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陈朝的两个治世

发布时间: 2022-01-26 15:00:5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2

陈朝共有几个皇帝,存在多少年陈朝亦称南朝陈、南陈(557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霸先所创建...

如何评价陈朝的两个治世

陈朝共有几个皇帝,存在多少年

陈朝亦称南朝陈、南陈(557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霸先所创建,都建康,控制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地区。陈朝建立时已经出现南朝转弱,北朝转强的局面,陈朝刚建立时面临北方政权的入侵,形势十分危急。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带领军队一举击败敌军,形势有所好转。亡国君为陈后主陈叔宝,陈最后被隋文帝所灭。历五帝,共三十三年(557~589年)。中国历史上朝代名与皇帝之姓重合者,仅陈朝一家.另外,越南史上也曾有陈朝。

陈霸先在抵御落后势力摧残,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没有陈霸先,中国南方势必分崩离析,中华民族将受到更大的摧残。而且,就陈霸先治国、治军、从政、为人的自身品格来讲,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所以,毛泽东也曾经要求人们读读《陈书》,了解陈霸先的身世经历。陈霸先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是一代开国皇帝,还在于他具有彪炳千古的贤明人格。

文宣政局
  陈文帝陈蒨(公元522年~公元566年),在位7年。性格沉敏雅量。父陈道谭,字子华,初为梁吴兴太守。555年,佐周文育平定杜龛、张彪。授会稽太守。陈武帝即位,立为临川王。后率军驻南皖。559年,武帝死,宣皇后与中书舍人蔡景历等定计秘不发丧,召其还朝,立为帝。改元“天嘉”,566年改天康。曾平湘州王琳、临川周迪、豫章熊昙朗、东阳留异、建安陈宝应之乱。天康四月癸酉崩,享年44岁。卒谥文帝,庙号世祖。他在位时期,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这时陈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国势比较强盛。是南朝历代皇帝中难得一见的有为之君。   陈伯宗(公元554年~公元568年)南朝陈皇帝,公元566~568年在位。文帝长子。永定二年(558年),陈伯宗为临川王世子。次年文帝即位,立为皇太子。天康元年(566年),文帝卒,即皇帝位,以叔父安成王顼为司徒、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次年改元光大。光大二年(568年),又进顼为太傅、加殊礼。国家大师皆决于顼。尚书仆射列仲举、中书舍人刘师知等谋夺顼权,不成,均被杀。顼遂专政。后顼以宣太后名义宣称文帝遗志,废其为临海王,自立为帝。太建二年(570年)卒。史称废帝。   陈宣帝陈顼(公元530年~公元582年),在位14年。性格宽容有谋。父陈道谭。字绍世,小字师利。陈蒨的弟弟。他本来是废帝陈伯宗的辅佐大臣,后废掉了陈伯宗,自立为帝。他在位期间,兴修水利,开垦荒地,鼓励农民生产,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与发展。573年,派大将吴明彻乘北齐大乱之机北伐,攻占了吕梁和寿阳,一度占有淮、泗之地,但最后被北周夺走。   总的来说,陈顼在位期间,国家比较安定,政治也较为清明。陈顼谥号为孝宣帝,庙号高宗。但他在北齐灭亡、北方剧变的大形势下没有太大的作为,却在北周统一北方后才又争淮北。结果不但在彭城、吕梁大败,北伐不成,而仅有的被攻占的淮南也得而复失;从此陈朝土狭小,国势渐衰,江北尽是敌境,而建康等重镇又直接处于敌人的兵锋之下,使北朝占有了对南朝的绝对军事优势;所以,他对后来陈朝的被灭也应付有一定的责任。

陈后主(553~604年),即陈叔宝。南朝陈皇帝。公元582~589年在位。字元秀。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日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兵南下时,恃长江天险,不以为意。   祯明三年(589年),隋兵入建康(今江苏南京),被俘。后在洛阳病死,追封长城县公。 不久宣帝崩,后主正式即位,册张丽华为贵妃。他虽然身为太子,但是其皇位却来得十分不易。其弟陈叔陵一直有篡位之心,便想杀了陈叔宝。宣帝去世,叔宝在宣帝灵柩前大哭,叔陵趁机拿着把磨好的刀刺向叔宝,正好砍向叔宝的脖子,幸好没有砍到脖子内部,叔宝在左右的护卫下窜出去,派大将萧摩诃杀向叔陵。   最后叔陵被杀,叔宝就登上了皇帝宝座,就是陈朝末代皇帝—陈后主。

