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饥肠辘辘,为何霍去病宁愿丢掉肉也不给士兵吃?因为霍去病带领的部队是纪律严明的,只有立了功劳才可以吃到肉,他是在鼓励士兵勇敢杀...
士兵饥肠辘辘,为何霍去病宁愿丢掉肉也不给士兵吃?
因为这是铁的规矩,低级士兵不能吃肉。霍去病从小是跟在皇帝身边的,能跟在皇帝身边,想必也是少爷出身,所以日常吃穿都是上好的,这样长大的霍去病的价值观和我们不一样,他认为,所有人都是能吃饱的,就是吃得好点差点的问题,就像他吃的和皇帝吃的那样。司马衷能说出饥荒为何不食肉糜,也是价值观的错误。在霍去病北伐匈奴的时候,作为大将军,必然也是顿顿有肉,所以他根本没考虑到有些士兵连饭都吃不饱的问题。
霍去病的敌人主要是匈奴,匈奴作战,一向是以骑兵为主,最大的特点就是快。所以对付匈奴,一定要以快制快,你一天能跑三十里,那我就要跑五十里,但是带着那么多东西怎么办,很简单,扔掉。反正打完了匈奴再吃不是一样的吗,总好比被匈奴宰了吧。所以在作战的时候,尽量轻装上阵,肉干什么的,太重了,麻烦。至于有些士兵吃不饱,就不在霍去病考虑范围内了,人家是大将军,只关心胜利不胜利的话题,怎么会关心吃不吃得饱。
汉朝的时候,有严格的军纪,什么级别的士兵一天吃什么,吃多少都是有规定的,一般士兵根本吃不上肉。要是霍去病把肉给士兵们吃了,那就乱套了,那些吃不着的士兵怎么办,难道要抢吗,所以霍去病绝对不会冒这个险去挑战军纪的。
但是霍去病绝对不是那种苛待士兵的人,霍去病最大的好处就是常打胜仗,而且不和士兵们抢功劳,所以士兵们很喜欢和霍将军打仗,至于吃饭问题,他们可以忍。
汉武帝赏赐酒肉给霍去病,霍去病为何不分给士兵呢?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需要结合霍去病所处的历史背景来分析,霍去病为何不分给士兵,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霍去病每次出征匈奴,都是率领着汉武帝能给的最多的资源出征,兵是强兵,将是强将,因此即使霍去病不体恤士兵,但只要他在战后能做到赏罚公平,那么跟随他出征的士兵都能得到远超过几顿饱餐带来的好处。事实可以证明,在漠北大战后,和霍去病一起出征的将军封侯的数量远多于跟着卫青出征的将军,更不用说跟着李广出征的将军了。这种情况下,基层军官当然更愿意为霍去病卖命,而不是跟李广。
其次,一个将军如果到了霍去病的那个级别,对士兵的态度完全取决于他是否愿意做样子。显然霍去病他不愿意做这个样子给外界看。霍去病对士兵的关怀体现在他用他的权利争取到了最多最强的装备和补给,用他的战略和战术水平获得汉匈战争的最大的战果和最小的伤亡。最后用他的影响力为手下人取得最大封赏。他不屑于深入士兵问寒问暖,这是最高指挥官无能的一种表现。
最后,这或许是霍去病激励手下士卒的一种处罚手段,越是优秀的士卒就有肉吃,平庸的士卒就得挨饿,只有这样残酷的竞争,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士卒的战斗力,满足霍去病领导的那种高强度的突袭战争。
总而言之,跟着霍去病,伤亡的机会更小,立功的机会更大,封赏最优厚。在那个时代,你要问士兵愿意在谁手下当兵,那肯定是霍去病,挨打挨骂也愿意,因为你有更多活命的机会,你又更多立功的机会,最重要的是最多的封赏。
另外,我记得甘肃有个地方叫酒泉,相传酒泉的来历和霍去病封狼居胥的事迹有关。当时,汉武帝赏赐酒肉若干,霍去病将军不忍独享,于是让手下把全部美酒倒入泉水,全军官兵一起饮此泉水。此地因而得名酒泉。
我只想说:浪漫的霍去病,浪漫的故事,浪漫的地名。
为啥霍去病宁愿把酒肉放坏,也不分给将士们吃?
霍去病把酒肉放臭,都不给将士们吃,这是真的吗?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