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闹蝗灾,会有无数人饿死,难道古人不知道蝗虫可以吃吗?为何在古代一旦闹蝗灾,就会有数不清的人饿死在荒野,难道古人不知道蝗虫...
为何古代闹蝗灾,会有无数人饿死,难道古人不知道蝗虫可以吃吗?
为何在古代一旦闹蝗灾,就会有数不清的人饿死在荒野,难道古人不知道蝗虫可以吃吗?相信大家对于蝗虫还是有着一定的了解,别看蝗虫个头不大,但是真的要是闹起蝗灾来,一般人还真的招架不住。在我国古代,就一直受到蝗灾的侵害,比如说远古时期,那么久远之前就有蝗灾了。那个时候人民还是比较的愚昧,不懂得如何抵抗这种害虫,所以只能祈求上天神明来消灭蝗灾。
一般来说,蝗灾都是在我国的华北平原以及黄土高原蔓延开来。根据历史记载,我国古代基本上二到三年就会爆发一次蝗灾真是太令人头疼。尤其是古代科技落后,所以更是拿这害虫没有办法。
蝗灾最大的危害就是会影响农业,早知道我国古代是最重视农业的,老百姓能不能吃饱饭完全取决于农业。所以一旦爆发蝗灾,农业就会受到巨大的影响。蝗灾主要是因为干旱引起的,过去人们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基本上是属于靠老天爷吃饭,所以像蝗灾这种自然灾害对于农业的破坏力很强。
其实炸蝗虫确实是一道美味,但是爆发蝗灾的时候也没人想过要吃蝗虫。主要是因为蝗虫的破坏力很大,蝗灾爆发的时候,蝗虫真的是漫天遍野的飞,并且蝗虫还会咬人,人是不可能能抓住蝗虫的。
蝗虫的数量一旦变大,那么凭借人的力量是无法控制的,真的是蝗虫可以咬人,但是人吃不了蝗虫,主要是人还没抓住蝗虫,就被蝗虫给先咬了。
古代的蝗灾通常都是非常严重的,通常大旱之后紧跟的就是蝗灾的到来,百姓们甚至文武百官们对于蝗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束手无策的,这倒不是说他们想不到办法来灭蝗,而是他们都信奉这样一个事实,即蝗灾是上天降下的惩罚,唯一的办法就是皇帝要修德政、百姓要祭祀。这基本就相当于眼睁睁的看着蝗虫为祸人间,将庄稼全部毁掉,然后百姓们颗粒无收,就等着挨饿,严重的时候,很多百姓都会被饿死。这个事实在很长时间内是根植于人的骨髓中的,很大一部分人都是畏服的。
不过,很早就有人意识到蝗灾来临的时候应该灭蝗,而不是做无谓的祈祷,也不是指望皇帝痛改前非修德政。而且古人吃蝗虫的例子也不是没有,只是吃蝗虫并不解决根本的问题,要知道一旦庄稼受损,很可能一年就没有粮食吃,而捕捉到的蝗虫能吃多久呢?