陈朝世系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高祖 武皇帝 陈霸先 557年~ 559年 永定
世祖 文皇帝 陈蒨 560年~ 566年 天嘉、天康
— 废帝 陈伯宗 566年~ 568年 光大
高宗 孝宣皇帝 陈顼 569年~ 582年 太建
— 史称“陈后主”(隋朝上谥曰“炀”) 陈叔宝 583年~ 589年 至德、祯明

南朝陈年号
  永定:557年—559年   天嘉:560年—566年   天康:566年   光大:567年—568年   太建:569年—582年   至德:583年—587年   祯明:587年—589年
陈朝亦称南朝陈、南陈(557年~589年),存在32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霸先所创建,都建康,控制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地区。
共5帝。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高祖 武皇帝 陈霸先 557年~ 559年 永定
世祖 文皇帝 陈蒨 560年~ 566年 天嘉、天康
— 废帝 陈伯宗 566年~ 568年 光大
高宗 孝宣皇帝 陈顼 569年~ 582年 太建
— 史称“陈后主”(隋朝上谥曰“炀”) 陈叔宝 583年~ 589年 至德、祯明
陈朝亦称南朝陈、南陈(557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霸先所创建,都建康,控制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地区。陈朝建立时已经出现南朝转弱,北朝转强的局面,陈朝刚建立时面临北方政权的入侵,形势十分危急。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带领军队一举击败敌军,形势有所好转。亡国君为陈后主陈叔宝,陈最后被隋文帝所灭。历五帝,共三十三年(557~589年)。

“南朝第一英主”陈霸先,历史评价很高为何死后却被挫骨扬灰?

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陈霸先因权力争夺杀了王僧辩,而在三十年后,遭到了王僧辩儿子的疯狂报复。以至于在死后居然落了个挫骨扬灰的后果。

陈霸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陈朝的建立者,我们都知道南朝时期分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每个朝代的建立者都是有自己的雄才大略和英明远见的。之所以说陈朝的陈霸先是历史评价最高的,原因有三。其一,陈霸先虽出身卑微,但是他却有治世之才,由一介乡村官员一步步到掌握大权,平叛“侯景之乱”。虽为蝼蚁,却不甘为蝼蚁,有着鸿鹄之志。他本人充满着励志的色彩。其二,是此人即使后来做了陈朝的皇帝,却没有忘本,仍然励精图治,以民为本,道德高尚。其三,后人之所以对他评价居高,正是因为他当时承载了一片支离破碎的河山,在他治世的几年,人民至少获得了喘息的机会,过了几年的安稳日子。

也就是这样受人爱戴和追捧的一个人,却在死了三十年之后被疯狂的报复。这个报复的人就是王颁,王颁与陈霸先的仇恨来自于陈霸先杀了王颁的父亲王僧辩,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以至于在王颁得势后,立马召集了旧部,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将陈霸先的陵墓掀了个底朝天,将陈霸先的尸骨鞭打,火烧,用尽残忍之手段。只为了报当时陈霸先杀死他父亲的仇恨。

事后,王颁向隋文帝负荆请罪,但是杨坚却感念王颁之孝道,不仅没有处置他,反而赏给他大量的金银珠宝,可怜了一世英名的陈霸先,因权力争夺的恩怨最终落得个挫骨扬灰,可悲可叹!

“南朝第一英主”陈霸先,历史评价很高死后却被挫骨扬灰,王颁是南梁太尉王僧辩的次子,得知父亲被陈霸先设计诛杀后,发誓要为父亲复仇。
“南朝第一英主”陈霸先,死后被挫骨扬灰。后来梁元帝被西魏军俘杀,王僧辩的次子当时也一道被俘虏,留在荆州。
王颁父亲王僧辩和陈霸先对国家来说是两大助力,而梁元帝后来被西魏的军队杀害,而王僧辩的次子也被俘虏了,而王僧辩也是被陈霸先设计杀死的,王颁必然复仇,陈霸先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王颁是南梁太尉王僧辩的次子,得知父亲被陈霸先设计诛杀后,发誓要为父亲复仇。

