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驿茅房的位置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2-10-10 01:00:3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1

茅房厕纸的原名叫什么?魏晋南北朝--厕筹时代,唐之前,已有使用厕筹的记载,但未见有用纸拭秽之证据。,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六梁纪二十...

明朝官驿茅房的位置在哪里

茅房厕纸的原名叫什么?

魏晋南北朝--厕筹时代

唐之前,已有使用厕筹的记载,但未见有用纸拭秽之证据。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六梁纪二十二记载北齐皇帝高洋“虽以杨愔为宰相,使进厕筹,以马鞭鞭其背,流血浃袍。”
鲁迅《古小说钩沉》辑东晋裴启佚书《语林》记载“刘寔诣石崇,如厕,见有绛纱帐大床,茵蓐甚丽,两婢持锦香囊,寔遽反走,即谓崇曰:乃误入卿室内,崇曰:是厕耳,寔更往,向乃守厕婢,所进锦囊,实筹”
唐朝僧人道世所著《法苑珠林》卷第十三之“感应录”记载:“吴时于建邺后园平地。获金像一躯。讨其本缘。谓是周初育王所造。镇于江府也。何以知然。自秦汉魏未有佛法南达。何得有像埋瘗于地。孙皓得之。素未有信。不甚尊重。置于厕处令执屏筹。”此事若为真,则是三国时期就使用厕筹的明证。
用厕筹之法疑随佛教而传入中国。在早期的佛教诸律中,记载了释迦牟尼指导众比丘使用厕筹的事情,如毗尼母经卷第六:尔时世尊在王舍城,有一比丘,婆罗门种姓。净多污,上厕时以筹草刮下道,刮不已便伤破之,破已颜色不悦。诸比丘问言:“汝何以颜色憔悴为何患苦”?即答言:“我上厕时恶此不净,用筹重刮即自伤体,是故不乐”。针对这种情况,释迦牟尼佛说:“起止已竟,用筹净刮令净。若无筹不得壁上拭令净,不得厕板梁栿上拭令净,不得用石,不得用青草,土块软木皮软叶奇木皆不得用;所应用者,木竹苇作筹。
度量法,极长者一磔,短者四指。已用者不得振令污净者,不得着净筹中。是名上厕用厕筹法。”
释迦牟尼佛生活于公元前六、七世纪,这些戒律则成文于他逝世之后的一百多年,所以从目前的文献资料看,印度使用厕筹的历史要比中国早得多。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最初传入的只是一些“经”,而对信众的日常起居做出明确要求的“律”则是从三国开始,而中国人使用厕筹的最早纪录也自三国始,所以厕筹由印度传入说目前还是站得住脚的。但是不排除中国人在此之前就使用厕筹,只是目前没有证据而已。最终的答案,可能还要今后的考古发现来给出。
使用厕筹法随佛教由印度传入,后来厕筹改为纸则是由蒙古族的元朝皇室开始。从中国古代拭秽风俗之流变可见中华文化的开放性,由微知著,由小见大,从此亦可管窥中华民族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优良传统。

唐宋--厕筹与粗纸并用时代

厕筹又称厕简,简单的说,就是大便后用来拭秽的木条或竹条。这种厕筹上个世纪还在中国和倭国的部分地区使用。
近来倭国考古发现了许多古代厕所,1992年在奈良县高殿町发掘藤原京遗址过程中,发现了被称为“倭国最古老的厕所”遗迹,厕所遗迹出在7世纪末的藤原京右京七条一坊建筑遗址的外侧,“厕坑中出土筹木150余根”。类似的厕筹还在福冈市发掘的大约公元720~730年间的鸿胪馆厕所遗址中发现。时间在11- 12世纪的岩手县平泉町的柳之御所遗址也出土了大量厕筹,其规格“平均长24、宽0.5-0.8、厚0.5厘米”。唐宋间,中倭交往密切,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对倭国影响很深,因此这些考古发现对推论唐宋时期中国人的拭秽工具很有参考价值。
除了考古实物佐证外,唐宋间使用厕筹的记载也多见于史籍,宋马令《南唐书。浮屠传》:“后主与周后顶僧伽帽,披袈裟,课诵佛经,跪拜顿颡,至为瘤赘。亲削僧徒厕简,试之以颊,少有芒剌,则再加修治。”《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七记载,韩滉任镇海节度使,运送大量物资至关中,其中就有厕筹:“则资装器用已充舟中矣,下至厕筹,滉皆手笔记列,无不周备。”
唐代高僧道宣所述《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上厕法第十四记载了僧人的日常规范,其中上厕法要求僧人“常具厕筹,不得失阙”,并明文规定:“不得用文字故纸”。这个记载证明了唐朝时代的僧人用厕筹拭秽,同时很有意思的是禁止用“文字故纸”拭秽,既然禁止,那么现实生活中一定有人这样做,不然何来禁止呢?
唐宋之间,纸已经不仅仅用于写字,而且用作日用和焚烧祭鬼神。宋人《爱日斋丛钞》记载“南齐废帝好鬼神,常剪纸为钱,以代束帛,而有纸钱”;《唐书》王屿传:“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祷神而用纸钱,则自王屿始”;唐以后焚烧纸钱记载开始在史料中频频出现。又《天工开物》记载:“盛唐时鬼神事繁,以纸钱代焚帛,北方用切条名曰板纸。故造此者名曰火纸。。。。。。此纸十七供冥烧,十三供日用,其最粗而厚者名曰包裹纸,则竹麻和宿田晚稻稿所为也”。既然出现了日用的纸,那么,人们用它拭秽也是顺理成章了。

