后到尧、舜、禹时期的所有帝王,都是黄帝的直系子孙,向上追溯的话,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其实继承制度与原始社会发展的规律息息相关,帝位都是在黄帝的直系子孙中流传,只不过方式不一样,与此对应的是原始社会在发展,当帝王的后代被分封在某地后,就会形成一个独立的部落,比如黄帝的孙子颛顼被封在高阳,所以号“高阳氏”,开创了一个新的“姓氏”,虽然与黄帝部落的“轩辕氏”不同,看起来像两个独立的部落,实际上部落首领是黄帝的直系子孙。
社会不断地发展,就形成数量非常多,同时姓氏也不一样的部落,这些部落看起来独立,实际上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共同组建的部落联盟,构成了华夏民族的主体,也就是炎黄子孙,虽然继承制度在每个时期有所不同,但继承的原则仍然是血缘+道德+能力,这是继承的核心,无论是五帝时期,还是尧舜禹时期,都可以大致套用这个原则,五帝时期的继承制称为:血缘推荐制,尧舜禹时期的继承制称为:推荐考核制,合起来称为:血缘推荐考核制,这就是上古时期从黄帝到禹的继承制度,这是古华夏部落一种独特的继承制度。
尧舜禹其实有血缘关系,为什么要说他们的即位不是世袭制,而是禅让制?
战国时期燕王哙曾经让位燕相子之,这叫禅让;子之死后哙的儿子燕昭王又继承燕王之位,那叫世袭
尧,舜,禹真如传说所说,是“禅让”的君主吗
按照传统的说法,帝尧放弃了自己不肖的儿子丹朱,将天下共主之位让给贤德的帝舜,而帝舜也放弃了自己无能的儿子商均,把天子之位让给功盖天地的大禹。这种传位以德不以亲的做法,称作“禅让”。然而这种说法有多少真实性呢?主张禅让说法的,主要是后世的儒家学者,最早记载的是孔子及其弟子所著的《尚书》。然而,儒学家终究不是史学家,儒家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等,因此极力推崇所谓的“大同”社会。
对“禅让”持截然相反观点的有《韩非子》和《竹书纪年》。《韩非子·说疑》中记载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
《竹书纪年》中说: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丹朱,使不与父相见。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大家都知道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代表者,法家可不会虚构什么理想的社会;《竹书纪年》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史书,比司马迁的《史记》要早几百年,而且是国家正史(《史记》并不是国家正史)。司马迁在《史记》中引用《尚书》记载了禅让的故事,然而,一些史料,特别是甲骨文的大量发现,证明《史记》中有很多错误之处。相反,甲骨文的记录与《竹书纪年》的内容惊人一致。
尧舜时代以前已形成子传父业的传统,不可能到了尧舜突然来个“禅让”,据记载,黄帝之后传位给其孙颛顼,颛顼之后传给其侄帝喾,帝喾之后传给其子挚,挚不仁,诸候立挚的弟弟尧为帝。从以上帝传谱系来看,基本上是子传父业,尧也是黄帝的后代,因其兄挚昏庸无道才被诸侯立为君主的。而禹以后,就是公认的“家天下”,因此,历史上出现这样一个“禅让”的真空时期,也不于理不通的。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
再来看看五帝的关系:
从上图可以清晰地看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血缘关系,只不过舜是黄帝孙子的孙子的孙子的孙子,而且后来多半是旁支,到他这一代时,也就是普通老百姓了,就象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一样,将《史记》的说法就是“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所以,在舜之前都是父子(叔侄)相传,如果在舜之前也都是禅让的话,那么“禅让”还有一点可信度。后来尧“禅让”给舜,舜“禅让”给禹,禹之后就是父子相传的家天下。所以,这两次仅有的“禅让”放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很难站得住脚。
可笑的是,尧舜禹如此充满血腥的“禅让”,后世之人纷纷效仿。历史上共记载了十次“禅让”事件,除上述两次外,还有以下八次:8年,西汉的孺子婴禅让给新朝的王莽;220年,东汉献帝刘协禅让给曹魏文帝曹丕;265年,曹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西晋武帝司马炎;420年,东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给南朝宋武帝刘裕;479年,南朝宋顺帝刘准禅让给南朝齐高帝萧道成;502年,南朝齐和帝萧宝融禅让给南朝梁武帝萧衍;557年,南朝梁敬帝萧方智禅让给南朝陈武帝陈霸先;581年,北周静帝宇文衍禅让给隋朝文帝杨坚。其中曹丕在接受汉献帝“禅让”后脱口而出了一句话:“舜禹受禅,我今方知”,可见后世英雄早已看透了尧舜禅让“作秀”的真相,不过没有人说破而已。
