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选首都时,有11个城市入选,为何最后敲定北京?首都是一个国家政治中心所在地,也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城市,所以它的定都...
1949年新中国选首都时,有11个城市入选,为何最后敲定北京?
首都是一个国家政治中心所在地,也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城市,所以它的定都极为讲究。纵观世界各国的首都,也会出现一些很有意思的特殊情况,比如多首都、无首都甚至外首都,这都是根据国家具体情况慎重考虑后决定的。而中国如今的首都亦是经过多方考虑才最终确定,当时备选城市有11个之多,但最终只有北京脱颖而出,成为了我国无可替代的政治中心。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从公元前2070年左右的夏朝起就出现了“都城”的概念,当时的国都为阳翟,即今天的许昌禹州。在后来几千年的时代更迭中,无数城市都曾经有过建都的历史,1949年建国后,对于新中国国都的位置就成了一个重中之重的难题。
当时北平、哈尔滨、上海、广州、延安、西安、洛阳、开封、成都、重庆和南京这11个城市都是首都的备选项,但最后其他10个城市都因为各种原因被刷了下来。比如哈尔滨,虽然它是当时的发达工业城市,也是最早入选首都的城市,但地理位置不够好,过于靠北而且和邻国非常接近,故没有选择它成为首都。
上海和广州在当时都属于交通便利的港口城市,特别是旧上海,极尽繁华。但这两个城市也有一个显著的缺点,就是海防能力弱。自古以来除了必须临水而居的朝代,国家大多不会选择靠海城市成为都城,也是因为敌人如果选择水攻,那么都城就会成为首当其冲的攻击对象。
延安和西安都是历朝历代有名的古都,延安属于重要政治地区,而西安在西汉、西周、隋唐等等朝代都曾被定为国都,所以也被纳入了考虑范围。然而这两个城市都位于中国内陆腹地,不利于与外界的交流沟通,也并不适宜当时的政治环境。
洛阳、开封两地虽也是古都,但经济落后且黄河水患严重,成都和重庆则是由于交通不便。最后剩下的南京和北平二城中,南京虽然“龙盘虎踞、地理险要”,但在当时离东南沿海太近,并不是个理想定都地点,且历代金陵王朝寿命都很短,故而放弃了定都南京的想法。
当时在确定北平为首都时,王稼祥提出了4个有利条件,最后决定了北平这座古城的命运。第一是经济发达;第二是地理位置良好,位于“扼守联结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第三是战略位置极佳,既临海交通方便,临的渤海又是较为安全的内海,还有辽宁和山东半岛拱卫;第四是北平为明清帝都,人民心中易于接受。
于是在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北平召开了新中国第一次盛会,一致通过新中国首都定于北平,并于当天改名于北京。就这样,我国的首都在严谨的讨论中确定了下来,北京也成为了我国政治经济的中心,并一步步发展为了人民心中理想的繁荣都城。
中国当初为什么要定都北京?
北京有北京的优势。历朝都有自己的北京优势论。金元明清定都北京都是依据了各自的北京优势说。
金人认定,燕都地处雄要,北依山险,南压中原,若坐堂隍,俯视庭宇,是看中了北京的地理环境。北京在地理位置上的确独特,它为中原北方门户,有人讲它是中国的“龙眼”所在。
元代在辽金的基础上建立大都,这是蒙古贵族认识到北京位于东西地势的交会点上,又君临南方,进可以扼控全国,退可以依托故地漠北,卷起细软,骑上马,一溜烟就会遁入故地,这是以地利人和的建都原则为依据的。
明代建都北京,在老北京人的传说中是件有神秘色彩的事,徐达在刘伯温的授意下以射箭定都的传说,仿佛说明北京之成为首都是很偶然的。其实,明代迁都北京,有极为充分的历史、文化、政治、军事、经济、个人情感的原因。它是中国文明从西向东迁移变动的结果。
清朝建都北京,自是出于弹压中原、雄霸九州的胸怀和眼光,也是出于退可出关的战略考虑。以多尔衮为首的清廷的远见卓识者,认为要“以图进取”,必迁北京。皇太极的迁都北京是要占据这个关口从而统一全国,“以建万年不拔之业”。1644年8月20日开始,清朝大迁都,10月10日正式定都北京。
三百多年以后,当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决定把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继往开来
无往不利
千秋功业
为什么自古建都的都城以北方为主,而南方较少?
