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高中历史课本到底有多少的内容是不客观的,不全面的。甚至是虚假的 特别是在近代史

发布时间: 2022-07-30 14:01:3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7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教材存在那些问题?急切!rn在教学中肯定会遇到很对问题,最好能有解决办法!!一、新教材编纂的基础和指导原则,...

如今的高中历史课本到底有多少的内容是不客观的,不全面的。甚至是虚假的  特别是在近代史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教材存在那些问题?

急切!rn在教学中肯定会遇到很对问题,最好能有解决办法!!
一、新教材编纂的基础和指导原则

(一)历史教材的编纂经验及存在问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是目前我国编写中小学教科书时间最长、经验最丰富的出版社,从上个世纪 50 年代初建立以来,先后为全国的中小学生编写和出版了十套教材,包括最新出版的课程标准初中和高中实验历史教材。在长期编纂历史教材的过程中,人教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不少教训。

50 多年来,人教社历史室的专家、编辑逐渐形成许多编纂历史教材的观点和认识。兹列举如下:

1 、关于史学研究与历史教材

历史教材的编写要重视历史研究的新信息、了解新面貌,才能使历史教学、历史教材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为此,近年来,人教版教材的编者尽力在教科书里反映史学界和学术界的新的研究成果。

他们注意到历史研究和学术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如,社会史研究的成果(社会结构、人口、交通、饮食、服饰、婚姻、风俗、宗教等方面的风貌,即政治以外的历史,下层阶级的历史),对一些具体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一些具体历史观念的更新(如在教科书里只把民族英雄用来称呼那些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人物,而对国内各民族历史战争中的英雄人物,都称之为抗金、抗元名将等;对历史上所谓贰臣和隋炀帝等所谓暴君的新评价;随着一些档案资料的解密,对朝鲜战争等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有了新认识)等等。

人教版教材是如何反映新成果的呢?

对待新成果的态度是:既参考学术界的论点,同时又往往经过了自己的细心研究,得出可靠的结论。

第一,对一些考古研究和考证性质的史学研究最新成果,往往直接加以利用。如,关于上古历史的断代研究成果,商鞅变法年代的考证等等。

第二,有分歧的问题,一般采用大多数学者或权威著作、权威机构的说法。如,关于中国最早的纸, 80 年代中后期,学术界有分歧,教材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说法和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的实物,采用西汉有纸说。

第三,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是一门政策性很强的学问,涉及国家许多方面的政策,诸如民族政策、对外政策等等。历史教科书是由国家教育部审定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要反映国家的观点。也就是说,在广泛吸收学术界科研成果的同时,还要注意政策性,尤其是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例如,对于我国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我国历史教科书不用“异族”“外族”来表达,与日本、韩国及西方学者的表述不同。(臧嵘《历史教材纵横谈》 P117-134 )

2 、关于历史人物与历史教材

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历史教材里必须有人和人的活动,否则就不能成其为历史教材了。王宏志写过两篇有关文章,一篇是《历史人物和历史教材》,一篇是《再谈历史人物和历史教材》,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对历史人物与历史教材问题的观点和人教版教材编写的做法。

第一,选择哪些人物进教材?

一是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人物。包括一些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也包括一些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思想家、文学艺术家等。此外,还包括重要的反面人物,如历史上的昏君、暴君、奸臣、贪官,卖国贼、法西斯头子、民族败类等。(写这些人物可以使学生全面的了解历史,也可以起到反面教员的作用。)

二是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例如,抗金名将韩世忠,虽然在南宋抗金历史上不如岳飞重要,但是,不写他,岳飞抗金的内容就显得很单薄。再如,施琅,他在清初曾统一过台湾。

三是与典型事例相关的人物。例如,讲抗日战争中日本在中国野蛮掠夺劳动力,举了山东农民刘连仁的例子。又如,关于朱元璋北伐选将,涉及的人物,除朱元璋外,还有常遇春、徐达。通过这个说明朱元璋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他善于分析人,能够正确地认识人和驾驭人。

第二,具体人物如何取材?

