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几部关于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的小说最好在忠于历史的基础上加以发挥的那种,但是不要像《葬明》扯得太离谱的那种。穿越的话,《明末边...
推荐几部关于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的小说
最好在忠于历史的基础上加以发挥的那种,但是不要像《葬明》扯得太离谱的那种。杂史方面,楼上推荐的那本还是很不错的
还有想问一下 可不可以是穿越的啊 如果可以 那我有几本哈
我国的历史书上为什么对农民起义都是正面评价多于负面评价呢?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都是以死了成百万千万的生命为代价的失败运动,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死了那么多人值得歌颂吗?农民起义就像抽奖,能抽到皇帝这个大奖的,绝对是少数.
农民起义在古代风起云涌,之所以很难成功是因为见识短吗?
在我国的封建王朝中,很多王朝都是由农民起义推翻的,也有很多王朝是从农民起义开创的,农民起义的不断发生,印证了伟人的那句名言: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大多充当着为他人做嫁衣的角色,比如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最后是刘邦坐了天下,李自成屡战屡败修成正果,最后被满清摘了果实。历史上,农民起义举事者很多,但是成事者很少!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想明白为什么农民起义成功寥寥的原因,只需要看农民起义如何发生就能窥见一二:
农民起义是如何发生的呢?
因为无路可走?
为什么无路可走?
因为土地被地主阶级圈占,失去生活来源的同时,还要忍受官府等的剥削,根本就活不下去!
为什么要剥削你们?
因为你们处于社会最底层,是地主阶级的剥削对象!
好了,在这些导致农民起义的因素中,我们就可以得出为什么农民起义难有作为的原因:
1、出身低,容易跑偏
因为身处底层,所以难有长远眼光,这导致两个严重后果:
一是很容易满足,比如陈胜、洪秀全,有点权力就开始摆谱,严重脱离群众,忘记初心;
二是容易被地主、军阀等势力利用,很多农民起义就是为军阀割据铺了路;
因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平时面对的就是黄土和天。每天交流的,除了老婆孩子,就是一起劳动的农民兄弟,自然难以接触外界环境。因为难以接触外界环境,所以内心比较封闭,容易夜郎自大。
而一旦走投无路,走上揭竿而起的道路,拉起一支队伍,马上就会在这巨大的反差中迷失自我。比如洪秀全在永安建制时,就已经有了至少4个老婆。
所以我们看到,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领导腐化的程度是相当快的,而要成大事,必须要克制,大部分农民起义者显然是达不到的!
2、革命太彻底,难以团结其他阶级
这个很好理解,相比于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是比较团结的。因为要想世世代代作威作福,就要制定一套完整的统治制度。
而从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之后,我国就逐渐形成了皇帝和地主阶级共治的局面。什么意思呢?就是皇帝管中央,派遣官吏官吏地方,而地方的地主阶级则配合官吏管理地方治安。
这些地方的地主阶级,不是财主,而是乡绅。
从皇帝,到地方地主阶级,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统治框架,压得农民喘不过气!
而一旦农民走投无路揭竿而起,这些地方地主阶级首先就会和农民进行交锋,因为农民起义首先要做的,就是杀地主,分田地!
因为农民阶级身处底层,接触的信息少,所以办事比较喜欢直来直去,对于团结地主阶级等策略,一般都是直接忽略,见到地主,先杀了再说。这导致地主阶级纷纷团结起来和农民起义军对着干!
因为农民起义军的手段太激进,所以除了农民,根本就无法团结地主阶级。在古代,每个人的身份基本有两个原则,一是农民,一是地主。农民起义的最终目标,还是建立新的王朝,成为新的地主。现在连地主阶级也无法团结,那以后的路该如何艰难?
3、生活所迫,意志不坚定
农民起义之所以能起来,并不是农民想着提高生活水平,而是为了活下去。简单说,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生存!
所以,这导致很多农民的理想不够坚定。
什么意思呢?
走投无路时,农民要扯旗造反。而一旦粮食充裕了,或者说地主阶级主动将粮食让出来,那这把燎原大火还能烧起来吗?
很难!
所以,这也是农民起义纷纷失败的原因。没有明确目标是一方面,意志的不坚定是更重要的因素。
因为意志不坚定,很多外来的不良因素很容易就可以瓦解这支农民起义军!比如地主阶级的封官许愿。
关于这个问题,洪秀全曾尝试着用拜上帝教替代农民起义者的理想,但是一场天京事变,将拜上帝教的本质暴露无遗!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