元明清--粗纸时代

清朝人用纸拭秽,有多处文献可以考证。此处仅举一例,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有段刘姥姥拉肚子的文字:刘姥姥觉得腹内一阵乱响,忙的拉着一个小丫头,要了两张纸就解衣。众人又是笑,又忙喝他“这里使不得!”忙命一个婆子带了东北上去了。这段描写说明,在曹雪芹生活时期,无论是大观园还是乡下的人物,都已经使用手纸拭秽了。
明朝皇宫中专门负责后勤的机构,名叫“四司”,据《明史》志第五十职官三记载:“惜薪司掌所用薪炭之事;钟鼓司掌管出朝钟鼓,及内乐、传奇、过锦、打稻诸杂戏;宝钞司掌造粗细草纸;混堂司掌沐浴之事”。其中宝钞司就是管手纸的部门了。
那么,当时的人们用的是什么纸呢?所以还要了解中国古代纸的种类。
明清之际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杀青第十三记载:“凡纸质用楮树(一名榖树)皮与桑穰、芙蓉膜等诸物者为皮纸。用竹麻者为竹纸。精者极其洁白,供书文、印文、柬、启用。粗者为火纸、包裹纸”。又记载:“此纸(火纸)十七供冥烧,十三供日用”。由此可知,纸因其原料不同而分为“皮纸”和“竹纸”,但无论何种纸都有“精”、“粗”之分,其中精者用来写字,粗者百分之七十用来做焚烧祭鬼神,百分之三十为日用品。
分清了纸的种类,我们还要知道,敬惜字纸在中国有很久的传统。民间传说用印了字的纸拭秽要遭到报应。清朝时,社会上有大量的《惜字律》被看作是文昌帝君制定的天条圣律而流传,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惜字律》、《惜字新编》、《惜字征验录》、《文昌帝君惜字律》、《文昌惜字功过律》等。官方甚至明文禁止在可能用来拭秽的纸上印字。“1873年3月14日《申报》刊载消息说,一女子用字纸拭秽,扔入便桶,遭雷击跪倒。同年12月3日两江总督李宗羲通令各纸坊铺:不准于草纸等项纸边加盖字号戳记,更不许将废书旧账改造还魂纸,以免秽亵”。
使用手纸的最早记载见于元朝,唐宋之前,人们用的是一种叫做“厕筹”的木头片或竹片,大概是因为元朝统治者文化落后,没有汉民族“敬惜字纸”的意识。据《元史》列传第三后妃二记载,“裕宗徽仁裕圣皇后”伯蓝也怯赤当太子妃的时候对婆婆“昭睿顺圣皇后”非常孝顺,她要在婆婆拭秽之前用自己的脸试试手纸的柔软度:“后性孝谨,善事中宫,世祖每称之为贤德媳妇。侍昭睿顺圣皇后,不离左右,至溷厕所用纸,亦以面擦,令柔软以进。”
综上可知,元明清之际人们开始用手纸拭秽,这种纸大多是没有字的“粗”纸。至于皇宫中所用手纸为粗纸还是精纸,不可详考,我想太子妃一定不至于用粗糙的纸去摩擦娇嫩的屁股蛋吧。
草纸
茅厕
手指
手纸

古人去茅房所用的“草纸”什么样?知道请举手!

“草纸”什么样?rn形状?大小?颜色?质地?薄厚?也是成卷的吗?有无包装?rnrn此问题本人很是好奇,虽然不雅,但请大家见谅!
  古人用什么擦屁股

  摘要:本文追溯了三国至明清期间中国人如厕拭秽方法的流变过程。厕筹在三国时期随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而使用手纸的正式记录由元朝蒙古族开创,此二者皆为中国古代拭秽风俗流变的重要转折点,从而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开放性特征。

  关键词:厕筹;手纸

  古人大便后用何物拭秽?港剧《寻秦记》提出了这一问题。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香港特警项少龙被时空穿梭机送到战国时代的赵国,夜宿一居民家中,内急要上厕所,项少龙向老翁要“卫生纸”,老翁懵然不知何物,项说:“怎么擦屁股”?老翁从茅坑边拿起一块竹片说“这就是啊!请随便用”。看到此处,不禁使人失笑。对呀,古人用什么擦屁股呢?

