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把初中语文作文主要是哪几方面概括出来、小生不胜受恩感激、讲下初中语文作文应主要把握哪几方面、概括下讲个大致就好、谢谢一、命题...
谁能把初中语文作文主要是哪几方面概括出来、小生不胜受恩感激、
讲下初中语文作文应主要把握哪几方面、概括下讲个大致就好、谢谢一、命题作文
⒈单字题
(1)命题方式探微:所谓“单字题”,就是指文题是一个字,比如,名词单字题“书”、“路”、“桥”,动词单字题“读”、“问”、“看”,形容词单字题“忙”“杂”“新”,等等。单字题的写作范围明确,降低了作文的审题难度,但也增加了考生审题时犯错误的机会,所以要慎重审题。
(2)审题思路点拨:写独字题作文,要注意这个词的本义、比喻义和引申义,写作时,要么写它的本来意义,要么写它的比喻意义,要么写它的引申意义,不要全面思考,只要抓住一点就行,这叫做“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比如“读”,可写它的本来意义“读书”,也可写它的比喻意义“读人生”、“读社会”、“读人”等,在“读”的后面加上了适当的宾语(或在其前后分别加上适当的词语),这样文章写起来就会具体而不空泛了。
⒉双字题
(1)命题方式探微:所谓“双字题”,指文题是一个双字词。这类文题写作范围较大,题旨不够明朗,比如,“蜡烛”、“习惯”、“幸福”、“攀登”等。双字题虽然审题对象集中而明确,但由于提供的审题信息相对较少,因此也容易让考生产生偏读甚至是误读,所以对题目的准确审读便成为写好此类作文的关键。
(2)审题思路点拨:双字题审题时可采用“补足因素法”。 双字题往往条件少,题意隐蔽空泛,审题时,在不改变原题意的前提下,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给原题补足一些新因素,使题旨显露出来。如写《变化》,有位同学就在“变化”的前面补足一个新因素“奶奶的”,这样题旨就明白多了,然后他就选取“奶奶的变化”这个角度,写奶奶从看不惯年轻人跳迪斯科到上街加入老年人秧歌队,反映了现代时尚给人们精神生活带来的变化,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⒊短语题
(1)命题方式探微:短语题就是题目以短语形式出现,例如“ 一件小事”、“激动人心的时刻”、 “ 用心看世界”、“ 风雪路上”等。一般说来,在单字题、双字题的前面或后面添加上适当的修饰或补充成分,就变成了短语题,比如,在单字题“看”的前面添加状语“用心”,在后面添加宾语“世界”,就变成了一个短语题“用心看世界”。短语题由于其有一定的修饰补充成分,所以它的题旨相对比较明朗。
(2)审题思路点拨:遇到短语题,先要辨别其意思是否完整,审题时是否需要增补其它成分。除部分题目如“她有一颗纯真的心”之类外,相当数量的文题需要先增补必要的成分才能进行审题,这是因为,短语充当题目,外延一般较大,取材范围较广,要写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的景,没有一定的限制则很难把文章写具体。如果是动宾式短语,要补上主语,如“看电影”,可补“我”、“我们”、“张叔叔”等。如果是表示领属关系的偏正式短语,需要补上谓语,如“邻居家的小男孩”,可补“不听话”、“很聪明”等。如果是修饰性的偏正式短语,多数情况下既要增补主语,又要增补谓语,如“幸福的家”可补成“她有一个幸福的家”。
⒋句子题
(1)命题方式探微:句子题,即作文题目是一个句子。由于句子题本身包涵着相对完整的意思,只要细心梳理其结构,便可领会题目规定的大体要求。一般情况下,句子充当题目的现象多出现在记叙性文体中,说明性和议论性的文体中相对少些。
(2)审题思路点拨:结构较复杂的长句,由于其修饰补充成分较多,审题的难度就大些,例如,“我班最近来了一个女同学”,“同学”这个宾语点明记叙的对象,“女”字表明这个“同学”是女的,而不是男的。“一个”点明“同学”是一个,而不是两个或多个。“最近” 限定时间范围,说明这个“同学”不是过去来的,也不是将要来。“我班”二字,提供了空间范围,说明这个“同学”不是来到别的班。题目中的“了”字,不是可有可无,它表示这个“同学”已经来到我班,而不是尚未来到我班或将要来到我班,倘若把“了”字改换为“的”字,题目的语法结构都会发生变化。
二、半命题作文
⒈命题方式探微:半命题作文从形式上看,有两种命题模式:一是题目独立出现,如,“_____的滋味”。二是题目与提示(导语)相结合,如,“我不依恋_____”,文题前有温馨的提示:“因为不坚持,天空中的云才展现万般风貌;因为不依恋,树木才有春天的新生……”半命题作文结构形式往往有以下几种:⒈命前半题,如,给我一个_____。⒉命后半题,如,_____的瞬间。⒊命中间部分,如,_____真_____。⒋命首尾部分,如,当我面对_____的时候。
⒉审题思路点拨: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是补全文题,补题要涉及立意、选材、构思、布局等各个方面,千万不可轻率从事,补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⑴反复琢磨已命好的半个题目以及前后的提示和要求,然后选出自己最熟悉的、感悟最深的来补充题目。⑵选词补题要力避千“空”一“词”的雷同现象,应打破惯常的思维定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发散思维。⑶选词切忌大而空,没有实实在在的“着落点”,比如,写“感悟”,如果选择“大自然”、“人生”这一类的词语,写起来很难写深写透,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从小处切入,才能写得具体,写得生动。
三、材料作文
⒈命题方式探微: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命题者给出一则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考生根据要求作文。中考考查的角度多种多样,或改写材料,或续写材料,或扩写材料,或根据材料写读后感,或针对材料中的“现象”写短评,或根据材料自己命题作文(“命意作文”)。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
⒉审题思路点拨:这里重点谈谈“命意作文”的审题思路。由于材料作文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的道理,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所以材料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读懂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那么怎样审材料呢?首先,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切不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其次要找准突破口,材料的关键词句是审材料的突破口,关键词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正确立意。如果是图画材料,因为它没有点题句,也没有提示语,这就要看清楚这幅漫画夸张了什么、变形了什么、突出了什么,然后从中悟出图画的寓意,若是几幅图画,这就要根据图画内容前后的关系来把握其寓意了。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求准,就是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不可脱离材料;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惯常的思维定势,发人之所未发。
四、话题作文
⒈命题方式探微: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兼具开放性和限制性的特点,一般不限文体。话题作文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材料语+提示语+话题+要求。话题作文的主题不必从材料中提炼,而是从话题引发出来的,材料的作用在于阐发话题,就材料本身而言,既可以运用到写作中,也可以不用。“提示语”在材料语和话题之间,对材料内容进行诠释或引发,以降低考生审题上的难度。话题作文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内容的宽泛性,二是文体的多样性,三是写法的灵活性。
⒉审题思路点拨:话题作文一般不设置审题障碍,在审题上降低了难度,但是,淡化审题并不是不需要审题。话题作文的审题通常分四步走:一审“话题”, 首先要吃准“话题”的含义,一般说来,“话题”中总会出现对理解题意有重要作用的字词,这些关键字词是准确理解题意的钥匙,例如,“我与空间”这个话题,要注意“我”“与”这两个字眼,否则,就有可能把话题变成“我的空间”、“我们与空间”。二审“材料”, 材料是引出话题的由头,这就表明材料与话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往往就是命题者命题意图的体现,抓住了它,审题就有了依托。三审“提示语”,这是审题的重点,“提示语”是对材料的阐释和对话题的引导,是材料与话题之间的纽带,甚至能够给我们提示一定的作文思路。例如,“转折”这个话题作文有这样一个“提示语”:“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这就告诉我们,要在文中表达“所感、所思、所悟”,而不能只是记一件事或叙一次经历了事。四审“要求”, 在引出话题之后,都有一个写作“要求”,对写作作一些限制,这些内容我们自然不能忽视。
⒈单字题
(1)命题方式探微:所谓“单字题”,就是指文题是一个字,比如,名词单字题“书”、“路”、“桥”,动词单字题“读”、“问”、“看”,形容词单字题“忙”“杂”“新”,等等。单字题的写作范围明确,降低了作文的审题难度,但也增加了考生审题时犯错误的机会,所以要慎重审题。
(2)审题思路点拨:写独字题作文,要注意这个词的本义、比喻义和引申义,写作时,要么写它的本来意义,要么写它的比喻意义,要么写它的引申意义,不要全面思考,只要抓住一点就行,这叫做“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比如“读”,可写它的本来意义“读书”,也可写它的比喻意义“读人生”、“读社会”、“读人”等,在“读”的后面加上了适当的宾语(或在其前后分别加上适当的词语),这样文章写起来就会具体而不空泛了。
⒉双字题
(1)命题方式探微:所谓“双字题”,指文题是一个双字词。这类文题写作范围较大,题旨不够明朗,比如,“蜡烛”、“习惯”、“幸福”、“攀登”等。双字题虽然审题对象集中而明确,但由于提供的审题信息相对较少,因此也容易让考生产生偏读甚至是误读,所以对题目的准确审读便成为写好此类作文的关键。
(2)审题思路点拨:双字题审题时可采用“补足因素法”。 双字题往往条件少,题意隐蔽空泛,审题时,在不改变原题意的前提下,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给原题补足一些新因素,使题旨显露出来。如写《变化》,有位同学就在“变化”的前面补足一个新因素“奶奶的”,这样题旨就明白多了,然后他就选取“奶奶的变化”这个角度,写奶奶从看不惯年轻人跳迪斯科到上街加入老年人秧歌队,反映了现代时尚给人们精神生活带来的变化,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⒊短语题
(1)命题方式探微:短语题就是题目以短语形式出现,例如“ 一件小事”、“激动人心的时刻”、 “ 用心看世界”、“ 风雪路上”等。一般说来,在单字题、双字题的前面或后面添加上适当的修饰或补充成分,就变成了短语题,比如,在单字题“看”的前面添加状语“用心”,在后面添加宾语“世界”,就变成了一个短语题“用心看世界”。短语题由于其有一定的修饰补充成分,所以它的题旨相对比较明朗。
(2)审题思路点拨:遇到短语题,先要辨别其意思是否完整,审题时是否需要增补其它成分。除部分题目如“她有一颗纯真的心”之类外,相当数量的文题需要先增补必要的成分才能进行审题,这是因为,短语充当题目,外延一般较大,取材范围较广,要写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的景,没有一定的限制则很难把文章写具体。如果是动宾式短语,要补上主语,如“看电影”,可补“我”、“我们”、“张叔叔”等。如果是表示领属关系的偏正式短语,需要补上谓语,如“邻居家的小男孩”,可补“不听话”、“很聪明”等。如果是修饰性的偏正式短语,多数情况下既要增补主语,又要增补谓语,如“幸福的家”可补成“她有一个幸福的家”。
⒋句子题
(1)命题方式探微:句子题,即作文题目是一个句子。由于句子题本身包涵着相对完整的意思,只要细心梳理其结构,便可领会题目规定的大体要求。一般情况下,句子充当题目的现象多出现在记叙性文体中,说明性和议论性的文体中相对少些。
(2)审题思路点拨:结构较复杂的长句,由于其修饰补充成分较多,审题的难度就大些,例如,“我班最近来了一个女同学”,“同学”这个宾语点明记叙的对象,“女”字表明这个“同学”是女的,而不是男的。“一个”点明“同学”是一个,而不是两个或多个。“最近” 限定时间范围,说明这个“同学”不是过去来的,也不是将要来。“我班”二字,提供了空间范围,说明这个“同学”不是来到别的班。题目中的“了”字,不是可有可无,它表示这个“同学”已经来到我班,而不是尚未来到我班或将要来到我班,倘若把“了”字改换为“的”字,题目的语法结构都会发生变化。
二、半命题作文
⒈命题方式探微:半命题作文从形式上看,有两种命题模式:一是题目独立出现,如,“_____的滋味”。二是题目与提示(导语)相结合,如,“我不依恋_____”,文题前有温馨的提示:“因为不坚持,天空中的云才展现万般风貌;因为不依恋,树木才有春天的新生……”半命题作文结构形式往往有以下几种:⒈命前半题,如,给我一个_____。⒉命后半题,如,_____的瞬间。⒊命中间部分,如,_____真_____。⒋命首尾部分,如,当我面对_____的时候。
⒉审题思路点拨: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是补全文题,补题要涉及立意、选材、构思、布局等各个方面,千万不可轻率从事,补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⑴反复琢磨已命好的半个题目以及前后的提示和要求,然后选出自己最熟悉的、感悟最深的来补充题目。⑵选词补题要力避千“空”一“词”的雷同现象,应打破惯常的思维定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发散思维。⑶选词切忌大而空,没有实实在在的“着落点”,比如,写“感悟”,如果选择“大自然”、“人生”这一类的词语,写起来很难写深写透,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从小处切入,才能写得具体,写得生动。
三、材料作文
⒈命题方式探微: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命题者给出一则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考生根据要求作文。中考考查的角度多种多样,或改写材料,或续写材料,或扩写材料,或根据材料写读后感,或针对材料中的“现象”写短评,或根据材料自己命题作文(“命意作文”)。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
⒉审题思路点拨:这里重点谈谈“命意作文”的审题思路。由于材料作文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的道理,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所以材料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读懂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那么怎样审材料呢?首先,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切不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其次要找准突破口,材料的关键词句是审材料的突破口,关键词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正确立意。如果是图画材料,因为它没有点题句,也没有提示语,这就要看清楚这幅漫画夸张了什么、变形了什么、突出了什么,然后从中悟出图画的寓意,若是几幅图画,这就要根据图画内容前后的关系来把握其寓意了。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求准,就是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不可脱离材料;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惯常的思维定势,发人之所未发。
四、话题作文
⒈命题方式探微: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兼具开放性和限制性的特点,一般不限文体。话题作文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材料语+提示语+话题+要求。话题作文的主题不必从材料中提炼,而是从话题引发出来的,材料的作用在于阐发话题,就材料本身而言,既可以运用到写作中,也可以不用。“提示语”在材料语和话题之间,对材料内容进行诠释或引发,以降低考生审题上的难度。话题作文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内容的宽泛性,二是文体的多样性,三是写法的灵活性。
⒉审题思路点拨:话题作文一般不设置审题障碍,在审题上降低了难度,但是,淡化审题并不是不需要审题。话题作文的审题通常分四步走:一审“话题”, 首先要吃准“话题”的含义,一般说来,“话题”中总会出现对理解题意有重要作用的字词,这些关键字词是准确理解题意的钥匙,例如,“我与空间”这个话题,要注意“我”“与”这两个字眼,否则,就有可能把话题变成“我的空间”、“我们与空间”。二审“材料”, 材料是引出话题的由头,这就表明材料与话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往往就是命题者命题意图的体现,抓住了它,审题就有了依托。三审“提示语”,这是审题的重点,“提示语”是对材料的阐释和对话题的引导,是材料与话题之间的纽带,甚至能够给我们提示一定的作文思路。例如,“转折”这个话题作文有这样一个“提示语”:“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这就告诉我们,要在文中表达“所感、所思、所悟”,而不能只是记一件事或叙一次经历了事。四审“要求”, 在引出话题之后,都有一个写作“要求”,对写作作一些限制,这些内容我们自然不能忽视。
1开头要新颖 2内容不要太罗嗦,主次分明 3结尾要生动,以免虎头蛇尾!
