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史料的特点是什么呢?1.文学性高。《明史》是我比较喜欢读的一套史书,家里也买过不同版本的《明史》。整体而言,明史叙事简洁,材...
明朝史料的特点是什么呢?
1.文学性高。
《明史》是我比较喜欢读的一套史书,家里也买过不同版本的《明史》。整体而言,明史叙事简洁,材料翔实,文笔不错,个人认为,就文笔而言,仅次于前四史。
2.成书艰难。
《明史》之所以备受质疑,原因之一就在于其成书过程的艰难曲折,并充满杀戮。
《明史》从顺治二年就开始修了,到清乾隆4年,才最终定稿。 毫不夸张的说,《明史》是中国历史上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官方修订的史书。前后历时94年之久,是明朝编写《元史》时长的90多倍,当然,这又是另外一种极端了,也不可取。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位皇帝,对明史的编撰非常重视,进行了很多次大规模严格的增删、政审、篡改。
另外,清朝同时不但严禁民间修《明史》,否则一律杀头,同时还焚毁了大量明代的原始史料。此外,对有关蒙古、满清及其先祖的各种明朝原始资料做了系统性的销毁和篡改,对诸如"皇明""甲申"等字眼的书籍,更是全部进行销禁、焚毁。
据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现存的明朝原始资料分析,明朝宫廷档案原本有3000多万份明朝史料,中国档案馆内现仅存3620余件明朝原始档案,其他都被销毁了。而且这些档案基本都是明末天启、崇祯两朝的资料。明朝早中期的原始资料几乎都没了,这也让如今的学者对明史的可靠性失去了强有力的第一手反驳证据。
有朋友经常问我清朝修了《明史》,为啥又要系统销毁明朝原始史料,个人以为,这个只能说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害怕被人看到自己篡改的部分
对此,著名明清史学家谢国桢先生就曾专门指出《明史》有5个缺失的地方:
一是缺失对清廷不利的史实,都删光了。
二是对明初历史记载不够详实,特别是对明朝驱逐蒙古于漠北、东北女真臣服明朝的历史,语焉不详。
三是出于清廷的需要,《明史》对建文帝的事情非常忌讳。
四是对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大肆抹黑嫁祸。
五是对东林党人多加以美化。
3.明朝历史黑料本身就多。
明朝大臣对明朝皇帝本身黑得也够多,这也导致清朝修史的时候直接予以了借鉴。
大家都知道,明朝中后期,言官以骂皇帝为荣,以骂皇帝为时尚,以此可以博取虚名,赢得声望,有的甚至不惜公然抹黑,典型就有海瑞骂嘉靖皇帝的万言书,直接把嘉靖皇帝气的吐血,不久就不治身亡。最后海瑞自己也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听到嘉靖死了,自己也吐血不止,痛哭流涕。
有鉴于此,清朝格外注重对言论的控制,甚至不惜大兴文字狱,历代莫不能比,当然,这只是大兴的文字狱之一了。
4.如何看待《明史》真实性问题?