  本文逆时间之河而上,由近到远追溯了古人拭秽风俗流变的历史。需要说明的是,现在不排除某些地区某些人还在使用五花八门的其他物事,但是主流是人们普遍用卫生纸,因此我们考证历史,也仅仅考证能够代表一个时代文明的主流。

  元明清--粗纸时代

  清朝人用纸拭秽,有多处文献可以考证。此处仅举一例,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有段刘姥姥拉肚子的文字:刘姥姥觉得腹内一阵乱响,忙的拉着一个小丫头,要了两张纸就解衣。众人又是笑,又
  忙喝他“这里使不得!”忙命一个婆子带了东北上去了。这段描写说明,在曹雪芹生活时期,无论是大观园还是乡下的人物,都已经使用手纸拭秽了。

  明朝皇宫中专门负责后勤的机构,名叫“四司”,据《明史》志第五十职官三记载:“惜薪司掌所用薪炭之事;钟鼓司掌管出朝钟鼓,及内乐、传奇、过锦、打稻诸杂戏;宝钞司掌造粗细草纸;混堂司掌沐浴之事”。其中宝钞司就是管手纸的部门了。

  那么,当时的人们用的是什么纸呢?所以还要了解中国古代纸的种类。

  明清之际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杀青第十三记载:“凡纸质用楮树(一名榖树)皮与桑穰、芙蓉膜等诸物者为皮纸。用竹麻者为竹纸。精者极其洁白,供书文、印文、柬、启用。粗者为火纸、包裹纸”。又记载:“此纸(火纸)十七供冥烧,十三供日用”。由此可知,纸因其原料不同而分为“皮纸”和“竹纸”,但无论何种纸都有“精”、“粗”之分,其中精者用来写字,粗者百分之七十用来做焚烧祭鬼神,百分之三十为日用品。

  分清了纸的种类,我们还要知道,敬惜字纸在中国有很久的传统。民间传说用印了字的纸拭秽要遭到报应。清朝时,社会上有大量的《惜字律》被看作是文昌帝君制定的天条圣律而流传,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惜字律》、《惜字新编》、《惜字征验录》、《文昌帝君惜字律》、《文昌惜字功过律》等。官方甚至明文禁止在可能用来拭秽的纸上印字。“1873年3月14日《申报》刊载消息说,一女子用字纸拭秽,扔入便桶,遭雷击跪倒。同年12月3日两江总督李宗羲通令各纸坊铺:不准于草纸等项纸边加盖字号戳记,更不许将废书旧账改造还魂纸,以免秽亵”[1]。

  使用手纸的最早记载见于元朝,唐宋之前,人们用的是一种叫做“厕筹”的木头片或竹片,大概是因为元朝统治者文化落后,没有汉民族“敬惜字纸”的意识。据《元史》列传第三后妃二记载,“裕宗徽仁裕圣皇后”伯蓝也怯赤当太子妃的时候对婆婆“昭睿顺圣皇后”非常孝顺,她要在婆婆拭秽之前用自己的脸试试手纸的柔软度:“后性孝谨,善事中宫,世祖每称之为贤德媳妇。侍昭睿顺圣皇后,不离左右,至溷厕所用纸,亦以面擦,令柔软以进。”

  综上可知,元明清之际人们开始用手纸拭秽,这种纸大多是没有字的“粗”纸。至于皇宫中所用手纸为粗纸还是精纸,不可详考,我想太子妃一定不至于用粗糙的纸去摩擦娇嫩的脸蛋吧。

  唐宋--厕筹与粗纸并用时代

  厕筹又称厕简,简单的说,就是大便后用来拭秽的木条或竹条。这种厕筹上个世纪还在中国和日本的部分地区使用。

  近来日本考古发现了许多古代厕所,1992年在奈良县高殿町发掘藤原京遗址过程中,发现了被称为“日本最古老的厕所”遗迹,厕所遗迹出在7世纪末的藤原京右京七条一坊建筑遗址的外侧,“厕坑中出土筹木150余根”。类似的厕筹还在福冈市发掘的大约公元720~730年间的鸿胪馆厕所遗址中发现。时间在11- 12世纪的岩手县平泉町的柳之御所遗址也出土了大量厕筹,其
  规格“平均长24、宽0.5-0.8、厚0.5厘米”[2]。唐宋间,中日交往密切,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对日本影响很深,因此日本的这些考古发现对推论唐宋时期中国人的拭秽工具很有参考价值。

  除了考古实物佐证外,唐宋间使用厕筹的记载也多见于史籍,宋马令《南唐书.浮屠传》:“后主与周后顶僧伽帽,披袈裟,课诵佛经,跪拜顿颡,至为瘤赘。亲削僧徒厕简,试之以颊,少有芒剌,则再加修治。”《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七记载,韩滉任镇海节度使,运送大量物资至关中,其中就有厕筹:“则资装器用已充舟中矣,下至厕筹,滉皆手笔记列,无不周备。”

  唐代高僧道宣所述《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上厕法第十四记载了僧人的日常规范,其中上厕法要求僧人“常具厕筹,不得失阙”,并明文规定:“不得用文字故纸”。这个记载证明了唐朝时代的僧人用厕筹拭秽,同时很有意思的是禁止用“文字故纸”拭秽,既然禁止,那么现实生活中一定有人这样做,不然何来禁止呢?

