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载“争贡之役”的日本史料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8-04 00:01:2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3

说下明的南倭北虏问题,谢谢一、倭患,倭患是困扰整个明王朝的两大政治问题之一。“南倭北虏”是当时朝廷的两大心腹之患。自元末明...

记载“争贡之役”的日本史料有哪些

说下明的南倭北虏问题,谢谢

一、倭患

倭患是困扰整个明王朝的两大政治问题之一。“南倭北虏”是当时朝廷的两大心腹之患。自元末明初迄于明后期,倭患几乎与整个明王朝相终始。倭寇波及到了从辽东到广东的全部沿海地区,明后期的还常常深入到内地数百里的腹地肆行破坏。倭寇横行的势力所在领土不仅面积广阔,而且正是当时经济最繁荣和王朝的财政经济命脉所在地。因此,这一历史灾祸,无论对明王朝和当时的整个中国社会都是举足轻重的大事。
“倭”指日本人,然而据《明史 日本传》记载,真正的日本人最高估计不过是十分之三,一般的估计是十分之二、三。其余十分之七、八都是中国人,特别是闽浙一带通番之徒,打扮成倭的样子来冒充。明初,“方国珍、张士诚相继诛服。诸豪亡命,往往纠岛人入寇山东滨海州县。”(《明史 日本传》),这里说的岛人可能就是日本的海寇。另据《明史 佛朗机传》,明后期一度骚扰沿海的葡萄牙海盗也被余陶县奏报为倭。不过明初也有日本海盗在沿海为患的记载。
既然倭寇大多不是真倭,尤其是到了后期日本人人数极少,为什么会被称为“倭寇”呢?原因起于“争贡之役”和明的海禁政策。朱元璋将日本、朝鲜列为“不征之国。”,但要求日本国每十年向中国进贡。所谓“贡”,是日本使者以土产来朝,中国政府亦以土产“回赐”,这事实上是一种官方贸易。这种贸易对日本是有利的。但十年一次,又限定人数船数,远远不能满足日本的需要。因此不但入贡时间不按照中国规定,而且人数船数都超过规定。当时日本处于分裂状态,嘉靖二年,大内氏遣宗设嫌道来,细川氏又遣瑞佐、宋素卿至。舟至宁波互争勘合真伪,宗设杀瑞左焚其船,追素卿至绍兴城下。所过焚掠,劫持指挥张朗,杀明军数百人,夺船出海,备矮都指挥刘锦追至海上,战亡。给事中夏言奏矮患起于市舶,进罢浙闽市舶司。因而绝贡。此后,日本与中国不贡使者十七年。嘉靖十八年日使来献方物进表文伏罪,虽非贡期获准入贡。到嘉靖二十六年又贡,因先期到来且人船逾额,被守臣阻回,从此贡路不通。(以上见《明史 日本传》)
禁海之后,沿海贸易大受影响,于是走私猖獗。“倭寇”其实乃是海禁之后对于沿海的海盗和走私武装的称谓,里面真正的日本人不多,且多半都是爪牙。当时地方政府为禁海不力推诿责任,就一律称之为“倭寇”了。此外,明初因日本使者往往态度骄敖,并与谋反丞相胡唯庸过从紧密,进贡使者竟然在巨烛中暗藏武器,胡唯庸案发之后,令朱元璋对日本非常愤慨,也曾绝其贡使,并在洪武27年设有专官备倭,对日本戒心很强,这也是原因。当然,明的倭寇大盗很多都来往于中日之间进行走私贸易,确与日本海盗有所勾结。
倭寇早期除海盗外,主要是走私武装,亦商亦盗,与富豪、官府也有所勾结。后期则基本与海盗山贼合流,并弥漫到了内陆,经常深入内地数百至数千里,甚至攻占内地城市,掠虏人口,抢劫财物而去。倭寇的成分大多原为“凶徒、逸囚、罢吏、邪憎”,还有“衣冠失职书生”参与其间,其中著名大盗如王直、徐惟学还曾当过盐商。这些人大都来自下层,即使有经商者虽较富有资财,但也无甚政治势力。总之,由于明代朝政的腐败黑暗,日甚一日,官邪乱国,贿赂公行,财力空虚,军备废弛,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南各地匪患猖撅,兵连祸结。地方政府无力对付日益严重的寇乱,明政府又因噎废食,厉行海禁,不顾人民死活。凡此种种都把愈来众多的人逼上了绝境,这是导致当时一些人误入歧途的社会根源和客观因素。然而,倭寇常年在东南海疆烧杀抢掠,罪行累累,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二、北虏
元朝灭亡后北方蒙古分裂,明朝将蒙古高原东部蒙古成吉思汗后裔各部落都称为鞑靼,又泛指蒙古高原西部和阿尔泰山一带的部族为瓦剌。1368年(明洪武元年),元廷北走和林(今蒙古哈尔和林),1402年(明建文四年)取消国号,恢复部族,但各部不相统一。1438年(明正统三年)以后,瓦剌首领脱颧统一了本部,进而征服了鞑靼,其子也先曾短期统一了蒙古各部。1454年(明景泰五年)也先死,瓦剌瓦解,各部又分裂。1480年(明成化十六年),鞑靼的达延汗出兵征服瓦剌,迫其西迁,又统一了蒙古各部。16世纪前期达延汗死后,再次出现割据局面。鞑靼疆域的南界已在明长城一线,东界也已越过大兴安岭至明辽东边墙一线。蒙古部落的入侵形成了明朝的“北虏”问题。明成祖四次北伐,击溃了鞑靼部,使瓦剌部有机会壮大起来。英宗时发生“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在北方的势力由盛转衰,北方防务日益严峻。此后明朝历代均收到来自北方的威胁。至万历时,建州女真的兴起更是为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南面的倭寇和北面的俘虏
楼上的为什么把日本说成是太阳本呢
搞得好像日本很光明正大一样.

