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彻也能否被称为日本的谭嗣同

发布时间: 2022-10-01 12:02:0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1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为什么不出逃反而自愿赴死?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壮烈地死于那拉氏的屠刀之下。对于他的自愿赴难之谜,以及...

山上彻也能否被称为日本的谭嗣同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为什么不出逃反而自愿赴死?

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壮烈地死于那拉氏的屠刀之下。对于他的自愿赴难之谜,以及蒙难前留下的那首著名的《狱中题壁》诗,历来是研究者们的一个热门课题。

从一八九八年九月二十一日戊戌政变发生,到九月二十五日谭嗣同被捕,整整相隔三、四天时间,其间康有为、梁启超等都设法躲藏逃脱,唯有谭氏“竟日不出门,以待捕者”。他的好友,北方有名的镖客大刀王五,曾上门劝他南归避难,并自告奋勇愿意武装护送,被谢绝了;接着又有几位日本友人力功他东渡日本暂避风头,也没能说得动他。

       

那么谭嗣同为什么不出逃反而自愿赴死?

我个人认为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其一:他完全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为了维新变法事业,决意用自己的头项和鲜血唤起国人为变法图强而奋斗。主要依据则是梁启超的《谭嗣同传》中如下一段记述:

“破捕前一日,  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再四强之。君曰: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于难”。

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带头人之一,与谭嗣同过往甚密,政变发生后,谭与梁还有过接触,他的记述自然被许多研究者视为信史。

       

其二:祠堂决心为变法流血,并非是谭嗣同不肯出逃的唯一原因。为了当时正在湖北巡抚任上的七旬老父免受株连,才使谭嗣同下定了坐以等死的最后决心。根据是:谭嗣同的老友龙绂瑞在《武溪杂忆录》中说,谭“侍父极孝”,他当然不忍心累及父亲。当年谭嗣同的同乡老师刘人熙,在他的《蔚庐亥子集》中论及此事时,曾说:

“潭生才气横天下,不忍逋逃累老亲”。

清末翰林陈叔通在《谭嗣同就义与梁启超出亡》一文中也说:

“谭嗣同为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政变时北京有侠客某愿负挟嗣同逃出北京,嗣同恐其父连坐,……于此可见嗣同之从容就义而不忘其父”。

另据不少史籍记载,谭氏在家坐以待捕时,曾仿照父亲的笔迹伪拟了一封家书,训斥自己不忠不孝,声言要脱离父子关系。以便在事发后,作为父亲能彻底开脱的佐证,可谓用心良苦。

       

其三:谭嗣同自动赴难,除其性格、气质因素及其匡世救国热情外,与他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受到佛学教义的影响有密切关系。一八九六年,谭氏在南京滞留时,结识了隐居南京的著名佛学家杨文会,并“时时与之游,因得遍窥三藏,所得闩益精深”,一头扎进佛学之中,接受了“人为不死之物”、“不生不灭”、“六道轮回”等思想。他是带着自己的信念和对另一个世界的美好向往,而从容就义的。

       

不管谭嗣同出于什么原因不逃而自愿赴死,他这种慷慨赴义的精神是值得称赞的!

因为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个事情上,但是回报却没有,他认为国家没有希望,民族没有希望了,就算死了也不愿苟活在这世上。
因为他是个特别伟大的人,愿意为了自己的志向付出生命,真的是可歌可敬的一个人。
因为谭嗣同希望通过自己的死来告诉民众必须变法,只有变法,大清朝才会国富民安,才会有实力对抗外敌的入侵。
谭嗣同死前曾说“我们死了,我们的鲜血和尸体必将引起人们的反思,使国民觉醒,中国的富强就有希望了”。他不惧生死,希望自己的死可以换回国民的觉醒,觉得自己死得其所,所以自愿赴死。

谭嗣同是什么变法?