翻开《旧唐书·五行志》就会看到唐朝时期的很多次蝗灾的记载,最开始的记载始于贞观二年,当时京畿大旱,紧接着就发现有蝗虫啃食田稼,当时唐太宗李世民在禁苑中视察,抓住了一只蝗虫,将它骂了一通,并说:“汝若通灵,但当食我,无害吾民。”然后就往嘴里送,这可是生吃蝗虫,万一染了什么疾病那还了得,身边的官员吓了一跳,都跳出来阻止李世民,李世民语重心长地说:"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
说完就真的送到嘴里嚼了嚼咽了下去,代民受过的李世民作秀也好,真情实意也好,总之这效果是惊人的,这一年“蝗不为患”。这显然不能归功于李世民感动了上天,所以蝗灾才没有降临。没有形成蝗灾的可能性大体有两个,其一就是旱灾并不明显,蝗虫本身就很少;其二就是百姓们很可能仿而效之,捕捉蝗虫,或许还真的也将蝗虫吃了,只是吃的应该是熟了的蝗虫。因此,这一年虽有蝗虫出现,但并不成灾。
如果说在这个时候,百姓吃蝗虫只能算是一种猜测的话,那么唐德宗时期就真的有百姓吃蝗虫的记载:
“兴元元年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蒸曝,去飏足翅而食之。”蝗灾造成田里的庄稼都被吃尽,百姓没有食物可以吃,然后就盯上了蝗虫,捕捉来蒸着吃。所以古代人并不是不吃蝗虫,只是吃蝗虫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既不能让蝗灾不再发生,也不能真的保证不饿肚子,毕竟,即便是今天我们吃油炸的蚂蚱,也只是将其当作一道菜来吃,绝不可能真的充饥,更不能替代粮食。并且你只能在蝗虫肆虐的时候捕食,这个东西在古代尤其是唐宋之前并没有什么好的储存方式,吃那么几顿就没法再吃了,粮食颗粒无收的时候,百姓仍旧是忍饥挨饿,甚至饿死。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蝗灾造成的影响是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粮食,而不是当下,即便后来的人们学会了储存蝗虫,将蝗虫晒干储存起来(明朝时期就有百姓晒干蝗虫将其储存),但蝗虫依旧解决不了百姓的温饱问题,菜就是菜,主食就是主食,即便是大鱼大肉,也不能少了主食填饱肚子,况且也不可能储存太多的蝗虫,即便是晒干了也容易坏。
因此,蝗灾发生的时候,人们思考的应该是怎么灭蝗,开元年间,姚崇为相的时候,曾主导过一次大规模的灭蝗行动。当时,山东遭遇大面积蝗灾,姚崇的办法是捕蝗虫后将其掩埋,姚崇的这个办法在朝廷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大部分官员都认为蝗灾乃是天灾,是上天降下的警示,是需要皇帝修德政来让蝗灾快点过去的,最好能有这样的景象,即“有白鸟数万,群飞食蝗,一夕而尽。”而不应该是人力捕杀。但姚崇排除万难,派御史捕蝗虫进行掩埋,曾一次性捕捉十四万只蝗虫,投进了汴河中。朝野震惊,就连之前同意掩埋蝗虫的唐玄宗都开始犹豫,对姚崇说:"杀虫太多,有伤和气,公其思之。"
姚崇则表示真要有什么祸患就降到自己的身上吧,在姚崇的强硬措施下,捕杀蝗虫一直由捕蝗使们在各地捕杀蝗虫掩埋,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蝗灾的危害。但古代的时候,人们对于蝗灾比较敬畏以至于认识不足,不懂得去预防蝗灾的发生,因此无论怎么捕杀蝗虫,蝗灾还是会经常发生。
唐朝德宗年间,东自海,西尽河陇,蝗虫蔽天,所至草木不留,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唐)贞元元年(785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
资治通鉴有过详细的记载;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可见古代也是吃蝗虫的,唐代就有,那时候还是皇帝带头吃,再让全天下吃,但是很显然,如果蝗灾只靠吃就可以解决,那么他也就没资格叫灾了,在大灾害面前,再多的恐怖直立猿吃货也没用。
找到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说;
1.有关于提到蝗虫在群居状态下会分泌氰化物,分解后产生氢氰酸,是剧毒物质,氢氰酸的沸点是25.7摄氏度。氢氰酸的前体苯乙腈,沸点230摄氏度,需要处理。
2.蝗虫属于高蛋白食品,其中稻蝗干重的蛋白质含量为60%,且昆虫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好,属于优质蛋白;
3.昆虫蛋白食用时要注意过敏反应,昆虫与虾、蟹同属节肢动物,都有可能在小部分人身上诱发过敏反应;
4.蝗虫的主要寄生虫为铁线虫,铁线虫很少导致人类生病,且铁线虫对人的致病机理是人类的外阴接触了含有铁线虫稚虫的水源后,稚虫通过尿道逆行至膀胱中进而寄生在其中;
5.蝙蝠和其他野生哺乳类动物或野生鸟类,和人一样是脊椎动物,病毒跨物种传播,亲缘关系越远越难以跨越,你担心节肢动物病毒变异感染到脊椎动物身上,不如担心全球气候变暖,至于提到朊病毒的,也希望你多读书;
就是可以吃,现在其实也有吃,但是没太多用。古代吃没解决的各种缺点即便以下(现代也差不多)。
蝗虫能量补给有限。蝗虫抓捕以及存储困难。繁殖太快速度太快。
也就近年国家操作懂的多了,飞机打农药,各种高强度,还有2000年与2021年的都有的发鸡(就是普通的鸡)干蝗虫,十万大军(十万大鸡)排下去这种自然健康手段,浩浩荡荡的主意尽出,才遏制了蝗灾。
(蝗灾是不可能靠“吃”控制住的,人吃不行,鸡鸭吃也不行。可能人工驯养的鸡鸭控制住小规模、低烈度的蝗灾是有可能的)
(虽然如此高强度地使用农药和灭蝗微生物手段都无法彻底扑杀中国的蝗灾,更别提古代和地区落后地带了...)
