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北极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看下面的图就明白为什么南北两极会有极昼极夜现象了。这是夏至时的太阳光照图。看北极,地球是围绕着自...
为什么南北极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看下面的图就明白为什么南北两极会有极昼极夜现象了。
这是夏至时的太阳光照图。看北极,地球是围绕着自转轴转动的。不管地球怎么转,北极地区总是会在阳光照射之下,太阳整日都不会落下,就是极昼。再看南极,不管地球怎么转,南极地区的太阳总是在地平线以下,不会有阳光照射到,就是极夜。
到了北半球的冬季,情况正好相反,北极地区是极夜,南极地区是极昼。
极昼和极夜是地球沿着倾斜的地轴自转所造成的结果。也就是说,地球自转时地轴与垂线成一个约23.5度的倾斜角,因而地球在围绕着太阳公转的轨道上,有6个月的时间,南极和北极的其中一个极总是朝向太阳,另一个极总是背向太阳;如果南极朝向太阳,太阳光照射强烈,所以南极点在半年之内全是白天,没有黑夜;这时,北极则见不到太阳,北极点在半年之内全是黑夜,没有白天。
理想情况下,北极地区的极昼(或南极的极夜)始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结束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历时约186天;北极的极夜(或南极的极昼)始于秋分日,结束于春分日,历时约179天;南北极地区的极昼、极夜最大边界都在66°34′的纬线上。
这些情况的理想条件是:
①太阳是点光源;
②太阳光线是直线前进的;
③地球是一个正圆球。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D太阳不是点光源,而是一个圆面光源,它有16′的视半径;②由于大气对光线有折射作用,使太阳光线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不是直线前进的。而是有一个角度的偏差,这种偏差在太阳接近地平线(即太阳高度约为0°)时最大,此时偏差角度为34′;③地球并非正圆球,而是一个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的近似椭圆球。对①、②两种情况来说,它们不仅影响南北极极昼和极夜的始末时间、历时天数,还影响南北极地区的极昼和极夜的范围。
为什么太阳会出现黑子
太阳黑子是什么?太阳温度那么高,太阳黑子为什么是黑的?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一些低温区,与周围高温区形成强烈对比,看起来就呈现黑色。但其实太阳黑子一定也不黑,它的温度依然高达3、4000K(绝对温标),说发出的光比任何人类通过发热丝发光的灯还要亮。那为什么他看起来是黑色的?它又是怎么形成的?
太阳高温辐射何来?
太阳是我们人类赖以存在的能量来源,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在它的能量下得以生存,没有太阳,地球将一片死寂。太阳光是怎么来的?
古时候有人曾经认为太阳是烧煤的,现在听起来特别搞笑,但对于当时的人类,这已经是他们能想到的最合理解释了。后来,人们发现了压缩生热的现象,于是又认为太阳是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导致表面物质向内压缩而产生的热量。但以上两种解释都无法解答太阳为何能烧那么久,因为当时根据地质学的研究发现地球年龄已经长达数十亿年了……
随着科学的研究发展,我们现在已经大致知道太阳的发光原理,它是核心内熔融的氢核在高温高压下产生热核聚变,从而释放巨大的能量,以伽马射线形式向外辐射,在超过核心附近稠密的等离子体向更低温的外部传播过程中能量慢慢降低,当到底表面时已经只剩下以可见光为主的较低能量辐射。对应的是5770K的热辐射温度。
太阳黑子形成原因
5770K的热辐射(黑体辐射)温度产生的是明亮的白光,而根据黑体辐射理论,热辐射的亮度只与其温度有关,与其构成物质种类无关,因此,很明显太阳黑子就是太阳表面温度降低的区域。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区域温度为什么会比周围低呢?
我们先要讲一下太阳发光表面的物质形态,他们平常接触到的物质形态主要有三种:气态、液态和固态,但太阳表面由于高温的作用,物质呈现为第四种形态:等离子态。这是由于原子在高温作用下,电子脱离原子核束缚,成为游离状态的自由电子。这些游离状态的等离子体在高温下产生剧烈的热对流,类似于地球上的台风形成,但在太阳表面所产生的的“台风”强度是地球的上千倍。而剧烈旋转的带电粒子流产生强烈的局部磁场,这些磁场进一步影响了带电的等离子体的运动,于是会产生一些凹陷的低温区域,这些低温区域比周围区域的温度降低1000-2000K,以致在强烈的温度反差下,它们看起来是黑的。
太阳黑子的危害
这些太阳黑子通常是成群出现在太阳的低纬度地区,由于它拥有异常强烈的磁场,导致该处的等离子体极其不稳定,往往会伴随剧烈的喷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太阳耀斑爆发现象。太阳耀斑爆发会高速向宇宙空间喷发带电粒子流,这些集中喷发的带电粒子流会对地球的电磁通信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甚至信号中断、设备损坏。
太阳黑子爆发与极光
我们都知道,南北极的极光是由于太阳的带电粒子(太阳风)被地球磁场偏转到南北极后与两极的高层大气产生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而太阳黑子区域的高强磁场加速喷发的太阳耀斑会加剧极光的发生,甚至极光会向低纬度地区发展,比如一百多年前的卡林顿事件,就是一次剧烈的太阳耀斑爆发,导致南半球温带地区都出现了极光。
太阳黑子爆发周期——太阳活动周期周期
在对太阳黑子的持续观测,科学家发现太阳黑子的活跃存在周期性变化,这个周期约为11年,在一个太阳活动周期内,太阳黑子会从大量出现变为很少出现甚至完全消失。从卡林顿事件至今,科学家已经记录了24个太阳活动周期,地球即将迎来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
总结
太阳黑子并不黑,它只是相对于周围比较暗而已,当我们用滤光片把太阳亮度降低到可直视范围内时,太阳黑子的亮度就被降低到很暗的程度,以致看起来是黑的。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