陈朝的建立

李高宗(1175年至1210年在位)时期,国家政局呈现衰弱的迹象,国内时有动乱。1209年(李朝治平龙应五年),发生了叛乱,为了镇压叛乱需要借助于外戚陈氏的力量,原为地方豪强的陈氏在李朝的势力得到了加强(陈氏把自己一族的女儿献给高宗的儿子李惠宗作为皇后)。
据越南史籍所载,陈氏王室的先祖来自中国,原籍可能为闽(福建)人或桂林人,到越南后定居于天长府即墨乡(今南定省春长府美禄县),自陈京(陈太宗的四世祖)时从事渔业起家。 传至陈李时,已凭其经济实力成为一方豪族,“傍人归之,因有众”。
1209年(李朝治平龙应五年),李朝将领郭卜在国都升龙(河内)作反,进攻皇宫,高宗与太子李旵出逃。李旵出逃到陈氏势力范围内的海邑,娶陈李之女陈氏容,陈氏家族遂召集乡兵,协助太子平乱,高宗及太子得以安然返京。不久,李高宗去世,李旵登位,是为李惠宗(1210年至1224年在位)。1211年(李朝建嘉元年),惠宗立陈氏容为“元妃”,其兄陈嗣庆,舅苏忠词均获封官爵,陈氏一族成为外戚,开始参与朝政。 李惠宗在位初期,国政由太尉谭以蒙主理,但谭本人“不学无术,柔懦不断”,以致“政事日堕”,政府的统治水平不断下滑。地方上由于“朝无善政,饥馑荐臻,人民困穷”,朝廷无法改善民众生活,地区豪强亦乘时而起,擅作威福,遂出现外戚家族的陈家,与洪州(一作烘州)段尚等割据势力,并演成互动干戈、争夺政权的局面。
1211年(李朝建嘉元年),陈氏领袖陈嗣庆由于被段尚进谗指控对朝廷不利, 加上听闻其妹陈氏容被谭太后(惠宗生母安全皇太后)虐待 , 乃决意起兵,与李氏朝廷敌对,惠宗与谭太后、元妃陈氏容逃离国都升龙,陈李双方交战连年。到1216年(李朝建嘉六年),李惠宗才因得悉谭太后要杀元妃陈氏容,适值有杲人作乱,而惠宗又见嗣庆归还“金椅”给惠宗示好,惠宗乃亲自到陈氏军中,请求陈嗣庆协助平定杲人,陈李双方才平息分歧。 惠宗任命嗣庆为太尉辅政,有“造战器,习武艺”之权,陈家势力亦从此在朝中坐大。不久,李惠宗患病,无法处理政务,大权遂由陈氏主宰。 陈氏王朝的第一阶段,被后世史家称之为该朝立国、建制、创立基业并步入强盛的时代。
陈朝开国后,陈太宗(1225/1226年至1258年在位)父陈承为上皇,从叔陈守度任“国尚父”、“太师统国,行军务征讨事”,同掌朝政大权。 对于李朝王族,陈氏朝廷设法对付。李昭皇被陈太宗册立为皇后,李上皇(即李惠宗)则被废为僧,居于真教禅寺,改号“惠光太师” ,不久陈守度令他自尽,时为1226年(建中二年)农历八月十日。 1232年(建中八年),陈朝以避先祖陈李的名讳为由,改“李”为“阮”,用意是“绝民之望李氏”。陈守度又因见李氏宗室对惠宗之死有所不满,便设计坑杀李氏族人。
陈朝初立时,越南国内仍存有多股地方势力,反抗朝廷,据《大越史记全书》所载,当时有阮嫩割据北江,段尚割据洪州(又作烘州),以及伞圆山、广威山诸蛮的割据,相互混战。陈朝于1226年(建中二年),派陈守度击破伞圆山及广威山诸蛮。 阮嫩亦于1228年(建中四年)农历十二月消灭段尚势力。1229年,阮嫩病死,其割据势力瓦解,从此“天下归于一”。 除地方势力外,陈朝朝廷亦曾发生内哄,陈太宗之兄怀王陈柳发动叛乱。事缘陈太宗的皇后李佛金无子,陈守度改立陈柳之妻顺天公主李氏(李佛金之姊)为太宗皇后,引起陈柳不满,乃于1236年(天应政平六年),在大江作乱,但旋即被陈守度所平。陈太宗提出和解,安抚陈柳,改封陈柳为安生王,并处死参予事件的大江乱兵,事件遂告平息。