(因为群居蝗虫的特殊性,群居型飞蝗大量释放挥发物性化合物苯乙腈,然后形成一种有毒物质,所以说人们观察到蝗虫大发生时很少有天敌喜欢捕食群居型蝗虫。用群居蝗虫饲喂家禽也会导致家禽的不适反应。十万大鸡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蝗虫灾很难搞啊)
放一个沙漠蝗虫的照片,上面是单独,下面是群居的时候,因为差别过大,以至于在1920年前人们以为是两种物种。
群居飞蝗不好吃的确是其含有苯乙腈引起,蝗虫好吃,但是味道难闻,如果鸟类执意要吃,蝗虫立即将苯乙腈转化为毒物氢氰酸。蝗虫没有天敌威胁的情况下,其体内的苯乙腈就不会转化为毒物氢氰酸。苯乙腈作为嗅觉警告信号的确可以提示捕食者飞蝗潜在含有的剧毒物质氢氰酸的风险性。因此,捕食者可能进化出了回避氢氰酸风险而对苯乙腈产生了天生的拒避反应。
处理好再吃。
再说个题外话,近年来由于这种想法遍地,通常外国出现了物种入侵,就会有网友有如下吐槽;
“来让我们中国人去消灭它!”
“保证吃到濒临灭绝!”
“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
这种想法有时候或许能奇效,但是很显然总是这样想就有些天真,比如以前的清道夫泛滥引起的一些事情,我在给下面给大家贴一个更残忍的物种;
【大理石纹虾】,它是一个基因变异的龙虾,最大的特点是无性繁殖,无需交配地进行自我复制。
不仅如此,他们还个头大、战斗力强、生存能力强。它们仅出世 25 年时间,就已经统治了欧洲的各大水域。
有人觉得好玩拿回一只来养,结果没有几年就变成了上百只。它们基因完全相同,都是一模一样的克隆虾。
以为养一只就能吃一辈子了吗?不,糟糕的是,因为它们生存环境恶劣,因此重金属超标严重,根本就不能吃!
来一个百度简介;
2021年2月8日电 外媒报道,生物为了生存,会利用基因突变来适应环境。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一种名为“大理石纹螯虾”的生物具有基因突变所产生的“自我复制”能力,其后代在过去25年已入侵全欧洲的淡水生态系统。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生物学家法兰克·莱科博士跟他的同事,在过去5年对大理石纹螯虾进行了基因测序。他们的研究报告在5日被《自然-生态学与进化》期刊刊出。他们在报告中证明,这种常见的大理石纹螯虾,是科学已知的最不可思议的物种之一。
【大部分文字资料来自网络,如有夸大不实之处,应该也不是很多_(:з」∠)_】
古代发生蝗灾时,农民为啥不捕捉蝗虫充饥呢?
中国是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古代的老百姓靠着种地养活自己,而政府的主要税收也都是来自农业。不过受限于生产力水平,古代的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薄弱,无论是旱灾还是水灾,都能让农民一年的辛勤劳动颗粒无收。除了这些自然灾害之外,还有一种和动物有关的可怕灾害——蝗灾。
蝗灾的罪魁祸首当然就是蝗虫了,漫天飞舞的蝗虫所到之处庄稼瞬间就被啃食的一干二净,老百姓看着这些虫子也毫无招架之力。根据史料记载,蝗灾和旱灾几乎是相伴相生的,本来旱灾就够受的了,加上蝗灾老百姓的庄稼没有收成,吃不上饭,从而引发严重的饥荒。很多人都觉得奇怪:蝗虫那也是能吃的啊,现在一些地区也有把蝗虫变成盘中餐的风俗,实际上蝗虫富含蛋白质,为啥古代蝗灾时,农民不捕捉蝗虫吃呢?