主要是要掌握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重点在记叙文
多阅读。
四级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画龙点睛
所谓“画龙点睛”,即在文章关键处,或一针见血地抵达事物内核, 或言简意赅地点明写作要旨。从行文结构来看,它往往起到了紧扣文题或话题的作用 从表达效果来看,一篇文章常常会因几个意蕴深刻的句子而流光溢彩,摇曳生辉。“画龙点睛”的句子多是议论性的,体现了的识见和学养,凝聚着的个性化感悟和人生智慧,显示了不同凡响的思考力,增加了文章的厚度,提升了文章的品质。
有词命题作文“季节”,下面这些句子就是从部分满分作文中摘录出来的: “汉堡和薯条都是有保质期的,唯有文化与人性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夺目”“不要让季节在稻田走过,也让季节在城市与人为伴”“季节是一种秩序,而我们正成为秩序的破坏者”“这是个欲望充斥灵魂的季节”“季节轮回,但人类社会没有轮回”。这些精辟动人的句子犹如文章的眼睛,有了它,整篇文章顿时显得气韵生动,意味悠长。
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就是把内容宽泛的话题化为平凡的、琐细的小事情和小事件,为大题、宽题和虚题找到一个精巧的突破口,从而做到一叶知秋,尺水兴澜。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将“小我”的生活积累和人生体验与社会风云和时代精神连接起来,使难度较大或主题宏阔的写作内容简单化,同时也为真实的、个性化的情感表达找到一个适宜的方式和路径。“即小见大”常常是以实写虚,从小角度写大境界。2007 年天津卷的作文命题是“有句话常挂嘴边”,有个考生就把天津的口头禅“倍儿好”作为常挂嘴边的一句话, 写出了天津独有的地域文化和人文风情, 也写出了天津人可爱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一句亲切朴实的“倍儿好”,原来也可以作那样宽广而深入的演绎和开掘。
片段串联
在我们平时的写作实践中,就某事某物来探幽索隐,是大家所习见和擅长的,如能在看似散乱的材料中感悟到并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 无论是从思维延展的深度还是从内容涵盖的广度上来讲,都会更全面,更立体,更辩证,更大气,更饱满。将多则经过遴选的材料围绕着一个中心意思串联起来,使其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正如德国诗人海涅所说的那样,“像首饰匠打金锁链那样精心地劳动着,把一个个小环节非常合适地连接起来”,无疑是立意创新中便捷而实用的方法。一般而言,这类文章通常可有以下两种结构方式:
其一,并列式,几个材料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来表现一个中心,材料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其二,递进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浅直到丰富,由简单到复杂,层层剥茧,步步推进,的思想情感也就在这不断掘进的过程中得到了深化。需要强调的是,片段串联的立意方法,思接千载,跳跃性强,融入了更多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化情感。正因为如此,在对材料的驾驭方面, 不能囿于一景一物一事一理,要善于捕捉典型而有意义的事例, 把握材料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系,以点带面,因事见理。
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顺向思维而言的。所谓顺向思维,即根据材料的中心,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是对原材料中心的具体化和明晰化。而所谓逆向思维,即在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多变量的系统认识的基础上,以原材料的中心为对立面,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看原材料,提出与其相反的观点。运用逆向思维,常能出奇制胜,是写出创新作文的一条有效途径。“逆向思维”大致包括三种情况:
1.独辟蹊径。向传统观念和常规思维挑战,大胆设想,从原观点的相反方向思索,从而提出有独到见解的新观点。如《伯乐相马的负面影响》《开卷不一定有益》《车到山前不一定有路》等。
2.旧意翻新。从原意中提出不同的观点,不一定与原观点对立,可以是原观点的深化,也可以是原观点的另一角度的阐述,即古人所谓“翻案法”。
3.一事多解。此法也称为多角度思维法。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立意,选出一个与大众观点不同的角度去写,形成“琵琶反弹”的个性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 客观对象的两面性, 为逆向思维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但我们在“求异”的同时, 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所谓“画龙点睛”,即在文章关键处,或一针见血地抵达事物内核, 或言简意赅地点明写作要旨。从行文结构来看,它往往起到了紧扣文题或话题的作用 从表达效果来看,一篇文章常常会因几个意蕴深刻的句子而流光溢彩,摇曳生辉。“画龙点睛”的句子多是议论性的,体现了的识见和学养,凝聚着的个性化感悟和人生智慧,显示了不同凡响的思考力,增加了文章的厚度,提升了文章的品质。
有词命题作文“季节”,下面这些句子就是从部分满分作文中摘录出来的: “汉堡和薯条都是有保质期的,唯有文化与人性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夺目”“不要让季节在稻田走过,也让季节在城市与人为伴”“季节是一种秩序,而我们正成为秩序的破坏者”“这是个欲望充斥灵魂的季节”“季节轮回,但人类社会没有轮回”。这些精辟动人的句子犹如文章的眼睛,有了它,整篇文章顿时显得气韵生动,意味悠长。
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就是把内容宽泛的话题化为平凡的、琐细的小事情和小事件,为大题、宽题和虚题找到一个精巧的突破口,从而做到一叶知秋,尺水兴澜。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将“小我”的生活积累和人生体验与社会风云和时代精神连接起来,使难度较大或主题宏阔的写作内容简单化,同时也为真实的、个性化的情感表达找到一个适宜的方式和路径。“即小见大”常常是以实写虚,从小角度写大境界。2007 年天津卷的作文命题是“有句话常挂嘴边”,有个考生就把天津的口头禅“倍儿好”作为常挂嘴边的一句话, 写出了天津独有的地域文化和人文风情, 也写出了天津人可爱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一句亲切朴实的“倍儿好”,原来也可以作那样宽广而深入的演绎和开掘。
片段串联
在我们平时的写作实践中,就某事某物来探幽索隐,是大家所习见和擅长的,如能在看似散乱的材料中感悟到并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 无论是从思维延展的深度还是从内容涵盖的广度上来讲,都会更全面,更立体,更辩证,更大气,更饱满。将多则经过遴选的材料围绕着一个中心意思串联起来,使其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正如德国诗人海涅所说的那样,“像首饰匠打金锁链那样精心地劳动着,把一个个小环节非常合适地连接起来”,无疑是立意创新中便捷而实用的方法。一般而言,这类文章通常可有以下两种结构方式:
其一,并列式,几个材料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来表现一个中心,材料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其二,递进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浅直到丰富,由简单到复杂,层层剥茧,步步推进,的思想情感也就在这不断掘进的过程中得到了深化。需要强调的是,片段串联的立意方法,思接千载,跳跃性强,融入了更多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化情感。正因为如此,在对材料的驾驭方面, 不能囿于一景一物一事一理,要善于捕捉典型而有意义的事例, 把握材料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系,以点带面,因事见理。
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顺向思维而言的。所谓顺向思维,即根据材料的中心,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是对原材料中心的具体化和明晰化。而所谓逆向思维,即在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多变量的系统认识的基础上,以原材料的中心为对立面,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看原材料,提出与其相反的观点。运用逆向思维,常能出奇制胜,是写出创新作文的一条有效途径。“逆向思维”大致包括三种情况:
1.独辟蹊径。向传统观念和常规思维挑战,大胆设想,从原观点的相反方向思索,从而提出有独到见解的新观点。如《伯乐相马的负面影响》《开卷不一定有益》《车到山前不一定有路》等。
2.旧意翻新。从原意中提出不同的观点,不一定与原观点对立,可以是原观点的深化,也可以是原观点的另一角度的阐述,即古人所谓“翻案法”。
3.一事多解。此法也称为多角度思维法。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立意,选出一个与大众观点不同的角度去写,形成“琵琶反弹”的个性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 客观对象的两面性, 为逆向思维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但我们在“求异”的同时, 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四级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1,
背背范文
2,
做真题,平时多阅读课外英文书籍。
3,
多练习写作。
4,
CET4/6试题中,有两个拉分最厉害的部分,一是听力题,一是作文题。跟汉语作文的“起承转合”类似,英语作文其实也有固定模式,
到那里一看,果然有五个模板,认真拜读一遍之后,不由得大吃二惊。第一惊的是:真是高手如林,多么复杂、困难的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实在佩服之极。第二惊的是:“八股文”这朵传统文化的奇葩,在凋谢了一百多年之后,竟然又重新含苞怒放,真是可喜可贺。
感慨之后,转入正题。这五个模板,在结构上大同小异,掌握一种即可,所以我从中挑选了一个最简单、最实用的,稍加修改,给各位介绍一下。这个模板的中文大意是:在某种场合,发生某种现象,并提供一些相关数据,然后列出这种现象的三个原因,并将三个原因总结为一个最主要原因,最后提出避免这种现象的两个办法。总的来说,利用这个模板写英语作文,是相当容易的,您只要将适当的内容,填写到对应的方括号中,一篇通顺的英语作文即可完成。下面就是这个模板。
Nowaday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某种现象] in [某种场合]. It is estimated that [相关数据]. Why have there been so many [某种现象]? Maybe the reasons can be listed as follows. The first one is [原因一]. Besides, [原因二]. The third one is [原因三]. To sum up, the main cause of [某种现象] is due to [最主要原因]. It is high time that something were done upon it. For one thing, [解决办法一]. On the other hand, [解决办法二]. All these measures will certainly reduce the number of [某种现象].
1,
背背范文
2,
做真题,平时多阅读课外英文书籍。
3,
多练习写作。
4,
CET4/6试题中,有两个拉分最厉害的部分,一是听力题,一是作文题。跟汉语作文的“起承转合”类似,英语作文其实也有固定模式,
到那里一看,果然有五个模板,认真拜读一遍之后,不由得大吃二惊。第一惊的是:真是高手如林,多么复杂、困难的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实在佩服之极。第二惊的是:“八股文”这朵传统文化的奇葩,在凋谢了一百多年之后,竟然又重新含苞怒放,真是可喜可贺。
感慨之后,转入正题。这五个模板,在结构上大同小异,掌握一种即可,所以我从中挑选了一个最简单、最实用的,稍加修改,给各位介绍一下。这个模板的中文大意是:在某种场合,发生某种现象,并提供一些相关数据,然后列出这种现象的三个原因,并将三个原因总结为一个最主要原因,最后提出避免这种现象的两个办法。总的来说,利用这个模板写英语作文,是相当容易的,您只要将适当的内容,填写到对应的方括号中,一篇通顺的英语作文即可完成。下面就是这个模板。
Nowaday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某种现象] in [某种场合]. It is estimated that [相关数据]. Why have there been so many [某种现象]? Maybe the reasons can be listed as follows. The first one is [原因一]. Besides, [原因二]. The third one is [原因三]. To sum up, the main cause of [某种现象] is due to [最主要原因]. It is high time that something were done upon it. For one thing, [解决办法一]. On the other hand, [解决办法二]. All these measures will certainly reduce the number of [某种现象].