  唐宋之间,纸已经不仅仅用于写字,而且用作日用和焚烧祭鬼神。宋人《爱日斋丛钞》记载“南齐废帝好鬼神,常剪纸为钱,以代束帛,而有纸钱”;《唐书》王屿传:“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祷神而用纸钱,则自王屿始”;唐以后焚烧纸钱记载开始在史料中频频出现。又《天工开物》记载:“盛唐时鬼神事繁,以纸钱代焚帛,北方用切条名曰板纸。故造此者名曰火纸......此纸十七供冥烧,十三供日用,其最粗而厚者名曰包裹纸,则竹麻和宿田晚稻稿所为也”。既然出现了日用的纸,那么,人们用它拭秽也是顺理成章了。

  魏晋南北朝--厕筹时代

  唐之前,已有使用厕筹的记载,但未见有用纸拭秽之证据。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六梁纪二十二记载北齐皇帝高洋“虽以杨愔为宰相,使进厕筹,以马鞭鞭其背,流血浃袍。”

  鲁迅《古小说钩沉》辑东晋裴启佚书《语林》记载“刘寔诣石崇,如厕,见有绛纱帐大床,茵蓐甚丽,两婢持锦香囊,寔遽反走,即谓崇曰:乃误入卿室内,崇曰:是厕耳,寔更往,向乃守厕婢,所进锦囊,实筹”

  唐朝僧人道世所著《法苑珠林》卷第十三之“感应录”记载:“吴时于建邺后园平地。获金像一躯。讨其本缘。谓是周初育王所造。镇于江府也。何以知然。自秦汉魏未有佛法南达。何得有像埋瘗于地。孙皓得之。素未有信。不甚尊重。置于厕处令执屏筹。”此事若为真,则是三国时期就使用厕筹的明证。

  用厕筹之法疑随佛教而传入中国。在早期的佛教诸律中,记载了释迦牟尼指导众比丘使用厕筹的事情,如毗尼母经卷第六:尔时世尊在王舍城,有一比丘,婆罗门种姓。净多污,上厕时以筹草刮下道,刮不已便伤破之,破已颜色不悦。诸比丘问言:“汝何以颜色憔悴为何患苦”?即答言:“我上厕时恶此不净,用筹重刮即自伤体,是故不乐”。针对这种情况,释迦牟尼佛说:“起止已竟,用筹净刮令净。若无筹不得壁上拭令净,不得厕板梁栿上拭令净,不得用石,不得用青草,土块软木皮软叶奇木皆不得用;所应用者,木竹苇作筹。

  度量法,极长者一磔,短者四指。已用者不得振令污净者,不得着净筹中。是名上厕用厕筹法。”

  释迦牟尼佛生活于公元前六、七世纪,这些戒律则成文于他逝世之后的一百多年,所以从目前的文献资料看,印度使用厕筹的历史要比中国早得多。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最初传入的只是一些“经”,而对信众的日常起居做出明确要求的“律”则是从三国开始,而中国人使用厕筹的最早纪录也自三国始,所以厕筹由印度传入说目前还是站得住脚的。但是不排除中国人在此之前就使用厕筹,只是目前没有证据而已。最终的答案,可能还要今后的考古发现来给出。

  使用厕筹法随佛教由印度传入,后来厕筹改为纸则是由蒙古族的元朝皇室开始。从中国古代拭秽风俗之流变可见中华文化的开放性,由微知著,由小见大,从此亦可管窥中华民族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优良传统。
纸哪可能保留下来呀...早散了.
自己看一下吧 是个快照 源网页打不开啊
http://cache.baidu.com/c?m=9f65cb4a8c8507ed4fece763105392230e54f7256195984d68d4e419ce3b464b5a64e4b827211319d5c07a6203b8492bb0b66966725e60e194dff841caca953f5e823045000b873105a213b8b84132c050872be8b86aecad803784dea6c4de2444bb23120e8be7fd5b1765cb78f1642693a18e39134810cbfa4065e82f013ee92757c631&p=9b34c00f85cc40ac08e29278425198&user=baidu
有可能是手纸吧,现在都21世纪了,谁还记得那玩意儿啊
恶心

明朝起设置的云南腾越八关,是如何影响中缅疆域变迁的?

