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希望大家有什么说什科学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萌发于人类早期的社会实践,古代文明已包含许多近代科学得以...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希望大家有什么说什科学与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科学不承认任何超自然的力量,反对用超自然的原因和力量去证明任何自然现象及其发展过程。宗教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相信超自然的上帝和神灵主宰世界。宗教的本质决定它否认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和规律。对超自然力量的肯定和否定,决定了宗教与科学在本质上的对立是不可调合的。在认识方法上,宗教与科学也是根本不同的。自然科学从物质的各种实在形式和运动形式出发,去认识事物的各种联系并尽可能地用经验去证明。宗教认识其信仰对象的基本方法是信仰主义,依靠超经验、超理性的启示或神秘主义的直觉。在社会作用方面,宗教与科学也是大相径庭的。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看作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虽然宗教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通过宗教运动对社会发展起过特殊的推动作用,但一般说来,宗教在历史发展中是一种保守的因素。因为宗教往往把现存的社会制度当成神意的体现,看成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
历史上,科学在每一领域取得的任何重大成就,都意味着在这个领域内自然规律的发现和对超自然力量的否定,意味着把神秘的作用和无知的影响从这个领域中清除出去。17世纪以来,近代实验科学所开始的从自然界各个领域中清除上帝主宰作用的进程势不可挡。从17世纪到19世纪,由笛卡尔、康德、拉普拉斯、达尔文所代表的进化理论在天体物理学、地质学和生物学中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与上帝创世信仰直接对抗的天体演化说、地质发展观和生物进化论。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导致对自然规律更完善的表述。如现代物理学为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找到了它们各自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把研究高速运动的相对论,研究常规运动的经典力学和研究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有机地统一起来,进一步证明了神学世界观的臆测成分。自然规律的新发现,自然科学的新进展,总是必然地导致对宗教神学的进一步认识。
科学与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科学不承认任何超自然的力量,反对用超自然的原因和力量去证明任何自然现象及其发展过程。宗教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相信超自然的上帝和神灵主宰世界。宗教的本质决定它否认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和规律。对超自然力量的肯定和否定,决定了宗教与科学在本质上的对立是不可调合的。在认识方法上,宗教与科学也是根本不同的。自然科学从物质的各种实在形式和运动形式出发,去认识事物的各种联系并尽可能地用经验去证明。宗教认识其信仰对象的基本方法是信仰主义,依靠超经验、超理性的启示或神秘主义的直觉。在社会作用方面,宗教与科学也是大相径庭的。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看作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虽然宗教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通过宗教运动对社会发展起过特殊的推动作用,但一般说来,宗教在历史发展中是一种保守的因素。因为宗教往往把现存的社会制度当成神意的体现,看成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
历史上,科学在每一领域取得的任何重大成就,都意味着在这个领域内自然规律的发现和对超自然力量的否定,意味着把神秘的作用和无知的影响从这个领域中清除出去。17世纪以来,近代实验科学所开始的从自然界各个领域中清除上帝主宰作用的进程势不可挡。从17世纪到19世纪,由笛卡尔、康德、拉普拉斯、达尔文所代表的进化理论在天体物理学、地质学和生物学中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与上帝创世信仰直接对抗的天体演化说、地质发展观和生物进化论。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导致对自然规律更完善的表述。如现代物理学为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找到了它们各自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把研究高速运动的相对论,研究常规运动的经典力学和研究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有机地统一起来,进一步证明了神学世界观的臆测成分。自然规律的新发现,自然科学的新进展,总是必然地导致对宗教神学的进一步认识。
不过,可以说,科学解决的更多的是实际的、世俗的问题,而宗教解决的确实却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如生存意义、死后世界等等。另外,宗教可以是存在于科学之上的基础,可以解决科学无法到达之处。比如,我们说宇宙大爆炸而产生今天的宇宙形态,但什么引起大爆炸,什么从彻底的“无”中产生了“有”?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与宗教并不矛盾,宗教的核心是科学所无法取代的。
个人的一点浅见,见笑了。
宗教与科学分属不同的范畴,是人类生活的两大方面。科学为人类提供知识和理性力量,宗教为人类提供仁爱和精神力量。宗教与科学,一者重在解决人的精神难题,一者侧重于服务物质文明建设,是两股影响人类的最强大力量,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求关于俄罗斯 人文,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习俗,名人。。。。。。的书。。。。急急急急