一、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原则
一)渐进性原则。要坚持“句—段—篇”的训练程序,由易到难bai,循序渐进。在英语写作的初始阶段,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狠抓基本功训练。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句型并能写出简单句子后,再要求学生根据一些体例写出小段的文章。在段落写作中要引导学生分析段落的结构、段落的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写作手法等,这样有利于下一步一篇文章的写作。在文章写作中要教会学生如何构思文章、如何运用正确的写作技巧等。
(二)多样性原则。要坚持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及写作文体的多样性。从形式上而言,可以用回答提问的口头作文,也可以用续写故事;可以改写课文,也可以仿写课文;可以写提纲训练谋篇布局,也可以写拓展段训练发散思维……。从文体上而言,可以写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也可以写书信、便条、通知等实用文体。
(三)结合性原则。要坚持听说读训练和写训练相结合。根据语言习得理论,学习者在学习时常先通过听和读吸取语言知识,从而了解别人的思想,再通过说和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别人了解自己。大量的听说训练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因此,写与听说读紧密结合,进行多元化的能力训练,可使学生的各项能力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四)控制性原则。要坚持写作前的指导,控制学生的汉语语言思维,发展英语语言思维。语言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模仿,而非随心所欲地自由表达。教师要加强写作前的指导,可给出范文让学生模仿,以熟悉其语篇结构。同时要控制其汉语语言思维,尽可能让学生习惯英语语言思维,以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地道、正确的英语。
(五)持久性原则。要坚持长期、正确的写作训练。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学生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
(一)通过积累词汇量,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犹如土木砖石是建筑的材料一样,词汇是说话写作的必需材料,也是制约写作能力提高的瓶颈。可以想象,如果要写一个句子,10个单词有8个单词拼写错误或拼写不出,有2 个单词用法不当,又怎么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呢?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记忆单词,记住单词的拼读、用法、意思等。记忆单词的方法有很多,各人有各人的记忆方法和习惯,可因人而异。教师可通过要求学生朗读单词、听写单词、默写单词、遣词造句、词汇竞赛等多种方法促进学生记单词。记忆单词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要长期地坚持下去,才能不断积累大量的词汇,为英语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渐进性原则。要坚持“句—段—篇”的训练程序,由易到难bai,循序渐进。在英语写作的初始阶段,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狠抓基本功训练。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句型并能写出简单句子后,再要求学生根据一些体例写出小段的文章。在段落写作中要引导学生分析段落的结构、段落的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写作手法等,这样有利于下一步一篇文章的写作。在文章写作中要教会学生如何构思文章、如何运用正确的写作技巧等。
(二)多样性原则。要坚持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及写作文体的多样性。从形式上而言,可以用回答提问的口头作文,也可以用续写故事;可以改写课文,也可以仿写课文;可以写提纲训练谋篇布局,也可以写拓展段训练发散思维……。从文体上而言,可以写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也可以写书信、便条、通知等实用文体。
(三)结合性原则。要坚持听说读训练和写训练相结合。根据语言习得理论,学习者在学习时常先通过听和读吸取语言知识,从而了解别人的思想,再通过说和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别人了解自己。大量的听说训练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因此,写与听说读紧密结合,进行多元化的能力训练,可使学生的各项能力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四)控制性原则。要坚持写作前的指导,控制学生的汉语语言思维,发展英语语言思维。语言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模仿,而非随心所欲地自由表达。教师要加强写作前的指导,可给出范文让学生模仿,以熟悉其语篇结构。同时要控制其汉语语言思维,尽可能让学生习惯英语语言思维,以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地道、正确的英语。
(五)持久性原则。要坚持长期、正确的写作训练。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学生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
(一)通过积累词汇量,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犹如土木砖石是建筑的材料一样,词汇是说话写作的必需材料,也是制约写作能力提高的瓶颈。可以想象,如果要写一个句子,10个单词有8个单词拼写错误或拼写不出,有2 个单词用法不当,又怎么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呢?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记忆单词,记住单词的拼读、用法、意思等。记忆单词的方法有很多,各人有各人的记忆方法和习惯,可因人而异。教师可通过要求学生朗读单词、听写单词、默写单词、遣词造句、词汇竞赛等多种方法促进学生记单词。记忆单词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要长期地坚持下去,才能不断积累大量的词汇,为英语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写两篇600字的作文
今天要!!急急急!!写人的文章,要先确定这个人的特点,你想写他的哪个方面。举个例子吧。比如你想写你的一个好朋友。写他这个人很热心,爱帮助人,那就先构思一些例子,比如如何帮助隔壁邻居家的小孩,如何帮助你还有你班上的同学,如何帮助马路上遇上的正要过马路的老人等等。记住!举例子是个好方法,既会让你的文章饱满丰富,又不会给人空洞的感觉,还能在瞬间使字数增加。写的时候要有详有略,详细的写一件事情,然后再略写几件事,一笔代过。采用最讨巧的结构——总分总,就可以了。
总体把握小学生写作文
一、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反之,没有表达认识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作文”。
二、把认识结构作为作文的核心,包括学习知识,观察积累,记忆储存,训练思维,丰富想象,培养情感,锻炼意志;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
三、树立大作文观,听、说、读、写有机结合
一要注重审题;二要明确写作目的,立意要新;三是选材要有根据;四要讲究谋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结构;五要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小标题,作文提纲;六要注重文章写法,因文用法;七要妙用语言,用思想调遣语言。
学会五种立意法:以事赞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触景生情,托物言志。
四、作文大目标的逐年级分解: 一年级字词,二年级句子,三年级片断,四年级篇章,五年级综合,六年级提高。
五、实施五项训练
根据认识是作文的核心这一原则,围绕这个发展学生心理机制的核心,扎扎实实地进行了五项训练:
(一)、字词训练。学习掌握大量字词。掌握运用字词的金钥匙: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联系自己学会的语言及字词知识。
运用“十引说”的方法,把字词学习与说话训练相结合。“十引说”是:1、分析字形;2、利用教具;3、凭图学词;4、组词扩词;5、选词填空;6、词语搭配;7、调整词序;8、触景用词;9、词语分类;10、联词成句。丰富了说话训练内容,使自己积累大量会说会用的字词,为写作文打下坚实基础。
(二)、句子训练。只要是一个句子,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的人、事、物、景,二是说目的。可有些教师指导学生说一句话时,没有很好凭借图画和事物,认真教学生观察、认识、分析、表达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张图或一事物让学生说写一句话,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写一句话,怎样说写一句话,说写一句什么句型、什么句式的话,导致作文中语调单一、呆板、不活泼生动。可以改让学生凭图、看物、对话、练习说写一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话,四种句型,九种句式的话。学生才会在作文中运用不同句型、句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态度、目的。
(三)、段的训练。结合八种段式:以事物发展为序段,时间先后为序段,空间变换为序段,总述、分述结构段,因果段、转折段,递进段,并列段。以此认识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不论哪种段式,都是记叙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即段的内容,段的中心。它和一句话一样,也是对人、事、物、景的叙述,也是表达一个意思。只不过是把一句话进一步说得更清楚、更深刻。
(四)、篇章训练。篇是由段组成的。通过对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定法、用语的知识与方法,通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法,文章开头与结尾、过渡与呼应方法,各种文章体裁的知识与方法。学会写中心明确,意思完整,详略得当的记叙文和应用文。
(五)、生活现场训练。采用生活现场训练,更好地体会“从内容入手”写作文。 通过各种作文教学活动,如“确定中心讨论会”、“选材讨论会”、“作文会诊会”、“小诸葛审题会”、“妙用词语比赛会”,从活动中生动具体地学到作文知识与写作文的方法。另外,还可开展各种校内外活动,如跳绳、拔河、踢毽、球类、背书比赛,从而学会如何写比赛作文;开展校内外义务劳动,学会如何写劳动场面;举行诗歌朗诵、讲演会,学会如何写会议场面及会议上的见闻;通过参观访问,浏览名胜古迹,学会如何写参观访问记、游记。学习观察方法,留心周围的事物、事件,“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通过现场生活作文,进一步认识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从而学会写真事、抒真情,陶冶真、善、美的情操,培养良好的文风。
实行“互评互改”,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作文写好后,组织在小组内讲评。先学习别人作文的优点,再用批评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点,并指出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重新再写,从而使学生每写一篇都有收获。
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写诚实的自己的话”是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旨在营造“自主”作文的五彩世界。所谓“自主”就是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让学生无拘无束的思想,自由自在的写作。“自主”作文就是“言为心声”,率性而为,展现自我的风采,体现鲜明的个性。
应当脱离作文教学的陈旧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写作,褪去矫揉造作、模仿穿凿,赋予其鲜活的想象力,丰富的创造力,等待收获的将是缤纷的色彩,清新的果实和勃勃的生机。
写作时,课堂上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文思枯竭,三言两语就把要说的倾倒完了,干干瘪瘪;有的学生却思绪绵绵,脑子里如有活水,或潺潺流淌,或波澜起伏,笔下洋洋洒洒。究其原因,与写作材料充足与否当然有密切关系,然而,切不可忽视另一重要因素,即想象力发挥得如何。
根据近代脑生理的研究,人的大脑可分为四个功能部位,即感受部位、判断部位、储存部位和想象部位。就多数人而言,前三个部位注意开发,想象部位比较忽视。据研究测试,一般人只用了自身想象力的15%,潜力很大。学写作,就要重视想象力的发展。人们说,科学是从想象开始的,如果人们不幻想能像乌一样飞,像鱼一样游,哪来今日的飞机、潜艇?写文章也一样,发挥想象力,让思想插上双翅飞翔,就能上下求索,神游八荒,获得十分丰富的写作材料。
开展想象应选择不定向的、跳跃式的、自由自在的方式,也就是浮想联翩,不受限制地思考。一般地说,人们思考问题常常是按一定的常规、一定的角度进行,思维的范围比较窄,而想象却不是按部就班地思考,是不受任何拘束放开来想,思维充分发散。思维发散,头脑中就能形成许多从来没见过的事物形象,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
写作文常犯的简单错误
小学生写作文,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作文偏题或离题。
另一个常见的毛病是文笔不好,词汇不够,如果再加上内容“天马行空”,胡乱写一篇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或捣蛋、有负面影响的作文,那可就惨了。
几个原因:
(1)选材不恰当:尤其是看图作文,没有照图片发挥,而是任意“创作”。
(2)词汇不够:形容“开心”的事,通篇都是“开心”,没有别的形容词;
(3)句子不通顺:尤其是英语式华语,例如“小丽掉了课本”(正确是“小丽的课本掉了”)。
(4)构思不完整、详略不当:开头写了一大半,来到主题中心思想时却两句话带过,结尾更是草草了事,犯了主题不突出的毛病。
(5)观察力不够,描写不深入:例如描写弟弟顽皮,没有举例具体说明。
小学作文:看图作文最容易
窍门:依照个别的图片造句,然后将个别图片的造句串连起来,加上一些连贯词汇、描写和形容词等,便能达到基本要求。
中学作文:叙述文最易掌握
窍门:先不要考虑、担忧字数,一口气把一个人(例如我敬爱的人)、一件事(例如我难忘的事)描述和交待清楚,只要达到文字通顺就可及格;如在内容及技巧上下功夫,还可拿高分。
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包括抓不到重点、词汇不够、题材不够、联想力差等。 应多加练习
总体把握小学生写作文
一、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反之,没有表达认识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作文”。
二、把认识结构作为作文的核心,包括学习知识,观察积累,记忆储存,训练思维,丰富想象,培养情感,锻炼意志;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
三、树立大作文观,听、说、读、写有机结合
一要注重审题;二要明确写作目的,立意要新;三是选材要有根据;四要讲究谋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结构;五要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小标题,作文提纲;六要注重文章写法,因文用法;七要妙用语言,用思想调遣语言。
学会五种立意法:以事赞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触景生情,托物言志。
四、作文大目标的逐年级分解: 一年级字词,二年级句子,三年级片断,四年级篇章,五年级综合,六年级提高。
五、实施五项训练
根据认识是作文的核心这一原则,围绕这个发展学生心理机制的核心,扎扎实实地进行了五项训练:
(一)、字词训练。学习掌握大量字词。掌握运用字词的金钥匙: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联系自己学会的语言及字词知识。
运用“十引说”的方法,把字词学习与说话训练相结合。“十引说”是:1、分析字形;2、利用教具;3、凭图学词;4、组词扩词;5、选词填空;6、词语搭配;7、调整词序;8、触景用词;9、词语分类;10、联词成句。丰富了说话训练内容,使自己积累大量会说会用的字词,为写作文打下坚实基础。
(二)、句子训练。只要是一个句子,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的人、事、物、景,二是说目的。可有些教师指导学生说一句话时,没有很好凭借图画和事物,认真教学生观察、认识、分析、表达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张图或一事物让学生说写一句话,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写一句话,怎样说写一句话,说写一句什么句型、什么句式的话,导致作文中语调单一、呆板、不活泼生动。可以改让学生凭图、看物、对话、练习说写一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话,四种句型,九种句式的话。学生才会在作文中运用不同句型、句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态度、目的。
(三)、段的训练。结合八种段式:以事物发展为序段,时间先后为序段,空间变换为序段,总述、分述结构段,因果段、转折段,递进段,并列段。以此认识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不论哪种段式,都是记叙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即段的内容,段的中心。它和一句话一样,也是对人、事、物、景的叙述,也是表达一个意思。只不过是把一句话进一步说得更清楚、更深刻。
(四)、篇章训练。篇是由段组成的。通过对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定法、用语的知识与方法,通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法,文章开头与结尾、过渡与呼应方法,各种文章体裁的知识与方法。学会写中心明确,意思完整,详略得当的记叙文和应用文。
(五)、生活现场训练。采用生活现场训练,更好地体会“从内容入手”写作文。 通过各种作文教学活动,如“确定中心讨论会”、“选材讨论会”、“作文会诊会”、“小诸葛审题会”、“妙用词语比赛会”,从活动中生动具体地学到作文知识与写作文的方法。另外,还可开展各种校内外活动,如跳绳、拔河、踢毽、球类、背书比赛,从而学会如何写比赛作文;开展校内外义务劳动,学会如何写劳动场面;举行诗歌朗诵、讲演会,学会如何写会议场面及会议上的见闻;通过参观访问,浏览名胜古迹,学会如何写参观访问记、游记。学习观察方法,留心周围的事物、事件,“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通过现场生活作文,进一步认识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从而学会写真事、抒真情,陶冶真、善、美的情操,培养良好的文风。
实行“互评互改”,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作文写好后,组织在小组内讲评。先学习别人作文的优点,再用批评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点,并指出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重新再写,从而使学生每写一篇都有收获。
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写诚实的自己的话”是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旨在营造“自主”作文的五彩世界。所谓“自主”就是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让学生无拘无束的思想,自由自在的写作。“自主”作文就是“言为心声”,率性而为,展现自我的风采,体现鲜明的个性。
应当脱离作文教学的陈旧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写作,褪去矫揉造作、模仿穿凿,赋予其鲜活的想象力,丰富的创造力,等待收获的将是缤纷的色彩,清新的果实和勃勃的生机。
写作时,课堂上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文思枯竭,三言两语就把要说的倾倒完了,干干瘪瘪;有的学生却思绪绵绵,脑子里如有活水,或潺潺流淌,或波澜起伏,笔下洋洋洒洒。究其原因,与写作材料充足与否当然有密切关系,然而,切不可忽视另一重要因素,即想象力发挥得如何。
根据近代脑生理的研究,人的大脑可分为四个功能部位,即感受部位、判断部位、储存部位和想象部位。就多数人而言,前三个部位注意开发,想象部位比较忽视。据研究测试,一般人只用了自身想象力的15%,潜力很大。学写作,就要重视想象力的发展。人们说,科学是从想象开始的,如果人们不幻想能像乌一样飞,像鱼一样游,哪来今日的飞机、潜艇?写文章也一样,发挥想象力,让思想插上双翅飞翔,就能上下求索,神游八荒,获得十分丰富的写作材料。
开展想象应选择不定向的、跳跃式的、自由自在的方式,也就是浮想联翩,不受限制地思考。一般地说,人们思考问题常常是按一定的常规、一定的角度进行,思维的范围比较窄,而想象却不是按部就班地思考,是不受任何拘束放开来想,思维充分发散。思维发散,头脑中就能形成许多从来没见过的事物形象,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
写作文常犯的简单错误
小学生写作文,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作文偏题或离题。
另一个常见的毛病是文笔不好,词汇不够,如果再加上内容“天马行空”,胡乱写一篇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或捣蛋、有负面影响的作文,那可就惨了。
几个原因:
(1)选材不恰当:尤其是看图作文,没有照图片发挥,而是任意“创作”。
(2)词汇不够:形容“开心”的事,通篇都是“开心”,没有别的形容词;
(3)句子不通顺:尤其是英语式华语,例如“小丽掉了课本”(正确是“小丽的课本掉了”)。
(4)构思不完整、详略不当:开头写了一大半,来到主题中心思想时却两句话带过,结尾更是草草了事,犯了主题不突出的毛病。
(5)观察力不够,描写不深入:例如描写弟弟顽皮,没有举例具体说明。
小学作文:看图作文最容易
窍门:依照个别的图片造句,然后将个别图片的造句串连起来,加上一些连贯词汇、描写和形容词等,便能达到基本要求。
中学作文:叙述文最易掌握
窍门:先不要考虑、担忧字数,一口气把一个人(例如我敬爱的人)、一件事(例如我难忘的事)描述和交待清楚,只要达到文字通顺就可及格;如在内容及技巧上下功夫,还可拿高分。
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包括抓不到重点、词汇不够、题材不够、联想力差等。 应多加练习
一元硬币
公交车艰难的进站了...
