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乾坤之道的意义及应用《乾卦》与《坤卦》都是消息卦,它们的综卦都是其自身,它们互为错卦。互错的两卦相互否定,具有相反的意义。《...
简述乾坤之道的意义及应用
《乾卦》与《坤卦》都是消息卦,它们的综卦都是其自身,它们互为错卦。互错的两卦相互否定,具有相反的意义。《周易》体例,64卦结对而现,互综的两卦为一对,如果一个卦的综卦就是其自身,那么就与其错卦结为一对,搭伙配合,相互借鉴。《乾卦》和《坤卦》是互错的一对,意义相反互鉴。
《周易》讲卦变。卦变同时有两种体系,一种是自然阴阳消息的体系,一种是具有人为性和选择性的爻变体系。这两种卦变体系同时存在并同时进行,64卦中唯有乾坤两卦只有自然的阴阳消息体系,而没有阴阳交杂的卦变体系。《乾卦》是由《坤卦》阴消阳息逐步转化而成,《坤卦》是由《乾卦》阳消阴息一步步转化而来。转化过程中,阴阳依自然之序不断消息,不交不杂,完全是一种自然变化,没有半点人为性和可选择性。故《乾卦·象辞》曰“天行健”,《坤卦·文言传》开篇便曰:“坤至柔而动也刚”。
《乾卦》歌颂了乾阳创造万物的刚健之气,《坤卦》则赞美了坤阴承载万物的柔顺之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是《乾卦》的象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是《坤卦》的象辞。这两句话其实是不能并列放在一起同时使用的,因为这两句话是互为否定的,同时使用就是自相矛盾。《乾卦》和《坤卦》互为错卦,互错的两卦其意义是相互否定的,乾道和坤道是两种完全相反的道,不能同时使用。乾道者,天道也,君道也,父道也,夫道也;反之,坤道者,地道也,臣道也,子道也,妻道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则天下安。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妇不妇则乾坤乱矣。《坤卦·文言传》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礼乐崩而乾坤之道坏矣,久则祸国殃家,亡不远矣。《坤卦·文言传》曰:“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乾道其健乎,坤道其顺乎。
乾道指的是一种刚健、进取、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秉乾道者为主角,主动、决断、担当、刚果,是为“自强不息”者也;坤道指的是一种沉稳、深厚、宽容大度、自藏不争、甘为陪衬的品质,秉坤道者为配角,配合、出谋、尽力、柔顺,是为“厚德载物”者也。这两种道虽然矛盾,却不是不可转化的;这两种道虽然不能同时使用,却可以分时而用。如何转化,如何分时而用?关键取决于当时你所承担的角色。当你是主角时,必用乾道;当你是配角时,必用坤道。角色与道错位,则必有灾眚!当为主角而优柔寡断、进退失措,失乾道也;当为配角却反客为主、争先贪功,失坤道也,失道者必失身。君子进德修业,首先应当识时,“识时务者为俊杰”,乾坤之道兼备,方能成天下之事。一个人,当“天降大任于斯人”之时,就要能够勇挑重担,排除万难,奋发进取,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这就是乾道;一个人还应当有成天之善,成人之美的品德,当需要他配合的时候,能够竭尽全力、柔顺配合、不计得失、不贪功争权,这就是坤道。君子适时,若能时乾则乾,时坤则坤,因时而兼具两德者,可以为圣矣!
昔者刘邦之有天下也,盖能时乾则乾,时坤则坤,既有“自强不息”之时,又有“厚德载物”之德,故天下终归于汉。初项羽强而为主角,刘邦弱而为配角。虽然有“先入咸阳者王之”的约定,然刘邦有自知之明,虽先入咸阳,却主动放弃了先入为主的权利,而是闭宫锁库,与百姓约法三章,然后还军霸上,以待项羽。刘邦此举,深合乾坤之道也。主配取决于实力,“先入咸阳者王之”恐是楚怀王所设陷井,欲楚汉相争于咸阳,两败俱伤也。配不与主争功,时坤则坤,厚德载物,明智也。刘邦终得天下,总结经验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之所以得天下也,就在于能屈能伸,有主见,又会用人,时坤则坤,时乾则乾。至于韩信,虽有纵横天下,战无不胜之能,却屡失坤道,终无善果。
君子处世,不必“自强不息”,也不必“厚德载物”,唯时所在。必也,当为主角时,当仁不让,杀伐果断,强大自我;当为配角时,不可喧宾夺主,锋芒毕露,当以顺德,厚德事从。时乾则乾,时坤则坤,乾坤之道大矣哉!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