人物的活动不可能全部写,只能写某些方面。主要包括三点:一是选择能够反映历史人物作用的材料;二是选择能够反映人物品格的材料;三是选择能够反映人物性格的材料。对政治人物,主要写他的政治活动、政治见解;对文化方面的代表人物,主要介绍他们的学术活动、成就及代表作品。

第三,人物如何评价?

一是不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古人。如林则徐是民族英雄,但他也镇压过农民起义。

二是对跨越历史时期较长的重要人物,应按照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给以适当的评价。如,唐玄宗,前期统治,使唐朝进入盛世;后期统治,重用奸臣,生活腐化,导致安史之乱。又如,梁启超,前期参与发动变法运动;变法失败后,一度同康有为组织保皇党,反对辛亥革命,宣扬君主立宪,并曾支持袁世凯;但当他发现袁世凯的称帝野心时,又支持护国运动。对这类人物,应该根据他们在不同时期所起的不同作用,给以实事求是的评价。

三是对文化人物不以政治立场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例如,司马光在政治上偏于保守,反对新政,但不能否认他在文化上的重要贡献;宋徽宗是亡国之君,但他在绘画上有重要地位。

四是对历史上的反面人物,也应实事求是地评价。如,曾国藩、李鸿章也做了一些合乎潮流的事情,比如洋务运动、派学生到国外留学等;袁世凯统治时期,政府没有承认“麦克马洪线”。

写人物,要各有特色,有言有行,有详有略,教材要向学生呈现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王宏志《历史教材的改革与实践》 P243-265 )

3 、关于民族问题与历史教材

第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今天许多少数民族的祖先在夏商时,就已经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这是写民族史内容时首先需要注意的。

第二,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一是各民族为祖国的统一、疆域的形成作出了贡献;二是各民族为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作出了贡献。如,许多少数民族建立过政权,有的还入主中原;有些少数民族建立的制度影响后世,比如行省制度;有的做过不少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事情,比如元朝修的运河和创办规模空前的海运,都对以后产生影响。

第三,祖国的历史应当是各民族的历史。诚然,汉族是主体民族,但不能把一部祖国的历史写成汉族的历史。中学历史教材的篇幅有限,不可能把 56 个民族的历史个个讲到。怎样写少数民族的历史呢?一是人数较多、历史影响大、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包括已经消失或已经与汉族融合的少数民族,都应该写进去。二是今天存在的、在历史上作用较大的民族也应该写入。三是人数虽然不多,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起过特殊作用的民族。如东北地区的达斡尔,人数很少,但在明清之际反对沙俄入侵的斗争中,有英勇表现,所以就应该写进教材。四是教材中讲少数民族的历史,首先要讲每个民族的发生、发展,每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每个民族的杰出人物,等等,其次才应该讲民族关系。

第四,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历史教材在民族关系问题上着重叙述:一是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如唐朝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二是友好往来与相处。如历史上的“和亲”、互市,西汉的王昭君、北魏的冯太后、明朝的三娘子等。民族之间的压迫和战争,是历史上的次要内容。一是主要叙述对历史发展影响较大的、重要的民族矛盾和斗争,如清朝入关后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等。教材对这些内容一般放在小字里来写,不作主要内容。二是讲述中分清矛盾的是非曲直。但不用“侵略”或“反侵略”等字眼,否则容易为分裂势力所利用,也容易加剧民族之间的矛盾。

第五,用平等的原则讲述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历史。具体有以下几点:一是讲对祖国的贡献,既要讲汉族作出的贡献,也要讲少数民族作出的贡献(如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些政权,对边疆地区开发的贡献)。二是讲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好,既讲汉王朝对少数民族的和好,也讲少数民族对汉王朝的和好(如明朝鞑靼俺达汗主动与明朝和好)。三是讲民族之间的矛盾与斗争,不能以为汉王朝都是正义的一方。对正义和非正义要进行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讲(如,北宋建立后的两次对辽用兵;努尔哈赤起兵反抗明朝的压迫等)。(王宏志《历史教材的改革与实践》 P218-232 )