争贡之役的事件介绍

公元1523年(明朝嘉靖二年、日本室町时代的大永三年)。事件是起源于日本大名细川氏和大内氏势力各派遣对明朝贸易使团来华贸易,两团在抵达浙江宁波后因为勘合真伪之辩而引发冲突,在浙江宁波爆发了武力杀戮事件。大内氏代表宗设沿路烧杀抢掳,对当地居民造成很大损害,追击的备倭都指挥刘锦、千户张镗等明朝官兵战死。这一事件直接导致明朝政府废除福建、浙江市舶司,仅留广东市舶司一处,也导致明朝与日本的贸易途径断绝,倭寇滋生,为后来的“东南倭祸”埋下了伏笔。

日本与明朝的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是一种由“朝贡”和“赏赐”所表示的、官方严格控制的交换活动,完全意义上的朝贡贸易只存在于实行海禁政策的明朝。明日朝贡贸易与海禁政策、倭寇问题互相交织,本文重点分析了明初洪武年、永乐年、宣德年和明中后期中日朝贡贸易的发展脉络。从洪武、建文年间朝贡贸易体制初建,到永乐年间朝贡贸易达到鼎盛,再到宣德年间回落,最后到明中后期时朝贡贸易开始萎缩、寥落,唐、宋、元三朝形成的海洋优势最终流失到了西方列强手中。 朝贡贸易是一种由“朝贡”和“赏赐”表示的交换活动,完全意义上的朝贡贸易只存在于明朝。即由政府遣使至海外诸国(主要使东南亚国家)颁赐明朝正朔,邀其入明朝贡,明政府对朝贡国正贡回赐,附载货物由官方给价收买或由贡使自行出售的政策。朝贡贸易确立于洪武年间,永乐朝臻于鼎盛,宣德年间维持平稳,明中叶以后衰落。 1 明初中日朝贡贸易 明初统治集团致力于建立以大明帝国为中心的“万国朝宗”的朝贡体系,主要靠朝贡贸易维系,朝贡贸易事实上成为明朝“怀柔远人”的一种工具,传统的官方海外贸易的政治外交功能被发挥到极致。 1.1 洪武年间 朱元璋称帝后不久,即在浙、福、广三省设市舶司,并于洪武二年(1369年),编订《皇明祖训》,将日本等十五个海外国家列为“不征之国”。 洪武元年(1368年)和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两次派使臣赍国书去日本,但均未见成效。 洪武三年(1370年)3月,朱元璋再遣莱州府同知赵秩出使日本,日本怀良王了解到来使并非蒙古人,且当时南朝形势日趋恶化,因此怀良王改变了态度,接待了赵秩。又于次年“遣其僧祖来奉表称臣,贡马及方物,且送还明、台州被掠人口七十余”。朱元璋大喜过望,厚赐祖来等人。从此开始了中日两国之间的外交往来。 中日关系表面上有所改善,双方开始互派使者,但倭寇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从洪武二年(1369年)开始,倭寇不断对山东、浙江沿海进行骚扰,明王朝采取了武力剿倭和海禁两项措施。其中“禁海”政策最早颁布于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12月,“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但此时的海禁政策还未得到严格执行。 洪武初年频繁的朝贡贸易给明王朝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当时朝贡回赐品由中央负责,沿线地方要负责“贡使”的交通食宿及货物的转运,加上一些“贡使”还肆意勒索,使各地方政府、百姓不胜其扰。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下令限制贡期及贡品数量;随后又限制贡道,规定日本自宁波。 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了解到怀良亲王并非日本国王,日本京都另有朝廷和天皇,便于洪武五年(1372年)派僧人充作国史赍国书赴日,到洪武七年(1374年),日本南北双方都与明发生了交聘关系。