在太宗一朝,除处理一系列的内部纷争,又着手整顿内政。1228年(建中四年),派官员到清化,重修帐籍。1232年(天应政平元年),开太学生科试(考进士),到1247年又设状元、榜眼、探花三魁。1242年(天应政平十一年),分全国为十二路,设置正副安抚使以统辖。1244年(天应政平十三年),下令各地官员修筑江河两岸的堤坝,以防洪水。同年,重定刑律。1253年(元丰三年)立国学院(或为国子院),以及设立讲武堂。此外,还整顿税制、官制、兵制等等。 到1258年(元丰八年、绍隆元年)农历二月,太宗将帝位传给儿子陈晃(是为陈圣宗),自称上皇,继续参与政务,开展了“事皆取决于上皇”的政治格局。
此时,亚洲北部的蒙古帝国崛起。蒙古先后于1253年(元丰三年)及1279年(绍宝元年)吞并中国大理国及南宋,成为越南邻国。1257年(元丰七年),蒙古派军从云南(原大理国境)进入越南,为从南方夹击南宋作准备,但遭陈守度、陈太宗亲自率领军队对抗入侵的蒙古军,且蒙古军不适应当地水土而撤回。
太宗去世后,元朝皇帝忽必烈要求陈圣宗向元朝称臣,圣宗拒绝,并向元朝摆出抗战的姿势。1278年(宝符六年),圣宗传位给太子陈昑(即陈仁宗,1278年至1293年在位),自任上皇。1284年,元朝派军南下,但被陈朝主将陈兴道击退。 1287年(重兴三年),元再出兵攻越,在经过白藤江之战等战事后再被越军击退。蒙元三次征越失败后,改为与陈朝建立友好的宗藩关系,不再发生战争。 在第二阶段中,陈英宗、陈明宗、陈宪宗诸帝虽能继承祖业,但统治阶级生活荒淫,甚至出现内部争权,政局时治时乱。
1293年(重兴九年,三月改元兴隆),陈仁宗传位给太子陈烇(即陈英宗,1293年至1314年在位),自任上皇继续掌权。在此期间,陈氏朝廷人才众多,文治方面有张汉超,军事方面有范五老,都属才智之士。又因教育的发展,使才学之士莫挺之、阮忠彦等透过科举入朝为官。后世史家称此一时期政局修明,“君贤臣忠,法律严正,赏罚分明,政治无一不上轨道”。 在外交方面亦相当活跃,英宗时期,上皇陈昑(即仁宗)、大将范五老多次出征哀牢。对南方的占城,陈朝以玄珍公主嫁给占城国王制旻为条件,换取该国的乌州、里州之地,后分别改名为顺州和化州。
1314年(兴隆二十二年,三月改元大庆),英宗传位给太子陈奣(即陈明宗,1314年至1329年在位),自任上皇。明宗在位时陈朝对制度政策有所调整。1315年(大庆二年),立法禁止一家人之间互相告讦。1316年(大庆三年),检定文武官阶。1323年(大庆十一年),开太学生科试;下令军士从此不得文身。 在对外方面,陈朝以占城国侵扰南方边境为由,于1318年(大庆五年)派惠武王陈国瑱、范五老出征占城。
在明宗时期,曾有民众起为强盗,以及朝中派系相争。1317年(大庆四年),越南境内出现强盗,当中较著名的有“盗魁”文庆,但终被陈朝平定。 另外,朝廷里因皇后未有皇子,太子之位未定,朝臣分为两派,一派为陈克终、文宪侯等人,主张立明宗庶子陈旺为太子;另一派为皇后之父陈国瑱,主张待皇后诞下嫡子,才立太子。1328年(开泰五年)三月,文宪侯贿赂国瑱家臣陈缶,以诬告国瑱谋反。明宗信以为真,囚禁国瑱于资福寺,陈克终又向明宗说“捉虎易,放虎难”,提示必须铲除国瑱。明宗不给国瑱饮食,国瑱饥渴过甚,死于寺中,而受该案牵连被捕者达百余人。数年后,陈缶的妻、妾之间不睦,竟把陈缶受贿一事揭发,事件才水落石出,文宪侯被降为庶人,陈缶被国瑱家奴生啖其肉而死。