除了以上这些方面外,人教社还总结出许多编辑历史教材的经验。如, 1 、教材内容要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即内容要符合时代需要,观点应当更加趋于客观公允,略古详今。 2 、加强世界历史的教学内容,特别应该注意适当增加亚洲史的内容,我们的历史教材应该是有中国特色、亚洲特色的历史教材。 3 、教材的编排设计应当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4 、教材内容应当具有弹性,分为必须掌握的和不作统一要求的两个部分(大字和小字;习题的分组) 5 、高中教材要体现出高中的特点。如,加强宏观知识和理性知识(政治、经济制度和学术思想的发展等,各个时期的历史发展的背景、形势,重大格局的变化等等),增加文献资料的阅读与思考,较高层次的生动活泼(即从课文到阅读部分,到史料,到图画、地图、表格,以及练习等,都注意增强启发性、生动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对历史上一些事件、人物的探讨兴趣。)

当然,“人教版”历史教材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 1 、在“史论”方面吸收新成果的力度不够; 2 、虽然近年进行了几次规模较大的修订,但是仍然存在少数“硬伤”; 3 、中学历史教材某种程度上成为大学历史课本的缩写本,抽象的概念多,现成的结论多,难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知识内容分量过重,密度过大,有着专业化、成人化的倾向;等等。

(二)课程标准关于新教材编写的指导原则

课程标准总共有五条指导性原则。

1 、严格以课标为依据,切实实现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

高中历史教材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历史课程不仅仅要教给学生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还应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与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国家意识、国际意识、民族意识、公民意识等,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历史教材要把三个层面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知识学习中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 、根据高中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数编写历史教材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高中历史有 6 个必修学分, 108 课时。如果每周学校排 3 课时,一学期 18 周,那么,一年时间可以完成 108 课时的教学任务。

山东省实验区学校一般是高一开设历史必修模块,用一年时间完成 3 本书的教学任务。

人教版必修教材( 1 )共 30 课,需要 33 课时;必修教材( 2 )共 28 课,需要 30 课时;必修教材( 3 )共 31 课,需要 33 课时。这样,教完人教版全部必修教材,需要 96 课时(包括探究活动课在内),尚余 12 课时作为复习考试和机动,其教学课时数在课程计划规定的范围内。

人民版教材按照“学习专题”呈现教学内容,“学习专题”相当于“课”。必修(第一册)共划分了 33 个学习专题(包括学习与探究活动课),必修(第二册)共有 30 个学习专题(包括学习与探究活动课),必修(第三册)共有 31 个学习专题(包括学习与探究活动课)。这样,人民版必修教材共有 94 个学习专题,根据该版本“教师教学用书”的建议,每个学习专题通常用 1 课时完成, 94 个学习专题的教学大约需要 94 课时左右。其课时划分也在课程计划规定的范围之内。

3 、历史教材的呈现方式应多样化,有利于探究学习

与以往使用的高中历史教材不同,新编人教版和人民版历史教材的呈现方式,从大处来讲,主要有两个变化:一是采用中外历史合编,二是专题史的体例。当然,这也是课程标准的呈现方式。

采用中外历史合编,好处主要是把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舞台的背景中加以观察,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也有利于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与比较。这样编写,也可以与初中历史教材区别开来。新教材每册书按照先中国历史、后世界历史以及依照从古代、近代到现代的顺序编排内容。人教版和人民版都是这样编排的,其优点是教师容易适应,缺点是这种编排失去了合编所应该具有的联系与比较的特点,成为相关内容的简单组合。只有岳麓版教材进行了一些整合。

新教材建立的专题史体例,避免了与原先通史体例的雷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体例,可以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并具有较大的包容性。比如,必修一所反映的政治内容,涉及中国和世界范围内,从古代到近现代的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政治人物,有利于学生纵向把握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特别是可以在初中历史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变换认识历史问题的角度,避免与初中历史内容的重复,适当提高历史学习的难度,使学生从某个特定的视角,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探究。

当然,新的呈现方式必然增加教师教学的难度。而且,专题史的学习,必须建立在扎实的通史学习的基础上。人教版为此采取了一些措施,宗旨是淡化高中课程“学术化和专业化”色彩,具体做法有三个:第一,对具有其他学科色彩的内容尽量加以“历史化”,注意避免纯粹政治学、法学、文学、艺术、科学的专业化和学术化特征,尽量以具体的历史事实和时代背景带出相关内容。第二,注意参照初中课标和教科书,为高中生“补课”,增补有关历史内容的沿革和背景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基础。第三,尽量减少抽象的概念,并注意语言的通俗化,以降低学习的难度。

