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纣王是什么样的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和子贡都曾经为纣王鸣不平,认为他的大多数罪状都是后世附会的。商纣王并非如影视中那般昏庸无能...
真实的纣王是什么样的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和子贡都曾经为纣王鸣不平,认为他的大多数罪状都是后世附会的。
商纣王并非如影视中那般昏庸无能。商纣王的前半生,他抵制神权,重用贤臣,尊重女性,甚至出兵征剿游牧民族,为中国带来和平。当然,商纣王的后半生是腐朽的。
历史上真实的纣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
真实的纣王是怎样的?
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三场战役:
1. 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
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
3. 1840年鸦片战争
在某种程度上说,牧野之战才是标志着中国古典文明的开始。
在牧野之战中,西周部落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但是这场战争如此重要,参战的周军却少得可怜,周武王投入战斗的主力军就是:三百辆战车,几千战士。
而司马迁在写牧野之战的时候,出笔豪阔,在“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后面又有整有零地加上“甲士四万五千人”。
反正“甲士四万五千人”也不用司马迁养活,就大大方方给周武王安排了一支生力军。
其实,这四万五千人根本不存在。
现代历史学家仔细考证周部落的人口,认为周武王治下的子民,老的少的小的加在一起,也就是在5万~10万之间。
“甲士四万五千人”从何而来?
当时的情况很可能是:
几千人围着几百辆小车,站在一个叫牧野的大平原上,准备推翻一个有六百年历史的王朝。
一个叫姬发的人和一个叫姜尚的人,坐在战车里,策划进攻。
只知纣王残暴,无人知他无奈,还原真实的纣王(帝辛)!
而在他们对面,是一个坏到流油的人——殷纣王,他的太太妲己,也很坏。
翻遍中国历史,都找不出比他们俩更坏的一对夫妻。
要是把他们的坏事一一列举出来,能凑够好几篇专栏文章。
但是纣王并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坏。
他变坏也有个过程。比如,出兵前周武王开动员大会,声讨殷纣王。
但在大会上,周武王也没列出几条像样的罪状,说的及其含糊,特别重点渲染是纣王只听女人的话、不重用亲戚、祭祀活动搞得没有用。
说白了就是想找个打架的名头,所以光靠这些罪状,很难勾勒出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君的形象。
后来的人们读了这些罪状,觉得不过瘾。
周武王圣中之圣典范,那他的对手也该是暴君之暴!
所以,殷纣王的罪行必须丰富多彩,辞藻华丽。
作家们就开始纷纷发挥自己的天马星空的想象力,不断的给商纣王添砖加瓦。
到了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殷纣王已经有了滔天的罪行。
司马迁怡然自得地写道:
纣王修鹿台、设炮烙;
挖叔叔比干的心,看是不是有七窍;
有位妃子有点不喜欢笑,他就宰了这位妃子,还顺便把她爸爸也做成了肉酱;
周文王听见这事叹了口气,就被纣王抓起来敲诈钱财;
殷纣王往池子里灌满酒,往林子里挂满了肉,然后让男男女女在里面跑,跑累了就喝酒吃肉。
等等。
只知纣王残暴,无人知他无奈,还原真实的纣王(帝辛)!
他发现这些罪状,就像:司马迁说纣王修建一个鹿台。汉朝的刘向感觉不劲爆,说鹿台高达一千尺。晋朝的皇甫谧觉得还不够,鹿台就成了一千丈。
商周时候一丈大约折合两米。
纣王为了淫乐,每天爬两千米的山,这哪是暴君,这是登山运动员吧?
纣王的形象反映了历史学的重要特点:一旦某人掉到粪坑里,就会有人蹲在他头上拉屎。
殷纣王到底是一个什么的君主?
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他败了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和子贡都曾经为纣王鸣不平,认为他的大多数罪状都是后世附会的。
商纣王并非如影视中那般昏庸无能。商纣王的前半生,他抵制神权,重用贤臣,尊重女性,甚至出兵征剿游牧民族,为中国带来和平。当然,商纣王的后半生是腐朽的。
历史上真实的纣王是什么样子的?
真实的纣王?
古语云:“桀纣之君”,商朝的末代君主纣王和夏朝末代君主夏桀,历朝历代均被视为昏君的典范。其中,因明清时期《封神榜》等小说演义的渲染,纣王形象已经超越了夏桀,成为历史上第一昏君。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纣王昏庸吗?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如果从古文献的记载来看,《尚书》、《吕氏春秋》和《史记》均把纣王数落的一无是处。其中记载纣王的罪名有:滥用酷刑、贪图享乐、宠幸妲己、耗费民力、残害忠良等5个方面。下面,让我们从历史学和考古学的角度,简要分析纣王的罪名是否成立。
商朝纣王
滥用酷刑指纣王创制了炮烙等酷刑,这基本是后世附会到纣王身上的。按照《尚书》的记载,中国古代刑法的鼻祖是尧帝时期的皋陶,他斩杀了三苗部族首领和治水失败的鲧,开创了宽严结合的刑法制度。在夏朝时期,已经出现了醢刑(砍成肉泥)、五马分尸和腰斩等酷刑。商朝的刑法基本上是沿用了夏朝旧制,虽然作为历史上最迷信的王朝,商朝大规模的奴隶殉葬一直被世人诟病,但也怪罪不到纣王头上。
贪图享乐指纣王建造酒池肉林和沉迷女色。在周武王伐商前夕所作的《泰誓》中,历数了纣王的6大罪状,但并未包含荒淫好色和贪图享乐。酒池肉林一说,最早见于对夏朝亡国之君夏桀的记载,这样的故事居然原封不动地照搬到了纣王的身上。
武王伐纣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中记载,纣王聚众在沙丘苑囿里裸奔。先秦时期的社会观念和现代不同,聚众裸奔是一种原始的民间风俗。《周礼》中有记载:“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也就是说,西周官方会挑选时间和地点举办这种活动,让未婚男女在桑林中自由结合,随意混居。既然周朝都可以举办,为什么纣王举办了反而不行呢?
