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是如何评价,都是汉中出身的刘邦和刘备的?如果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棋局,那么就少不了得失算计还有那无数的努力和奋进。有人天生好命,...
后人是如何评价,都是汉中出身的刘邦和刘备的?
如果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棋局,那么就少不了得失算计还有那无数的努力和奋进。
有人天生好命,开局就是天眼,顺风顺水还是败家破命是两种结局。
有人命途多舛,开局就是死局,破而后立还是破罐破摔也是两种选择。
结局和选择其实是两个层面的意思,结局更多的是经历过程,而选择更多的是感受。
经历和感受,就是不同开局给予人的不同待遇而已。
中国历史上无数朝代,独钟情汉朝,其次则是明朝,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的创建者都是从一无所有到统御天下的存在。
汉刘邦,明朱元璋,一个布衣流氓,一个和尚乞丐,却用传奇一生,不懈奋斗与从不缺少的伶俐狡猾才智成人中龙凤。
而在汉朝存续,衰亡复起的过程中,又有两个刘姓子弟,挽救或者试图去挽救汉朝。
他们是天选之子刘秀和逆命之子刘备。
前汉后汉季汉,三汉相连,就是这应命之子刘邦、天选之子刘秀、逆命之子刘备故事的延续。
应命乘势而起,天选顺势而为,逆命背天而斗。
最难的是刘备,最顺的是刘秀,最幸运的无疑是刘邦。
此处不提刘秀,单论刘邦和刘备,这对跨越近四百年时空却有无数相似和稍许不同的伟大人物,那悲喜交集的一生。
一:少年义气
意气风发少年时,幼儿豪言青年志
远足青年
一个少年,正漫步在旅途中,魏国公子信陵君那绝世的人品和才华,让其惊艳和羡慕,如果能在他身边,即便做一门客,当也是足展平生之志的事情吧?
不务家产,不事劳作,一心只想建功立业的人踏上远途,目的地魏国大梁,可惜的是,人生的梦想还没开始就破灭了,原来这信陵君受不了魏王猜忌,英魂已去。
偶像不在,何去何从?
无奈的刘邦已穷途末路只能投奔张耳门下,正是在哪里,两人结为知己,刘邦也构筑了自己最初的人脉,随后魏国灭亡,张耳逃亡,刘邦回到老家沛县。
羽葆幼童
一群幼儿正在肆无忌惮的玩耍,争执和吵闹之后,大家开始抒发感情遥望未来,有的说,我要做牛倌放多多的牛,牛多了想吃那头吃那头,有人说,我要做地主,让你们给我种田。
这时,一个声音出现,指着大大的桑树说,我长大了要乘坐像桑树一样的“羽葆盖车”。这“羽葆盖车”可不简单,而是皇家御车的一种。
身怀大志貌似成了开国之君还有英雄的标签,史书不绝,这刘邦和刘备当然也不列外,只是这少年义气往往和青年失意,中年无奈相连。
二:青年失意
羡慕的眼光
没有等到信陵君垂青,在张耳那待了几年无奈回家的刘邦,经历了失意的青年时代。
家里老爹说,刘小啊刘小,你看看你哥哥们,一个个都治有家产,就你整日的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跟着一群混子混下去,你是要一直当混子吗?
最后无奈的刘爹爹,通过关系,给自己小儿子弄了一份亭长的工作。
一个芝麻绿豆大小的官员,大体和今日村长差不多,强不了一丁点。
每日做的事情就是维持下治安,宣讲下国家政策,有时候出出差,俸禄少的可怜,也因此,这刘邦一直讨不到媳妇。
也是流氓混子,废物亭长,那个脑壳正常的女人对刘邦放心啊。
可是这一切并没有磨灭刘邦的意志,反而在一次出差途中,看见秦始皇那声势浩大的车仗之时,脱口而出的
“大丈夫当如是也!”
暴露了他真实的想法,也让随行的萧何刮目相看。
无奈的人生
经历过羽葆幼童的刘备渐渐长大,越长大却发现自己越无依无靠。
老爹去了,老妈一人操持家务,养活一家已是不易,懂事的少年刘备,开始学习打草鞋手艺,帮助维持家里生活,孝顺和仁义就在这一刻扎根刘备的内心。
只有经历过痛苦,才懂人内心需要什么?
如果一切如此一成不变,这刘备就永无翻身之日。
幸亏刘备有一个叔叔刘元起,还有一个识大体的妈妈,在他们的资助和帮助之下,刘备走上了求学之路,借助叔叔的人脉和金钱,还有妈妈的支持,刘备去往大儒卢植哪里,成了门下弟子。
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上了贵族学校,如果自卑自怜绝对会神经,可从小心怀大志的刘备毫无自卑自怜,反而在哪里成了孩子王,获得了一堆兄弟人脉不说,也见识了外面的世界。
你的朋友决定了你的阶级,而你见的世面,决定了你的眼界,刘备就此有了成功的一丝丝可能。
三:中年无奈
人到中年最无奈,上有老母待奉养,下有孩子噢噢待哺,上下夹击之下,现代人最喜欢说的是,我太难了,何处有希望,于是中年失业往往能让人崩溃。
失败者如此,看上去无比成功的刘备刘邦就好多少吗?
徒留之路
刘邦的人生,在经历过秦始皇车架事件之后,起了一点点变化。
这段时间他娶了媳妇,公务员工作也因为特有流氓属性加持,做的顺风顺水,可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民役的风波,让刘邦的日子彻底改变。
一直隐藏在内心中的那份不安,最后终于在众人鼓噪之下,在无数人避险之下,成了领头人,只是这领头人,却是身居芒砀山的土匪,有那么点无奈和悲鸣。
出头鸟下场,一般不太好,可是刘邦毅然决然成了出头鸟,除了胆魄也许还有内心的志气吧。
命途多舛
刘备的人生,说句不好听的话,那就是一串悲剧,连着一个喜剧,喜剧之后,又成了悲剧!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给了刘备出山的机会。
一个终日苦守老家,以织草鞋为生却不甘寂寞的英雄终于出山了,一对马贩子用金钱资助了刘备,少小的知己关羽张飞用行动支持了刘备,一个300人的小队伍成立了。
首战随校尉邹靖镇压黄巾,凭借一点点军功,刘备终于成了公务员。
随后又因为一气之下怒鞭督邮从官变成了匪,只能投奔自己的老学长公孙瓒。
然后就是不断流浪不断转移的过程,依靠的势力走马灯一样换,从平原到徐州,许昌、飘摇无定,最后在许昌和曹操喝啦一次小酒。
吓出一身冷汗之余,急溜溜跑到河北,直到落脚荆州,才守着一个小县城安生了几年。
留下髀肉复生的感叹之后,看不见前路在何方。
四:壮年复起
述说刘邦和刘备的前半生,非一句一言难尽可以形容。
可是再多的一言难尽也抵不过奋起努力,在经历过失意时光之后,这两个人中龙凤终于迎来了变局时刻。
这变局时刻,刘邦和刘备却选择了不同道路,走上了同样的人生十字路口。
刘邦至始至终都是一个坚定的造反派,以革命,革旧贵族还有秦帝国的命为奋斗目标。
公元前209年,陈胜的呐喊,还有吴广的利剑揭开了秦末动乱的序幕,也让无数英雄风起云动迎接而起。因为征民役失期获罪,藏匿于芒砀山中的刘邦,看到了机会,几乎在第一时间响应了陈胜的“张楚”政权。
杀县令,闹革命,流氓成了沛公,队伍也从乌合之众变成了数千人,最后还和项梁队伍和流,一起拥立了放牛娃熊心成了新的楚怀王。
然后就是楚虽三姓亡秦必楚的魔咒。
公元前206年8月,在先入关中者为王目标激励下,兵力并不占优势的刘邦居然一路势如破竹,在秦军防守缝隙间穿越而过,单刀直入关中,秦王子婴出降,秦朝灭亡。
强悍的敌人覆灭,曾经的盟友也就成了敌人。
鸿门宴上的惊险还有分封的无奈,让刘邦思念故土而不得,让部下纷纷离散,据有巴蜀和汉中的刘邦面临选择,固守还是东进。
而这个选择同样也是刘备的选择。
刘邦和刘备的命运在起兵初始,就是不同的路线,刘邦是彻底的造反派,目的是毁灭过后的新生,而刘备则不同,他是彻头彻尾的保皇党,一个终日以汉室后裔为名头的英雄。
在汉末那个时代,刘备是汉朝拥戴者,如果没有这份拥戴的忠诚义气名声,还有仁义和怜悯。
刘备如何在乱世中求存,这一切都是他的资本,可是荆州的八年,刘备过的并不好。
战战兢兢是时局,髀肉复生是身体,年近半百一事无成,是际遇。
前路在何方则是疑问?