戊戌变法 谭嗣同

戊戌变法,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捉拿维新派。日本使馆曾派人与他联系,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护”,他毅然回绝,并对来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24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在狱中,意态从容,镇定自若,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9月28日,他与其他5位志士英勇就义于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当他们被杀时,刑场上观看者上万人。他神色不变,临终时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充分表现了一位爱国志士舍身报国的英雄气概。

谭嗣同其人是怎样的?

谭嗣同(1865—1898)是维新变法的著名人物,湖南浏阳人。其父谭继洵,历任户部员外郎、甘肃布政使、湖北巡抚等职。谭嗣同青少年时期随父游学,10年间遍游京师及直隶、甘肃等十余省。20岁从戎新疆。中日甲午战争后,愤感国家创巨痛深,立志变法,在湖南创办新学。1898年,光绪皇帝发布变法命令,农历四月谭嗣同奉诏进京,参与新政,八月初六日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追捕维新派人士。在这样危急的时刻,谭嗣同表现出惊人的镇定。他劝梁启超尽快出行,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决心留下来营救光绪。几位日本友人再三劝谭东渡日本避难,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他决心用自己的生命去唤醒国人。后来被捕,在狱中他意气自若,拾起地上煤屑,在墙壁上写下绝命诗一首:“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中秋节前二日英勇就义。诗中张俭和杜根都是东汉末期为了国家不顾生死的忠贤之臣,用此来比喻和激励维新派人士。“去”指的是康、梁等人的出走,“留”指的是自己和同志的被捕。诗中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牺牲时年仅34岁,与同时就义的其他五人史称“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学识渊广,已为当时人所称道。梁启超称他的学识思想“为我中国20世纪开幕第一人。不待言,其诗亦独辟新界”。谭的一些诗在当时即已脍炙人口。其诗大气磅礴,或直接抒发救国救民的豪壮胸怀,或借景抒情、境界开阔,无不洋溢着不畏艰险的豪迈气概。
谭嗣同曾经遍游了大半个中国,写下了大量的景物诗,构成了谭诗的主要部分,而且也是谭诗中特别精彩的部分。其景物诗带有浓烈的诗情画意,充满了壮山河之气、融凌云之志。他善于对生活中的景与物作深化入微的观察并把它艺术地再现出来,把个人独特的感受入诗。因此他的诗具有特别激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达到了情景交融、幽深含蓄的艺术境界,寄托着一种奇伟深隽的情思,表现出他那卓萦不凡的思想个性,读起来令人振奋。
谭嗣同自己也说“少勤业诗”,可见他作诗的功力深厚,立意用词都非常讲究。艺术上不断的追求是谭诗能独辟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谭治学严谨,他的诗都经过严格的筛选,稍有不当者尽弃之,所以留存下来的诗作只有二百余首。谭诗虽不多,但大家却感到注解颇不容易,正如梁启超所说“其词瑰玮连犿,断非寻常所能索解”,意思是说谭诗用词奇丽婉转,不容易解释得通。

如何评价谭嗣同?

 谭嗣同作为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真的是让人感觉到踏实的,非常的值得,因为他为了正法,在历史上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正是它的一些作用,才能够让人们真正的认识到了那一段的历史,还是有几个明白人的。


虽然说有些人做事失败了,但是他们还是留下了很大的名声以及很大的作用。谭嗣同就是这样的人,而且他的个人生活还是非常的让人值得佩服。

虽然说他生在一个大家人家,而且家里还算是比较有钱的也是算是比较有势力但是他为了新中国的发展,以及为了自己的理想,抛家舍业,冒着生命危险去变法。这也说明一个人可以为了自己的志向,自己的理想去奋斗终生,哪怕是流血杀头。


谭嗣同参加最大的活动就是戊戌变法,虽然说这段历史已经铭刻在历史书上,但是好像从一些内部的资料以及一些后来的史书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几个人,其实还有可能是在那里,狮子造谣生事。