噢!又是满满的一车啊,不行,要上,不然就迟到了...
“别挤 ,别挤 , 上不来了, 等下一趟吧。”
哈哈 !我终于被别人给挤上来了...
嚯!扛两个大包的那个外地模样的也上来了呀?!
“喂!投钱。”司机说
“多钱?买票吗?”外地人问。
“ 一元”
一百 , 一百, 还是一百 。“没零钱呀” 。
“下去 ,下去, 赶快下去 。”司机吼了。
“快开车 !怎么不开车! 要扣奖金的...”车上有人在喊。
“我、我、我要赶火车呀 ”外地人焦急地解释...
“我还要赶飞机呢 ”,有人嚷着“我还要乘火箭呢 。”
“到底有零钱吗?快投钱呀 ?”
“没有,真的没有,能找开吗 ?这个, 这个。”
“ 打的吧,去打的 ”司机说。
“好吧,我下, 打开车门 ”外地人无奈的说。
“ 啊,你慢一点,”领导模样的人在嚷,“眼睛长哪儿了”
“啊,踩我脚了。”装扮入时的女郎也在喊叫...
“挤一下, 朝里挤一下, 让他下去,快点”
“门口的那个, 你先下去。”
“ 我下不去呀 ,车门打不开呀。”
此时,两个大包正堵在狭窄的过道上,想进的人进不去,出去的人也动不了。
“好了,好了,大家都不要吵了,帮忙,递一下,给硬币投上吧”。
“谢谢!谢谢!”外地人抬起头用感激的眼神看着这位衣着朴素,身材魁伟的中年男子,“你真好!嘿嘿,嘿嘿,”外地人裂开嘴憨憨的笑着...
只见那位男子,微微一笑,点点头... 。
公交车慢慢的启动了...
此刻久违的温暖感代替所有的尴尬和不安,从未有过的轻松感溢满了整个车厢。
每天上下班,都能在车上看到一些小小的事情,让人感动不已。
原来这么美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都有些麻木了,丢弃了...善良和美好的事是可以影响一大片的,我一直坚信生活中的美会将一切阴暗和雾霭全部跨越。
公交车艰难的进站了...
噢!又是满满的一车啊,不行,要上,不然就迟到了...
“别挤 ,别挤 , 上不来了, 等下一趟吧。”
哈哈 !我终于被别人给挤上来了...
嚯!扛两个大包的那个外地模样的也上来了呀?!
“喂!投钱。”司机说
“多钱?买票吗?”外地人问。
“ 一元”
一百 , 一百, 还是一百 。“没零钱呀” 。
“下去 ,下去, 赶快下去 。”司机吼了。
“快开车 !怎么不开车! 要扣奖金的...”车上有人在喊。
“我、我、我要赶火车呀 ”外地人焦急地解释...
“我还要赶飞机呢 ”,有人嚷着“我还要乘火箭呢 。”
“到底有零钱吗?快投钱呀 ?”
“没有,真的没有,能找开吗 ?这个, 这个。”
“ 打的吧,去打的 ”司机说。
“好吧,我下, 打开车门 ”外地人无奈的说。
“ 啊,你慢一点,”领导模样的人在嚷,“眼睛长哪儿了”
“啊,踩我脚了。”装扮入时的女郎也在喊叫...
“挤一下, 朝里挤一下, 让他下去,快点”
“门口的那个, 你先下去。”
“ 我下不去呀 ,车门打不开呀。”
此时,两个大包正堵在狭窄的过道上,想进的人进不去,出去的人也动不了。
“好了,好了,大家都不要吵了,帮忙,递一下,给硬币投上吧”。
“谢谢!谢谢!”外地人抬起头用感激的眼神看着这位衣着朴素,身材魁伟的中年男子,“你真好!嘿嘿,嘿嘿,”外地人裂开嘴憨憨的笑着...
只见那位男子,微微一笑,点点头... 。
公交车慢慢的启动了...
此刻久违的温暖感代替所有的尴尬和不安,从未有过的轻松感溢满了整个车厢。
每天上下班,都能在车上看到一些小小的事情,让人感动不已。
原来这么美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都有些麻木了,丢弃了...善良和美好的事是可以影响一大片的,我一直坚信生活中的美会将一切阴暗和雾霭全部跨越。
作文的批改方法与技巧
语文学习的最终归宿是能写好文章,由此可见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一、基本分:(字数、卷面、字迹、错别字)
要求:题目完整,在第一行中间;有分段,开头空2格;一个标点占一格,使用基本正确;干净,无乱涂乱画;字数在600以上;无错别字(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不超过3分)
1.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标点规范,字数在600字以上,无错别字(60分)
2.少量涂改,字迹工整,标点较规范,字数在400到500字之间上,有错别字(50分)C卷面涂改较多,字迹比较潦草,只有逗号和句号,不足400,有不少错别字。(30分)
2.卷面有多处涂改,字迹几乎难以辨认。(20分)
二、文章结构(10分)
要求:题目新颖,扣话题或材料;开头和结尾有创意或有照应;过渡自然;段落清晰。
1.题目好,段落四段以上,每段有中心句,段落之间有并列或层进关系;首尾佳。(9-10分)
2.题目一般,扣话题或材料,段落四段以上,每段有中心句,段落之间有并列或层进关系;首尾自然无创意。(7-8分)
3.题目看不到话题和材料的影子,段落三段,随手分段,个别段落有中心句,谈不上什么关系,首尾全。(5-6分)
4.4没有题目,三段以下,是随手分段,段内无中心句,首尾不引人注意。(3-4分)
三、文章构思立意文体(10分)
要求:立意或以小见大或由此及彼;观点正确、深刻、新颖、鲜明;文体明确,或叙事性,或哲理性,或写景类等。
1.立意有特色,观点鲜明,开篇或结尾点题,文体有特色。(9-10分)
2.立意比较独特,基本能透过现象提出观点,开篇或结尾点题,文体明确。(7-8分)
3.立意一般,只谈现象和自己的评价,在文中某处点了一下题,文体不明(5-6分)
4.没有立意,随手写来,写到哪是哪,也没有点题。(3-4分)
四、材料选择处理感情(10分)
要求:取材广泛,有生活真实;用材典型,详略得当;感情表达真实、自然。
1.非常恰当(或新颖),材料详略得当,感情真挚。(9-10分)
2.主题比较宽泛,但能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材料,但过短或过长,感情自然健康。(7-8分)
3.材料有一二则,有具体的事例,但缺少能够触动或吸引读者的细节。(5-6分)
4.只结合自己生活泛泛谈,但认识还比较肤浅,无典型性,剪裁不是太好,堆砌话语。(3-4分)
五、语言文采(20分)
1.语言流畅,使用五个以上名句或五处以上准确使用修辞手法(或有诗意、幽默、犀利等特点)。(20分)
2.有些地方语言准确生动,但整体看来,却经不起推敲,漏洞较多。语言流畅,能准确使用修辞手法。(15分)
3.语言罗嗦,没有吸引力,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只有一两个名句或修辞手法,修辞比较俗套。(10分)
4.句子毛病较多,词语贫乏,且词不达意,读者理解起来相当费劲,无法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5分)
评分说明:每篇作文满分为100分。总分即为每个部分的得分相加。其中80分以上为A等,70到80分为B等,60到70分为C等,60以下分为不及格。
作文评语形式:作文评语的写作要求:总批写在文末,评语应有所侧重,体现出次篇作文的独特个性。只要抓住作文的一两个闪光点、突出的地方进行评说即可,不必面面俱到,泛泛而谈。是优点的给以肯定鼓励,有缺点要具体指点.内容包括比喻不当,用词重复,语意不明,词不达意,用词不准,条理不清,标点用错等等。
5.尝试有步骤、多层次作文批改方式。
① 学生自改。在每次写完作文后,根据批改标准,为自己的作文打分。
② 生生互改、取长补短。学生互改作文前,必须构建相应的学生批改作文小组。将一个班的学生按写作能力的上中下搭配分成几个小组,并选出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担任组长。实施互改时,参照以上作文批改步骤作针对性的批改,批改内容包括根据标准评分并作出评语。每组四至五人,每组批改四篇作文,组员轮流批改,争取每人批改3至4篇。
③ 交流反馈。批改完成后,组员就这些作文进行讨论,交流并挑选出每组内分数最高和最低的两篇。挑选结束后,每组派一名组员向全班学生展示批改成果,陈述优秀文章的优秀之处,以及分数较低文章的不足之处。然后其他同学或该文或本次作文补充点评。最后由教师点评。
④ 教师点评学生互改后,教师再从每班抽出四分之一检查一下,看同学们评定的是否合乎客观实际,评定的等级能否让被评者心服口服。对于评定优秀者,给予表扬;对于评定有出入者,找其面谈,指出问题所在。
⑥在作文点评课后,教师应整理分数较低的学生作文,一一分析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使这批写作基础薄弱的学生在一次次的批改、讲解中得到最大的提高。
一、基本分:(字数、卷面、字迹、错别字)
要求:题目完整,在第一行中间;有分段,开头空2格;一个标点占一格,使用基本正确;干净,无乱涂乱画;字数在600以上;无错别字(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不超过3分)
1.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标点规范,字数在600字以上,无错别字(60分)
2.少量涂改,字迹工整,标点较规范,字数在400到500字之间上,有错别字(50分)C卷面涂改较多,字迹比较潦草,只有逗号和句号,不足400,有不少错别字。(30分)
2.卷面有多处涂改,字迹几乎难以辨认。(20分)
二、文章结构(10分)
要求:题目新颖,扣话题或材料;开头和结尾有创意或有照应;过渡自然;段落清晰。
1.题目好,段落四段以上,每段有中心句,段落之间有并列或层进关系;首尾佳。(9-10分)
2.题目一般,扣话题或材料,段落四段以上,每段有中心句,段落之间有并列或层进关系;首尾自然无创意。(7-8分)
3.题目看不到话题和材料的影子,段落三段,随手分段,个别段落有中心句,谈不上什么关系,首尾全。(5-6分)
4.4没有题目,三段以下,是随手分段,段内无中心句,首尾不引人注意。(3-4分)
三、文章构思立意文体(10分)
要求:立意或以小见大或由此及彼;观点正确、深刻、新颖、鲜明;文体明确,或叙事性,或哲理性,或写景类等。
1.立意有特色,观点鲜明,开篇或结尾点题,文体有特色。(9-10分)
2.立意比较独特,基本能透过现象提出观点,开篇或结尾点题,文体明确。(7-8分)
3.立意一般,只谈现象和自己的评价,在文中某处点了一下题,文体不明(5-6分)
4.没有立意,随手写来,写到哪是哪,也没有点题。(3-4分)
四、材料选择处理感情(10分)
要求:取材广泛,有生活真实;用材典型,详略得当;感情表达真实、自然。
1.非常恰当(或新颖),材料详略得当,感情真挚。(9-10分)
2.主题比较宽泛,但能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材料,但过短或过长,感情自然健康。(7-8分)
3.材料有一二则,有具体的事例,但缺少能够触动或吸引读者的细节。(5-6分)
4.只结合自己生活泛泛谈,但认识还比较肤浅,无典型性,剪裁不是太好,堆砌话语。(3-4分)
五、语言文采(20分)
1.语言流畅,使用五个以上名句或五处以上准确使用修辞手法(或有诗意、幽默、犀利等特点)。(20分)
2.有些地方语言准确生动,但整体看来,却经不起推敲,漏洞较多。语言流畅,能准确使用修辞手法。(15分)
3.语言罗嗦,没有吸引力,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只有一两个名句或修辞手法,修辞比较俗套。(10分)
4.句子毛病较多,词语贫乏,且词不达意,读者理解起来相当费劲,无法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5分)
评分说明:每篇作文满分为100分。总分即为每个部分的得分相加。其中80分以上为A等,70到80分为B等,60到70分为C等,60以下分为不及格。
作文评语形式:作文评语的写作要求:总批写在文末,评语应有所侧重,体现出次篇作文的独特个性。只要抓住作文的一两个闪光点、突出的地方进行评说即可,不必面面俱到,泛泛而谈。是优点的给以肯定鼓励,有缺点要具体指点.内容包括比喻不当,用词重复,语意不明,词不达意,用词不准,条理不清,标点用错等等。
5.尝试有步骤、多层次作文批改方式。
① 学生自改。在每次写完作文后,根据批改标准,为自己的作文打分。
② 生生互改、取长补短。学生互改作文前,必须构建相应的学生批改作文小组。将一个班的学生按写作能力的上中下搭配分成几个小组,并选出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担任组长。实施互改时,参照以上作文批改步骤作针对性的批改,批改内容包括根据标准评分并作出评语。每组四至五人,每组批改四篇作文,组员轮流批改,争取每人批改3至4篇。
③ 交流反馈。批改完成后,组员就这些作文进行讨论,交流并挑选出每组内分数最高和最低的两篇。挑选结束后,每组派一名组员向全班学生展示批改成果,陈述优秀文章的优秀之处,以及分数较低文章的不足之处。然后其他同学或该文或本次作文补充点评。最后由教师点评。
④ 教师点评学生互改后,教师再从每班抽出四分之一检查一下,看同学们评定的是否合乎客观实际,评定的等级能否让被评者心服口服。对于评定优秀者,给予表扬;对于评定有出入者,找其面谈,指出问题所在。
⑥在作文点评课后,教师应整理分数较低的学生作文,一一分析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使这批写作基础薄弱的学生在一次次的批改、讲解中得到最大的提高。
1.格式是否正确
抽到人家的作文本,打开作文一看,格式没锗,便拿出红笔,写上批语:1.格式正确。
2。卷面是否整洁
3.错别字几个
发现错字,要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字。 4.有几处病句
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
5.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
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发现明显错误的地方,有一处扣一分。
以上五条,都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实践,就能够掌握。再批改两三篇,掌握得比较熟练了,再一条一条地增加新的要求。
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这两点在作文指导时,就具体举例,告诉学生什么叫鲜明、集中。学生批改之前,老师先大致看几篇文章,在进行批改指导时,又简介两篇好的文章,再举两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学生从老师举的正反两方面的例文,举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实际。
7.看文章的选材
这条批语提三点要求:①是否围绕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③是否具有典型性。这三点中最要紧的是第一点,随着作文水平的提高,才提出选材具有典型性的要求。
8. 看文章的结构
就结构而言,也要写清三点批语: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②过渡是否自然。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9.看表达方式
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当然以议论为主。除此之外,还要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
10.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
语言不简练,重复、罗嗦者酌情扣分,此项不超过二分。语言不通顺,不是指有病句,而是指句与句之间衔接不连贯者,扣分也不超过二分。
后五条要求,实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在指导学生批改时,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让学生慢慢体会,领悟。
抽到人家的作文本,打开作文一看,格式没锗,便拿出红笔,写上批语:1.格式正确。
2。卷面是否整洁
3.错别字几个
发现错字,要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字。 4.有几处病句
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
5.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
