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没有宦官专政的现象?那你还不理解宦官专政的真正原因,宦官能够在政治上得势,甚至干预政治,多因为女...
为什么清朝没有宦官专政的现象?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出现在幼年登基的皇帝身上。
因为,如果是成年以后登基的皇帝,不管是开国皇帝,还是以太子、亲王身份即位的皇帝,不管能力如何,至少其心智是成熟的。一般能够掌握住手中的权力,即使才力不及,也能够任用信任的大臣,分权制衡。
而幼年登基的皇帝,因为年幼而无法正常行使权力,但集中到皇帝手中的权力是不能轻易下放给大臣的(否则分下去很可能就收不回来了),而能够信任的人,除了母亲,就是朝夕相处的宦官了。
明朝宦官专政之所以比较严重,一则,太监比较有文化,中期以后,正规司礼监出身的大珰,其文化水平虽然比进士们还有不如,但也能够称得上是读书人了,能力自然会加强; 二则,明中期以后后妃出身越来越低,不再从高官名门中选取,中下层出身的太后,其见识有限,外戚势力也不够,很难跟宦官争权。
对比清朝
首先,幼年即位的皇帝并不多,总起来是四个,但归结起来是两段,早期的顺治、康熙,晚期的同治、光绪。对应的孝庄和慈禧都不但属于高智商的女人,而且出身都不低。尤其是孝庄,她能够有足够的势力能够保护年幼的皇帝。
其次,清朝的宦官不管是文化还是权力都比前朝大大缩水。不允许宦官识字,而且设立内务府,用包衣等官员管理,分割了大量原属宦官的权力,使得宦官完全沦为了侍奉人员。
第三,清朝皇帝与皇子的培养方式与前代完全不同,比如明朝除了被明确确立的太子,其它皇子基本上就是被当猪仔一样来养,虽然减少了皇位争斗,但是使得皇帝的能力大大削弱,容易被宦官欺瞒。而清朝的皇子从小接受比较完备的培养,即使幼年登基,处理国政仍力有不逮,但分辩是非的能力还是具备的。
为何宋朝和清朝,都没有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呢?
宋朝和清朝没有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就是因为他们吸取了以前朝代灭亡的教训,所以就没有给宦官很大的权利。
我们先说说宋朝吧,宋代的统治者吸取了唐朝宦官专权和武将藩镇割据的教训,宋朝的皇帝开始重文抑武,进行一定的中央集权强化,将权利都集中到自己的手里,这样就可以大大的限制这些宦官团体。但是在宋代的发展历史中还是有一些宦官势力的,在宋朝立国之初的时候宦官阶级就被打压,到了徽钦二帝时期宦官的势力庞大,再到了后来宋室南渡之后,宦官由于实力被打压和削减,终难成气候,皇帝也不会给他们分配到特别重要的中枢系统,而且当时的宋代文臣势力没有太明显的威胁,所以皇帝用不着用宦官来压制文官集团或是外戚势力的发展。
而且宋朝的制度也和唐代不一样,宦官的官职、官位体系是独立的,在宋朝的时候尤其是在南宋的时候是不允许宦官干预国家的政事,不可以担任兵职,不可以申外朝官职。宋朝皇帝在宦官权利方面打压的死死的,宋朝太祖通过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君主的专权,改变了君弱臣强的局面,消除了地方割据叛乱防止将领剥夺权利的情况。
在说说清朝吧,清朝和宋朝一样,也是吸取了明朝的教训。有了明朝的前车之鉴,清朝的统治者在宦官的防范的更加的严厉,对于宦官的限制也是更加的苛刻。清朝的统治者有着明确的规定,宦官不可以干预政治政治,阻挡政治,议论政治,如果有违反的话立即斩杀。所以在清朝宦官的官职最高就是正四品。还有一方面就是清朝是满人的天下,统治者对其他人不信任,所以汉臣和宦官也得不到重用,这也是一方面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清朝时期为什么没有宦官专政呢?