近年来考古发掘表明,尧、舜、禹的时代很可能贫富分化已非常严重,已经迈入阶级社会,从墓葬规制和陪葬品的多寡可以清晰的看出不同的等级。比尧、舜、禹时代还早3000多年的西水坡和城头山遗址,都发现了人殉,人殉是人类迈入阶级社会的重要标志。而就算仍处于原始社会,连猴群产生猴王都难免经过一番争斗;丢一根骨头,几只狗都要拼命去争抢,禅让的传说实在太温文尔雅,太过理想化了。尧、舜、禹三代君位相传,与其说是不切实际的禅让,不如说是摄政官和君主的儿子之间的权力斗争。即便在传说中,帝舜和大禹经常会聚诸侯,发动战争,甚至斩杀不肯从命的重臣,其权威之重,权力之大,权限之广,也并非原始社会的部族联盟长所能够拥有的。
因此,我判断尧舜禹“禅让”是儒生们改编的一些美好的、理想化的故事。其实,我认为即使篡权,舜和禹也都是圣人,是明君。就象李世民一样,他通过暴力手段杀兄、射弟、逼父,用最血腥的方式夺取政权,但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造福于黎民百姓,后人还是一样的称颂他。还有韩非子提到的商汤和周武王,都是弑君之臣,但都被万世敬仰,因此,这些儒生们不必为这样的现实作掩饰。
希望更多的考古发掘找到更有力和更直接的证据,来证明尧舜禹是禅让还是篡权。
大家相信尧舜禹传说中,近乎童话的禅让制吗?
禅让,是后人编造的政治童话,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等人为了推销他们“有贤者居之”的政治理念而层层累积编造出来的,实际上,即使在远古时代,权力的交接依然存在着血淋淋的斗争。下面试着通过对这些禅让传说的细节探究,来拨开历史的迷雾,还原传说背后的真相。
尧舜禅让不符合人类社会的普遍发展规律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出身穷苦人家,在家里受后妈和父亲弟弟欺负,离家出走,种过地,打过鱼,做陶器贩卖,干遍了累活苦活,但仍然积极乐观、笑对人生,终于被尧发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就禅让王位给他。
这听起来就不靠谱,是吗?
在史学界的研究方法中,有一种叫做“三重证据法”,即古代史料为第一重证据,考古出土文物为第二重证据,而第三重证据就是人类社会的普遍发展规律。
我们知道,在唐宋实行科举制度之前,社会阶层固化,能够当官从政的,都是世家贵族子弟,越是远古,这个现象就越严重。——只在战国的乱世时期,布衣平民才短暂有了登上政治舞台的机会。
所以,尧帝从茫茫人海之中发现了穷苦子弟舜,不但把自己的两位公主嫁给他,还把王位禅让给舜,这很明显是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
然而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尧帝让位给舜帝,又是合理的。
在秦朝之前我们还没有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天下基本上是松散的部落联盟的状态。商、周时期的天下共主关系还算比较紧密,但之前的三皇五帝时期,即使是尧舜禹这些天下共主,对其他部落的控制还是比较弱的。
而史料记载,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等人都活了百岁左右,这在人均寿命只有三十几岁的古代是不可思议的,即使是后代的王朝,皇帝的平均在位时间也只有短短的五年。
所以我们有理由推断,所谓的尧帝禅让给舜帝,其实是尧帝的部落原来担任着天下部落联盟盟主,因为威望渐渐下落,被原本比较羸弱的舜帝部落给取代了,舜帝部落成为了新的天下盟主。三皇五帝所谓的年龄,实际上是他们部落的执政时间。
如果用部落的概念来取代舜个人,那么穷苦人家的舜能够上位,就解释得通了。
当然,即使是部落之间的权力交接,也很可能不是温情脉脉的禅让,武力夺权才比较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从史料记载看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尧帝晚年被舜给软禁了。
尧舜禹真的是禅让吗?尧舜禹禅让历史真相
说到尧舜禹这个时代的事情由于记录等原因所以当时的情况也还是非常的复杂的,那么有的人说了尧舜禹真的是禅让吗?其实这个问题也争论了很久很久的,那么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尧舜禹禅让历史的真相吧,感兴趣的可一定别错过了!