应该说,新教材的呈现方式,与原来的教材区别很大,但是新教材不同版本之间又差别很小,大同小异。与“一标多本”的本质,即风格上多种体例并行,也就是适应不同地区和类型学校教育水平的多种版本教科书,尚有一定的距离。

4 、历史教材的编写应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来,设置选修模块就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再从必修模块的教学来说,高中历史教材的体例、结构,要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自主性学习留出发展的空间。新教材编写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具有开放性,努力改变学生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资料收集、合作交流等,从而体现个性发展;二是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5 、适应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克服专业化和成人化倾向,增强可读性

根据课程标准对高中历史课程性质的分析,高中历史课程仍然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养的基础性课程。因此,它不应该过于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避免内容的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它应该只向学生介绍最基本、最重要的历史知识,构建符合高中生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新体系。

二、人教版新教材的分析与研究

(一)编写原则

这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是完全打破历史学科的传统系统和结构,在中外历史教科书编写史上迈出了史无前例的一步。以模块为基本框架,以专题为基本单元,以中外合编为体例是对教材编写者的一大挑战。采用模块来安排高中历史教学体系,的确有它的优点:在知识处理上,更加灵活;知识的专题性和包容性突出;知识的选择性和个性化更加明显。但的确也存在较大挑战。

人教版编写者在认真地理解和消化《标准》的基础上,制订了自己的编写原则:

1 、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结构体系和知识内容

在开始编写前,他们就内容和结构体系的建构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有些同志认为,把政治、经济、文化分为不同的模块,彼此之间没有紧密的联系,历史似乎产生了割裂,所以希望打破课标的结构和体系,自己进行内容的再整合与体系的再建构。有的同志认为,重新整合可能会走回老路,即使整合得再好,也很难超越过去历年大纲和现行教材的水平,而且还有超标或不达标之嫌。

经过热烈讨论和慎重考虑,大家终于达成共识,一定要顺应改革潮流,准确理解和把握改革的精髓,看准这次改革的突破口,即必须严格遵循课标内容标准的规定,以模块以基础,根据中西合编的专题史体例进行编写。决定严格遵循课标规定的专题及其顺序,认真琢磨课标对每一个专题的叙述,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要求,坚决不超标,更避免不达标。编写出的教科书应当是课文与课标一致,不与改革的理念相左。这样做,就是为了充分体现这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主旨,也是改革的一次尝试和实验。

2 、坚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对历史的叙述实事求是;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力求做到教育性、科学性、思想性、启发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观点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特别在外交、民族、宗教等方面,教材给以高度重视。例如,就中国的民族关系问题而言,注意体现“中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这一基本思想,以说明“各民族为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教材还注意把握“中国历史是各民族历史,而非汉族史”的原则。坚持用平等的原则讲述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历史。由于在课标中,几乎没有涉及少数民族的内容,所以,在必修一中,特别设计了探究活动课“多民族凝聚的中华民族 -- 尝试自编教材”,就是对这个原则的坚持和重申。

●努力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避免空发议论。在扎实和平稳的叙述中,讲明历史中的道理;力求避免在思想、观点、内容、文字上的随意性,尽量避免文学性语言。

3 、注重过程与方法

人教版努力改变过去单纯进行知识传授的倾向,对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给以更多的关注。在教科书中,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注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加强探究学习活动课。每册教科书中,一般设有 2 个探究学习活动课,比现行教材多。放在某单元之后,与单元内容紧密联系。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锻炼自己解决历史问题的各种能力,体会和掌握历史探究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探究活动课类型多样,有“历史问卷分析研讨会”、“尝试自编教材”、“撰写历史小论文”、“与历史人物对话”、“举办历史展览”“讨论会”等等。

●课文中间特别插有几种栏目

【历史纵横】与课文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各类知识。

【资料回放】属原始资料,锻炼学生们解读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

【学思之窗】提供阅读材料,并提出问题,属插入性思考,目的是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附录部分“历史读物和网站推荐”