1329年(开泰六年,二月改元开祐),明宗传位给太子陈旺(即陈宪宗,1329年至1341年在位),自任上皇。宪宗时期,上皇发动对外战事,于1334年(开祐六年)及1335年(开祐七年)亲征哀牢,又于1337年(开祐九年)派军攻破沱江地区的牛吼蛮。 在第三阶段,出现奸雄弄权,豪族割据,民众起事频繁的局面,陈氏王朝遂步入衰微不振及灭亡。
1341年(开祐十三年),陈宪宗崩,上皇(即明宗)立儿子陈暭为帝(即陈裕宗,1341年至1369年在位)。上皇在1358年(大治元年)去世,在此之前陈朝政权由他执掌,并有张汉超、阮忠彦等一批富治国经验的旧臣,管理朝政尚算有条不紊,虽数遇天灾和饥馑仍能妥善处理。到上皇及张汉超、阮忠彦等去世后,朝政日渐散涣,朝中名儒朱文安上疏要求诛佞臣七人,但裕宗不许,文安遂辞官归隐。裕宗本人耽于逸乐,纵情酒宴,营造宫室,凿池堆山,命富者入皇宫赌博,生活奢华。民间则变乱四起,各地出现盗贼起事,较有名者为海阳安阜山的吴陛。在外交上,裕宗时期适逢中国明朝于1368年(大治十一年)创立,陈朝遣使朝贡。而南方的占城国则在国王制蓬峨的统治下提升军事实力,意欲攻打陈朝,以报历来越南入侵占城之仇,后来更“使陈朝君臣几番惊骇”。
1369年(大治十二年,六月改元大定)五月,陈裕宗死后,陈氏朝廷因继任人问题发生内哄。因裕宗没有子嗣,朝臣拟立裕宗之兄恭定王陈暊为帝,但宪慈皇太后(裕宗生母)坚持立裕宗长兄恭肃王陈元昱的养子杨日礼为帝(1369年至1370年在位)。杨日礼即位后,企图断绝陈氏家族继承皇位,于该年十二月杀宪慈皇太后,并于次年(1370年,大定二年,十月改元绍庆)九月,铲除反抗自己的恭靖王陈元晫(陈明宗次子、裕宗兄)父子。十月,陈暊怕大祸将至,就离开国都升龙到沱江镇避难,约定其弟恭宣王陈曔章、肃国上侯陈元旦、天宁公主、清化府官员起兵夺权。十一月,陈暊夺回国都,铲除杨日礼,即皇帝位,是为陈艺宗(1370年至1372年)。
陈艺宗就任皇帝期间,内政外交开始出现变化。在内政上,陈艺宗重用外戚黎季犛(祖先本姓胡)。黎季犛的两位姑姑都嫁给陈明宗,艺宗于1371年(绍庆二年)任季犛为枢密院大使,封忠宣国上侯,曾派往乂安,专门负责“绥辑人民,抚安边境”。 黎季犛遂成陈末权臣。在外交方面,陈朝因长期以来“边城无备”,惹来外敌来犯,占城国王制蓬峨在1371年(绍庆二年)闰三月出兵入侵大越,而陈氏朝廷竟“无兵可御”,占城军遂攻破国都升龙,劫掠而回。制蓬峨从此成为陈朝劲敌,“国家自此多事矣”。
1372年(绍庆三年),陈艺宗传位给其弟陈曔(即陈睿宗,1372年至1377年在位),自任上皇。睿宗时期,陈朝有感占城实力强大,乃加强军备,但陈朝军队仍然难敌占城军。1377年(隆庆五年)初,陈睿宗率兵亲征,到达占城国都阇盘城时兵败战死,占王制蓬峨旋即策动反攻,再次攻破升龙而回。上皇改立睿宗之子陈晛为帝(即陈废帝,1377年至1388年在位)。1378年(昌符二年)五月,占城军队再一次攻破升龙,劫掠而回。在占军数次攻进升龙时,陈氏朝廷未能积极抵抗,史家陈重金(即陈仲金)批评“当时占城之军出入我南国,如入无人之境,因此在几年之内三次破京城,上皇与帝晛三次弃城而逃”。其后多年,两国仍互有交战。而经过长期的战事后,陈朝政府的库藏一空,乃加重军役和赋税,如1378年(昌符二年)始设人头税。 1379年(昌符三年),因时值大旱,饥荒遍地,更爆发民众起事,史载当年八月“北江路人阮补称为唐郎紫衣,以法术僭号称王,作乱。”阮补建元熙元,并铸熙元通宝、宋元通宝、景元通宝等钱。最终阮补被陈朝镇压而“伏诛”。