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发现明显错误的地方,有一处扣一分。
以上五条,都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实践,就能够掌握。再批改两三篇,掌握得比较熟练了,再一条一条地增加新的要求。
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这两点在作文指导时,就具体举例,告诉学生什么叫鲜明、集中。学生批改之前,老师先大致看几篇文章,在进行批改指导时,又简介两篇好的文章,再举两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学生从老师举的正反两方面的例文,举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实际。
7.看文章的选材
这条批语提三点要求:①是否围绕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③是否具有典型性。这三点中最要紧的是第一点,随着作文水平的提高,才提出选材具有典型性的要求。
8. 看文章的结构
就结构而言,也要写清三点批语: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②过渡是否自然。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9.看表达方式
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当然以议论为主。除此之外,还要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
10.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
语言不简练,重复、罗嗦者酌情扣分,此项不超过二分。语言不通顺,不是指有病句,而是指句与句之间衔接不连贯者,扣分也不超过二分。
后五条要求,实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在指导学生批改时,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让学生慢慢体会,领悟。
1.格式是否正确
抽到人家的作文本,打开作文一看,格式没锗,便拿出红笔,写上批语:1.格式正确。
2。卷面是否整洁
3.错别字几个
发现错字,要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字。 4.有几处病句
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
5.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
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发现明显错误的地方,有一处扣一分。
以上五条,都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实践,就能够掌握。再批改两三篇,掌握得比较熟练了,再一条一条地增加新的要求。
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这两点在作文指导时,就具体举例,告诉学生什么叫鲜明、集中。学生批改之前,老师先大致看几篇文章,在进行批改指导时,又简介两篇好的文章,再举两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学生从老师举的正反两方面的例文,举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实际。
7.看文章的选材
这条批语提三点要求:①是否围绕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③是否具有典型性。这三点中最要紧的是第一点,随着作文水平的提高,才提出选材具有典型性的要求。
8. 看文章的结构
就结构而言,也要写清三点批语: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②过渡是否自然。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9.看表达方式
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当然以议论为主。除此之外,还要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
10.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
语言不简练,重复、罗嗦者酌情扣分,此项不超过二分。语言不通顺,不是指有病句,而是指句与句之间衔接不连贯者,扣分也不超过二分。
后五条要求,实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在指导学生批改时,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让学生慢慢体会,领悟。
抽到人家的作文本,打开作文一看,格式没锗,便拿出红笔,写上批语:1.格式正确。
2。卷面是否整洁
3.错别字几个
发现错字,要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字。 4.有几处病句
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
5.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
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发现明显错误的地方,有一处扣一分。
以上五条,都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实践,就能够掌握。再批改两三篇,掌握得比较熟练了,再一条一条地增加新的要求。
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这两点在作文指导时,就具体举例,告诉学生什么叫鲜明、集中。学生批改之前,老师先大致看几篇文章,在进行批改指导时,又简介两篇好的文章,再举两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学生从老师举的正反两方面的例文,举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实际。
7.看文章的选材
这条批语提三点要求:①是否围绕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③是否具有典型性。这三点中最要紧的是第一点,随着作文水平的提高,才提出选材具有典型性的要求。
8. 看文章的结构
就结构而言,也要写清三点批语: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②过渡是否自然。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9.看表达方式
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当然以议论为主。除此之外,还要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
10.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
语言不简练,重复、罗嗦者酌情扣分,此项不超过二分。语言不通顺,不是指有病句,而是指句与句之间衔接不连贯者,扣分也不超过二分。
后五条要求,实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在指导学生批改时,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让学生慢慢体会,领悟。
作文批改评语
一、字迹
A、书写清秀、整洁,犹如海滨小城的街道一样,找不到一点脏„„端端正正的字迹,让人看了真舒服„„你的字像印的一样漂亮„„
B、随随便便,字哪能不像猫掏的似的„„字不在格子中间,当然看起来不顺眼„„你的字东倒西歪,是不是今天风太大,才刮成这样的„„我不相信你的字写不好,永远就这么潦草„„认真耐心地写,你会写的比我还要棒„„
二、内容
A、这般丰富的内容,简直和作家写出来的差不多呀„„你的习作有血有肉,读起来真是一大享受„„你的作文内容具体,我读的十分过瘾
1.内容紧贴现代生活,新颖别致,把握时代脉搏,尽现时代气息。
2.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
3.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
4.叙述详细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跃然纸上。
5.以环境烘托人物的心情,情景交融,情现景中,景随景现。
6.想像丰富,构思奇特且不脱离生活的真实,扎跟于生活的联想,拓宽了读者的思维,让人觉得生动有趣。
7.景物描写传神逼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景随情生,情景交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动传情的写生画。
8.想像奇妙,既源于生活,不失生活的真实,又高于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充满了艺术魅力。
9.事件过程描述详细具体,内容虽多但显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体现了作者清晰的思路与谋篇布局的能力。
10.外貌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容颜逼真、穿着恰当合体,宛如反映人物性格的一面镜子,真是所谓“相由人生”。
11.环境描写客观真实,环境为人物的性格服务,更好地解释了人物性格形成过程中的来龙去脉。
12.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寥寥数语,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勾勒得一览无遗,人物的言谈举止具有了鲜明独特的个性。
①前后内容关联不够紧密,部分内容过于孤立,与文章主体联系不够密切。
②叙述简略粗糙,唯有框架式结构,人物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
③详略安排不当,主次不够分明。
④内容多为线条式勾勒,缺乏点式的细描。
⑤与时代气息不符,内容过于陈旧老化。
B、干巴巴的内容如同白开水,一点味道也没有,多加些优美的词句就好喝了„„不如小学生字数多(或者举其他差生名字),你不觉得有点难为情吗„„你的作文像90岁老太太的嘴,干瘪空洞,讲话直漏风„„
三、主题
1.重点突出,中心明确,立意鲜明。
2.观点明确,好恶立场分明,使人一目了然。
3.主题直接凸现于内容之中,明了扼要,毫无赘意。
4.主题严肃,思想高尚,进取心较强。
⑴.中心不够明确,立意不够清晰。
⑵.主题含混晦涩,文意渺茫含糊,写作目的不清。
⑶.虽有中心主题,但表达不够充分有力,言而不实,空而无力。
⑷.主题不够严肃,思想之中尚有糟粕。
四、情节
1.情节曲折,叙事过程有一定的起伏感,体现了情节的曲线美,引人入胜。
2.情节波折性较强,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3.情节变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悬念骤生,波澜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构思。
⑴.情节发展较平缓,缺乏一定的起落性。
⑵.情节变化平淡无奇,缺乏新意。
⑶.情节平直,毫无悬念,平铺直叙似记流水账。
⑷.过程详细,结尾却简略不全。结构不合理,给人以虎头蛇尾之感。
⑸.构思不合常理,内容漏洞百出,不能反映生活的真实。
⑹.情节大起大落,转换太快,不够连贯自然。
五、语句
A、流畅生动的语句,好似庐山瀑布,飞流直下,通顺极了„„比喻得十分贴切,说明你一向观察细心„„你怎么想出这么巧妙的拟人句的„„反问句运用在这里多么合适„„这个感叹句表达了你当时真实的感情„„古诗引用恰到好处,我以后也要把学过的诗用到作文中去„„歇后语用的妙啊妙啊,把我肚子都笑疼了„„
1.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2.语言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言至意达、精炼有力、笔力尽现,寥寥数语便能传递人物的神采。
3.语言平滑晓畅,刻画细致,描写生动;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读毕如酒后余香,不绝于口。
4.语言活泼,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5.行为描写
用词讲究,准确到位,系列动词逼真地凸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点明了人物的性格特征。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不畅。
⑵.语言不够晓畅,句意含混模糊,佶屈聱牙,令人费解。
⑶.语句啰嗦,言不达意,只详不略,赘话连篇。
⑷.语言过于简略,似为纲要式叙写,但又未能提纲挈领,文意残缺不全,叙写枯燥,干瘪呆板,毫无生气。
B、作文疙疙瘩瘩,读起来很难受,如同走在乡下凹凸不平的小路上,不小心就容易跌一跤„„句子像被谁切断了,不完整„„写好后仔细读一读,就会发现不通的地方„„不要怕麻烦,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不能老指望别人替你改,要学会自己修改每句话„„
六、修辞:
1.比喻生动、形象、贴切,本体与喻体形神相似,文章的趣味性与说服力都大大增强了。
2.适当地运用对比、比较等手法,通过事物相互间的悬殊与差异,有力地佐证文章的中心。
3.不失时机地运用排比的手法,从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特征,既增强语势,又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4.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备了人的行为特征、人的思想情感,使之从侧面体现文中主人公的心灵历程。
七、选材:
1.能够选择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事件的代表性较强。2.选材新颖独特,不附平庸,一扫迂俗之气,令人耳目一新。
3.虽述平常事,但分析透彻合理,理性挖掘较深,凸现了事件的本质。4.事件虽小,但反映出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5.从多方面多角度选材,充分体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人物形象丰满。⑴.选材过于通俗,不具一定的代表性,老题材、老思想,平淡无奇。
⑵.虽然选择了生活中具有一定叙写价值的事件,但由于分析不透彻,挖掘不深,事件潜含的道理未能深刻地体现。
⑶.选材平淡无奇,过于老旧、粗俗、简单幼稚,不具新意,难于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时代性、真实性。
⑷.未能通过小事情反映大道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运用还不够娴熟。
⑸.对人物形象缺乏多角度的刻画,只是选取了某一狭窄的题材,片面地显现了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八、情感:
1.感情浓烈,如火山喷发,汩汩而出,能深深打动读者。
2.感情真挚,情意浓浓,似香醇美酒,令人不饮而醉。
3.情感真切自然,无矫揉造作之嫌,以平淡心现真实情。
4.心里过程真实细腻,人物的想法、态度在读者面前一览无遗。
