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起义在中国历史上有何重要意义?黄巾起义发动的广泛,计划的周密,阶级对立的鲜明,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但是黄巾起义发生在封建割据...
黄巾起义在中国历史上有何重要意义?
黄巾起义发动的广泛,计划的周密,阶级对立的鲜明,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但是黄巾起义发生在封建割据倾向迅速发展,豪强地主拥有强大武装的年代,这种地主武装同官军联合,处处阻截和镇压农民军,迫使农民军不能集中力量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起义高潮过去以后,黄巾余部和黑山军各部人数虽然很多,但是缺乏攻击力量,在四面八方的敌人夹攻中相继失败。
黄巾起义取得了瓦解东汉王朝的伟大成果。极端黑暗的宦官、外戚集团失去了东汉王朝的凭借,经过短暂反复以后也就从历史上消失了。
“黄巾起义”准备了十多年,对当时有什么影响呢?
“黄巾起义”准备了十多年,对当时有什么影响呢?汉末黄巾起义,对于汉王朝来说,是一次对于统治根基的巨大的动摇,如同秦末的陈胜吴广揭竿起义一样,黄巾军并没有直接推翻刘姓皇室的宝座,但是引发的后果直接导致了朝廷统治力的极大削弱。
由于黄巾军的势如破竹,汉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汉灵帝只得命各州府郡自募兵勇守卫,这就导致了日后虽黄巾虽然平定,但是出现了大批拥兵自重的军阀枭雄,是的汉朝王室对于国家的统治力大大削弱,彼时“三国”中出现的袁绍 袁术 董卓 孙坚等人纷纷大肆招兵买马,割据城池,虽口中仍尊汉室为主,但早已是称霸一方的霸主,更有甚者,董卓废旧帝立新君,更有意取汉室而代之,引得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随后董卓身死,引得群雄逐鹿中原,中国陷入了“大乱斗”的军阀混战时代;经过无数次的战争与互相吞并,最终形成了为人们津津乐道传诵至今的“三国演义”。也由于这种常年不休的军阀混战,汉室统治力几乎被削弱殆尽,最终末代皇帝汉献帝退位“禅让”于曹丕,结束了汉朝四百零七年的统治。
黄巾起义还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宗教为组织形式的武装起义,对后世朝代更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后是许多农民起义纷纷假以宗教的名义与形式,如方腊的“摩尼教”,洪秀全的“拜上帝会”等等。
黄巾起义的爆发,虽然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东汉政权,但是也为地方豪强,门阀士族的崛起提供了机会,因此黄巾起义并非灭亡东汉的原因,但在其中起到了加速和促进的作用。
如果一定要说黄巾起义对后世的作用,那就微乎其微。但是万事都有蝴蝶效应,如果说黄巾起义促进了天下分裂,使得汉室垂危,争夺人才和稳定天下成为了各路军阀的首要任务,但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已为门阀士族所操纵和利用,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的现象,与要求参与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如何选官的问题上斗争激烈。
从汉末黄巾起义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可贵的经验?
