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和朱能谁是靖难首功

发布时间: 2022-10-12 16:01:3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1

他是朱棣麾下第一大将,死后封王,被誉为靖难第一功臣公元1402年,朱棣在南京登基称帝,历时四年的靖难战争让他感慨颇多。当一切都安...

张玉和朱能谁是靖难首功

他是朱棣麾下第一大将,死后封王,被誉为靖难第一功臣

公元1402年,朱棣在南京登基称帝,历时四年的靖难战争让他感慨颇多。当一切都安定之后,他想到的是在靖难之役中牺牲的大将张玉。那么张玉是谁呢?他又怎么值得朱棣如此惦念呢?

张玉早年曾经是元朝的官员,在洪武十八年投靠明朝。后来他又参加了捕鱼儿海之战,因战功而被封为济南卫副千户。后来归属于燕王麾下,屡立战功颇受朱棣器重。故当时人称张玉是朱棣麾下第一大将,有勇有谋让人佩服得不得了。

建文元年,朱棣发动靖难战争。张玉更是一马当先迅速控制了北平城,立下了头功。在此后朱棣与南军的对抗中,张玉不但冲锋在前,更是屡出奇谋。在他的帮助下,朱棣在北平附近屡挫南军。当时的南军主将耿炳文、李景隆都被朱棣打的大败而归。后来朱棣率军南下,准备夺取南京。但是由于朱棣过于注重攻城略地,所以在山东境内进展缓慢,而且屡屡受挫。终因师老兵疲多次退回北平,休养生息。而大将张玉就是在朱棣南下的过程中牺牲的。建文三年,朱棣在东昌与老将盛庸对战。朱棣率军冲击对方,但是没想到对方的阵型竟然丝毫不乱。而后盛庸故意引诱朱棣冲击中军,并且将他重重包围。如果盛庸当时下手能够快一点,那么朱棣就有可能被生擒。可是此时大将张玉和朱能拼死进入敌阵营救朱棣,张玉负责引开敌兵,朱能负责营救朱棣。朱能很快就找到朱棣并与之会合,而后保护朱棣冲出敌阵。由于张玉不知道朱棣已经脱险,所以仍在与南军缠斗,终因寡不敌众力竭而亡。时年张玉58岁,可以说在整个靖难之役中,南军最大的成果就是干掉了朱棣麾下第一大将张玉。

得知张玉阵亡,朱棣痛不欲生。回到北平之后诸将请罪,但是他仍然痛哭不已。建文四年,朱棣攻入南京做了皇帝。他想到的就是自己曾经的左膀右臂张玉,继而追赠张玉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并且还大大抚恤他的家人。因此也有人张玉为靖难第一功臣。朱棣的后代也没有忘记张玉曾经的功绩,追封他为河间王,并且得到配享太庙的殊荣。

张玉的子孙也继承了他的爵位,直到明朝末年他的后代还承袭了英国公的爵位。就这一点来说朱棣比他老爹做得要好得多,大家说是不是?

明代最有名的大将是谁

首先是开国,洪武时期1368-1398, 毋庸置疑是徐达、常遇春。两人徐达做帅谋划、常遇春先锋突击,所向睥睨。灭陈友谅、张士诚,灭元朝、出塞北攻击蒙古,攻必克。 此外,当时的傅友德、李文忠、蓝玉也都是与徐达同期或者之后出名的名将,也都在北面攻击蒙古北元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

建文、永乐时期1399-1424
此时的名将是 朱能、张玉。他们是靖难时期燕王(后来永乐皇帝)的部下,朱能创下率领几十骑追击几万人的功绩。 张玉的儿子张辅还率军功绩安南(越南)取得胜利。 在建文帝方面,名将平安、圣庸。

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时期 1425-1466
此时天下比较太平、名将比较少了。除了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之后打了一场北京保卫战之外,战乱都是小规模的北方边境武装冲突。 此时的比较有名的一是于谦,严格的说他是文人,在北京保卫战中是谋划人。以自己一人的谋略与勇气避免了明朝重蹈北宋之覆辙。 另外是正统第一勇将石亨、 北京保卫战中立功的孙堂 也都是当时比较有名的。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 1467-1421
明王朝从成化的乱象重新回到盛世时期,战乱相对较少。 正德年间北方曾经爆发了明朝对瓦剌的应州大战, 南方是宁王朱宸濠的叛乱。 此时的名将当属王守仁,他是纯文人,却在没有正规军的情况下,通过临时招来的散兵打败了叛军。

