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天要写他?为纪念。因为今天是他牺牲71周年的日子,71年前的今天,他28岁的生命陨落在朝鲜大榆洞的冲天火光之中。...
为什么今天要写他?
为纪念。因为今天是他牺牲71周年的日子,71年前的今天,他28岁的生命陨落在朝鲜大榆洞的冲天火光之中。
为正视听。因为每年的11月25日和他的生日10月24日,都有人准时准点地出来抖机灵,发布关于他的谣言。他们或明目张胆,或曲笔隐晦、含沙射影。这些人真的比闹钟还要准。
围绕毛岸英烈士的谣言无非就是那几个,说他去朝鲜是“镀金”,是为了“接班”,是因为他无视军纪炒“蛋炒饭”暴露目标才引来敌机轰炸。
网上驳斥谣言的文章很多,且史实清楚、有理有据,本文不再赘述,本文想要讨论的是,毛岸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苦孩子,工农兵
毛岸英的一生只有短短的28年,他虽然身为领袖的儿子,但在他的28年里却几乎看不到“领袖儿子”的痕迹。
或许我们可以用这样两个词来概括他的一生:苦孩子,工农兵。14岁前的他是个苦孩子,14岁-28岁的他是工农兵。
先简单捋一捋他的生平吧。
1922年10月24日,毛岸英出生在湖南长沙,那时的毛泽东同志正在领导工人运动,直到岸英出生后的第三天才见到他。自此之后,岸英随母亲辗转多地,与父亲聚少离多。
1930年10月,8岁的毛岸英随母亲杨开慧一起被捕入狱。
1930年11月14日母亲牺牲后,在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毛岸英和两个弟弟(毛岸青、毛岸龙)于1931年春节前夕来到上海大同幼稚园。入园后不久,小弟弟毛岸龙就因病去世。
1931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上海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毛岸英、毛岸青兄弟在地下党员董健吾家短暂居住后,开始了凄苦的流浪生活——住破庙、做学徒、推板车、卖报纸、遭毒打,尝尽人间疾苦。这期间,弟弟毛岸青还被巡捕、特务打成了脑震荡。
1936年6月,流浪6年的毛岸英兄弟被党组织找到,由张学良的部下李杜将军带到法国,后又被康生接到莫斯科,送往莫尼诺第二国际儿童院。
1942年5月,毛岸英进入伊万诺沃苏雅士官学校学习,后又进入莫斯科列宁军政大学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在苏联期间,毛岸英被授予苏军中尉军衔,加入了苏联共产党,并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某坦克连指导员的身份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在白俄罗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参加反击战。他转战南北、驰骋千里,参与和见证了苏军攻克柏林的伟大时刻。
1946年1月,毛岸英回到祖国,在延安见到了阔别18年的父亲毛泽东。2月,他转为中共党员。不久后,他来到吴家枣园,跟随农民吴满有学习种地、参加生产劳动,之后又参加了土地改革工作。
1949年1月31日,北平解放。由于国民党特务在人群聚集地、文物古迹、交通要道等地方埋下很多地雷和炸药,毛岸英带领一个工兵排,和两个苏军扫雷专家一道,首批进入北平,清除大量未爆物,为后续部队和中共中央进入北平扫除障碍,也为北平的老百姓清除安全隐患。同年5月初,毛岸英又赶赴南京参与扫雷工作。
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和刘思齐结婚。
1950年秋,毛岸英调任至北京机器总厂,主管宣传工作。
1950年10月23日晚,毛岸英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任志愿军司令部俄文翻译兼机要秘书,同时任党支部书记。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室内,遇敌机凝固汽油弹轰炸,壮烈牺牲,生命定格在28岁。
在这一份“简历”中,有哪一条能看出“特权”?又有哪一条能看出他想要“接班”的意思?反正我看不出。我看到的是苦难的童年和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直至28岁牺牲前,毛岸英也没有担任过任何一个有实权的要职。他只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普通工人、农民、士兵。
两次上战场的“特权”
在这里我们不妨对比一下另一位当过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蒋介石,他的儿子蒋经国的履历。
蒋经国于1937年回国。回国之后,他的人生就“开挂”了。1938年,未立任何战功的蒋经国被授予少将军衔。
在国内,蒋经国先后担任江西省政府保安处处长、督练处处长、赣州区保安司令、防空司令、赣县县长、江西省委委员等职务。抗战时期破坏国共统一战线、在苏区制造白色恐怖,很多都离不开他的操作。
到1944年10月,34岁的蒋经国已经是国民党青年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将军衔)了。
1945年抗战结束后,他更是直接进入了国民党中央。
这样的履历和毛岸英的一对比,谁在为“接班”铺路,谁在脚踏实地干工作,就显而易见了吧。而事实上,蒋经国也确实没有辜负他老子为他铺的路,顺利接班了。
1975年,蒋介石病故后,蒋经国成为了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兼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1978年当选为台湾“国民政府”第六届“总统”。
这才是妥妥的“镀金”、“接班”、“家天下”!
