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万历十五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万历消极怠工,成为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

发布时间: 2022-09-13 13:59:5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6

高育良曾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那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万历十五年"发生了什么?在《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书记作为一名明史专家,对《万...

我想知道万历十五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万历消极怠工,成为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

高育良曾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那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万历十五年"发生了什么?

在《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书记作为一名明史专家,对《万历十五年》赞不绝口。这一年里发生了什么,肯定很重要。在这里我们暂且不来讨论高育良为何对这本书情有独钟,我们来分析下万历十五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又有哪些特别的东西,《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深度也让它在剧中的存在很意味深长。

万历时期是明朝在灭亡之前的一段时期,而《万历十五年》作为明朝兴衰前后两个年代的关键节点,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影响正可谓影响深远。对于这年的大事情和大人物,我们摘取几个介绍下。主角都是围绕着万历皇帝朱翊钧展开的。

1、万历十五年,张居正去世五年后遭到清算

万历时期,张居正作为改革派牵头人发起了万历新政,使得大明朝的国力有了显著提升。但在万历十五年张居正去世5年之后,改革被搁置了,万历暴躁的性格无人管束开始暴露出来,他连自己死去的恩师张居正都不放过,剥夺爵位荣誉,抄家,将他的家人杀的杀,充军的充军。暴躁的性格背后隐藏的是万历皇帝被极度压抑的脆弱内心。

2、万历十五年,一代清官海瑞在贫困潦倒中去世

海瑞的一生清廉正直,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同流合污,不惜得罪整个官场。无奈,最后他罢官了在不得志中死去。海瑞的退场是万历官场的一大损失。

3、万历十五年,抗倭英雄戚继光死了

戚继光在打击倭寇上确实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张居正被清算事情影响,于是不得不早早的回家过起了退休生活。在这一年,这颗将星陨落。

4、万历十五年,努尔哈赤29岁

这年努尔哈赤29岁正当年,明朝此时也没有看到这个危险人物的存在。

万历十五年,看似是平常的一年,却是暗流涌动的。这年发生的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末节后面,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的大事件的症结,也是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那一年其实无大事发生,只不过风起于青萍之末,衰败的翅膀已经扇起。
万历十五年发生了太多事情了,对后续明朝的灭亡埋下了太多蝴蝶效应的伏笔,有专门一本书,就叫万历十五年,你可以去看看
万历十五年,公元1582年,张居正去世,戚继光去世。努尔哈赤已经渐渐统一了东北地区,明朝开始逐渐走向灭亡。
那一年看似没有太大变化,却隐藏了很多危机,是明朝走向衰落的开始,防微杜渐,可以从中悟出很多东西

万历十五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其实在万历15年,并没有发生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但是当时却是一个朝代的积弱越发的凸显,因为这种积弱,使得历史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1587年,正是万历皇帝的首辅大臣张居正去世的第五个年头,当时皇权跟文官的矛盾冲突已经彻底爆发,这是因为一个新的政策,使得文官制度对皇权的压制非常大,当时刚刚满25岁的明神宗已经彻底失去了治理朝政的决心。

对待国事的时候,经常都是消极应付,有时候甚至为了不上朝躲进后宫,之前受到张居正压迫的文官们,都开始弹劾被张居正提携的官员,使得原本太平盛世王朝,变得逐渐衰退。

在万历15年的时候,虽然并没有发生一些大型的历史事件,但是却发生了很多自然灾害,万历15年发生过大洪灾和蝗灾,并且在万历15年还发生过日食现象,当时万历皇帝下令禁止奢侈,惩治贪官污吏,理清冤情,并且还要减少百姓的赋税,这是从这一年开始,东林党正式崛起,经过了万历中兴的辉煌之后,大明王朝开始逐渐走向了衰落。

意义

在后人的眼中看来,这一年是非常平淡无奇的,虽然这些事情单个看了也并没有发生什么可以让人深刻记住的事情,但是如果将这一年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很多人便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异事了,可以说万历15年就是大明王朝历史上非常不平凡的一年了,也就是这一年使得明朝开始走向衰亡,大明江山开始产生了动摇。