至暗时刻当有光,最心灰意冷的刘备,预见了最意气风发的诸葛亮,两个互相需要的人,迎来了互相成就的时刻。
卧龙见潜龙
凡三往乃见,见而事成。
卧龙出山,潜龙入海,前半生如蛇一样四处游走的刘备,终于在卧龙的扶持之下开始了龙翻身。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获全胜,随后一场又一场的胜利连连不断。
荆州四郡,一举平定,有了创业的资本,东和孙吴借南郡,有了西进的希望,入益州玩转骆驼兵法之后,刘备和平解放了益州。
就此横跨荆益,北向而争天下的战略目标完成了一半。
同样的十字路口,刘邦和刘备在经历四百年轮回之后,在汉中巧遇。
刘邦问:备儿啊,你为何失败啊。
刘备答:老祖宗,我命没你好啊。
四:英雄的壮途与英雄的挽歌
壮途和挽歌寓意两个人的不同结局,而这一切又和时运命相连。
刘邦成汉中王后,心灰意冷一段时间,终于在萧何劝说下,做了一辈子最英明的决定。
铸台拜将,一个天纵之才就此成了刘邦的最大助力,那就是兵仙韩信。
用兵如神不能形容韩信的谋略,他就是兵仙,铺上任一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此东出关中,一鼓而定三秦,曾经的秦国最强人章邯在韩信面前就如不懂兵法的吉娃娃,一触即溃!
随后的天下,成了韩信刘邦项羽三人此消彼长的时代,韩信突击刘邦僵持溃退,项羽勇战无双。
一场场大战接二连三,最后时代落幕与乌江岸边,曾经武力横绝天的霸王项羽,面对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成了历史烟云,留下的只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典故。
刘邦成功了,他终结了时代,建立了汉朝,一个民族信仰一样的时代。
壮途之旅,曾经的小亭长,面南背北称孤做寡成了皇帝!
同样是在汉中的十字路口,徘徊的刘备却没有刘邦那样的好运。
首先:他的对手不同,一盘撒沙的诸侯,和铁板一块的孙吴曹魏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他的际遇不同,孙权背盟,让曾经一片大好的形势急转直下,失去了关羽和荆州的刘备痛失臂膀和半壁基业。
再次:他的性格不同,刘邦和刘备虽然在史书上性格几乎一样,可却稍许有不同,刘邦最大特点就是从善如流,知人善任,刘备虽然也有这样的特点,却在势力大增之后,有点不听人劝。
最后:时代变化,让他们处于不同境地,秦末需要的是破旧创新,那时,推行复古分封的项羽,是旧时代代表,旧的被击败,理所当然。而汉末三国,则是世家天下崛起时代,一个固执与汉室皇权的保皇党,固守寒门政权的势力,必定在时代洪流下被抛弃。
汉朝的落日余晖下,刘备的努力续命已实属难得,我们又如何能过分苛求。
诸葛亮的隆中对和汉末三杰的谋划促成了刘邦和刘备的成功。
可是邦备之间,既有一样,也有不一样!
历史留下了大气的刘邦,那壮怀激烈的《大风歌》,不也同样留下了刘备那深情款款的遗言。
对孩子他循循善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对诸葛亮他推心置腹:“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遗恨永安宫的刘备,最后也因为这推心置腹之语,换来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东出蜀地,剑指长安,续而席卷中原,一统天下,这是天下人的宿命,也是刘备的遗憾。
最后还是更欣赏刘备,一首旧诗奉上!
《叹刘备》
布衣起微萍,百战终成功。
势足三分立,遗恨猇亭路。
贤相知己愿,奈何落叶坡。
悲凉故国舞,念叨不思蜀。
空悲切,万古愁,唯有英雄气,留待古今评。
刘邦为何能得天下??