提供与本册教科书内容有关的普及性历史读物和历史网站,为对历史有兴趣的同学的进一步探究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来源。“重要概念中英文对照表”:为有兴趣的同学提供进一步学习探究的路径。

4 、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最重要的,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本国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为使我国的高中生具备 21 世纪合格的中国公民的基本素质,人教版始终牢记高中历史教学应当努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加深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同时,还注意加强对学生正确国际意识的培养,加深他们对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优秀文明成果的理解和尊重。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

5 、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力求体现新的教育理念。充分表达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性学习;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善于从不同的视角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积极而审慎地吸取已为史学界普遍认同的历史研究和考古研究新成果;将历史叙述的下限,延伸到 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以充分体现当代中国和世界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新成就、新特点和新趋势。

●尽量展现历史学科内容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与交叉;注意展示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历史学科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等,并注意加强和补充各模块之间的联系与融汇。

6 、突出高中历史教材的特点

人教版编写者对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的认识:它仍属于高一阶段的基础教育阶段,主要培养目标不是为高校历史专业输送生源,对象是全国广大城乡的高中学生,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应相当于我国高中的平均水平。

因此,教科书努力体现高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同时,高中的基础知识是高一层次的基础知识,具体体现在着重理性的探索与文献资料分析的增加等,着重理性的探索与思考。

7 、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如前所述,他们积极领会和体现课程标准中的改革精神,但是又注意继承建国五十多年来教科书编写中一些成功经验,并汲取有益的历史教训。

他们认为,中学历史教材,特别是作国家教育部的部颁教材,肩负着极其重要和严肃的历史使命,因此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教科书必须追求的宗旨。由于中学历史教材不是展示作者个人独到见解、语言风格、甚至抒发主观情绪的地方,所以我们编写时,特别注意保持好过去五十年教材编写中的某些优良传统:

8 、加强教科书的“学本”功能

●在确保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努力追求教科书的生动性和可读性:尽量使教科书内容充实有趣、文字生动流畅、叙述具体形象、头绪相对集中、图文并茂、朴素大方,不但方便学生的学习,还要激发他们学习和探索历史的兴趣。

●为方便学生学习,还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创新:

比如,单元导语:单元页的设置是一次创新,包括本单元内容概括介绍、学习要点和学习建议。目的是使学生在开始本单元的学习时,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以增强学习的目的性。

再如,课导入框的设计也有创新之处。每课开始导入框内的内容,不再是现行高中教科书中那种比较概括和抽象的文字,而是适合高中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的相对具体的历史情景,并提出问题,导入新课,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又增强了教材的启发性和引导性。

“探究的主要问题”和“重要概念”,是学生们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在进行某一问题的探索学习前,对学习的重点和核心心中有数,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为保持学生阅读的连贯性,要求学生只掌握宋体字部分,不同的栏目中的楷体字部分只是宋体字部分的辅助性的补充和延伸。

(二)基本结构体系

1 、卷首“编者的话”

对课本做了一个概括性的介绍,相当于原先课本前面的“说明”部分。

2 、单元

采取中外历史合编的专题史体例,每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专题。如,《历史 1 》的第一单元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该单元集中了“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四个专题;第三单元是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该单元集中了“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四个专题。

3 、课

每课的基本结构由导入框、正文、文献资料、图表图画、探究学习等部分组成。每课涉及一个或者几个比较具体的历史问题,同一单元的各课之间努力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4 、导入部分

包括单元导入和课导入框。

“单元导入”,采用蝴蝶页编辑印刷,包括本单元的“学习要点”和“学习建议”两部分。单元导入主要写的是学习中应该把握的一些基本观点,以及学习方法,值得注意。

“课导入框”主要列出本课需要探究和掌握的“主要问题”、“重要概念”,这部分也需要重视。此外,“课导入框”文字比较生动,大多数有图片,容易吸引学生,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以此为导入新课的资料。