俄罗斯:东经30-西经170 北纬50-北纬75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地域辽阔。俄罗斯属温带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春秋季节甚短。 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大陆的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7653公里。
面积
1707.54万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占原苏联领土面积的76.3%,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4%),水域面积占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最长为9000公里,横跨11个时区;南北最宽为4000公里,跨越4个气候带。
俄罗斯
地形
俄罗斯是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
西部几乎全属东欧平原,向东为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北西伯利亚低地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耸立着大高加索山脉,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
①主要山脉: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
②两大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③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气候
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5℃,7月平均温度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亚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但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和湿度适宜,利于针叶林生长。
从西到东大陆性气候逐渐加强,冬季严寒漫长;北冰洋沿岸属苔原气候(寒带气候),太平洋沿岸属温带季风气候。从北到南依次为极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带和半荒漠带。
水文
俄罗斯临北冰洋和太平洋,濒临海域顺时针依次为黑海、芬兰湾、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地靠的大河有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等。
河流和湖泊
①欧洲第一长河——伏尔加河,全长3685千米。(俄罗斯的母亲河,五海通航)。
②西伯利亚地区的鄂毕河、叶尼塞河(水流最湍急)、勒拿河(全国最长)。
③贝加尔湖(世界上淡水容量最多和最深的淡水湖)和里海。
资源
俄资源总储量的80%分布在亚洲部分。
①森林和水力资源。
②矿产资源:煤(库兹巴斯)、石油(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天然气、铁(库尔斯克)、锰、铜、铅、锌等。石油探明储量82亿吨(2009年数据),占世界探明储量的4—5%,居世界第八位。森林覆盖面积8. 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50. 7%,居世界第一位。林材蓄积量807亿立方米。天然气已探明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强,居世界第一位。水力资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
③钻石资源:俄罗斯日前公布了一个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钻石矿。该矿位于西伯利亚东部地区的一个直径超过100公里的陨石坑内,储量估计超过万亿克拉,能满足全球宝石市场3000年的需求。科学家们表示,这个被称为“珀匹盖”(Popigai)的陨石坑的历史超过3500万年,它下面的钻石储存量估计是全球其他地区钻石储量之和的10倍。[2]
编辑本段历史
早期起源
俄罗斯历史始于起源于东欧草原上的东斯拉夫人,亦是后来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的共同祖先。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988年开始,东正教(基督教的东部分支)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13世纪初,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后,最终分裂成多个国家,这些国家都自称为是俄罗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基辅罗斯
6世纪,东斯拉夫人逐渐向东欧草原地区迁徙。862年,以留里克为首的瓦朗几亚人征服东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基辅罗斯。12世纪分裂为若干独立公国。1237年来自于亚洲东部的蒙古军队占领,建立钦察汗国。
莫斯科大公国
莫斯科建于1147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多尔戈鲁基是其奠基人。他头戴战盔、身披铁甲、左手持盾、双
彼得一世[3]
腿跨马的纪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维尔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广场上。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发展为东北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鞑靼的统治,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罗曼诺夫王朝
1605年,戈杜诺夫猝死,俄罗斯进入一个“混乱时代”。直到下诺夫哥罗德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率领民兵把波兰侵略军赶出莫斯科以后,这一动荡时期才终于结束。1613年贵族们推举伊凡四世的亲戚、16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新沙皇,建立了罗曼诺夫王朝。这个王朝经历了18个沙皇的统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7年发生的俄国二月革命中被推翻。
俄罗斯帝国
17世纪时,欧洲许多国家发展迅速,而俄国农奴制度还在盛行。为了效法西方,彼得一世在1697年派遣使团赴西欧考察,自己也化名随团出访,回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彼得一世改革,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