当然,这肯定是个老问题了,基本上是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rn刘邦贫民出身,而且是个小混混,说得不好听点就是个流氓无赖rn而且刘邦也没什么文化,读书不行,下地干活也不行rn这些是史实,而且还没啥质疑,似是定论rnrn那么,在群雄四起争霸天下的复杂局势环境下,rn数不清的能人,多少人想当皇帝啊,竞争不可能不惨烈rn为何最终偏偏是刘邦胜出?rn要说他谋士多,他这个大老粗怎么能吸引并驾驭他们rn这么些人凭什么跟着他干,还拥护服从他呢?rnrn你要知道,汉族一直延续到今天,汉文化至今都是中华文化的主脉rn汉朝的重要性及历史地位岂是其它朝代可比拟的?rn但偏偏是一个流氓+文盲建立了这个极重要的朝代,rn我们都是汉人,但我们的先祖领袖却是个流氓+文盲,rn这实在让人费解且难以接受!rnrn不知道大家是怎么评价刘邦的,rn他能建立汉朝当上皇帝,原因或因素有哪些呢?刘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绝对的奇迹。一般人都认为刘邦什么都不行这是历史的误导。
刘邦说自己治国为如萧河,用兵不如韩信,谋略不如张良。不代表刘邦什么都不会,萧河韩信张良是天下三杰但是都是专才而非全才,而刘邦却是个全才既会治国又会用兵且懂谋略,只是都不是一流而已。
证据:论打仗刘邦打不过项羽,项羽是什么人是中国历史上的战神,韩信也不敢轻易与项王交锋,在垓下拥有近七十万的兵力对项王十万兵力仍然不敢轻敌。项羽被灭后,刘邦用计谋擒了韩信,彭越,带兵灭了英布,说明刘邦的谋略和用兵是超过当时除项王以外的天下诸侯。
刘邦读过书,只是在司马迁这样的大文豪看来就像个小学生不值一提,但是对于当时天下的一般人来说还是很厉害的;
证据:
(1)卢绾(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4年),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人,与刘邦是同乡好友,且和刘邦同一天生日, [1] 儿时与刘邦一起在马维先生的“马公书院”读书。
(2)刘邦是经过考试才当上秦帝国的亭长,秦朝的吏不一定要多少才能,至少读过书,认识文字才行吧。
(3)刘邦写过一首歌叫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文盲是写不了诗歌的。
刘邦胆略过人,在秦末只有项王可与之比肩。
证据:秦末可能确实很多人想当皇帝,但是有贼心无贼胆,真正遇到困难绝大部分人不也有作为,可以说都是无胆之辈
(1)陈胜吴广起义后天下群雄响应,六国之后各自称王,但是起义军打到关中附近,秦国大将章邯带兵迎战立刻兵败如山倒,章邯一路势如破竹杀陈胜灭吴广斩项梁围巨鹿,楚怀王与楚国众人商议灭秦只有项王和刘邦敢出战,楚国其它将领都不敢言战。到了巨鹿各国义军在附近都不敢打,只有项王敢打。
(2)秦灭后项羽分封十分路诸侯,诸侯不满纷纷造反,但是项羽带兵攻齐,最大的造反派头子田荣立刻就老实了,再也不敢与项王为敌,带三万骑兵反攻彭城,联军56万一个上午全军覆没,根本不敢反抗只知道逃跑自己人把自己人踩死几十万。从此诸侯各国不敢与项王作对,只有刘邦敢于与项羽正面对抗不管多难都不放弃;
(3)造反有风险,韩信是当时最厉害的军事家之一,做齐王本可以三分天下有其一,但是不敢背叛刘邦,原因有很多,但是其实最重要的是没有胆量,因为造反就可能失去富贵,已经做了齐王的韩信不愿意再冒险,但是刘邦却不甘于做汉王一定要造反打败当时认为不可战胜的神话项王做皇帝,这是非凡的胆量。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
译文: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宴,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说这真实的情况: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让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因此来亲附他们,与天下的利益相同;相与却不是这样,杀害有功绩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刘邦说:"你只知道那一个方面,却不知道那另一个方面.(就拿)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以外一决胜负(来说),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绝运粮食的道路,我不如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打仗一定胜利,攻占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豪杰的人,我能够利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以为范增而不利用(他),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众大臣都被说服了.
刘邦有汉初三杰 所以可以得天下 但是也说明刘邦会用人
刘邦志在获得大奶酪,收敛了自己流氓行为,“妇女无所幸”“观其志不在小……此天子气也”,攻下秦都,封咸阳府库,以待项羽。占天时,积蓄力量,主动作为。项羽则占有刘邦打下的咸阳,焚秦宫室,毁阿房宫,抢劫妇女,掠夺财宝,显示出志大才疏,不重视在百姓中树立形象,军队纪律涣散,逐渐失去人心。
2、约法三章,昭信天下。
汉王刘邦听萧何计策,约法三章,取信于民;项羽焚烧秦宫室,掠美人财物,成为刘氏大仁大义的反面陪衬。
3、屈尊揽才,接受忠谏。
大将韩信、谋士张良、相国萧何,像陈平、周勃、夏侯婴等人才济济,俱为所用。筑台拜将,亲授帅符。对有利于得到大奶酪的要求、计策,迅速决策;项羽则优柔寡断,终妇人之心,用人必亲近,不会用人,加上决策失误,最终失去大好机会。
4、用人以才,不论出身。
刘邦接受谋士的建议,用人不论身份和名声。韩信受辱胯下,陈平盗嫂,樊哙乃杀狗屠夫。至于文化人如郦生、陆贾、李左车、蒯彻等亦尽为之用,以展其才,这叫用人之长,容人之短;项羽任韩信为执戟郎,大材小用,不会用人,不会识人,贤愚不分,任人唯亲,项氏集团奸细内出,终坏大事。
5、能识大体、顾全大局。
刘邦能审时度势,伺机以待天时。这是刘邦认可的比较理性的思考。项羽则刚愎自用,感情处事,加之妇人之仁,不识大体,最终毁掉最可能获得大奶酪的大局。正是,“长城”非他毁,自毁也!
6、隐忍屈辱,不乱大谋。
一个人有野心或雄心谁都管不了,能在巨大的屈辱面前当孙子或装孙子,不是谁都能行!刘邦行!项羽不行!大丈夫能伸能屈,从这一点也可以预见出,谁最后可能获得胜利了!刘邦兵败,蓄积力量,以图东山再起;项羽兵败,认为“天亡我也”,不过乌江,自刎垓下。
7、大的气量,能容他人。
刘邦能容纳那些有个性的人才,尤其是在关键时刻。大将军韩信攻克齐地,自立假齐王,并奏报刘邦。刘邦接到奏报,正在犹豫。张良一捅他,刘邦马上反应,“大丈夫要做就做真齐王,不做假齐王!”于是封韩信为齐王。项羽则好大喜功,乱封诸王,引火烧身,四面树敌,成众怨之的。虽然,人们敢怒不敢言,但是义军内部已是貌合神离,只保留着一种可怕的团结局面。
8、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可以说刘邦有用人的专长,加上那些谋士的策划与参谋,基本成功完成了关键的几件大事。刘邦也敢于在登基做皇帝后的大宴群臣的庆功会上公开讲,自己的能力不及“三杰”(韩信、张良、萧何),又很不谦虚但很实在地说道,“我能用之!”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刘邦则善于“将将”(统帅大将)。项羽不懂知人善任,气走了亚父范增,众叛亲离。
“混混”刘邦的管理智慧
邦哥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我们常被人称为“汉族”,就由他而起。他创立的大汉帝国,在历史上也是永续时间比较长的,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了。这应该归功于他的个人魅力和他所创立的企业文化、企业制度。
首先,邦哥是一个很可爱的人。作为一个混混,他从不讳言,而且还常常以混混自豪,很率真,以至于他当上汉帝国的CEO后还要挤兑刘老太公几句:“原先您老经常说我是个不干活不读书的无赖,没有二哥能理家治业。如今我做了皇帝,您看现在是二哥的财富多,还是我的财富多呢?”让刘老太公很尴尬。其实我们看看身边凡是自己创业而且事业有成的老板,基本上都很率真,这就是人格魅力的一种体现。
其次,邦哥很“听话”。面对项羽的“鸿门宴”,张良提的各种建议他都采纳;面对韩信这样一个毛头小子,萧何说此人能当大任,他立即登坛拜将;面对韩信在危难时刻要挟封王的要求,虽然满腔怒火,但在张良踢了一脚后立即答应。和项羽的自以为是、刚愎自用比起来,邦哥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兼听则明”的好领导。而且在需要决断的时候,比如汉帝国成立后是建都洛阳还是长安这样的大事,他毫不含糊,力排众议。比起项羽的优柔寡断,他不成功谁成功!
