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反面人物之我见中国近代史上涌现了许多反面人物,如曾国藩、李鸿章、慈禧太后、袁世凯等,他们在晚清或民国初年的...
如何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反面人物之我见
所谓历史上的“反面人物”,实际上是一个很难确定的概念,因为随着历史的变化和发展,许多在过去被看作“反面人物”的历史人物,却变成为“正面人物”;而许多一直被歌颂的“正面人物”却变成为“反面人物”。这是因为历史的发展,人们在认识上发生变化,人们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评价的结果自然也就不同了。这是我们在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反面人的时候必须说明的一点。
下面我们先看一下袁世凯在他一生中所做的事情。主要有:一是小站练兵,建立中国近代史上新式军队。二是“出卖”维新派,导致清廷对戊戌维新运动的镇压,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三是残酷镇压义和团;四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洪宪帝制自为”,闹了一场帝制复辟的丑剧;五是接受了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
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反面人物,我认为应该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是我们评价人物的基本原则,更是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反面人物的基本要求。许多学者由于研究不够深入,对人物的主要事实模凌两可,这样是不恰当的。对于袁世凯,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能歪曲事实,要给他一个真正的历史面目。下面我对两个有关对袁世凯所做的有争议的事件来说说。对于袁世凯“出卖”维新派,近年学者们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有许多学者通过从史料的角度论证并非袁世凯出卖了维新派,而是有别的原因导致了清廷对维新派的镇压。到底是不是袁世凯真正的出卖了维新派,我不敢下定论,但是我们必须弄清楚。对于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洪宪帝制自为”,
多年来我们只看到了袁世凯帝制自为的过程与结果,而忽略了袁世凯帝制自为的背景和原因。现在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辛亥革命之后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共和的道路,各种复辟势力蠢蠢欲动,绝大多数中国人更习惯于旧的政治秩序。正是这样,辛亥革命之后要求建立“强势政府”的呼声不绝于耳,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觉得中国走共和还过早,于是出现帝制复辟的舆论,便有了袁世凯帝制自为的丑剧。当然,不论出于何种背景和原因,袁世凯帝制自为都是一件不可原谅的错误。但是如果真切地理解这些背景与原因之后,我们就认识到袁世凯袁世凯复辟帝制是中国历史的必然性。由此可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求我们要全面认识一切,这样才能对人物作出正确的评价。
阶级原则。分析一个人,评价一个人,必须弄清楚其阶级本质。袁世凯所代表的是地主买办阶级,即代表是封建地主阶级,又代表帝国主义。这就决定了袁世凯既要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又要维护帝国主义的利益。他小站练兵是为了增强清政府的军事实力,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后来对义和团和革命军的镇压证明了这一点。对义和团的镇压明显体现了他的阶级本性。后来清政府倒台了,他还是代表这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因为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封建的任务,而给袁世凯为代表的地主买办阶级窃取了。袁世凯之所以能够立足中国政坛,是因为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所以他又代表了帝国主义的利益,是个买办阶级。他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对日本采取妥协避让政策、进行善后借款和接受“二十一条”就体现了这一点。我们评价袁世凯等中国近代史上的反面人物,我们应该站在其阶级立场上想想,不能以本阶级的观点对其阶级一概否定。
一分为二的原则。我们评价人物不能对其一概肯定或者一概否定,要对其进行一分为二。任何一个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都是社会的人,历史的人,都有其复杂性、多面性。即使是圣贤、伟人,要想指出他们的缺点、错误,也并不太难;而那些巨奸大恶,也不一定桩桩件件干的都是坏事。当然袁世凯做的也不全是坏事,不是坏到底的。他一开始想通过科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可最后失败了。他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并不是想去做坏事。后来他小站练兵,虽然带来的是对义和团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镇压、军阀混战,但这给中国带来了军队现代化,是中国军事上的一大转折。说这些并不是想推翻袁世凯是反面人物的定论,只是想说明反面人物也有好的一方面。
时代要求原则,就是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的原则。众所周知,袁世凯的人生重要部分是处于清朝覆灭,民国兴起的时代,当时的主流是民主共和。袁世凯不顾当时的主流思想,毅然推行封建专制思想,还举行“祀孔”“祭天”,最后称帝复辟。从过程和结果来看这都是违背历史潮流的。违背时代的结局就是失败,袁世凯的皇帝梦只做了83天,后来在郁郁中死去。
爱国主义原则。中国近代史才有了真正意义的中国外交,而那时的外交都是不平等的,中国作为一个落后的国家,没有外交权。袁世凯在外交中使用的是卖国政策,他不惜出卖国家的主权,换取帝国主义国家的贷款;他接受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圆他的皇帝梦。我们应该站在爱国主义的立场,对袁世凯的卖国政策进行批判。
通过以上五个原则可知,袁世凯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反面人物的代表,他的所作所为基本是否定的,但也有肯定的一方面。作为严肃的历史研究,对中国近代史上的反面人物进行评价,需要坚持以上五个原则,不能带有自己个人的感情色彩,这样我们才能够对这些人物作出科学公平的评价。
怎样面对喜欢的历史人物被黑?
是这样。喜欢一位历史人物五年了,感觉他像是我的信仰。一开始只是默默地喜欢,后来进贴吧等地方与同好一起交流,发现有不少黑他的人,很多史实显然被他们奇葩的价值观歪曲误解了,但还是振振有词,用恶劣言词谩骂,把他贬低得一无是处。我也明白不该和素质低下的史盲理论,但还是觉得很难受,就像喜欢的明星被黑粉骂一样,想到有不少人如此轻视他,就有一种信仰被践踏的感觉。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求解怎样能好受一些。(勿喷)千万别和这些人辩论,因为他们压根没有逻辑可言。
司马懿是一个标准的反面人物,为啥还是有那么多人喜欢他?
历史名人。对有些历史人物,不要简单地贴上正面或反面的标签。司马懿就是。
首先可以肯定,司马懿具有高超的军事才华,也具有高明的政治智慧或手腕。在与诸葛亮的较量中,司马懿虽然屡次有失败的风险,但基本上平局,而且最后占了上风。
在与曹爽的较量中,司马懿能够取胜,就是他的政治智慧的体现,能在风云突变的时刻立于不败之地,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三国末年,群雄纷争,本就无所谓正统不正统,谁有本事谁就可以得天下。
曹操可以创立魏国基业,那是因为他有雄才大略。子孙不济事,所以保不住。司马懿西平巴蜀,北定辽东,威望素著,为子孙创立晋朝扫清了主要障碍,也为古代中华的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司马懿也不是完人,比如他最明显的劣迹,可能是两个:一是篡位,就是发动政变,清除曹爽及其势力。但这个是站在曹家天下的角度讲,今人可以不论。二是曾经想抛弃老妻,好像道德有点不完美。这也可以理解,一个即将拥有天下的人,在封建时代,想换换妻子,不也正常吗?何况他后来又并未换掉啊。
由以上情况来看,司马懿虽有不足,但大体上可以算正面人物,至少不能归于反面人物。
三国之间的战争哪方正义?没有。各自都打着维护大汉的旗帜,把自己打扮成正面一方,其实没有谁能够代表正统。只不过曹魏“挟天子以令诸侯”,更有遮眼法;另外曹操也确是那个时代的骄子,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如果没有他,当时的局势还不知要多么乱!
问题问司马懿是不是反面人物,不才以为三国之间既然谁都不能真正代表正义一方,都想一统天下――这是可取,客观上能给百姓带来和平安定;那么,晋代魏就不能简单地贴上篡逆的标签,这个问题不能按“人品”去分类。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就是如此不可思议的波浪式前进。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