万历十五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万历十五年发生了很多的大事,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病重垂危,并于次年一月份去世;东北女真势力崛起,成为大明后期的劲敌;万历皇帝朱翊钧罢工不上朝,为大明灭亡埋下了隐患。万历十五年表面风平浪静,实际上明朝已经开始走向了衰亡。
万历十五年,一代名将戚继光逝世,东北的女真族崛起,努尔哈赤吞并建州哲陈部,距离统一女真还有五年时间。
万历十年到十五年这五年期间,兢兢业业,宵衣旰食,朝乾夕惕,然并卵,还是被言官骂,再加上有了他爷爷嘉靖的伟大榜样,更是有了腿疾行动不便,于是对天下失去了热情,对官员瞎逼逼的憎厌,再有了后宫美色的诱惑。精神上的刺激,肉体上的痛苦,后宫里的诱惑,遂仰天大呼:劳资再也不上朝了,爱咋咋滴
在朱翊钧统治时期,国家是一片好景,可是在统治后期便出现了问题,因为他的左膀右臂不再陪伴他一起处理各项事情了,明神宗一下适应不过来,加上国家问题比较多,于是他便开始对上朝以及处理事情上产生了厌倦感,于是国家的发展开始后退,产生了许多问题,最后明朝变得混乱不堪,社会风气败得一塌涂地。在这之后,明神宗朱翊钧的身体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他也不再多问国家的发展情况了,不久便去世了。明神宗朱翊钧的去世也就意味着明朝的这段辉煌历程结束了,其实在明神宗统治的后期辉煌场景就一去不再回来了。
《万历十五年》是平凡的人。但是平凡的一年中却有显示出。他不平凡的事情。

万历十五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万历皇帝转变如此彻底

是什么让他从一个踌躇满志的热血青年突然变为一个不理朝政的皇帝呢?

万历皇帝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在立储这个问题上却一直不能如愿,在与群臣争斗了数十年之后最终屈服,这种屈服表面上是向群臣屈服,实际是在向体制屈服。皇权与文官制度发生了剧烈冲突,皇权受到压抑,万历用消极方式对抗。

又如戚继光为了建立新军和保卫国家,不得不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游离,这种游离迫使他投机取巧,巴结权贵,最终仍逃脱不了政治中的现实,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扩展资料:

万历早期的励精图治:

张居正为内阁首辅以后,朱翊钧将内廷的事务托给冯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对张居正不仅委以重任,而且尊礼有加,言必称“元辅张先生”,或“张先生”,从不直呼其名。

隆庆六年(1572)六月十九日,张居正刚刚走马上任几天,朱翊钧就在平台(即后左门)单独召见他,共商大计。由于明穆宗在位从没有召见过大臣,所以这事在当时曾引起轰动,使廷臣看到朱翊钧承业治国的精神和决心,又大大提高了张居正的威信。 

朱翊钧从思想上到行动上,全力支持张居正,合力进行改革,推行万历新政。政治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万历元年(1573)推行的章奏“考成法”。

它是针对官僚作风和文牍主义而提出的,意在“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提高朝廷机构办事效率。按照考成法的要求,事必专任,立限完成;层层监督,各负其责。

神宗说:“事不考成,何由底绩。” 其时,因为朱翊钧年幼,对祖制还不十分明白,不晓得个中的利害关系。后来,他意识到张居正的权力过大,“几乎震主”,这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历十五年