嘉靖、隆庆、万历年间 1422-1620
此时名将比较多。 因为倭寇之患愈演愈烈,但明朝最终战胜倭寇。 因为与蒙古的边境冲突基本结束,北面长城重铸。还有因为万历援朝抗倭。
抗倭方面,首推戚继光。戚家军 是明中期战斗力最强 的军队。 其次俞大猷。 谭伦。
对北部蒙古、女真的,名将戚继光(抗倭之后驻守蓟门)、李成梁、杨博
入朝作战:李如松、 麻贵。

泰昌、天启、崇祯时期 1620---1644
此时内忧外患严重,名将辈出。
孙承宗,被誉为能阻挡满清入关的唯一人。文臣出身,关宁锦防线的缔造者。明末北京保卫战指挥者
熊廷弼,在辽东驻守期间努尔哈赤没有敢越过半步。
袁崇焕,宁远大捷。炮击努尔哈赤。
洪承畴,儒将,虽然晚节不保,不能不说是名将。
卢象升,儒将,五省总督,卢阎王。 西逐叛民、东拒满清。可惜在1638年战死。
孙传庭,儒将,明末进士,文人领兵。倒在了1644年大厦将倾之际。
曹文昭

南明时期 1644-1662
此时明朝只是在西南、东南顽抗了。虽是如此但明军也是有名将的
李定国,郑成功,秦良玉,左良玉。

但对明代军事贡献最大,个人战绩最牛的。我觉得应该是戚继光。
徐达
常遇春,袁从焕等等
袁崇焕
徐达啊,常遇春啊,应该问谁是最有钱的人。这个才好。

明成祖朱棣册封的四位奉天靖难公爵都有谁?姚广孝为何没能入选?

朱棣在称帝之后对那些曾经在靖难之役中立下功劳的臣子们论功行赏,其中丘福、朱能、张玉以及张辅四人被册封为奉天靖难公爵。除了这四位之外,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还有姚广孝。而且身为主要策划人的他,功劳估计要比这四人来得更大。但是在事成之后,他不愿被世俗过多牵绊而婉拒了公爵称号。

有不少人因为此事为姚广孝感到可惜。因为公爵这个爵位封号是明朝臣子能够获得的最高的殊荣,而且绝大时候只有在过世之后才有机会获得。其中公爵封号又可分为四个等级,其中就包括奉天靖难这个封号,位列第二等。不过因为第一等的“开国辅运”封号只属于开国功臣,所以第二等的奉天靖难封号其实就相当于最高封号。

朱棣册封下诞生的这四位公爵都是从一开始就支持朱棣“清君侧、靖国难”的臣子,再加上在这个过程中立下诸多功劳,所以最后被封为公爵也是无可厚非。至于姚广孝,朱棣曾经希望他能够还俗以协助他治理天下,但是姚广孝却选择继续侍奉佛祖。

所以并不是姚广孝没有入选奉天靖难封号的名单,而是他自愿放弃了这个封号。不过在姚广孝之后,朱棣还是忍不住给他追封了很多称号。由此可证明,朱棣对于姚广孝是非常重视的。如果姚广孝真的还俗的话,相信奉天靖难公爵这个称号势必会有他的名额。

丘福、朱能、张玉、张辅,姚广孝还不够资格被加封吧。
因为姚广孝的功劳还不足以让朱棣封他这个爵位啊。
丘福、朱能、张玉、张辅,姚广孝因为能力问题,所以才没入选。
丘福、朱能、张玉、张辅,他不能入选的原因应该是他自己的实力不够吧。

靖难之役说的是谁?此人有何功绩?

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 争。起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 四年朱棣由燕王荣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

由农民起义领袖登上皇位的朱元璋,为了确保朱明王朝千秋万代地统治下去,一方 面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把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加 强皇室本身的力量,其具体的办法就是分封诸王。他把自己的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封为 亲王,分驻全国各战略要地,想通过他们来屏藩王室。朱元璋是这样说的:“天下之大, 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从全国来看,这些封藩主要有两类,一是腹里,二是边塞要地。受封诸王在自己的 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属,地位相当高,公侯大臣进见亲王都得伏而拜谒,无敢钧礼。

每一个藩王食粮万石,并有军事指挥权,于王府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辖军三护卫,护 卫甲士少者3000人,多者1.9万人。边塞诸王因有防御蒙古贵族侵扰的重任,所以护卫 甲士尤多。北平的燕王朱棣拥兵10万,大宁的宁王“带甲八万,革车六千”。他们在边塞负责筑城屯田、训练将兵、巡视要害、督造军器。晋王、燕王多次出塞征战,打败元 朝残余势力的军队,尤被重视,军中大将皆受其节制,甚至特诏二王军中小事自断,大事才向朝廷报告。尤其是燕王,由于功绩卓著,朱元璋令其“节制沿边士马”,地位独尊。