个人以为,《明史》大部分内容还是可信的,有一些不合逻辑的抹黑的存在,当然那些所谓抹黑材料大部分应该是存在的。大家都知道,古代史书有为尊者讳之说,但如果要毁掉一个人的形象,也不定要编虚假材料,就把这个人好的方面说一点,再把他一辈子的黑点如实记录下来,并略加以放大,就足够遗臭万年了。
很多网友很关心《明史》记载的明朝皇帝是不是真的,个人以为大部分内容还是可信的,但小篇幅的编造容易造成很大的误导。 比如,《明史》称郑成功将鲁王朱以海沉入海中杀死,根据最新考古资料及相关墓志铭记载,事实上郑成功去世是先于鲁王朱以海的。鲁王朱以海死后,其世子朱弘桓渡台湾,得到郑经的庇护,直至明郑覆亡。
其次,清朝以前修史都为尊者讳,到清朝修史大部分不为尊者讳,跟前代皇帝相比,皇帝个人形象差距自然也就出来了。
另外,在记录明朝皇帝历史事实的同时,如实记录下明朝皇帝一辈子做过的臭事,也够让他们遗臭万年了。哪个人敢保证自己一辈子没做过几件臭事呢?在写一个人的墓志铭的时候,在记录他一辈子做过哪几件事的同时,再如实记录你这个人一辈子犯过几次浑,后人在千百字的文章里,就知道这个人生前是如何荒唐了。
5.明朝皇帝到底如何?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很多人对明朝皇帝在《明史》中的形象不免要打一个❓,大家需要辩证的去看待这个问题。
万斯同修的《明史》,史实性相对是最可靠的
首先,明朝皇帝肯定不是个个昏庸暴虐,否则明朝也不可能延续200多年了。需要指出的是《明史》对于明朝的皇帝也并非全部贬低抹黑,对于某些皇帝的描写还是比较客观的,不过正是这种真真假假,以及曲笔写法,使得后世读者很难分辨其中的真伪。
那么《明史》到底哪些是可信,哪些又是不可信的呢?个人以为总体趋势是“两头黑的多,中间挑着黑”,也就是说明朝前期的皇帝洪武、建文、永乐和后期的万历、天启、崇祯黑料相对会比较多,中间则有正德、英宗、嘉靖几个皇帝黑得比较惨,其他的倒还好。
最后,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会写文章的都知道,抹黑也是需要技巧的,那种明面文字抹黑属于低级黑,历代编修史书的可都不是一般人,几乎个个都是文章高手,他们往往通过一点点的文字稍微改动,甚至标点符号的变动,就能让你对这位皇帝的印象大为改观。 何况是经过四代人94年层层严格把关,反复打磨的《明史》呢?
《明史》的可信度有多高呢?
《明史》是一部争议很大的史书,支持者有之,质疑者亦众。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明史》,并分析一下为什么它备受质疑。
1.文学性高。
《明史》是我比较喜欢读的一套史书,家里也买过不同版本的《明史》。整体而言,明史叙事简洁,材料翔实,文笔不错,个人认为,就文笔而言,仅次于前四史。
2.成书艰难。
《明史》之所以备受质疑,原因之一就在于其成书过程的艰难曲折,并充满杀戮。
《明史》从顺治二年就开始修了,到清乾隆4年,才最终定稿。 毫不夸张的说,《明史》是中国历史上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官方修订的史书。前后历时94年之久,是明朝编写《元史》时长的90多倍,当然,这又是另外一种极端了,也不可取。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位皇帝,对明史的编撰非常重视,进行了很多次大规模严格的增删、政审、篡改。
另外,清朝同时不但严禁民间修《明史》,否则一律杀头,同时还焚毁了大量明代的原始史料。此外,对有关蒙古、满清及其先祖的各种明朝原始资料做了系统性的销毁和篡改,对诸如"皇明""甲申"等字眼的书籍,更是全部进行销禁、焚毁。