5 、课文正文部分

采用宋体字“一气呵成”,属于课文主体部分,是学生要掌握的内容,每课书大约两千字左右。原先的小字部分变为辅助栏目,并且不作要求。

6 、课文辅助部分

辅助部分中间插有多种栏目,如“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等,还配有图片、地图、示意图及其说明。这些均用楷体字编排,不是必须掌握的内容,而是对正文的说明、补充或学习延伸。“资料回放”是配合课文而列出的文献资料;“历史纵横”是与课文学习有关的各类知识背景;“学思之窗”提供阅读材料,并提出问题,每课一般一个,有时也或缺。

7 、测评部分 ----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是对每课必须要掌握的内容进行检测,一般设置两个问题,课文的正文可以基本提供这些问题的答案。

“学习延伸”,形式相对多样化,包括探究活动、阅读与思考、争鸣等等。这些是为有兴趣和学习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

8 、单元学习小结

每单元后,设置“单元学习小结”,目的是测评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和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重要概念简释”,是训练用
知识讲得太乱了,这里说了上半部,要到好几个单元后才讲下半部,2004年版本的历史书都有这个毛病,我借了2002年版本的历史书对照过,它是按时间顺序讲的,有条理性的优势!
个人觉得错误已经很少了,还是不要咬文嚼字.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研究内容包括有哪些