今天有一外国友人问我,我答不出来,只好请教大家了,谢谢大家回答啊!!!像长安. 洛阳.建业
这些都是在南方呀
只有到了后期
也就是元
开始后首都才开始转到北方..
是因为当时 元定在那里 . 离草原最近.
而到了明. 定在那里就主要是为了防止蒙古的兴起.
到了清朝. 北京就是一个很富有.繁华的几百年都城.
由于是外来民族统治. 所以他必须尽量减少不统一的时间才方便巩固统治.
最开始是在黄河附近.然后是长江.再是北方.
南方的富饶的资源尽了
其战略位置不那么重要了
所以才到达北方
反观元以前的首都全都是在中.或者南方. 绝对没有在北方的
定都北京的利与弊
封建各个王朝首都位置是怎么选者有什么意义rn 现在我们中国定都北京有什么战略意义 和弊端rn 希望这方面的爱好着给与独到的见解 详细的解答rn 小弟给最高的分另外就是考虑战略地位,不能被外敌迅速攻击到。
再次要有退路,一旦有危险,可以迅速撤离。
统一的王朝定都北京始于元代,北京距离北方的上都较近,那里是蒙古人的大本营,定都北京(大都)进可以控制中原,退可以迅速撤离回到蒙古。
明代本来是定都南京,靖难之役后,朱棣也是为了回到自己的老巢,所以决定迁都北京,从此延续下去。
至于清代定都北京也是和蒙古人有着相同的打算,而且北京已经称为三朝的故都,各方面都远远超过其他城市,当然是定都的最佳选择。
建国后选择北京,因为北京是北方最大的城市,革命基础也比较好,而南方尚未完全解放,局势动荡,而且北京是几朝的首都了,有天子之气,所以就选择北京了。
建国时定都北京,一是为了和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有所区别,也有避开以美国为首得敌对国家得势力范围的原因.毕竟在当时北京离老大哥的距离也是要考虑的.
北京的地理位置北部是燕山山脉,东部有天津入海,加之大运河的漕运能够保障都城的物资供应,比西安更有优势;北京东部山海关是北部领土的通道,如同扼守咽喉,加强北京建设有利于北部边境的安定.......
现在北京作为首都已经很不理想了:1.缺水,直至要引长江水,十分不经济;2.沙漠化是必然结果;3.地震带边缘;4.人口密度超限....
明代的朱棣之所以要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是因为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从未停止过。为了更好的控制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抗衡,也是“身先士卒”地将国都迁到了北京。事实上证明这一点是正确的!外势力的侵入朝中能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并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这是远在南京所不能办到的。
清朝定都北京为了更好地与汉文化相融合。毕竟北京之前也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进可攻,退可守。成可君临天下,败可出关自保。
新中国定都北京应该是考虑到北京的历史政治文化因素。在大基础上可以稳住阵脚!
楼主自然是大手笔,能吃住大题目。当年左思作《三都赋》,费时十年,引起“洛阳纸贵”呵!出这样的大题——《定都北京的利与弊》,至少可以作为考考“院士后”论文题。也来个十年后交卷。届时请国际人文科学权威人士评审才行。何况我们现在可以“以邻为鉴”,看看韩国、巴基斯坦、巴西的经验。老夫有生之年很想读读现代版的《两都赋》。
解放初,我国为何要定都北京?
北京的革命传统带来了历史的天翻地覆。这里出现过戊戌变法,在黑漆漆的封建旧制度的天空中划过一道亮光;这里发生过反帝反封建的滦州起义,发生过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产生于此,创立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土壤也存在于此。在北京定都,是革命发展的合理结果。
定都北京最重要的原因是政治上的考虑。蒋介石反人民的政权定都南京,毛泽东把人民的政权定都北京,这种针锋相对既反映出毛泽东的伟人个性,更反映出两种不同政权的根本对立。毛泽东明确地讲过:“蒋介石的国都在南京,他的基础是江浙资本家。我们要把国都建在北平,我们也要在北平找到我们的基础,这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的劳动群众。”
出于国防战略方面问题的考虑,东北亚,西北亚方面始终是我国历史上遭外寇入侵的重要路径,新中国最需要的是稳定和国防安全,直到今日,这也是国家大计中的重中之重,没有了安定和安全,一切建设都无法正常进行。而北京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非常适合这个需要。当时有2个方案,南京或者北京,我党英明地选择了北京,历史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对于充分依托东北工业区,西北华北资源产区,巩固边疆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