这倒不是古人不知道蝗虫能吃,根据史料记载:唐朝德宗年间,中国各地都发生过蝗灾,一些农民实在是饿的不行了,还真的捕捉蝗虫吃了!然而并未阻止蝗灾的泛滥,蝗灾也依旧引发了严重的饥荒。原因就是蝗灾发生的时候,蝗虫的数量非常多,他们漫天飞舞、行动迅速,农民想要抓住它们实在是太难了!要想
把它们赶尽杀绝,更是不可能的事情!小小的蝗虫虽然很小,但是成千上万只聚集在一起的时候那就可怕了,它们所到之处庄稼都被吃光了,农民想抓也抓不完,再说了抓多少蝗虫才够吃饱呢?
不要说古代,纵使今天发生蝗灾的时候,人们也束手无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抓几个蝗虫解解馋!2021年山东曾经发生过一次蝗灾,看着满天飞舞的蝗虫把自己的庄稼吃光了,农民们却并没有沮丧,当记者和政府公国人员火急火燎的感到灾区的时候,发现农民都很开心!大家从来没有见过蝗灾,十里八乡的老百姓纷纷拿上工具涌入田间地头抓蝗虫吃!
甚至南方的一些人开着车赶过来,就为了尝尝鲜!大家张开网兜,不一会就能抓十几斤蝗虫,一些农民还把抓到的蝗虫挂到网上卖,一斤蝗虫卖到了26块钱,这简直比种庄稼还赚钱啊,这也难怪农民没有沮丧反而还很开心了!当然了可以看到的是,即便是科技发达的几天,人们面对蝗灾依然毫无办法,捕捉的蝗虫对于漫天飞舞的蝗虫来说也是杯水车薪,至于拿蝗虫当饭吃拿更是不现实的。
古代常见蝗灾,但中国现在为什么没有蝗灾了?
在中国古代,发生蝗灾时,人们为什么不吃蝗虫呢?中国现在为什么没有“蝗灾”了呢今天我们就来重点讲一讲这个问题。蝗虫俗称“蚂蚱”,蝗虫的种类非常多,在生物学分类上有一个蝗总科,地球上大约有1万多种昆虫属于蝗总科,分布最广泛的蝗虫则是飞蝗。蝗灾,通常就是飞蝗所造成的。但是,现在,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蝗虫在我国已经成为一道特色美食了,甚至在有的地方,野生蝗虫已经不够吃了,还需要养殖,这一点和小龙虾的“传奇经历”非常类似。当然,养殖蝗虫也需要做好防护工作,蝗虫一旦从大棚当中大量逃逸,会对周围农田里的庄稼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蝗虫
困扰中国农民数千年的“蝗灾”为什么会消失呢?难道真的与“吃货”有关吗?答案是否定的!小范围的“蝗灾”在全球范围内都没有消失,甚至在发达国家也有蝗灾,只不过,农业科技发达的地区,蝗虫不足以造成一种自然灾害而已。
在塑料大棚里养殖蝗虫,要做好防护工作,最好在养殖基地的周边饲养一些鸡和鸭,它们会把逃逸出来的蝗虫捕食干净。在自然界,蝗虫也是有天敌的,蝗虫的天敌主要就是青蛙和鸟类。农田当中少量的蝗虫,并不会对庄稼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因此,蝗虫和蝗灾是两回事儿,靠吃的办法解决蝗灾,是现代人天真、浪漫的想法。
小麦,农田使得生态环境单一化
第一:蝗灾与人类破坏生态环境
蝗灾的发生往往与气候的变化有关,所以,在中国古代,蝗灾与旱灾是紧密相连的。蝗虫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故而有“久旱必蝗”的说法。蝗虫不仅喜欢吃水稻、小麦、玉米的叶子,而且还喜欢吃芦苇、稗、白茅以及一些蒿类植物的叶子。人类将大片的草丛、沼泽和林地开发为农田之后,就使得生态环境趋向单一化,在气候干旱的时期,随着农田周围草地的稀疏,蝗虫的栖息地就被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趋向于密集化,随着密集化程度的提高,繁殖速度也相应的加快了,并且走向布满水稻、小麦、玉米的农田,突破一定的临界点之后,就会形成蝗灾。蝗虫在一平方米的范围内最多能够达到数千只,甚至是上万只,因为它们是在空中飞翔的,如此密集的蝗虫,所到之处,遮天蔽日,庄稼尽毁,颗粒无收。在古代,因人类的剩余粮食不足,当农作物被毁之后,紧接着就会引起饥荒。
水稻,农田使得生态环境单一化
水灾、旱灾、蝗灾是古代农业社会的三大灾害,因蝗虫能够飞翔,所以,古代的蝗灾,其影响范围不亚于水灾和旱灾。从先秦时期开始,我国就有蝗灾了,《诗经》里记载道:“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其中的“螟螣”即是指蝗虫,当时的人们如何驱赶蝗虫呢?使用“秉畀炎火”的方法,就是在夜晚的时候,点火诱捕蝗虫。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的蝗灾呈现出频率越来越高发的态势,秦汉时期,蝗灾平均每8.8年一次,而到了明清时期,则增加到每2.8年一次,史书中记载的蝗灾次数,越到后来的历史时期越多,这与人类不断破坏生态环境有关。原始森林、草地的面积越来越少,生态呈现出单一化的趋势,蝗虫就越容易聚集。另外,历史时期,我国的气候从整体上来看,是趋向于干冷的,这在北方地区表现得十分明显,气候的干旱,也增加了蝗灾爆发的次数。