据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现存的明朝原始资料分析,明朝宫廷档案原本有3000多万份明朝史料,中国档案馆内现仅存3620余件明朝原始档案,其他都被销毁了。而且这些档案基本都是明末天启、崇祯两朝的资料。
明朝早中期的原始资料几乎都没了,这也让如今的学者对明史的可靠性失去了强有力的第一手反驳证据。
有朋友经常问我清朝修了《明史》,为啥又要系统销毁明朝原始史料,个人以为,这个只能说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害怕被人看到自己篡改的部分
求:祝允明为唐伯虎写的墓碑《唐子畏墓志铭》全文
求:祝允明为唐伯虎写的墓碑《唐子畏墓志铭》全文rnrn请问谁有 唐寅(伯虎)死后,祝允明(祝枝山)为唐伯虎写的墓志铭《唐子畏墓志铭》全文,谁有?rn麻烦发一个过来。rn邮箱:bridal_wear@yahoo.com.cnrn谢谢了 rn问题补充:rn古文字方向的哥哥姐姐们,回答下撒子畏死,余为歌诗,往哭之恸。将葬,其弟子重请为铭。子畏,余肺腑友,微子重且铭之[1]。
子畏性绝颖利[2]。度越千士[3],世所谓颖者,数岁能为科举文字,童髫中科第[4],一日四海惊称之。子畏不然,幼读书,不识门外街陌,其中屹屹[5],有一日千里气。不或友一人,余访之再,亦不答。一旦,以诗二章投余,杰特之志铮然。余亦报以诗,劝其少加弘舒[6],言万物转高转细,未闻华峰可建都聚[7]。惟天极峻且无外[8],原稿为万物宗。子畏始肯可,久乃大契[9],然一意望古豪杰,殊不屑事场屋[10]。
其父德广,贾业而士行[11],将用子畏起家,致举业,归教子畏,子畏不得违父旨。德广常语人,此儿必成名,殆难成家乎?父没,子畏犹落落[12]。一日,余谓之曰:“子欲成先志,当且事时业[13];若必从己愿,便可褫襕幞[14],烧科策[15]。今徒籍名泮庐[16],目不接其册子,则取舍奈何?”子畏曰:“诺。明年当大比[17],吾试捐一年力为之,若勿售,一掷之耳。”即墐户绝交往[18],亦不觅时辈讲习,取前所治毛氏诗[19],与所谓四书者[20],翻讨拟议[21],祗求合时义[22]。戊午[23],试应天府[24],录为第一人。己未[25],往会试。时傍郡有富子,亦已举于乡,师慕子畏,载与俱北。既入试,二场后,有仇富子者,抨于朝,言与主司有私[26],并连子畏。诏驰敕礼闱[27],令此主司不得阅卷,亟捕富子及子畏付诏狱[28],逮主司出,同汛于廷,富子既承,子畏不复辨,与同罚,黜掾于浙藩[29],归而不往。或劝少贬,异时亦不失一命。子畏大笑,竟不行。放浪形迹,翩翩远游。扁舟独迈祝融、匡庐、天台、武夷[30],观海于东南,浮洞庭、彭蠡[31]。蹔归[32],将复踏四方,得矣。久少愈,稍治旧绪[3]。
其学务穷研造化,玄蕴象数[34],寻究律历[35],求扬马玄虚、邵氏声音之理而赞订之[36]。傍及风鸟、壬遁、太乙[37],出入天人之间,将为一家学,未及成章而殁。其于应世文字、诗歌不甚惜,意谓后世知不在是,见我一班已矣。奇趣时发,或寄于画,下笔辄追唐宋名匠。既复为人请乞,烦杂不休,遂亦不及精谛[38]。且已四方慕之,无贵贱富贫,日诣门征索文词、诗画,子畏随应之,而不必尽所至,大率兴寄遐邈,不以一时毁誉重轻为取舍。
子畏临事果,事多全大节,即少不合不问。故知者诚爱宝之,若异玉珍贝。王文恪公最慎予可[39],知之最深重。不知者亦莫不歆其才望[40];而媢嫉者先后有之[41]。子畏粪土财货,或饮其惠,讳且矫[42],乐其菑[43],更下之石,亦其得祸之由也。桂伐漆割,害隽戕特[44],尘土物态[45],亦何伤于子畏,余伤子畏不以是。气化英灵,大略数百岁一发钟于人,子畏得之,一旦已矣,此其痛宜如何置?有过人之杰,人不歆而更毁;有高世之才,世不用而更摈,此其冤宜如何已?