明朝正统六年,麓川思氏土司反叛,明朝派出王骥提督军务,征发十五万大军,从1441年到1448年七年间三征麓川,耗费大量粮饷兵力,才把思氏赶过金沙江,与思氏土司思禄发达成协议,允许他居住孟养,但不许越过金沙江。

"骥等虑师老,度贼不可灭,乃与思禄约,许土目得部勒诸蛮,居孟养如故。立石金沙江为界,誓约:石烂江枯,尔乃得渡。思禄亦惧,听命。"

明朝靠军事平定了麓川,却没能在政治上摆平当地的生态,思氏最后被缅甸宣慰司莽纪岁之子莽瑞体攻灭,并且建立起了缅甸东吁王朝。

东吁王朝吞并了众多土司,到了万历年间,实力越来越强大,开始不断深入明朝骚扰。这时已经到了晚明,明朝国力下降,又有三大征接连发生,哪里还有力量再发动像正统年间那样的远征。

于是在万历二十二年,云南巡抚陈用宾筑八关抵御缅甸东吁军,本意是“断属夷挑衅之路,绝缅人私兵之端,树天地自然之险,省刍粟转运之劳,斯亦封疆之永利也”。

看得出来,陈用宾是一片好心。然而,腾越八关的设立,给之后中缅之间带来了不少麻烦,并一直延续到近代。

明朝设腾越八关的目的和效果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古代的关隘,都是选择一些易守难攻的地区建设,但并不是关内的土地才是领土,关隘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周边的一片地区。如嘉峪关以西还有方圆近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山海关以东有将近包括外兴安岭在内将近300万平方公里土地。

腾越八关,指的是万初、神护、巨石、铜壁、铁壁、虎踞、天马、汉龙这八关,它们分为上四关和下四关,每四关设置守备带兵防御。它们的具体位置见下图:



可以看到,它们扼守住了交通要道,切断西南边境出入的主要通路,控制的是八关内外的广大地区。

八关的位置,可以称得上险要。那明朝在这里派了多少兵力防守呢,根据明朝的《天启滇志》和《腾越八关九隘论》记载,每个关有营房二十五间,兵力二三十名,也就是说,八关的总兵力加起来是一百八十多人。腾越当地的军队当然也不止180多人,八关是被作为前沿的关堡来使用。

这里得说一下,兵力确实不多,不过这时已经到了明朝末期,二三十明军依托关堡的战斗力,或许也没想象的那么低。明末崇祯十三年,辽东锦州蔡家楼台驻守着17个明军,曾利用弓箭、枪炮抵抗八旗军四面围攻一天一夜之久才被攻克。

不管怎么说,人数也确实是少了点。更要命的是,这一百八十多人还不是每天上班,他们只在春天和冬天到岗,夏秋两季就放羊了——“春冬防守,夏秋散处腾地”,原因是地处深山密林,夏秋高温的瘴气让人无法忍受。

从地理上看,八关扼守要冲,但有个很现实的问题,山岭之中其实是四通八达的,有着无数小道,有的地方就算没有路,也是可以通行的,这些是八关所难以时刻控制的范围,加上守关士兵人数过少,就更加难兼顾。

所以,八关的战略设想很美,现实却很无情,如果缅军要进入,它事实上难以有效阻止。



另外,李用宾更深层次的目的是借助八关的防御,开展屯田兴兵,“用宾建筑关堡兴屯田以御缅”,也就是说,李用宾提出的是一个立体防御的构想,没有战事士兵可以耕种,有警报则入堡防御,省去了长途运输粮食的麻烦,自给自足又能给外敌震慑。

遗憾的是,屯田也进行的不咋样。

原因有两个,一个还是因为瘴气,“然迄今亦以瘴恶沌者不能耕”。另一个原因,则是山高皇帝远,号令不行,有狡猾者以公徇私,贪污不法。

“荒田亩,缺牛种,支借公朵银两,并家马口粮,与营兵乾折以完十分之一,而拖欠益多”。

不换贫而患不均,投机取巧者受不到惩罚,有心耕种者也难以继续,所以屯田成了徒有虚名。

八关没能起到设想中的效果,朝中大臣也多有批评。

看上去,设置八关是错了。

没想到的是,虽然八关本身难言成功,东吁军向内继续深入的势头却停止了。

那么是八关的震慑作用见效了吗?

也不是,是因为东吁王朝内乱了。

从腾越八关在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开始修建起,缅甸东吁王朝就因进攻暹罗失败而陷入内乱,国王莽应里被杀,暹罗军乘势反推到了缅甸国内,东吁王朝内外交困,疲于应付,哪里还有力量再来袭扰明朝。

不管怎么说,这边境倒确实暂时安定了下来。



腾越八关的负面效果

八关建起来了,它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关内土司和民众越关而过,但也形成个新的问题,让关内外的土司和民族产生了“内”和“外”的区分。

对于这些土司来说,原来是彼此一体,大家都是同一个部族,许多都是亲戚,世代联姻。但是八关一建,不少相同的部族就被隔成了两个部分,产生了内外之别,明朝为了区分,也用内外来称呼关内关外的部族,产生了“内夷”和“外夷”的称呼。