1.万历不上朝主要原因是皇权与文官制度发生了剧烈冲突,皇权受到压抑,万历用消极方式对抗;
2.但是有两点万历仍然值得肯定,其一万历皇帝并没有因大臣与之作对甚至漫骂皇帝贵妃而杀掉一人,是相当宽仁的。其二不上朝并不是不办公,万历年间的国家大事小情都是万历处理的,大的比如万历三大征,特别是明、日的壬辰战争一直在万历指导下进行;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由于万历皇帝不理朝政,大臣的奏章,他的谕旨全靠内侍传达。册立太子的大事久拖不决,导致官僚集团各派之间互相火并,党争也愈演愈烈。东林党人与邪党的斗争水火不容,持续了很久,明王朝到了崩溃的边缘。
  但张居正死后,万历十四年(1586年)十一月朱翊钧开始沉湎于酒色之中(一说是由于对文官集团失望,一说是肥胖症导致)。后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馀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1589年,朱翊钧不再出现,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曹署多空”的现象;以至于朱翊钧在位中期以后方入中枢的廷臣不知皇帝长相如何,万历四十年(1612年),南京各道御史上疏:“台省空虚,诸务废堕,上深居二十馀年,未尝一接见大臣,天下将有陆沉之忧。”。首辅叶向高却说皇帝一日可接见福王两次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十一月,“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数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囚犯们关在监狱里,有长达二十年之久还没有问过一句话的,他们在狱中用砖头砸自己,辗转在血泊中呼冤。临江知府钱若赓被朱翊钧投入诏狱达三十七年之久,终不得释,其子钱敬忠上疏:“臣父三十七年之中……气血尽衰……脓血淋漓,四肢臃肿,疮毒满身,更患脚瘤,步立俱废。耳既无闻,目既无见,手不能运,足不能行,喉中尚稍有气,谓之未死,实与死一间耳”。宰相李廷机有病,连续上了一百二十次辞呈,都得不到消息,最后他不辞而去。万历四十年(1612年),吏部尚书孙丕扬,“拜疏自去”。四十一年(1613年),吏部尚书赵焕也“拜疏自去”。
  万历中后期长达30年不上朝,有非常有名的六准和六不准。
  万历不上朝主要原因是皇权与文官制度发生了剧烈冲突,皇权受到压抑,万历用消极方式对抗。但是有两点万历仍然值得肯定,其一万历皇帝并没有因大臣与之作对甚至漫骂皇帝贵妃而杀掉一人,是相当宽仁的。其二不上朝并不是不办公,万历年间的国家大事小情都是万历处理的,大的比如万历三大征,特别是明、日的壬辰战争一直在万历指导下进行。小的比如利玛窦进京传教,建立教堂,月供乃至墓地都是在万历过问下得以顺利进行的。西方传教士对万历充满敬意好感,东西方文明得以交流,万历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的。
  其二,派太监设立矿监、税监敛财肯定是不好的一面,但是我们应该具体分析,矿监的出现是万历下旨从此天下可以开矿了,初衷并非与民争利,由此矿监才派出。太监把经念歪了,闹得乌烟瘴气。这段弊政大概有四年。四年后万历终止太监出宫敛财,但是矿禁却取消了。无疑从此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发展。各国历史上封建国家都对工商业攫取的过多利润加以剥夺。明王朝所为只是巧立名目,加大征税比率。没有出现汉武帝时期命令商人拿出一半家产以佐官府导致“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但是明代工商业者已经成为相当强大的社会力量,对于这种加税也不能忍受。出现大规模的反对矿监,税使的民变不断发生。(参见《儒家文明》)从新事物的成长角度来看,有适当的冲突和矛盾是有利于其成长壮大的。
  统治阶级内部更加矛盾重重。由于他不理朝政,大臣的奏章,他的谕旨,全靠内侍传达。册立太子的大事久拖不决,导致官僚集团各派之间互相火并,党争也愈演愈烈。东林党人与邪党的斗争水火不容,持续了很久,明王朝到了崩溃的边缘。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朱翊钧在内外交困、风雨飘摇中死去,终年58
明朝万历十五年,亦即1587年,这一年是24岁的万历皇帝登基的第15个年头,元辅张居正去世的5周年,首辅申时行上任的第4年,南京都察院右督御史海瑞、罢官在家的一代名将戚继光辞世的当年,哲学家李贽削发为僧的前一年……在这一年,“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万历是个极其自私自大、欲望极强、渴望掌控一切,却偏偏缺少为政者所必须的胸怀与见识,只不过一肚子的鬼机灵和市井无赖手段;他想尽情享受天下、却绝不愿为天下付出那怕一点点责任心的人。