汉朝自汉高祖斩白蛇起义,一统天下,到后来光武中兴,传到恒灵二帝时,国家制度开始出现弊端,再加上二帝荒淫无道,不学无术,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地方上地主豪强兼并土地严重,普通老百姓没有立锥之处,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三月5日,黄巾起义正式爆发。
二、起义的经过和结果
黄巾起义的领袖张角,冀州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太平道的首领,自称“大贤良师”,以传道和治病为名,在农民中宣扬教义,进行秘密活动。10余年间,徒众达10万 ,但如此规模的大起义,单靠农民是很难组织起来的。在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起义军中,张角把信徒分成大小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而如此组织建设没有读书人的参与是很难办到的。所以当时社会上肯定有不少是经历过党锢之祸、对朝政失望而选择隐逸的读书人。太平道尊崇黄老思想,而道家思想在汉朝的读书人的眼里还是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的。由此猜测,有相当一部分对朝廷不满的读书人加入了张角的太平道。据说当时有官署的大门被写有“甲子”二字。这说明部分低级官吏对起义是支持的。张角还打通宦官作为内应,但因叛徒告密,张角派人飞告各方提前一个月起义。于是三十六方“一时俱起”,众达数十万人。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后来朝廷召开紧急会议,解除长达十五年之久的党锢之祸,派出杰出将领镇压。于是起义9个月后失败,但是以后各地不断涌现起义现象,持续20余年。
三、黄巾起义失败的原因和影响:
其一,黄巾军面对的敌人远比想象中强大。起义爆发后,镇压黄巾军不仅有庞大的东汉官军,而且还有各地豪强的大小武装,由于农民起义损害了地主豪绅商贾富人的利益,所以他们也愿意出钱出力帮助朝廷镇压黄巾军,在面对整个地主阶级的疯狂镇压中,最终寡不敌众,终于失败。
其二,由于起义计划被叛徒出卖,使起义不得不仓促发动,各地起义军之间的相互配合发生了极大的困难。尤其是洛阳起义流产,使东汉政府解除了后顾之忧,得以全力镇压外围起义军。
其三,农民起义的历史局限性。从主观方面来说,黄巾军缺乏有战略头脑的军事领袖人物,其起义计划的制定极不完备,起义后各地起义军没有迅速地集结起来,而是分散在各地孤立行动,甚至不进行相互支援配合,终于被官军各个击破。同时起义军首领缺乏军事指挥能力,张角、张梁、张宝、波才、张曼成、赵弘、韩忠等,个个都是只知固守一城一池,或久围坚城,反正都是各自为战,与东汉军拼消耗,不懂得运用灵活的战术战法,取得主动,始终被动挨打,直至失败。
其四,东汉派来镇压黄巾起义的将领,如皇甫嵩、朱儁、曹操等都是一些能征善战的悍将,他们的统兵作战的能力,军事指挥的才能、战术计谋的运用,都高于黄巾军首领,因而往往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最终击败黄巾军。
其五,黄巾之乱虽然开始是农民起义,但是在起义后完全背离了刚开始时的宗旨,比当时的官府更疯狂地残害农民,失去了群众拥护的基础,完全化为一股盗匪,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再加上官府的镇压,失去农民自身的支持,走向末路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其六,黄巾军主力皆为农民,仍然秉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作战规律。这在兵者诡道的非常时期如何能不败,最重要的一点是黄巾军没有一个切合实际的政治纲领和行动指南。他们只是做了旧时代的破坏者,而没有想过,也没有能力想过如何建立新时代。自身缺陷再加上残酷的外在环境,使黄巾起义最终归于失败。
四、黄巾农民起义战争的成功经验
它提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即消灭东汉政权,建立自己的统治,这对号召和团结人民参加起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利用宗教形式进行起义的宣传和组织工作,麻痹了官府,积蓄了力量,为举行起义作好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起义计划制订得比较周密、具体。所谓“内外俱起”、“八州并发”就反映了这一特点。尽管后来由于叛徒的告密,使这一起义计划的实施遇到很大的困难,但经张角果断处置,它基本上还是得到了落实,从而给东汉王朝予沉重的打击。