特别是最后没有死掉的,而且作用也非常大的,名声也相当大。梁启超其实在后期也保持了这种变法的思想,但是他们的这次失败还是主要在于方法不得当以及方法根本就不能改变当时的政局。


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虽然说他们没有没有做到,但是他们的这种作用确实起到了,让人们看到了,只有变革才能改变新中国。


 人本来就是要改变自己的,改变不了自己,那我还要去改变世界,这真的是非常的困难,但是谭嗣同作为一个非常有学识,而且对佛学有研究的人,为了改变世界,真的是撒出了自己的热血。

悲切而壮烈,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句话虽然是写给刘和珍的,但是用此句来形容谭嗣同也同样十分贴切。

狱中题壁(谭嗣同)

背景,时间,朝代.

狱中题壁是谭嗣同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狱中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文: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翻译:

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

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扩展资料:

光绪二十四年(1898)是农历的戊戌年,是年六月,光绪皇帝实行变法,八月,谭嗣同奉诏进京,参预新政。九月中旬,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并开始大肆捕杀维新党人。

康有为、梁启超避往海外。许多人劝谭尽快离开,但他却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来”,决心留下来营救光绪帝。

几位日本友人力请他东渡日本,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乏,请自嗣同始。”

9月21日,他与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杨锐、林旭等五人同时被捕。这首诗即是他在狱中所作。

这首诗表达了对避祸出亡的变法领袖的褒扬祝福,对阻挠变法的顽固势力的憎恶蔑视,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愿为自己的理想而献身的壮烈情怀。

“望门投止思张俭止”这一句,是身处囹圄的谭嗣同记挂、牵念仓促出逃的康有为等人的安危,借典述怀。私心祈告:他们大概也会像张俭一样,得到拥护变法的人们的接纳和保护。

“忍死须臾待杜根”,是用东汉诤臣义士的故事,微言大义。通过运用张俭的典故,以邓太后影射慈禧,事体如出一辙,既有对镇压变法志士残暴行径的痛斥,也有对变法者东山再起的深情希冀。这一句主要是说,戊戌维新运动虽然眼下遭到重创,但作为锐意除旧布新的志士仁人,应该志存高远,忍死求生。等待时机,以期再展宏图。

“我自横刀向天笑”是承接上两句而来:如若康、梁诸君能安然脱险,枕戈待旦,那么,我谭某区区一命岂足惜哉,自当从容地面对带血的屠刀,冲天大笑。“让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对于死,诗人谭嗣同早有准备。当政变发生时,同志们曾再三苦劝他避居日本使馆,他断然拒绝,正是由于他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所以才能处变不惊,视死如归。

“去留肝胆两昆仑”,对于去留问题,谭嗣同有自己的定见。甘愿效法《赵氏孤儿》中的公孙杵臼和日本德川幕府末期月照和尚的好友西乡的行节,以个人的牺牲来成全心目中的神圣事业,以自己的挺身赴难来酬报光绪皇帝的知遇之恩。

同时,他也期望自己的一腔热血能够惊觉苟且偷安的芸芸众生,激发起变法图强的革命狂澜。在他看来,这伟大的身后事业,就全靠出奔在逃的康、梁们的推动和领导。

基于这种认知,他对分任去留两职的同仁同志,给予了崇高的肯定性评价:去者,留者。路途虽殊,目标则同,价值同高,正像昆仑山的两座奇峰一样,比肩并秀,各领千秋风骚。

狱中题壁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朝代:清代

时间:1898年

背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运动)失败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大肆迫害维新派人士。谭嗣同不愿出逃避难,毅然决定以自己的热血唤醒民众。在狱中他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绝笔诗。

赏析:一二句巧用典故,对流亡的战友寄予厚望,表达变法事业终会成功的信念。后二句则抒发笑对死亡的满腔豪情,同时为维新人士的崇高志向而感骄傲。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谭嗣同简介:

谭嗣同(公元1865-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他的父亲谭继洵,官至湖北巡抚,是一个大官僚。谭嗣同幼年时期,因家庭环境特殊,受了封建伦理道德的压抑,养成了他的反抗思想。他不守封建家庭的常规,四出游历,也接受了一些西方的新知识。他在浏阳设立了一学会,讲求新学,又设立了算学格致馆,介绍一些西方的科学知识。他听说康有为在北京办强学会,进行维新活动,就赶赴北京去见康有为。他对康有为十分敬仰。

1896年,谭嗣同的父亲为他捐了一个知府的职位,叫他在南京候补。他趁此机会向住在南京的佛学大师杨文会学习佛学。湖南巡府陈宝箴在长沙办南学会,宣传新学,谭嗣同是一个主要参加者。1898年在康有为的推荐下,光绪帝召他进京,做一个军机处的章京。章京是军机处的下级人员,但康有为所安排的章京实际上等于他所拟订的制度局的成员,是皇帝的智囊团,小内阁。才过了几十天,戊戌维新就失败了,谭嗣同也被顽固派杀害了。

他的主要著作是《仁学》,他死后才在日本东京出版,连同他的其它著作,后人编为《谭嗣同全集》。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意为: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扬;仰笑苍天,凛然刑场!而留下的,将是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
“去留”的“去”字,这里是指一种行为趋向,意为“去留下”,“去留得”,没有很实在的意义。谭嗣同是湖南浏阳人。据我所知,南方方言和现在的普通话一样,下面这种用法是常有的:用“去”去辅助另一个动词构成一个动词词组或动词短语,而这个动词词组或动词短语的含义大致就是后一个动词的含义,如“去想一下”,“去死吧”,“明天去做什么”等等。这里的“去”字,并不表示空间上的去这里去那里,而是表示时间上的行为、事态之趋势和倾向。也就是说,“去”可表空间意义上的位移,也可表时间意义上的发生。
从整首诗的意思来看,“去留肝胆两昆仑”中的“去”,应是时间意义上的“去”,而不是空间意义上的“去”。很多人的理解,包括赵金九先生,恰恰是把它当作空间意义上“去”。而我们所流行的各种解释,都是这样思维定势。我想,那时的官话或北方话也应有这种用法吧?“去”字的这种重要语义,《现代汉语词典》、《辞海》都有记载。
当然,“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写,是诗句表达的需要——包括平仄,全部的含义在于指代自己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实际上,直接从字面上去解,去留下如昆仑一样的“肝”(一昆仑)和如昆仑一样的“胆”(一昆仑),这不也一样表达了诗人的视死如归、浩气凛然和慷慨悲壮吗?正是那种强烈的崇高感和悲壮感,激励着诗人不畏一死、凛然刑场。而这句所表达的,正是那种震憾人心灵的、自赴一死的强烈崇高感和强烈悲壮感。
狱中题壁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朝代:清代
时间:1898年
背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运动)失败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大肆迫害维新派人士。谭嗣同不愿出逃避难,毅然决定以自己的热血唤醒民众。在狱中他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绝笔诗。
赏析:一二句巧用典故,对流亡的战友寄予厚望,表达变法事业终会成功的信念。后二句则抒发笑对死亡的满腔豪情,同时为维新人士的崇高志向而感骄傲。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谭嗣同简介:
谭嗣同(公元1865-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他的父亲谭继洵,官至湖北巡抚,是一个大官僚。谭嗣同幼年时期,因家庭环境特殊,受了封建伦理道德的压抑,养成了他的反抗思想。他不守封建家庭的常规,四出游历,也接受了一些西方的新知识。他在浏阳设立了一学会,讲求新学,又设立了算学格致馆,介绍一些西方的科学知识。他听说康有为在北京办强学会,进行维新活动,就赶赴北京去见康有为。他对康有为十分敬仰。
1896年,谭嗣同的父亲为他捐了一个知府的职位,叫他在南京候补。他趁此机会向住在南京的佛学大师杨文会学习佛学。湖南巡府陈宝箴在长沙办南学会,宣传新学,谭嗣同是一个主要参加者。1898年在康有为的推荐下,光绪帝召他进京,做一个军机处的章京。章京是军机处的下级人员,但康有为所安排的章京实际上等于他所拟订的制度局的成员,是皇帝的智囊团,小内阁。才过了几十天,戊戌维新就失败了,谭嗣同也被顽固派杀害了。
他的主要著作是《仁学》,他死后才在日本东京出版,连同他的其它著作,后人编为《谭嗣同全集》。
诗词原文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①,忍死须臾待杜根②。我自横刀向天笑③,去留肝胆两昆仑④。注释⒈张俭(jiǎn):东汉末年,张俭因弹 劾宦官,反被诬为结党营私,在困迫中逃亡,看到有人家就进去躲避,一路上受人保护⒉东汉时,杜根曾上书要求邓太后把政治权交给安帝。太后大怒,命人把杜根装入袋中摔死,执法者同情他,让他逃过一劫。太后死后,他又复官。谭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未能上书太后,请其归政光绪,有愧杜根。⒊谭这一句诗的意思是:新党既不宜逃,又不宜谏,只有诉诸武力。今所谋既不成功,谭视死如归,亦甘之如饴。⒋比喻去者和留下的都是光明磊落、肝胆相照,像昆仑山一样巍峨高大。⒌选自《谭嗣同全集》。谭嗣同,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