第三,邦哥是一个以弱胜强的高手。有一次,项羽无计可施,他要刘邦和他单挑。刘邦没有上他的当,说:“我和你只斗智,不斗勇。”接着骂项羽有十大罪状,骂的项羽理屈词穷。而且纵观楚汉相争,刘邦非常弱势,项羽非常强大,但却是弱小的刘邦最终战胜了强大的项羽,我们不得不说邦哥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资源整合大师,他是“所有资源皆为我所用”的实践者——一点一点地整合与蚕食资源,把强大的项羽的力量不断分化,弱化,微化,最后消灭掉。
第三,邦哥的企业文化很了得。历史上有一种说法,叫“汉承秦制”,即汉朝的规章制度基本上都是继承秦朝的。那为什么同样的规章制度,秦朝才延续了几十年,而汉朝却延续了四百多年?那是因为邦哥将原来秦朝的残酷刑法和严厉的治国思想改变了,用清净无为的黄老思想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体现在经济方面就是减轻百姓赋税的负担。这功效类似于他入关中的约法三章,虽然简单但效果明显,对症下药。他的孙子也依此办理,才有了“文景之治”,才有了他的曾孙刘彻的对外扩张。
最后,邦哥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来解决政权不稳的矛盾。他分了九个同姓王,希望他们和平共处,巩固刘氏江山。同时立下了规矩来约束他们:诸侯王国的政治地位和郡相同,辅佐诸侯王的相国和太傅都要由中央政府来任命,是中央的官吏,不准依附诸侯王对抗中央,否则就要以“阿党附益”(就是诸侯有罪时不举报,反而依附诸侯结成死党)的罪名处罚。同时,侯国地位和县相同,主要封给建国功臣们的。诸侯国和郡县并立。因为王国和侯国有自己独立的司法审判权,虽然后来导致了地方政治和法制的混乱,但作为一种尝试初期却是成功的。
。
如何评价司马懿
一般人错认的印象是司马懿篡夺曹魏,若不就演义而就正史,忠奸相当可议。
首先是从现有的史料,找不出司马懿背叛曹魏皇家的证据。司马懿对内礼遇魏主及郭太后,对外建武功讨伐不臣,除了高平陵诛杀曹爽党族为人所诟病外。不过曹爽不等于皇室,司马懿与曹爽同为辅政大臣,并为魏主麾下的爪牙,司马懿隡除曹爽之效果同等于曹爽排挤司马懿。若说司马懿对同级辅政大臣的曹爽诬以犯上欺君,那为曹爽当初对同级辅政大臣的司马懿是否也能算上犯上欺君呢?终其司马懿一生,君主曹芳并未失去魏国大位,硬说司马懿篡夺曹魏,彷佛多言曹操篡夺汉室。事实上皆为子孙所为,不应责由曹操及司马懿,最后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
先看司马懿生平,本为曹魏帝国守护的方面。
以军事而言,攘外有讨东北百年大患、阻西南诸葛北伐、退东吴两次入侵;安内有盈旬擒孟达、平定王凌叛变(再加上毋丘俭及诸葛诞合称淮南三叛,三次叛变皆被司马家所平定,不过那是后来司马师以后的事)。
内政方面,供应补给,使前线无后顾之忧,曹丕还认为「内镇百姓,外供军资」的司马懿有当年刘邦的萧何之风,比较起蜀汉向有粮尽退兵的传统,曹魏军事占尽优势的其中原因之一,后勤保持不断的功劳,首当其冲。上邽、淮北的屯田;天水、京兆、安南的冶铁、灌溉国渠、引水广槽渠,建设晋坡及东南诸坡。结果灌溉良田广达数千顷,国家因此得到充实。
时间上,曹丕享年四十,曹睿只活了三十又四,父子相加不过七十又四,刚好多司马懿一岁。而司马懿光是从建安十三年就曹操文学椽起算,至嘉平元年发动诛杀曹爽止,献身曹家长达四十一年,成就可归纳成「出将入相」。人生七十古来稀,若是司马懿七十岁就死去,就没有后来的诛杀曹爽之事,因此司马懿安内攘外的一生,不知又该如何评价。
次看曹爽对魏主曹芳的忠诚方面,曹芳年幼登基,本与郭太后同住。曹爽先是迁太后回永宁宫,分割郭太后与曹芳相隔两地。一方面又擅权独断,除了广布党羽,还更改原有的制度,魏主无法禁止,曹爽何止功高以震主。二方面又广纳诸妾,连曹睿的后宫佳丽都不放过,又使用皇家专属的技术员、乐队、还有武装禁兵,身为臣属却用君王节度,僭越之心,俨然以皇帝自居。虽然曹芳不是曹睿的亲生儿子,但是曹爽既占曹睿的才人,又用曹睿的师工、鼓吹、禁兵,曹睿生前还是魏国皇帝之尊,曹爽忝为辅政大臣,才是真正犯上欺君。
司马懿讨伐曹爽正好是清君侧,为魏国尽心而忠心耿耿。
假意推辞在先,后来却又接受,不会是谦虚。曹操虽三辞丞相,但是后来还是接受成为汉相,但司马懿对丞相、九锡、郡公等,在世时侯,坚辞不受,若有野心的话,早就欣然接受。甚至于还上表呈现惶恐,万一四面八方的人会怎么评价为臣的议论。司马懿没有假辞而不受,放弃高官厚禄,终老一生。曹操虽成功不必在他,但是早把环境布置好,大翦汉室,将机会留给曹丕;而司马懿始终没有对曹家作出设计,魏国后来发生不少叛乱,司马家此刻掌握曹魏之说,尚且言之过早。
阴谋论者常以「南诸葛,北司马」并称,其实不然,与其说是权臣夺占,不如说是君失人心。
君臣异位的原因不是君弱就是臣强,空穴无风,其来有因。
曹魏皇帝正如汉末的少帝及献帝,国家政局非常不稳,诸臣虎视眈眈,不只司马一族。汉献帝无力抵抗董卓、曹操的欺凌,正如曹芳无力对抗曹爽及司马懿,无奈何大势已去,曹芳已经不如当年的曹操、曹丕等强君之姿。皇权的没落正是司马家兴起的原因,兴其说是权臣进逼,不如说是君弱败象。中央衰微而没落,诸臣奋起有机会,正是秦失其鹿、天下群雄共逐之的现象。曹魏君权旁落,宛如东汉君权弛败,并非来自何进、董卓、曹操、袁绍及黄巾等臣民其中之一的崛起,正因中央无力控制,地方纷纷脱幅而走。曹魏君臣,宛如历史重演。