与此同时,因黎季犛深得上皇陈暊的信任,陈朝再爆发内部斗争。1388年(昌符十二年,十一月改元光泰),陈废帝见上皇宠信季犛,便图谋将之铲除。黎季犛早先一步,向上皇提出“未有卖子而养侄,惟见卖侄而养子” ,以挑拨上皇与废帝之间的关系。上皇果然以为废帝有意,谮诬功臣,乃贬黜其帝位,改立自己之子昭定王陈颙为帝(即陈顺宗,1388年至1398年在位)。在黎季犛专权的同时,国内盗贼群起,在清化,有阮清自称“灵德王”,活跃于梁江地区;阮忌自称“鲁王”,活跃于农贡地区;在国威州,有僧人范师温起事,更曾一度于1389年(光泰二年)攻进国都升龙,上皇与顺宗出逃避难,最终,范师温被黄江守将黄奉世讨平。
1390年(光泰三年),占城国王制蓬峨在攻打陈朝期间战死,两国之间的战事遂告一段落。然而黎季犛的弄权,已成尾大不掉之局,对于不顺从者,季犛怂恿上皇陈暊杀之。1394年,上皇为控制黎季犛,命画工绘周公辅周成王、霍光辅昭帝、诸葛亮辅蜀后主、苏宪诚辅李高宗等图像,名为“四辅图”,赐予季犛,用意是要他“辅官家(指陈顺宗)当如是也”。又故意向季犛说:“平章亲族,国家事务,一以委之,今国势衰弱,朕方老耄,即世之后,官家可辅则辅之,庸暗则自取之”,黎季犛立刻仓惶答道:“臣不能尽忠戮力辅官家,传之后裔,天其厌之!” 史家陈重金(即陈仲金)认为上皇对季犛的一番说话,是效法古代刘备对诸葛亮所说的话,以此收买季犛的心。同年十二月,上皇去世,黎季犛继续把持国政。
上皇艺宗死后,黎季犛在成为辅政太师。史家陈重金(即陈仲金)指这时的黎季犛意在“大肆更张,用以收买党羽”,进行一连串改革。在财政上,季犛收回铜币,改行纸币;在土地政策上,规定除贵族阶层的大王、公主外,庶民占田不得超过十亩;在文化教育上,制定科举的文体考试,又在地方上授予学官田地;在政治架构方面,季犛改定文武官员服装,改地方上的诸路为镇,并增设一些官职,以分封给党羽。季犛又把国都迁至清化,称为“西都”,以便夺位。与此同时,黎季犛废立君主,于1398年(光泰十一年,三月改元建新)迫顺宗退位,立太子陈(上安下火)为帝(即陈少帝,1398年至1400年在位)。1399年(建新二年),太保陈元沆、上将军陈渴真等合谋杀季犛,但被季犛先知,季犛便大肆镇压,受牵连而被诛杀者达三百七十余人。其后,黎季犛自称“国祖章皇”,出入使用天子仪卫。1400年(建新三年,三月以后胡朝改元圣元)二月,黎季犛废少帝自立,恢复其祖先的胡姓,改国号“大虞”,建立胡朝,陈朝遂告终结。
其后,中国明朝于1406年(胡朝开大四年)以“吊伐”的名义攻打越南,并于1407年(胡朝开大五年,后陈朝兴庆元年)消灭胡朝,统治越南。1407年至1413年(后陈朝重光四年)期间,陈氏宗室陈頠、陈季扩等为恢复陈朝统治,在乂安、化州等地反抗明人,史称后陈朝,最终被明朝讨平。

本文标题: 如何评价陈朝的两个治世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614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传统中国年要祭拜哪些神仙 他们各自的职责是什么瓦式动作-快速缓解心动过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