子畏为文,或丽或淡,或精或泛,无常态,不肯为锻炼功;其思常多而不尽用。其诗初喜秾丽,既又仿白氏[46],务达情性而语终璀璨[47],佳者多与古合。尝乞梦仙游九鲤神[48],梦惠之墨一担,盖终以文业传焉。
唐氏世吴人,居吴趋里。子畏母丘氏以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日生子畏[49],岁舍庚寅[50],名之曰寅,初字伯虎,更子畏。卒嘉靖癸未十二月二日[51],得年五十四。配徐,继沈[52],生一女,许王氏国士,履吉之子。墓在横塘王家村。子畏罹祸后,归好佛事,号六如,取四句偈旨[53]。治圃舍北桃花坞,日般饮其中[54],客来便共饮,去不问,醉便颓寝。子重名申,亦佳士,称难弟兄也[55]。铭曰:
穆天门兮夕开,纷吾乘兮归来。睇桃夭兮故土[56],回风冲兮兰玉摧[57]。不兜率兮犹裴回[58],星辰下上兮云雨漼[59]。椅桐轮囷兮稼无滞穟[60]。孔翠错璨兮金芝葳蕤[61]。碧丹渊涵兮人间望思[62]。
[1]微:无,非。
[2]颖利:谓聪明拔尖。
[3]度越:超越,超过。
[4]童髫(tiáo)童年。髫,指童子下垂的头发。
[5]屹屹:高耸出群的样子。
[6]弘舒:扩大舒展。
[7]都聚:都市。
[8]无外:不排斥万物。
[9]契:投合。
[10]场屋:指科举考试的考场。
[11]贾(gǔ)业:从事商业。
[12]落落:不在意的样子。
[13]时业:举业。
[14]褫(chǐ):剥夺。襕(lán)幞:襕衫和幞头。襕衫为古代士人之物,明时为秀才举人的公服,幞头是士人所戴的帽子。
[15]科策:指应付科举考试的书策,即下文所说的“目不接其册子”的“册子”。
[16]泮(pàan)庐:即“泮宫”,古代的学官。
[17]大比:明清时称乡试为大比。
[18]墐(jìn)户:用泥土涂塞门窗。这里谓紧闭家门。
[19]毛氏诗:即“毛诗”,指秦汉间人毛亨和毛苌所传的《诗经》。
[20]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当时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21]翻(fān)讨:反复研讨。
[22]祗:只。时义:时文之意。
[23]戊午:弘治十一年(1498)。
[24]应天府:府治今江苏南京,这是乡试。
[25]己未:弘治十二年(1499)。
[26]与主司有私:据《明史•文苑传》载,当时主司为程敏政,“敏政总裁会试,江阴富人徐经贿其家僮,得试题。”
[27]礼闱:明清时礼部试进士的地方。
[28]亟:急。
[29]掾(yuàn):掾吏。
[30]扁舟:小船。祝融:祝融峰,湖南衡山的最高峰。匡庐:即江西庐山。天台: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北。武夷:武夷山,在福建崇安县西南。
[31]彭蠡:彭蠡湖,即鄱阳湖。
[32]蹔:同“暂”。
[33]旧绪:旧业。
[34]玄蕴:玄妙深奥。象数:《周易》中凡言天日山泽之类为象,言初上九六之类为数,用以占卜吉凶。
[35]律历:历法。
[36]扬马玄虚:指汉代扬雄的《太玄》和司马相如的《子虚赋》。邵氏:指邵雍,字尧夫,宋代理学家。声音之理:邵雍《笋山击壤集序》说:“怀其时则谓之志,感其物则谓之情,发其志则谓之言,扬其情则谓之声,言成章则谓之诗,声成文则谓之音。“
[37]风鸟、壬循、太乙:都是古代的占卜之术。
[38]精谛:精审。
[39]王文恪公:指王鏊,字济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成化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博学善文。死谥文恪。予可:赞许。
[40]歆:羡慕。
[41]媢(mào)嫉:嫉妒。
[42]矫:矫饰。
[43]菑:同“灾”。
[44]特:谓卓异之才。
[45]尘土物态:谓尘世小人的一般情态。
[46]白氏: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其诗以通俗著称。
[47]璀璨:喻色彩鲜明。
[48]乞梦:求梦。九鲤神:九鲤湖之神。九鲤湖在今福建仙游县北。传说汉代元狩间,有何氏兄弟九人炼丹于此,丹成,各乘一鲤仙去。
[49]成化六年:相当于公元1470年。成化为明宪宗年号。
[50]岁舍庚寅:岁星次于庚寅,也就是庚寅年。
[51]嘉靖癸未:嘉靖二年(1523)。嘉靖为明世宗年号。十二月二日:相当于公元1524年1月7日。由此可见唐寅卒年若以公历计,则应是公元1524年。
[52]继:继室。
[53]偈(yi):梵语“偈佗”的简称,佛经中的颂词,四句合成一偈。
[54]般饮:即“般乐饮酒”,语见《孟子•尽心上》。般,大。
[55]难兄弟:即“难兄难弟”。意谓兄弟俱佳,难分高下。语见《世说新语•德行》“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56]睇(dì):斜视,流盼。桃夭:《诗经•周南•桃夭》诗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里借谓死者留念故乡的美景。
[57]回风:旋风。
[58]兜率:兜率天,佛教所说的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后因泛指人死后所登的天界。裴回:同“徘徊”。
[59]漼(cuǐ):深积的样子。
[60]椅:木名,又叫山桐子。木材可作小家具。轮囷:高大的样子。穟:同“穗”。
[61]孔翠:孔雀与翠鸟。错璨:交相辉映,鲜明灿烂的样子。金芝:仙草名。葳蕤(wēi ruí):草木茂盛的样子。
[62]碧丹:指天上的宫殿。渊涵:幽深的样子。
李自成攻破西安时,秦王抱着2岁儿子顺利逃生,后面怎么样了?