这样来区分,长此以往,大家就忘了原来都是一家人,关内外的土司和民众们也有了这样的感觉:八关以内是明朝的地方,八关以外则已经不属于明朝。

外夷望见(八关),皆曰:“此天朝地也。”而内夷倚以为重焉。

明朝对于出入八关也进行了严格规定,对于擅自穿越的“越度”这种行为,视为私闯边境一样的罪行。如果没有许可擅自通行,被捉到者要处以绞刑,守关者如果把守不力也要问罪。

除了明朝属地的民众,缅甸也这么看,八关的建筑被称为“屋瓦”,当地建筑称为“茅房”,他们说:屋瓦者汉人;茅房,我故地也。

这是把八关以外的土地都视为自己领地了。

事实缅甸也是这么做的。从万历中期到崇祯末期,明朝国力一天不如一天,自顾尚且不暇,更没有精力也没有实力来管八关这摊子事。

明朝在在西南边疆,原本有六个较大的宣慰司,分别是:孟养(缅甸克钦邦)、缅甸(缅甸曼德勒地区)、木邦(缅甸北掸邦)、八百大甸(泰国清万一带)、老挝(老挝琅勃拉邦一带)、车里(西双版纳)。

这么一发展,到天启七年(1627年),八关外的三个宣慰司已经被东吁军攻破,“三宣无恙三慰既尽”,到崇祯十七年,八关以外已经没有明朝能控制的地方,“八关之外,复成异域”。八关之内,只剩下了一个车里宣慰司。

八关的设立,相当于从心理上设置了一道防线,又使当地民众开始有了内外之分,缅甸也名正言顺乘着明朝力尽的时机,蚕食八关外的土地,这些负作用将在随后体现出来。

八关的设置成为明朝主动放弃关外诸土司的重要标志,导致明朝疆域的逐步萎缩。
八关的设置使原本模糊的疆域界限逐渐清晰化。
一是"八关"的设置并没有成为有效阻止缅甸入侵的军事堡垒;二是"八关"的设置,主观上是为了防止缅甸的入侵,但客观上"八关"之设成为明朝主动放弃关外诸土司的重要标志,导致明朝疆域的大幅萎缩;三是"八关"的设置使得原本模糊的疆界呈现出清晰化的倾向,并成为清朝处理与缅甸雍籍牙王朝边境纷争的一条隐形的疆域分水岭,对清朝处理中缅边疆问题和近现代中缅疆域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时明朝设置的云南腾越八关,很沉重的影响着中缅疆域的变迁的,因为当时的云南腾越八关扼守住重要的交通通道。

古代人的茅房是怎樣的?他們用紙巾麼.?

