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军队编制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 2022-09-10 17:00:3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6

抗日时期日军的编制?,日军的基本单位是师团,它有多种编制。在抗战爆发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是日军的常备军,番号依次为近卫、一...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军队编制是怎样的

抗日时期日军的编制?

  日军的基本单位是师团,它有多种编制。在抗战爆发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是日军的常备军,番号依次为近卫、一至二十(内欠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师团)。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步兵联队辖有三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一个大队炮小队(二门70mm步兵炮),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师团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四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以及其他部队。此时的师团分为两种,一是驮马制,炮兵联队辖有四个大队(三十六门75mm山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四门山炮)、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总编制为28500人。
  一是挽马制,炮兵联队有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120mm榴弹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与一个速射炮中队(37mm速射炮四门),总编制为25000人。此外还有以下一些独立的特种兵部队:骑兵旅团(辖二个骑兵联队与一个骑炮兵联队、一个装甲车队)、坦克联队、独立工兵联队、独立野炮联队(三十六门120mm榴弹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二十四门150mm重榴弹炮)、野战重炮兵联队(十六门100mm加农炮)、独立重炮兵大队(八门150mm加农炮)、迫击炮大队(中型迫击炮三十六门)、独立山炮兵联队、电讯联队、铁道联队等等。
  抗战爆发后,日军又重新组建了十三、十八两个新编常设师团,又组建了一批特设师团。所谓的特设师团是指由常设师团的预备役人员所组成的部队,其番号为常设师团、联队的番号前加一百。其编制大体与常设师团相同,只是骑兵联队变为骑兵大队(二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小队),挽马制师团的炮兵联队为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特设的驮马制师团人数为28200人、挽马制为24400人。同时在做战时日军给各师团配属特种兵及补充人员等,可使一个师团指挥的人马达四万人以上。
  在侵华战争中,由于作战消耗,同时日军感到四联队制师团行动不便,又搞出了三单位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两种编制。三单位制师团的编制为师下辖一个步兵团,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步兵大队无大队炮小队,炮兵联队为二十四门山炮或野炮,骑兵联队改为搜索联队,其他如辎重、工兵等后勤部队也大为减少,编制人数为12800人。独立混成旅团辖五个步兵大队与一个炮兵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等,总人数约5000人。步兵大队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炮兵队辖一个山炮中队与二个野炮中队。这两种部队都是主要做为守备用途的,同时具有小规模的野战能力。
  到了武汉战役结束之后、由于战场的扩大与战争消耗,日军越来越多将三单位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投入了第一线。因此、日军进行了编制上的调整,将三单位制师团的后勤部队予以补充,使总人数达到了1.5-1.7万人。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总人数达6000-7000人。该编制仅限于一线部队,守备部队仍为原编制。另外又开始将四单位制师团改为三单位制。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又编组了两旅团制师团。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旅团辖四个步兵大队、步兵大队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师团无炮兵、仅直辖工兵队、辎重队与通讯队,总人数为11980人。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军又将师团分为甲乙丙三种(此时己无四单位制师团了)。甲种师团有两类、一类为原有的常设师团、总人数为2.1万人,拥有三十六门75mm山炮或野炮。一类为原有的特设师团与三单位制师团,总人数为1.8万人。乙种师团也是三单位制师团、只是没有炮兵联队与骑兵(搜索)联队,总人数为1.4万人。丙种师团即两旅团制师团。同时、日军又出现了独立警备队与独立步兵旅团两种编制。独立步兵旅团的编制与两旅团制师团所辖的步兵旅团相同,人数为5100人。独立警备队下辖六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无特种兵(在此处、特种兵指步兵以外的其他兵种),总人数为4900人。
  一九四五年、日军对兵力编制做了最后一次调整、大致有以下几点、1、给丙种师团的步兵大队增编一个步兵炮中队。2、将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有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人数达1500人的大编制。旅团炮兵则辖有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同时其工兵、辎重部队也予以扩编,使其总人数达8000人以上。3、编组了丁种师团,其编制大体与丙种师团同,但无特种兵。其步兵大队的机枪中队只有四挺重机枪,步兵小队仅有一挺轻机枪与一个掷弹筒。
  以上就是抗战时期日军编制的全部情况了。(铁血军事 铁血历史论坛 )
  

日军的师团分等级,每个等级的人数不固定 

一般分甲等乙等丙等丁等。 


(1)甲种师团:又称挽马师团,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骑、炮、镏各一联队,共8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8200人。 


(2)乙种师团:又称驮马师团,由于后期马匹不足,在甲种师团的标准上压缩了骑兵联队,改为大队(个别不设骑兵)。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炮、镏各一联队,共7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4400人。 


(3)丙种师团:由混成旅团扩编,辖3个步兵联队,工、炮各一联队,一般有5个联队,加上师团部的非战斗人员约15500人。 


(4)丁种师团:也是由混成旅团扩编,只辖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只有大队或

13 分钟前 giaistellar
| 十一级 班:和我军班编制类似
日军每班13人,包括班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
小队: 和我军排的编制类似,但是人数更多,相当于加强排
日军的一个小队有前述编制的三个班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班
中队: 和我军连的编制类似,但是人数更多,相当于加强连
日军的一个标准的180人的步兵中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小队。
大队: 和我军团的编制类似
日军一个标准的1100人编制的大队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大车和骡马),有的大队将所属的运输中队合并到联队里。
联队: 和我军旅(副师)的编制类似
日军的一个标准的3800人的联队包括一个54人的指挥部;一个121人的运输队(大车和骡马),携带团部和直属各连一日份的给养以及可能配属师的野战厨房;一个81人的弹药排携带一日份的弹药。三个步兵大队;一个122人的炮兵中队,包括一个25人的连部, 1个观察班,一个31人的弹药排,三个31人的炮排

