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队十万兵马,是实数还是虚数,究竟是十万兵还是十万马?在军队的这些10万兵马其实是一个虚数,他们说是对外宣称有10万兵马,但...
古代军队十万兵马,是实数还是虚数,究竟是十万兵还是十万马?
在军队的这些10万兵马其实是一个虚数,他们说是对外宣称有10万兵马,但是实际上连一半都不到。因为古代说的这些10万兵马其实是士兵和战马加起来的数量。要知道当时能够上战场的还是青壮年劳动力,而中国本身人口就有限,再加上青壮年劳动力的数量是更少的,所以不可能让所有的青少年劳动力全都征战沙场。而古代对外宣称的这些军队人数其实也是那些军队武器装备加上士兵总共的数量。
古代记载的10万兵马,其实只是一个虚词而已。这些具体的兵马术其实是把骑兵算在内的作战部队。要知道如果当时的军队人数到达10万的话,那么对外宣称的就不再是10万兵马那么简单。如果军队将士的人数超过10万的话,那么这支军队的数量就应该对外宣称是20万以上,有些时候甚至能够宣称的更多。
要知道在古代,在中原发生的这几场战争,其实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况,把作战部队的士兵类型进行分类。当时在中原作战的部队大多数都是轻重步兵、骑兵和一些机械部队,当然除此之外,这些士兵只是当时军队的主力军,还有一些农民百姓和那些辅佐将士征战的兵器,也算在了这个队伍的内部构成当中。
在项羽的那个年代,骑兵部队的标配就是每一个士兵可以拥有两匹战马。对于那些重骑兵来说,国家则会为这些士兵准备三匹战马。所以当时项羽带领着3万兵们去偷袭彭城,打败了60万刘邦军队是非常有可能的。虽然听着刘邦当时的军队有60万人马,但是实际上刘邦手下的将士并没有那么多。很有可能当时刘邦的这60个字就只是一个虚数,实际上也只有30万或者是不到30万。
古代军队打仗那么多的人,是靠什么指挥的?
因为古代通讯工具不发达,而战场上整体又比较混乱。所以一般都是通过军旗来对士兵进行指挥的,而如果需要传达比较复杂的指令,则需要传令兵一一通知将领,再由将领去指挥部下。
01、军旗
其实军旗下令是最常见的一种指挥方式,像我们平时看电视剧里的军队出去打仗都带的有大量的军旗。军旗其实也分有很多种,比如说联络旗、号旗、牙旗、将旗等等,而不同的军旗自然也会有不同的指令和作用。
比如牙旗,牙旗就是整个作战队伍的核心,一般来说牙旗所在就是主帅所在,所以牙旗下达的指令就是最高指令。而其余将领在看见牙旗指令以后就需要进一步对自己所统一的部下进行指挥。所以很多时候双方在开战前就喜欢互射对方的牙旗,一旦折毁很容易打击士气,毕竟在战争中牙旗的的折毁一般意味着主帅的牺牲。
又比如说号旗,号旗的作用就是让主帅能够看清局势的,号旗折损得越多意味着攻势越强烈,这时就需要其他阵营及时去帮助,避免一方被迫。
所以说军旗绝对是战场上指挥的重中之物,它通过颜色、种类、挥舞方式等都会下达不同的指令,从而能对将士作出一个及时的调整。
02、传令兵
当指挥旗已经不能够下达准确命令时,就需要传令兵出场了。他们需要准确地找到各营将领去传递主帅的意思,而如果传令兵出场,也意味着战况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需调整处甚多。
所以总的来说,其实大部分情况下战场需要临时调动的还是比较少,基本都在战前就已规划好了部署。而战场上的指挥者一般通过军旗、锣鼓、传令兵来实现。
古代军队动辄几十万,大将前方动员,后面的人能不能听到?
古代军队动辄几十万,大将前方动员,后面的人当然听不到,但是在会后可以一层一层的传达会议精神,让没有听到的士兵也能知道将领在说什么。在古代打仗的时候经常虚报数字的,就是为了壮大自己军队的士气,也为了把敌人唬住。很多军队号称80万,其实根本就到不了这么多,曹操进攻孙刘联盟的时候就号称80万,其实也就60万左右。曹操在给他们做动员会的时候,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听清,但是每一个将领都可以传到曹操的意思。
古代将领指挥这么多人是很不容易的。不是一声令下就可以统领大军,统领军队要靠头脑靠智慧,历史上很出名的统领军帅都是智商很高的人,一般的人不要说打仗,就是让他统领这么多的人都是问题,所以成为一个名将的路是很困难的,古代这么多的战争,能够成为名将的人寥寥无几。
战争的指挥就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思考着战争中战略问题,要考虑到战争中的每一个因素。想指挥这种大兵团作战的战役,将领们通常使用旗语来进行沟通,没有有效的沟通方式,再多的人也无法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就是一盘散沙,风一吹就没了。
古人们发明出了旗帜这种通讯工具。军队之间即使隔着很远也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红旗来警示全军,白旗是投降的意思, 黑旗就是前方有阻碍。这样的沟通方式让全军都能知道遇见什么情况了,可以及时的做出反应,军旗在中国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通信手段。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