曹爽先欺凌皇室在先,司马懿不过反击曹爽,对魏室而言,司马懿铲除曹爽之行为,亦为清权臣而护皇位。虽然司马懿的出发点更多是为了自已,但是不可否认的,除去曹爽确实有益于皇帝曹芳被权臣把持。
或曰司马懿不过是为了取代曹爽而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与其凭空猜想可能性,不如直接检视实际发生的经过。首先曹爽拥有「封侯领邑」、「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等权臣之实,司马懿拒绝取代皇室或九锡,甚至「固让相国、郡公不受」。其次曹爽侵凌皇室,僭越使用皇家人员及仪式,虽无皇帝之名,已有皇帝之实,司马懿则是恭敬地以臣属事君,而且没有任何对皇室的侵犯。不管是虚伪也好、或有心也好,总之司马懿护卫皇帝与曹爽欺凌皇帝的行为,两相比较,可察君臣分际优劣。
从反面来看,司马懿万一在高平陵失败,或是司马师及司马昭等子孙不肖,综观司马懿生平,还是功大于过。一如毋丘俭、诸葛诞的叛变虽失败,虽打成败者为寇,但仍不乏有佳评;换句话说,司马懿若不幸失败,以败者为寇的眼光来看,还是不能忽略其生平的治绩。但有趣的是,司马懿在高平陵成功,子孙也成功,结果反而司马懿有奸臣的评价,好像成功的批评比失败的赞扬还差。
若把罪名算到篡夺,就有点张冠李戴。实际上真正动手行篡夺另有其人,司马炎才是篡魏的人,正如曹丕才是篡汉的人,可是奸臣之名不是归于曹操,就是归于司马懿。若以篡夺来定罪,司马炎与司马懿之间还隔着司马昭,司马懿要称为奸臣太冤枉。而司马懿高平陵事变的对象才是有僭越之心的权臣,就身分而言,司马懿与曹爽同为辅政大臣,互斗政变不算以下犯上的奸臣。虽《三国演义》渲染造成负面评价,但是司马懿的恶名却始于永嘉之乱的石勒,挟带私恨摧毁司马宗庙,再加上晋室南渡,士家门阀拢断南北,民间遂怪罪起始作俑者的司马懿。后世帝王如唐太宗下命编修晋书时,也不鼓励效法司马懿,所以评价也不高。
冤有头,债有主:行废帝之事为司马师,命杀帝之事为司马昭,就篡位之事为司马炎,若要论奸说恶,还轮不到司马懿。除非依君君臣臣的观念,既然事魏,终为魏臣,司马家最后居然犯上不敬,追本溯源究底而波及司马懿。子孙连累祖先,责无旁贷,这亦令司马懿所死不瞑目。
后世评价何其严厉,正如任重而道远,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事有好有坏,陟罚臧否理应公平,毋须顾及当局者迷后,更可审慎斟酌。
司马懿的一生而言,虽有晚年的高平陵事变,不过早年的贡献却可仔细推敲。固然杀人罪孽必须谴责,但是建设杜稷的赞扬,是否到了现代,还是必须吝惜呢?司马懿固然有作错的地方,也不乏有作对的地方,在针对其错事批评之余,是不是也能以同等心态来看待造福功绩,给点掌声呢?这正是当初为文的感叹。
去争谁比谁强并无意义,事实上也不可能有答案,钻死脑筋在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有没有破解彼此之间的战略或战术,今人未必比当事人更清楚。至于偶然与必然也不再多提,因为逻辑上很清楚的事,就不必再当字典多费唇舌。就「诸葛亮一生未曾打败过司马懿」而言,这不过是一件事实的陈述,另外的角度则是「司马懿一生也未曾打败过诸葛亮」,事实同样成立。因此这不代表谁的能力强,抑谁的能力弱。若要扯什么打败的定义,战争目的的达到,那显得冗事多余而未命正鹄。以事实陈述来推断能力评价,立论失足,恰如「魏延一生未曾打败过夏侯懋」,正是讥刺原来「夏侯懋是一个魏延打不赢的三国英雄」,说出来的事实固然正确,但是却有未说出来的谬错。
黑白分明并不因立场的不同而有不同,否则就是偏见与局限。若站在曹爽的立场来论司马懿,当然是批判邪恶诈骗;若反观站在司马懿的立场,似乎反倒是为了保身自卫的不得已;所以附曹爽则非司马懿,归司马懿则非曹爽,各为其人而结论不同吗?这当然是否定的,会因立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判断,仍然沦陷于当局者迷惑的处境。杀人灭门的事,不会因为处境不得已而变成正当合理;被杀的受害者,当初真的无辜得罪不该死吗?
不管站在凶手或死者的立场,毕竟杀人归罪凶手,被害则为死者:无论如何美化凶手,也无法隐匿犯行;贬低死者,仍无法为凶手脱罪;纵然歌颂死者,不能无视受害的事实;即使丑化凶手,亦不改身死凶手之手。故立场再多变,事实与评价仍然应黑白分明。
高平陵事变怎么说都是司马懿的污点,不过司马懿七十一岁以前的出将入相,不知又有多少人正眼端视。不会因为一片叶片长丑而批评整株树恶劣,更不会因此而说整个森林破败不堪。森林里头又不只一颗树,一颗树的叶子何只成千上百。虽然一粒老鼠屎可以败坏一锅粥,但是这不代表整锅粥都是同样的恶劣,孰知未受污染前的整锅粥不是优良得晶莹剔透?
以偏盖全则失之全貌,虽有优缺,何不在优点赞扬,而在缺点批评呢?现在流行以一小污而抹黑所有优点,或者以美化漂白来遮盖污点,反变成隐恶扬善或讳言颂丑,失其黑应其暗,明属其亮的应有特性。
司马懿固然是晋朝的先驱者,但同时也是曹魏的守护者,陟罚臧否理应公平,而有好有坏当中,虽然有夺权唾弃等坏事,但何吝在其守护曹魏的攘外安内中,给点鼓掌肯定?