扯远了,我们还是说回毛岸英。
作为领导人的孩子,毛岸英使用过特权吗?
嗯,他还真使用过。
那是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
1940年,为了保护中国革命的后代,周恩来同志在苏联的时候,就曾与斯大林同志商定:不让中国的孩子上苏军前线打仗。
所以自1941年6月苏联卫国战争爆发之后,尽管毛岸英多次申请上战场,也并未获得苏联方面的批准。于是,他直接给斯大林同志写了一封信,申请参战。
信是用俄文写的,在信的末尾,毛岸英除了署上自己的俄文名字谢辽沙之外,还特地署上了“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
信递出后,迟迟不见回复,于是他又在苏军政治部副主任曼努意尔斯基将军视察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之际,当面提出申请。当将军以“毛岸英不是苏联籍”予以拒绝时,毛岸英说:
“我爸爸在中国打击日本法西斯,斯大林同志在苏联打击德国法西斯,目标都是一个。反法西斯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责任。我是中国人,也没有加入苏联籍,但这并不妨碍我去履行国际主义的义务啊。”
后来,毛岸英如愿奔赴苏德战场的前线。
毛岸英再一次使用“特权”,就是申请赴朝参战的时候了。
因为他懂得《东周列国志》中“假吾道以伐虢,虢无虞救必灭,虢亡,虞不独存”的道理,所以这一次,他想为自己的祖国而战。
1950年10月7日,在毛主席为彭德怀同志饯行的三人家宴上,毛岸英向彭德怀提出参战申请。这个申请得到了父亲的支持,于是,他又一次如愿奔赴战场。
如果说这算“特权”的话,作为人民,我希望这样的特权多多益善。
除了这两次上战场的“特权”,其他时候,毛岸英都是尽量隐藏他是领袖儿子的身份。
在延安时期,他化名杨永福,只为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在北京工厂期间,他叫毛远仁,和工人们打成一片,没人知道他和毛主席的关系;在朝鲜战场上,他是众人眼里的“小刘秘书”,对工作兢兢业业、从不懈怠。
在干部履历表中,他是这样填写的……
在“家庭情况、成份”一栏中,他填的是“革命家庭”;
在“家庭主要成员社会职务”一栏中,他填的是“现有父亲、母亲均早已参加革命工作,兄弟现在中宣部工作,两个小妹妹在育英小学学习”(兄弟指毛岸青,两个小妹妹指李敏和李讷。笔者注);
在“与家庭的关系”一栏中,他填的是“一般革命家庭的关系”。
他只想好好参加革命、好好参与建设,像他的父亲一样,为人民、为党、为新中国做出贡献,却总有人以小人之心揣度他和他的父亲,说他们家要“世袭王位”,要“家天下”。即使在他牺牲71年后,依然不放过他。
翻译翻译,什么叫“家天下”?翻译翻译,到底什么叫“家天下”?
真的是“虾仁猪心”呐!