史料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据,也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历史的无穷魅力也在于它包含了大量丰富的史料和内涵。离开了史料,历史知识就成了无本之木。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理念和教材的日益推广,高中历史试题更加突出了对材料处理能力的考查,以各种材料为载体的高考试题不断增加,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史料运用的有效性也就备受关注。因此,本文试图从史料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如何以此更好地推进高中历史有效课堂。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适当、准确的选取史料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教的有效性和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行为对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成功的教学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有效课堂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如何适当、准确地指导学生选取史料尤为关键。
  一般来说,教学史料形式上大多以文字史料为主,图片、数字史料、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为辅,实物史料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课堂教学中基本不常见。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就在于为历史事实提供例证,有助于学生真实地、近距离地感知历史,从而真正理解历史知识的本质。
  1.鼓励学生尝试独立搜集、选取史料
  在历史学习中,史料的选择和搜集是提高历史认知水平必不可少的。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表现。学生尝试独立的搜集资料、探究资料则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途径。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之后提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问题,才能真正体现出学习的主动性。因此,从搜集资料出发,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但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学生自己独立搜集时,究竟该如何展开?而且在中学阶段的历史学习中,学生最重要的角色是历史知识的学习者,并非专业的历史研究者。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根据学生实际程度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学会查找、辨析史料的方法。例如,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文献资料的书目、索引?如何利用网络查找和检索史料?如何判断作者的立场和时代性?如何把各种资料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如何判断所选史料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历史学习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和素养。
  2.充分使用教材中补充的史料
  从文字史料角度来看,在人教版三本必修教材中,本身就带有思考题的“学思之窗”部分,共有74处(其中必修一26处,必修二24处,必修三24处),还有很多史料直接在“历史纵横”、“资料回放”以及课后“探究学习总结”中的“学习延伸”部分给出。这些史料基本上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与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
  教师在备课时应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分析这些史料,以促进难点和重点内容突破。除了以此对书中现成史学观点进行解释和论证,还可以开发其更多的价值。在具体授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逐渐学会学习、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鉴别、处理史料的基本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识。如果能把不同章节的应用史料重新组合,不仅提高了分析运用材料的水平,而且有助于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如把人教版必修一中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史料和必修三中苏格拉底思想、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结合起来,则可以更好地认识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起源与发展的整体历程。
  人教版新编历史教材的史料的种类十分丰富,除了一般常用的文字资料外,还有历史人物画像和照片、地图、名胜古迹照片、漫画、数据表格等。虽然这些插图只是辅助资料,但也能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因此,也不能忽视这些历史地图、插图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挖掘插图中的隐性知识。
  3.有针对性地适当补充教材外史料
  教材中的史料受篇幅的限制有限,但有些重点内容艰深难懂,或只有历史结论而没有说明过程,使学生难以接受,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课外史料,相应地培养学生分析阅读史料的各项能力,努力做到论从史出。补充史料,关键是有针对性,有针对性的史料重点在选择,这就要求教师广泛阅读,平时注意积累。
  不过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史料也不能无原则地堆砌。教材外的补充史料,一定要反复筛选,紧扣课程目标、教学目的,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史料;同时要确保史料真实可信、长短适宜,难易度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如果学生不了解相应的历史背景,即使材料很典型,学生也很难真正理解材料本身,也就很难最大限度地挖掘史料的内涵,更别提用史料来分析问题了,效果当然也会大打折扣。节选加工材料时,可对原始材料进行编辑和改写,删除无关的内容,提取材料中最为重要的信息,形成文字或图表。不过要注意材料所属的前后语境,以保证其原意的完整性。如人教版必修二的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节,为了更好地解读“中国入世的利弊”,可相应补充如下材料: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和风险,向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如何维护自己经济安全的新课题。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各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但各国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重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一旦某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会深受其害,发达国家也难以置身其外。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性的合作。①   材料二:我国将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这是我国
  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契机,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符合我国根本利益,有利于改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可以直接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维护我国的权益;有利于我国平等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经贸活动,促进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更多地扩大出口;有利于完善国内相关的法律法规,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外商对我投资信心,更好地利用外资;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②
  二 加强对学生运用史料的指导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有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建构的课堂。新课程倡导的史料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在读懂、读通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也就更重要了。
  从历史研究的程序来说,史料在史学中的地位体现为先有史料而后有论点。新课标的“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等学科能力要求也是为了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意识与思维的培养。因此,选好了材料,还得用好材料,材料只有在恰当地使用中才能发挥其效用。
  1.引导学生采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史料
  一般来说,文献史料是人类对社会的一种认识,经过了人们的加工与改造,总是受作者的主观目的、政治立场、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史料是存在主观性的东西,错误也在所难免。
  批判性思维包括质疑、假设、对比、推理等,领悟表面文字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而得出最后的结论。采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史料,对其可能存在的不足进行质疑,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史料中的有效信息,以追求史料的合理性,从而提高史料的使用价值;也有助于学生摆脱教科书的束缚,养成独立的历史思维习惯,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校教育的目的也不是让学生一味地背诵教材上的评价或结论,而是让他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学生尽量从材料分析中形成自己的判断,通过材料的分析来加深理解,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也正是适应了这样的教育需要。