晋明帝时,王导侍坐,晋明帝问起晋前世得天下的具体情形,王导不加隐饰地叙述了司马懿创业时的业绩和种种猜忍手段,又说起司马昭在高贵乡公时的所作所为,晋明帝大惭,把脸埋覆在床上说:“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晋书·宣帝纪》)!这是古代贬低司马氏虚假言论,在两晋时期有严格的避讳礼节,甚至不在儿子面前说他先人的名讳,裴松之在诸葛亮传中评论:“显彰宣帝之短,对子毁父,理所不容。”王导是君子,会劝导晋明帝效仿先人的仁义,他谈论司马懿父子的过错是不可能的,况且司马懿父子在曹爽、高贵乡公事件中没有罪过。
唐太宗李世民曾为《晋书·宣帝纪》作史论,指出了司马懿在性格、军事、政治等多方面的矛盾或曰不平衡。原文如下:夫天地之大,黎元为本。邦国之贵,元首为先。治乱无常,兴亡有运。是故五帝之上,居万乘以为忧;三王已来,处其忧而为乐。竞智力,争利害,大小相吞,强弱相袭。逮乎魏室,三方鼎峙,干戈不息,氛雾交飞。宣皇以天挺之姿,应期佐命,文以缵治,武以棱威。用人如在己,求贤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测,性宽绰而能容,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饰忠于已诈之心,延安于将危之命。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文帝之世,辅翼权重,许昌同萧何之委,崇华甚霍光之寄。当谓竭诚尽节,伊傅可齐。及明帝将终,栋梁是属,受遗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尽善之方,以斯为惑。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故晋明掩面,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故知贪于近者则遗远,溺于利者则伤名;若不损己以益人,则当祸人而福己。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况以未成之晋基,逼有余之魏祚?虽复道格区宇,德被苍生,而天未启时,宝位犹阻,非可以智竞,不可以力争,虽则庆流后昆,而身终于北面矣。
因为《三国志》出自晋朝,陈寿出于政治需要必须要使司马氏成为正义的一方,所以单凭《三国志》不能得出司马懿忠心的结论,以上的资料仅供参考,并非结论。按:陈寿的作品属于私人撰写,在当时也被认为比官方的《魏书》更真实,书中没有以晋朝和司马氏为主体,不存在为司马氏歌功颂德的内容,许多司马氏活动的重要内容都没有记载,甚至有对司马氏误解和歪曲的内容。陈寿是被当时社会普遍公认的杰出史学家,张华、杜预等优秀人士都推崇他的才学。
房玄龄:①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②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③有符于狼顾也。
孙权: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前。
曹操: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杨俊:此非常之人也。
文钦: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故烈祖明皇帝授以寄讬之任。懿戮力尽节,以宁华夏。
崔琰:聪亮明允,刚断英特。
开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
三国英雄士,四朝经济臣。
屯兵驱虎豹,养子得麒麟。
诸葛常谈羡,能回天地春。
-----------《三国演义》中引用的后人描述司马懿的诗。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
遭逢际会,奉辞遐方。
将扫芜秽,还过故乡。
肃清万里,总齐八荒。
告成归老,待罪舞阳。
--------司马懿奉魏明帝曹睿之命出讨辽东,途经故里,歌以咏怀。
关于诸葛亮同司马懿在建兴九年祁山战役的情况,《晋书》同《三国志》汉晋春秋有不同的记载,尤其是在相持阶段战况,有很大差异。在总体战略态势上两书记载一致,都是司马懿解了祁山之围,并且挫败了诸葛亮夺取魏国粮食的企图,使诸葛亮最终因为粮食耗尽退兵。有差异之处是《汉晋春秋》称诸葛亮打败了郭淮、费耀,抢收了些粮食,《晋书》记载诸葛亮没能抢到粮食,《汉晋春秋》关于这次战斗的记载是矛盾的,费耀已经被司马懿命令留守上邽不可能同郭淮与诸葛亮交战,《晋书》中司马懿赶到上邽阻止诸葛亮抢粮成功,那里是粮食主产区。诸葛亮在祁山附近打败魏军抢到少量粮食是可能的,但是没有影响司马懿主力部队的粮食供应,也没改变蜀军缺粮。史书记载了司马懿的军队是依靠陇西粮食补给。至于两军交战的结果,司马懿是否同诸葛亮作战,两书的记载也不同,《汉晋春秋》说贾栩、魏平被救出后,非要与诸葛亮交战,司马懿被迫出战失利,蜀军斩获甲首三千,(甲首,小头目,类似于现今的班长之类.由此可推算司马懿折兵过万)
司马懿平定曹爽乱政是挽救曹魏政权,信守托孤承诺,维护曹芳的皇位,不是单纯为了个人集团的权力。首先他放弃权力回家养病的时候,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在朝中都是中级官员,司马氏集团还是弱小的。此时谈不上要建立司马氏专权,嘉平之变后司马师兄弟也没有掌权担任要职。实际上直到司马懿集团的主要成员开始受到曹爽的排挤打击的时候,司马懿依然是容让,就象他对孙礼说的,要“忍不可忍”。最初曹爽还只是专权,剥夺众多豪强贵族的政治地位,剥夺他们的祭祀荣誉。固执发动对蜀国的战争等,这些乱政司马懿都没有能阻止,表明曹爽已经不尊重司马懿了,并且后来准备要篡位。曹爽要篡位也是明显的,他的衣食和仪式排场几乎和皇帝相同,皇宫御用尚方器物充斥其家,自行从宫中取曹睿的才人到自己府中,甚至到了伪造诏书,把皇宫的才人五十七人送到邺城,擅自取用太乐乐器,武库禁兵。后来还把郭太后迁居冷宫囚禁,派遣亲信监视小皇帝,这时唯一对他篡位构成威胁的就只有司马懿了,他一面派亲信去察看司马懿的动向,一面排挤打击司马懿的亲属、亲信,都是为了篡位做准备,郭太后、刘放、孙资等过去有权势的,都相继被他废黜了,司马懿因为早早就回家养病了,所以他受到打击是最晚。曹爽最后只有把司马懿集团也瓦解了,称帝篡位才能开始,孙礼、卢毓等相继被排挤,矛头甚至指向司马懿的亲戚杜恕,这是在正始九年底,后来卢毓审理曹爽党徒,了解到他们谋反篡位准备在三个月内行动,曹爽不是《三国演义》中那个软弱、窝囊的废物,他指挥军队伐蜀,专权打击孙礼,也是野心勃勃、专横跋扈的权贵。司马懿所以还有赦免他的念头,不是因为曹爽没有要篡位的阴谋证据,主要是不愿承担杀托孤大臣专权的名声,也了解曹爽的实际是志大才疏,看到曹爽建立的小集团与各主要派系都有矛盾,也没有百姓拥护他,不会有威胁,而且曹爽的篡位计划也没有能实际执行,他也还没有废帝自立,在嘉平之变的时候,曹爽也没有挑起内战,总算是和平解决了矛盾。司马懿也曾经发誓不追究曹爽,这样才表示要赦免他,给他送去粮食。可是从祭祀名单就可以看出,曹爽专权期间得罪的人太多,最终朝议依然处死了他。不要以为司马懿废黜曹爽只是他个人要夺权,只是司马氏和曹氏争权这么简单。参与废黜曹爽的有司马懿集团和大多数派系,郭太后、蒋济、高柔等都是各大派系的代表,朝议也是各派系共同参加,曹操担任丞相、魏公的权势比司马懿这时要大得多,依然要受到朝议的制约,他要恢复肉刑,但是朝议多数人反对,曹操也只能暂时放弃。司马懿更是不能不接受朝议,曹爽打击、压迫其它派系,最终被他们要求处死,《三国志》曹爽传中,详细记载了曹爽乱政,准备篡位,以及朝议将他处死的经过。
一般人错认的印象是司马懿篡夺曹魏,若不就演义而就正史,忠奸相当可议。
首先是从现有的史料,找不出司马懿背叛曹魏皇家的证据。司马懿对内礼遇魏主及郭太后,对外建武功讨伐不臣,除了高平陵诛杀曹爽党族为人所诟病外。不过曹爽不等于皇室,司马懿与曹爽同为辅政大臣,并为魏主麾下的爪牙,司马懿隡除曹爽之效果同等于曹爽排挤司马懿。若说司马懿对同级辅政大臣的曹爽诬以犯上欺君,那为曹爽当初对同级辅政大臣的司马懿是否也能算上犯上欺君呢?终其司马懿一生,君主曹芳并未失去魏国大位,硬说司马懿篡夺曹魏,彷佛多言曹操篡夺汉室。事实上皆为子孙所为,不应责由曹操及司马懿,最后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
资料补充:司马懿,字仲达(179-251),曹魏权臣、西晋王朝奠基人,司马家族最有实力、最有名气的人物。
历代对司马懿的评价:
晋明帝时,王导侍坐,晋明帝问起晋前世得天下的具体情形,王导叙述了司马懿的业绩和手段,又说起司马昭在高贵乡公时的所作所为,晋明帝大惭,把脸埋覆在床上说:“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
何去非对司马懿的忍耐、气度和用兵能力,都给予分析,不与诸葛亮正面对战并非胆怯,而是高明的耗敌军之策:“仲达提秦、雍之劲卒,以不应而老其师者,岂徒然哉!将求全于一胜也。然而,孔明既死,蜀师引还,而仲达不穷追之者,盖不虞孔明之死,其士尚饱,而军未有变,蜀道阻而易伏,疑其伪退以诱我也。向使孔明之不死,而弊于相持,则仲达之志得矣。或者谓仲达之权诡,不足以当孔明之节制,此腐儒守经之谈,不足为晓机者道也”。评其“制其兵,出奇应变,奄忽若神,无往不殄,虽曹公有所不逮焉”。详见《何博士备论·司马仲达论》
崔琰: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
杨俊:此非常之人也。
曹操: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曹植:魁杰雄特,秉心平直。威严允惮,风行草靡。在朝则匡赞时俗,百僚仪一;临事则戎昭果毅,折冲厌难者,司马骠骑也。
曹叡:司马懿临危制变,擒渊可计日待也。”“吾得司马懿二人,复何忧哉!
曹芳:太尉体道正直,尽忠三世,南擒孟达,西破蜀虏,东灭公孙渊,功盖海内。
吴质:骠骑将军司马懿,忠智至公,社稷之臣也。
陈矫: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
孙权: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前。
毌丘俭、文钦: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故烈祖明皇帝授以寄讬之任。懿戮力尽节,以宁华夏。
虞预:服膺文艺,以儒素立德,而雅有雄霸之量。值魏氏短祚,内外多难,谋而鲜过,举必独克,知人拔善,显用仄陋。王基、邓艾、周秦、贾越之徒,皆起自寒门,而著绩于朝,经略之才,可谓远矣。
张悌:①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讬身明主,或收功于蜀汉,或册名于伊、洛。丕、备既没,后嗣继统,各受保阿之任,辅翼幼主,不负然诺之诚,亦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也。②司马懿父子,自握其柄,累有大功,除其烦苛而布其平惠,为之谋主而救其疾才。可,民心归之,亦已久矣。故淮南三叛而腹心不扰,曹髦之死,四方不动,摧坚敌如折枯,荡异同如反掌,任贤使能,各尽其心,非智勇兼人,孰能如之?
干宝:昔高祖宣皇帝以雄才硕量,应运而仕,值魏太祖创基之初,筹画军国,嘉谋屡中,遂服舆轸,驱驰三世,性深阻有如城府,而能宽绰以容纳,行任数以御物,而知人善采拔,故贤愚咸怀,小大毕力,尔乃取邓艾于农隙,引州泰于行役,委以文武,各善其事,故能西擒孟达,东举公孙渊,内夷曹爽,外袭王陵,神略独断,征伐四克,维御群后,大权在己,屡拒诸葛亮节制之兵,而东支吴人辅车之势。
石勒: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
房玄龄:①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 ②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
杜牧: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颎,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公元凯,梁有韦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勣、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於内,功后成於外。
司马光:司马懿,少聪达,多大略。
评价如下:
《晋书》:“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
曹叡:“司马懿临危制变,擒渊可计日待也。”“吾得司马懿二人,复何忧哉!”
曹芳:“太尉体道正直,尽忠三世,南擒孟达,西破蜀虏,东灭公孙渊,功盖海内。“
吴质:“骠骑将军司马懿,忠智至公,社稷之臣也。”
陈矫:“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
孙权:“司马懿善用兵,所向无前。”
毌丘俭、文钦:“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故烈祖明皇帝授以寄讬之任。懿戮力尽节,以宁华夏。”
虞预:“服膺文艺,以儒素立德,而雅有雄霸之量。值魏氏短祚,内外多难,谋而鲜过,举必独克,知人拔善,显用仄陋。王基、邓艾、周秦、贾越之徒,皆起自寒门,而著绩于朝,经略之才,可谓远矣。”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赘阉遗丑”,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
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
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死,享年73岁,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参考资料:司马懿-百度百科
司马懿有着出色的政治眼光(跟对了主子)。非常过硬的心理素质(曹操派人用刺杀来试探他是否装病)。善于伪装自己(对敌示弱)。胆大心细。极擅长揣摩人心。也极擅长笼络他人。可谓绝世奸雄。之所以不是枭雄是因为他的手腕不如曹操狠。司马懿的狠主要是对政治对手。对世家,豪族等手段宽柔。魏(曹操)是法制。晋(司马懿)是人治。
我们既然说冢虎就用卧龙来比较好了。
司马懿对比诸葛亮,其最大的优点就是会用人会看人。例如:
1)刘备临死前就对诸葛亮说过马谡不堪重用,但诸葛亮没听进去,结果挥泪斩马谡:2)孔明选姜维做接班人,结果后继无人。3)诸葛亮为了实现刘备的嘱托。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其实呢。蜀国的面积只有魏国的十分之一。诸葛亮耗尽民力财力。垂死挣扎罢了。司马懿篡魏成功后,一伐功成,蜀国就亡了。
而司马懿最终能篡夺了曹操打下的江山,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曹操损害了世家大族的利益。而司马懿笼络人心,举个例子。曹操最大的骂名是杀了当世名士崔琰(崔琰官职司徒。曹操是司空。崔琰官是很大但没兵权,所以曹操杀他易如反掌)。曹操也是因为杀了崔琰坐下了千古骂名,曹操同样杀死了儿子曹植的妻子崔氏(原因是衣服过于华丽),其实曹操最主要的目的是削弱崔氏家族。但历史是很有意思的。崔琰是司马懿的媒人,司马懿妻子张氏是崔琰为司马懿提的亲。司马懿与崔氏家族有这段渊源,就极力笼络崔氏家族。崔氏也就成了司马懿的助力。同样的。从晋朝往后崔姓就是天下世家执牛耳者。这就是政治的互惠互利。
我认为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开国皇帝来说。良心与道德都是次要的。他是不如老对手诸葛亮高风亮节,清高了不见得是好事,尤其是对政治而言。也不如诸葛亮机智高明(其实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被标榜的非常厉害,但《三国志》,《魏书》,包括裴松之的引著这些史料等都证明:空城计和诸葛亮一点关系没有,文聘对孙权用过空城计。曹操对吕布用过空城计。诸葛亮完全被神化了。被民间与小说家神化了。
司马懿完胜诸葛亮。
1)于国。诸葛亮对中国最大的贡献是征服了今四川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让中国拥有了这片版图。而司马懿建立了一个王朝。结束了动荡的中国。开创了一个时代。是司马懿才有的魏晋风骨。
2)于私。诸葛亮的才华后继无人。姜维的才华远逊于诸葛孔明。而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与司马昭,皆是文武全才。都是司马懿晚年夺取天下最有力的帮手。就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人来说。其对子女教育的成功是最大的成功。因为子女等于是自己在某种意义上的延续。
纯手打。望采纳。O(∩_∩)O谢谢
鬼谷子:识人术的最高境界不是看面相,而是看哪3点?