斗志坚决,宁死不屈,敢于攻坚,勇于牺牲,以此向天下昭示了起义将士的斗争精神和高尚气节。
五、对我们做事业有什么启发和教育
其一,张角能找准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痛点。土豪恶霸压榨百姓,导致百姓活不下去,因而给民众的最直观感觉就是,我们只需把土豪恶霸打倒了,就可以过上好日子。这正是很多小规模起义军的想法和目的。其实东汉政权最高层的腐败才是导致民不聊生的根本,推翻现有政权制度,建立一种新的秩序,才是整个社会的痛点所在,也是终极解决之道。张角提出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正是站在了整个社会的痛点之上提出的,且目标明确,自然会获得更多支持。
其二,张角成功俘获到了最广大的民心。光有口号也是不够的,喊口号的人很多,真正做成事的很少,因为民众不光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张角最初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治病,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后来创立太平道,传播劝人向善的理念,入教者众多。说明张角拥有强大的组织宣传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具有自发传播属性的宗教为载体,来宣扬自己的救世理念。而且这种理念是为大众谋福利,而不是为个人和小团体,因此更能获得广大民众的赞誉和认同,成为后来发动起义的基础。
半史三国:黄巾起义震古烁今
参 《后汉书·皇甫嵩传》 载,张角‘ 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杨、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 ’纵观历史,黄巾起义的波及程度,在当时可谓古之未有。
而张角造就 「席卷八州」 之壮举,其背后的各种成因,确是值得后世抛开历史成见,辩证地分析与学习。
参 《皇甫嵩传》 载,‘ 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呪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 。’即张角有治病救人之能,但仅是如此应无法联动八州百姓,成为精神支柱。
不过东汉以来,上下皆流行谶纬之学。 《后汉书·光武帝纪》 即云,‘ 宣布图谶于天下 ’,将谶术列为官学,甚至根据图谶指示决定官员升迁、王侯分封。
所谓上行下效,百姓对于谶纬之术更是笃信不已。顾炎武 《日知录》 尝言,‘ 谶记之兴实始于秦人,而盛于西京之末也 。’而‘ 西京之末 ’即指东汉末年。
故而黄巾之乱的基础即是源于百姓对于谶纬之术的信任。而黄巾军的谶语即是‘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
如此亦引出另一疑问,谶语是黄巾军造势之用,亦是一种起义前的口号宣传。
且 《皇甫嵩传》 载,教众‘ 以白土书京城寺门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 。’即用白土将‘甲子’二字写在京城寺门及州郡官府。
换言之,黄巾军已然是有恃无恐地将起义时间,清清楚楚地告知了朝廷。
至此,大家是否有所恍然,原来并不存在所谓地‘ 密谋 ’、‘ 举报 ’……然 《皇甫嵩传》 中亦言,‘ 未及作乱,而张角弟子济南唐周上书告之…… ’如此岂非自相矛盾?唐周的上告是否多此一举?黄巾军又何会有恃无恐?
背后诸多值得推敲地细节,正史却仅是一笔带过,等待后世的挖掘。
实际上,早在黄巾起义前的三年间,朝廷已是多次接收到有关黄巾叛乱的上疏。
参 《后汉书·刘宽传》 载,‘ 光和二年(179),刘宽复代段颎为太尉。在职三年,以日变免。又拜永乐少府,迁光禄勋。以先策黄巾逆谋,以事上闻,封逯乡侯六百户 。’
所谓‘ 先策 ’即预知也,刘宽在光和四年(181)已经预知黄巾谋逆,而上疏揭发。
