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方言有什么意义?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方言...
保护方言有什么意义?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方言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
我觉得方言可以算是一种文化了,而且我也认为我们很有必要保护我们的方言,就像保护我们的文化一样。但是说实话,现在随着普通话的流行,很多方言已经开始不复存在了,特别是在年轻一辈人中,很少听见谁说方言,特别是在我们北方,男方还好一点几乎都是方言,北方的方言几乎要没有了。
首先我觉得保护方言可以很好地体现我们文化的多样性。毕竟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文化大国,我们的文化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了,在我的心里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可以和我们的文化相比较。可能是因为我是中国人吧,所以才会有这种想法,但是在外国人的眼中,你说不说方言他们都是听不懂,就像我听不懂英语一样。
其次我认为保护方言是对文化的一种尊重。虽然说我们都要向前看,走上坡路,但是如果没有方言了,我觉得还是不完美,至少在我心里文化上是不完美的。方言的消失其实也是我们文化上的一种损失,不知道被人是不是和我一个想法。
因为我有的时候一听别人说话我就会感觉出来他是哪里的人,真不敢想象哪天方言消失了,我还怎么去辨别,我将失去这项技能,突然觉得好伤心。最后我还是支持保护方言这件事情的,如果没有了方言你会觉得你去哪旅游,都和在老家一个样子。
研究方言学的语言意义
方言学为语言学的分支。以研究民族语言内部的差异为其任务。它有两个部门:一是方言地理学,即传统的方言学;二是社会方言学,即狭义的社会语言学。前者研究语言的地区性差异,后者研究语言的社会性差异。
方言学与历史语言学一向有紧密的关系。方言地理学一开始就是为了验证 19世纪新语法学派的"语音演变无例外"这个假说。它的研究结果后来也被用来构拟早期语言并说明它如何分化。社会方言学的一个主要研究目的是提出一个可能性较大的语言演变模式。方言学与普通语言学也有些联系。在过去,方言地理学与结构语言学可以说是基本上各自独立进行研究。然而,社会方言学的基本出发点之一是建立一个符合语言实际的、适用于社会交际的语言理论,它反对F de索绪尔以来让语言研究与社会交际脱节,以致脱离语境或光凭语感的语料而建立起来的理论。
方言地理学与社会方言学虽然有许多差别,但却能互相补充。后者需要借助于前者的初步调查,却又能摸出前者无法发现的细微差异。方言地理学的研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社会方言学的研究则仍须在更多的社团里进行检验并逐步完善,所以这两种研究还需进一步地配合与结合。方言学与普通语言学之间的相互渗透还不够。方言学要重视普通语言学所提出的理论问题,而普通语言学也应重视方言学所累积的大量材料。另外,方言学要从一些相关学科,如历史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等吸取更多有关的研究结果,以便更好地解释语言内部差异的现状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
方言是一个地区的民众所使用的语言,必然负载着该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内容,因而具有多方面的文化研究价值。
从群体智慧的形成和发挥的角度来看,方言所起的文化负载作用也是其它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载体不可比拟的。仅仅是方言土语所传承的古代词语,就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内容。
方言的作用和意义
1、方言代表一个地区的根基
方言指的是一个地区独有的语言,而每一种语言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语言形成的影响因素也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因此一个地区的方言汇集了那个地区独有的、特色的文化。如果一个地区没有了自己的方言,相当于丢失了该地区文化,丢失了文化就相当于丢失了根基。
2、方言可以决定地区的发展
方言由于具有独特性,通常是只有本地区的人能够理解。假如方言能够被传播到不同的地区去,证明该地区的文化已经被宣扬出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该地区的文化,从而带动该地区的发展。反过来,假设一个地区的方言能够被广泛传播,那么这个地区将得到快速的发展。粤语和广东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学习方言有利于继承该地区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假如一个人能够将一个地区的方言学好,那么生活习惯、思想习惯也会向该地区的人民靠近。地区的文化是该地区身份的重要标志。因此每个人学习好自己地区的方言有利于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民俗专家牛国栋先生则认为,推广普通话可能会对地方方言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语言的形成和延续是几百上千年的过程,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改变。作为植根于民间的文化形态和文化载体,方言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的土壤。
牛国栋说,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来看,济南方言的传承还是比较乐观的,很多老济南人还在使用,特别是一些家庭内部成员之间,使用最多的还是济南方言。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济南方言还完全没有必要上升到非保护不可的地步。
著名方言学家、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钱曾怡教授极为肯定地认为,方言是不可能消失的。她表示,将几亿人口都统一到以普通话,作为唯一的语言工具是不可能的。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目的也仅仅是推广一种交际工具,而不是要其取代方言成为唯一的语言。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的保护历史文化,如保护国粹京剧,保护民族传统节日等。普及普通话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废弃方言,抛弃民族的艺术。
中国是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地广物博,幅员辽阔。而尊重个民族及地方人民则是保证祖国统一的必要条件,尊重人民,首先要尊重他们的文化。普通话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工具,普及固然重要,而方言作为文化艺术,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也应被保护,二者并不矛盾。
某种程度上来说,方言更能代表地区文化特色,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方言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例如东北方言,其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的特色,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当吻合,山西的方言最大的特点就是保留入声,声调有极其复杂的变化。
语言文化遗产有特别重要的保护价值。这首先在于语言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它既是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语言是特定族群文化的重要部分,体现着一个族群对世界的基本认知方式和成果,通常被当作构成一个民族的标志性元素之一。
同时,语言作为其他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一个族群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文化信息。在中国,各少数民族语言的存活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基础,汉语的各种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也是普通话健康发展的资源和保障。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