宠幸妲己历史上确有其事。甲骨文中也记载,纣王在征讨过程中,曾经从有苏氏获得美女妲己。但这时候,纣王已经年过五十,就算身体强健、仍有心力,但他常年率领商朝军队四方征伐,想要宠幸妲己估计只能带上战场了。商朝的军政大事按照制度,即使纣王说了也不一定算数,一定要经过祭祀问卜的过程,妲己影响朝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外,史书上也并没有记载,有苏氏部族因妲己受宠而获得纣王的特殊照顾,反而很快灭亡了。
苏妲己
耗费民力指的是纣王曾经建造摘星楼和鹿台。在封神榜中,摘星楼是纣王和妲己饮宴享乐的宫室,也是朝歌王宫中的最高建筑。但实际上这纯属杜撰,考古学家并没有在朝歌遗址中发现摘星楼。鹿台历史上确实存在,《史记》的《殷本纪》记载,鹿台是亘古未有的宏大宫殿,纣王为了建造鹿台不惜成倍增加百姓赋税,因而招致天下不满。但考古学家发现的鹿台遗址只是普通的宫室建筑,论规模和奢华程度,和后世皇宫比起来非常寒酸。
残害忠良是指纣王刚愎自用,不听劝谏并杀害大臣的历史。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将王叔比干剖心的故事。在历史上比干确实因纣王而死,甲骨文中提到过类似史实。但是关于比干的死法,一直众说纷纭。《尚书》中只提到“比干谏而死”,楚国屈原说比干是投水自尽,《吕氏春秋》说比干是被纣王剖心而死。直到明清时期的《封神榜》,才提出是纣王是为了满足妲己的好奇心而将比干剖心的。可见,离商朝越远,比干的故事却越清晰,这显然是后世添油加醋的结果。
朝歌鹿台复原图
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和子贡都曾经为纣王鸣不平,认为他的大多数罪状都是后世附会的。我们分析历史上真实的纣王,也并非为纣王翻案,他毕竟不是一位圣贤之君。我们是要从历史和考古角度,还大家一个真实的纣王,客观地评价纣王的历史贡献和影响。
没有人知道
帝辛:蔑称纣王,他天资聪颖,英勇善战,一生开疆扩土,曾击败强大的东夷,
俘虏数万人,开阔山东地区,淮河下游,长江流域,初步统一南边,将中华文明传播至长江下游,他反对神权,改革旧俗,以歌舞祭祀的形式来代替活人祭祀,在位三十年,使大量奴隶免遭杀身之祸,他打破奴隶主贵族的世袭制,
大胆从中下层,甚至奴隶主中提拔人才,打破阶级界限,使奴隶也能做官。
他三十岁即位,一生只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姜王后,一个是苏妲己,司马迁的史记,也没还他公道,后世在甲骨文中还原了真实的帝幸,他不仅不是暴君,还是个雄才大略,贡献卓越的伟大君王,他之所以败,是因为改革,触犯了奴隶主的利益,他们乘着商军精锐远征,国都空虚之际,暗通姬发,起兵来犯,帝幸只能临时组织,十多万奴隶与囚徒,在莫野与之决战,战况空前惨烈,最终兵败自焚,最后妲己也被姬发俘虏,成为他的婢女。
他们都像穿越者,但是改革旧制失败,因为动了贵族的利益。
帝幸:他反对神权,用歌舞祭祀替代活人祭祀,打破阶级,百姓也能做官。结果贵族乘国都空虚,暗通姬发,姬发带兵造反,以臣伐君,谋朝篡位。
商鞅:商鞅变法,结果被贵族群起诬陷,车裂而死,
秦始皇:嬴政变法,他杀了神鬼术士,被诬陷焚书坑儒,他动贵族的利益最多,贵族的能量有多强,他一死国家倾覆。
王莽:他解放奴隶,禁止囤积物资,禁止乱抬物价,维护老百姓的生存空间,给普通老百姓福利,结果导致商人和贵族联络,造成全国性的农民起义,最后被商人杜吴所杀。
历史告诉我们,就算是穿越者,没有不死不灭的金手指,就不要太过于自信,否则会被写进历史,活活把人再次冤死。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