俄罗斯疆域的扩张(3张)
文化各方面提高了俄罗斯的实力。1721年,彼得一世宣布俄罗斯为帝国。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领土空前膨胀,被称为“帝国的黄金时期”。
17世纪中期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为统一的国家。1689年8月彼得一世正式亲政。17世纪它击溃了波兰和瑞典封建主的入侵。1721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1812年俄罗斯消灭了入侵的拿破仑军队。1825年12月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举行起义(即十二月党人起义),被镇压。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改革,同年2月俄国废除农奴制。
苏联时期
1898年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前身),俄国工农群众经过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和1917年2月
克里姆林宫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二月革命),于1917年11月7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一起加入,后扩至15个苏联加盟共和国。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联邦第一次人代会通过《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联邦在其境内拥有“绝对主权”。1991年8月,苏联发生“8·19”事件。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决定,将国家正式名称改为“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
俄罗斯联邦
俄罗斯联邦地图
1992年4月16日,俄罗斯第6次人代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俄罗斯”,从而恢复了历史上的名称;17日,最后决定使用两个同等地位的正式国名“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1993年12月12日,经过全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国家名称为“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意义相同。
历史
早期起源
俄罗斯历史始于起源于东欧草原上的东斯拉夫人,亦是后来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的共同祖先。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988年开始,东正教(基督教的东部分支)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13世纪初,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后,最终分裂成多个国家,这些国家都自称为是俄罗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基辅罗斯
6世纪,东斯拉夫人逐渐向东欧草原地区迁徙。862年,以留里克为首的瓦朗几亚人征服东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基辅罗斯。12世纪分裂为若干独立公国。1237年来自于亚洲东部的蒙古军队占领,建立钦察汗国。
莫斯科大公国
莫斯科建于1147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多尔戈鲁基是其奠基人。他头戴战盔、身披铁甲、左手持盾、双
彼得一世[3]
腿跨马的纪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维尔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广场上。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发展为东北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鞑靼的统治,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人民生活
据俄罗斯联邦统计局估计,2021年11月俄罗斯居民的月均加算工资为27607卢布,与2021年相比增加了14.2%。[13]
根据俄罗斯首都经济政策和发展部的数据显示,莫斯科居民2021年10月份人均收入增加了11%,达到了45600卢布,同时,退休金也涨到了9870卢布。[14]
2021年4月3日,俄罗斯联邦统计局公布了2021年全俄各地人均工资收入资料。2021年人均月工资收入最高的地区是亚马拉-涅涅茨自治区,人均月收入为59018.2卢布,排在第二位的是楚科奇自治区,人均月收入是54314.2卢布,第三位是涅涅茨自治区,人均月工资是50453卢布,第四位是汉特-曼西自治区,人均月工资是46424.3卢布,第五位是俄罗斯远东的马加丹州,人均月工资是44240.1卢布,莫斯科排在第六位,人均月工资是43547.1卢布。圣彼得堡仅列第12位,人均月工资为30172.3卢布。平均月工资最低的地区大都集中在北高加索的伊斯兰居民区,北奥塞梯的人均月工资为13267.9卢布,卡巴达尔-巴尔卡尔人均月工资为13003.2卢布,卡尔梅克共和国为12604.7卢布,卡拉恰耶夫-切尔克斯共和国为12575.4卢布,达吉斯坦共和国最少,为11479.2卢布。
2021年11月,俄罗斯居民的实际收入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加0.2%。2021年前11个月的居民收入同样上涨了0.2%。11月的居民平均收入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涨了14.4%,达到24310卢布(约合830美元)。[15]
研究表明,2006至2021年间,俄罗斯公民收入增长的平均速率达到通货膨胀率增速的1.5倍。[15]
2004 年俄人均月收入 6296卢布(约218美元),同比实际增长7.8%。2004年俄职工人均月工资6828卢布(约237美元),同比实际增长10.8%。2004年12月消费品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1.7%。
在线求指导:17世纪到19世纪,世界
