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将近深夜11点,各家电视台喧嚣了一天的综艺选秀节目偃旗息鼓,纪录片《客从何处来》正在登
每周一将近深夜11点,各家电视台喧嚣了一天的综艺选秀节目偃旗息鼓,纪录片《客从何处来》正在登场。“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人贺知章的一句诗,移植到千年之后的现代电视节目里,既昭明了“寻根”主题,也定下了诗意的基调。
静悄悄地走过第一季,《客从何处来》第二季播放也已过半,节目就好像墙脚的一簇菊,檐下的一剪梅,兀自开谢,只留予懂的人去品。乍一看,节目全明星阵容很容易让人误解它走的是综艺路线,聒噪歌吹,贩卖笑泪,晾晒情感。实际上,各色明星只是过客,时间才是主人,明星与常人无异,在时间里跋涉,寻找个体生命与家族衰荣的源头。在中国文化里,“根”是很重要的概念,在我们熟悉的语境中,扎实、脚踏实地、刨根问底、寻根问祖等词汇便是这一概念外化的行为表达。于是,我们能在节目中看到“雨神”萧敬腾兜兜转转拜访幼时奶奶摆摊糊口的老街,在邻居的回忆里重拾儿时的记忆;也能看见“豆导”钮承泽遍访老北京的亲眷,在他们的口述中追寻父亲离家从军的动因;还能看见熟悉的主持人撒贝宁,循着历史学家提供的线索拨开爷爷脱离新四军追随伪军“叛国投敌”的重重迷雾……
中国人注重修史立传,在官方卷帙浩繁、庄严巍峨的大传统之外,也存留了很多非正式传播、留存的文化小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从哪里来”这个困扰西方哲人的命题对中国人来说,往往在最普通的家谱中就能找到精神原乡。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断裂,越来越多的人丧失了家族记忆,往上推三辈都难,遑论追溯到前朝高祖。《客从何处来》做的就是修补的活计,它综合历史学、社会学、地方志、家族研究、姓氏研究等凡此能找到线索的材料,帮助明星们将记忆碎片拼接完整,进而解答了“客从何处来”这一命题。
在节目的制作手法上,《客从何处来》不像《舌尖上的中国》用精致的拍摄让人看罢啮齿留香,也不同于成长记录真人秀《变形记》,隐约能看到编剧不甘寂寞跳出来舞动指挥棒。这档节目保留着最质朴和原生态的纪录方式,以此凸显人情的本真与人性的温情。在《钮承泽篇》中,豆导父亲与三叔之间以戏曲菜谱“红楼二尤”传情达意,分隔台海两岸的家族长辈,书信传递隔山隔海会归来的盼望。长镜头追踪,慢镜头特写,主人公亲配的旁白,让人生发出一种时光定格、倒流的错觉。木心在诗中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这同样可以看作《客从何处来》的叙事方式——只有慢下脚步,才能听清内心的声音。“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在对历史层层抽丝剥茧中,观众也能借故事主人公的酒杯,消解心头怀乡思祖的块垒。
略觉遗憾的是(),每一集戳人泪点的痛感太甚,过犹不及。纵使明星主人公们在历史洪流面前感知个人的微渺,在打开尘封的岁月时难抑亲情的沉重,但是情感的宣泄不应只有涟涟泪水这一种载体。屈子仅“已矣哉”一叹,感慨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梁鸿也只是五个“噫”,抒发胸中之郁结;杜甫在国破山河在的现实前,用“白头搔更短”表达忧国思家……尤其是《萧敬腾篇》,爱哭的“雨神”在讲述与追忆中屡屡泪水决堤,拳拳孝心浸透了思亲之情,却也削弱了节目更为宏大的展现。家史这部小历史与国家大史息息相关,每一个人物、家族的命运都被历史的洪流裹挟向前奔突。在《钮承泽篇》中,父亲离家的背景是1948年老北平的民生凋敝、动荡不安;在《撒贝宁篇》中,四父加入战干团正值中华民族危难之时……这些真实的历史剪影,也提示着我们,国和家的命运攸关,“家国同构”是中华民族漫长演进史中最为深刻的总结。面对历尽磨难的家族史与千疮百孔的民族史,我们应有的姿态是在四顾茫然长叹息,而后,还是要挺拔地向前而去。我们追溯“客从何处来”,只是为了更好地告诉自己“我向何处去”。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