5.感情真实细腻,言语感人至深,确是发自作者内心的肺腑之言。
6.从自我反思中寻求人生得失,在悔悟中流露真情,字句铿锵有力,震撼人心。
⑴.语言简朴,感情平淡,情意不够深切。
⑵.感情过于浓烈,不似有感而发,反倒是搔首弄姿,自作多情。
⑶.情感缺乏深度,未能以景传情,未能由事生情,感情虽潜藏于文中,但未能深入挖掘。
⑷.心理刻画不够生动具体,未能有力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态度,好恶观。
九、事理:
1.反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强调作者的观点,说理充分透彻,立意鲜明。
2.引用名人名言、经典事例,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更能有力地表达作者的观点。
3.论据充分有力,分析透彻合理,哲理性较强。
4.例证丰富,选材得当,描述详略得当,较具说服力。
⑴.逻辑推理能力较弱,证据不够确凿充分。
⑵.未能写真事、说真话、诉真情,塑造真实的个性,表现独特的个体。
十、层次
A、段落分的清清楚楚„„段落划分合适„„一个段落讲一层意思,层次分明„„
B、层次混乱,一节包含那么多内容,读着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小节分的太少,你舍不得多分吗„„中间一节还能再分几个小节„„一、二小节不该分,要合并„„这一节与上面小节内容联系不上„„
十一、详略
A、重点突出„„重点部分写的详细,不错„„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都叙述清楚了„„按游览的顺序记叙了各个风景点,重点描写了„„
B、第X节写的过于罗嗦„„看不出这篇作文重点是什么„„不是重点的内容应该简单写一写„„
十二、题目
A、题目新鲜,像春天的竹笋,又嫩又脆„„题目很有意思,让人忍不住想看下去„„告诉我,你从哪想出这么绝妙的题目„„题目加标点符号(省略号、问号、感叹号、破折号),与众不同„„我很喜欢你这个有趣的题目„„
B、题目老一套,人家就没多大兴趣看你的作文了„„这样的题目人人都会起,太一般„„内容写的似乎和题目对不上号„„动动脑筋,换个啥题目更合适„„我看题目不如叫《„„》更恰当一些„„
十三、标点
A、标点打得规规矩矩,看出来你是个做事顶真的人„„标点用得十分准确„„
B、内容再精彩,标点马马虎虎乱打,大家也不愿意读你的作文丢了许多标点,你想让我一口气不停地读下去,憋死我呀„„标点可不好吃啊„„标点打的太多,读起来一跳一跳的,仿佛瘸子走路„„希望你认真打好每个标点一句话意思说完了应该打句号„„省略号占两格,不能打在一个格子里„„
十四、总评
1.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文章对……的气氛渲染充分而恰到好处,对文章重点 …作了细腻而传神的刻画。
3.…切合实际,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
4.这篇文章充满了激情,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小作者对…的喜爱之情。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
5.事例叙述生动具体趣味性强,且与前面的比喻…一脉相承。最后,作者用寥寥数语,表现出了自已对…的情感,令人感动。
6.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7.文章语言清新活泼,描写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读。
8.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9.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10.特写镜头别开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满童心童趣,读来倍感亲切。
11.文章能过清新有趣的语言,描写了…的事。字里行间,充满童年真童趣,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不失为一篇佳作。
12.详略得当,虚实相生,是本文的两大特色,……内容更丰富更生动。
13.全文清新秀逸,亲切委婉,朴素而不落俗淘,值得借见。
14.全文语言生动准确,情节精彩曲折,仿佛将读者带进了开心乐园,令人眉开眼笑。
15.全文通俗易懂,趣味性强。
16.全文眉目清晰,生动紧凑,趣味性强。
17.注意观察具体事物,并展开合适的想象,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18.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
19.文章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流畅连贯,自然通达。
20.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
21.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
22.本文语言虽然并不华丽,但却极为准确生动,情感丰富而真实,读来津津有味。
23.文章的结构简洁合理,作者对原文的理解也十分深刻透彻。全文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24.这篇作文取材新颖,构思奇妙,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透露出清新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
25.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的事,语言比较流畅,层次较清楚,自始自终显得其乐融融。
26.全文节奏明快,语言清新,始终洋溢着诙谐与风趣,读来其乐无穷。
27.全文叙事集中,不枝不蔓,语言朴实流畅,感情真挚感人。
28.通篇文章语调轻松幽默,显得妙趣横生,读来令人爱不释手。
29.作者构思巧,善于选点展开,行文跌宕起伏,耐人寻
一、字迹
A、书写清秀、整洁,犹如海滨小城的街道一样,找不到一点脏„„端端正正的字迹,让人看了真舒服„„你的字像印的一样漂亮„„
B、随随便便,字哪能不像猫掏的似的„„字不在格子中间,当然看起来不顺眼„„你的字东倒西歪,是不是今天风太大,才刮成这样的„„我不相信你的字写不好,永远就这么潦草„„认真耐心地写,你会写的比我还要棒„„
二、内容
A、这般丰富的内容,简直和作家写出来的差不多呀„„你的习作有血有肉,读起来真是一大享受„„你的作文内容具体,我读的十分过瘾
1.内容紧贴现代生活,新颖别致,把握时代脉搏,尽现时代气息。
2.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
3.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
4.叙述详细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跃然纸上。
5.以环境烘托人物的心情,情景交融,情现景中,景随景现。
6.想像丰富,构思奇特且不脱离生活的真实,扎跟于生活的联想,拓宽了读者的思维,让人觉得生动有趣。
7.景物描写传神逼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景随情生,情景交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动传情的写生画。
8.想像奇妙,既源于生活,不失生活的真实,又高于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充满了艺术魅力。
9.事件过程描述详细具体,内容虽多但显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体现了作者清晰的思路与谋篇布局的能力。
10.外貌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容颜逼真、穿着恰当合体,宛如反映人物性格的一面镜子,真是所谓“相由人生”。
11.环境描写客观真实,环境为人物的性格服务,更好地解释了人物性格形成过程中的来龙去脉。
12.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寥寥数语,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勾勒得一览无遗,人物的言谈举止具有了鲜明独特的个性。
①前后内容关联不够紧密,部分内容过于孤立,与文章主体联系不够密切。
②叙述简略粗糙,唯有框架式结构,人物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
③详略安排不当,主次不够分明。
④内容多为线条式勾勒,缺乏点式的细描。
⑤与时代气息不符,内容过于陈旧老化。
B、干巴巴的内容如同白开水,一点味道也没有,多加些优美的词句就好喝了„„不如小学生字数多(或者举其他差生名字),你不觉得有点难为情吗„„你的作文像90岁老太太的嘴,干瘪空洞,讲话直漏风„„
三、主题
1.重点突出,中心明确,立意鲜明。
2.观点明确,好恶立场分明,使人一目了然。
3.主题直接凸现于内容之中,明了扼要,毫无赘意。
4.主题严肃,思想高尚,进取心较强。
⑴.中心不够明确,立意不够清晰。
⑵.主题含混晦涩,文意渺茫含糊,写作目的不清。
⑶.虽有中心主题,但表达不够充分有力,言而不实,空而无力。
⑷.主题不够严肃,思想之中尚有糟粕。
四、情节
1.情节曲折,叙事过程有一定的起伏感,体现了情节的曲线美,引人入胜。
2.情节波折性较强,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3.情节变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悬念骤生,波澜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构思。
⑴.情节发展较平缓,缺乏一定的起落性。
⑵.情节变化平淡无奇,缺乏新意。
⑶.情节平直,毫无悬念,平铺直叙似记流水账。
⑷.过程详细,结尾却简略不全。结构不合理,给人以虎头蛇尾之感。
⑸.构思不合常理,内容漏洞百出,不能反映生活的真实。
⑹.情节大起大落,转换太快,不够连贯自然。
五、语句
A、流畅生动的语句,好似庐山瀑布,飞流直下,通顺极了„„比喻得十分贴切,说明你一向观察细心„„你怎么想出这么巧妙的拟人句的„„反问句运用在这里多么合适„„这个感叹句表达了你当时真实的感情„„古诗引用恰到好处,我以后也要把学过的诗用到作文中去„„歇后语用的妙啊妙啊,把我肚子都笑疼了„„
1.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2.语言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言至意达、精炼有力、笔力尽现,寥寥数语便能传递人物的神采。
3.语言平滑晓畅,刻画细致,描写生动;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读毕如酒后余香,不绝于口。
4.语言活泼,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5.行为描写
用词讲究,准确到位,系列动词逼真地凸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点明了人物的性格特征。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不畅。
⑵.语言不够晓畅,句意含混模糊,佶屈聱牙,令人费解。
⑶.语句啰嗦,言不达意,只详不略,赘话连篇。
⑷.语言过于简略,似为纲要式叙写,但又未能提纲挈领,文意残缺不全,叙写枯燥,干瘪呆板,毫无生气。
B、作文疙疙瘩瘩,读起来很难受,如同走在乡下凹凸不平的小路上,不小心就容易跌一跤„„句子像被谁切断了,不完整„„写好后仔细读一读,就会发现不通的地方„„不要怕麻烦,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不能老指望别人替你改,要学会自己修改每句话„„
六、修辞:
1.比喻生动、形象、贴切,本体与喻体形神相似,文章的趣味性与说服力都大大增强了。
2.适当地运用对比、比较等手法,通过事物相互间的悬殊与差异,有力地佐证文章的中心。
3.不失时机地运用排比的手法,从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特征,既增强语势,又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4.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备了人的行为特征、人的思想情感,使之从侧面体现文中主人公的心灵历程。
七、选材:
1.能够选择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事件的代表性较强。2.选材新颖独特,不附平庸,一扫迂俗之气,令人耳目一新。
3.虽述平常事,但分析透彻合理,理性挖掘较深,凸现了事件的本质。4.事件虽小,但反映出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5.从多方面多角度选材,充分体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人物形象丰满。⑴.选材过于通俗,不具一定的代表性,老题材、老思想,平淡无奇。
⑵.虽然选择了生活中具有一定叙写价值的事件,但由于分析不透彻,挖掘不深,事件潜含的道理未能深刻地体现。
⑶.选材平淡无奇,过于老旧、粗俗、简单幼稚,不具新意,难于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时代性、真实性。
⑷.未能通过小事情反映大道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运用还不够娴熟。
⑸.对人物形象缺乏多角度的刻画,只是选取了某一狭窄的题材,片面地显现了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八、情感:
1.感情浓烈,如火山喷发,汩汩而出,能深深打动读者。
2.感情真挚,情意浓浓,似香醇美酒,令人不饮而醉。
3.情感真切自然,无矫揉造作之嫌,以平淡心现真实情。
4.心里过程真实细腻,人物的想法、态度在读者面前一览无遗。
5.感情真实细腻,言语感人至深,确是发自作者内心的肺腑之言。
6.从自我反思中寻求人生得失,在悔悟中流露真情,字句铿锵有力,震撼人心。
⑴.语言简朴,感情平淡,情意不够深切。
⑵.感情过于浓烈,不似有感而发,反倒是搔首弄姿,自作多情。
⑶.情感缺乏深度,未能以景传情,未能由事生情,感情虽潜藏于文中,但未能深入挖掘。
⑷.心理刻画不够生动具体,未能有力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态度,好恶观。
九、事理:
1.反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强调作者的观点,说理充分透彻,立意鲜明。
2.引用名人名言、经典事例,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更能有力地表达作者的观点。
3.论据充分有力,分析透彻合理,哲理性较强。
4.例证丰富,选材得当,描述详略得当,较具说服力。
⑴.逻辑推理能力较弱,证据不够确凿充分。
⑵.未能写真事、说真话、诉真情,塑造真实的个性,表现独特的个体。
十、层次
A、段落分的清清楚楚„„段落划分合适„„一个段落讲一层意思,层次分明„„
B、层次混乱,一节包含那么多内容,读着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小节分的太少,你舍不得多分吗„„中间一节还能再分几个小节„„一、二小节不该分,要合并„„这一节与上面小节内容联系不上„„
十一、详略
A、重点突出„„重点部分写的详细,不错„„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都叙述清楚了„„按游览的顺序记叙了各个风景点,重点描写了„„