小时候,万历被母亲李太后和张居正严格管教,性格中的弱点还不明显;张居正死后,万历认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了,个性中原本被压抑的不好的一面一下子爆发出来。

可是后来偏不如愿,尤其是围绕立太子一事,和大臣闹的很僵,万历这人的手段和欲望是完全不成正比的,他又绝对不服气自己没本事,所以最后就变成个“不争馒头争口气”的变态了。

万历15年都发生了哪些事?对明朝都有哪些影响?

主要事件就是万历开始不上朝了。

1586年和1587年,万历皇帝不再按时早朝、经筵,同年,弥漫15年之久的国本之争开始,皇帝制度出现了损伤,而万历皇帝却无意修复这些损伤,外部环境中,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开始崛起,此长彼消,我们大明的王朝一代名将——戚继光却与世长辞了。

文官巨擘张居正和申时行,对于这个大帝国终究是无能为力。标榜道德伦理极致的海瑞也在1587年离开人世。伦理治国也进入瓶颈期。

影响:

国家的发展开始后退,产生了许多问题,最后明朝变得混乱不堪,社会风气败得一塌涂地。在这之后,明神宗朱翊钧的身体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他也不再多问国家的发展情况了,不久便去世了。

明神宗朱翊钧的去世也就意味着明朝的这段辉煌历程结束了,其实在明神宗统治的后期辉煌场景就一去不再回来了。

扩展资料:

万历15年之万历皇帝的立储之争:

万历皇帝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在立储这个问题上却一直不能如愿,在与群臣争斗了数十年之后最终屈服,这种屈服表面上是向群臣屈服,实际是在向体制屈服。

又如戚继光为了建立新军和保卫国家,不得不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游离,这种游离迫使他投机取巧,巴结权贵,最终仍逃脱不了政治中的现实,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在书中,所有的人物,无论地位,无论善恶,统统都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他们或身败,或名裂,还有的身败兼名裂,没有一个功德圆满者。

他们的个人理想、价值在--个黑暗大时代里被社会现实击得粉碎,而他们的人生轨迹也随之湮灭了。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民族的悲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历十五年

人生很漫长,但关键处只有几步。相信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历史也是如此。

公元755年,当唐朝文明处于巅峰之时,一个叫安禄山的矮胖子突然起兵闹事,揭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繁荣的唐朝从此陷入衰弱。

公元755年,这个年份就此成为了一个转折点,被载入史册。

八百年后,宿命的转折再次到来。没有原因,没有预兆,停留在这个神秘的年份——万历十五年。

简单说来,在这一年,发生了三件事情,两件不大的大事,一件不小的小事。

第一件大事:戚继光去世了。

在十余年的时间里,戚继光是个无人敢惹的角色,虽然偶尔也有几个不怕死的言官弹劾他吃空额搞钱,在军中培养个人势力等等,却始终没有结果。究其原因,除了后台太硬外,还是由于水平太高,边界没他不行。

但事实证明,水平不如后台好使,张居正死后,戚继光就被调离了蓟州,去了广东,虽然职位没变,但戚继光明白,自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于是他称病不出,不久后,便离职回了登州老家。

三十六年前,他从这里出发前往北京,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一生:先打蒙古人,再打日本人,练兵东南,横扫倭奴,驱逐胡虏,无人可挡,战功之显赫,四十年中无人可望其项背,盖世之威名,四百年后声震寰宇,万民皆知。

尽此一生,能干到这个份上,实在是够本了。

万历十五年(1587)二月,这位传奇英雄在家乡病逝,年六十岁。去世前留言如下:

三十年间,先后南北、水陆、大小百余战,未尝一败!

我知道,他之一生,已无任何遗憾
本文标题: 我想知道万历十五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万历消极怠工,成为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1667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磷虾油和鱼油哪个更好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