19世纪,人们用人力驱赶蝗虫
第二:治蝗与蝗灾的消失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蝗灾的发生与饥荒是紧密相连的,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对于蝗灾的治理。人们通常采用鸣金驱赶、火烧、捕杀等办法灭蝗,但是,这种办法,对于大面积的蝗灾,收效甚微,蝗灾发生之时,蝗虫的密度太高了,人们来不及驱赶和捕杀。在中国古代,由于人们对蝗虫的科学认识知之甚少,老百姓通常把蝗虫当作是“蝗神”,遇到蝗灾时,往往烧香拜佛,求助于神灵,这更加耽误了灭蝗的时机,直到晚清民国时期,我国偏远地区乡村的农民,仍然把蝗虫当作是“神虫”,例如,1927年,我国山东省的高密发生了蝗灾,人们纷纷在堂屋或者田边摆起神案,上香祈求;1931年,江苏省北部一带发生蝗灾,当地的农民焚香祝拜,希望蝗虫早日飞走。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人们对于密集度非常高的飞蝗,是无能为力的,比较科学的做法,就是养一些鸡和鸭来啄食蝗虫,但是,鸡和鸭的数量毕竟有限,它们也捕食不了如此之多的蝗虫。而且,在中国古代,农民一般养不了多少鸡和鸭,因为饲养家禽和家畜是需要粮食的,在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年代,没有多少剩余的粮食。然而,有的时候,运气比较好,蝗灾来了以后,正好遇到了成群的飞鸟,于是,地里的禾苗就能够得以保全,如:《新唐书》记载道:“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贝州蝗,有白鸟数千万,群飞食之,一夕而尽,禾稼不伤。”《旧五代史》记载道:“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六月,许、陈、汝、蔡、颍五州蝝生,有野禽群飞蔽空,食之皆尽。”但是,这种情况是极少发生的。总的来说,当时的人们遇到蝗灾,还是“靠天吃饭”。
附着在植物山的蝗虫
最近几十年以来,蝗灾离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远了,仿佛消失了一般。为什么现在没有蝗灾呢?这主要得益于飞机在农业生产领域的运用。现在遇到蝗灾,人们可以使用飞机喷洒农药。飞机喷洒农药,可以有效地灭蝗。由于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蝗灾”的预报也非常的准确,能够提前做好防范,而在古代,蝗虫的出现往往是出乎意料的。
蝗灾作为一种灾害,现在已经消失了,但是,小范围的蝗灾依然有,即使是发生小范围的蝗灾,也不会形成灾害,因为我们现在有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蝗虫会造成粮食减产,但不会形成灾害,正如现在的水灾和旱灾一样,小范围内存在,但是不足以形成大的灾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们整个社会应对这些传统的灾害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因此,在21世纪的地球上,经济发达的地区,是不会出现蝗灾这样的传统的灾害的。
飞机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使用农药灭蝗,蝗虫会不会产生耐药性呢?蝗虫与细菌是不同的,细菌的繁殖速度非常快,生物的繁殖速度快,意味着进化速度就快,人们频繁地使用抗生素,细菌会变异,形成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但是,蝗虫、老鼠毕竟是多细胞动物,繁殖和变异的速度相对于细菌来说是非常缓慢的,只要人类合理使用杀虫剂、灭鼠药,昆虫和老鼠是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
综上所述,现在没有蝗灾了,是因为农业科技进步的原因,与蝗虫是不是成为了一道美食无关。事实上,养殖蝗虫,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防止蝗虫逃逸。人类靠吃的办法,是解决不了蝗灾的,除非遇到了“白鸟数千万”、“野禽群飞蔽空”的情况,才能够依靠天然的食物链的办法解决蝗灾。
