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是什么意思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是用对联的形式总结了曾国藩的一生。曾国藩...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是什么意思
曾国藩曾解太平军之危,救清廷与累卵之间,是为立功;有家书传世,著书立说,一改桐城派的枯淡之弊,是为立言;但也因前有镇压太平军,后处置天津教案不利,因此,德行受损,难以立德。因此只算半个三不朽。曾国藩曾经当老师,当将军,当宰相,都有建树,所以称他为完人。
如何解释儒家立德立言立功?
就是字面意思,古人已经非常简单明了地告诉人们这三个字词的含义了。“立”就是建立、创立、立下;“德”、“言”、“功”就是德行、思想、功劳。
立德“德”是什么?
“德”是一个人之本,是一个人灵魂的本质。一个人的身份哪怕是皇帝,哪怕是宇宙之主,只要他内在的品德、德行不好,那么就可以说这个人是“肮脏”的,是会被人们唾弃。一个人哪怕居无定所,哪怕是乞丐,只要他的德行好,那就可以说他是高尚的。古人口中的“德”,就是指“德行”、“品德”,或者说指灵魂的本质。
如何“立德”?
很多人会说,一个人在年轻时候是什么样的,他以后就是什么样子的,就定型了,所谓的改变,从一个流氓变成了一个人人称赞品德优良的好学生,只不过是一种伪装罢了。实际上从本质上来说,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确实是在幼年时期就定型了,往后几十上百年更改的可能性可以说几乎为零。但,“立德”并不是说必须要散发出由内而外的清香。“立德”是一种选择,是在知道某件事背后的大善和大恶之后,选择了大善的行为。
例如曾国藩这个被称之为封建时期最后一个圣人的人。他之所以被称之为圣人,就是因为他达到了“立德立言立功”这三个条件,可是实事求是地说,他也是一个自私的人,一个为了自己功名的而选择让一些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但是他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都选择了以国家、以人民,或者说以原则为基准行事。例如“天津教案”事件,当时满天下都在指责洋人,说要把洋人彻底的清扫出国,就连慈禧太后也人们“天津教案”是洋人犯错在先,但是曾国藩明白,此案其实是民间无知愚昧的人犯下的错,而外面又有洋人的大炮在对准着天津。所以哪怕被全天下辱骂,哪怕从此身败名裂,他也没有彻底的与洋人撕破脸,而是站在了一个相对公正的角度,为国人争取了一定的利益,也为洋人那些惨死无辜的人讨了个说法。
“立言”和“立功”与立德都大同小异,“立言”大致可以理解为,要有自己一个可以站得住脚的看待世界的角度,这个角度是属于自己的,而不是抄袭书上的。“立功”不仅仅是要建立不世功勋,最重要的是要为“人类”建立一定的功劳。
古人所说的三不朽:
1、立德(道德成功)——需要治心修身。
2、立功(事业成功》——需要时势机遇。
3、立言(学问成功)——需要禀赋才能。
毛主席说,曾国藩是达到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至高境界之完人。
代表人物:
1、服虔所认为达到三不朽的人物:
立德:伏羲、神农。
立功:禹、后稷。
立言:史佚、周任、臧文仲。
2、杜预所认为达到三不朽的人物:
立德:黄帝、尧、舜。
立功:禹、后稷。
立言:史佚、周任、臧文仲。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这句话 谁说的
下联: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记载说,为曾国藩弟子所撰,是其一生概括。具体为谁不详。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你是如何理解中国古代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思想的
有副对联这样概括曾国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