B、第X节写的过于罗嗦„„看不出这篇作文重点是什么„„不是重点的内容应该简单写一写„„
十二、题目
A、题目新鲜,像春天的竹笋,又嫩又脆„„题目很有意思,让人忍不住想看下去„„告诉我,你从哪想出这么绝妙的题目„„题目加标点符号(省略号、问号、感叹号、破折号),与众不同„„我很喜欢你这个有趣的题目„„
B、题目老一套,人家就没多大兴趣看你的作文了„„这样的题目人人都会起,太一般„„内容写的似乎和题目对不上号„„动动脑筋,换个啥题目更合适„„我看题目不如叫《„„》更恰当一些„„
十三、标点
A、标点打得规规矩矩,看出来你是个做事顶真的人„„标点用得十分准确„„
B、内容再精彩,标点马马虎虎乱打,大家也不愿意读你的作文丢了许多标点,你想让我一口气不停地读下去,憋死我呀„„标点可不好吃啊„„标点打的太多,读起来一跳一跳的,仿佛瘸子走路„„希望你认真打好每个标点一句话意思说完了应该打句号„„省略号占两格,不能打在一个格子里„„
十四、总评
1.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文章对……的气氛渲染充分而恰到好处,对文章重点 …作了细腻而传神的刻画。
3.…切合实际,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
4.这篇文章充满了激情,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小作者对…的喜爱之情。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
5.事例叙述生动具体趣味性强,且与前面的比喻…一脉相承。最后,作者用寥寥数语,表现出了自已对…的情感,令人感动。
6.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7.文章语言清新活泼,描写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读。
8.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9.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10.特写镜头别开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满童心童趣,读来倍感亲切。
11.文章能过清新有趣的语言,描写了…的事。字里行间,充满童年真童趣,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不失为一篇佳作。
12.详略得当,虚实相生,是本文的两大特色,……内容更丰富更生动。
13.全文清新秀逸,亲切委婉,朴素而不落俗淘,值得借见。
14.全文语言生动准确,情节精彩曲折,仿佛将读者带进了开心乐园,令人眉开眼笑。
15.全文通俗易懂,趣味性强。
16.全文眉目清晰,生动紧凑,趣味性强。
17.注意观察具体事物,并展开合适的想象,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18.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
19.文章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流畅连贯,自然通达。
20.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
21.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
22.本文语言虽然并不华丽,但却极为准确生动,情感丰富而真实,读来津津有味。
23.文章的结构简洁合理,作者对原文的理解也十分深刻透彻。全文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24.这篇作文取材新颖,构思奇妙,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透露出清新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
25.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的事,语言比较流畅,层次较清楚,自始自终显得其乐融融。
26.全文节奏明快,语言清新,始终洋溢着诙谐与风趣,读来其乐无穷。
27.全文叙事集中,不枝不蔓,语言朴实流畅,感情真挚感人。
28.通篇文章语调轻松幽默,显得妙趣横生,读来令人爱不释手。
29.作者构思巧,善于选点展开,行文跌宕起伏,耐人寻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最棘手的问题。一度盛行“精批细改”,使教师陷入作文批改的“苦海”而不得脱,学生则厌倦“满纸红”,写作情绪低落。刊物上介绍不少学生自改、互改经验,但由于一些做法单纯,追求形式,让学生盲目批改,不得要领,以致相当一部分学生作文马虎,养成草率从事的习惯。因此,这种方法往往“可赞而不可用,可望而不可即”,言者甚多,行者寥寥。
作文批改,贵在有效。作文批改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应当以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为目标,以克服“劳而少功”“劳而无功”的低效、无效劳动为基本着眼点。本文试图从提高批改效率上再作些粗浅探讨。
必须掌握一把尺子
我们曾做过一次批改试验:把一篇高中二年级的中等水平的学生作文印发给教研组全体的老师试改,二十多位教师修改内容的深浅、改笔的多寡大不一样,方法是“各有千秋”:有的改得很细,字、词、句,语、修、逻,无一不改,批语是琳琅满目;有的抓关键,稍改几笔,批语中点出了主要的问题及病因;有的划出主要毛病,略加评述,提示学生去分析原因,自己修改。评分最高的80分,最低的68分。究竟哪种批改方法好呢?讨论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足见作文批改,没有一把尺子,没有一定的标准是不行的。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有明确规定,“评改是要启发学生认识自己的作文有什么优缺点,领悟到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经过多次反复的写作实践,逐步提高写作能力。”这就是一个依据,一把标准尺子。这段话中关键是三个“词”,一是“认识”。通过批改,学生能认识自己作文好差、正误及其原因,懂得该怎样写;二是“启发”。教师的批改要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作文的优劣;三是“提高”。批改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逐步提高学生自己批改的能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这三点,从师生两个方面明确了批改要求,提出了检验批改效果的主要标准。按照这个尺度,教师批改作文就不必像报刊编辑审改稿件那样细、那样严。
叶圣陶同志指出,教师评改作文“首先要照顾到学生的实际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各个阶段的作文训练就得各有重点。”(《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572页)因此,《大纲》上的总要求还要具体化,中学各年级、各单元写作教学都要有具体而明确的要求。有的教师根据大纲教材,详细制订了各年级分阶段训练细则,从内容、语言到表达形式,都作了详细规定,如记叙文写作知识方面,每学期都有训练中心,初一解决记叙的要素、顺序、交代与照应等问题;初二解决记叙文的选材、组材、剪裁等问题;初三解决以记叙为主,适当进行议论、抒情的综合表达问题。各年级又有分单元的阶梯训练要求。语言知识方面,初一要求正确、通顺、清楚,初二要求鲜明、准当、流畅;初三则要求生动形象、词汇丰富。
教师有了尺子,目标明确,批改就能有详有略,有轻有重,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关键上。批改每篇作文,重点处适当多用些笔墨,引导学生精思深想,推敲分析,至于学生作文中的其他问题,只作一般处理。有个初二学生在写“班级里的新事”时,选的陈年旧事,记叙平淡,交代不清,有些内容还有消极性。文中有程度不同的病句五个,用得不当的词五个,错别字七个。这样一篇作文,如不抓重点批改,而是面面俱到、全面铺开,势必“吃力不讨好”。教师在批改时根据教学要求,只从选材角度写了一句总批:“如能对题选写新事,文章就不平淡了。”对文中消极内容写了一句启发性旁批,提示学生自己分析改正。字词句方面的问题,教师只改正一两处毛病严重的,其余的用符号标出,让学生思考后订正。这样的批改,以《大纲》和年级要求为尺子,目标集中,重点突出,费时不多,效果较好。
要充分体现鼓励性原则
作文批改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引起学生研究自己作文的兴趣。通过批改使学生认识自己作文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某些问题,只能在某一点上收到效果,而调动学生写作和研究作文的积极性和兴趣,则可从总体上收到显著效果。凡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有时在作文上批上一个“好”字,写上一句“进步可喜”,学生往往会“其喜洋洋”,为之一振。如果再批得具体一点,指出怎么好,怎么可喜,启发学生总结一点写作体会,他们就会兴趣盎然地去研究作文。反之,如果只是就文论文,甚至把学生的作文批改得一无是处,改得面目全非,则必然会挫伤学生写作积极性。因此,作文批改,不可不体现鼓励性原则。
几乎每个教师都懂得批改要体现鼓励性的原则,但在批改实践中往往因为对差生作文有厌恶情绪,或尺度过严而不易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长处。因此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经常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积极因素,对于学生作文中每一个长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像爱护幼芽那样,予以肯定,加以培植。对中差水平的学生作文,更要注意发现积极因素。表达水平不高,字迹端秀,就肯定字迹;内容一般,而语言通达,就肯定语言;水平提高不快,而错别字不多,就肯定写字;词汇不够丰富,而有几个词用得精当传神,就肯定这几个词用得好,只要后篇作文比前篇在某一方面有了一点进步,就可鼓励。
批改中鼓励学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可以“下赞语”,赞誉学生作文中的优点,表扬学生的好的写作态度;有时可以“作评价”,对作文的思想内容、写作形式、文字表达等方面的主要特点进行评点;有时可以“加圈点”,对作文中佳句妙笔加上圈点,并加以适当的赞语;有时可以“写荐语”,批上“全组传阅”、“全班评讲”等;有时也可“打高分”,鼓励那些有特色、有见解、有显著进步的作文。无论哪一种鼓励性的批语,都应当以大纲为尺子,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切不要写“长、大、空”的浮词,那些“笔法传神、构思精妙,颇有小作家风度”等过头的话,出格的话,非但不能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相反使学生盲目自满,停滞不前。总之,对学生习作,得注意既不“骂杀”,又不“捧杀”。
作文的缺点,当然要指出。批语中指出学生的缺点是必要的,但指出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去分析原因,弄清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生硬的指责,过多的批评,甚至横批竖砍,只会增加学生“怕作文”的情绪。
教师要特别注意对作文水平低的学生进行正面诱导,启发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对学生作文中屡次出现的错误,可只批不改,让学生自己根据批语去分析研究,自己去找规律,找原因;对于粗心造成的错误,批语中可从态度方面略加评论,并及时指导订正;语病丛生的语段,可作几句提示,指出病因,让学生重写,不须逐句修改;对于学生作文中反复出现而纠正较慢的“常见病”“慢性病”,则尽可能用商量的口吻,用讨论的方式,按照一定的步骤,对学生进行正面诱导。如有个学生每次作文总有十几个二十几个错别字,被同学们称为“错别字大王”。但教师从不写刺激性批语,而是把每次作文中的错别字作具体统计,指导学生列表比较分析,逐步改正。错别字减少了,教师在批语中又进一步肯定他的进步,并在批语上介绍了纠正错别字的“五多”经验:多抄写、多留心、多比较、多推敲、多查字典。学生按“五多”去办,经过一个学期分步骤的批改,这个学生的作文本上基本上不再出现错别字了。
教师的批语从措词到内容,都应富有启发性,从每个细节上注意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生硬粗暴的“训诉式”,大删大改的“砍伐式”,都是违反鼓励性原则的。作文中的一般性错误,可用符号标出,让学生自己去改,凡学生一时不易理解的问题,可以加上提示,让学生思了再改;至于学生因受知识、能力限制而难以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也不急于去“代庖”,可以提出几个浅易的分解性小问题,化难为易。比如有个学生写了这么一个长句:“作为封建时代的为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服务的包公能具有刚直不阿的精神执法严明如山,是多么值得生活在八十年代的接受党的多年教育的青年和党员干部学习啊。”这个句子不仅冗长,有语法错误,而且要党员向包公学习,观点上也有问题。批改时,教师向学生作了三点提示:(1)这个句子的基本成分“主、谓、宾”是什么?找出来。(2)分成几个短句写,行吗?(3)你能不能在基本保留原句意思的前提下,把这个句子压缩一下呢?能不能把意思改得更积极一点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地开动机器,几经修改,把原句改为“古代的包公,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尚能执法如山,我们社会主义时代的干部,为了实现四化,为什么不能执法严明呢?”这样改,短句多了,意思也改得更为积极了。
批在关键处,改在点子上
要用较少时间较快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教师的批改必须批在关键处,改在点子上,做到当改则改,当批则批,不乱改乱删。
一般地说,属于思想内容、篇章结构方面的问题,应着重于批;字词句方面的问题则着重于改,或者改结合批。一篇文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必须从关键处上批,才能既经济又实惠,才能通过批一点带全面。所谓“关键”,一是指立意、主题方面的基本观点,特别是一些隐而不露的观点。二是篇章结构、写作技巧方面的训练重点。三是指文风和写作态度方面的主要问题。四是全文语言运用的基本倾向问题。涉及这四方面的问题,每次作文只就其中一两个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写一些精要而恰当的评语。如有的学生作文中写道:“他为了争取高分,经常深夜苦读,星期天也做习题,身体消瘦了,眼轮凹陷了,他还是手不释卷。皇天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终于评上了‘三好生’”。教师旁批:“当三好生是加班加点的结果吗?”“以‘智’损‘体’,岂是三好?”有个学生作文中乱堆形容词,修辞手法有十几处用得不当,教师没有逐个改正,只用符号标出,在总批中指出这个毛病,并要求学生把标出的句子换成通俗朴实的说法。