这件事是假的,根据《明史》以及《明实录》的记载,在李自成攻破西安之后,当时秦王朱存极直接投降了,并不是题目中所说抱着儿子跑了。李自成对这个降王也不客气,直接给押到了京城,第二年就送上了黄泉路。
01.这个秦王连名字都被搞错了。
关于秦王世系,目前的资料证明《明史》记载出现了错误,按照《明史》记载,秦王世系共13代,最后一个叫朱存枢,这些年以来,虽然很多人发现《明实录》、《陕西通志》等关于12代秦王之后的记载与《明史》有出入,但《明史》毕竟是官史,没有确切证据是无法说明其有错的,所以普遍认为是朱存枢降的李自成。
在70年代末,西安的郊区突然挖出来个墓,大家一看,好家伙,竟然是朱存枢的墓,但是根据记载,他不是被李自成给带到京城去了吗?幸好出土了完整的墓志铭,原来朱存枢死在了第十二代秦王朱谊漶的前面,崇祯二年就去世了,没有后代,所以投降李自成的那一个秦王不叫朱存枢,《明史》出错了。
专家继续考证,目前公认《陕西通志》的记载比较靠谱,朱存枢死后,他的弟弟朱存机继承王位,死在了崇祯十四年,也没有儿子,所以他的弟弟朱存极继承了王位,在两年后投降了李自成。但是关于朱存极的名字,我是有一些疑问的,发音与哥哥一样,不怕分不出来吗?
02.这个秦王连儿子都被搞错了
秦王的身份定下来了,但是他的儿子依旧存疑,很有可能没有儿子。目前有三种说法:一是没儿子,或者儿子无记载;二是两个儿子,一个在1646年被清朝杀了,一个被孙守法拥立为秦王,兵败后被清朝杀死;三是只有被拥立为秦王的那个儿子,并且是失败后投河身亡。
孙守法是明末一个著名的将领,主要在陕西一带活动,在1645年拥立了一个秦王,与清兵抗争两年左右,最后在1647年被清军围剿,力竭而死。但是关于这个秦王的真实身份,目前也是众说纷纭。
第一个,是朱存极的弟弟,叫朱存木釜;第二个,是朱存极的二儿子,叫朱存木釜;第三个,是朱存极的儿子,叫朱火甫。首先,第二个肯定不对,那有儿子用爹的辈份、爹的五行的。老朱家的名字部首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如果末代秦王真是朱存极的儿子,名字里肯定是带火,所以叫朱火甫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是秦王是朱存极的弟弟也说不定。总而言之,最后这几代秦王就是一团乱麻,不仅爹的名字搞不对,儿子的名字也不清楚。
2这个逃出去的人,就是朱元璋第22代子孙,也是秦王朱樉的第21代子孙,他们后来回到西安,镇守在西安,在西安这座古城,一守就是两百多年。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