在清朝之所以没有出现宦官专政的局面,主要是因为当时这些清朝统治者并没有把权力下放给这些宦官。不仅如此,当时统治者还专门设置了一些制度阻止这些宦官涉及朝政,在这些统治者的眼中当时这些太监只是自己的努力,主要就负责日常照顾君主和后宫嫔妃。在清朝太监的地位是非常低的,手中的权力当然也比较少。
清朝统治者自从入关以来都是非常勤勉的。在早期的时候,清朝每一个君主可以说都是非常有能力的,因为他们亲眼见证着明朝的江山逐步破灭,当然明朝之所以能够那么快速的灭亡其中,也与明朝宦官有不少关系。所以当时这些清朝的统治者,从明朝灭亡中也吸取了一些教训。他们认为想要保住清朝的江山,并不能把权力下放给这些宦官,避免出现宦官干政的情况。
当时清朝还设置了一些制度来严格把控太监的权力。在顺治帝入关之后,其实当时一开始是并没有宦官存在的,所以当时顺治帝看到皇宫当中还有少量的太监存在,就没有杀掉他们把他们调来了自己的身旁。但是在顺治帝的心里其实并没有对这些宦官放心,他虽然设置了太监13个部门,但是也专门设立了几个铁牌。在铁牌上规定宦官不能专政。
除此之外,当时清朝的这些统治者还设立了军机处。在以前那些宦官是主要为清朝君主排忧解难的,在设立完这个机构之后则由军机大臣开始为清朝君主排忧解难。可以说这个机构的成立也让当时清朝的封建统治变得更加集中,凡是当时国家发生的任何大事,这些官员都会直接向统治者进行汇报。这个机构的成立也让太监的角色变成了,只是为君主提供日常服务的奴隶。
清朝和明朝为什么没有出现严重的外戚干政?
封建社会的一条主线就是君主集权,这是一个历史进程的问题,与皇权对立的就是相权,分化甚至解除相权,做到皇权一家独大,这就是封建社会权力游戏的主线。而关于权力的支线问题,那就涉及到另外两大势力,即皇帝与行政中枢之外的“第三方”平衡体系。
这个体系中主要有两大集团,一是宦官,二是外戚,这个体系就是皇帝对付中枢的工具,但若无法有效驾驭,则会形成宦官乱政、外戚干政的重大问题。所以皇权在解决行政中枢的问题后,必然会对“第三方”势力进行节制,封建皇权的顶峰就是明清时期,所以也是宦官、外戚问题解决的终极阶段。历史上明朝算是彻底解决了外戚问题,但宦官问题没能解决,清朝则将这两个历史遗留问题彻底解决。
说到君主集权很多人都不陌生,这并非只是权力架构的问题,还涉及诸多方面,比如统治思想的选择,历史上较为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宣扬“天人合一,君权神授”,塑造一个不可挑战的君王权威。如商鞅变法时,商鞅不顾君王颜面,将太子老师、秦孝公亲哥哥公子虔的鼻子割了,而秦孝公作为君主,未享有“特赦”之权,这就是法家思想对君主权力的挑战。待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确立后,皇室成员的司法刑狱权也由皇家特立机构独断,如宋朝设立的审刑院,皇族犯法必须由该机构“复核”,发展至清朝则有了内务府慎刑司,皇家案件完全绕过国家的司法机构。
正如统治思想主导的司法变革,权力架构的变革也是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转变的。主线上的权力架构变迁体现为相权的分化和“铲除”,这个过程大家定不陌生。从宰相独掌中枢,到三省六部分化权力;再到宋朝参知政事分化三省权力;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以级别较低的内阁主导中枢行政,皇帝的权力得到史无前例的增强;清朝更是在中前期逐步废除传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诸如康熙之南书房,雍正之军机处的内庭秘书班子,使军国要事进一步避开六部以及内阁,政出内庭,使皇权到达难以复加的顶峰。
权力主线的发展清晰明了,也能体现一个历史规律,即皇权对抗相权的进程中,皇帝总是需要外戚或者宦官“搭把手”,因而皇权越弱,外戚和宦官受到的宠信越深,皇权越强,则外戚和宦官的利用价值越小,故而明清两朝的君主集权顶峰期,外戚与宦官逐步从权力的核心圈消失,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说到这里总有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宦官和外戚是封建社会两大毒瘤,所以乱政、专政被无限放大,甚至将朝代更迭、国家沦丧都归结到这两个权力集团身上。其实历史上发生宦官乱政、外戚专政的原因并不在此集团本身,而是王朝军政架构的崩塌,内外因素很多,他们只是王朝走向衰败的缩影。