古人大便后用何物拭秽?港剧《寻秦记》提出了这一问题。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香港特警项少龙被时空穿梭机送到战国时代的赵国,夜宿一居民家中,内急要上厕所,项少龙向老翁要“卫生纸”,老翁懵然不知何物,项说:“怎么擦屁股”?老翁从茅坑边拿起一块竹片说“这就是啊!请随便用”。看到此处,不禁使人失笑。对呀,古人用什么擦屁股呢?本文逆时间之河而上,由近到远追溯了古人拭秽风俗流变的历史。需要说明的是,现在不排除某些地区某些人还在使用五花八门的其他物事,但是主流是人们普遍用卫生纸,因此我们考证历史,也仅仅考证能够代表一个时代文明的主流。 元明清--粗纸时代 清朝人用纸拭秽,有多处文献可以考证。此处仅举一例,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有段刘姥姥拉肚子的文字:刘姥姥觉得腹内一阵乱响, 忙的拉着一个小丫头,要了两张纸就解衣。众人又是笑,又忙喝他“这里使不得!”忙命一个婆子带了东北上去了。这段描写说明,在曹雪芹生活时期,无论是大观园还是乡下的人物,都已经使用手纸拭秽了。 明朝皇宫中专门负责后勤的机构,名叫“四司”,据《明史》志第五十职官三记载:“惜薪司掌所用薪炭之事;钟鼓司掌管出朝钟鼓,及内乐、传奇、过锦、打稻诸杂戏;宝钞司掌造粗细草纸;混堂司掌沐浴之事”。其中宝钞司就是管手纸的部门了。 那么,当时的人们用的是什么纸呢?所以还要了解中国古代纸的种类。 明清之际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杀青第十三记载:“凡纸质用楮树(一名榖树)皮与桑穰、芙蓉膜等诸物者为皮纸。用竹麻者为竹纸。精者极其洁白,供书文、印文、柬、启用。粗者为火纸、包裹纸”。又记载:“此纸(火纸)十七供冥烧,十三供日用”。由此可知,纸因其原料不同而分为“皮纸”和“竹纸”,但无论何种纸都有“精”、“粗”之分,其中精者用来写字,粗者百分之七十用来做焚烧祭鬼神,百分之三十为日用品。 分清了纸的种类,我们还要知道,敬惜字纸在中国有很久的传统。民间传说用印了字的纸拭秽要遭到报应。清朝时,社会上有大量的《惜字律》被看作是文昌帝君制定的天条圣律而流传,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惜字律》、《惜字新编》、《惜字征验录》、《文昌帝君惜字律》、《文昌惜字功过律》等。官方甚至明文禁止在可能用来拭秽的纸上印字。“1873年3月14日《申报》刊载消息说,一女子用字纸拭秽,扔入便桶,遭雷击跪倒。同年12月3日两江总督李宗羲通令各纸坊铺:不准于草纸等项纸边加盖字号戳记,更不许将废书旧账改造还魂纸,以免秽亵”[1]。 使用手纸的最早记载见于元朝,唐宋之前,人们用的是一种叫做“厕筹”的木头片或竹片,大概是因为元朝统治者文化落后,没有汉民族“敬惜字纸”的意识。据《元史》列传第三后妃二记载,“裕宗徽仁裕圣皇后”伯蓝也怯赤当太子妃的时候对婆婆“昭睿顺圣皇后”非常孝顺,她要在婆婆拭秽之前用自己的脸试试手纸的柔软度:“后性孝谨,善事中宫,世祖每称之为贤德媳妇。侍昭睿顺圣皇后,不离左右,至溷厕所用纸,亦以面擦,令柔软以进。” 综上可知,元明清之际人们开始用手纸拭秽,这种纸大多是没有字的“粗”纸。至于皇宫中所用手纸为粗纸还是精纸,不可详考,我想太子妃一定不至于用粗糙的纸去摩擦娇嫩的脸蛋吧。 唐宋--厕筹与粗纸并用时代 厕筹又称厕简,简单的说,就是大便后用来拭秽的木条或竹条。这种厕筹上个世纪还在中国和日本的部分地区使用。 近来日本考古发现了许多古代厕所,1992年在奈良县高殿町发掘藤原京遗址过程中,发现了被称为“日本最古老的厕所”遗迹,厕所遗迹出在7世纪末的藤原京右京七条一坊建筑遗址的外侧,“厕坑中出土筹木150余根”。类似的厕筹还在福冈市发掘的大约公元720~730年间的鸿胪馆厕所遗址中发现。时间在11- 12世纪的岩手县平泉町的柳之御所遗址也出土了大量厕筹,其规格“平均长24、宽0.5-0.8、厚0.5厘米”[2]。唐宋间,中日交往密切,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对日本影响很深,因此日本的这些考古发现对推论唐宋时期中国人的拭秽工具很有参考价值。 除了考古实物佐证外,唐宋间使用厕筹的记载也多见于史籍,宋马令《南唐书.浮屠传》:“后主与周后顶僧伽帽,披袈裟,课诵佛经,跪拜顿颡,至为瘤赘。亲削僧徒厕简,试之以颊,少有芒剌,则再加修治。”《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七记载,韩滉任镇海节度使,运送大量物资至关中,其中就有厕筹:“则资装器用已充舟中矣,下至厕筹,滉皆手笔记列,无不周备。” 唐代高僧道宣所述《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上厕法第十四记载了僧人的日常规范,其中上厕法要求僧人“常具厕筹,不得失阙”,并明文规定:“不得用文字故纸”。这个记载证明了唐朝时代的僧人用厕筹拭秽,同时很有意思的是禁止用“文字故纸”拭秽,既然禁止,那么现实生活中一定有人这样做,不然何来禁止呢? 唐宋之间,纸已经不仅仅用于写字,而且用作日用和焚烧祭鬼神。宋人《爱日斋丛钞》记载“南齐废帝好鬼神,常剪纸为钱,以代束帛,而有纸钱”;《唐书》王屿传:“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祷神而用纸钱,则自王屿始”;唐以后焚烧纸钱记载开始在史料中频频出现。又《天工开物》记载:“盛唐时鬼神事繁,以纸钱代焚帛,北方用切条名曰板纸。故造此者名曰火纸......此纸十七供冥烧,十三供日用,其最粗而厚者名曰包裹纸,则竹麻和宿田晚稻稿所为也”。既然出现了日用的纸,那么,人们用它拭秽也是顺理成章了。 魏晋南北朝--厕筹时代 唐之前,已有使用厕筹的记载,但未见有用纸拭秽之证据。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六梁纪二十二记载北齐皇帝高洋“虽以杨愔为宰相,使进厕筹,以马鞭鞭其背,流血浃袍。” 鲁迅《古小说钩沉》辑东晋裴启佚书《语林》记载“刘寔诣石崇,如厕,见有绛纱帐大床,茵蓐甚丽,两婢持锦香囊,寔遽反走,即谓崇曰:乃误入卿室内,崇曰:是厕耳,寔更往,向乃守厕婢,所进锦囊,实筹” 唐朝僧人道世所著《法苑珠林》卷第十三之“感应录”记载:“吴时于建邺后园平地。获金像一躯。讨其本缘。谓是周初育王所造。镇于江府也。何以知然。自秦汉魏未有佛法南达。何得有像埋瘗于地。孙皓得之。素未有信。不甚尊重。置于厕处令执屏筹。”此事若为真,则是三国时期就使用厕筹的明证。 用厕筹之法疑随佛教而传入中国。在早期的佛教诸律中,记载了释迦牟尼指导众比丘使用厕筹的事情,如毗尼母经卷第六:尔时世尊在王舍城,有一比丘,婆罗门种姓。净多污,上厕时以筹草刮下道,刮不已便伤破之,破已颜色不悦。诸比丘问言:“汝何以颜色憔悴为何患苦”?即答言:“我上厕时恶此不净,用筹重刮即自伤体,是故不乐”。针对这种情况,释迦牟尼佛说:“起止已竟,用筹净刮令净。若无筹不得壁上拭令净,不得厕板梁栿上拭令净,不得用石,不得用青草,土块软木皮软叶奇木皆不得用;所应用者,木竹苇作筹。度量法,极长者一磔,短者四指。已用者不得振令污净者,不得着净筹中。是名上厕用厕筹法。”
茅房各地有所不同,有的挖坑,有的架空,和现在很多农村地区的差不多。擦屁股的一般是随手薅些野草、树叶之类的就地取材,讲究些的用竹木做成筹(可冲洗后重复使用)来刮净,最奢侈的是用布帛之类的纺织品。用纸的很少,因为古代纸张主要用来书写,而有文字的东西都被认为是神圣的,绝不会用来差屁股。