关于尧舜禹禅让的事迹基本是见于儒家学说。儒家将尧舜禹的三王时代描绘成中国史籍上最具光辉的时代,三王以“禅让”这一“天下付有德者居之”的传承方式进行权力交接为后人所称道。
实则这些记载靠不住。
深谙历史的毛泽东主席晚年批注二十四史时,曾在《魏文帝被利用》一条中写下了六个字:尧幽囚,舜野死。这说明对历史颇有研究的毛泽东对尧舜禹禅让的事迹是不认同的。
而且“尧幽囚,舜野死”这个说法也非毛泽东首创,最具代表性的是《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中明确记载:“舜篡尧位,立丹朱城,俄又夺之。”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放尧于平阳。(放,流放)”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另外《韩非子-说难》中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禅让是儒家的最高理想,然而也是最大谎言)。
《庄子-杂篇-盗跖》中就直接指出“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
《吕氏春秋-举难》篇开首就说“人伤尧以不慈之名,舜以卑父之号,禹以贪位置意”。
这些说法以《竹书纪年》为最早最具代表性。
《竹书纪年》是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在当时盗墓者在汲郡盗墓作业时从魏国古墓中发现的一批写在竹简上的古书,所以又称《汲冢古书》,从上古载至“今王二十年”。从其内容确定”今王“乃战国时期的魏惠王,被盗墓冢应该是魏襄王墓。
《竹书》原简应该是战国时魏国的官修正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战国魏襄王20年(前299)之间的历史,是古代唯一一部未遭秦火和儒家篡改的编年体通史。其时尚处于百家争鸣的时代,儒学尚未占据统治地位,修史者不至于落入儒家的条框中,能够比较公正地记录下史实,所以它的记载可信度就要比后来儒家典籍中的禅让说要可信得多。而且其记载能与甲骨文、金文、《史记》、《春秋》等多方面的资料相印证。它颠覆了很多传统儒家学说奉为圭臬的记载,其中就包括尧舜的禅让说,因此遭到后世儒家的极力禁毁。
根据《竹书纪年》我们得知,丹朱是尧的儿子,尧把帝位传给丹朱,但是舜后来夺取了丹朱的位子,并杀死了丹朱。
《山海经海内西经》也记载:“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对丹朱的称呼也是“帝”。间接说明丹朱曾称帝。晋代郭璞对本段注解道:“《竹书》亦曰:‘后稷放帝朱于丹水’。”这也是竹书和山海经相互印证的一个证据。
唐朝史学家司马贞《史记正义》,《括地志》里有这样一段话:“故尧城在濮州鄄城县东北十五里。……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又有偃朱城,在县西北十五里。《竹书》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远别离》就直接记述了“尧幽囚、舜野死”。清人王琦在替太白诗作注的时候补充了另一条资料:“《广弘明集》曾载: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今见有囚尧城。”说明到了清代,还有囚尧城这个地名。
而舜的晚景也并不妙,传说他是死于南巡途中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今湖南永州市宁远县)但所谓南巡估计和后来被放逐皇帝的”北狩“差不多,基本是被放逐。
后来很多人也认为这些都是战国晚期世风日下,礼崩乐坏,当时人想当然得臆测古人的说法,基本属荀子、韩非之流臆造。但这只是一家之言。
所以毛泽东主席还有诗云:“三皇五帝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