又 《后汉书·杨赐传》 载,‘赐时在司徒,召掾刘陶告曰:“ 张角等遭赦不悔,而稍益滋蔓,今若下州郡捕讨,恐更骚扰,速成其患。且欲切敕刺史、二千石,简别流人,各护归本郡,以孤弱其党,然后诛其渠帅,可不劳而定,何如? ”……赐遂上书言之。会去位,事留中。’
杨赐在熹平五年(176)、光和二年(179),两次曾任职司徒。
又杨赐光和三年(180)九月,因病被罢免。 即使以光和二年(179) 为基准,对应‘ 会去位,事留中 ’之语,杨赐上疏黄巾谋逆,时间最迟亦在光和三年(180)。
杨赐更是提出了具体策略,即由朝廷出面遣返太平教徒,以此削弱、瓦解太平道党羽,再诛张角则易如反掌。然而杨赐等人的几次有关太平道的“上奏”,皆未引起朝廷应有的警觉与重视。
或许有人会顺理成章地将结症,归结于灵帝刘宏的昏聩无能,但实则不然……
因为张角的太平道并非隐秘组织,而是公开收罗信众。地方官员却未将太平道视为一种威胁,甚至暗中支持,否则张角亦无法‘ 徒数十万、连结八州 ’。换言之,在东汉士族阶层的认知中,太平道的传播,绝对无法威胁到朝廷统治。
士族阶层、世家豪族对太平道的这种,让今人无法理解‘ 无威胁论 ’究竟从何而来……
以今观之‘ 徒数十万、连结八州 ’并不突兀,是因为古今认知存在着巨大差异,因为这个数据放在东汉末年,是极其异常,甚至让人生畏的。
当时的人口数量不过五千五百万。参葛剑雄 《中国人口史》 载,‘依汉永和五年(140)各郡国密度为例,张角祖籍冀州钜鹿人口密度不过 71.51 人/平方公里。而冀州人口密度最高的清河亦不过 101.55 人/平方公里。’
参照实物,一平方公里相当于140个世界杯决赛阶段的足球场场地的面积,却不过72人。
且上述数据除去 城镇人口 、 征兵 、 劳役 ,恐还要再少一半。如此换算下来,人口的稀疏程度非今人可以想象。且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百姓九成皆散布于广袤地山野之间,而非城镇。
而村庄与村庄之间的距离暂且不提,山泽阻断已是天堑。
张角作为非官方人员,是如何在人口如此稀疏,且交通隔绝、通讯阻断的条件下,征募、组织起如此庞大数量的教众……
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皆以大规模流民为起点,通过不断地流动,积年累月方才形成规模。
譬如秦末陈胜吴广、西汉末的绿林赤眉,皆是从 几百人 、 几千人 开始。即使是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太平天国运动,最初亦不过数万人而已。
故而朝廷对杨赐等人的上疏,并未给予足够地重视。
毕竟在朝廷眼中,太平道并不具备组织大规模军队的条件,不过是跳梁小丑、随手可灭。
参 《后汉书·皇甫嵩传》 载,事发后‘ 灵帝以周章下三公、司隶,使钩盾令周斌将三府掾属,案验宫省直卫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诛杀千余人,推考冀州,逐捕角等 。’所谓钩盾令属少府,令秩六百石,以宦者为之,掌管京城附近诸池、园苑及其中果蔬等种植之事。
原本应该军队的工作,却让城管冲锋陷阵。由此观之,朝廷对于黄巾军的态度。
但是张角却创造了一个奇迹,黄巾军爆发即是 巅峰 。
规模达到数十万,牵涉全国八州, 并非依靠积年累月逐步形成。实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状况,完全颠覆了朝廷对于民间起义的认知。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张角如此‘ 神人 ’,纵观中国历史亦属少见。
而张角之所以突破了前人限制,组织起如此规模庞大的叛乱行动,原因有二:
其一,一套前所未有的宗教管理体系。 参 《三国志·张鲁传》 注引 《典略》 载,‘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 骆矅 。光和中,东方有 张角 ,汉中有 张修 。骆矅教民缅匿法,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
又 《后汉书·皇甫嵩传》 载,‘ 符水呪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 ’。
张角即依靠给百姓治病,口口相传形成信徒崇拜。同时张角的太平道,与张修的五斗米道,皆是我国最早的民间黄老宗教,在此之前仅有黄老之学,而未形成宗教,故而言之‘ 前所未有 ’。
那么,太平道是如何由 《太平经》 衍生成一个教派,灵感之滥觞,所出于何处……
相对于世界性宗教,无论是佛教、基督教初期的影响力皆十分微弱。太平道作为道教之先驱,并无先例参照,如此一个新生宗教又是如何十年间席卷数十万信徒?