北方人为什么说上厕所为"上茅房

出恭 解手 如厕
“出恭”一词起源于明朝科举试场,考生如果需要暂时离开试场如厕,须取“出恭入敬”牌,大便称“大恭”,小便称“小恭”,因此,从语源看,“出恭”本来并不专指大便,然而在语用习惯上,“出恭”却只应用于指涉“大便”,并不指涉“小便”。《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太公日子过得称心,每日每夜出恭小解都是儿子照顾定了。”,文中把“出恭”和“小解”分述,足见两词各有分工。

“解手”起源于明朝初年的强迫性移民,移民用绳子绑着,被明朝军队押送到各地。途中若要大小便,必须先向看守说声“解手”,解开绳子,后来演变为对大小便的俗称,跟“如厕”一词同样并不专指排便。
补充:
茅房  指简陋的茅草房
  在北方地区,茅房也是厕所的俗称。北方人说上厕所为上茅房。茅房中的便池称为茅坑
  构造
  茅草房并不全都是茅草。
  木材是必不可少的。
  稻草都是依靠木材来固定的
  因为木材比砖还是好搞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茅厕   茅厕:汉语拼音(máo cè)
  北方个别地区的方言,又叫茅房。
  用途:人类排泄和积肥。
  形状:用四堵墙或篱笆围成,也有房屋式的,里面有一个或数个坑供使用,也不分大小便。在北方农村几乎每户都建一座。
  建设方位:一般在院落的西南方向的角落,男女共用。
  延伸:茅厕的石头——又臭又硬
  比喻人又讨厌,又冥顽不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
厕所  
————————————————————————

【简介】  

定义:泛指由人类建造专供人类(或其他特指生物,如家畜)进行生理排泄和放置(处理)排泄物的地方。
  人类使用的厕所大多有男厕女厕之分,随着科技的发展,男女共用的厕所,也问世了。厕所的名称有很多,有的地方叫窖,有的叫茅房,文雅一点的叫洗手间。厕所也有外文名字,有叫toilet,有叫men'room的。上厕所也有很多种叫法,古代叫更衣,后来叫解手,现代叫方便,叫如厕,叫出恭,上洗手间。粗俗的叫大便小便,文雅的叫洗手。西方人把上厕所说成是摘花,日本男人在野外方便叫打猎。
  据《周礼》记载,我国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就在路边道旁建有厕所。 在《说文字释》中诠释「厕」字时说,「厕,言人杂在上,非一也……言至秽之处宜常修治,使洁清也。」可见厕所的设置完全是为人所方便,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厕所的功能也不断的丰富,现在比较高级的厕所都配备了洗漱功能。
——————————————————————————————————————
【由来】  

厕所古称“涸藩”或称“圊”、“轩”;又因古时农家厕所只用茅草遮蔽,故称为“茅厕”。《晋书·王敦传》云:“石崇以奢系于物,厕上常有十余婢侍列,皆有容色,置甲煎粉沉香汁。有如厕者,皆易新衣而出。”古人管上厕所叫“如厕”,又名“出恭”,从这条史料来看,石崇家里的厕所确实豪华异常。
  1903年,慈禧太后以谒见西陵为名,度行新造的芦汉铁路。芦汉督办盛宣怀是个马屁精,特地准备一辆花车,车内床侧有一门,门内有一被称作“如意桶”的马桶。桶底贮黄沙,上注水银,粪落水银中,无迹无味。外施宫饰绒缎,成一绣墩,可谓奢侈之极。
  16世纪前后的欧洲似乎还未普遍设厕所,莫里喜剧里描写的巴黎人,便拿起便壶随便往外倒,毫不顾及路上的行人。1596年抽水马桶被英国人哈林顿发明。从此以后,厕所开始逐渐推广。
来源:http://wenwen.sogou.com/z/q157482945.htm
本文标题: 明朝官驿茅房的位置在哪里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3109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我在电梯上背着包,电梯向上运动,我对电梯做功了吗刘邦从「市井无赖」到汉朝的开国皇帝靠的是什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