批语要尽量具体,力求不说空话、套话,尤其是旁批,更要靠船下篙,切忌“玄”而“泛”,要让学生从批语中得到一些实在、“管用”的东西。让学生知道文章“有哪些优点,为什么是优点,要说出个所以然;文章有哪些缺点,为什么是缺点,该怎样修改才成,也要说出个所以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571页)当然文字应力求精炼。如有的同学写《海迪精神鼓舞了我》,文中写听到海迪事迹后,心里非常感动,却无具体内容。教师旁批:“怎么感动?为什么感动?补写几句心理活动。”就全文看,较多的篇幅写海迪的事迹,而写自己怎样受鼓舞,自己有什么进步,却很概括。教师在总批中没有写诸如“详略不当”“喧宾夺主”“审题不清”等批语,而是这样批:“如果把‘怎样鼓舞了我’、‘我受到鼓舞后怎么样’ 具体写出来,内容就扣题了,中心就突出了”。这样的批语着墨不多,但具体中肯,富有一定的启发性。
改在点子上,主要的是坚持多就少改。思想内容基本正确,文字表达大体通顺的文章,可以不改或尽量少改;错误较多的文章,也不用“逢错必改”。改,一定要根据学生原作的意思,顺着学生自己的思路,按照学生语言特点和语言习惯改,不能削学生作文的“足”,适教师改字之“履”。如有篇作文中,写一位同学的学习经验:“他常常说:‘课上吃细粮,课外吃杂粮,营养才全面’。这是多么可贵的经验啊! ”教师觉得这几句写得“不够油”,就在“营养才全面”后面又加上几句:“就像蜜蜂酿蜜一样,只有到处采集各种花粉,不光在一处,才能酿出好蜜,学习也是如此……”,还在旁边写了“此经验好在哪里,应当阐述清楚”的批语。这样一改一批,不仅为蛇添足,而且也不符事实。不符学生语言的习惯,反而变干净利落为累赘。作文批改中,类似例子是不少的。
多就少改与大纲上提出的“认真批改”是不矛盾的。“多就”不是“迁就”,“少改”不是“不改”,不是马马虎虎地改。多就少改,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辨别作文中各种问题,判断是非正误的能力,而且要有细心谨慎、一字不苟的态度。有的教师在落笔批改之前,总要把作文通篇看一遍,作为面上的总体了解。还要根据本次作文的目的要求,认真推敲怎样改对保护学生积极性有利,怎样“就”得“当”,“改”得“好”。多就少改,是为了批改得更科学、更精当、更艺术,不是单纯图省力。
因人、因文、因时取法
《大纲》提出了多种评改方法:普遍改或重点改,书面改或当面改,指导学生自己改或组织学生互相修改。这些方法应当灵活运用,不应当生搬硬套。因为方法是为目的服务的。教师只有从不同年级、不同写作能力的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各篇文章的特点,不同阶段学生作文的发展变化,采取不
作文批改,贵在有效。作文批改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应当以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为目标,以克服“劳而少功”“劳而无功”的低效、无效劳动为基本着眼点。本文试图从提高批改效率上再作些粗浅探讨。
必须掌握一把尺子
我们曾做过一次批改试验:把一篇高中二年级的中等水平的学生作文印发给教研组全体的老师试改,二十多位教师修改内容的深浅、改笔的多寡大不一样,方法是“各有千秋”:有的改得很细,字、词、句,语、修、逻,无一不改,批语是琳琅满目;有的抓关键,稍改几笔,批语中点出了主要的问题及病因;有的划出主要毛病,略加评述,提示学生去分析原因,自己修改。评分最高的80分,最低的68分。究竟哪种批改方法好呢?讨论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足见作文批改,没有一把尺子,没有一定的标准是不行的。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有明确规定,“评改是要启发学生认识自己的作文有什么优缺点,领悟到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经过多次反复的写作实践,逐步提高写作能力。”这就是一个依据,一把标准尺子。这段话中关键是三个“词”,一是“认识”。通过批改,学生能认识自己作文好差、正误及其原因,懂得该怎样写;二是“启发”。教师的批改要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作文的优劣;三是“提高”。批改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逐步提高学生自己批改的能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这三点,从师生两个方面明确了批改要求,提出了检验批改效果的主要标准。按照这个尺度,教师批改作文就不必像报刊编辑审改稿件那样细、那样严。
叶圣陶同志指出,教师评改作文“首先要照顾到学生的实际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各个阶段的作文训练就得各有重点。”(《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572页)因此,《大纲》上的总要求还要具体化,中学各年级、各单元写作教学都要有具体而明确的要求。有的教师根据大纲教材,详细制订了各年级分阶段训练细则,从内容、语言到表达形式,都作了详细规定,如记叙文写作知识方面,每学期都有训练中心,初一解决记叙的要素、顺序、交代与照应等问题;初二解决记叙文的选材、组材、剪裁等问题;初三解决以记叙为主,适当进行议论、抒情的综合表达问题。各年级又有分单元的阶梯训练要求。语言知识方面,初一要求正确、通顺、清楚,初二要求鲜明、准当、流畅;初三则要求生动形象、词汇丰富。
教师有了尺子,目标明确,批改就能有详有略,有轻有重,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关键上。批改每篇作文,重点处适当多用些笔墨,引导学生精思深想,推敲分析,至于学生作文中的其他问题,只作一般处理。有个初二学生在写“班级里的新事”时,选的陈年旧事,记叙平淡,交代不清,有些内容还有消极性。文中有程度不同的病句五个,用得不当的词五个,错别字七个。这样一篇作文,如不抓重点批改,而是面面俱到、全面铺开,势必“吃力不讨好”。教师在批改时根据教学要求,只从选材角度写了一句总批:“如能对题选写新事,文章就不平淡了。”对文中消极内容写了一句启发性旁批,提示学生自己分析改正。字词句方面的问题,教师只改正一两处毛病严重的,其余的用符号标出,让学生思考后订正。这样的批改,以《大纲》和年级要求为尺子,目标集中,重点突出,费时不多,效果较好。
要充分体现鼓励性原则
作文批改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引起学生研究自己作文的兴趣。通过批改使学生认识自己作文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某些问题,只能在某一点上收到效果,而调动学生写作和研究作文的积极性和兴趣,则可从总体上收到显著效果。凡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有时在作文上批上一个“好”字,写上一句“进步可喜”,学生往往会“其喜洋洋”,为之一振。如果再批得具体一点,指出怎么好,怎么可喜,启发学生总结一点写作体会,他们就会兴趣盎然地去研究作文。反之,如果只是就文论文,甚至把学生的作文批改得一无是处,改得面目全非,则必然会挫伤学生写作积极性。因此,作文批改,不可不体现鼓励性原则。
几乎每个教师都懂得批改要体现鼓励性的原则,但在批改实践中往往因为对差生作文有厌恶情绪,或尺度过严而不易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长处。因此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经常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积极因素,对于学生作文中每一个长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像爱护幼芽那样,予以肯定,加以培植。对中差水平的学生作文,更要注意发现积极因素。表达水平不高,字迹端秀,就肯定字迹;内容一般,而语言通达,就肯定语言;水平提高不快,而错别字不多,就肯定写字;词汇不够丰富,而有几个词用得精当传神,就肯定这几个词用得好,只要后篇作文比前篇在某一方面有了一点进步,就可鼓励。
批改中鼓励学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可以“下赞语”,赞誉学生作文中的优点,表扬学生的好的写作态度;有时可以“作评价”,对作文的思想内容、写作形式、文字表达等方面的主要特点进行评点;有时可以“加圈点”,对作文中佳句妙笔加上圈点,并加以适当的赞语;有时可以“写荐语”,批上“全组传阅”、“全班评讲”等;有时也可“打高分”,鼓励那些有特色、有见解、有显著进步的作文。无论哪一种鼓励性的批语,都应当以大纲为尺子,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切不要写“长、大、空”的浮词,那些“笔法传神、构思精妙,颇有小作家风度”等过头的话,出格的话,非但不能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相反使学生盲目自满,停滞不前。总之,对学生习作,得注意既不“骂杀”,又不“捧杀”。
作文的缺点,当然要指出。批语中指出学生的缺点是必要的,但指出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去分析原因,弄清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生硬的指责,过多的批评,甚至横批竖砍,只会增加学生“怕作文”的情绪。
教师要特别注意对作文水平低的学生进行正面诱导,启发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对学生作文中屡次出现的错误,可只批不改,让学生自己根据批语去分析研究,自己去找规律,找原因;对于粗心造成的错误,批语中可从态度方面略加评论,并及时指导订正;语病丛生的语段,可作几句提示,指出病因,让学生重写,不须逐句修改;对于学生作文中反复出现而纠正较慢的“常见病”“慢性病”,则尽可能用商量的口吻,用讨论的方式,按照一定的步骤,对学生进行正面诱导。如有个学生每次作文总有十几个二十几个错别字,被同学们称为“错别字大王”。但教师从不写刺激性批语,而是把每次作文中的错别字作具体统计,指导学生列表比较分析,逐步改正。错别字减少了,教师在批语中又进一步肯定他的进步,并在批语上介绍了纠正错别字的“五多”经验:多抄写、多留心、多比较、多推敲、多查字典。学生按“五多”去办,经过一个学期分步骤的批改,这个学生的作文本上基本上不再出现错别字了。
教师的批语从措词到内容,都应富有启发性,从每个细节上注意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生硬粗暴的“训诉式”,大删大改的“砍伐式”,都是违反鼓励性原则的。作文中的一般性错误,可用符号标出,让学生自己去改,凡学生一时不易理解的问题,可以加上提示,让学生思了再改;至于学生因受知识、能力限制而难以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也不急于去“代庖”,可以提出几个浅易的分解性小问题,化难为易。比如有个学生写了这么一个长句:“作为封建时代的为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服务的包公能具有刚直不阿的精神执法严明如山,是多么值得生活在八十年代的接受党的多年教育的青年和党员干部学习啊。”这个句子不仅冗长,有语法错误,而且要党员向包公学习,观点上也有问题。批改时,教师向学生作了三点提示:(1)这个句子的基本成分“主、谓、宾”是什么?找出来。(2)分成几个短句写,行吗?(3)你能不能在基本保留原句意思的前提下,把这个句子压缩一下呢?能不能把意思改得更积极一点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地开动机器,几经修改,把原句改为“古代的包公,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尚能执法如山,我们社会主义时代的干部,为了实现四化,为什么不能执法严明呢?”这样改,短句多了,意思也改得更为积极了。
批在关键处,改在点子上
要用较少时间较快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教师的批改必须批在关键处,改在点子上,做到当改则改,当批则批,不乱改乱删。
一般地说,属于思想内容、篇章结构方面的问题,应着重于批;字词句方面的问题则着重于改,或者改结合批。一篇文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必须从关键处上批,才能既经济又实惠,才能通过批一点带全面。所谓“关键”,一是指立意、主题方面的基本观点,特别是一些隐而不露的观点。二是篇章结构、写作技巧方面的训练重点。三是指文风和写作态度方面的主要问题。四是全文语言运用的基本倾向问题。涉及这四方面的问题,每次作文只就其中一两个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写一些精要而恰当的评语。如有的学生作文中写道:“他为了争取高分,经常深夜苦读,星期天也做习题,身体消瘦了,眼轮凹陷了,他还是手不释卷。皇天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终于评上了‘三好生’”。教师旁批:“当三好生是加班加点的结果吗?”“以‘智’损‘体’,岂是三好?”有个学生作文中乱堆形容词,修辞手法有十几处用得不当,教师没有逐个改正,只用符号标出,在总批中指出这个毛病,并要求学生把标出的句子换成通俗朴实的说法。
批语要尽量具体,力求不说空话、套话,尤其是旁批,更要靠船下篙,切忌“玄”而“泛”,要让学生从批语中得到一些实在、“管用”的东西。让学生知道文章“有哪些优点,为什么是优点,要说出个所以然;文章有哪些缺点,为什么是缺点,该怎样修改才成,也要说出个所以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571页)当然文字应力求精炼。如有的同学写《海迪精神鼓舞了我》,文中写听到海迪事迹后,心里非常感动,却无具体内容。教师旁批:“怎么感动?为什么感动?补写几句心理活动。”就全文看,较多的篇幅写海迪的事迹,而写自己怎样受鼓舞,自己有什么进步,却很概括。教师在总批中没有写诸如“详略不当”“喧宾夺主”“审题不清”等批语,而是这样批:“如果把‘怎样鼓舞了我’、‘我受到鼓舞后怎么样’ 具体写出来,内容就扣题了,中心就突出了”。这样的批语着墨不多,但具体中肯,富有一定的启发性。
改在点子上,主要的是坚持多就少改。思想内容基本正确,文字表达大体通顺的文章,可以不改或尽量少改;错误较多的文章,也不用“逢错必改”。改,一定要根据学生原作的意思,顺着学生自己的思路,按照学生语言特点和语言习惯改,不能削学生作文的“足”,适教师改字之“履”。如有篇作文中,写一位同学的学习经验:“他常常说:‘课上吃细粮,课外吃杂粮,营养才全面’。这是多么可贵的经验啊! ”教师觉得这几句写得“不够油”,就在“营养才全面”后面又加上几句:“就像蜜蜂酿蜜一样,只有到处采集各种花粉,不光在一处,才能酿出好蜜,学习也是如此……”,还在旁边写了“此经验好在哪里,应当阐述清楚”的批语。这样一改一批,不仅为蛇添足,而且也不符事实。不符学生语言的习惯,反而变干净利落为累赘。作文批改中,类似例子是不少的。
多就少改与大纲上提出的“认真批改”是不矛盾的。“多就”不是“迁就”,“少改”不是“不改”,不是马马虎虎地改。多就少改,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辨别作文中各种问题,判断是非正误的能力,而且要有细心谨慎、一字不苟的态度。有的教师在落笔批改之前,总要把作文通篇看一遍,作为面上的总体了解。还要根据本次作文的目的要求,认真推敲怎样改对保护学生积极性有利,怎样“就”得“当”,“改”得“好”。多就少改,是为了批改得更科学、更精当、更艺术,不是单纯图省力。
因人、因文、因时取法
《大纲》提出了多种评改方法:普遍改或重点改,书面改或当面改,指导学生自己改或组织学生互相修改。这些方法应当灵活运用,不应当生搬硬套。因为方法是为目的服务的。教师只有从不同年级、不同写作能力的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各篇文章的特点,不同阶段学生作文的发展变化,采取不
本文标题: 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写作方式是否不严谨、不够全面或者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815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