  2.引导学生“精读史料——分析问题——归纳概括”
  无论是教材史料还是补充史料,教师都应首先梳理透彻,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读透、读懂,例如对于文言文中的个别生僻字词可以以注音释义,或将其翻译成白话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史料所蕴涵的意思,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精读和辨析史料的方法。补充与呈现史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更为重要的是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规律性且与史料和教材内容相关的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有时教材选取的史料并没有设置问题,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史料,提取有效信息,还应根据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与史料本身特点,设计相应层次的问题。补充的课外史料更需要设计相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用好、用足史料,促使学生思维向新情境的纵深推进,以更好地理解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内容。设计的问题应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不能过于简单,设计的问题应能促使各层次学生进行思考,使他们通过思考有所得并提高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史料的兴趣。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问题的解决既是史料研读的目的,也是理解史料的一种途径。如人教版必修二第40页“历史纵横”有一段史料: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根据材料的信息可以设计这样几个小问题:为什么1845年左右,洋货会“充积于厦口”?洋货畅销、土布滞销的原因是什么?这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样的提问和回答就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重难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读懂问题,再带着问题去读史料,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寻找史料中相关的内容,尤其是寻找相关的关键词,从而提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效信息,也就相应地提升了学生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了对史料的研读和问题分析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比较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归纳、概括从史料中获得的认识,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整个过程体现的就是“论从史出”的意识。
  3.精选试题中的材料分析部分进行精炼
  在获得了以上的学习经历之后,就可以精选一些习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当然,在具体选取题目时也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明确训练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材料题型基本以文字史料为主,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历史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在阅读、思考、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材料本身联系相关的背景和史实,结合已掌握的史料分析方法,回答题目设置的问题。它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提取有效信息并对此进行整合的能力;考查对相关史实的识记、理解和归纳,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以及概括和文字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练习时可以对学生具体做题方式指导如下:首先,认真读题,看清楚其中的有效信息和重要提示,如分析共有几问、各自分值、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做到回答时避免盲目性;然后带着问题分析所给材料,找准其中的关键词语和提示语,如材料中的时间概念、出处或作者姓名、特殊符号(双引号、省略号)等,有助于正确作答。最后,结合所学知识,理清思路,列出答案提纲。
  三 史料教学中避免出现的问题
  由于史料的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史料本身存在多样性、复杂性和主观性等,加上一些教师并没有对史料教学给予充分理解或很少利用,中学课堂史料教学上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不仅无法提升课堂实效,还出现课堂效率低下甚至无效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出现以下现象:   1.史料的具体选用不恰当
  在史料的选择上,或是大量的史料堆砌;或是史料本身没太多思维含量,没有围绕课程的重点与难点,与主要历史知识关联不紧密,这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或是史料过短,无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空间;或是史料过长,学生阅读所需时间长,从而影响历史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史料的具体运用过程中一般可以遵循:精读史料,分析史料,得出结论三步骤。基本需要按此步骤实行,否则就可能出现偏差。比如说很多史料中的文言文部分,许多学生就是因为在考试中读不懂史料,产生错误理解造成失分。这就谈不上提取有效信息,最后也只能是听由教师给出思路或答案;或是史料中问题的设置难度过大,不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学生无法着手分析,不能达到知识的应用和升华;或是根本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这样的史料教学基本上只是一种形式,当然也就无法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甚至走向反面。
  2.史料教学过程中缺乏史学方法的指引和培养
  运用史料时没有发挥史料的相应功能,没有显明历史学本身特性,只把史料教学当成兴趣激发的工具。史料运用的重点是在学生的兴趣被教师所引史料激起后,能否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或者史料教学只是被当成呈现教材中各种叙述的证据,以证实教材所言的真实性,学生并没有真正从中获取任何史学方法和历史学科能力。那么这种教学即便是运用了史料,也达不到历史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
  运用史料并不是仅仅为了补充教师所讲内容,或者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相关题型训练,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对史料的运用不够规范、严谨,史料失真、失准
  现代信息技术确实为史料的查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存在着潜在的问题。特别是在网络资源的使用上需要注意,这就需要使用者进行严格的甄别,如果史料有误,则会给予学生错误信息,也就形成错误的历史情景。
  史料是学习与研究历史的依据和基础,学习历史必须建立在全面、真实的史料基础之上。也许史料的采用确实给课堂带来了“高效”,但历史的底线是真实,如果为了解决某个问题,牵强附会、断章取义、生搬硬套进行材料分析,必然会引发新一轮的问题与迷惑,效率反而更低。因此,落实在教学中,对史料的选择和使用一定要遵循严谨、真实原则。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由此可见,新课标已将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作为开展历史新课程改革、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媒体和途径。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史料教学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空间。因此,作为历史教师,不仅要充分认识史料运用的必要性,同时也更要思考如何发挥史料教学的最大效益,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中国高中历史学的是什么内容?

你好!就是现代史、近代史、古代史,比初中要学的深!
好评回答
高中历史包括: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一级学科,以及博物馆学、民族学、文物学等二级学科。
历史学最早产生于春秋战国,孔子就已经开始历史学教育,创作《春秋》著作。到汉朝司马迁父子建立更加完善的历史学体系和创作形式,历史学已经开始成为官方研究重点。东汉的班固就是在专门保存书籍的兰台(御史台)修史,开始官方对史学的控制,禁止私人修史。
史学摆脱对经学的依附地位,并与传统的经、律两学鼎足而立,成为官学中一个完全独立的部门,这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上还是极具重要意义的。后来它有了编纂学、文献学的内容;至清代乾嘉时期,人们又赋予了史学以历史叙述技巧和历史认识方法等内容。
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史上,作为人类过往社会客观存在的“历史”与作为一种专门性学问的人们对它进行认识、描述的活动及其结果的“史学”,最后实现了初步的分离。这是古代历史学家经过数千年探索的结果,亦是他们在史学认识上的最大成就之一。
本文标题: 如今的高中历史课本到底有多少的内容是不客观的,不全面的。甚至是虚假的 特别是在近代史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9534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飞机坠落的时候加速度为什么那么大弘农杨氏后裔为什么投靠大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