不过此后,明廷对一切非日本朝廷派来的贡使一概拒绝接受。其中如洪武七年(1374年),日本肥后菊池武政派来的僧人宣闻溪、日本大隅守护岛津氏久派来的僧人道幸等。更由于一些地方豪族和日本商人,常假冒日本国史赴明进贡贸易,因此明史中自洪武八年(1375年)以后,常有足利幕府和怀良多次遣使进贡,而以无国书被拒绝的记载。 洪武十四年(1381年),怀良亲王遣如瑶赴明贡方物,朱元璋以无国书却贡,并作书质问其王及将军,“肆侮邻邦,纵民为盗”的过失。但怀良亲王在给明太祖的回信中,对明政府军事征服的恐吓提出公然挑战和对抗,明太祖切断明日政治和贸易关系的方案逐步形成。明太祖朱元璋认为“海外诸夷多诈”,应“绝其往来”,开始转变其外交政策,严格执行“海禁”政策,再申“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洪武十六年(1383年),明政府实施了勘合制度。“勘合” 一式两份,一半为勘合,一半为底簿,是“朝贡贸易”的许可证。当时,明廷做成日字号勘合一百道、本字号勘合一百道、日字号勘合底簿两扇、本字号勘合底簿两扇。 洪武二十年(1387年),胡惟庸借助日本力量谋权篡国的事情败露,明太祖决意断绝明日间的政治和贸易关系。并制定《祖训》,将日本列为“不庭之国”,永远不准日本来中国贸易。同时加强了海防,例行海禁,废除了宁波、广州、泉州三市舶司。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正式提出禁止私人出海贸易。洪武三十年(1397年),明太祖再次“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并将“海禁”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在全国颁布。 1392年足利义满武力统一日本,看到明日贸易极易获得巨利,也为了借助明朝的势力维持自己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优势,决心恢复对明朝的邦交,愿意奉明朝正朔,但在洪武末年和建文帝年间双方的贸易关系并没有完全得到恢复。 1.2 永乐年间 明日朝贡贸易在明成祖时代(1402—1424年)前期最为轰轰烈烈。明成祖继位后,为了获得中外对其正统地位的共同承认,一方面继续海禁,另一方面对海外诸国实行羁縻政策,他于永乐元年(1403年)遣使日本,并恢复设置了浙江、福建、广东三大市舶司。 永乐元年(1403年),义满遣坚中圭密使明朝贡,国书中有“日本国王臣源”字样,表示了明所要求的臣属关系。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亦命左通政赵居任到日本,赐予义满龟钮金印及勘合百道。从此中日两国重新恢复了朝贡贸易关系。 明日双方缔结了《永乐勘合贸易条约》,明朝得到日本形式上的称臣和奉正朔,日本却得到了急需的中国商品和明铜钱。明朝的目的是要解决倭寇扰边问题,日本为了更顺利地进行贸易,捣毁了对马、台岐等岛屿上的倭寇老巢,并把俘获倭寇带来以表诚意。义满统治日本时期,中日间的往来十分频繁,日本派勘合船6次出使明朝,明使到日本共7次。 但是日应允十五年(1408年)足利义满死后,其子义持立即改变了对明的册封贸易政策,决意中断了明日关系,纵民为寇,不断骚扰明朝。 1.3 宣德年间 足利义持中断与明外交和贸易关系,切断了幕府的财政来源,1428年义教新任幕府将军后,便开始着手恢复与明朝的贸易往来。 宣德八年(1433年)日使龙室道渊至明,献方物和国书。宣宗见日使朝贡,极为欣喜,以为倭寇问题今后可以解决,便设宴款待,礼物极为丰厚。日明签订了《宣德条约》,开始了中日间的第二期勘合贸易,自此,明日官方贸易正常进行。 但日方为了追求巨利,不断违反入贡人数和船只数量的限制,朝贡人员日趋复杂,不再讨伐倭寇送交明朝,甚至发生日本使者滋事骚扰明朝百姓的事件。 