参史本载录,印度佛教早在战国后期,即与中原地区有所接触,直至东汉明帝时期正式传入中国,此时的印度佛教僧团已然发展了六百余年,各种宗教制度均已在实践中得以积累完善。
由此推之,张角的宗教管理系统应脱胎于佛教僧团, 即张角借鉴了佛教的经验 。
其二,黄巾起义虽被定义为农民起义,但是却掺杂着世家、豪族的背后支持。
据葛洪 《抱朴子》 载:‘ 曩者张角,招集奸党,称合逆乱,欺诱百姓,以规财利,钱帛山积,富逾王公,纵肆奢淫,侈服玉食,姬妾盈室,管弦成列 。’
百姓为生计奔波,连字尚认不得,又如何精通《太平经》,故张角至少是一方豪族。
且黄巾信众中亦不乏大量豪强、官员参与其中。
譬如 王度 ,兖州东郡东阿县丞,《程昱传》载,‘ 黄巾起,县丞王度反应之,烧仓库 。’又如《皇甫嵩传》载,‘ 元义素往来京师,以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为内应 。’
马元义能够做到与中常侍内外勾结,理应是豪族子弟,而非普通百姓。
曹操平定青州黄巾时, 《魏书》 云,‘贼乃移书太祖曰:“ 昔在济南,毁坏神坛,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汉行已尽,黄家当立。天之大运,非君才力所能存也 。”’
书信中行文流畅,言及天命,亦非普通百姓之能力所及。
且一些毫无组织之饥民、以及背朝黄土之农民,又如何懂得军机政事,故黄巾军的高层、骨干皆有世家、豪族参与。
参正史载录黄巾起义之过程,虽波及八州,但张角能控制的范畴亦仅一州之地。
其余各路起义虽以黄巾为名,却只是各自为战,邻郡之间并无相互配合与策应。如此亦反映出黄巾的根基多是不入流地 世家 、 豪族 ,而非流民、流寇。
因为豪族在本乡本土有家有业,除非逼不得已,否则不会抛弃家业离乡作战。
那么,这些世家、豪族阶层为何愿意与张角相互协作,共同起事……
西汉文景之时,朝廷崇尚黄老之学。民间亦信仰自由,信儒修道皆有之。但自汉武帝 独尊儒术 后,因儒教成为官学,信儒者更容易入仕,以致重新道学豪族日益边缘化。
至东汉,甚至被禁止入仕,以致原始道教信徒被迫彻底转入民间。
王莽新朝后期,南岳大师 李广 以安徽天柱山为根据地,广泛收受门徒,招集信众,势力范围远及荆州、鄂州、广州、英州、洛阳、长安等地,是中国道教最早的发源地。
至光武帝建武十七年(41)六月, 李广在皖城发动起义 。
是中国历史上,道教徒发起、领导的第一次起义,亦是道教徒对统治阶级独尊儒术不满的首次冲击。
至此以后愈演愈烈, 安帝 、 顺帝 时期政治日坏,原始道教起事更是延绵不绝。
《后汉书·法雄传》 载,安帝时,张伯路冠赤帻、服绛衣,从海路起事,攻占滨海九郡,‘永初四年(110),复与平原刘文河等三百余人称「使者」’。所谓 「使者」 即天帝使者,多为巫觋或道士。
《后汉书·质帝纪》 载,永憙元年(145),历阳贼华孟自称 「黑帝」 。
《后汉书·滕抚传》 载,‘又阴陵人徐凤、马勉等复寇郡县,杀略吏人。凤衣绛衣,带黑绶,称「无上将军」,勉皮冠黄衣,带玉印,称 「黄帝」 ,筑营于当涂山中。’
《后汉书·桓帝纪》 载,‘建和元年(147)陈留盗贼李坚自称 「皇帝」 。’
‘建和二年(148)冬十月,长平陈景自号 「黄帝子」 ,署置官属,又南顿管伯亦称 「真人」 ,并图举兵,悉伏诛……和平元年(150)二月,扶风妖贼裴优自称 「皇帝」 。
延熹八年(165)十月,勃海妖贼盖登等,称 「太上皇帝」 。
上述之「皇帝」即「黄帝」,等同于「天帝」,且皆带有原始道教成分。
故而黄巾起义并非孤例,综上所述皆是汉末黄巾起义的基础与源泉,黄巾起义能够一次性爆发如此规模,于此不无关系。
而且黄巾之乱后,道教起义亦未因张角地失败而就此完结……
譬如,八王之乱时赵王司马伦的谋主 孙秀 ,世奉五斗米道,为道徒。可以说,孙秀是导致八王之乱,以及五胡乱华的关键人物。
又如,天师道教主 范长生 ,辅佐李特建立 成汉政权 。
再如,东晋后期五斗米道 孙恩 、 卢循 起义,达十二年之久,对东晋门阀士族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直到北朝 寇谦之 、南朝 陆修静 ,分别对早期道教的教义、制度进行了有效地改革,道教方才大兴,得到官方的正式承认和支持。
三国时期的黄巾之乱如果成功了会怎么样?