藩王势力的膨胀,势必构成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在朱元璋大封诸王的时候,有个叫叶伯巨的人指出,藩王势力过重,数代之后尾大不掉,到那时再削夺诸藩,恐怕会酿成 汉代“七国之叛”、西晋“八王之乱”的悲剧,提醒朱元璋“节其都邑之制,减其卫兵, 限其疆土”。朱元璋不但听不进劝告,反而把叶氏抓进监牢,囚死狱中。 事态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叶伯巨的预料,中央政权与藩王之间的矛盾,未及数世而在朱元璋死后就立即强烈地爆发了。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立太子的次子朱允炆(长子早亡)为皇太孙。洪 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帝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在做皇太孙时,就对诸 藩王不满,曾与他的伴读黄子澄商量削藩对策。即帝位后,采纳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 建议,决定先削几个力量较弱的亲王的爵位,然后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并令 诸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将吏。皇族内部矛盾由此迅速激化。建文帝命令将臣监视朱棣,并 乘机逮捕之。朱棣得到这一消息,立即诱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于建文元 年(1399年)七月起兵反抗朝廷。

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 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棣以此 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 意。因此,历史上称这场朱明皇室内部的争夺战争为“靖难之役”。

朱棣初起兵时,燕军只据北平一隅之地,势小力弱,朝廷则在各方面都占压倒性优势。所以战争初期,朝廷拟以优势兵力,分进合击,将燕军围歼于北平。朱棣采取内线作战,迅速即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关、怀来、密云和以东的蓟州、遵化、永 平(今河北卢龙)等州县,扫平了北平的外围,排除了后顾之忧,便于从容对付朝廷的 问罪之师。 经过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宿将之后,朝廷也无将可用,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 幸存老将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13万伐燕。建文元年八月(真定之战),师至河北滹沱河地区。燕王 在中秋夜乘南军不备,突破雄县,尽克南军的先头部队。继而又于滹沱河北岸大败南军的主力部队。建文帝听到耿炳文军败,根据黄子澄的推荐,任曹国公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对燕军作战。

李景隆本是绔绔子弟,素不知兵,“寡谋而骄,色厉而馁”。九月,李景隆至德州, 收集耿炳文的溃散兵将,并调各路军马,共计50万,进抵河涧驻扎。当朱棣侦知李景隆 军中的部署后,笑着说,兵法有五败,李氏全犯了,其兵必败无疑,这就是政令不修, 上下离心;兵将不适北平霜雪气候,粮草不足;不计险易,深入趋利;求胜心切,刚愎 自用,但智信不足,仁勇俱无;所部尽是乌合之众,且不团结。为了引诱南军深入,朱棣决计姚广孝协助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亲率大军去援救被辽东军进攻的永平,并告诫朱高炽说: “李景隆来,只宜坚守,不能出战。”朱棣还撤去了芦沟桥的守兵。

朱棣这一招果然灵验,李景隆听说朱棣率军赴援永平,就率师于十月直趋北平城下。 经过芦沟桥时见无守兵,禁不住欢喜,说:不守此桥,我看朱棣是无能为力了。这时朱高炽在北平城内严密部署,拼死守卫。李景隆则号令不严,指挥失当,几次攻城,皆被击退。南军都督瞿能曾率千余精骑,杀人张掖门,但后援不至,只好停止进攻。又因李景隆贪功,要瞿能等待大部队一起进攻,错过了时机。燕军则因此得到喘息,连夜往城 墙上泼水,天冷结冰,待到次日,南军也无法攀城进攻了。 朱棣解救永平之后,率师直趋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西)。

大宁为宁王朱权的封藩,所属朵颜诸卫,多为蒙古骑兵,骁勇善战。朱棣攻破大宁 后,挟持宁王回北平,合并了宁王的部属及朵颜三卫的军队。朱棣带着这些精兵强将于 十一月回师至北平郊外,进逼李景隆军营。燕军内外夹攻,南军不敌,李景隆乘夜率先 逃跑,退至德州。次日,士兵听说主帅已逃,“乃弃兵粮,晨夜南奔”。