“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帟,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后汉书·皇后纪》
反而历史上诸多政治平衡还都是宦官、外戚集团维持住的,比如东汉王朝,朝廷的权力中枢掌握在士大夫集团手中,他们是门阀政治时期最庞大的利益集团。整个东汉王朝,除了生辰不可考的婴帝刘懿,剩下的皇帝中有10个是未成年,最小的皇帝即位时刚刚满月,就是这样的情况下,东汉王朝硬是撑了195年。毫不夸张的说,正是宦官和外戚的存在,才保证了东汉皇帝衰微时,江山依然姓刘。
自古皇族是有继承皇位“合法性”的,所以在权力体系中,皇帝自始自终都要打压皇室宗族,比如西汉的推恩令。东汉明帝时,刘庄屡兴大狱,杜绝了皇族宗室参与政权的可能,所以皇帝只能寻找新的力量对抗外廷中枢。门阀政治的背景下,想要对抗士大夫集团,皇帝就必须从豪门大族中寻求帮助,那么同样出自豪门大族的外戚集团就是最好的选择。
光武帝刘秀将汉武帝的内庭秘书机构尚书更改为尚书台,俗称的台阁,扩大其规模,充实其职权,以六曹管理国家具体事务,直接听命于皇帝,以此架空“三公”。这个设定就是要削弱外朝的公卿士大夫的权力,但由于东汉小皇帝居多,母强子弱的格局下,就需要外戚帮忙掌控台阁,所以东汉常是外戚控制尚书台,掌握国家政权,这就是所谓的外戚专权。外戚之所以掌握台阁,一方面是因为这是该集团的权力上限,因为他们不具备当皇帝的资格,另一方面是他们毕竟是皇帝的亲戚,至少比士大夫集团的“危险指数”低一些。
但当皇帝长大以后是要亲政的,皇帝收回权力的过程中势必要收回尚书台的控制。而外戚集团已经形成,请神容易送神难,这时候能够帮助皇帝的就是那些最贴心近侍宦官,所以宦官参与政治都是皇帝向内庭收权的行为。东汉的内庭政治就是外戚、宦官轮流“坐庄”,小皇帝时,外戚凭借太后形成专权,皇帝长大后,又通过宦官打压母族掌权者。而外戚和宦官都是皇帝控制内庭,并与外朝形成对抗的工具,这两个集团对权利平衡做出过巨大贡献。
由上文就能理解为何明朝没有外戚专政了,首先是皇权加强后,皇权与相劝的矛盾化解了,这就无需内庭过多扶持集团势力与之对抗。其次是豪族门阀主导的政治体系被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彻底推倒,加之科举取士的发展,官僚集团中寒门子弟比重逐渐增多,这也衍生出明朝特色的皇帝选妃制度,朱元璋彻底打开了由民间选择后妃的通道,而非豪门官僚之间的政治联姻。马皇后的先例为后世树立了楷模,明朝历代皇后不再出自豪门,外戚也就没了专政的资本。
“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皇明祖训》
除此之外,朱元璋将后宫不得干政写进了《皇明祖训》,与之配合的则是“长房继承制”,也就是皇位传承不以嫡庶为标准,而以年长者居之。朱元璋创立的继承制度下,长子长孙虽为嫡系,但突出的是个长字。如天启皇帝朱由校是朱常洛长房,而朱常洛只有一嫡女,且七岁夭折,而无嫡子,在朱常洛驾崩后,庶出的长房朱由校即位。朱由校绝后,所以驾崩后以兄终弟及的规则,由在世年龄最大的弟弟朱由检即位,这也是朱常洛另外一个庶子,也就是崇祯皇帝。所以这就摆脱了皇子“夺嫡”的政治风险,也解决了冲龄即位、子弱母壮,外戚专权的千年难题。
清朝的继承制度虽然混乱,但也有约束外戚势力形成的手段,比如皇子不予生母养育,而是寄养于宫外,加上立储变数大,皇子母族难以提前准备。而且清朝八旗制度的相互制约很是明显,虽有上三下五之分,但皇子母族仅出于其中一旗,很难形成约束皇权的存在(慈禧太后是个例外)。且很多皇后属于下五旗抬进的上三旗,本身根基不稳,家族势力难以先期形成,再加之宗人府的制约,干预政治的风险很大。
综上所述,外戚专政的消失,其根本原因就是皇权的无限加强,使外戚集团在权力的游戏中失去了利用价值。皇帝可以利用后妃制度、官员选拔制度、立储制度等,铲除外戚势力形成的基础。其实早在宋仁宗提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出皇帝对权利掌控的自信了,一切用来平衡内外权力的工具都将会退出历史舞台。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