众所周知,从陈隐王在大泽乡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后,每到王朝末期,我国的农民起义就会层出不穷。陈胜吴广、绿林赤眉、还有后来的方腊宋江、李自成张献忠,千年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当然了还有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那么如果当时黄巾军取得成功,之后会怎样?
之所以说黄巾起义熟悉而陌生,前者是因为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大多都知道这么一段历史,而后者则是因为黄巾军出场即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张角三兄弟,我们大多数人对其的了解也仅仅局限于此。《三国演义》仅仅花了一回的篇幅就匆匆翻过了这次农民起义,因为它像是汉末天下大乱的序章,更是因为它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不需要过长的章节赘述。
三国中的谋士们总喜欢讲一下天时、地利、人和,那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看一下。
首先是天时,张角不愧道家出身,准确预测了天时。此时的东汉王朝内部腐坏,奸宦当权,外有众诸侯环伺,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中。天公将军正是利用了人们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进而积蓄力量,达到逆天改命的目的,前面的大泽乡起义和后世的隋末大起义也都符合这一点。
其次是地利,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在全国范围内传教,这算是历史首创,使得他们短短数十年便发展起数十万信徒。但古代取得阶段性胜利的起义,诸如李自成和太平天国运动,在开始时都会有意避开官军锋芒,转而向统治者军队力量薄弱和相对偏远的地区发展,这样出了事官军也不好剿灭。而黄巾起义虽然在各个州都有人响应,却无疑把自己直接暴露在了朝廷军队和地方豪强的刀锋之下。
最后是人和,黄巾起义虽然波及地域广大,信徒众多,但割据城池有限,军队也大多是乌合之众。张角可能意识到此时东汉王朝的军力不比昔日,但他却忽略了汉末地方豪强的军事实力,由于张角手下的军卒多出于底层人民,他们的起事就会直接威胁到诸侯的利益,朝廷面对一城一池的得失还能缓一缓,地方豪强丢掉的可是全部家底,不和你拼命就怪了。
而且时势造英雄,东汉末年本就英雄辈出,黄巾之乱更是促使朝廷招募天下豪杰为自己平叛,且不说地方涌现的曹操、刘备、公孙瓒等一大批当世之雄,就是当时朝廷的卢植、皇甫嵩、朱儁三员大将,也足以让黄巾军魂飞魄散。在这些人看来,对面可不是什么头裹黄巾的叛军,而是自己加官进爵,走向人生巅峰的垫砖啊!
即使往积极方向去想,黄巾军占领了数州之地,取得阶段性胜利,张角也很难达到自己推翻汉王朝的最终目的。此时的东汉虽然已经行将就木,但余晖尚存,军事能力虽然早已不在顶峰,但剿灭一两支起义军还是绰绰有余的。而且地方诸侯此时还是很"听话"的,面对让集体利益受损的天公将军们,一定会群起而攻之。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