建文帝为大臣所蒙蔽,反而奖励打了败仗的李景隆。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 景隆会同郭英、吴杰等集合兵将60万众,号称百万,进抵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北)。朱棣命令张玉、朱能、陈亨、丘福等率军十余万迎战于白沟河。战斗打得十分激烈,燕军一度受挫。但南军政令不一,不能乘机扩大战果。燕军利用有利时机,力挫南军主将, 南军兵败如山倒。李景隆再次退走德州。燕军跟踪追至德州。五月,李景隆又从德州逃 到济南。朱棣率燕军尾追不舍,于济南打败李景隆率领的立足未稳的十余万众。济南在都督盛庸和山东布政使铁铉的死守下得以保住。朱棣围攻济南三月未下,恐粮道被断,遂回撤北平,盛庸收复德州。

李景隆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一败再败,建文帝撤免了他的大将军职务,建文帝采黄子澄之谋,遣使议和以求缓攻,又任命盛庸为平燕将军,代李景隆统兵代之以盛庸。盛庸屯兵德州,以遏燕军南下。 建文二年九月,盛庸率兵北伐,十月,至沧州,为燕军所败。十二月,燕军进至山 东临清、馆陶、大名、汶上、济宁一带。盛庸率南军于东昌(今山东聊城),严阵以待。

燕军屡胜轻敌,被南军大败,朱棣亲信将领张玉死于战阵,朱棣自己也被包围,借朱能 援军的接应才得以突围。东昌战役是双方交战以来,南军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兵败后, 朱棣总结说:东昌之役,接战即退,前功尽弃,今后不能轻敌,不能退却,要奋不顾身, 不惧生死,打败敌手。

建文三年(1401年)二月,朱棣率军出击,先后于滹沱河、夹河、真定等地打败南 军。接着,又攻下了顺德、广平、大名等地。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的时间,南北交战主要在河北、山东。燕军虽屡战屡胜,但南军兵多势盛,攻不胜攻,燕军所克城邑旋得旋失,不能巩固。能始终据守者,不过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正在朱棣为此而苦恼之际,南京宫廷里不满建文帝的太监送来了南京城空虚宜直取的情报。朱棣手下谋士也劝朱棣勿攻城邑,越过山东,以迅速行动直趋金陵,金陵势弱无备,必可成功。于是朱棣决定跃过山东,直捣金陵。朱棣据此决定举兵南下,直指京城。
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 争。起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 四年朱棣由燕王荣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
朱棣,每功绩就是抢了他侄子的皇位
说的是明成祖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夺取他的侄子建文帝的皇位
朱棣 郑和下西洋 下令编篡类书永乐大典

丘福:靖难之役功臣之首,却在战败而亡后被剥夺爵位,家人遭流放

张玉、朱能、丘福是在靖难之役武将中发挥功劳最大的三位。三人都是在征战的过程中去世,一生都在征战疆场,为明成祖朱棣效力。相对于张、朱二人来说,丘福的遭遇显得更悲凉一些。其他二人在去世后都得到了追封,封妻荫子。而丘福去世后却不仅自己的爵位被剥夺,其妻子、后代都被流放。是朱棣不顾旧情,还是丘福咎由自取呢?两者其实都有。

丘福起于军伍,很早便已跟随朱棣。不过他当时地位不高。到靖难之役开始之时,他也只是一名千户。不过在当时朱棣兵马奇缺,千户已是比较重要的军事力量了。他与朱能、张玉三人夺下北平九门,获得首功。这也奠定了他们后来在朱棣大军中的地位。

后来在真定大战时,丘福率奇兵突入子城。白沟河之役,率精兵直捣中军。夹河、沧州、灵璧等战役中,他都是先锋。之后盛庸率水师战舰数千艘于淮河阻挡了朱棣大军的南进之路,丘福与朱能率领数百人,向西跋涉二十里,从上游偷偷渡过淮河,然后突然出现在盛庸军后。在前后夹击下,盛庸惊惧,弃战舰而逃。大军因而夺取战舰,顺利渡过淮河,离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更近了一步。

丘福虽是武将,但是他很懂得谦让,且不争功。他的谋略不如张玉,武勇与朱能相差不远。但是每次将士取得战功,都争相告诉朱棣,唯独丘福等众人禀报完之后才说。朱棣尤其看重他的这一点。他曾对人言:“朱将军之功,我自知之。”也因此,当朱棣登基后,将丘福的功劳排在了第一位。他被授予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被封为淇国公,食禄二千五百石,被授予世券。朝堂之上论政,武臣中,朱棣都是首先询问他的意见,乃武臣朝班之首。