在这里,笔者还想给大家看一封毛岸英写给表舅向三立的家书。来感受一下他的觉悟、思想和境界。
信有些长,我们不妨摘录一些内容如下:
“来信中提到舅舅‘希望在长沙有厅长方面的位置’一事,我非常替他惭愧。新的时代,这种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是极端落后了,而尤以通过我父亲即能‘上任’,更是要不得的想法”。 “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之外,正在于此”。 “皇亲贵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饭的时代已经来临了。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民已经获得根本的胜利。而对于这一层,舅舅恐怕还没有觉悟。望他慢慢觉悟,否则很难在新中国工作下去”。 “翻身是广大群众的翻身,而不是几个特殊人物的翻身。生活问题要整个解决,而不可个别解决。大众的利益应该首先顾及,放在第一位。个人主义是不成的”。 “反动派常骂共产党没有人性,不讲人情,如果他们所指的是这种帮助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做官发财的人情的话,那么我们共产党正是没有这种‘人情’,不讲这种‘人情’。共产党有的是另一种‘人情’,那便是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劳苦大众的无限热爱”。 “当然,对于自己的近亲,对于自己的父、母、子、女、妻、舅、兄、弟、姨、叔,是有一层特别感情的,一种与血统家族有关的人的深厚感情的。这种特别感情,共产党不仅不否认,而且加以巩固并努力于倡导它走向正确的与人民利益相符合的、有利于人民的途径。但如果这种特别感情超出了私人范围并与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共产党是坚决站在后者方面的,即使‘大义灭亲’,亦在所不惜”。 “我爱我的外祖母,我对她有深厚的描写不出的感情,但她也许现在在骂我‘不孝’,骂我不照顾杨家,不照顾向家;我得忍受这种骂,我决不能也决不愿违背原则做事,我本人是一部伟大机器的一个极普通平凡的小螺丝钉,同时也没有‘权力’,没有‘本钱’,更没有‘志向’来做这些扶助亲戚高升的事。至于父亲,他是这种做法最坚决的反对者,因为这种做法是与共产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水火不相容的,与人民大众的利益水火不相容的,是极不公平,极不合理的”。 “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群众观点与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个人观点之间的矛盾正是我们与舅舅他们意见分歧的本质所在”。 “请你记住我父亲某次对亲戚说的话:‘生活问题要整个解决,不可个别解决。’意思是说应与广大的贫苦大众一样地来统一解决生活困难问题,在一定时候应与千百万贫苦大众一样地来容忍一个时期,等待一个时期,不要指望一下子把生活搞好,比别人好”。 “为人民服务说起来很好听,很容易,做起来却实在不容易,特别对于我们这批有小资产阶级个人英雄主义的没有受过斗争考验的知识分子是这样的”。如果您肯花时间认真读完以上信中的文字,我想,您对毛岸英的了解便又进了一分,同时也离他“镀金”“接班”的谣言又远了一分。
年纪轻轻的毛岸英何以有这样的思想境界,除了他自身坎坷曲折的经历之外,父亲毛泽东也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毛泽东同志也和毛岸英一样,曾多次面对亲人朋友希望借己之力谋求职位。毛主席是这样回复的——
对自己的表兄文运昌,毛主席说:“惟我们这里仅有衣穿饭吃,上自总司令下至火夫,待遇相同,因为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牺牲个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无薪水”。
对夫人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毛主席说:“不要有任何奢望”,“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
请问,这是一个“家天下”的人可能说的话、应该做的事吗?
他一生都在追求一个平等、没有阶级压迫和特权的社会,他也为之奋斗了一生。
毛岸英没有继承父亲的职位,但他却把“为人民服务”“不搞特权”的思想继承全乎了。
而且,他们确实真的做到了以身作则。
结语
最后,想跟大家普及一下,夺去毛岸英生命的凝固汽油弹是什么。
凝固汽油弹是几种战争用可燃液体的总称,一般以胶状汽油为主要成分,制造成炸弹的弹体。爆炸时,弹体中的胶状汽油会向四周溅射,散发出一千摄氏度左右的高温,并能粘在其他物体上长时间燃烧。当它飞溅到人的身上,就像油膏一样,抹不掉且粘稠耐烧,如果用手去拍打,火会越拍越大。
1950年的今天,毛岸英就是这样牺牲的。
考虑到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岸英牺牲的消息被周总理等领导人隐瞒了一个多月,直到1951年1月2日,才告知毛主席。
隔天的1月4日,毛主席给女儿李讷写了一封信:
不到两行的文字,没有提及儿子岸英,亦没有悲痛的字眼,却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个父亲心中的哀伤和孤独。
毛岸英最终和许多志愿军英烈一起,长眠在了他们战斗的地方,他没有因为是领袖的儿子而“搞特殊”回到故土。
他的父亲,也终究没能为他扫上一次墓。
以上所述其实都不算是新鲜事儿,那我们为什么今天依然要写他的故事呢?
为了良心啊。71年前他保卫我们,今天我们守护他。
如果我们不写他,就有人慢慢将他遗忘;
如果我们不讲真相,谣言就会占领我们的舆论阵地。
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所以我们不光要今天讲,我们还要天天讲。
若真还有人明目张胆地诋毁他,别忘了还有《英烈法》。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寒凝)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