17世纪到19世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个大国引领着世界的潮流,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着旧制度,以不同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请回答: (1)英国17世纪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是什么?并由此确立了什么新的政治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为此而作出重大努力的美国领导人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英、美、日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对日本近代化过程的回顾,你认为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它有哪些方面值得我国借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标志美国的诞生;华盛顿。
(3)英国:推翻斯图亚特封建专制王朝,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4)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世界通史的书籍
作者:崔连仲 等主编
ISBN:10位[7010025703] 13位[9787010025704]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6-1
定价:¥460.00 元 革命前的法国还保持壁垒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全国居民被分成三个等级,僧侣构成第一等级,贵族构成第二等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前身以及广大农民均属第三等级。第一、二等级是持权等级,是封建统治阶级,第三等级是被统治阶级,处于无权地位。
作为第一等级的僧侣,在法国是指天主教僧侣而言。天主教是法国的国家宗教,天主教教会是法国国家教会。天主教僧侣是专制制度的精神工具,是封建主义的重要支柱。他们宣传宗教迷信思想,从思想意识上麻痹人民,使其盲目服从君主的残暴统治,安于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各级学校都受教会管辖,神学是必修课。僧侣大力推行蒙昧主义,压制科学,扼杀知识。他们迫害一切有“异端”思想的人。伏尔泰愤怒地指出:这批宗教迫害狂剥夺人的一切,直至人的思想,力图从人的灵魂中搜索出什么来。
天主教会本身就是大封建主。天主教僧侣占全国人口的二百分之一,但是教会土地却占全国土地的十分之一。教会也和一般贵族一样残酷榨取农民的封建地租,此外还全力勒索农民的什一税,同时却享有免税权。但是高级僧侣与低级僧侣地位相差悬殊。高级僧侣多出身于贵族,全国143个主教,全是显贵出身,通常住在宫廷享乐,离开他们的主教、大主教管区很远。但是低级僧侣如乡村牧师,副牧师则大都出身于平民,待遇菲薄。因此他们对高级僧侣心怀不满,在思想上同情第三等级。
作为第二等级的贵族,又分为两个集团“带剑贵族”和“穿袍贵族”。“带剑贵族”中的大贵族有4000家,他们离开自己的领地而住在凡尔赛,出入宫廷,与国王一道享乐,靠领取年金而过荒淫无耻的生活。他们靠特权垄断了政府及军队中的重要官职。这些大贵族穿的是绣金绣银的华丽服装,坐的是漂亮的马车,甚至仆人也穿盛服。他们成日价沉醉在狩猎、宴会、观剧等娱乐中。
至于“带剑贵族”中的中小贵族则终年住在乡间,他们直接靠榨取农民而生活。他们的生活虽然远不如大贵族富裕。但是他们同样贪婪残酷,他们无情地剥削农民。
“穿袍贵族”主要出身于资产阶级,这个头衔是他们用钱买来的。法国的各级法院的法官主要为这些贵族所独占,并且可以父子相传。他们许多人靠接受打官司者的贿赂而发财,购置大地产。巴黎法院法官的收入有的可以与大贵族相等,但是他们仍不满足,因为他们无权出入宫廷。国王的法令、敕令只有经过巴黎法院的注册才能生效。因此巴黎法官时常运用这个注册权来对抗国王政府。
属于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有雄厚的财力,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因之成为第三等级的领导阶级。但是他们在政治上没有地位,他们的物质利益得不到保障,他们的财产时常受到国王政府的侵犯,他们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受到严重的阻碍。大贵族在专制君主的保护下享有种种特权,坐吃山空,无所事事,耗费大量国家金钱,而国家却把财政负担转嫁到第三等级身上。这一切都是资产阶级所不满的。因此他们一般都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 不过资产阶级也有大资产阶级和中小资产阶级之分。二者的利益和要求迥然不同。
大资产阶级包括包税人、军火供应者、国家特许公司的重要股东。他们与专制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当然不愿意推翻国王政府。但是同时,不负责任的官僚制度的弊害和专制君主的专横,也不利于他们的经济活动,他们的财产随时有被专制政府侵吞的危险。而且有一些包税人把相当数量的资本投到工业企业中去,而手工工场均在旧制度下处处受到阻碍。因此这些人对旧制度不满是可以理解的。这一切便决定了大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他们反对革命,而只是希望通过改革限制一下专制君主的权力,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及消除旧制度中的某些弊害。
中等资产阶级,包括手工工场主、中等商人和海运业者。与大资产阶级不同,他们与旧制度是水火不相容的。他们认识到旧制度对自己的发展不利。因此他们要求取消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切障碍物,甚至要求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关系。
处在资产阶级下面的城市居民便是小资产阶级,其中有小商人及小作坊主人,他们参加劳动,同时也是独立经营者。因此他们既反对大资本,也与无产者有矛盾。不过,他们更仇恨僧侣贵族及专制政府,因为特权等级的特权和专制政府的苛捐杂税最使他们难以忍受。
比小资产阶级的地位更为低下的便是无产阶级前身手工工场工人、作坊工匠及城市贫民。
手工工场工人及作坊工匠,全国共有60万人,他们备受资本家及作坊主人的剥削,生活极为艰苦。城市贫民在巴黎及其他大城市,构成一个相当大的阶层,如街头小贩、流浪音乐家、临时工、失业者、乞丐等人,他们挤在大城市的偏僻角落过着非人的生活。这些无产阶级前身虽然仇视富人,但是他们认为自己主要敌人不是资产阶级而是君主政体及特权等级,因为他们不仅苦于贫困,而且也苦于官吏和督察的专横跋扈,苦于政治上的无权。
农民是第三等级中人数最多的集团。但是一般说来他们不是土地所有者,土地属于国王、僧侣和贵族,他们为了使用土地,必须向地主缴纳货币地租或实物地租。除封建地租外农民还必须向地主缴纳各种苛捐杂税。
除受地主剥削外,农民还必须向教会缴纳什一税,向国王政府缴纳三种税:所得税(即对于农民的一切收入所征收的税)、人头税和念一税(二十分之一的土地税)。