当然丘福被定为功臣之首,还有一个原因是张玉在靖难之役中战亡。如果他还活着,以他的勇猛和谋虑,应该位列丘福之上。

永乐三年,元朝后裔孛儿只斤·本雅失里在太师阿鲁台的支持下成为可汗。永乐六年,朱棣遣使招降。永乐七年,朱棣再次派遣给事中郭骥前往劝说。 本雅失里则直接将郭骥斩首,表明自己的决心。朱棣得知后勃然大怒,立刻命丘福为征虏大将军,率领十万大军前去讨伐。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为左、右副将,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为左、右参将。

丘福勇猛有余,智谋不足。朱棣也知道他的这个缺点。在发兵之前,他郑重告诫丘福:“行军一定要谨慎。到开平以北,即便不便贼寇,也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随即应变,不可执拗。一次不能成功,可以再次发兵。”总之就是要他谨慎为上,千万不要中了蒙古军的计谋。等大军开拔之后,朱棣又多次发去敕书,告诫丘福,军中如果有人说敌人易取,一定不要听信。可见朱棣对他实在有些不放心。当然也可以看出朱棣对此次出兵非常重视。

丘福到达塞外之后,亲自率领数千人到临朐河南打探敌情,结果遇到了一队游骑。他们在将其击败之后,获得一名蒙古军的尚书。从他的口中,丘福得知本雅失里在此三十里之外驻扎。丘福大喜,当即决定率领这几千人前去逮捕他。部将劝说等大军集结之后再行前进,丘福执拗性子上来了,部将怎么劝说都无用。

丘福以这位尚书为向导,率军直接来到了本雅失里的营帐外,在不明敌情的情况下发起了进攻。丘福攻战两日,每次战斗,敌军失败退走,渐渐地丘福越来越深入。

这时副将、参将都已发觉了敌人是在诱敌深入,极力劝谏。李远建议,就地扎营,夜晚多燃火炬、鸣炮,白天出奇兵与之交战,让对方摸不清己方兵力,等大军集结后再一举将其歼灭。丘福这时已经有点魔障了,谁的话都听不进去。李远又将朱棣的诏旨摆出来,丘福仍是不听。他厉声对两人道,违命者斩。将士不得已只得跟随他一起发动进攻。结果,众人陷入敌人大军包围,王聪战死,丘福及众将被俘遇害。十万大军在失去统帅后,全军覆没。

消息传回之后,朱棣痛心疾首,决定御驾亲征。而丘福也被他剥夺了爵位,妻子、儿子等一众家人都被流放至海南。

从这个过程来看,丘福真乃是一十足的莽夫。按理说,他随朱棣打仗多年,又有靖难之役的历练,即便没有学过兵法,也应该有一定的军事智慧。敌人诱敌深入,这么简单的迷局,他都没有识破。在众将都在劝说之下,仍然我行我素,这样的结局,也是理所当然。真不知道,在与建文帝大军作战时,他又是如何取胜的。可能真的是建文军太弱。

从朱棣的一连串告诫来看,朱棣其实已经知道他的问题所在。但是他仍然选择以之为主帅,应该是出于无奈。张玉在靖难之役时已逝,朱能则在讨伐安南的战役中于军中去世。朱棣手头实在无可用之大将。《明史》称,朱棣在丘福去世后,无可用之将的情况下,只得御驾亲征。看来丘福为主将出征本身就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十万大军,这对于朱棣来说,是个非常巨大的损失。所以当他得知战败后,便直接对其丘福进行了最严厉的处罚。

当然这其中还有另一方面原因。丘福因为是武将,与汉王朱高煦走得非常近。两人其实性格上非常像,都是有勇无谋,都是一介莽夫。渐渐有结党的趋势。他也曾多次在朱棣面前提出改立太子之事。废立太子,这历来是皇帝的逆鳞所在。皇帝可以问,但是大臣不能主动提及。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一般这种情况都会遭到皇帝的反感。而且武将与藩王走得太近,这更是容易让有过篡逆经历的朱棣更加警醒。可能在此之前,他已经对丘福有一定不满了。战败之事又太过严重,两者作用之下,导致了丘福的结局。

当然丘福已经去世,朱棣念在他的功劳上,虽然不能够在封妻荫子,至少也可以让他的妻儿过个平常人的生活。流放之刑其实有些太过。

参考文献:《明史》。
本文标题: 张玉和朱能谁是靖难首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3230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谁是历史上最菜的开国皇帝蜂皇浆是怎样形成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