2 明朝中后期中日朝贡贸易 至明孝宗弘治年间,这种不计成本、无所节制的朝贡贸易终于难以为继了。孝宗开始限制贡使在华的贸易活动、取消对贡使携带私货的免税待遇、简化对贡使的接待程序。 弘治九年(1496年),日本贡使离京归国时,所携货物已无人代为搬运,沿途也无免费食物供应了。嘉靖六年(1527年)强调:“凡贡非期,及人过百,船过三,多挟兵器,皆阻回。” 明朝对朝贡贸易限制较多,远远不能满足日本的要求。嘉靖二年(1523年),日本武士大内氏与细川氏在浙江宁波为入贡资格问题发生了争执,最终演变成一场对中国江浙沿海大肆烧杀抢掠的“争贡之役”。争功之役后,明朝统治者对日本“闭绝贡路”,并于嘉靖四年(1525年)颁布了空前严厉的海禁政策。嘉靖十八年(1539年),日本国王源义晴复遣贡使硕鼎等入明朝贡,明朝虽勉强予以接待,宴赏如例,但仍强调“贡期定以十年,贡使不过百名,贡船不过三只,违者阻回”。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明朝拒绝了日本颁发新勘合的要求,中日勘合贸易至此结束。 但罢市舶后,倭寇之患并没有结束,反而愈演愈烈,终于酿成了震惊中外的“嘉靖倭患”。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中国沿海倭寇基本肃清,但明朝的海禁政策并未改变。隆庆元年(1567年)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宣布开放海禁,但对日的贸易仍实行严禁政策。 明朝对日本的海禁政策,至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已名存实亡。但明朝国内由于朝代更替,已无暇顾及改变与日贸易。故终明之世,与日本的贸易仍然属于严禁之列。 3 小 结 明朝为抑制倭寇而对日的羁縻政策,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在“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中,日本期待的是经济利益;明朝期待的是政治利益。每次朝贡都伴随着一次大宗贸易,对其贡物要以高于几倍的价值予以赏赐,贡使进京沿途往返的车、船、食宿均由官府供给。当时允澎一行入贡人员多达千余名,供给的粮食总量估计应在六百石以上。 明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明朝把贸易系统和进贡系统结合起来,把朝贡贸易的政治外交功能推演到压倒性的地步,明初海上商业关系,已呈变态。朝贡贸易和海禁最大限度地“规范”了明朝的对外交往,随着明朝国力的衰减、倭寇海盗的猖獗、西方列强的前来,唐、宋、元三朝形成的海洋优势流失到了西方列强手中。 来源:中国市场

争贡之役的介绍

嘉靖二年(1523年)六月,日本左京兆大夫内艺兴遣使宗设抵宁波;未几,右京兆大夫高贡遣使瑞佐偕宁波人宋素卿亦至。由于宋素卿贿赂宁波市舶太监赖恩,宴会时得以坐在宗设上座,其货船虽然后至,但先于宗设货船受检。宗设怒杀瑞佐,焚其船只,追宋素卿至绍兴城下,沿途劫掠而去,明备倭都指挥刘锦、千户张镗战死,浙中大震,史称争贡之役。事后,给事中夏言奏倭祸起于市舶,乃裁闽、浙两市舶司,惟存广东一处。

本文标题: 记载“争贡之役”的日本史料有哪些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9749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没有以火枪时代(1500-1850)为背景的FPS游戏。为啥我祖先的后代几千年来能在一次次战乱危机中存活下来,绵延出我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