在层层剥削下,在缴纳上述一切租税之后,农民已经所剩无几,有时收获物只够缴纳租税。法国农民的贫困和痛苦可想而知。因此,一到荒年,有几十万农民外出讨饭。
到18世纪70、80年代,地主加强了对农民的剥削,这在历史上称为“封建的反动”时期。当时地主不但竭力提高农民的封建地租,而且还强占农村的公共土地、森林、池塘、草地,变这些为他们的私有财产。1770年至1789年在许多省份地主夺取了三分之一的公共土地,这更加重了农民的贫困。
诚然,在革命前夕,法国农民已经开始分化,出现富裕农民和贫农,但是他们都同样处在地主的封建剥削之下。
总之,到18世纪下期,法国社会阶级矛盾已发展到异常尖锐的地步。虽然在第三等级内部存在着资产阶级与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但是主要矛盾是第三等级与特权阶级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只有用革命才能解决。 古代卷
导言
第一章 原始社会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地质年代和生物的演化
劳动创造了人
攀树的猿群
正在形成中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
第二节 从血缘家族到氏族公社的产生
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
血缘家族
旧石器时代晚期 母系氏族公社的产生
第三节 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
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
系氏族公社的繁荣
第四节 父系氏族公社的确立
金属器时代的开端
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父系氏族
公社
父系家庭公社
第五节 父系氏族公社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一夫一妻制家庭
农村公社
军事民主制和国家的产生 第六节 原始文化
文字与科学知识的萌芽
原始艺术
原始宗教
第二章 古代埃及(至公元前4世纪)
第一节 埃及国家的形成和古王国时期
埃及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国家的产生和早王朝时期
古王国时期的经济状况和阶级关系
法老的专制统治和建造金字塔
第二节 贫民、奴隶大起义和中王国时期
第三节 新王国的盛衰和后期埃及
第四节 古代埃及的文化
第三章 古代西亚各国(至公元前4世纪)
第四章 古代印度
第五章 古代希腊(至公元前4世纪)
第六章 马斯顿·希腊·托勒密王国和塞琉古王国
第七章 古代罗马共和国
第八章 古代罗马帝国
第九章 安息、萨珊波斯(前期)和贵霜
第十章 古代朝鲜和日本
大事年表
重要人名、地名及其他名词索引
后记
地图目录
近代卷上
第一章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革命的背景
(一)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
(二)工商业的发展
(三)经济变动下的英国社会阶级状况
(四)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清教徒运动
(五)英国专制制度与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开始
(六)专制制度的危机与革命的成熟
第二节 1640年到1649年革命
(一)长期国会与内战的爆发
(二)第一次内战
(三)反对长老会派的斗争
(四)平等派与独立派的斗争
(五)第二次内战与共和国的建立
第三节 从共和国到1688年革命
(一)共和国时期的人民运动
(二)远征爱尔兰与共和国的覆灭
(三)保王党人的活动与1660年的复辟
(四)1688年革命
(五)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的思想家
第二章 英国工业革命
第一节 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
(一)资产阶级国会制度的确立
(二)原始积累过程的加速
第二节 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其后果
(一)工业革命的进程
(二)工业革命的社会经济后果
(三)工农运动的发展
(四)资产阶级急进运动
(五)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第三章 17、18世纪的欧洲大陆主要国家
第一节 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法国
(一)路易十四与法国专制制度
(二)路易十四的侵略战争
(三)农民状况与农民运动
(四)路易十五时期的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一
第二节 17、18世纪的德意志
(一)德意志的政治分裂与经济落后
(二)多民族的奥地利帝国
(三)普鲁士王国的兴起及其军国主义
第三节 封建农奴制的俄国
(一)彼得一世的改革与俄国国际影响的增长
(二)农奴制度与俄国的经济落后
第四节 17、18世纪的海上争霸
第四章 北美独立战争
第一节 独立战争的背景
(一)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社会经济及政治概况
(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杰弗逊和富兰克林
(三)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尖锐化
第二节 独立战争的过程
第三节 战后的阶级斗争
第五章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
第六章 1794年到1815年的法国与欧洲。维也纳会议与神圣同盟
第七章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和独立国家的形成
第八章 19世纪30、40年代的西欧主要国家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十章 1848年欧洲革命
第十一章 19世纪50、60年代的欧洲民族民主运动
第十二章 美国内战
第十三章 日本明治维新
第十四章 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的亚洲
第十五章 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的非洲
第十六章 第一国际
第十七章 法兰西第二帝国与巴黎公社
第十八章 19世纪晚期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第十九章 第二国际(1889-1900年)
第二十章 19世纪晚期的亚洲
第二十一章 19世纪晚期的非洲
第二十二章 19世纪中期和晚期的拉丁美洲
大事年表
重要人名索引
重要地名索引
地图目录
近代卷下
当代卷
现代卷
中世纪卷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