师团: 和我军集团军的编制类似,越25000-30000人左右
班:13人
小队:54人 队长多为少尉
中队(标准): 180人 队长多为中尉
大队(标准): 1100人 队长多为大尉
联队(标准):3800人 队长多为中佐或大佐
师团(大致数量):28200人(甲种师团) 24400人(乙种) 15500人(丙) 11000人(丁)
师团长多为中将
军:都是临时编制 军长多为大将或中将
旅团:临时编制人数约数千 旅团长多为少将
小队70多人 指挥官上尉
中队200多人 指挥官少佐
大队1000多人 指挥官中佐
联队4000多人 指挥官大佐
旅团10000多人 指挥官少将
师团20000多人 指挥官中将

各个时期部队的人数不太相同 不过基本数量级不会变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陆军一个军有多少人?

二战期间,日陆军一个军的编制大约有10万人左右。

自1937年8月26日,日军组建第1军开始,先后在中国战场组建了10多个军级战斗单位(除了第1军外,还有第2、3、4、5、6、10、11、12、13军等)。以人们最熟悉的日第11军为例,此军算得上是当时日军头等主力,下辖第3、6、13,三个常设精锐师团,总兵力在10万人以上(鼎盛时期一度达到15万)。
但到了二战后期,随着日军某些精锐部队陆续撤离中国(被调往太平洋战场),日军的军级单位只能编制一些独立混成旅团和警备三单位制师团来凑数。到了最后,除了3、13等主力师团外,其他部队多为由独立混成旅团升级成的两旅团制师团,战斗力更加大不如前。
因为日军中的军并不是常设编制,所以要看时期,看是不是总军级、方面军还是普通的军,看是哪个军
如果是总军级的 ,比如关东军、南方军、中国派遣军,还有日本国内的第一总军和第二总军
比如:1941年底,驻扎东北的关东军编有:第1师团、第8师团、第9师团、第10师团、第11师团、第12师团、第14师团、第23师团、第24师团、第25师团、第28师团、第29师团、第57师团,共计约25万人
到了1945年8月,苏军发动攻击关东军战役时,关东军有22个师团的配置:第39师团、第63师团、第79师团、107师团、108师团、112师团、117师团、第119师团、122师团、123师团、124师团、125师团、126师团、127师团、128师团、134师团、35师团、136师团、138师团、139师团、148师团、149师团,共计约70万人

方面军,
比如
第1方面军就是隶属关东军,下辖第3军(辖有第79师团、第112师团、第127师团、第128师团共计约8万人左右)、第5军(辖有第124师团、第126师团、第135师团、第15国境警备队共计约7万人左右),另外有第122师团、第134师团、第139师团作为直属部队

普通的军,看位置的重要程度

比如,驻武汉的第11军,1938年成立的时候,包括第6师团、第101师团(缺板壕支队)、第106师团及波田支队,共计约10万人
1941年夏,第11军有7个师团:第3、第4、第6、第13、第34、第39、第40师团,又3个独立混成旅团:独立混成第14、第18、第20旅团共计约20万人。
还比如,日军第5军第一次组建的时候,只有第11师团和重藤支队,只有4万人左右
日本没有常设的军级单位
他们常设的是师团
一般一个师团有两三万人
军的话,十几万到几十万
日军一个师团相当于国军一个军。他的一个师团差不多是3万人。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陆军是师团和旅团的编制,没有军的编制。

二战时,日军编制是怎样的?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的常设的编制包括师,旅,联队,中队以及两个临时编队和支队。

军队根据战略需要由几个师组成,没有固定的编制。分离更加灵活。通常,从一个旅到一个或两个步兵旅,出于某种战术目的,临时从单位中建立了支队。支队通常以指挥官的名字命名。例如,在台儿庄战役中的支队以第33步兵团为骨干,有四个半旅的步兵,但它加强了大炮和野炮的第10联队,临时野战炮兵中队,临时组成的山地炮兵大队,野战重型火炮第二联队归功于一个旅和一半的联队,中国火炮联队第三大队除了战车中队和工程单位等等。

总的来说,步兵不止是一个旅,但炮兵不止是一个师。坂本支队是台儿庄战役中的另一个主角,由六个步兵旅和三个炮兵中队组成。与支队相比,它的步兵更多,炮兵更少。在太原战役中,利迪支队的情况更糟,只有两个步兵中队。此外,每支机枪,步兵和装甲车中队都得到了加强,只有一支左右的队伍。因此,一支队伍的人数从一万多人到数千人不等。由于该部门是临时组织,因此自然机构不是固定的。

在台儿庄战役中,第10师第8旅第39联队第1旅第1旅加强了这支队,其兵力增加了1个。 战役中,迪克师还加强了两个步兵中队。在抗日战争中,日本陆军旅的记录很少。主要原因是日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与我军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而且,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日军始终掌握了主动权,其中大多数是由进攻发起的。方舟子,即使情况不利,他也可以在友好部队的配合下及时撤退。台儿庄就是一个例子。因此,在抗日战争时期重建一支日军很容易,但歼灭的情况却很少。

在二战前期,日本军队的编制其实是很正常的,大部分都是正规军,但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日本军队很多特殊军队的存在。
日军的编制体系构建了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师团。最小的战术单位是分队;日军基本的战术兵团是师团,它是日本陆军最高一级的固定编制单位。
日军的编制有司令官,小队队长和普通士兵,总体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整体来说层次分明
本文标题: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军队编制是怎样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1495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如何导致的触屏手机屏幕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如何运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