狱中题壁
直译望门投宿想到了东汉时的张俭,希望你们能像东汉时的杜根那样,忍死求生,坚持斗争。即使屠刀架在了我的脖子上,我也要仰天大笑,出逃或留下来的同志们,都是像昆仑山一样的英雄好汉。诗词鉴赏《狱中题壁》别解首先,赵文的解释使谭诗的第四句和第三句含义有所重复,这在绝句中是不大可能的。其次,这样解使得整首诗尤其诗的后两句的诗意表达总是不那么畅快淋漓,不仅不甚吻合诗人写作该诗时的悲壮慷慨之心情,而且也有异于先对象性描述后自我性抒说的绝句表达方式。再者,赵文似乎文字互有抵触。他一下子说“去留”是指代生死之行为,一下子又说“去留”是指代出走与留下之行为的行为者,究竟指代什么,文中含混不定。翟南明确地认为:其一,“昆仑”不是指人,而是指横空出世、莽然浩壮的昆仑山;其二,“去留”不是指“一去”和“一留”,在诗人的该诗句中,“去留”不是一个字义相对或相反的并列式动词词组,而是一个字义相近或相同的并列式动词词组;其三,“肝胆”所引申的不是指英勇之人,而是指浩然之气;其四,“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总体诗义是:去留下自己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之气吧!也即是“留得肝胆若昆仑”的意思。—— 此诗颇近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味道。我为什么这样解?因为我认为,解诗不能仅着手于词字,更要着手于诗的总体寓意,并且要尤其着手于诗人写作该诗的特定历史背景和特定心理状态。特别是对这样一种反映重大历史事件,表达正义呼声和抒说自我胸怀的作品,更要从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环境和心情、心境出发去仔细揣摩。大家知道,该诗是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中壁上的绝命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谭嗣同当时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诗的前两句,表达的恰恰是:一些人“望门投止”地匆忙避难出走,使人想起高风亮节的张俭;一些人“忍死须臾”地自愿留下,并不畏一死,为的是能有更多的人能如一样高风亮节的杜根那样,出来坚贞不屈地效命于朝廷的兴亡大业。诗的后两句,则意为: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扬;仰笑苍天,凛然刑场!而留下的,将是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去留”的“去”字,这里是指一种行为趋向,意为“去留下”,“去留得”,没有很实在的意义。谭嗣同是湖南浏阳人。据我所知,南方方言和现在的普通话一样,下面这种用法是常有的:用“去”去辅助另一个动词构成一个动词词组或动词短语,而这个动词词组或动词短语的含义大致就是后一个动词的含义,如“去想一下”,“去死吧”,“明天去做什么”等等。这里的“去”字,并不表示空间上的去这里去那里,而是表示时间上的行为、事态之趋势和倾向。也就是说,“去”可表空间意义上的位移,也可表时间意义上的发生。从整首诗的意思来看,“去留肝胆两昆仑”中的“去”,应是时间意义上的“去”,而不是空间意义上的“去”。很多人的理解,包括赵金九先生,恰恰是把它当作空间意义上“去”。而我们所流行的各种解释,都是这样思维定势。我想,那时的官话或北方话也应有这种用法吧?“去”字的这种重要语义,《现代汉语词典》、《辞海》都有记载。当然,“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写,是诗句表达的需要——包括平仄,全部的含义在于指代自己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实际上,直接从字面上去解,去留下如昆仑一样的“肝”(一昆仑)和如昆仑一样的“胆”(一昆仑),这不也一样表达了诗人的视死如归、浩气凛然和慷慨悲壮吗?正是那种强烈的崇高感和悲壮感,激励着诗人不畏一死、凛然刑场。而这句所表达的,正是那种震撼人心灵的、自赴一死的强烈崇高感和强烈悲壮感。作者简介