天黑路滑,人心复杂,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情社会。有的人看起来面和脸笑,但说不定哪天就捅你一刀;有的人,看起来看起来难以相处,但说不定哪天就会帮你一把。想要在这个社会上好好生存,一定要懂得识人之术,知道谁是真的对自己好,谁又是另有企图。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想要了解一个人,不能只通过外表进行判断,因为这样容易出现偏差。正如鬼谷子先生所说“执形而论相,管中窥豹也”,如果单纯从面相上去判断一个人的为人,那就如同用竹管的小孔里看豹,是无法了解全面的。
那么,到底要怎样才能看懂一个人呢?鬼谷子先生说:“不离形,不拘法,视于无形,听于无声,其相之善者也”。意思就是说,想要了解一个人,不能拘泥于某种单一的形式,要在无形无声中去揣摩一个人,这才是识人辨人的最高境界。
具体该怎样操作呢?鬼谷子说了3句识人口诀,若能熟记于心,方可识破天下人。
一、精于理者,其言易而明,粗于事者,其言浮而狂。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对为人处世的道理都非常了解,那么,他说出来的话,是非常容易理解且非常简短的。相反的,如果一个人对人情世故还不是很了解,那么,他说出来的话,就会显得浅薄而狂妄。
这是一条非常有用的识人技巧,因为这种差异是非常容易体会出来的。如果你跟一个人聊天,对方会非常耐心地听你讲述,引导你说出更多的见解,然后再根据他的经验给你提出他的想法与建议,而且,这些话都是非常容易理解、容易消化的。这就说明,此人的道行非常高深,很可能是一个学富五车之人。
而相反的,如果你话刚说到一半,对方就频繁开始插嘴,试着展示自己有多聪明、多有才华,并且以一种“我啥都知道”的态度跟你聊天。这就说明,此人的涉世未深,对这个世界还没有多高的了解程度,以至于自信心膨胀到了觉得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解的程度。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达克效应”,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越是浅薄,越是什么都不知道,就越喜欢高估自己。我以前遇到一个人就是这样,他跟我大谈管理哲学,说什么自己的管理之道仅次于汉高祖刘邦。可是,后来,别人告诉我,这人当上领导没两个月,就因为管理不善被公司开除了。
这些年来,我遇到了很多人,越来越发现一件事:越是喧嚣的人,越浅薄;越是低调的人,层次越高。看一个人能力怎么样,只需要看他如何说话就知道了。他若能一两句话点明问题,给你一种醍醐灌顶之感,这便是有真才实学之人。而他如果叽叽喳喳说了大半天,根本不知道要表达什么,这就说明此人的能力仍然有待提高。
二、告之以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想要知道一个人有多勇猛,有多敢于挑战,可以告诉他一件非常难的事情,看看他是什么反应;而想要知道一个人的本性到底是怎样的,可以看他喝醉酒后的样子,看看他会做些什么。
这一点说真是深有感触,我的前同事小蒙就是一个非常喜欢挑战的人,记得有一次,公司来了一个非常麻烦的活,大家都没做过,领导问谁愿意接手,小蒙是第一个站出来的,并表示,自己一定完成任务。结果,他真的是花时间在这件事上死磕,有一种不完成任务不罢休之感。我最近一次见他,他正好处在创业的瓶颈期,可是,脸上却没有半点愁容,反而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仿佛在说“事情越麻烦,我就越开心、越兴奋”。
而后半句“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则更不用多解释了!很多老人都说“酒品如人品”,想看一个人的人品到底如何,只要跟他喝次酒就知道了!确实是这样,小人往往都是特别擅长伪装的,可是,即便再会伪装,在酒精的催化下,也难免会放松警惕,并因此露出狐狸尾巴。记得有次参加活动,有个人看起来挺正派的,可没想到,他一喝上了酒,就开始大骂老婆、领导,又是去跟女生勾肩搭背,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后来听人说,这人因为勾搭别人的老婆,被人打进了医院。
俗话说“酒后吐真言”,这确实是有道理的。别看有的人表面上和和气气,那很可能是他刻意伪装出来的,想要知道一个人的真实人品怎么样,在失态的情况下,是容易看出来的。如果一个人喝醉后,仍然可以保持着原来的秉性,这就说明此人言行如一,这才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
三、当断不断,必有祸乱;当断则断,不留祸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件事本应该果断的处理了解,但却犹豫了、纠结了,那么,必定会因为这件事而导致很多麻烦;而如果能够在该了结的时候就果断了结,那么,未来就会少了很多祸端。
看一个人能不能成就一番事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他如何作出抉择。如果一个人做什么事总是犹犹豫豫,前怕狼后怕虎,选了这个怕失去那个,那么,这个人一般是很难有成就的,因为,他会为此而两头奔波,结果就是什么也得不到。
在经济学里,有一个“布里丹毛驴效应”,意思是说,有一头毛驴的面前摆着两堆草,毛驴闻闻这个,又看看那个,又是比草的光泽,又是比草的新鲜程度。始终无法决定要先吃哪一堆草,结果,在两堆草之间来回纠结,活活把自己给饿死了。
这头毛驴之所以如此悲剧,就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作出抉择,什么都想要,什么也不想放弃。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很多时候,越是犹豫,越可能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所以,聪明人在权衡一番后,会立刻作出决定,然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一件事情上,他们很明白,只有这样,才不会为此而烦恼,才能立刻开始,避免落入“布里丹毛驴效应”的陷阱之中。即便做错了选择,至少也尝试过了,知道了哪条路走不通,以后就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了。这样的行为模式,让他们越挫越勇,越战越厉害。
上面就是鬼谷子的三条识人之术了,记住这三条,即便你刚踏入社会也可以迅速看透一个人的真实面貌,避免被小人坑害,被无才之人误导,被无谋之人耽误。
当然,作为纵横家创始人,庞涓、苏秦、张仪等谋略家的师傅,鬼谷子的智慧并不是这一两篇文章就能说得完的。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