古代皇帝对农业都非常支持,为何农民依旧收入很低?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农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正是农业的出现,人类才结束了游荡不定的狩猎生活,开始了长期稳定的定居生活。随着原始村落的出现,家禽驯化、农作物种植、房屋搭建、生活用具(比如陶器)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是因为,到处迁徙的部落是没有必要搭建更加舒适的房屋,也无法携带易碎的陶器,当然,也不可能出现后来的青铜器工艺。所以,不管是中原的仰韶文化,还是北方的红山文化以及南方的良渚文化,在考古发掘过程中都能发现砍伐林木用的石斧、翻松土壤用的石铲、收获庄稼用的石镰、加工谷物用的石磨盘和石磨棒等。
定居的原始部落出现以后,为了保证部落长久的发展下去,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这是因为,农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安定民生,还有利于稳定和巩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古代社会,如果没有强大的农业支撑,任何一次战争都没有取胜的可能。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说明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既然农业如此重要,历代帝王对农业生产也非常支持,为何农民仍然收入很低呢?
古代农民农业生产技术落后,能不能吃上饭基本靠天。完全没有能力抵御频繁出现的旱灾、水灾、蝗灾,由于也没有培育种子的技术,即使在风调雨顺的年份里,收成也不会太多。我们以水稻为例,据考古专家对金华浦江县一万年前的“上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和稻田遗迹预估,当时每亩稻田最多不会超过55公斤。而在解放初期,我国的水稻产量依然在50公斤左右徘徊。而在我们掌握了水稻杂交技术的今天,水稻的产量已经达到了1000公斤,是解放初期的20倍。
赋税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王朝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满足国家政权积累财富的需要。统治者怎么才能从农民手中拿走这些财富呢,那就是赋税。历代王朝的统治者对赋税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先秦时候的鲁国,采取的是“什一之税”,即税收是收成的是十分之一;西汉初年,刘邦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实行“十五税一”的政策;汉文帝时期,天下大治,少战争天灾,汉文帝让利于民,采取了“三十税一”的政策。
而到了东汉末年,豪强地主的武装兼并与混战使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失去土地的农民被迫起义,而政府为了打击农民起义军,继续对农民的税收进一步加码,又造成更多的农民失去土地,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起义的道路。我们纵观古代王朝的兴衰史,几乎王朝末期的农民大起义都跟统治阶级加收的赋税有关。
土地每一个新生的王朝,几乎都是从均田减赋开始的,这个时候的每一个农民都是可以拥有相同数量的土地。但是农民抗击风险的能力极低,可能随着一场暴风雨,自身的一场疾病让农民陷入困境与绝望之中,这个时候的农民,可以出卖的除了土地别无他物。手里有些闲钱的农民就可以从他们手中低价购买一部分土地,地主就这样产生了。但是,失去土地的农民并不会因为没有土地而改变农民的身份,赋税还必须正常交纳,这样一来,农民的生活就会更加困顿,只能去给地主打工来获得最低廉的生存条件。
可以这么说,土地私有化是农民永远无法获得翻身的壁垒,所以,解放以后,中国虽然经过数次的土地改革,但是,土地集体化这一性质却永远没有改变。保证了亿万农民不至于失去土地而陷入困顿之中。
随着2006年1月1日起废止的《农业税条例》,在中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走进了历史博物馆,中国劳动人民开始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未来。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