谭嗣同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浏阳(今湖南省浏阳县)人。曾为候补知府、军机章京。自幼随父宦游,足迹遍大半个中国,较熟悉当时的社会情况。他是改良主义的激进派。中日甲午战争后,他愤中国积弱不振,积极从事变法维新活动,严厉批判君主专制和封建伦理道德,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中的激进派。一八九八年参加戊戌变法运动,因戊戌政变被捕,慷慨就义。著有《谭嗣同全集》。历史背景1895年4月,日本逼迫中国在日本马关签定《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这次上书,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为了把维新变法推向高潮。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出版《中外纪闻》,鼓吹变法;组织强学会。1896年8月,《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成为维新派宣传变法的舆论中心。1897年冬,严复在天津主编《国闻报》,成为与《时务报》齐名的在北方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阵地。1898年2月,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强学会,创办了《湘报》。在康、梁等维新志士的宣传、组织和影响下,全国议论时政的风气逐渐形成。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法国强租广州湾,英国强租借后来被成为新界的地区和威海卫,全国人心激愤,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到政治实践。12月,康有为第五次上书,陈述列强瓜分中国,形势迫在眉睫。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4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为变法维新作了直接准备 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在此期间,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主要内容有: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新政措施虽未触及封建统治的基础,但是,这些措施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封建顽固势力所不容。清政府中的一些权贵显宦、守旧官僚对新政措施阳奉阴违,托词抗命。慈禧太后在光绪皇帝宣布变法的第五天,就迫使光绪连下三谕,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准备发动政变。 “百日维新”开始后,清政府中的守旧派不能容忍维新运动的发展。有人上书慈禧太后,要求杀了康有为、梁启超;奕劻、李莲英跪请太后“垂帘听政”;御史杨崇伊多次到天津与荣禄密谋;甚至宫廷内外传言将废除光绪,另立皇帝。9月中,光绪皇帝几次密诏维新派商议对策,但维新派既无实权,又束手无策,只得向光绪皇帝建议重用袁世凯,以对付荣禄。16、17日,光绪皇帝两次召见袁世凯,授予侍郎;18日夜,谭嗣同密访袁世凯,劝袁杀荣禄,举兵救驾。事后,被袁世凯出卖。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直入光绪皇帝寝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戊戌政变”成功。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下令捕杀在逃的康有为、梁启超;逮捕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徐致靖、张荫桓等人。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将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杀害;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被遣戍新疆。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外,全部都被废止。从6月11日至9月21日,进行了103天的变法维新,以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本文标题: 山上彻也能否被称为日本的谭嗣同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2685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鲁班书失传了吗张居正到底偏向高拱还是偏向徐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